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中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中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力与运动1.力的概念及分类2.力的合成与分解3.力的作用效果4.力的计算5.运动的描述与分析6.匀速直线运动7.变速直线运动8.抛体运动二、力的作用1.摩擦力2.压强与压力3.浮力与浮力原理4.弹力5.万有引力6.静电力和电场三、能量与能量转化1.能量的概念2.动能与势能3.机械能守恒定律4.能量与物质的转化5.热能与温度6.能量的传递与转化四、光学基础1.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2.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3.光的色散与全反射4.平面镜与球面镜5.透镜与光的成像6.光的干涉与衍射7.光的定向传播五、电学基础1.电荷与电场2.电流与电路3.电阻与电阻率4.电路中的功率与电能5.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路6.导体中的电场分布7.磁场与电磁感应六、声学基础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声音的特性与参数3.声音的反射与共鸣4.声音的干涉与衍射七、物态变化1.固体的特性与性质2.固体的熔化与凝固3.液体的特性与性质4.气体的特性与性质5.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6.气体的温度与体积关系7.相变与气体压强八、核与辐射1.放射性与核能2.电离辐射与辐射防护3.核能的利用与应用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你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复习。
记得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并进行实际应用与实验操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祝你学习顺利!。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精选4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精选4篇)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一1、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此时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①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②平衡条件:合力为零,亦即F合=0或∑Fx=0,∑Fy=0a、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b、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c、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F合x=F1x+F2x+………+Fnx=0F合y=F1y+F2y+………+Fny=0(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③平衡条件的推论:(ⅰ)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所受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ⅰ)当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质点)上处于平衡时,三个力的矢量组成一封闭的三角形按同一环绕方向。
3、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时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
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
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极限分析法: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左”、“极右”)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便于解答。
易错现象:(1)不能灵活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2)不注意动态平衡中边界条件的约束;(3)不能正确制定临界条件。
学好物理有哪些窍门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
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
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
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注意:vs/2>vt/2
二、比例公式:设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1、2、3……n秒末瞬时速度之比(v t= at):vt:v2:v3:……vn=1:2:3: ……n
2、1、2、3……n秒内位移之比(s = 1/2 at2):st:s2:s3:……sn=12:22:32: ……n2
v2=v船2+v水2
tgθ= v船/v水
t=L/ v船
v船2=v2+v水2
sinθ= v水/v船
t=L/ v
平抛运动的分解: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x = v0t vx=v0ax=0 tgθ= vy/vx=gt /v0
y=1/2 gt2vy= gt ay=g v2=vx2+vy2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作出对应力的力臂(最长力臂是指转轴到力的作用点的直线距离)。分析正、负力矩。
利用力矩来解题:M合力矩=FL合力矩=0 或 M正力矩= M负力矩
第二章、直线运动
一、运动:
1、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尽量方便解题。
2、质点:研究物体比周围空间小得多时,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质点。只有质量,没有形状与大小。
能不守恒。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
五、动量与动能的关系:
第六章、机械能
一、功与功率:
1、物理量:
物理量
功(W)
功率(P)
定义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位移。
也可理解成在位移方向上有力的作用。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表示做功的快慢。
公式
W=Fs·cosa
式中,F可以是单个力,也可以是合力。
平均功率:P=W/t,P=Fv
(完整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声现象知识归纳。
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三、光现象知识归纳。
四、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五、物体的运动知识对那。
六、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七、力的知识归纳。
八、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九、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十、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十一、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十二、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十三、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十四、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十五、电转换磁知识归纳。
十六、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
十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
一、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震动产生。
震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截止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块。
4.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声纳、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一定要收藏)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一定要收藏)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与分析1.位移、路径、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相对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
3.直线运动的简谐运动和非简谐运动。
4.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的解析和绘制。
知识点二:力和压力1.什么是力和引力,力的种类和力的三要素。
2.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3.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4.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知识点三:力的作用效果1.物体做功的条件和功的计算方法。
2.功与能的关系和能的类型(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电能、核能)。
3.功率和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机械优势和机械劣势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四:机械振动和波动1.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
2.物体的简谐振动,振幅、周期、频率和角频率的计算方法。
3.振动的能量,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4.谐波和波长的计算方法。
5.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声音的频率和音高的关系。
知识点五:光学基础1.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现象。
2.镜面反射和平面镜的特点。
3.球面镜和透镜的性质和特点。
4.光的色散和彩色光的组成。
知识点六:电学基础1.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方法。
4.静电场和电场线的概念。
5.静电力和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6.静电感应和导体内的电场分布知识点七:热学基础1.热学的基本概念和温度的度量。
2.热量的传递(导热、对流、辐射)和传热的计算方法。
3.热膨胀和热收缩的原理和应用。
4.定压过程和定容过程的特点。
以上是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你复习和巩固学习。
初中物理的学习需要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反复练习和多角度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原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祝你学习顺利!。
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力学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物体加速度的产生原因。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
2. 牛顿三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的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F=ma。
牛顿的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彼此施加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力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可以用合力的概念来代替这些力的作用。
4. 动能和功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其大小为1/2mv²。
功是力对位移的做功,功等于力和位移方向相同的分量的乘积。
5. 力的功率力的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其大小为力对物体速度的乘积。
6. 质点运动质点是没有大小的点,可以用它所在的位置和速度来描述其运动状态。
7.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指向圆心,大小为v²/r,其中v为速度,r为半径。
8. 碰撞碰撞是指物体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二、热学1.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平衡定律、热传递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2.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
3.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定律包括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和阿伏伽德罗定律。
4. 热功学系统热功学系统是指由物质组成并具有一定的热力学性质的物体。
5. 热力学函数热力学函数是用来描述热功学系统状态的函数,包括内能、焓、熵等。
6. 相变相变是指物质由一种物理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物理状态的过程,包括液固相变、气液相变等。
三、电磁学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体所带的基本属性,它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场是由电荷引起的力场,它具有方向和大小。
2. 静电场静电场是指在没有时间变化的情况下,由电荷形成的电场。
它包括点电荷场和均匀带电细棒场。
3.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它的大小为电场力和试验电荷之比。
物理学常识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学常识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学常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物质的组成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它由原子和分子组成。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带正电的质子、带负电的电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负责带电,中子负责维持原子核的结构稳定。
电子以轨道方式分布在原子核周围,与质子的电荷相互作用维持着原子的整体稳定。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可以是同类原子构成的简单分子,也可以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复杂分子。
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这种连接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二、物质的性质1. 弹性:物质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而在去除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受力下的形变和恢复。
2. 导电性:物质中带电粒子的自由运动导致电流的流动,即导电性。
导体是指能够良好地导电的物质,如金属。
绝缘体是指不能导电的物质,如木头、橡胶等。
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表现出导电性。
3. 磁性:物质中带电粒子的运动产生磁场,并相互作用。
物质的磁性可分为铁磁性、顺磁性和抗磁性。
铁磁性是指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出现自发磁化现象,如铁、镍、钴等。
顺磁性是指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呈现磁场强度增强的趋势,如铁矿石中的氧化铁。
抗磁性是指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呈现磁场强度减弱的趋势,如铜、铝等。
4. 光学性质:物质对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性质。
透明物质对光线的传播不产生明显的散射和吸收,呈现透明状态,如玻璃。
不透明物质对光线的传播会发生散射和吸收,呈现不透明状态,如金属。
半透明物质对光线的传播部分发生散射和吸收,部分能够透过,呈现半透明状态,如玻璃纤维。
三、力学1.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规律。
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是描述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其中,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量,与物体所受的力成正比。
2. 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及其规律。
力是物体发生变速运动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力学1. 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加速度与减速度- 动力学方程- 自由落体运动2. 曲线运动- 圆周运动的描述- 角速度与角位移- 牛顿第一、第二定律- 受力分析- 弹力与弹性势能- 惯性与质量3. 力学中的能量- 功与功率- 动能与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 力与势能- 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章:热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 温度与热量- 冷热与温度的比较- 气体理论与状态方程2. 热学过程- 等温过程与等容过程- 等压过程与绝热过程- 对流、传导与辐射3. 热学定律- 热平衡定律- 热传导定律- 热辐射定律-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4. 热力学技术- 工作与热机效率- 热量测量与热量传递- 热泵与制冷机第三章:振动与波动1. 振动- 平衡位置与振幅- 周期与频率- 圆周振动与简谐振动- 受迫振动与共振2. 波动- 横波和纵波- 波的特征量:波长、频率和波速- 线性媒介中的波动- 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3. 声学基础- 声波的传播、速度与频率- 声的强度与音量- 声音的特征:音高、音质和音色- 共振和驻波4. 光学基础- 光线与视线- 光的行进速度与传播性质-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干涉与衍射第四章:电学1. 电荷与电场- 电荷的性质与带电体- 电场的定义与性质- 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与电势差2. 电流与电阻- 电流的定义与电子流动方向- 静电场与恒定电流- 电阻与电阻率3. 电路- 串联与并联电路- 配分与戴维南定理- 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4. 电势与电容- 电势能与电位- 电容与电容量- 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势差5. 磁学基础- 磁场的特性与定义- 磁感线与磁场的切线方向- 磁场对电荷与电流的作用力第五章: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动势与磁能的转化- 楞次定律与电动机2. 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互感与自感- 变压器与感应电动机- 电磁波和电磁振荡第六章:原子与分子物理1. 光电效应- 光电子的特性与发射原理- 照射光强度与阻挡电压的关系- 光电效应的应用2.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与量子理论-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3. 核物理- 放射性衰变与探测技术- 原子核能量与核反应的释放以上是高中物理主要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物理基础常识知识点总结
物理基础常识知识点总结一、物理学的基础概念1.质量和体积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受到的引力的大小有关的一个物理量,它是一个标量。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体积是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是一个标量。
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³)。
2.力和压强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乘积。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力和单位面积的比值。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
3.密度和比重密度是单位体积内的质量,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比重是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4.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是质量和速度的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
势能是物体在位置上所具有的能量,是物体所在位置的高度以及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的一半。
5.电阻和电流电阻是物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是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电荷与时间的比值。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6.功和能功是力在物体上做的功,是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
功的单位是焦耳(J)。
能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能力,是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7.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个静止的物体会始终保持静止,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一个外力作用于它。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和力的方向一致。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会有相等的大小和相反的方向的两个力。
二、力学在力学中,我们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力学概念。
1.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相等,即速度保持不变。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2.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不等,即速度不断变化。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学1.1 运动的描述1.1.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1.2 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1.1.3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1.4 直线运动图像的绘制1.1.5 二维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2 牛顿运动定律1.2.1 牛顿第一定律1.2.2 牛顿第二定律1.2.3 牛顿第三定律1.2.4 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1.2.5 弹力、摩擦力、重力的性质和计算1.3 动能和动能定理1.3.1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3.2 动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3.3 动能定理的应用1.4 势能和势能定理1.4.1 势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4.2 势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4.3 势能定理的应用1.4.4 弹簧弹力的势能和应用1.5 力的做功和功1.5.1 力的做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5.2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1.5.3 功的计算和应用1.5.4 功的加减法第二章:热学与物态变化2.1 物态变化和热量2.1.1 基本概念:凝固、熔化、气化、凝华2.1.2 物态变化的热量计算2.1.3 变态物质的能量转化2.1.4 水的异常膨胀2.2 热力学定律2.2.1 热平衡和热传导2.2.2 火焰的构成和燃烧过程2.2.3 热的传播和传热的应用2.2.4 热功当量和物质内能的计算第三章:波动3.1 机械波3.1.1 波的概念3.1.2 机械波的特点和参数3.1.3 立体波和平面波的传播3.1.4 波的叠加和干涉3.1.5 波的频率和波长的计算3.2 声波3.2.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3.2.2 声波和噪声的特点3.2.3 声速的测量和计算3.2.4 声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2.5 声的共振和声音的应用3.3 光波3.3.1 光的特点:直线传播、波粒二象性3.3.2 光的波动理论和光的波动模型3.3.3 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3.4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第四章:电学4.1 电荷和电场4.1.1 电荷的带电特点4.1.2 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4.1.3 电场的产生和描述4.1.4 电场的强度和公式计算4.1.5 电势差和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4.2 电流和电路4.2.1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4.2.2 电阻和电阻率4.2.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4.2.4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4.2.5 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4.2.6 电源和电路的能量转化4.3 磁场和电磁感应4.3.1 磁场的产生和描述4.3.2 磁感线和磁场的强度计算4.3.3 洛伦兹力和安培环路定理4.3.4 电流产生磁场和磁能4.3.5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4 电磁波和电磁谱4.4.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4.4.2 电磁谱的组成和特点4.4.3 电磁波的应用和危害第五章:光学5.1 光的传播和折射5.1.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5.1.2 折射定律和绝对折射定律5.1.3 透镜的成像和应用5.2 光的成像和透镜5.2.1 成像规律和公式计算5.2.2 成像的特点和应用5.2.3 透镜的种类和功能5.3 光的干涉和衍射5.3.1 光的干涉现象5.3.2 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5.3.3 光的衍射现象5.3.4 衍射格的规律和应用5.4 光的偏振和波粒二象性5.4.1 光的偏振现象5.4.2 光的波粒二象性5.4.3 光的量子论和光的粒子性第六章:原子与分子6.1 原子结构和粒子模型6.1.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6.1.2 原子的构建和粒子模型6.1.3 原子的尺度和电子云6.1.4 原子的质谱和元素周期表6.2 电子和核的结构6.2.1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6.2.2 原子核的结构和尺度6.2.3 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性6.2.4 放射性的装置和应用6.3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6.3.1 分子的结构和形状6.3.2 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6.3.3 成键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6.3.4 分子的种类和性质第七章:一维运动7.1 平抛运动7.1.1 平抛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1.2 平抛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1.3 平抛运动的应用7.2 圆周运动7.2.1 圆周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2.2 圆周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2.3 圆周运动的应用7.3 万有引力7.3.1 万有引力的概念和公式7.3.2 行星运动和人造卫星的动力学7.3.3 引力场和引力的关系第八章:流体力学8.1 流体的性质和参数8.1.1 流体的密度、压强、密度和速度的关系8.1.2 流体的连贯和牛顿流体力学定律8.2 流体的运动和压强计算8.2.1 流体的运动和速度计算8.2.2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计算8.3 流体的压力和浮力8.3.1 流体的压力和压力计算8.3.2 流体的浮力和浮力计算8.3.3 流体的应用和压力控制总结: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的全部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波动、电学、光学、原子与分子、一维运动和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
1. 运动与力
- 运动和力的概念和区别
- 牛顿第一定律
- 牛顿第二定律
- 牛顿第三定律
- 摩擦力和重力
- 弹力和浮力
2. 能量与功
- 能量的概念和种类
- 功的概念和公式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功率和效率
3. 声音与光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和传播速度
- 光的传播和折射
- 镜面反射和平面反射- 光的颜色和分光镜
4. 电学与磁学
- 静电现象和电荷
-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 静电场和电场线
- 磁场和磁力
- 电磁铁和电磁感应
5. 力学与浮力
- 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 弥散力和离心力
- 万有引力和行星运动- 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 重力与物体的质量
6. 热学与能量转化- 热和温度的概念差异- 热传导和热辐射
- 物体的热膨胀与收缩
- 热量和热容量
- 热力学和热力学定律
7. 其他物理知识
- 压力的概念和测量
- 简单机械和机械优势
- 水密性和大气压力
- 密度的计算和变化规律
- 影子的形成和属性
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的原理和应用。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类平 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
}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
,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物理知识点总结一、速度加速度1.t v a t x v ,为比值定义式2.at v v 0用来计算速度3.平均速度公式20v v v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4.2021at t v x ,推导可得at v t x 210,即t t x 图像斜率代表2a ,截距代表0v 。
5.ax v v 2202,推导可得2022v ax v ,即x v 2图像斜率代表a 2,截距代表20v 。
6.打点计时器①使用交流电源,使用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②每0.02秒打一个点,如果题中有“相邻两个点还有未画出的点”,则需要另外计算。
③已经平衡好摩擦力的依据:打出的点是一系列间距相等的点。
④纸带上的长度需要用刻度尺测量,单位一般为cm ,计算时需要化成m 。
⑤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2T x a ,两种一般用法:(设每段位移分别为61~x x )2213212)(2T n m x x T x x T x x a n m )3()()()2()()(212345621234212T x x x x x x T x x x x T x x a 7.光电门(记录通过光电门的时间)①已经平衡好摩擦力的依据:遮光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相同②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t d v ③画出一次函数的两种横纵坐标:)(1122F a t x t 或和。
④有关函数:2122221221212)()(t x d a t ax t d t d二、力1.重力mg G ,重力加速度在极地最大,在赤道最小。
2.弹力kx F ,弹簧在剪断一瞬间弹力不变。
3.摩擦力N F f ,有摩擦力就一定有支持力;此公式只能计算滑动摩擦力。
4.牛二ma F ①整体法(两个物体相对静止,a 、v 一直相同):隔离时对受力少的做分析,整体事忽略连个物体之间的里。
摩擦力的方向可以用相互作用力判断。
②版块模型(恰好不掉下去求木板最大长度):若地面光滑可以用动量做。
③传送带:注意有先加速后匀速的情况,向下运物体时还有先加速后加速但是加速度不同的情况。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一、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变1.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和区别。
2.升华、凝固、熔化、蒸发、沸腾的定义、特点及实例。
3.冰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最大在4℃等规律。
二、浮力和浮力的应用1.浮力的概念和特点。
2.物体浮沉的判据及其原理。
3.海洋运输和潜水的原理。
三、电路与电能运动的基本规律1.电流的定义、方向、测量方法和单位。
2.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及算法。
3.电功、功率、电阻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四、声音的概念和传播1.声音与振动的关系。
2.声音的特点、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
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规律。
五、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1.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
2.光线的方向及其在反射时的特点。
3.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六、简单机械1.力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2.杠杆、滑轮、斜面的特点、应用和计算公式。
七、热学基础1.温度和热量的定义及计量单位。
2.物体的热平衡。
3.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的特点及其应用。
八、静电学1.电荷的性质、电荷产生、同时产生电荷的方法和知识点。
2.静电的特点和现象、防静电的方法。
九、磁学基础1.磁性物质的特点及分类。
2.磁场的概念和特点。
3.磁现象与电流的关系和安培定律。
十、能量与能量转化1.能量的定义与单位。
2.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3.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十一、力学与运动1.力的分解和合成。
2.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3.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概念和计算公式。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全总结第一章:力学1. 力力是物体相互之间的作用,通常用矢量表示,有大小和方向。
它是产生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如果受力平衡,就保持原来的状态。
即物体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且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所有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彼此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运动学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的变化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
4. 动能和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定理表明,如果物体的速度改变,它的动能也会改变。
5. 势能和力学能量高度为h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mgΔh。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描述封闭系统中机械能的守恒。
第二章:热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温度是描述物体热量状态的物理量。
热量是能量传递的方式,是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的。
热能是物体因温度而具有的能量,是物体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
2. 热容和比热容热容是物体对热量的吸收能力,是物质单位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3. 热传递和传导热传递是热量在不同温度之间的传递过程。
传导是指材料内部热量的传递过程。
4.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量和功是能量的转移方式,可以相互转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自发地只能从高温区传递到低温区,永远不会自发地从低温区传递到高温区。
5. 热力学功和热机热力学功是由热量转化而成的功。
热机是利用温度差使热量转化为功的装置。
6. 热力学逆过程热力学逆过程是指系统的状态经由取得外界功和放出热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过程。
第三章:电磁学1. 电荷和电场原子的结构中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了物质的基本结构。
电场是电荷产生的力场,描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
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一、理论基础力学1、运动学参照系。
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
相对速度。
矢量和标量。
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匀速及匀速直线运动及其某象。
运动的合成。
抛体运动。
圆周运动。
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2、牛顿运动定律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
惯性参照系的概念。
摩擦力。
弹性力。
胡克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
开普勒定律。
行星和人造卫星的运动。
3、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力矩。
刚体的平衡。
重心。
物体平衡的种类。
4、动量冲量。
动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反冲运动及火箭。
5、机械能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
引力势能。
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
弹簧的弹性势能。
功能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碰撞。
6、流体静力学静止流体中的压强。
浮力。
7、振动简揩振动。
振幅。
频率和周期。
位相。
振动的某象。
参考圆。
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
8、波和声横波和纵波。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波的某象。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声波。
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
声音的共鸣。
乐音和噪声。
热学1、分子动理论原子和分子的量级。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
温度的微观意义。
分子力。
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
物体的内能。
2、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3、气体的性质热力学温标。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普适气体恒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定性)。
理想气体的内能。
理想气体的等容、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不要求用微积分运算)。
4、液体的性质流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表面张力系数。
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定性)。
5、固体的性质晶体和非晶体。
空间点阵。
固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6、物态变化熔解和凝固。
熔点。
熔解热。
蒸发和凝结。
饱和汽压。
沸腾和沸点。
汽化热。
临界温度。
固体的升华。
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
露点。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分类2. 牛顿第一定律3. 牛顿第二定律4. 牛顿第三定律5. 摩擦力6. 弹力7. 重力8. 浮力二、机械运动1. 速度和加速度2. 运动的图示3. 匀速直线运动4. 加速直线运动5. 自由落体运动6. 斜抛运动7. 圆周运动三、声和光1. 声的传播和性质2. 光的传播和性质3. 光的反射4. 光的折射5. 光的色散6. 镜子和透镜四、电和磁1. 静电2. 电流和电路3. 电阻和电功率4. 磁铁和磁场5. 电磁感应6. 电磁铁和电动机五、热和能1. 热和温度2. 内能和物质的状态变化3. 热传递和传热方式4. 热量和机械功5. 能量守恒定律6. 能源和能量转换六、能源利用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2. 能源的转换和利用3. 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七、科学与技术1. 科学方法和科学原理2. 科学实验和观察3. 发明创造和科技应用4.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八、物理与社会1. 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物理学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3. 科学素养和科学伦理总结初中物理涵盖了力和运动、机械运动、声和光、电和磁、热和能、能源利用、科学与技术以及物理与社会等多个知识点。
通过学习物理,学生对世界万物的运行和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培养了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知识不仅在学科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初中物理的学习既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伦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电场中的导体、导体知识要点:1、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⑴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中电荷,电荷在它的同围空间形成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基本电荷。
⑵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②接触带电③感应起电。
⑶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的体的这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这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数学表达式为,其中比例常数叫静电力常量,。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a)真空,(b)点电荷。
点电荷是物理中的理想模型。
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带电体的线度时,可以使用库仑定律,否则不能使用。
例如半径均为的金属球如图9—1所示放置,使两球边缘相距为,今使两球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设两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为,比较与的大小关系,显然,如果电荷能全部集中在球心处,则两者相等。
依题设条件,球心间距离不是远大于,故不能把两带电体当作点电荷处理。
实际上,由于异种电荷的相互吸引,使电荷分布在两球较靠近的球面处,这样电荷间距离小于,故。
同理,若两球带同种电荷,则。
3、电场强度⑴电场的最基本的性质之一,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
电场的这种性质用电场强度来描述。
在电场中放入一个检验电荷,它所受到的电场力跟它所带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个位置上的电场强度,定义式是,场强是矢量,规定正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相反。
由场强度的大小,方向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与放不放检验电荷,以及放入检验电荷的正、负电量的多少均无关,既不能认为与成正比,也不能认为与成反比。
要区别场强的定义式与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前者适用于任何电场,后者只适用于真空(或空气)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4、电场线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弱度。
电场线的特点:(a)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止负电荷(或无穷远);(b)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
电场线只能描述电场的方向及定性地描述电场的强弱,并不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是由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情况和初速度共同决定。
5、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处处相同,场强大小处处相等的区域称为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距的平行线,平行正对的两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两极之间除边缘外就是匀强电场。
6、电势能由电荷在电场中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电势能。
电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电势能和零点。
由于电势能具有相对性,所以实际的应用意义并不大。
而经常应用的是电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速少,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变化的数值等于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数值,这常是判断电荷电势能如何变化的依据。
7、电势、电势差⑴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在电场中某位置放一个检验电荷,若它具有的电势能为,则比值叫做该位置的电势。
电势也具有相对性,通常取离电场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对同一电场,电势能及电势的零点选取是一致的)这样选取零电势点之后,可以得出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正值,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负值。
⑵电场中两点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依教材要求,电势差都取绝对值,知道了电势差的绝对值,要比较哪个点的电势高,需根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正负判断,或者是由这两点在电场线上的位置判断。
⑶电势相等的点组成的面叫等势面。
等势面的特点:(a)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b)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而且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c)规定:画等势面(或线)时,相邻的两等势面(或线)间的电势差相等。
这样,在等势面(线)密处场强较大,等势面(线)疏处场强小。
⑷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计算公式:,此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由起始和终了位置的电势差决定。
⑸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之间的关系是,公式中的是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
8、电场中的导体⑴静电感应:把金属导体放在外电场中,由于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受电场力作用而定向移动,使导体的两个端面出现等量的异种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⑵静电平衡:发生静电感应的导体两端面感应的等量异种电荷形成一附加电场,当附加电场与外电场完全抵消时,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停止,这时的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⑶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点:(a)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处处为零,电场线在导体的内部中断。
(b)导体是一个等势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
(c)导体表面上任意一点的场强方向跟该点的表面垂直。
(d)导体断带的净电荷全部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
第九章电场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知识要点:一、基础知识1、电容(1)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一个电容器。
(2)电容: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a 定义式:,即电容C等于Q与U的比值,不能理解为电容C与Q成正比,与U成反比。
一个电容器电容的大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无关。
b 决定因素式:如平行板电容器(不要求应用此式计算)(3)对于平行板电容器有关的Q、E、U、C的讨论时要注意两种情况:a 保持两板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不变b 充电后断开电源,则带电量Q不变(4)电容的定义式:(定义式)(5)C由电容器本身决定。
对平行板电容器来说C取决于:(决定式)(6)电容器所带电量和两极板上电压的变化常见的有两种基本情况:第一种情况:若电容器充电后再将电源断开,则表示电容器的电量Q为一定,此时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将随电容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种情况:若电容器始终和电源接通,则表示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V为一定,此时电容器的电量将随电容的变化而变化。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综合了静电场和力学的知识,分析方法和力学的分析方法基本相同:先分析受力情况,再分析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平衡、加速或减速,是直线还是曲线),然后选用恰当的规律解题。
(2)在对带电粒子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两点:a 要掌握电场力的特点。
如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不仅跟场强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还与带电粒子的电量和电性有关;在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处处是恒力;在非匀强电场中,同一带电粒子在不同位置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可能不同。
b 是否考虑重力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粒子、离子等除有要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并不忽略质量)。
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
3、带电粒子的加速(含偏转过程中速度大小的变化)过程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功能之间的转化过程。
解决这类问题,可以用动能定理,也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
如选用动能定理,则要分清哪些力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是恒力功还是变力功?若电场力是变力,则电场力的功必须表达成,还要确定初态动能和末态动能(或初、末态间的动能增量)如选用能量守恒定律,则要分清有哪些形式的能在变化?怎样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能量守恒的表达形式有:a 初态和末态的总能量(代数和)相等,即;b 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等于其它形式能量的增加,即c 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增量的代数和;4、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类平抛的偏转问题。
如果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场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不计重力,电场力使带电粒子产生加速度,作类平抛运动,分析时,仍采用力学中分析平抛运动的方法:把运动分解为垂直于电场方向上的一个分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平行于场强方向上的分运动——匀加速运动,,,粒子的偏转角为。
经一定加速电压(U1)加速后的带电粒子,垂直于场强方向射入确定的平行板偏转电场中,粒子对入射方向的偏移,它只跟加在偏转电极上的电压U2有关。
当偏转电压的大小极性发生变化时,粒子的偏移也随之变化。
如果偏转电压的变化周期远远大于粒子穿越电场的时间(T ),则在粒子穿越电场的过程中,仍可当作匀强电场处理。
应注意的问题:1、电场强度E和电势U仅仅由场本身决定,与是否在场中放入电荷,以及放入什么样的检验电荷无关。
而电场力F和电势能两个量,不仅与电场有关,还与放入场中的检验电荷有关。
所以E和U属于电场,而和属于场和场中的电荷。
2、一般情况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和电场线并不重合,运动轨迹上的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速度方向,电场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反映正电荷的受力方向。
物体的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是有区别的。
如图所示:只有在电场线为直线的电场中,且电荷由静止开始或初速度方向和电场方向一致并只受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粒子的运动轨迹才是沿电力线的。
3、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1)点电荷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的电场强度,当源电荷时,场强方向背离源电荷,当源电荷为负时,场强方向指向源电荷。
但不论源电荷正负,距源电荷越近场强越大。
(2)当取时,正的源电荷电场中各点电势均为正,距场源电荷越近,电势越高。
负的源电荷电场中各点电势均为负,距场源电荷越近,电势越低。
(3)若有n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它们的电场就互相迭加,形成合电场,这时某点的电场强度就等于各个点电荷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而某点的电势就等于各个点电荷在该点的电势的代数和。
第十章恒定电流电路基本规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要点:1.部分电路基本规律(1)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要有自由电荷,二是导体内部存在电场,即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强度:。
(3)电阻及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定义式;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S成反比,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即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决定式;公式中L、S是导体的几何特征量,?叫材料的电阻率,反映了材料的导电性能。
按电阻率的大小将材料分成导体和绝缘体。
对于金属导体,它们的电阻率一般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对电阻率增大,导体的电阻也随之增大,电阻定律是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也只有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将公式错误地认为R与U成正比或R与I成反比。
对这一错误推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电阻是导体的自身结构特性决定的,与导体两端是否加电压,加多大的电压,导体中是否有电流通过,有多大电流通过没有直接关系;加在导体上的电压大,通过的电流也大,导体的温度会升高,导体的电阻会有所变化,但这只是间接影响,而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