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90fdaed15abe23482f4d83.png)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A.缩小为原来的81.6%B.缩小为原来的50%C.缩小为原来的25%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0.94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0.91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A.各组频率或频数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C.各组组距的大小D.各组组数的多少E.各组组限的大小3.简单随机抽样(ACDE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D.最符合随机原则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84f4f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8.png)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描述数据B. 推断数据C. 描述数据和推断数据D. 预测数据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函数答案:D3. 以下哪种图形不适合表示分类数据?A. 条形图B. 饼图C. 直方图D. 散点图答案:D4.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中,哪个不受极端值影响?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所有选项答案:B5.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所有选项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0到2D. -2到2答案:A7. 以下哪个测试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均值的差异?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A8. 以下哪个统计图用于展示变量之间的关系?A. 直方图B. 饼图C. 散点图D. 条形图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描述数据B. 预测未来C. 推断数据D. 所有选项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步骤?A. 提出假设B. 收集数据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图形?A. 直方图B. 箱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A, B2.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回归分析D. 假设检验答案:A, B3.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均值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A. 移动平均B. 指数平滑C. 回归分析D. 季节性分解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什么是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2c9a86336c1eb91b375d26.png)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法、汇总发、预测法 B .调查法、整理法、分析法C .大量观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 .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2.对统计数据建立某种物理的度量单位的亮度层次是(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3.调查单位是( )A .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B .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C .调查项目和指标的承担者D .基层企事业单位4.对连续变量分组,最大值所在组下限为10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750,则最大值所在组的组中值为( )A .1100B .1200C .1250D .15005.某商场2006年彩电销量为10000台,年末库存100台,这两个绝对指标是( )A .时期指标B .时点指标C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D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6.下列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是( )A .我国人口密度为135人/平方公里B .某年我国钢产量为日本的80%C .2006年我国GDP 比上年增长9%D .2006你我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12000元7.在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单位必须遵循( )A .可比性原则B .同质性原则C .准确性原则D .随机性原则8.样本容量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A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 .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小D .两者没有关系9.对500名大学生抽取15%的比例进行不重置抽样调查,其中优等生为20%,概率为95.45%(t=2),则优等生比重的抽样极限误差为( )A .4.26%B .4.61%C .8.52%D .9.32%10.当一个变量变化幅度与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幅度基本上是同等比例时,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 )A .函数关系B .复相关关系C .线性相关关系D .非线性相关关系11.已知x ,y 两个变量, 2010,8,x y xy σσση=== ;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数可知,x 与y 之间存在着( )A .高度正相反B .显著正相反C .低度正相反D .微弱正相反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是( )A .单相反B .复相关C .偏相关D .正相反1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各个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A .之和B .之差C .之积D .之商14.下列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 .价格指数B .平均工资指数C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D .销售量指数15.统计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依据是指数的( )A .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B .反映时间状况C .编制方法D .反映指标性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统计的职能有( )A 、信息职能B 、咨询职能C 、监督职能D 、分析职能E 、决策职能17.在调查过程中,产生登记误差的原因有( )A 、测量B 、记录C 、计算D 、填报E 、抽样18.下列计算相关系数公式中,正确的有( )A 、xy x y σσσ B1()()x x y y --∑C、()()x x y y --Dn xy x y-E 、2222()()n xy x y n x x n y y -⎡⎤⎡⎤--⎣⎦⎣⎦∑∑∑∑∑∑∑19.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 )A 、时间长短可比B 、总体范围可比C 、指标名称可比D 、指标内容可比E 、指标的计算方法可比20.某地区全部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今年为去年的112%,这是( )A 、综合指数B 、数量指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总指数E、个体指数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21.政治算数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其代表作的问世,成为统计学诞生的标志。
(完整版)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bf7834910ef12d2bf9e702.png)
期末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 )4.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5.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6.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7. 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9.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0. 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1. 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12. 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13. 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14.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15. 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16.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17. 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 )18. 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19. 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20. 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3d187c240c844768eaee0d.png)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B )A.数量特征和客观规律B.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C.数量关系和认识客体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2、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调查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是 ( A )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3、某地区组织一次物资普查,要求1月5日至1月3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B )A.调查时间B.调查时限C.标准时间D.标准时点4、对企业职工按性别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种分组是 ( B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再分组5、某企业1995年完成利润100万元,1996年计划比1995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1996年超额完成计划 ( B )A. 104.76%B. 4.76%C. 110%D. 10%6、某地区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分别为1200元和1900元,标准差分别为80元和170元,人均收入的变异程度 ( A )A. 城市大B. 农村大C. 一样大D. 不可比7、交替标志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 ( B)A. 0 ≤σ≤1B. 0 ≤σ≤0.5C. 0 ≤σ≤0.25D. 0.25 ≤σ≤0.58、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扩大极限误差 ( B )A.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B.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C.可以提高推断的精确程度D.推断的可靠程度不变9、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95.45%, 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A. 576户B. 144户C. 100户D. 288户10、相关系数的正负号决定于 ( D )A. x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B. y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C.协方差的正负号D. x 和 y 的相关程度11、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标准差为10,因变量的标准差为16,相关系数为0.9,则回归系数为 ( A )A. 1.44B. 0.56C. 0.16D. 14.412、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 A )A.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 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3、简单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因素变动分析的主要特点是 ( C )A.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B.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C. 相对数分析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一定要使用同度量因素D. 相对数分析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可以不使用同度量因素14、在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 C )A. 100%B. 120%C. 400%D. 1200%15、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D )A .大量观察法 C. 统计分组法C .综合指标法 D. 模型推断法16、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 ( C )A .复合分组 B. 层叠分组C .平行分组体系 D. 复合分组体系 17、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 A )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18、两个相关变量呈同方向变动,则其相关系数 ( B )A. r <0B. r >0C.0=rD.1=r19、根据抽样的资料 (3%抽样),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在抽样人数相等的条件下,优秀生比重抽样误差 ( B )A. 一年级较大B. 二年级较大C. 相同D. 无法得出结论20、如果已知两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某种产品的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要计算平均单位成本的变动,应采用 ( C )A.综合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21、把各个时期的资金利税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这样形成的数列是 ( B )A.变量数列B.绝对数时间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22、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 C )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23、对某市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其调查对象是 ( C )A.每台设备B.各工业企业全部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部分工业企业的设备24、研究某县乡镇企业生产工人状况,某乡镇企业的生产工人数是 ( B )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值D.变量值25、 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 A )A.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B.搜集资料的时间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26、变异是统计的前提,是指( B )A.统计总体中的各单位是不相同的B.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C.对应于统计总体的指标名称各不相同D.总体中各单位有多个不同的统计标志27、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B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B.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C.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D.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28、若z代表单位成本,q代表产量,则公式Σz1q1-Σz0q1经济意义为 ( C )A.反映产量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B.反映产量变化的绝对额C.反映单位成本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D.反映单位成本变化的绝对额29、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误差范围扩大一倍时,抽样单位数( C )A.扩大一倍B.减少一倍C.只有原来的1/4D.只有原来的1/230、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是( A )A.同质性B.社会性C.大量性D.变异性31、若销售量指数下降,销售价格持平,则销售额指数必然( A )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确定3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 D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3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4、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依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 56 + 8 x ,这意味着( C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如果废品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3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指的是 ( A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绝大的比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3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重点调查37、某工人月工资600元,“工资”是 ( D )A. 品质标志B. 变量值C. 指标D. 变量38、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D )A.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B. 组数的多少不同C.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 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不同39、某厂计划规定工人出勤率达到98%,实际只达到95%,则工人出勤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C )A. 3%B. 103.16%C.96.94%D. 40%40、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 B )A. 总是小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B. 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C. 总是等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二、多选选择题1、下面哪些是连续型数量标志 ( ABDE )A.住房面积B.商店的商品销售额C.高校的大学生人数D.人口的出生率E.工业增长速度2、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 ABDE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3、下面哪几项是质量指标( BC )A.商品流转额B.平均亩产量C.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D.人口密度E.工人出勤率4、常见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 BCD )A.重复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E.不重复抽样5、统计研究运用的各种专门的方法,包括: ( ABCDE )A.大量观查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E.归纳推断法6、下面时期指标有( BCDE )A.耕地面积B.播种面积C.扩大的耕地面积D.新建的住宅面积E.国民生产总值7、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有 ( ABCD )A.组距B.组数C.组限D.变量值E.总体单位数8、统计总体的特征是 ( BDE )A.科学性B.实用性C.大量性D.同质性E.变异性9、属于调查资料准确性检查对象的误差有 ( ABCD )A.计量误差B.记录误差C.计算误差D.抄录误差E.抽样误差10、统计表的结构,从内容上看,包括 ( ABC )A.标题B.横行和纵栏C.数字资料D.主词E.宾词11、典型调查是 ( BCDE )A.一次性调查B.专门组织的调查C.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有意识选取的调查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的调查12、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 ACDE )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13、重复抽样的特点是 ( ADE )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14、对比两个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应采用( BD )A.平均数B.平均差C.全距系数D.均方差E.标准差系数15、对连续型变量分组成 ( BCD )A.要用单项式分组B.要用组距式分组C.组限必须重叠D.组距必须是相等的E.首末两组必须采用开口组限16、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一成即增长 ( BC )A.百分之百B.0.1倍C.十分之一D.一倍E.百分之一17、平均数指数 ( D )A.是由两个平均数对比形成的指数B.是个体指数的简单平均数C.是按平均形式计算的总指数D.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E.其计算特点是:先平均,再对比18、对离散变量值分组( BCD )A.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B.也可采用组距式分组C.相邻组的组限不应重叠,但要相互衔接D.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E.要按"上限不在组内"原则处理与上限相同的变量值19、平均指标 ( BC )A.是代表总体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B.是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度量C.是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度量D.只能根据同质总体计算E.可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0、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 ABCDE )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三、判断题1、数量指标和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和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ed5ba202768e9950e738b4.png)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2.5分)增长量指标就是( )A.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 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C. 动态相对指标D. 发展速度-1【答案】A2.(2.5分)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数量指标D. 质量指标【答案】A3.(2.5分)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灵活程度不同B. 作用不同C. 组织方式不同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答案】D4.(2.5分)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 )。
A. 越小越好B. 越大越好C. 取决于统一的抽样比例D. 取决于对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答案】D5.(2.5分)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 企业设备调查B. 人口普查C. 农产品成本调查D. 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答案】D6.(2.5分)如果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A. 低度相关关系B. 高度相关关系C. 无相关关系D. 完全相关关系【答案】D7.(2.5分)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与( )A. 平均水平的高低B.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C. 标志值水平的高低D. 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和平均水平的高低【答案】B8.(2.5分)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 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 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答案】D9.(2.5分)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 人均钢产量B. 价格C. 劳动生产率D. 平均工资【答案】A10.(2.5分)统计报表大多数属于( )。
A. 一次性全面调查B. 经常性全面调查C. 经常性非全面调查D. 一次性非全面调查【答案】B11.(2.5分)下列相对指标中,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有( )。
A.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答案】D12.(2.5分)某企业2004年计划要求销售收入增长8%,实际增长12%,则超额完成计划程度为( )。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19a86940975f46527d3e18d.png)
一、单项选择题1. 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 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 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3. 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 总体的属性和特征B. 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C. 总体中各个单位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D. 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运作的结果4. 某市进行一次零售食品质量与价格调查,其调查单位是()。
A.该市所有食品商店B. 每一个食品商店C.每一种零售食品D. 全部零售食品5. 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A.工业企业中的职工B. 每一个企业的厂长C.每一个工业企业D. 企业中的每一个车间6、调查某市全部工业企业设备的状况,则调查单位是()。
A.全部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C.每一台设备D.设备台数7. 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A.两者均为离散变量B. 两者均为连续变量C. 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 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8. 某市工业企业2007 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8 年1 月31 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 B .一个月C.一年 D .一年零一个月9. 已知某地区有300 家工业企业,要调查研究这些企业生产那设备的完好状况,调查单位是()。
A.300 家工业企业B. 每个工业企业C.全部生产设备D. 每一件生产设备10. 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基础环节B. 中间环节C. 最终环节D.必要补充11. 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9be92431126edb6f1a10ac.png)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2 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性别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 D.居民家庭按城镇与农村分组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的划分依据是( B )。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 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 )。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5.抽样误差是指(C )。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 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6.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011年7月7.某地区进行牲畜调查,按2000年1月1日情况进行登记,呈报截止时间为2000年2月1日,则1月1日至2月1日这一时间称为( A )。
A.调查时间 B.调查时限 C.标准时间 D.客观时间8.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C )。
A.全面性原则 B.灵活性原则 C.随机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9.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 D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10.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O≤r≤1 B.一1<r<1 C.-1≤r≤1 D.-1≤r≤O11.已知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B )。
A.加权调和数平均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D.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12.已知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为2%、5%、6%和8%,则相应的定期增长速度的为( A )。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0d8f0690c69ec3d5bb75b6.png)
1.统计总论练习单项选择题1.对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4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每一台设备③每一台生产设备④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这几个数字是(3 )①指标②变量③变量值④标志3.标志是( 3 )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多项选择题在全国人口普查中(235 )①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②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③人的年龄是变量④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⑤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2.统计调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_1____。
①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②搜集资料的时间③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④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___4__。
①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②这些单位举足轻重③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比重很大④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3、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__4___。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4、对某地食品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单位是__4__。
①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②每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③全部零售食品④每一种零售食品二、多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_24____。
①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②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③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④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⑤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990年7月1日零点,下列人员不应计入人口总数之中_135____。
①1990年7月1日23时出生的人口②1990年7月10日死亡的人口③1990年6月25日出生,30日23时死亡的人口④1990年6月29日出生,7月2日死亡的人口⑤1990年6月30日零点死亡的人口3、以系统为单位调查某市全部商业状况,调查对象是__34___。
成人教育《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296a3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0.png)
统计学原理一.单选题(共25题,40.0分)1 、某班一门课程考试的平均成绩是75 分,则75 分是()。
A 统计指标名称B 数量标志C 统计指标数值D 数量标志值正确答案:C2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工业企业数B 人口数C 货物运输量D 出勤率正确答案:D3 、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在于确定()。
A 组数B 组距C 分组组限D 分组标志正确答案:D4 、以某地区职工作为统计总体,则总体单位是该地区的()。
A 全部职工B 每一位职工C 全部职工数D 每名职工所在的工作单位正确答案:B5 、某公司某年商品销售额为1000 万元,年末库存商品为50 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A 时期总量指标B 时点总量指标C 前者为时点总量指标,后者为时期总量指标D 前者为时期总量指标,后者为时点总量指标正确答案:D6 数量指标的大小与总体范围大小()。
A 没有关系B 无直接关系C 有正向关系D 有反向关系正确答案:C7 对某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工人生产、生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标志中的品质标志是()。
A 工人年龄B 工人工资C 工人体重正确答案:D8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普通来讲()。
A 越大于100%越好B 越接近100%越好C 越小于100%越好D 越远离100%越好正确答案:C9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oA 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单位总量B 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C 总体指标和综合指标D 价值总量和实物总量正确答案:B10 某县某年平均每100 名女性人口的男性人口为109 人,这个指标属于()。
A 结构相对数B 比例相对数C 强度相对数D 平均数正确答案:B11 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分为()。
A 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B 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C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D 时间指标和时期指标正确答案:B12 研究某辅导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总体是()oA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B 每一位学生C 全体学生D 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正确答案:C13 人平粮食产量属于()。
统计学原理试卷和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7d13c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8.png)
《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7.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A、社会总产值B、产品合格率C、产品总成本D、人口总数8.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9.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百分数10.离散变量可以(B)。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C、连续取值,取非整数D、用间断取值,无法一一列举二、多选.(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2.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ABCDE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E、归纳推断法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CE )6 .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DE)A 、工资总额B 、单位产品成本C 、出勤人数D 、人口密度E 、合格品率7 .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CD )A 、基本建设投资额B 、岛屿个数C 、国民生产总值D 、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E 、就业人口数三、判断(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9493e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8.png)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A.缩小为原来的81.6%B.缩小为原来的50%C.缩小为原来的25%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0.94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0.91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A.各组频率或频数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C.各组组距的大小D.各组组数的多少E.各组组限的大小3.简单随机抽样ACDE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D.最符合随机原则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3.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P1-P;4.分组相关表可分为单变量分组和双变量分组相关表两种;5.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点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期数列;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错2.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错3.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错4.相关系数为十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0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对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士1 对6.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错7.将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是时点数列;错8.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错9.样本单位数的多少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极限误差范围的大小成正比;错10.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对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答: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1分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2分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2分2.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答:单项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小的情况下采用;2分组距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很大,或连续变量的情况下采用;2分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请写出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22f84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6.png)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WORD格式《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指出下列哪个是数量标志()A.身高B.学历C.健康状况D.性别2.统计调查分为一次性调查和经常性调查,是根据()。
A.是否定期进行B.组织方式不同C.是否调查全部单位D.时间是否连续。
3.典型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A.工作做得好的单位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组中值B.确定组距C.确定组数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5.变量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D.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6.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异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次数不相等的数列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7.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是()。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C.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8.甲:2003年底安徽省人口出生人数为715万人;乙:2003年安徽省总人口4680万人,则()。
A.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期指标B.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期指标C.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点指标D.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点指标9.某地区2004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50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为()。
A.5个/千人B.5个/百人C.20个/人D.0.2个/千人10.标志变异指标中,计较方法简朴的是()。
A.平均差B.标准差C.全距D.标准差系数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A.了解抽样总体的周全情况B.用样本指标推断全及总体指标C.了解全及总体的周全情况D.用全及总体指标推断样本指标12.在其它条件不异的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偏差和不重复抽样的相比()A.前者肯定大于后者 B.前者肯定小于后者C.两者相等D.前者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后者13.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06a14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0.png)
《统计学原理》试题姓名: 学号班级考试时间 12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它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A、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是从定性认识开始, 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C、是在社会经济现象的质与量的密切联系中, 研究其数量关系D、是一种对经济现象做的定性研究2、对某市科技人员进行调查, 科技人员的职称和年龄()A、是品质标志B、是数量标志C、前者是数量标志, 后者是品质标志D、前者是品质标志, 后者是数量标志3、对企业职工按工种分组, 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 这种分组属于()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品质标志分组D、数量标志分组4、计算比较相对指标()A、只能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B、只能是两个相对指标对比C、只能是两个平均指标对比D、既可以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 也可以是两个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5.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6、某企业1997年比1996年产量增长了15%, 产品单位成本下降了4%, 1996年企业总成本支付了30万元, 则1997年总成本比1996年多支付()A、3万元B、4.5万元C、3.12万元D、1.38万元7、调查误差包括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在抽样调查中()A、只有登记误差B、只有代表性误差C、两种误差都有D、两种误差都没有8、在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 当极限误差范围Δ扩大一倍, 则抽样单位数()A、只需原来的1/2 B.只需原来的1/4 C.是原来的1倍 D.是原来的√2倍9、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 其权数()A、必须用基期的价值量指标B、必须用报告期的价值量指标C、必须用基期的数量指标D、必须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10、配合回归直线的前提条件是()A、两个变量必须有明显的依存关系B、两个变量必须有函数关系C、两个变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D、两个变量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11.在相关分析中, 若变量X的值减少, 变量Y的值也随之减少, 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复相关B、不相关12.对某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变动进行分析时, 若分析职工人员结构的变动对总平均工资的影响程度应采用()A、总平均工资可变构成指数B、总平均工资综合指数C、总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D、总平均工资结构影响指数13.检验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是()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估计标准误D、符号系数14.对甲乙两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的工人数, 甲企业80人, 乙企业150人, 两企业工人劳动生成率的方差相同, 则抽样平均误差()A、甲企业大B、乙企业大C、两个企业一样大D、不能确定15.在总体内部情况复杂, 而且各单位之间差异程度大、单位数又多的情况下, 宜采()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1.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 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11eef0176c66137ee0619fe.png)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2.设某地区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C )。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A )。
A.它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类B.品质标志具标志值C.数量指标具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1日B.1个月C.1年D.1年零1个月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6.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属于( C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7.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D )。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8.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9.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10.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 B )。
A.二者是一致的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C.二者没有关系D.调查单位大于填报单位11.某市工业企业2005年生产经营成果年呈报时间规定在2006年1月31日,则调查时限是( B )。
A.1日 B.一个月C.1年D.一年零一个月12.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 )。
A.基础环节 B.中间环节C.最终环节D.必要补充13.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前总复习题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前总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d643424a7302768e993974.png)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前总复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的职能是 、 、 。
2、钢产量和人口数对比,属于 相对指标。
3、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有名数和 。
4、已知某产品产量1996年与1995年相比增加了5%,1997年与1995年相比增长10%,则1997年与1996年相比增长了 。
5、统计总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 、 、 。
6、在人口总体中,总体单位是 ,“文化程度”是 标志。
7、时期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 。
8、总量指标的数值随着 的大小而增减。
9、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10、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从相关因素的个数看,可分为 和 ;从相关的形式看,可分为 和 。
11、某公司生产三种型号的轿车,产量分别为1200辆,6000辆和2000辆,为检验该公司的产品质量,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6辆进行检验,这三种型号的轿车依次应抽取 、 、 辆 。
12、某人在计算一个样本方差时,有算式:)(54631696122-+++=x σ,(样本各数据均是10以内的自然数)由此算式可知:平均数是 ;式中x = ;样本方差2σ= 。
13、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 和 。
14、中位数是位于数列 位置的那个标志值;众数是在总体中出现次数 的那个标志值。
中位数和众数也可称为 平均数。
15、已知某数列各值的平均数为7,各值平方的平均数为65,则该数列的标准差系数为 。
1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和 。
17、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 、 、和 。
18、某同学在用电脑计算平均数时,将1、2、3、--------n 个数输 入后,电脑上出现了输入了)1(-n 个数,其平均值为7535,则该生少输了的数为 。
19 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
20、已知某数列的平均数为2600,标准差系数为30%,则该数列的标准差为 。
21、若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下跌后多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计10分)1、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错2、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的调查。
(√)对3、人口普查可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常性调查。
(×)错4、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对5、在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应高于最小变量值。
(×)错6、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强度相对数。
(√)对7、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度为104.76%(√)对8、已知一组数列的方差为9,离散系数为30%,则其平均数等于30%。
(×)错9、任何一个事件,它的概率有可能存在大于1的情况。
(×)错10、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用抽样指标去推断总体指标。
(√)对11、已知两个变量直线回归方程为:,则可断定这两个变量之间一定存在正相关关系。
(√)对12、在计算综合指数时,要求同度量因素不变。
(√)对13、某地人均粮食产量为800千克,人均粮食消费量为400千克,这两个指标都是强度相对指标。
(×)错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 B )A、数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差异性2、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D )A、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B、总体单位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C、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D、总体全部单位在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3、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 B )A、资料是否齐全B、调查单位是否全部C、调查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项目是否齐全4、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是( C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5、调查工业企业设备情况时,工业企业是( C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6、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 D )A、490B、500C、510D、5207、某种商品的年末库存额是( D )A、时期指标和实物指标B、时点指标和实物指标C、时期指标和价值指标D、时点指标和价值指标8、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 C )A、结构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比例相对数9、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 A )A、集中趋势B、离中趋势C、长期趋势D、基本趋势10、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平均数的是( A )A、某省人均粮食产量B、某省人均粮食消费量C、某企业职工的人均工资收入D、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11、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于( D )A、平均水平的高低B、标志值水平的高低C、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D、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和平均水平的高低12、把全部产品分为一级品、二级品和三级品,其中一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重为70%,则这个70%属于( B )A、平均数B、结构相对数C、具有某一属性的单位数在总体中的成数PD、不具有某一属性的单位数在总体中的成数q1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易知学生成绩的平均数是( C )。
A、84B、78C、83.6D、9614、A类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是25%,标准差是5%;B类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是30%,标准差是5.7%。
某投资者想对其中一种股票进行投资,他应该选择( B )。
A、A类股票B、B类股票C、A和B一样好D、无法确定15、某生产线6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量分别是20、21、22、24、28、29件,则这6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平均值为( A )A、24B、70C、8.367D、5616、某组数据分布的偏度系数为左偏时,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 A )。
A、众数>中位数>均值B、均值>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众数>均值D、中位数>均值>众数17、若某一事件出现的概率为1/6,当试验6次时,该事件出现的次数将是( D )A、1次B、大于1次 C小于1次 D、上述结果都有可能18、样本均值和总体均值( B )A、前者是一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B、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的值C、两者都是随机变量D、两者都是确定的值19、如果是小样本数据的均值检验,应该采用( A )A、t检验B、Z检验C、秩符检验D、以上都对20、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A、 B、C、 D、21、当相关系数r = 0时,说明( D )A、现象之间完全无关B、现象之间相关程度较小C、现象之间完全相关D、现象之间无直线相关22、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说明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因变量( B )A、变动b个单位B、平均变动b个单位C、变动a+b个单位D、变动1/b个单位23、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5%,商品销售量增长5%,则商品价格( D )A、增长10%B、增长5%C、增长1%D、不增不减24、本年与上年相比,若物价上涨15%,则本年的1元( B )A、只值上年的0.85元B、只值上年的0.87元C、与上年的1元钱相等D、无法与上年比较25、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B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相比C、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差D、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相比26、某食品厂规定其袋装商品每包的重量不低于500克,否则不能出厂。
现对一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要求有99%的可靠性实现其规定,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该是()( C )A、 B、C、 D、27、设A、B是两个事件,且P(A)=1/4,P(B)=1/2, P(A∩B)=1/8,则P(A∪B)=( C ).A 、3/4 B、 7/8 C 、5/8 D 、1/8三、多选题(每题3分,少选得1分,多选不得分,全对得3分,共计30分)1、总体的特征包括( ACE )A、同质性B、社会性C、大量性D、抽象性 E差异性2、下列指标中,属质量指标的是( BCE )A、职工人数B、平均工资C、利润率D、总产值E、劳动生产率3、普查是( ACD )A、专门组织的调查B、经常调查C、一次性调查D、全面调查E、可广泛采用的调查方法4、在工业设备调查中( ACD )A、调查对象是工业设备B、总体单位时工业企业C、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D、调查单位时每台工业设备E、总体是工业部门5、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BE )A、划分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B、选择分组标志C、设立统计分组体系D、尽可能采用复合分组E、划分各组界限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BC )A、年末职工人数B、年初职工人数C、月末设备台数D、国民生产总值E、月销售额7、相对数的表现形式可以是( ABCD )A、小数B、百分数C、千分数D、倍数E、学名数8、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关系,表现为( BCDE )A、相对指标是计算总量指标的基础B、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C、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D、相对指标能补充总量指标的不足E、相对指标能表明总量间的对比关系9、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CDE )A、某省人均国民收入B、某省人均粮食产量C、某省人均粮食消费量D、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E、某企业职工人均工资收入10、交替标志的标准差是( BDE )A、 B、 C、D、 E、11、按抽样分布的不同性质分,有( ABC )A、总体分布B、样本分布C、抽样分布D、正态分布E、极限分布12、抽样调查估计量的优良标准是( BDE )A、随机性B、无偏性C、及时性D、有效性E、一致性13、下列现象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CDE )A、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关系B、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的关系C、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关系D、施肥量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关系E、机械化程度与农业人口的关系1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BCDE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B、受组中值大小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D、受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大小的影响E、受各组次数和各组标志值的共同影响16、同度量因素的主要作用有( CD )A、平衡作用B、权数作用C、稳定作用D、同度量作用E、比较作用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10分)1、统计有哪些特点?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答:统计有三个特点,即数量性、具体性和综合性。
数量性,即统计是研究事物的数量。
具体性,即统计所研究的量是具体的量,是与客观事物的质密切联系的量,而不是抽象的量。
综合性,即统计是从总体上、从宏观角度去研究事物的量;统计也研究个体,但其目的是通过对个体的综合提炼来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和规律。
在上述三个特点中,数量性是统计最基本的特点2、什么是标志?标志有哪几种?答:标志是是说明总体单位特称的名称。
标志可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凡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需用数字来回答的标志(如人的年龄、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叫数量标志;凡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品质)特征,只能用文字来回答问题的标志,叫品质标志。
标志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所有总体单位都共同具有的特征,叫不变标志(如人口普查中的“国籍”);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必然存在差异的标志,叫可变标志(如人口普查中的性别、民族、年龄等)。
3、什么是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时期指标也称为时期数,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所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
它有两个特点:(1)时期指标可以累计相加;(2)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密切相关。
时点指标也称为时点数,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时刻)所达到的数量状态。
它有两个特点:(1)各时点指标不能累计相加;(2)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无直接的关系4、 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在抽样本量时主要用哪几种抽选方法?答: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它是根据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一种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在抽取样本量时的主要方法有:(1)直接抽选法;(2)抽签法;(3)随机数字表法。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 某市某“五年计划”规定,计划期末一年A 产品产量应达到70万吨,实际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吨)试计算该市A 产品产量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18202325100%7086100%122.86%70=+++=⨯=⨯=计划期末年实达水平解: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期末年应达水平从第四年第三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产量之和为:18+17+18+20=73(万吨) 比计划数70万吨多3万吨,则330.0444668=提前完成计划时间=(60-54)+(20-16)/90=(60-54)+ 个月零天2、甲企业某五年计划规定,A 产品产量在计划期最后一年应达到200万吨,实际执行结果如表所示:试计算该企业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和提前完成计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