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地理纲要修改

合集下载

地理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1)

地理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1)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授课时间:24——26课时★授课教师:赵明悦★授课对象:七年级一、学生情况分析:根据安排,七年级下期期末进行地理中考。

七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特殊时期,各种问题开始凸显,尤其是逆反心理表现突出。

八年级学生既无较重的学习负担,也无对环境的不适应,所以难管。

在地理学习方面,有些学生基础扎实,有些学生学习上掉队。

本期由本人继续任教地理,师生彼此熟悉,有的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积极学习地理,但也有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萌发了对异性的朦胧感情。

学习上的分化开始,明显地出现学科兴趣的偏向。

要让学生对地理学习有直接兴趣,还要争取班主任的支持,协助班主任搞好思想教育工作。

调动学生的间接兴趣,为地理会考做好准备。

二、教材分析:本期使用新课程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该教材着眼于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未来发展,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联系中国基本地理国情,重视学生的思想感情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

教材深入理解和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课本图文并茂,可读性、可教性都很好,给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主要学习内容为中国地理,包括地域差异、认识区域,共分两大板块:(一):地域差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认识区域。

1.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2.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七下修改提纲

七下修改提纲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一、雄踞东方的大洲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沟通了 洋和 洋二、世界第一大洲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表现 、 、2、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3、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分区、民居、服饰、交通工具)贝都因人 亚库特人 孟加拉人达雅克人第二节自然环境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1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的变化。

2亚洲之最:世界最高的大高原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世界最高峰亚洲最大的平原世界最大的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世界陆地最低点3、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注入印度养的河流:。

4、北美洲地形特点。

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地形对河流流向影响二、复杂的气候1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是气候,特征是2、地中海气候特点:。

3、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气候最为典型的地区,冬季盛行降水;夏季盛行降水。

季风气候的优点不足4、根据教材12页写出北美洲气候分布特点:⑴⑵⑶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一、多火山、地震1、日本地形特征,主要气候类型、。

2、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日本的防震措施,防震减灾日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1、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日本工业特点。

日本投资设厂的主要对象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1、日本主要的民族服饰:文化特点。

第二节东南亚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东南亚包括 和 。

中南半岛因 而得名。

中南半岛我们习惯称 。

2、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3页上边正文) 。

马六甲海峡位于 和 之间,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a b。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 带,主要有 气候,特征 ,分布在;和气候,特征,分布在。

2、东南亚人喜欢吃米饭的原因,其种植条件a,b。

3、东南亚是、、、最大产地。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2、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原因3、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河流带来有利条件带来弊端。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纲要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纲要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地理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地理(七年级下册)》,星球地图出版社授课对象:七年级授课时间:38课时背景分析: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入门,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基础差,地图掌握较差,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课外知识积累少,大多数学生懒惰,不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学期里,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读一读、地图册、课件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以提问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

通过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希望新学期能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4、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5、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况某国家自然环境的特点6、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的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1.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星球地图出版社。

充分利用教材的图形、正文、实验、相关链接、以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

2.助学:《地理(七年级下册助学)》,星球地图出版社。

合理利用助学各环节,指导学习,并及时巩固提升,达标检测。

3.课内资源:文中插图、表格、活动、多媒体。

最新《地理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最新《地理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3版《初中地理》★授课时间:24——26课时★授课教师: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授课对象:郑州市第76中学七一班——七六班一、课程目标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要求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不同尺度地域在各种地理因素,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区域特征和区域间的联系。

因此要求学生要“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知识与技能1.能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并能认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地理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相互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尊重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知道国际合作的意义,逐步形成全球意识。

2. 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2课时)第二节人文环境(2课时)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2课时)第二节东南亚(1课时)第三节印度(2课时)第四节俄罗斯(2课时)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2课时)第二节欧洲西部(2课时)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课时)第四节澳大利亚(1课时)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3课时)第二节巴西(2课时)第十章极地地区(1课时)共计24课时三、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纲要.doc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纲要.doc

亚洲人口过1亿的国家有六个(中国)(印度)(巳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H本)。

亚洲三个人类发源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P12页上部活动题;P13页连线。

亚洲(少数国家)是发达国家,如(日本)等;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新加坡等国家依靠(出口加工)工业,沙特阿拉伯依靠(大量出口石油资源)。

第二产业(比重越高)经济越发达。

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南北多(山地),中部为(平原),山脉多东西走向,有利于
地形(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部。

形成全年湿润的气候。

主要平原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主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课程纲要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课程纲要
•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 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创设教学情境, 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同时 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 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 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 续学习作好铺垫。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章节 名 称
课时数
第六章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2
第二节 自然环境
2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
2
第二节 东南亚
2
第三节 印度
2
第四节 俄罗斯
2
第八章 第一节 中东
2
第二节 欧洲西部
2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
第四节 澳大利亚
2
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
2
第二节 巴西
2
第十章
极地地区
2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 评价内容: • 1、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 2、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 ; • 3、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
行评价; • 4、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评价。
• 评价形式:
• 1、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学习本单元以来的变 化,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回答问题的 声音,做作业的质量,上课的表现等等。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七年级下册地理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授课教师:程群飞 授课时数:26课时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课程单元章节】
•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 第七章 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 •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 第十章 极地地区

新课程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内容复习纲要

新课程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内容复习纲要

新课程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内容复习纲要孔令建亚洲1、国家、地区:48个,6大分区(东、南、西、北、中、东南)。

2、地形特点: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占总面积3/4;地表起伏很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河流分布特点:大多数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阿姆河、锡尔河注入咸海)。

4、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5、农业: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易造成洪涝、干旱灾害。

6、人口:总数37.2亿,超过1亿的国家有6个,人口大国中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日本。

7、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发达国家只有日本一个,其余均为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历史上遭受长期殖民统治;依靠石油获得经济发展的一些国家典型为沙特;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为代表的是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东南亚(中南半岛+马来群岛)1、地理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2、马六甲海峡(见课本P17)。

3、河流:最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是湄公河。

4、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走向,纵列分布。

5、气候: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

6、农业: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分布在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区(泰国、缅甸、越南)7、火山之国——印尼。

西亚1、地理位置:地处五海(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四通道(土尔其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得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三洲(亚、非、欧)、两洋(印度洋、大西洋)之地。

2、地形特点:以高原为主,中部为两河流域。

3、传统经济部门:畜牧业、灌溉农业(前者优先选择)。

4、气候:以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干旱。

5、石油主要分布地区(国家):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联酋)6、石油输出路线:课本P28。

7、石油输出组织:欧佩克(OPEC),总部为奥地利维也纳。

8、居民:阿拉伯人最多,多数信奉伊斯兰教。

9、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发源地,该三大宗教圣城为耶路撒冷。

201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及进度表

201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及进度表

(一)地理学科(新旧对比)课标变化点参与学习人:邵帅杰赵晓东课标变化点: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与地球仪(原为“地球和地球仪”)增加的内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删除的内容: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地图增加的内容:①在地图上判读经纬度;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缓。

改变的内容:①“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改为“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二、世界地理1、海洋与陆地删除的内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

改变的内容:“知道板块构造学说”改为“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气候删除的内容:“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中的“与我们的生活”。

改变的内容:①“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改为“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②“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改为“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③“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改为“世界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④“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改为“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⑤“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改为“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⑥“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改为“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⑦“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改为“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⑧“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改为“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居民删除的内容: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改变的内容:①“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②“人口问题”改为“人口数量过多”。

4、地域发展差异(原为“地区发展差异”)删除的内容:①“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②“2.国际合作”;③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及教学调整的说明(李大明)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及教学调整的说明(李大明)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及教学调整的说明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大明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于2001年秋开始进行实验,至2003年秋,参加新课程实验的学生已占全国同年级学生总人数的47%。

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一般新课程实验范围达到50%左右,即可以考虑修订并在全国推广。

因而2003~2004年,教育部启动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由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全体核心成员以及特邀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院士等专家共同组成工作组,进行修订。

修订完成后,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文件精神,又补充进行了一次修订。

第一次修订(包括补充修订)形成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文本并未颁布,为了更多、更深入地听取广大中学第一线地理教师的意见,2007年启动了第二次修订工作。

第二次修订工作由中科院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刘昌明牵头,约请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地理学界著名专家教授参加,并汇集了各版本地理实验教材的主编、多位教育部中学地理教材审查委员、中学地理特级教师等各方面人员参与,同时也有原课标研制组部分核心成员参加,力图确保修订工作的权威性、客观性以及继承性。

课标修订组由刘昌明、樊杰、陈澄任召集人,成员有林培英、朱翔、王恩涌、丁登山、王民、张凯等,秘书由林培英兼任。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制订的过程中以及初稿形成以后,就曾经反反复复听取了科学院、高校、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工厂、农村、教育研究部门以及中小学等各个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因而这两次修订工作,重点是听取来自教学实验区第一线的师生在试行课程标准实践基础上的“动态”意见。

根据教育部部署,第一次修订时由云南石林、北京海淀、福建厦门、吉林(省)吉林(市)、四川郫县、山东青岛和高密、广西南宁和玉林、黑龙江宁安、江苏无锡、河北鹿泉、海南海口、湖北武昌、湖南长沙、贵州贵阳、辽宁大连、重庆北碚、青海湟中等19个教学实验区的272位地理教师提供了调研材料。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修订说明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修订说明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修订说明一、本册修订的主要内容1.整节或整目被删除或增加的内容(1)整节被删除或增加的部分修订课标“认识区域”内容标准删除了“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和“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修订教材对应删除了第六章第二节人文环境。

为了充实删减后的第六章内容,修订教材第一节改为“位置和范围”,保留了原有的“世界第一大洲”,增加了“雄踞东方的大洲”;第二节改为“自然环境”,纳入“地形和河流”“复杂的气候”。

(2)整目被删除或增加的内容修订课标删除了“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

对应课标的变化,修订教材删除了原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第二目“水旱灾害频繁”,将气候的有关内容与“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并入“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为了增强修订教材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修订教材根据区域地理科学的最新进展,删除了第七章第二节第四目“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增加了“热带旅游胜地”;删除了第七章第三节第四目“发展中的工业”,增加了“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根据教育部规定的每册教科书的具体印张数,修订教材还删除了原教材中没有太大存在价值的内容,如原教材第八章第一节第一目“长期的热点地区”,第九章第一节第四目“资源消耗大国”、第二节第四目“城市化问题”。

2.在叙述式课文中给出的必要地理知识(1)强化地理位置表述的部分地理学是一门空间科学。

任何地理现象和事物都要落实在具体的地理空间上。

原教材设计读图活动,让学生读图认知区域位置,对区域空间位置的表述较弱。

修订教材通过增目或强化开篇交代等途径,强化了地理位置的表述。

前者如第六章第一节第一目“雄踞东方的大洲”,第七章第四节第一目“横跨亚欧大陆北部”。

后者如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九章第一节美国。

(2)具体阐述核心地理知识的部分原教材倡导探究学习,大部分内容以活动展开。

最新【精选资料】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及教学调整的说明ppt课件

最新【精选资料】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及教学调整的说明ppt课件

新增加的“北京、台湾、香港、澳门 为必学区域”,以及“在学习区域时, 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发展观理解不同区 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 题”,强调了科学发展观在地理教学中 的运用,突出了社会发展对学习内容的 需求。
乡土地理部分修订的幅度相对较大。体 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 念……………………
3.创新教材建设
• “教材编写建议”由原实验稿“实施建议” 的第四条改为新课标“实施建议”中的第 三条,体现了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教学资 源”的共识。本条建议把实验稿的“重视 教材的系列建设”一项内容移植到最后一 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并进行 详细阐述。最为醒目的是增加并单独表达 “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习引导 功能”一项内容。
例如,删去了原来的“以日本为例学
习区域地理”的案例,修订为“在以一 个国家为例学习区域地理时,需要引导 学生从该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水文、植被、矿产等多方面认识自然地 理要素对该国地理特征的综合影响”的 举例建议
在“关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
教学建议中,将原来一则内容较为空泛、 开展起来难度较大的“地理野外考察”案 例,修订为比较贴近学生和学校实际的 “应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以 学习过的地图知识,以‘我帮学校做规划’ 为主题,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构 建开放的地理课堂、拓宽学习空间、培养 爱护学校和保护环境责任感的目的”的建 议,这样使得文件规范性增强。
2、还有个别地方内容有所增加。
如“地图”单元增加了“在地图上判读经 纬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 缓”的内容,更加全面;又如,在第三块 “中国地理”部分中的“自然环境与自然 资源”单元,新补充了“归纳我国外流河、 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和“了解我国是一个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两条标准; 关于长江和黄河,则明确要求“说出长江、 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 的重要影响”

七年级地理下课程纲要

七年级地理下课程纲要

七年级地理下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册地理》授课时间:36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二、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教材内容与章节(一)、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3节;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八章《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十章《极地地区》。

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1、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

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2、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

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

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

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使学生知道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七年级地理(下)课程纲要

七年级地理(下)课程纲要

七年级地理(下)课程纲要单位:中牟县刘集镇一初中姓名:冯宏强时间:2011年12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课程纲要》※学校名称:刘集镇第一初中※课程名称: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类型: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学材料: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授课时间:3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冯宏强※授课对象:七年级四个班※设计时间:2011年12月课程目标:1、了解亚洲在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

2、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3、了解亚洲在人口、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人文环境特点,借此学会分析某一大洲在人文环境方面的特点。

4、初步掌握学习某一大洲的一般方法。

5、学会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6、理解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说明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

8、知道一个国家在人口、交通等方面的特点。

9、了解一个国家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10、了解一个地区对当地或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

11、了解某一区域性国际组织在世界中的影响。

12、学会说明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或其他产业的优势。

13、描述一个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14、理解一个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带来的问题。

15、了解某一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16、使学生掌握在地图上查找一个国家的领土构成的方法和技能。

17、学会如何利用资料说明一个国家的种族、民族的构成。

18、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在现在经济中的地位及对现代经济的影响。

19、认识到农业专业化区域生产的优势,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科学思想和综合考虑各种自然条件的全局观念。

20、意识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及对环境的保护。

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1、了解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22、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纲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纲要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类型: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授课时间:22---26课时授课教师:吴小乐授课对象:七年级3---8班课程目标:1. 认识大洲●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出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认识地区●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认识国家●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

●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课程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其课程内容包括: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2课时)第三节印度(2课时)第四节俄罗斯(2课时)第一节中东(2课时)第二节欧洲西部(2课时)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2课时)第四节澳大利亚(2课时)第一节美国(2课时)第二节巴西(2课时)第十章极地地区(2课时)■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讲读法、讲演法、探究法、发现法、示范法、模拟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二)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丁震-修改稿)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丁震-修改稿)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一、世界第一大洲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二、地形和河流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海拔大于3000米,部分地区高于50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海拔0~200米,是亚洲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分布在亚洲东部,海拔0~200米;印度河平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0~200米;德干高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200~1000米;伊朗高原~~分布在亚洲西部,海拔1000~3000米;中西伯利亚山地~~分布在亚洲北部。

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4、河流分布特点: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知识纲要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知识纲要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纲要第六章认识大洲一、亚洲1. 亚洲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东-太平洋,南-印度洋,北-北冰洋,西-欧洲(土耳其海峡),西南-非洲(苏伊士运河),东北-北美洲(白令海峡)。

2.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多)3. 亚洲地形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4)特色地形;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弧形群岛(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4. 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低处-死海;亚洲最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5. 亚洲气候特征:(1)复杂多样(地跨寒、温、热三带);(2)大陆性特征显著(内陆面积广大);(3)季风性气候显著(海陆差异大)。

6.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极”—奥伊米亚康,“雨极”—乞拉朋齐。

7. 亚洲河流特征:(1)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2)内流区面积广大8. 国际性河流:亚洲—湄公河;欧洲—多瑙河。

9.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二、欧洲1. 欧洲地形特征:以平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2. 欧洲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三、非洲1. 非洲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地跨赤道南北;(2)东-印度洋,西-大西洋,北-欧洲2. 非洲地形:(1)高原面积广大,“高原大陆”;(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陆地最长裂谷带—东非大裂谷。

3. 非洲气候:(1)大部分位于热带,“热带大陆”;(2)干旱区面积最大;(3)热带沙漠、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气候类型分布特征: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4. 非洲河流:最长—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流量大—刚果河(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5.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富饶大陆”.四、美洲1. 美洲地理位置:北美洲-北半球,南美洲-地跨南北,东-大西洋,西-太平洋,北-北冰洋。

七年级下册课改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课改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课改地理知识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着。

在这个背景下,地理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也进行了改革,增加和调整了一些知识点,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新增了“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这一知识点。

这一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包括人类需求自然资源的原因和资源的分类。

这一部分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自然资源概念,同时也可以为后续的环保教育打好基础。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本次地理课改中一大亮点。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可以学到大量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知识,包括环境污染原因、环境保护的措施、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相关政策等。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三、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与月球的运动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与月球的运动也是这一版本地理课程的亮点之一。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地球的形状以及地球和月球的运动轨迹,领悟到宇宙中的规律和奥秘。

同时,这一部分的知识也为后续的天文学等科目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经济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在新版本的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中,经济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经济地理方面,学生们可以学到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原因、不同行业的经济特点以及经济全球化等知识点。

在地理信息技术方面,学生们将学会运用地图软件、遥感技术等多种方法进行地理信息的分析和处理。

五、地球上的人口“地球上的人口”是这次地理课改中的一大亮点,主要内容包括世界人口分布和变化、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等方面。

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人口问题和影响,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为未来的社会科学学科打下基础。

六、地理实践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本次地理课改还增加了大量的地理实践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
1、亚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所跨纬度)、海陆位置?
答: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位置);临海: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海陆位置)2、
3、亚洲的面积?亚洲是世界上什么最广?什么最长的大洲?亚洲分哪6个地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
活差异?
答: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一、是面积最大(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二、是跨纬度最广(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三、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亚洲6个分区:看课本P4图6.5“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
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
南亚恒河三角洲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
西亚沙特阿拉伯贝都因人住帐篷、穿宽大的袍子、游牧生活
北亚东西伯利亚雅库特人住木屋、穿毛皮服装、乘狗拉雪橇
东南亚达雅克人聚居在长达200米的长屋里
4、亚洲主要的地形区有哪些?主要河流有哪些?河流流向?亚洲地形的特点?亚洲地势特点对河流有
什么影响?
亚洲主要的地形区有哪些(第8页)
亚洲地形特点:
1.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2.平均海拔高,居世界大洲中第二位;
3.大陆中间多为高山,四周多平原(中高四低);
4.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也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发展。

主要河流有哪些?河流流向?
亚洲中部是海拔高的青藏高原等地形区,而沿海地区多平原 导致河流从中部发源,流向四周,成放射状。

亚洲的地形特点中对河流走向起影响的是亚洲的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地势向四周降低,所以亚洲的河流从中心向四周呈幅散特点.也就是位于帕米尔高原以东的河流向东流,以西河流向西,以南的河流向南流,以北的河流向北流.
5、 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分布?每种气候的特点?亚洲气候的特征?影响气候的因素?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的优势和劣势什么?
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记住P10 图 6.13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
各种气候的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洲气候的显著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南北差异大)、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故答案为: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
6、 北美洲的主要地形区?河流?河流流向?主要的地形特点?
7、 北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8、 亚洲和北美洲的气候有什么共同点?
9、 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主要平原?气候类型和特点?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10、 日本工业特点?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11、 20世纪80年代日本工业发展速度放缓并扩大海外投资的原因?主要投资的对象?
12、 日本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的特点?原因?
13、 从日本和俄罗斯的资源情况分析两国工业区的分布有什么不同?
14、 日本的文化特点?民族?传统的服装?
15、 东南亚的组成?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6、 东南亚气候类型和特点?以及主要的农作物和对应的国家?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从气候和
水稻特性分析)
17、 东南亚和巴西都是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有什么共同的气候条件?作物的种类有什么不同?
18、 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分布有什么共性?为什么这样分布?有什么弊端?
19、 东南亚主要的国家?首都?河流?
20、 东南亚主要的旅游景点和对应的国家?是世界华人华侨的聚集地。

21、 东南亚成为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是什么?
22、 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和特点?
23、 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24、 印度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以及旱季和雨季所在月份?
25、 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的地区?影响因素?
26、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什么?发源地?为什么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服务外包的优点?
27、俄罗斯的面积?地理位置?主要的地形区?分界线?地形特点?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28、俄罗斯工业特点?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主要的工业区?工业区所涉及产业?矿产产地?
29、俄罗斯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30、俄罗斯交通特点?主要的铁路?铁路分布的特点?重要的城市和港口?货运以什么运输为主?
31、俄罗斯哪条河流水运价值高?为什么其它几条航运价值不高?
32、俄罗斯的铁路修在南部山区,为什么?
33、俄罗斯的工业特点与资源状况有什么关系?
34、俄罗斯的人口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35、中东的范围?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6、为什么中东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主要的产油国?主要的石油路线?
37、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特点?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38、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人种?三教圣城?
39、中东民族文化差异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东岸三种季风
40、造成中东地区局势一直紧张、动荡不安的原因是什么?
41、中东居民为什么夜晚把床铺安放在屋顶?
42、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主要的半岛?地形特点?地势特征?主要的山脉和河流?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43、欧洲西部工业、农业什么特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44、主要的国家名称和首都名称?
45、欧洲西部畜牧业为什么发达?(地形和气候因素)
46、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欧洲西部和东南亚农业发展的不同。

47、欧洲西部的地形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有什么影响?课本56页活动?
48、欧洲西部旅游胜地及对应的国家?
49、欧洲旅游业为什么繁荣?
50、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地势特征?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气候分布的特征?
52、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矿产?主要的农作物?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
53、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原材料仓库”,说明该地区经济什么特点?如何改变这种经济状况?
54、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三大问题是什么?本质上就是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55、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地势特点?主要的地形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布?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56、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众多特有的古老动物?
57、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又为什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58、澳大利亚三个不同的牧羊带分别叫什么?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哪个牧羊带?
59、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60、澳大利亚采矿业的特点?矿产品主要销往的国家?澳大利亚经济的支柱产业是?
61澳大利亚煤和铁的分布对出口有利吗澳大利亚的采矿业不给地球留“疤痕”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吗?
62、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63、悉尼发展冶金工业的条件是什么?
64、美国地理位置?跨几个大洲?几个温度带?领土的组成?地形特点?地势特点?主要的地形区和山脉?主要的河流?流向?
65、美国主要气候类型?美国的降水的分布特征?为什么美国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狭小?或为什么美国降水东多西少?
66、美国的人口数?为什么美国人口是发达国家中增长较快的?主要的人种?组成的民族?华人华侨的分布城市?
67、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68、美国境内有哪五大淡水湖?最大的是谁?完全位于美国境内的是谁?
69、美国农业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70、美国的主要的农业带(区)有哪些?影响各个农业带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乳畜和玉米)
71、美国的特点和地位?美国最大的工业区是什么?哪些产业在世界中处于领先地位?
72、美国主要的工业城市及分布?最大的城市?汽车城?航天城?石油城?
73、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点是什么?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哪些部门?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在哪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什么?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主要有哪些促进作用?
74、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主要的河流?河流特点?河流水文特征?
75、巴西的人口中,什么人种最多?最显著的特征是?列举巴西的特色文化?
76、巴西种植热带作物的有利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和矿产?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工业哪些部门跻身世界前列?课本86页活动?
77、巴西的重工业为什么分布在东南沿海?巴西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原因?
78、为什么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在哪?
79、巴西的热带雨林具有哪些环境和经济效益?热带雨林怎样遭到破坏的?雨林被破坏会有什么后果?怎样保护热带雨林?
80、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范围?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代表动物?
81、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价值和意义?北极地区科考的价值?
我国去南极科考的时间?在南北极建立的科考站有哪些?位置?
82、为什么南极地区是全球最冷的地方?
83、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
84、为什么南极被称为“白色沙漠”?“冰雪高原”?
85、极地地区的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解决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