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知识点总结.doc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知识点总结.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m dm ㎝mm μm nm换算:1km=1000m、1m= 10 dm = 10 2㎝= 103mm= 106 μm= 109nm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

测量操场的跑道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h min s ms μm换算: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μm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2、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例: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不是机械运动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取被研究物自身,一旦选定就认为参照物静止,一般选地面(大地)为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二、xx1、xx单位: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分米(dm)、厘米(㎝)、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单位换算:1km=103m1m= 10 dm = 102㎝ = 103mm= 106 μm= 109nm3、xx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常见的刻度尺:xx,卷尺,游标卡尺使用前三看: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精确度,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磨损了要重新选择零刻度线)测量的五会: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量程和分度值会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单位组成)测量的转化:①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②化曲为直:测弯曲的钢丝,可用细棉线③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跑道4、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说明: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误差只能减小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加精密的仪器②改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三、时间1、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它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毫秒(ms)、微秒(μs)2、换算关系:1h=60min=3600s1s=103 ms= 106μs3、测量时间工具:秒表或机械停表4、时间点:表示某个时刻,如:现在几点钟。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例如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不是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取被研究物自身。

一旦选定就认为参照物静止,一般选地面(大地)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长度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单位换算: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3.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常见的刻度尺:米尺、卷尺、游标卡尺使用前三看: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精确度,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磨损了要重新选择零刻度线)测量的五会: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量程和分度值会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单位组成)测量的转化:①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②化曲为直:测弯曲的钢丝,可用细棉线③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跑道4.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说明: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误差只能减小。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加精密的仪器②改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三、时间1.时间单位:1h=60min=3600s2.测量时间工具:秒表或机械停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资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资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μm nm换算: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μm= 109nm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

测量操场的跑道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h min s ms μm换算:1h=60min=3600s 1s= 10 3 ms= 106μm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

(完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3、用刻度尺测长度班级: _____ 姓名: _______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 )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 大的有km ,比m 小的有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μ6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 大的有h、min 。

比s 小的有ms 、μs。

(2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1ms=103μs。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静止则相反。

在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需要事先选取一个标准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指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长度的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和常用单位,其中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在长度测量中,使用的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前需要进行观察,包括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在测量时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并将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读出精确值后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最后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在长度测量中还有一些特殊方法,例如累积法和化曲为直法。

时间的单位包括国际制单位和常用单位,其中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在误差概念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由仪器精密度不高、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以及测量者估读等因素导致的。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包括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例如百米竞赛)、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例如观众看跑步比赛)以及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为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

速度的公式为υ= s/t,其中s为路程,t为时间,变形公式为s=υt、t= s/υ。

速度的单位包括国际制单位米/秒和交通用单位千米/小时,换算关系为1m/s=3.6km/h。

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匀速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速度大小和/或方向发生变化。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____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力和压力、机械能、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简单机械和测力、浮力与密度、静电和电流、电路和电源、声音和光学等。

一、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的原因。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等。

3. 力的合成:分解力和合力,合力是多个力的矢量和。

4. 衡量力的大小:力的大小用牛顿(N)表示。

5. 压力的概念: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6. 压力的计算:压力=力÷面积。

7. 压强: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8. 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二、机械能1. 机械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和位置具有的能力。

2. 机械能的计算:机械能=动能+势能。

3. 动能的计算:动能=1/2 ×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速度的平方。

4. 势能的计算:势能=物体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 物体的高度。

5. 动势转换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其他外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三、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1.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2. 能量的守恒: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四、简单机械和测力1. 杠杆原理:杠杆是由杠杆臂、支点和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

2. 杠杆的分类: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3. 测力的方法:弹簧测力计和称重机的使用。

五、浮力与密度1. 水中浮力:物体在液体中浮起的原因是其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2. 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排开液体的重力。

3. 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如果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物体会沉入液体;如果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

六、静电和电流1. 静电的概念:静电是由于物体电荷不平衡而引起的现象。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沪科版第一章声现象基础知识回声测距离:2s=vt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动可以表达意见要点:1一切表达意见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出现物体的振动暂停,出现也暂停疑点:1一切正在表达意见的物体都在振动,液态,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1声的传播须要介质2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2声音的介质存有:液态,气体,液体3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声源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叙述,它的大小等同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1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作声速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声速与无为的温度有关。

通常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慢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开拓:1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落抵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存有17m离2回声的作用:①强化原声;②声源定位;③声源测距3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1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2听见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感官神经→产生感官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出现受损,就可以并使听力下降,叫作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托付给感官神经,人可以稳步听见声音;如果耳蜗,感官中枢或与感官有关的神经受侵害,听力可以减少,甚至就是失去,叫作神经性耳聋,通常不容治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μm nm换算: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μm= 109nm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

测量操场的跑道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h min s ms μm换算: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μm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2、哥白尼:日心说伽利略: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天体运行论)望远镜牛顿:牛顿运动三大定律、光的色散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玻尔量子力学3、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先确定研究对象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um nm换算: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um= 109nm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

测量操场的跑道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h min s ms um换算: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 um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沪科版)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运动规律和物质本质的科学,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八年级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运动与力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和速度与时间图像。

2.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单位和测量。

3. 速度与力的关系: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速度的影响、力的合成与分解。

4.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合力、平衡力和不平衡力。

5. 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

二、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 动能和势能:动能的计算、势能的计算和势能转化为动能。

2. 功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的计算、能量转化和守恒。

三、电与磁1. 电荷和静电:电荷的种类、相互作用和电荷守恒。

2.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方向、电源、导线和开关的作用。

3. 电阻与电阻率:电阻的计算、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和电阻率的概念。

4.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铁和磁场的特性、电磁铁和电磁感应的概念。

四、声与光1.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 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传播和反射的规律。

3. 物体的颜色:透射、反射和吸收的关系。

五、能量与环境1. 能源的使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概念、利用和保护。

2. 能量的转化:能量转化的类型、效率和计算。

3. 物体的温度与热能:温度的计量、热量传递和热传导。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运动和物质的本质。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素养和发展对物理学的兴趣都十分重要。

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验,八年级物理教材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所以,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思考、勤于实践,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关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关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浮力一、浮力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2.符号:3.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G-F4.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5.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6.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二、浮力的产生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力。

2、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压力的合力。

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阿基米德原理一、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3.用于计算的导出式:4.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二、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讨论1.区分:浸没、浸入、浸在、没入;2.。

------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3.——决定式表明浮力大小只和、有关,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物体的浮沉条件1.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上浮:F浮>G悬浮:F浮=G下沉:F浮2.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间的关系研究条件: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重力和浮力。

浮力:=g;重力:G=g3.浮沉条件的讨论(1)上浮和下沉是不平衡态;悬浮和漂浮是平衡(静止)态(2)上浮、下沉和悬浮:=V;(3)空心物体运用浮沉条件时可以用物体的平均密度与液体密度比较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距离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μm nm
换算: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μm= 109nm
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

测量操场的跑道
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μm
换算: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μm
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
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
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