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人教版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人教版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主要包括了对本单元所学的字词、语法、阅读和写作技巧进行复习和巩固。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语文学科有较高的兴趣。
但在复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知识点掌握不扎实,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字词、语法、阅读和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本单元的字词、语法、阅读和写作技巧的复习和巩固。
2.难点:对一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巩固知识点。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讲解法: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和引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课件:相关知识点和例题的课件。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本单元的字词、语法、阅读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字词填空、语法应用、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练习结果,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巩固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将重点知识点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复习内容主要围绕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展开,通过复习巩固学生的识字、理解课文、默写、朗读等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所要求的内容。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教案、课文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
3.教室保持安静整洁,保证教学秩序。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课文默写–让学生依次默写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着重检查那些易错的词语。
2.词语解释–根据课文中出现的生词、难词,让学生解释含义,并进行造句练习。
3.词语辨析–给出若干词语,让学生进行辨析,初步巩固词语的用法。
4.课文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课文朗读–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6.课文导读–教师对本单元课文进行分析、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背后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课文的学习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学习、讨论、练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问题解答法–通过提问、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课文学习。
五、教学反馈1.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默写、解释词汇、课文理解等,给予针对性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2.习得成果检验–对学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习得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六、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生词五遍。
2.完成课文习题。
3.课外阅读一篇相关文章,并写读后感。
4.复习本单元其他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困难,做好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即是本节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文档。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科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本单元包含了5篇课文,分别是《纳米技术》、《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和机器人交朋友》。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愿意动手实践。
然而,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理解一些抽象的科学概念时,可能还需要借助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了解纳米技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意识到保护能源、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纳米技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科学概念的理解,如纳米技术、太阳能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实验、制作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方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1.教师布置一道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个题目,运用我们刚才学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完成一篇作文。”
2.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在写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请随时举手提问。我会及时给予解答,帮助大家顺利完成作文。”
(五)总结归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利用思维导图、提纲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效率。
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词汇和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4.教师示范、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情感,激发写作兴趣。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想象与表达有效结合,使作文内容丰富、结构合理。
2.重点:提高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培养自我评价和互评意识。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既能发现他人优点,也能指出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3.重点: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积累词汇和素材。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4.完成一份作文评价表,对本次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评价能力和鉴赏水平。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意识,请完成这份作文评价表。通过评价,希望大家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共同提高。”
5.家长参与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成长,给予鼓励和建议。
“请同学们将作文带回家,让家长参与评价。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写作态度、内容、结构等方面给予评价,关注孩子的写作成长,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探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特点。
–掌握《乌衣巷》、《青玉案》两首唐诗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首唐诗《乌衣巷》、《青玉案》的理解和赏析。
–古代诗人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难点:–学生能够真正领会和理解古代诗人创作的内涵。
–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赏析能力。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联想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赏析式教学法: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通过韵律、意境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3.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赏析,引导学生陈述观点、发表看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唐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乌衣巷》•教师朗读《乌衣巷》,解释诗歌背景。
•学生分组诵读,理解诗歌含义。
3. 学习《青玉案》•教师解释《青玉案》的意境和特点。
•学生听读,理解诗歌内容。
4. 活动设计•学生小组合作,创作古代诗歌。
•学生互相赏析并评价彼此的作品。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所学习的唐诗特点和内涵。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价:对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2.作业评价:布置课外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乌衣巷》、《青玉案》的理解。
3.课后小结:学生写摘抄感想,分享对这次学习的新觉悟。
六、扩展延伸•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更多古代诗歌,亲身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朗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七、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围绕《乌衣巷》、《青玉案》两首唐诗展开,通过启发式、赏析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习作部分要求学生以“我的理想”为主题,发挥想象,写一篇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的作文。
阅读部分包括两篇文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和《漏》,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阅读和写作。
但是,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此外,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能够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写出一篇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的作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理想追求,激发他们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写出一篇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的作文。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如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写出有感情的文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口语交际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写作指导法:通过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指导他们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的作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师教案
1.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使学生通过对谢灵运《金圣叹笔下的文化名人》一文的学习,掌握本文的基本内容和主旨,对金圣叹的事迹有具体了解,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审美、欣赏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从中领悟到珍惜当今的文化繁荣与进步,共同维护中华文化的正常生态。
2.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简洁、准确、有理有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口语、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3.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人物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学生历史感知、文化认识、审美能力提供充分的挖掘和滋养。
【教学重点】1.文艺作品鉴赏和欣赏;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领悟文艺作品的深层次含义;2.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3.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互动和鼓励。
【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教师采用所授课文的重点进行讲解,同时按照学生自身的思考和理解,领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文艺作品的深层次意义。
2.情境教学法:通过达成任务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根据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运用策略游戏、口头表述、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形象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文化名人的形象和故事、诗歌等内容,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文化名人的事迹和文化内涵。
一、引入教师将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可以问道“刘三姐”的事迹大家还有什么新的了解?学生进行积极回答。
二、导入接着,教师展示金圣叹的画像,进行教师点拨后,引导学生思考,画像背后具体的故事和启示是什么?并通过学生的互动讨论,让同学之间了解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并共同进步。
三、讲授接下来,教师根据《金圣叹笔下的文化名人》这篇文章,从人物形象和故事,诗歌创作的角度,分别进行讲解,并在讲解过程中针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扩展与细化,进而拓宽学生阅读和鉴赏的视野。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8个单元)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8个单元)第一单元:《质疑与探究》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认识到质疑与探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
2. 分组讨论质疑与探究的重要性。
3. 小组合作,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教学方法: 1. 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法。
2. 小组合作学习。
第二单元:《启迪与体验》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从中获得启示与体验。
2. 培养学生品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及理解。
2. 分角色朗读,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
3. 课文赏析,感悟启示。
教学方法: 1. 角色扮演。
2. 分析与讨论。
第三单元:《实践与表达》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关键内容。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
教学内容: 1. 课文探究。
2. 小组活动,创作相关内容。
教学方法: 1. 创作表达。
2. 小组分享交流。
第四单元:《感悟与领悟》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主旨,感受其中的情感。
2. 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学内容: 1. 课文品读。
2. 点拨情感体验。
3. 辅导学生进行感悟思考。
教学方法: 1. 情感导入。
2. 情感解读。
第五单元:《创新与分享》教学目标: 1. 熟练运用课文内容进行创新表达。
2. 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教学内容: 1. 课文背诵和诠释。
2. 创新作品分享。
教学方法: 1. 创作分享会。
第六单元:《探索与发现》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难点内容。
2. 能够通过课文展开探索和发现。
教学内容: 1. 课文解读和讨论。
2. 小组调研和发现。
教学方法: 1. 小组合作。
2. 实地考察。
第七单元:《拓展与应用》教学目标: 1. 将课文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能够拓展课文主题,进行相关活动。
教学内容: 1. 课文应用训练。
2. 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 1. 小组实践。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文学赏析中的基本概念。
•掌握文学作品选取和欣赏方法。
•熟悉故事的写作要素。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文学,培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喜爱之情。
•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准备•课文《笨鸟先飞》•课文相关的图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板书准备:文学赏析、文学作品选取和欣赏方法、故事的写作要素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有关自然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眼中的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文学赏析(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文学赏析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内涵与价值,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文学作品选取和欣赏方法(15分钟)教师推荐课文《笨鸟先飞》,并请学生阅读课文。
带领学生欣赏、批评课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4.故事的写作要素(15分钟)教师讲解故事的写作要素,包括情节、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内容。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文学创作。
5.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笨鸟先飞》,自行撰写一篇短篇小说,突出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
四、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学赏析、作品选取和欣赏方法以及故事写作要素有了初步的了解。
未来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创作的兴趣。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七单元所学内容,包括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等。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3.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道理和启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把握第七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掌握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在句子中。
3.通过朗读课文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复习:通过朗读、理解和讨论巩固第七单元《童梦》的内容。
2.生字词复习:复习第七单元生词,包括“童年”、“辜负”等,让学生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分析作者的用意和写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通过小组讨论或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朗读:学生自主朗读或分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3.课文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用意。
4.词语解析:解释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词语的正确运用。
5.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深层含义。
6.课文回顾: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回顾第七单元的重点内容和思想。
7.练习与拓展:布置相关练习题目或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课文朗读、问题回答和讨论表达等方面。
2.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书面作业、练习题和拓展阅读等。
3.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1.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保证教学效果。
2.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改进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3.反思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本文档是关于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毕升的梦想讲述了毕升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的思索,不断地实践,再一次偶尔的提醒后,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创造了活字印刷术,一起看看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1教学要求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毕升的执著和活字印刷术的深远影响。
(3) 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感受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读中体会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开展作出的巨大奉献。
(2)在读中感悟毕升在创造活字印刷术过程中的投入。
(3)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体验。
三、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毕升为实现梦想的努力和投入,以及他对世界印刷术所做出的巨大奉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育学生的牢记:梦想的实现在于实践,在于执著的追求。
重难点与关键1、从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的过程中体会他的执著精神。
2、从直接描写毕升的语言、行为的语句中,感受这位伟大的创造家为实现梦想的努力和投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读题质疑。
1、同学们,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创造是什么(抽生答复)其中活字印刷术的创造是印刷的一次伟大革命。
你知道它的创造者是谁吗(生答:毕升)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毕升的梦想。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教师相机梳理问题:毕升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梦想的结果怎样)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带着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师出示几种读书的方法:(a)、一边读一边勾画,在文中找出所选问题的答案并在句子下面做上记号;(b)、一边读一边在句子旁边写上批注,你读懂了什么;(c)、也可以在笔记本上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和佳句。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抽生答复下列问题,老师告诉学生把几个问题的答案联系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授课教案
作为一名五年级语文教师,我非常高兴有机会为大家分享我精心准备的第七单元授课教案。
本单元的主题是“传统文化”,旨在通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组成部分,如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
(3)学习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作品,如《离骚》、《论语》、《红楼梦》等。
(4)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文化的探究和创造的热情。
2.技能目标:(1)了解和理解文化语境中的信息,提高语言和交际能力。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讲述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3)学习欣赏和评价传统文化作品,提高审美素养。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2)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传统文化的各种组成部分,如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
3.学习经典传统文化作品,如《离骚》、《论语》、《红楼梦》等。
4.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文化的探究和创造的热情。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的特点3.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组成部分(1)诗词(2)书法(3)绘画(4)音乐(5)戏曲4.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学习和欣赏(1)《离骚》(2)《论语》(3)《红楼梦》四、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营造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多阅读名著,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读写能力。
4.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手段1.课件2.多媒体设备3.手写板4.教学实例5.教学案例六、教学评价1.考勤评测2.课堂测试3.作业评估4.学生自主评价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次非常好的教学实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3个片段组成。
这3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
这3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此外,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内容,也就是说,本组教材以“人”为主,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
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把对“人物”的读、说、写紧密地结合起来。
学生曾阅读过大量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
以此为基础,教材又专门安排“作家笔下的人”一组课文,其意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这是本组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来学习本组教材。
2.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组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
3.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不应是几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以课文对人物描写的语言文字为依据,从人和事件的具体材料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
在对人物有充分感性的、形象的认识后,再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和评价。
对描写人物方法的总结,也应如此。
如,侧重从人物的语言上来刻画人物,首先应该充分理解人物对话的内容,并从这些语言材料中得出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人物的对话来描写人物的。
三、课时安排:人物描写一组3课时刷子李1课时金钱的魔力1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课时第七单元测试2课时22.人物描写一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范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竞争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体验到学习中的乐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1《太阳是大家的》这首有趣的儿童诗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来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传递着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
大家共享一片蓝天,分享太阳的温暖,分享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诗歌内容虽简单,但字里行间却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世界,关爱和平,进行人文教育的一篇好教材。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会认2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正确读“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通过读达到“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的目的。
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即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让学生动脑、动口、弄懂弄通课文的内容,讲解的过程中的点拨。
分享阅读法通过个人、小组、大组、班组等多种形式提倡分享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采用课件演示法教学课件演示起着直观的作用,有助于突破教材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传话游戏,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利用传话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传话的内容恰恰是与太阳有关的,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积累的与太阳有关的词语,并及时鼓励记得多,说得好的同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做到“润物无声”。
随即课件出示太阳的笑脸,让学生整体感知太阳。
师借机引入课题:是啊,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太阳把她的金光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太阳是属于这个世界的,是属于我们大家的,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诗歌,题目就是---(指板书),生:太阳是大家的。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习作教案》教学设计(附【全册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明确自己想要描写的是哪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其突出的特点。
3.使学生学会收集、归类资料,并能够从中挑选出最典型的材料。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呢?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它又有哪些显著的特点?2.有没有同学参观过中国的某个世界文化遗产呢?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吗?长城、颐和园(北京)、天坛(北京)、故宫(北京)、敦煌莫高窟(甘肃)、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九寨沟(四川)、泰山(山东)、黄山(安徽)……二、启发思路。
怎样写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类的作文?截至2019年7月,中国已有55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这些遗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怎样把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介绍给大家?可参考下面的介绍。
例如:故宫。
位于北京市中心。
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72万平方米,周围有10多米高的城墙和50多米宽的护城河。
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层次分明,主体突出,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
1.确定要写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哪一处。
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搜集历史资料,了解基本现状。
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
(板书:查阅资料)2.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
(板书:整理资料)(1)引导学生先说出要描写的是哪一处文化遗产。
(2)这处遗产有什么突出特点?比如,外观、结构等。
(此处可引用,或运用修辞手法。
)(3)历史上有何变化?(如修缮、毁灭等)(4)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个相关故事。
(注意:故事最好能够体现文化遗产的特点或由来等。
)3.撰写成文。
【推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反思
【推荐】部编⼈教版五年级下册语⽂第七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反思⼈教部编版五年级语⽂下册全册⽬录⼈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教学计划⼀、指导思想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相继使⽤,语⽂教学要实现“⼯具性和思想性的统⼀”向“⼯具性和⼈⽂性的统⼀”的转变,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以整体推进课程改⾰为核⼼,深⼊学习《语⽂课程标准》,并以之为指导,开展以课题研究为重点的教育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改⾰,全⾯提⾼教学质量。
重新认识⼩学语⽂学科的性质和它在⼩学教育阶段的地位、作⽤,明确⼩学语⽂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要积极地进⾏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法的改⾰,积极地进⾏思考和研究,如何在语⽂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的创新意识,提⾼学⽣的语⽂综合素养。
着眼于21世纪对⼈才素质的要求,着⼒于加强⼩学⽣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的训练,为他们全⾯素质的发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分析(⼀)总体分析新⼈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于2020年春季正式使⽤。
全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个专题,依次是:童年往事、古典名著之旅、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家国情怀、描写⼈物、思维的⽕花、异域风情、幽默和风趣。
全册教材共安排六个语⽂园地和四个⼝语交际。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语交际、习作和语⽂园地五⼤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第三单元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第五单元安排了⼀个习作例⽂”,也没再安排语⽂园地。
本册课⽂安排⽣字时继续采⽤了“识写分流”的办法。
其中要求会写的字都在课⽂后⾯的⽥字格中——列出,只要求认识的字安排在⽥字格上⾯的两条绿线内。
所谓“只要求认识”的⽣字,在本册的要求是读准字⾳,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主要帮助学⽣扫清阅读课⽂的障碍不列⼊⽣字考核范围。
(⼆)具体分析1.教材结构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全册共有课⽂23篇,其中精读课⽂16篇,略读课⽂7篇。
课⽂从精读到略读,按两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青玉案·元夕》的内容,并能准确朗读诗歌。
2.能够分析诗歌的寓意,认识节日的重要意义。
3.能够初步掌握古诗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诗歌《青玉案·元夕》的内容和朗读技巧。
2.理解诗歌背后的寓意,认识节日的重要性。
3.熟练掌握古诗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古诗《青玉案·元夕》的深层含义,发挥想象力。
2.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青玉案·元夕》的抄写。
2.课件资料:包括诗歌的朗读版音频和相关图片。
3.准备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预习导入:让学生观看元宵节庙会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节日的兴趣。
2.唤醒背景知识:回顾课前学生已学的古诗,引导学生谈谈对古诗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步:学习诗歌1.教师朗读《青玉案·元夕》,学生跟读诗歌。
2.分析诗歌: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领悟诗歌通感之美。
第三步:文学鉴赏1.教师讲解《青玉案·元夕》的文学特点和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
2.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解析作者的用意。
第四步:课堂练习1.组织学生朗读《青玉案·元夕》,并进行集体评价。
2.听写课文重点句子,并让学生进行互相批改。
第五步: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青玉案·元夕》的内容创作相关作品,如续写、画册等。
2.播放节日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增加学生对元宵节习俗的了解。
六、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课文的理解和朗读技巧。
2.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古诗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青玉案·元夕》中的关键诗句。
2.请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完成一篇有关元宵节的作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是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 18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载次,受欢迎程度为级。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2【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了快乐,体会这种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及为我们村里人带来的欢乐,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教学准备】有关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知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研究中心,初知珍贵。
1、板书课题。
提问:见到“水”这样的题目,通常我们认为它会写些什么?而这篇课文又是写“水”的什么?2、浏览课文,交流:本文写人们珍惜水而表现了水的珍贵。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整体把握水的珍贵。
1.轻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水的珍贵的?2.先总体写水的珍贵,后具体写人们怎样珍惜水的,全文可以分为几段?三、精读课文,体会水的珍贵。
1.学习第一段。
(1)“珍惜”是什么意思?画出第一段中写水珍贵(或者是说水缺乏)的句子。
(2)交流、逐句引导理解。
①我们一个村子的人……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②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③你是怎么理解“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话的。
(3)再读全段,反复感受水的缺乏,体会水的珍贵。
2.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该段,找出写“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教学设计(共两篇)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教学设计第一篇:《小诗人》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能够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2. 教学重点•理解并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诗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 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和理解;2.诗歌韵律和节奏;3.诗歌表达方式;4.初步学习古诗的写作。
3.2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朗读和表演;•分组合作,讨论诗歌表达方式;•创作练习。
4. 教学步骤1.课前准备,播放诗歌音频,引起学生兴致;2.课文朗读和解释;3.学生跟读和朗诵练习;4.分组讨论诗歌的表达方式;5.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练习;6.学生展示和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验,培养了他们的创作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更多的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第二篇:《春雨》1.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春雨》的内容,并能够背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和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并背诵《春雨》;•学习诗歌中的描写技巧;•理解诗歌的意境。
3. 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1.诗歌朗读和理解;2.描写技巧的学习;3.感受诗歌的意蕴;4.诗歌背诵和朗诵。
3.2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解释;•学生朗读和表演;•观察大自然,激发灵感;•背诵练习。
4. 教学步骤1.课前播放与《春雨》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2.课文朗读和解释;3.学生跟读和背诵练习;4.教学描写技巧和意境;5.诗歌背诵和朗诵;6.学生展示和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春雨》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提高了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与大自然相关的诗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作家笔下的人
教材分析:
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3个片段组成。
这3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
这3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此外,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内容,也就是说,本组教材以“人”为主,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
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把对“人物”的读、说、写紧密地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人物特点。
3、学习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来学习本组教材。
2、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组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
3、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不应是几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以课文对人物描写的语言文字为依据,从人和事件的具体材料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
在对人物有充分感性的、形象的认识后,再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和评价。
对描写人物方法的总结,也应如此。
如,侧重从人物的语言上来刻画人物,首先应该充分理解人物对话的内容,并从这些语言材料中得出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人物的对话来描写人物的。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22、《人物描写一组》3课时
23*《刷子李》1课时
24*《金钱的魔力》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七3课时
回顾.拓展七1课时
教学准备:
师——课件
生——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阅读《百万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