“校企融合 过程导向 能力为本 两轮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

合集下载

“企业全程介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企业全程介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v to ai n
20 0 5年 , 国家 教育 部 在 《 于 全 面 提 高 高等 职 关 业 教育 教学 质 量 的若 干意 见》 , 中 明确 了实行 “ 企 校 合作 、 学结合” 工 的培 养 模 式 是 职业 技 术 院校 特 别
是 示 范性 职 业 院 校建 设 的一 项 主要 任 务 , 工 学 结 “
【 sr c】T e pee thg e oain le u ai a e rsne e r ig Abtat h rsn i rv ct a d c t n h srpee td a ky d vn h o o i
f r e fr C i a e o o c a d s c a e eo me t o c o h n c n mi n o il d v l p n .W i n r a i gy i t n i e e t i c e s l n e sf d r - h n i o m fc l e e t r r e c o e a i n o k su y c mb n t u t a i d s f r o o lg - n e p s o p r t n a d w r - t d o i a i n c l v t n mo e e i o o i o i o ai n lc l g s h r c e t k s u r c ie a d su i s o n e r e ’ f l n v c t a ol e ,t e a t l a e p p a t n t d e n e t r i s u l o e i c p s i v l e n n w r — t d o i a i n c h v t n p o e s i h o e o c iv n n o v me ti o k ・ u y c mb n t u i a i r c s n t e h p f a h e i g s o o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建设思想的引领下,与我市维修行业龙头企业携手,创新并实践了一个全新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出了具有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严密对接。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为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保障机制。

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9年来,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了一定的创新,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汽车维修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依据行业发展要求,充分调研、科学分析,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建设要求,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组织教师到汽车有限公司等,与济南市内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交通运输管理局等行业,共同开展调研和座谈;组织企业专家进行专业建设论证会,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并开展毕业生问卷调查与回访活动,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

通过分析得知,当前绝大多数的汽车售后4s店整车销售并不盈利,其盈利的主要途径来自于售后的维修保养。

汽车维修就是维系这些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汽车维修企业对人员需求的重点还是一线的汽车机电维修工作岗位。

因此,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懂得汽车专业知识,能够正确选择和运用仪器、工具进行车辆检测和维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二)基于机电维修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重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充分总结已有调研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基于汽车运用与维修工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国家职业能力标准,通过专家论证,明确典型工作任务及核心能力,以此为基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摘要: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使得各大职业院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思想理念和方式方法等多个方面发生较大变化,积极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

而校企合作逐渐成为职业院校各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不断强化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理论支持,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和平台,帮助学生更多积累社会经验,提高适应性。

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校企合作的优势,分析学校教育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价值及其存在问题,并且提出相关措施,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院校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而职业教育中的学前教育是相对较热门的专业,就业方向主要为幼儿园、青少年培训和早教机构等,受到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因此,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如何对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是值得教育者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这也是为了能够让该专业具有更加良好的发展前景,让学生具有更高的适应能力、专业能力,从而做好今后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1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基本概述1.1特点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主要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人才合作的关系,利用双方各自的独特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互惠互利属于校企合作的基础原则,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实习条件,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社会经验,充分发挥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优势。

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和企业能够结合相关专业需求,共同创建学生实践基地,互聘专业教师和学生。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由于教师质量良莠不齐,造成较多专业学生就业困难,个人竞争力不足,同时造成相关单位缺乏高技能专业人才,出现职业院校发展中面临人才紧缺、教育质量不佳、学校教育竞争力不足等问题[1]。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构建百花齐放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构建百花齐放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 育内涵建设 的基础和 重点 , 直接关 系到 高职 教 育改革 的成 败和 人 才培 养 质 量 的高低 。高职 院校 要 从实 际 出发 , 据 专业 特 依 点 和 区域 经济 发展需 求 ,积极 转 变人 才培 养 模式 , 以实 现与 区域 经济 发展 的 良性互 动 。 连职 业技 术 大 学院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 中, 根据学院 自身 的专业布局 , 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 , 遵循职业 教育规 律和人 才成长规律 , 坚持 “ 同存异” 求 的原 则, 兼顾 专业 自身特点 , 从宏 观上架构 了人才培养 模式的指导框架( 同)引领各专业构建 了不同的 求 , 人 才 培 养模 式 ( 异 )形 成 了特 色 鲜 明 、 花 齐 放 存 , 百 的人才培养模式 , 实践并丰富 了了基 于“ 职业活动 导 向” 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2 年 第2 02 1 期
高等职业教育
2 1 ・O 2 0 N ・ 2
以职 业活动为导 向、 建百花齐放 构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实践与探 索 以大连职业技 术 学院为例
— —
盖 馥 林桂花
摘 要: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 高职 内涵建设的重要 内容和切入点 , 大连职业技 术学院在 国家示范高 职院校的建设过程 中, 转变教育理念 , 通过 市场调研对人才培养 目 标进行科 学而准确的定位 , 通过课程、 师资队伍 、 实训基地、 保障体 系等建设对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 式进行 了创新性的研究实践 , 构建 了 百花 齐放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 关键词 :职业活动导向; 高职 ; 人才培养模 式
1 7与 职 业 有 关 的行 为 或 活 动融合起来培养人才。坚持以职业活动 为 导 向 ,就是 以 职业 活 动 分析 为 基 础 , 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 , 以学生职业 能 力( 专业 能力 、 会能力 、 社 方法能力 ) 提 高为 目标 , 完成高职学生 向“ 职业人 ” 的 过渡。 2 . 基于“ 职业活动导向” 的人才培养 模 式 内涵 基于“ 职业 活动 导 向” 人 才培 养 模 的 业 活 动 为导 向 , 以职 业 能力 培 养 为 目标 , 国 家 职 以 业 资格标 准 和相 关 行业 标 准为 依 据 , 以职业 活 动 中 的工 作任 务 为 内容 , 以企业 人员 参 与 人才 培 养 全过 程 的方式 , 过 校 、 、 、 四方互 动 , 养 学 生具 通 企 师 生 培 有从事相关职业活动的专业能力 、 方法能力和社会 能力的高技能 、 技术应用型人才 的人才培养模式。 ( )职业活动导向” 二 “ ——必然的抉择 1 . 体现了高职的本质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 和本科 教育 强 调学 科 性不 同 , 是按 照职 业 分类 ,根 据 一 它 “ 定 职业 岗位 ( ) 群 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 , 培养生 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 技术应用性 或 职 业性 ) 才 。这 种 教 育更 强调 对 职 业 的针 对性 人 和职 业技 能 能力 培 养 , 以社 会人 才 市 场需 求 为 导 是 向的就业 教 育 。” 高职 的本 质属 性是 职业 针对 性 , 也 是 就业性 。 2 . 符合学院专业布局 职业 活 动 导 向的人 才 培养 模 式 , 注 了所 有 专 关 业的共性特点 , 符合大连职业技术学 院 目 的专业 前 布局。以 20 年招生专业为例 , 09 共有 4 个专业 , 7 囊 括 1 个专业大类 ,并且各专业大类所 占的比例有 1 很 大 的 差 别 , 在 前 五 位 的分 别 是 制造 大类 、 经 排 财 大类 、 电子信息大类和文化教育大类 和公共事业大 类 。各专 业 数量 与分 布详 见表 2和图 1 。

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作者:赵彦华阎玉芹邢宏宇孙捷路来骁来源:《科教导刊》2023年第24期摘要为解决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广度不够、深度不足等问题,山东建筑大学在建筑门窗与幕墙专业开展了教育改革与实践,通过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构建能力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出版专业教材、开展以科创为基础的创新能力主动提升培养实践、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计划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与精度,突破了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培养各环节的关键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校企深度融合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2023.24.002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Outstanding Engineers with Deep Integrat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Taking the outstanding engineer class of building doors, windows and curtain walls of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ZHAO Yanhua, YAN Yuqin, XING Hongyu, SUN Jie, LU Laixiao(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Shandong 250101)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the training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and insufficient breadth and depth of enterprise participation in talent training,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has carried out educational reform and practice in the major of architectural doors, windows and curtain walls. Through measures such as optimizing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building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progressive ability, publish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materials, carrying out the practice of actively improving the innovative ability based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uilding a "trinity" practice plan, the breadth, depth and precis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as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 It has broken through the key issues of each link in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outstanding engineers,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Keywordsoutstanding engineer; talent development; school-enterprise deep integration目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立“ 校企合 作” 人才培 养模 式 、 探索培 养出企业急需 的各类技
能人才 , 无疑是 当前职业教育必须 迫切解决 的任务。
了更多的人 文因素 , 将人生理想 、 职业定位等容纳其 中。数学
Ab t a t T e c re t e eo me t f o a in l d c t n i fcn a eo p r n t sa d s v r h ln e . f o ain l sr c : h u r n v lp n c t a u ai i gr r p ot i e n e e ec a e g sO c t a d ov o e o sa u i l v o
统的学 校型一方面体现在办学理念上解放思想还不够彻底 ; 另

企业服务为 目标 , 通过对“ 校企合作” 的深入挖掘 , 合理地对课 程体系进行改革 , 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求 。
在 这 方 面 我校 通 过 市 场 调 研 的方 式 走 向企 业 、 了解 企 业 。 以学 生 所 要从 事 的职 业 岗位 任 务 为 导 向进 行 课 程 改 革 ,湘 阴 区职 教 中 心 ( 下 简 称 我 校 ) 2 0 以 在 0 9年 先 后 到 太 仓 职 教 中心
业 了解情 况 , 通过带领学 生下厂实 习和单 独走访 、 座谈 , 明确
企业的需求 , 并努力争取企业 的配合 与实质性 的支持 , 最后对
我校 的课程体 系进行整合 , 进而 为课改定一个 目标 。 全体教师
参与并且聘请企业 经验丰富 的技术 人员作课程 改革指导 , 确 保专业课设置 的新 、 、 精 专。 以我校 的数控专业为例 ,我们在传统 的语文教学 中增加
Ke r s o ain l d c t n;c o l e t r r e c p r t n; d c t n mo e y wo d :v c t a u ai s h o - n e i o e ai e u a i d o e o p s o o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分析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分析


方面 , 由于 介 入 主体 是 企 业 和 高 职 院校 之 间共 同负
责, 这也降低了高职院校的“ 失职” 风险 , 校企双方又能 够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 , 一定程度上 , 提高了双方
在 各 自领域 的竞 争 实 力 。
( ) 订 单式 ” 式 二 “ 模
通本科 院校全面扩招 。这既为高职 院校提供 了机会 , 也是极大 的挑战。如何提升 自己的竞争优势 , 如何在
( ) 工 学结合 ” 式 一 “ 模
“ +” 式 , 中 的“ ” 在学 校学 习 两 年 ,l则 2 1模 其 2指 “”
是 去 企业 实 践 一 年 。该 模 式 在 先 理 论 后 实 践 的 角 度
“ 学结 合 ” 工 模式 , 名 思义 , 是一 种 交互 式 的人 顾 这 才 培 养 方 法 , 生 可 以 一边 工 作 一 边 学 习 。此 举 在 教 学
想 , 创 新 引入 到教 学 理 念 当 中 , 面 提 高教 学 水 平 , 将 全
高 职 院校 进行 了深 入 的思考 。


我 国高职 校 企 合作 人 才培 养 的几 种模 式
业 的交接人才上 , 占有一定优势 , 毕竟其 以毕业后 的工
作 为 准 则 。这 是 一 种 为 企 业 培 养 战 略人 才 的有 效 方 法 , 为技 术 有 限公 司 就 是 国 内较 早 运 用 这种 模 式 的 华
作者 简介 : 吕政 (9 3 。 , 苏连云港人 , 1 8 一)女 江 江苏联合职业技 术学院连云港 中医药分院 , 科 。 本 主要研 究方向 : 高职教 育。
收 稿 日期 i0 2 0 — 7 2 1— 2 2
当代职业教育, 1 年第6 2 。2 期

中职教师年度工作总结——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中职教师年度工作总结——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中职教师年度工作总结——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校企合作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模式,为中职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就业机会,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本年度工作总结将围绕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展开,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 创新课程设置本年度,我们针对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优化。

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实际工作流程,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 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实施了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同时,引进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3.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核心环节。

我们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

利用实训基地的设备和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可以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文化和业务流程,提高职业素养。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成果1.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培养了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就业率也逐年攀升。

同时,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实践教学资源得到优化通过与企业合作,我们引入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丰富了实践教学资源。

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3. 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校企合作,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教师们通过挂职锻炼、参加行业培训等方式,了解了行业动态和企业需求,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高职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双“1234”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双“1234”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双“1234”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作者:岳瑞丰赵丹丹赵扬来源:《科技资讯》2019年第05期摘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内在要求,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

该文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1234”工程提出背景、内涵及实施成效等几个方面,对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高职化工专业群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进行了总结,为有效化解校企合作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化工专业“1234” 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b)-0129-03近年来,国务院及其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系列文件,表明: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破解当前高职人才培养与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两张皮”难题的重要利器。

1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双“1234”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高职化工专业群主要包括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等相关专业。

这类专业共同点是专业性强,企业对人才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

为达到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企业人才需求,进行校企合作联合育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高职化工专业群在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和问题:一是国家虽然出台了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系列文件,但是在实际校企合作执行过程中,企业积极性往往不高、参与程度不深,甚至是流于形式。

因为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没有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培养的学生也未必会进入校企合作企业中工作,这样就出现了校企合作“一头热”和“两张皮”的现象。

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材编写等层面,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少数民族两后生顶岗实习新模式探索——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专业为例

少数民族两后生顶岗实习新模式探索——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专业为例

1
.4 学生生源与育人脱节
两后 生 生 源 较 复 杂 综 合 素 质 低,尤 其 是 少 数 民 族
生上学无后顾 之 忧。 政 府 对 职 业 教 育 的 投 入 巨 大,但
学生汉语水平较 低,导 致 其 进 入 企 业 后 不 适 应 企 业 环
转化为学生自我 发 展 的 动 力 不 足,很 多 家 长 送 孩 子 读
3 取得成效
学校与华孚色纺、联发纺织、疆渝纺 织、巨 鹰 服 装、
产品,将实习作品“合格”作为考核标准,改变以评价定
恒昌针织等知名 企 业 合 作 开 设 了 订 单 班,订 单 班 在 校
学生实习效果 的 传 统 做 法,培 养 学 生 的 质 量 意 识。 学
学生人数 533 人,通过企业师傅传技能,校内教 师 建 平
2
.4 线上线下,全面实习管理
充分 借 助 援 疆 优 势,将 内 地 优 质 教 学 资 源 对 口 支
原则实施开放办学,与优势企业深度合作,选择阿克 苏
持我院职业教 育 互 联 网 建 设,共 享 教 学 资 源。 学 生 进
纺织工业城(开 发 区)知 名 纺 织 企 业 和 成 长 性 好、科 技

业技术工人,实 现 了 两 后 生 “有 学 上、有 技 能、有 事 干、
企业、政府、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学校、企 业
有钱挣”的目标。自推行顶岗实习新模式以来,实习 在
和实习指导教师 应 站 在 更 高 高 度,面 向 脱 贫 攻 坚 主 战
岗率保持在 95% 以上,有 23 名学生成为了企业后备管
辅导员、班主任、实 训 教 师 平 台,形 成 了 “五 点 二 线”的
德育工作 机 制,以 及 “学 在 校 园、做 在 企 业 ”的 育 人 格

苏职大实践教学(3篇)

苏职大实践教学(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苏州职业大学(以下简称“苏职大”)作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院校,始终坚持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将围绕苏职大的实践教学进行探讨,分析其特色与成效。

一、苏职大实践教学的特点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苏职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对行业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需求。

2. 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苏职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强化校企合作苏职大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4. 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苏职大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孵化基地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二、苏职大实践教学的成效1.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苏职大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苏职大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2.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企业人才苏职大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许多毕业生在企业中担任重要岗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 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苏职大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了一批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这些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 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苏职大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学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苏职大实践教学的未来展望1. 深化产教融合苏职大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建更多优质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打造产教融合平台

打造产教融合平台

打造产教融合平台
建成本地区特色鲜明、引领改革成效显著、支撑地区产教融合高水平合作发展平台,地区影响力显著提升;校企融合明显深化,探索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共建。

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师资共享、基地共用,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2.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堂教学、理论考试、技能考核、评价方法,制定项目方案,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建立以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为重点的质量评价体系。

3.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打造满足创新人才培训培养需求的校外标准化实训基地。

加强推行“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研究制定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基于现代学徒制,构建工学交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校企“双体系”融合的学徒制课程体系;打造校企专兼职师资队伍;建立“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

4.在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创设不同复杂程度、不同技术技能要求的多种岗位,以满足学生循环学习、阶梯进步、螺旋
上升的实习实训要求。

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

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模式,培养出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5结合区域功能、产业特点深化政行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建立健全产教对接机制。

积极与行业联合、与企业联盟、与政府联手、与园区联结,注重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与企业联合建设企业工作室。

阿克苏地区职业教育“智志双扶”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阿克苏地区职业教育“智志双扶”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面向紧缺技能专业扩大招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本劳动素质培训、扶贫专项培训、创业培训等项目扶贫方式,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促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功能作用。

但如何使职业教育高效、精准,提升扶志与扶智的扶贫实效,仍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薄弱之处。

基于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扶智”与“扶志”独特定位与功能定向研究切入,构建一套阿克苏地区职业教育“智志双扶”助推精准扶贫的独特模式,为阿克苏地区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提供借鉴。

1研究思路和方法1.1研究思路通过学习文件,查阅资料,深入调研,分析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精准确定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独特定位和功能定向。

以此为基础,归纳、梳理精准扶贫与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之间存在的关系,以阿克苏地区职业教育为例,研究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内涵建设策略及实践模式,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与路径,制定相关推进策略,为实现脱贫攻坚“智”“志”双提升,并且促进形成“以智提志”“以志促智”的良性循环。

1.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自行设计阿克苏地区职业教育扶贫现状调查表,对建档立卡贫困生、职业院校教师展开了问卷调查。

调查方式为通过地区教育局联络之下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建档立卡贫困生,主要选取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11所职业院校,发放4322份问卷,全部有效收回,问卷有效率为100%。

针对阿克苏地区11所职业院校教师,发放1846份问卷,全部有效收回,问卷有效率为100%。

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调查,以Excell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2研究结论2.1职业院校建档立卡贫困生情况以4322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性别结构来看,女生占据了68.03%。

入园办学下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探索r——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专业为例

入园办学下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探索r——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专业为例

入园办学下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探索r——以阿克苏职业
技术学院服装专业为例
李国锋;王莉
【期刊名称】《纺织科技进展》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分析了传统第二课堂改革的可行性,以"顶层设计管理体系,建立校外活动基地,创建专业工作室,精准指导社团发展"的思路,施行了"创造养成环境,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开展身心实践、校企文化活动"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以助推服装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取得了较好成效.
【总页数】3页(P58-60)
【作者】李国锋;王莉
【作者单位】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系,新疆阿克苏 843000;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系,新疆阿克苏 8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少数民族两后生顶岗实习新模式探索——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专业为例 [J], 王莉;李国锋
2.入园办学下的高职纺织专业毕业论文改革与探索r——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专业为例 [J], 王莉
3.校企融合的少数民族\"两后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专业为例 [J], 王莉;李国锋
4.合作办学背景下高职服装设计双语教学模式探究\r——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中英项目服装和服饰设计专业为例 [J], 陈宝迁
5.校企融合的少数民族“两后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专业为例 [J], 王莉; 李国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三业”融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三业”融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三业”融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
李晶晶;郭莉莉;马丽娜
【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文摘》
【年(卷),期】2024(40)4
【摘要】为解决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高校应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推动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文章简要分
析了以创新实践能力为基础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研究了以“三业”融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文章从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专业“五实”教育实施路径、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探讨
了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满足行业与社会对信息与通信领域专
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总页数】3页(P4-6)
【作者】李晶晶;郭莉莉;马丽娜
【作者单位】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3
【相关文献】
1.“校企融合过程导向能力为本两轮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
2.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研究——构建以项目为载体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3.以"三耦合、三融合、三结合"为导向的中高职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4.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通信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5.产教融合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评《现代旅游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知识问答

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知识问答

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知识问答第一部分学院示范院校建设内容知识问答1、阿克苏地区“64122”工程的内涵是什么?答:培植做强石油石化、煤电能源、煤化工盐化工、钢铁冶炼和矿产开发、棉纺织和农林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建设特色林果、优质商品棉、商品粮、畜禽产品生产“四大基地”;把阿克苏建成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及商贸物流集散地;进一步提升阿克苏市、库车县两座“中心城市”功能;着力彰显龟兹、多浪“两大文化品牌”影响力。

2、新疆打造“两城七园一中心”纺织城是哪些?答:“两城”即石河子(辐射玛纳斯)、阿克苏(辐射阿拉尔);“七园”即奎屯、库尔勒、喀什、博乐、呼图壁、沙雅、巴楚;“一中心”即乌鲁木齐国际纺织品商贸中心。

3、阿克苏棉纺产业“一城多园”是什么?答:“一城”(即核心区)为阿克苏地区“纺织工业城”;“多园”(即次核心区)为沙雅纺织园、阿瓦提纺织园、新和纺织园、阿拉尔纺织园。

4、学院示范院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答:立足阿克苏,面向南疆三地州,服务新疆,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

通过两年建设,学院牵头创建理事会制的阿克苏职教集团,成为南疆高技能人才培养核心基地、技术服务与社会培训示范中心,建成一所新疆一流、具有民族职教特色的“综合办学社会满意、区域服务全面有效”的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引领南疆职业教育发展。

5、学院自治区示范院校建设的内容是什么?答:“4543”工程,即“四大专业”、“五大工程”、“四大平台”、“三大中心”建设。

6、学院自治区示范院校建设的重点建设的四大专业是什么?答:园艺技术、煤矿开采技术、护理、新型纺织机电技术四个专业。

7、学院自治区示范院校建设的五大工程是什么?答:五大工程:即“双师”结构专兼团队建设工程、“校中厂、厂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8、学院自治区示范院校建设的四大平台是什么?答:四大平台:即校企合作建设平台、校园文化创新体系建设平台、校园信息化及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平台、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平台。

“一流课程、两个引领、三大项目、四类竞赛”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一流课程、两个引领、三大项目、四类竞赛”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二)通过课程群递进式连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除了精雕各门课程, 还应强调各门课程的拓展性 和互联性,增加课程教学合力。 如以“工程制图”和“计 算机绘图”为基础,以 BIM 类课程为纽带,与“桥梁工 程”“土力学”“工程施工”“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专 业理论与实践课构成课程群体系,采用递进式培养,将 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以 工程案例为导向,以行业智慧化需求为抓手,从结构基 本原理到构造措施, 从计算方法到施工技术的虚拟展 现,在案例全生命实施过程中融合创新创业理念。 将某 一 典 型 桥 梁 的 工 程 图 阅 读 与 绘 制 —计 算 机 抄 绘 与 建 模—桥梁构造与结构原理—桥梁受力计算与分析—桥 梁施工方法—桥梁三维协同设计—桥梁 BIM 模型创建 等,递进式贯穿于课程群工程案例讲解和实践中,涉及 到“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结构力学”“土力学”“桥 梁工程”“工程施工”“BIM 技术与应用”等课程群。 优化 整合课程群内容,增加课程间的逻辑关系,提升学生的 工程认知与创新能力,如图 1 所示。
接专业课导师。 以社团为载体,组织课程答疑助教、各 类竞赛培训和项目选拔。 引导社团成员以老带新,既服 务于课程、竞赛、项目等环节的答疑与培训,又体现了 学生乐于奉献的人文情怀。 近年来, 在课程团队带领 下,千余名学生参加了培训和校内选拔,数百人因培训 受益走出校门参加各类竞赛,获图学类、BIM 类、力学 类、结构设计类等大赛国家级团体奖 22 项、省级团体 奖 8 项、个人奖 194 项。 竞赛获奖除了给参赛学生本人 带来鼓舞,也影响了更多其他学生,尤其是对于低年级 学生起到朋辈引领作用。
点,在省级资源共享课、校级精品课程、校级优质课程 设的大类平台课教学过程以及班主任等渠道,优先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模 式 实施 教 学 。 ” 实施初 期 , 由于 “ 师 型 ” 双 结 结 合 , 能得 到 了提 高 , 生在 企业 实 习 或就 业 时 技 学
构教学 团队结构欠合理 ,实验实训设备陈旧而且 适 应 期缩 短 , 到 了企业 的好评 。现有 1 机 电 受 2名 数量不足 ,教学中没有融入企业生产典型任务等
珂 ;t艰 22 第 期 -5蘑 0 年 5 a 1
人才培 养
“ 企融合 过程 导 向 能力为本 两轮循环” 校 人才培 养模 式实践研 究
— —
以阿克苏职业技术 学院机 电一体 化专业为例 艾尼 瓦尔・ 阿皮孜 , 健 , 燕 袁 董

要 :加强专业建设 , 改革和 完善“ 企融合 , 校 过程导向 , 能力为本 , 两轮循 环” 才培养模式 , 人 深化校企融合 ,
学 熟 实施项 目 化教学 ,使课程 内容充分体现职业岗位 去企业 实 践锻 炼 , 习企 业 岗位 技 能 知识 , 悉 企 技能 要 求 。通 过 多年 的实践 和 总结 ,逐 步 形 成 了 业 生产 任 务 ,了解企 业设 备 更新 和 新 技术 的应 用 “ 企融合 , 校 过程 导 向 , 能力 为本 , 轮 循 环 ” 才 情 况 , 与企 业 的技 改 等工 作 , 两 人 参 努力 提 高 实践 技 能 培 养模式 , :以工 作 任务 为载 体 , 即 “ 以生产 企业 为 水 平 。教师 实践锻 炼 时间为 两年 , 锻炼 期 间学校 和 依托 , 据 专业 人 才 培养 目标 和 岗位 职 责要 求 , 根 确 企 业共 同对 教 师 进行 考 核 ,考核 合 格教 师 才 能 晋 定学 生 的 基本 素质 能 力 、专项 技 术 能力 与 综 合能 升 职称 。教师 实 践锻 炼 对教 学 质量 的提高 产 生 了
加 培训 , 教 师 更新 知 识 , 习兄 弟 院校先 进 的 教 务 , 研究 分 析 的基 础 上抽 取 其 中普 遍性 的任 务 , 让 学 在 学 经验 ,使 教 师 们 的教 学 内容 跟 上 时代 的发 展 步 伐 。现有 2 5名机 电一 体化 专业 教师 参 加 了 2个 月
1 0

体化专业教师进行了企业实践锻炼 。
人 才培养
每 年选 派 一 定数 量 教 师去 疆 内或 内地 高 校 参
2 2 第 '5蘑 0 年 51珂 il 1 1 a 1
电子 、电气控制与 P C等模块的大量企业生产任 L
同时 , 和企 业 专 家 、 术 人 员 、 技 能工 巧 匠一 起 对 普
以上 的培 训 。
遍性任务再进行研究修订 ,使其成为典型定 了实 践
聘用企业专家 、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为兼职 技 能考 核 评分 标 准 和考 核评 分 表 。以上 资 料不 仅
教师 , 大部 分 实践 教 学 由他 们 来 承 担 , 学生 们 从 他 应用 于 校 内实践 教 学 , 而且 在 学 生实 习过 程 中 , 要 们 身上 学 到 了很 多 宝贵 的工作 经 验 ,有 效 提 高 了
基 础 上 ,聘 请 企业 专 家技 术人 员 对人 才 培 养模 式


加 大教 师 实践 锻 炼和 培 训 力度 , 力建 设 努
进 行 了全 面 的研 究 分 析 ,与企 业 共 同开 展 课程 体 “ 师型 ” 双 结构 教学 团 队 系建 设 工作 , 工 作 过程 系统 化 内容 融 人课 程 中 , 把 选 派理 论 水平 较 高 和有 一定 实 践 技 能 的教 师
培 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通过统计和分析企业对学生基本素质能力 、 专项技术能力与综合 能力的评价 . 比较校企 循环教 学的效果 , 对人才培养模 式不足在 总结分析的基础 上提 出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 : 企融合 ; 养模式 ;专业建设 ;学生能 力 校 培
基 金 项 目 :中国职 业 技 术 教 育 学会 2 1— 0 1年度 科 研 规 划 立项 课 题 “校 企 融合 , 程 导 向 , 力 为本 , 00 21 ‘ 过 能 两轮 循
环’ 人才培养模 式实践研 究” 项 目编号 :9 24 ( 9 12 ) 作者简 介 : 艾尼 瓦尔・ 阿皮孜 , 维吾 尔族 , 男, 阿克 苏职 业技 术 学院机 电 系副主任 , 副教授 , 主要研 究方向为职业
教 育理 论 及 机 械 专 业教 学 。
中图分类号 : 1 G7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7 — 77 2 1 )5 0 1 — 3 64 74 (0 20 — 0 0 0
机 电一体化专业是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重点 因素 的存 在 , 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效 果 不是 很 明 显 , 该 建设的专业 ,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 学 生 实践技 能水 平没 有得 到较 大程度 的提高 。
力, 构建 ‘ 以工作过程为导 向 , 以岗位 职业 能力培 积 极 的影 响 ,教 师把 企 业 岗位技 能 知 识融 人 教 学 养为主线 ’ 的课程体系 , 按照 ‘ 教学过程 与工作任 中,按企业职业 岗位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实践指 务相结合 , 课堂与车间交 替 、 仿真与生产结合 ’ 的 导 和 训练 ,使 学 生所 学 知识 和 企业 岗位 知识 紧 密
式 , 大 校企 合 作力 度 , 力 于提 高学 生 实践 技 能 加 致 水 平 。特 别 是 20 0 7年 以来 , 一 步加 大 了 改革 力 进 为 了改 变这 种情 况 ,阿克 苏 职业 技 术 学 院采 取 以下 有力 措 施 ,加 大 了对 机 电一 体化 专 业 的 建
度 ,在对 阿克 苏地 区 范 围 内各 类 企业 深 入 调研 的 设力 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