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的成语典故
伯牙绝弦的成语典故
伯牙绝弦,也叫作伯牙鼓琴。
最早记载于《列子》,讲述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的故事。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他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觅,因此形成了“伯牙绝弦”这一成语,用以比喻知音难觅或表示对知音深切的怀念。
伯牙绝弦
翻译课文
• 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翻译课文。
翻译课文: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 “善”:善于。
•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 • “志”:想。“善”:好。“若”:好像。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念”:想。“得”,懂得。
我会背
伯牙善______,钟子期善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_____,钟子期曰: “_____,_____!”志在______,钟子 期曰:“____,______!”伯牙____,钟 子期_______。子期死,伯牙谓______, ______乃_______,终身_______。
资料袋: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本书中,用 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 牙曾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 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póu土,惨然伤 我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 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 尺瑶琴为君死!
与伯牙绝弦有关的诗文: 借问人间愁寂寞,伯牙弦绝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冯梦龙《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知音: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与本课相关的词语或成语
•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也比喻乐曲高 妙。 • 炉火纯青: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 粹完美的境界或做事情达到纯熟的地步。 •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 曲高和寡: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 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 以至于很少有人能理解或接受。来自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 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 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七、拓展、思考
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
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 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知 音
难 上 难 。
春 风 满 面 皆 朋 友 , 欲 觅
摔 碎 瑶 琴 凤 尾 寒 , 子 期 不 在 对 谁 弹 !
伤 但 今 心 见 日 伤 一 重 (póu) 来 心 复 抔 访 伤 土 , 心 , 不 , 惨 见 不 然 知 忍 伤 音 泪 我 人 珠 心 。 纷 !
知我者——子期也
释题
“ 伯牙绝弦” 是什么意思?
•伯牙绝弦:绝, 断绝。
俞伯牙把琴弦弄断 了。 俞伯牙从此不弹琴了。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 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钟子期曰 : “善哉,
!”
!”
杨柳依依 清风徐徐
白雪皑皑 明月皎皎
……
钟伯 子牙 期所 必念 得 之
知 音
伯牙作为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虽然 听者众多,但听到的都是那些毫无价值的、没有意义 的、空虚的、肤浅的赞美,他始终觉得无人真正听懂 他的琴声,所以独自一人来到山间排遣内心的愁苦和 寂寞,他万万没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 一个山野村夫却能听得懂他的琴声中表达的感情。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的一篇传奇故事,描写了一位音乐家为了纪念已故的乐伴而弹奏琴曲,掀起了内心深处的感动和哀思。
这篇文章是汉族民间文献中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不仅能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和哲学思考。
本文将对《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进行详细解析,带领读者领略这篇经典之作的精髓。
一、原文《伯牙绝弦》原文如下:伯牙鼓琴,钟子期曰:“善哉。
得无人于此乎?”伯牙曰:“是何人也?”子期曰:“时越乐正也。
”伯牙曰:“是夫子与?”子期曰:“然。
”伯牙神而喜,起而谒之。
既见,乃拜赐之,曰:“先生乐吾妻子死无成音,今吾伐木而为呼,得成此音。
子何以至于斯?”时越曰:“昔者有人於吴,善鼓琴,而好听卫飞廉,飞廉卒,归葬於其门,彻其琴,而弦犹挂。
夜半之时,忽闻其门中有声,若黍离离,如有慨者,奋楫而前以窥之,见一人形若飞廉,垂白髪,若有所思。
已,上而复下,然后去之。
既而闻其门中有音酌之声,发其门而入,阆苑之内,皆有弦死者。
果于其门中得一琴师,长如之久方领其义焉。
故蒋子横死,子期得业焉。
今先生感于飞廉之绝调,长夜独坐,并弃约旧,乃能如此。
至于汝之问,乃夫子不暇之论;据知系罕有之音者。
”二、译文《伯牙绝弦》的译文如下:伯牙在弹琴,钟子期说:“不错,难道在这里没有别人吗?”伯牙问道:“那是谁?”子期说:“是时越的乐正。
”伯牙兴奋地说:“他是老师吧?”子期回答:“是的。
”伯牙灵光一闪,起身来拜访时越。
相见时,伯牙对时越拜礼,并送给他礼物,说:“老师,我为我的妻子弹琴已经很久没有像刚刚这样感到有所成就了。
今天我刚才砍柴时,无意中弹奏出了这段旋律。
老师,你为什么要成就于此?”时越这样回答:“从前在吴国有个人非常善于弹琴,最喜欢听许市卫飞廉的音乐,可惜卫飞廉去世了,葬在他的门前,当时门前有一把琴,依旧挂着它的琴弦。
半夜里,忽然听到门里发出哀婉动人的音乐,听起来非常像卫飞廉的音乐,还有细碎的,忧虑的声音。
《伯牙绝弦》
清风徐徐 杨柳依依 春雨绵绵 明月皎皎 炊烟袅袅 白雪皑皑
练一练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钟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 春雨 ),钟子期曰: 春雨 ) !” 善哉,( 兮若( “ 善哉,(绵绵 )兮若(
清风徐徐 杨柳依依 春雨绵绵 明月皎皎 炊烟袅袅 白雪皑皑
练一练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钟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 白雪 ),钟子期曰: 白雪 ) !” 善哉,( 兮若( “ 善哉,(皑皑 )兮若(
伯牙为何要绝弦
•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 绝弦 觉得) 把琴摔碎) (觉得) (把琴摔碎) (再)
• 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 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了。 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了。
课外作业
1、搜集表现知音 、 良朋的诗文和名 言名句。 言名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古 、 文大意. 文大意 3.用抄写部把这篇文章 用抄写部把,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 峨峨兮 泰山! 太好了)( )(像 )(高 (太好了)(高)(像) •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说:“太好了!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 太好了! 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啊! 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啊!”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兮若江河 广大) (广大) •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 妙极了! 的江河! 的江河!”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 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 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 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鲍 宗 伯 高 武
牙 山 绝 实 流 验 弦 小 水
学
• 作业: • ★课外阅读《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
伯 牙 绝 弦
伯 牙 绝 弦
知我者,子期也!
晋国 上大夫 衣着华贵 羽扇纶guān巾
楚国 山村打柴樵夫 青布包头 一身布衫
伯 牙 绝 弦
伯 牙 绝 弦
伯牙听闻子期已死,五内崩裂,泪如涌泉, 大叫一声,傍山崖跌倒,昏绝于地 ……伯牙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坐于地下,双手捶胸,恸(tòng)哭不 已……
摔琴谢知音》,搜集有关知音的诗文。 • ▲欣赏《高山流水》并填词。
高 山 流 水
伯牙善
,钟子期善
鲍 宗 伯 高 。伯牙鼓琴, 武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伯牙所念,钟子期
牙 山 , !” 绝 实 流 , !” 弦 验 小 水 。子期死,课堂练习:填空】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心里想的。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必
伯 牙 绝 弦
知音
伯牙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尤其 是弹得一手好琴。琴声虽好,却没有一个人能 真正听懂他的琴声。伯牙与钟子期相识在一个 风雨之夜,伯牙停船避雨,伯牙弹起琴来,抒 发心中的孤独与寂寞,却不料遇上了打柴回家 的钟子期,完全听懂了伯牙的琴声!从此结下 了生死之交……
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 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
小学六年级《伯牙绝弦》课文原文
小学六年级《伯牙绝弦》课文原文
伯牙绝①弦
伯牙善鼓②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③,钟子期曰:“善哉(zāi)④,峨峨⑤兮(xī)⑥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⑦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词语解释
①绝:断绝。
②鼓:弹。
③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④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⑤峨峨:高。
⑥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⑦ 洋洋:广漠。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开阔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晰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启示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单纯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
“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1/ 1。
伯牙绝弦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
伯牙绝弦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成语名称:伯牙绝弦
成语读音:bó yá jué xián
成语解释: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的故事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Boya vast string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伯牙绝弦成语接龙:
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弦外有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弦外之响比喻言外之意。
弦外之意弦:乐器上发音的丝线。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弦无虚发指射箭百发百中。
弦外遗音弦: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铜丝或钢丝。
言外之意。
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伯牙绝弦的意思是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伯牙绝弦的原文及意思翻译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语文书版本: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绝:断绝善:擅长,善于。
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山高峻的样子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
洋洋:广大。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之:他。
谓:认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伯牙绝弦》课文原文
小学六年级《伯牙绝弦》课文原文
伯牙绝①弦
伯牙善鼓②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③,钟子期曰:“善哉(zāi)④,峨峨⑤兮(xī)⑥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⑦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词语说明
①绝:断绝。
②鼓:弹。
③志在高山:内心想到高山。
④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⑤峨峨:高。
⑥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⑦洋洋:宽敞。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到宏伟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扬道:“太好了!就像宏伟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内心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扬道:“好啊,犹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淌!”不管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晰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因此,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想念。
启发
人一辈子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纯真友谊的基础是明白得。
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
“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榜样,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发。
正是那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伯牙绝弦课文原文及翻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伯牙绝弦课文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又称《伯牙绝弦图》,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故事。
该故事
源自于中国的古代传说,也被后人传颂于竹林七贤之一的伯牙。
原文:
伯牙依山而弦自絕焉,故于斯弦义葬于山。
传於世曰:“葬弦之山者,非
弦之故也,以伯牙之道弦焉;葬父母之言者,非父母之故也,以世俗之道言之也。
故王子者,其言亦可以弦,其课亦可以赖,其德亦可以知,则道同而归焉。
弦之胜也,直而至也,猛而有饰也;而善弦者不能得也。
人之世也,亦不可得
而弦也乎?岂其言邪?人见其貌而处之,未闻其名邪?世之騃者,猗不知王子
之善弦也?人之所存者,所以为有名也。
齐物者,唯物也,王子之所弦;弁象者,德也,王子之所守也。
”
翻译:
伯牙依山而断弦,因此在此山葬弦。
世人传说:“葬弦之山,并非因为弦
的原因,而是为了表达伯牙的道义。
葬父母之言,并非因为父母的原因,而是
为了迎合世俗的言谈方式。
因此,王子的言谈可用来弦,其教课可被依赖,其
品德也可被认知,从而使道义相通而归于一致。
弦的优势在于贯通,直接而至,剑拔弩张而又有修饰。
然而,对弦艺熟练的人不能得到这一境地。
人世间,岂
能获取到弦呢?难道只看到其外貌与其相处,却未听闻其姓名吗?世间的愚昧者,真的不知道王子的妙弦之技吗?人存活的意义,就是其有名有姓。
齐物者,就是物自身本身,也是王子所弦的;弁象者,是品德,也是王子所保持的。
”
第1页/共1页。
伯牙绝弦文言文及翻译
昔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二人情投意合,遂为知音。
后伯牙游于泰山之阴,遇暴雨,遂止于岩下。
心悲,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言已,钟子期遂卒。
伯牙痛失知音,痛哭流涕,曰:“世再无知音,吾何以鼓琴?”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世人闻之,皆为伯牙之痴情所感动,故传颂其事,以为千古佳话。
翻译:
从前,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巍峨的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俞伯牙的心又转向了奔腾的流水,钟子期又说:“好啊,浩渺的样子就像江河!”俞伯牙心中所想,钟子期必定能够领会。
他们二人情感相投,于是成为了知音。
后来,俞伯牙游历到泰山的北面,遇到暴雨,于是停留在岩石下。
他心情悲伤,拿起琴来弹奏。
最初弹奏的是连绵细雨的曲调,后来又创作了崩塌山岳的音乐。
每当他演奏,钟子期总能穷尽其中的意境。
俞伯牙感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我心中的意境,想象就如同我的内心一样。
我还能如何逃避这琴声呢?”说完,钟子期便去世了。
俞伯牙痛失知音,悲痛欲绝,说:“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我还能为何而弹琴?”于是,他摔碎了自己的琴,断绝了琴弦,终身不再弹琴。
世人听到这件事,都被俞伯牙的痴情所感动,因此传颂他的事迹,成为千古佳话。
文言文《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文言文《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伯牙绝弦》是一篇值得细细琢磨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及注释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注释善:擅长,善于。
鼓:弹奏。
听:倾听。
绝:断绝。
志在高山 :心中想到高山。
曰:说。
善哉 :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
即"好啊" 、“妙啊”或“太棒了”。
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 :高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
洋洋:广大。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之:他。
谓:认为,以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xián的音。
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河流。
阴:山北或水南为阴。
反之,山南水北为阳。
伯牙绝弦意思
伯牙绝弦绝:断绝。
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
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欣赏。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的心意。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词语意思:
善:擅长,善于。
善哉:太好了。
若:好像。
洋洋:广大。
谓:认为。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复:再,重新。
乃:就。
破琴:把琴摔破。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伯牙绝弦原文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翻译伯牙绝弦,也叫做伯牙鼓琴。
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锺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锺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锺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锺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锺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觅的现象。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伯牙绝弦》原文: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锺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锺子期善于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锺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长江,黄河,锺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长江黄河在我面前流动!”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锺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锺子期去世后,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锺子期的思念。
《伯牙绝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锺子期的故事了。
“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拓展资料: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
伯牙绝弦赏析
伯牙绝弦赏析伯牙绝弦赏析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下面是爱汇网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伯牙绝弦赏析,供大家参阅!伯牙绝弦原文赏析未知:佚名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
“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伯牙绝弦赏析译文及注释佚名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注释善:擅长,善于。
鼓:弹奏。
听:倾听。
绝:断绝。
志在高山 :心中想到高山。
曰:说。
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
即"好啊" 、“妙啊”或“太棒了”。
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 :高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
洋洋:广大。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之:他。
谓:认为,以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xián的音。
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河流。
阴:山北或水南为阴。
反之,山南水北为阳。
伯牙绝弦赏析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绝弦》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解释,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二、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表达的音乐艺术魅力。
三、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四、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搜集资料。
五、教学方法:以读带悟、层层深入,实现情境教学。
六、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听到的这首优美动人的曲子,名字叫做《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首曲子的背后,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呢,大家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好。
那么我们就赶紧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去体会它的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现在,请大家何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绝”,纟旁与丝线有关,刀字头,表示人拿刀隔断丝线。
“弦”,弓字旁,右边玄,是弓弦的弦。
谁来读一读课题。
生:伯牙绝弦。
预设:1.读正确字音。
师:很好,你将最难读的弦(xián)字都读正确了。
2.读错误字音。
师:读得不错,但老师要纠正你一个小地方,“弦”字的读音。
师: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琴弦
师: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生:伯牙斩断了琴弦,不再弹琴。
师:你来读一读课题,
师:读得不错,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一读
师:读完了课题,你有什么疑惑吗?
生: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呢?
师:对呀,老师也想问这个问题,看来我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相信学完这篇课文,我们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2.自读领悟,体会文意
师:现在,请大家端起课本,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注意:读古文啊,与现代文在读法上稍稍有点不同,强调抑扬顿错,语速要缓一点。
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读的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文中的注释是你理解课文的好帮手。
书声琅琅,来吧。
生:读课文。
师:谁想给大家读一读?
(读的可真不错,韵味十足。
如果语速再缓一点,处理好停顿会更好。
)
师:谁再来读?
生:读课文
师:第一次都就读的这么流利,真厉害,老师给你个赞。
师:这两个同学读的有一个地方稍稍有些瑕疵,如果再把停顿处理的好一点,肯定读的会更棒。
大家来看
出示课文“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师:你再来读一读
生:^^^^^
师:注意谓,这个字要稍稍停顿一下,再来读
生:。
师:棒极了,你再来读一遍。
生:》》》》》》》》》》》
师:有进步,请坐。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
师:读的真有古文的味道,如果大家都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相信一定读的更有韵味。
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号,你来
生:。
师:理解的真透彻,看来你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谓”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奥,原来你借住了工具书,看来工具书是我们学习古文必不可少的手段,你看谓在这里指的是“认为”。
“世”师什么意思?大家有没有发现,古文中有很多字表达一个词的意思,当我们读的时候要稍稍停顿,在这句话中我们要在那里停顿一下?对了“谓世”你看,经过讨论大家有了新的收获,相信再读一遍会更好,谁来读一读?
生:》》》》》》》》。
师:注意“谓、世”这两个字再稍稍停顿的长一点。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你再来读
生:。
师:读的真不错,越来越像一位小先生了。
谁在来读?
生:。
师:有进步,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齐:。
师:大家来看这篇古文,他和我们现代文有什么不同呢?给大家一点提示;善哉,峨峨兮。
洋洋兮,对了这篇古文中出现了大量的语气词,大家来看
出示课文“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请大家来看这两句话,结合课文的注释,想象“兮”和“哉”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这两个句子?
师:你来说说兮和哉是什么意思?
谁来读?号,你来读
师:嗯,不错就是这种感觉。
同学们,读古文啊,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注意了停顿,控制好语速,相信古文会向我们敞开怀抱。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端起课本,一起来读“伯牙绝弦”,读。
师:同学们,文章我们读了好几遍了,那文中的主人公分别是
生:伯牙,子祺(板书)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关系就是
生:知音(板书)
师:同学们,这两个人分别是干什麽的?
师: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俞伯牙资料。
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虽然听者众多,但却始终觉得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所以他独自一人来到山涧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却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一个山野村夫竟如此懂得他的琴声!
生。
师:一个是琴师,一个是樵夫,是什么让他们成为知音的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句话,相信一定会找到答案。
齐读
出示课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
生:读
师:“善”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书
师:真是韵味十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一起读
师:谁能尝试背一下这两句,号你来。
不错请错
谁在来背一下?号,你吧,我们一起背一下
师:同学们,文章是怎样具体描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的呢?现在,情大家默读课文,在文中标划出相关语句。
开始。
出示课文“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生:读课文
师:真棒!大家来看,这两个“善”和前面的两个善一样吗?是什么意思?你来说
生:号啊
师:如果用现在的说话方式,除了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说的不错,你来读一读
师:谁在来夸奖他一下,你来
师:同学们让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伯牙席地而坐,沐浴更衣,流水汤汤,杨柳依依,他的思绪来到了五岳之首泰山
师:伯牙转轴拨弦思绪一下子飞到了汹涌的江河。
生:。
师:就是这样雄伟的泰山,就是这样澎湃的江河呀,让我们一起来读。
师:好一个善鼓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祺,博雅所想,紫琪真的能都知道吗?
现在,请同桌互相合作,完成这个小练笔。
师:谁来合作一下。
(3组)
师:无论博雅心里想什么,子祺都能准确的知道,用文中的一句话就是
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师:同学们,伯牙是著名的乐师,难道在他的琴声里只有高山和流水吗?他的琴声里还有包含些什么?
生:……
师:真是个善听的子期啊,伯牙所想所念,伯牙喜怒哀乐,钟子期都能准确地知道,这真是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师:琴声也懂,心声也懂,志向也懂,这才是真正的知音啊!
师:同学们,博雅子祺,一见如故,相约明年再来相见,博雅如期而至,然而,他见到只是一抔黄土,一块冰冷的墓碑。
(配乐悲情叙述)
师:流水呜咽,高山默默,万马齐喑,知音不在,琴有何用啊!读?
出示课文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生:读课文
师:老师听出了伯牙内心的伤痛,伯牙来到子期墓前,不禁轻轻地唱道: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师:此时的伯牙,内心是什么感受?生:悲伤,绝望……
师:读出你的感受。
师:同学们,伯牙可是宫廷乐师啊,琴是他的一生只爱,他为什么吧琴摔了?
是啊,这真是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读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同学们,这就是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也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现在让我们带着对伯牙子期的敬佩,对知音的渴望,一起大声朗读这篇古文,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