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改革开放30年来高考政策的价值分析
论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论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是指中国于1978年以来对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进行重大调整和改变的过程。
这一历史性的转折点对中国乃至全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并分析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所带来的积极变化。
一、经济领域的重大意义1. 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外资,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的繁荣发展。
2. 扩大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步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区域合作。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3. 促进产业升级:改革开放引导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从最初的低附加值产业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升级转变,使中国经济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二、社会领域的重大意义1.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鼓励人们解放思想,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和交流。
这种开放在社会上激发了创新和进步,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动力。
2. 提高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人们的收入增加,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得以实现。
3. 拓宽教育机会:改革开放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国内外的高等教育交流和研究成果的引进,使中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政治领域的重大意义1.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在政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政治保障。
政治体制改革使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为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2. 增强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增强社会凝聚力:改革开放引导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发展。
社会凝聚力的增强使中国更加稳定,人民更加团结。
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
在经济领域,它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和产业升级;在社会领域,它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机会的拓宽;在政治领域,它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的增强。
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人高教政策——从价值分析、利益分析、权力分析的视角审视
童毒 器 量
主义 的 。
CEGE OU HNRNIY J A
对于成人高等教育侧重服务的社会阶层 ,成人高等 教育政策还缺乏清醒的认识 ;对于成人高等教育 中 的审批 、 管理 、 评价 等活 动 , 人 高教 政策 还没有 形 成 成 明确 的管理机 制 。因此 , 我们 要从 价值 、 利益和 权 力 等方 面对成 人高 等教 育政策 进行 反思 ,以利于成 人 高等教育 的健 康发展 。 价值 分 析 : 对成 人高等教 育若 干政 策的编码
一 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 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 占 各 - 类成人高等学校处于一个尴尬的 地位, 牺牲自 主权 _ 而迎合政府的 需要就成为许多成人高等教育组织的
- 理性 选择 。成人 高等 教育 的相 关个人 包括 成人 学 习
需黔嘉 墨 盏
囊
擂 蓑
- 忽略了。 背道而驰的。 从这些活动主
一
本, 可以认为,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政策是经济中心
二 、 益分析 : 利 对我 国成 人高教政 策的 阶层取 向
研究
、
研究
笔者对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宪法》 19 原 国家 、 93年 教委 《 关于各 类成人 高等 学校评估 工作 的意见 》 《 、 国 家 教 委 关 于 进 一 步 改 革 和发 展 成 人 高等 教 育 的意 见》 19 《 和 95年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教育法 》 《 、 中国教 育 改革 和发展 纲要》 政策文 本进行 了三级 编码研 究 , 等 最 终 整合 出三个 核心 范畴 :一是 成人 高等 教育政 策 活动的主体 ;二是成人高等教育政策问题 ;三是其 他。 “ 从 编码” 析 的结 果来看 , 分 我们 可 以得 出 以下 三 点 认识 : 首先 ,我 国成 人高 等教 育政策 主要 涉及 到三类 _ 政 策活动 主体 , 即成人 高等教 育管理 机构 、 人高 等 成 教 育组织 和 成人 高等教 育相关 个人 。以政府 为主 的 成 人高等 教育 管理 机构 是我 国举办 、领 导和管 理成
对于高考改革中的一些思考
对于高考改革中的一些思考现行的高考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在国家政治,经济,科技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特别对于国家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经过三十年的风风雨雨的考验,以其公正性,客观性保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但其在一些方面及内容上有一些与时代进步不相符合或与当前的素质教育不相符合并阻碍了现代教育进一步发展了一些东西存在。
首先对于课程设置的分析,小学教育及初中阶段的教育与高考相距较远,现只分析高中阶段的情况,课程设置几十年几乎一成不变,教材改革只是对部分内容所删减,并无实质性的变化导致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一成不变,阻碍了现代教育及素质教育的步伐,教师的教育方法,以及教师教学方法更加意境化,程式化,技巧化,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科学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方法相去甚远,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缺乏对个性的认同或个性特长的培养及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对传统文化认同缺乏,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的下降,学生更加叛逆,教师教学的压力增大,学生教师的心理压力加大,教育界问题层出不穷,全国各地区高考情况反映出来女生的学习水平普遍高于男生的学习水平也是一个例证吧。
长期以来,将使我国更加缺乏创新意识的人才,和创新意识,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将导致较大的被动,诺贝尔奖或创新性的国家将离我们会越来越远。
高考改革势在必行,酝酿中的政策越早出台越早推广越好,就高考改革谈几点以下建议:1. 中学教学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个性发展,加强体育,伦理,艺术等教育并增加其课时量。
2. 大胆进行教材改革,及删减教材及进教学内容改革,删减教材内容主要目的是减少教材内容降低教学难度,教学内容改革及将除语文英语外(加强语文教学)地理,历史政治,进行案例教学,考察教学效果的主要以创设课题,分析案例为主,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删减大量的计算部分,以定性分析问题为主,创设大量的学生动手机会,加强动手动脑训练,考察教学效果,以及设计,解决,发现问题。
从高考恢复30年调查看改革:制度创新是关键
识的驾驭能力和创造潜力首先来自于完整的学科体系和 科学的知识结构,并不是首先来自于某种方法,因此愈 是信息多元和创新要求高的时代,愈是要重视学科
知识体系的建构。其二,具有良好的思维素质。良好的 思维素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系统性、思维的综合性和思 维的创造性上,这实际上是信息时代和创新型人才
观对高考选拔标准的核心要求。其三,具有批判意识和 实践技能。批判意识和实践技能是学习潜质和创造力的 主要体现,也是应该纳入高考选拔标准的重要内容
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应该说,在我国当代考试的发展中, “考能力”的观念及其实践完成了由对学科知识的再认、 再现向深层智力活动进行测量与评价的转变,
迈出了从考试大国向考试强国的第一步,也使公平、公 正的理念在高考中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4.深化高校招 生考试制度综合改革,逐步形成符合现代经济、
社会、人才发展要求的选拔机制。高考不仅仅是考试, 还包括录龋讨论高考的改革不仅限于考试内容和考试方 式的改革,这是高考的一个方面,考试的主要目的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制度自 1952年建立,迄今已有55年。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也 已30周年。恢复高考不是简单地恢复了
一个考试的制度,而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建,是公平 公正原则的重要制度设计和社会实践。30年来,尤其是 近年来,高考在内容、科目设置、高考时间、录
取体制、录取手段、体检标准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 为纪念高考恢复30年,为了解公众对高考的评价和看法, 为高考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
。为了将这些选拔标准科学化,高考在内容和形式上作 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如在以往学科能力要求的基础 上,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目标体系;强化考试
的情景设计,鼓励和引导积极的思维活动;加强评分标 准的操作性和可控性,保证选拔的可靠性。高考选拔标 准的新观念就是“考能力”。配合能力考查的需要
改革开放40年来高考政策变迁的反思与前瞻
改革开放40年来高考政策变迁的反思与前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考政策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
高考这一制度对于中国的教育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指导意义。
本文将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高考政策的变迁展开讨论,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反思与前瞻。
首先,我们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的高考政策。
1977年,高考恢复,中国宣布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这一决策意味着中国教育进入了新的时期,人们对于教育机会的追求开始得到了合法的渠道。
高考制度的恢复为中国年轻一代提供了一条改变命运的途径,被视为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方式。
然而,在高考政策实施初期,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例如,刻板的分数导向和竞争压力过大等问题困扰着学生和家长。
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高考政策中尤为突出,也对教育公平带来了一些隐忧。
因此,高考政策的变迁和改革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高考制度开始逐渐改革。
根据当时的社会需求和教育现状,高考的主要目标从简单地选拔人才变为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这一变革主要体现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形式上。
高考科目开始扩大,除了语文、数学等主科外,还增加了文综、理综科目,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兴趣培养。
同时,高考试卷的内容也逐渐增加了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改革开放后期,高考政策再度发生较大变化。
2001年,改革开放20年后的高考改革更加深入,全国实行了联考制度。
这一改革突破了省级、地区级高考的限制,高考试卷统一命题、统一判卷、统一录取。
这一改革不仅有效地避免了地方分数线差异过大的问题,同时也加强了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然而,任何制度都存在可以完善的空间。
改革开放40年后,我们对高考政策的反思势在必行。
在高考政策的前瞻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高考所具有的缺陷,以进一步完善制度,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和个体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高考的评价体系。
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政策的核心,关系到对学生能力和潜力的准确评估。
当前的高考制度仍然偏重于笔试,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特长。
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价值高考政策的价值
改革开放30年来高考政策的价值分析王后雄1牛学敏2( 1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武汉 430079 2武昌区教育局武汉 430071 )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高考改革政策应运而生,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教育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对高考政策进行价值分析有助于把握高考改革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有助于理性看待和评价高考。
高考政策30年来的不断改革蕴含着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元自主的格局和国际视野的改革眼光,体现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关键字:改革开放;高考政策;价值分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由此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30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
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息息相连的高考,也在历史的发展中披荆斩棘一路走来,各项改革政策应运而生,走过了一条在探索中艰难跋涉不断前进的道路,为我国科学公正有效地选拔出一大批社会建设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其中价值作为理性层面的行为指导,贯穿于高考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全过程。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教育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其中教育政策的价值作为主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体的重要特征,支配甚至决定着主体的价值选择。
一、高考政策的历史回顾高考政策包括指导思想、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次数、报考资格、录取方式、选拔标准、考试组织、评价及监督等诸多方面。
高考政策指导着高考改革的进行,回顾政策是回顾高考改革进程的捷径。
1978年后的高考政策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高考政策的恢复与酝酿改革期(1978—1984)1978年6月6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八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了全国统一命题,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考试、阅卷、录取新生的工作体制。
2010年政治最后阶段查缺补漏题
2010年政治最后阶段查缺补漏题一、选择题1.(2007高考四川卷2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2.(2008高考文综北京卷3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价值为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3.(2009高考宁夏卷24)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A.720万元,6元B.720万元,5元C.600万元,5元D.600万元,6元二、主观题(必修)1.(广东佛山卷37)“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
”20l0年3月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的阵阵掌声,生动诠释了人大代表对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民意热点问题的反应。
材料一:针对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报告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曲线图。
材料二:针对“蜗居”、“房奴”问题,报告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材料三:针对“反腐倡廉”,报告指出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消费者在主观上如何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2)我国宪法赋予了人大代表哪些职权?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政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领导干部应如何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真题解析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真题解析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对于了解世界历史和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下面将通过分析高考历史材料,解析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过程。
1. 材料一:《党的新闻》1978年文章节选这篇文章揭示了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经济困境和思想僵化的状态。
目前情况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采取积极的改革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从经济角度看,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长期奉行计划经济,资金分配过于集中,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效率低下。
此外,生产力水平相对滞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从思想角度看,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创新和活力。
对于个人的发展空间和人权的尊重也存在限制,导致人们的创造力受到压抑,社会发展受到限制。
2. 材料二:外国观察家观点摘要这部分材料引用了外国观察家的观点,提供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外部视角。
外国观察家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外国观察家认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与此同时,经济市场化改革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自主权,激发了创造力和活力。
外国观察家还指出,改革开放带来的开放政策和外交交流有助于拓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外部联系,促进了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
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
3. 材料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初衷和目标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经济和思想上的困境,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社会福利。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改革开放政策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是经济领域的改革,包括探索市场机制和改革国有企业;其次是贸易和外资政策的调整,鼓励经济对外开放;此外还有教育、文化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
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022年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八个省(区)陆续公布高考改革方案,从2025年起普通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专项练习
主观性试题专项练习1、青蛙是两栖动物,一会儿呆陆地,一会儿跳水里,到底归谁管?当一粒青蛙卵孵化成蝌蚪时,归水产部门管;当蝌蚪变成青蛙、跳到岸边时,归水利部门管;跳到农田时,归农业部门管;跳到林地时,归林业部门管……结果,这只青蛙无人能管,成了“黑户”。
这就是人们所的“青蛙效应”。
当前,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治理也遭遇到这种“青蛙效应”,城市雾霾问题,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体系性、扩散性和区域性,涉及资源、环境、城建、交通、石化、电力、林业等行业及相关职能部门,在治理中往往“九龙治水”,效果与人们的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破解城市雾霾天气治理中的“青蛙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选择哲学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一个原理说明其合理性。
2、材料一:勤俭就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都把节俭作为一中重要的美德,《左传》则明确把节俭与奢侈当作判断君子与小人界限的重要标志,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后世更是把节俭与家族兴衰、社稷兴亡联系起来,提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直到今天,勤俭持家、勤俭兴邦,奢侈败家、奢侈覆国的观念仍然为人们普遍接受。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继承了中华民族的这一优秀传统,革命先驱方志敏的清贫让国民党官兵不可相信;住在简陋窑洞中运筹帷幄的毛泽东,穿着粗布衣衫威震敌胆的朱德……使在延安采访的美国作家斯诺深感中共领导人身上蕴藏着一股巨大的“东方魔力”,断言这股力量是“兴国之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发扬这种优秀传统,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材料三: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少数党员干部认为节俭已经过时,是落后保守的表现,追求奢华享受,有的一次腐化变质,沦为人民的罪人,也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在节庆、宴请等活动中讲究排场,追求“面子”使“人情消费”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孰不知,我们生活的星球上,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解析30年高考模式的改革
解析30年高考模式的改革作者:臧铁军来源:《中国教师》2008年第23期自1977年邓小平同志作出恢复高考的历史决定以来,有关高考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从未停止过,每一次改革都会成为教育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尽管高考改革在积极的探索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不断向前推进,但这中间也曾道路迂回,也有过一些教训。
当前,高考模式保持与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同步发展,从而更加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要求,对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本文仅以高考模式的改革为主线,回顾30年来高考改革所走过的历程。
一、恢复高考后的考试模式及特点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成为恢复高考的标志性文件。
《意见》废除了“文化大革命”中的推荐制,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前的考试制,同时清除了对考试的种种污蔑。
鉴于当年考试招生文件下达已晚,考试招生推迟到第四季度进行。
1977年的新生在1978年2月入学。
当年的高考分文理两类,文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考政治、语文、数学、理化。
史地和理化各为一张试卷。
1978年,恢复了全国统一命题,分省组织考试、评卷、录取的体制。
考试分文理两类,文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
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7月20日至23日。
当年,全国有610万人报考。
原计划招生20.3万人,后扩招到40万人,比原计划增加37.5%。
为了减少统考的工作压力,自1979年开始,一些省市在统考前进行一次预选淘汰。
预选指标先下达到中学,中学根据毕业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择优预选。
预选剥夺了部分人的高考权利,遇到较大阻力,1984年以后逐渐终止。
1983年3月,教育部《关于一九八三年全国全日制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的报告》提出了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目标,采取了多种措施,落实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
文件规定高考理科类增加生物学科考试,形成了文科考6科,理科考7科(简称“文6理7”)的高考模式。
从高考恢复30年调查看改革:制度创新是关键(二)
从高考恢复30年调查看改革:制度创新是关键(二)2.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事实上这也是当代重要的教育和评价理念。
社会发展多元化、高等教育发展多元化、高考录取率的显著提高、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为高考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传统的单一的分数报告和“一考定终身”已经不符合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目前存在着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倾向,这主要应由教育评价制度来纠正,考试更侧重于技术手段,评价更强调价值取向。
改造我们的考试,首先要充分利用考试资源,使考试具有较多的评价内涵,加强和深化对人的能力、学力和潜质的测评等。
利用评价的观念和方法改造我们的考试,利用考试的数据开展评价工作,是实现高考改革和推动教育评价的最佳结合点。
为推进教育评价改革,200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这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考试和评价改革的主要趋势。
现在的问题是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和体系,对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进行有效评估。
我国的教育考试机构也提出了强化评价的理念,即评价教育、评价考试、评价考生。
强化评价,就是不仅要为考生提供分数,更要通过考试的各种数据,为考生提供知识、能力、特长和潜质的评价报告——“成绩报告单”,让考生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要考出学生的长处和优点,使考生知道今后往哪个方向发展,才能使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
3.建立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选拔制度,为高考“减负”。
高考选拔标准的制定,社会和高等学校对人才选拔标准的主流认识。
在调查中,被访者期待的高考改革政策主要有:考题更注重考核考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招生录取过程中的透明度;录取时更多考虑考生平时的全面表现。
因此,转变思想观念,建立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选拔制度,将为深化高考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1997年以来高考政策的价值分析
《 教学与管理》
(**- 年 0 月 & 日
加强心理辅导 克服考试焦虑
! 山西晋城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王究定
考试焦虑是学生对考试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对高中生来说, 考试焦虑的心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从积 极的一面看, 它是学生对待考试态度认真、 动机强的表现, 特别是在精神紧张起来之后, 如同战士要进入临战 状态, 必须有一种积极的备战紧张心理, 在思想情绪上, 对面临的战事有着一种积极应战的紧张的心理状态。 从消极的一面看, 考试焦虑心理不仅可能妨碍考试, 而且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即将到来的 考 试 场景、 考试过程、 考试结果整天提心吊胆、 惴惴不安, 久而久之, 就有可能会陷入 “ 以怕为中心, 以不会为半径 所画出的唯恐应试中不会, 唯恐监考太严, 唯恐考砸了丢人的怪圈。” 农村考生把高考当作唯一的一次跳出 “ 农门”的机会, 急于求成; 城镇考生则把高考当作跳入 “ 龙门”的 跳板, 寄于厚望。面对 “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 不少学生考试焦虑程度已远远超过适宜水平。在临 考之际, 他们不仅有烦躁、 压抑、 愁苦等内心活动, 还有坐立不安、 注意力分散、 爱发脾气、 经常失眠等行为表 现。其结果是: 由于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焦虑, 反而因为焦虑水平过高而使考试成绩不理想。考试的成败, 知识水平固然起决定作用, 但心理素质的好坏也不可忽视。犹如当今的竞技运动, 在参赛双方技术水平不差 上下时, 临场谁的心理处于 “ 最佳竞技状态”谁的技艺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谁就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那么, 如何才能克服紧张焦虑心情, 进入高考 “ 最佳竞技状态”呢? 一、 指导学生进行考试焦虑心理的认知矫正 学生形成考试焦虑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因此, 要矫正焦虑心理, 首先要让学 生进行自我形象修整。 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 肯定自己的优点, 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从而增强 学生学习的信心, 进而对 “ 即将面对考试”这一情景产生一种控制感。 参考有关教育心理学理论, 总结多年的 工作经验, 推荐包括三个步骤的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 察呢?这些问题, 都关系到评价学生的科学合理性。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
2020年第6期I浅析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覃全德程竹汝私'本、【摘要】公共政策的价值一般包括正义、平等、效率、民主、秩序和发展等,但具体的价值选择常因政策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
词频统计方法可用于研究公共政策价值选择。
分析党的政治报告中政策价值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对解释改革幵放以来政策价值选择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不同位阶的政策价值的优先性在40年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第一层次长期处于战略高位,第二层次的变动较为持久和显著,第三层次的优先性正在逐渐提高。
这些变化与政策环境尤其是党的理论自觉密切相关。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价值;词频分析一、问题的提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政策的内在价值,对于总览40多年来的国情变化大有帮助。
传 统观点往往认为,问题是政策的起点;当下有的 学者认为公共利益是政策的起点111,有的学者则 认为社会需要是政策的起点|21,而隐于幕后的政 策价值均被忽视。
但是,社会有解决问题的需 要,并不意味着相关问题立即就会进人政策议 程,社会问题能否进人政策议程由决策意识把 关。
因此可以说,“政策活动是以价值选择为主导的”131,甚至可以认为,“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就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的 坚持就有什么样的政策执行行为,有什么样的 价值取向做支撑的政策评估就有什么样的政策 评价结果”|4],价值取向影响整个政策过程。
目前,在政策科学领域之外,有不少研究以 政策价值为学理工具分析所属行业的公共政策 价值,但存在混淆政策价值与政策目的的现象。
比如分析教育政策时,把“以人为本”“教育平 等”“可选择性”等政策目的视为政策价值。
在 政策科学领域内,政策价值研究专业性较强,但作者简介:覃全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程竹汝.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博 士生导师。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存在片面化和简单化的现象。
比如,认为公共 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效率和公平'从西方发 达国家的经历归纳出效率至上、公平为主和市 场导向的三个政策价值时期叭认为当代中国经 历了 “平等一效率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公平 正义”这样一个价值变迁过程[7],甚至再将这种 政策价值变迁简化为“从政治理想主义到现实 的功利主义”181。
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分析
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分析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
改革开放强调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放开了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机制,引进了市场机制并运用市场机制调整经济,使经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激发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通过经济建设,中国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到开放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突出了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的追求。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存在着分配不公、个人尊严受损等问题。
改革开放以发展经济为根本目标,同时也注重解决社会分配不平衡问题,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了社会公平的实现。
改革开放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机会,激发了人民的创造力,实现了人人都有发展机会的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到改革开放的红利。
改革开放注重了自由和民主价值观的传播。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放宽了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限制,允许民众自由表达和思考,媒体也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提高,社会思想逐渐解放,民主意识的培养也得到了加强。
改革开放为民间组织、媒体和公众参与决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推动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改革开放强调了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使中国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与此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够从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中汲取营养,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体现在经济发展、社会公平、自由和民主、国际合作等方面。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到开放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国家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成功背后的价值观引领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成功背后的价值观引领作用I. 前言- 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及其波及的影响- 引出价值观在其中的引领作用II. 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 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 概括改革开放的初衷和目标III. 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 分析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系以及取舍- 探讨改革开放中价值观引领在政策决策中的具体表现IV. 成功与挑战- 介绍改革开放成功取得的成果- 分析改革开放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其与价值观的关系- 引出价值观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V. 结论- 总结价值观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展望价值观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VI. 参考文献I. 前言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它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市场经济、外交关系、教育、文化等方面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切的变革背后,离不开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本文将就中国改革开放成功背后的价值观引领作用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意义。
II. 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在分析价值观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引领作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和目的。
改革开放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
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充满了变数。
在政治上,中国正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政治权力的集中和失衡导致了政治制度的僵化。
在经济方面,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到了瓶颈,经济效益下降,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丧失。
社会上的问题也在累积,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方面正在疲软,社会矛盾和压力日益加剧。
因此,中国政府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目的是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现有的各种问题。
改革的基本方针是依靠市场机制推动经济发展,转变经济管理体制,改善经济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并在逐步增强全社会的创新能力的同时推动人口红利。
开放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利用外部市场和技术资源,弥补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不足之处,促进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全球化,推动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价值取向蔡文伯高芳(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832003)[摘要]本文立足于改革开放30年,从教育价值取向的角度探讨了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变迁特点,针对专业设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专业设置的多元价值取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高校自身个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教育价值取向;专业设置;社会需求;个性发展;以人为本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09)02-0018-06V alue Orientation of Specialties Es tablis hment in Chines 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during30Y 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CAI Wen-bo GAO Fa ng(Shihezi Unive rsity Shihezi Xinjiang832003)Abst ract:Based on30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oriented value,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nging features of specialties establishment,aimed at the problems of specialties establishment, it puts forward multi-value orientation of specialties establishment:taking sociaty demands as guiding,based on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own personality,sticking on people-oriented,improving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Key Wor ds:education value orientation,specialties establishment,sociaty demands,personality development, people-oriented专业设置历来是高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模式和质量,关系到大学能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人高教政策——从价值分析、利益分析、权力分析的视角审视
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人高教政策——从价值分析、利
益分析、权力分析的视角审视
齐立旺;缪建东
【期刊名称】《成人教育》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文章选取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成人高等教育方面的一些重要政策文本,从价值分析、利益分析和权力分析三个视角对它们进行审视.从价值分析来看,我国的成人高教政策是国家中心主义的、效率中心主义的和经济中心主义的.从利益分析来看,应该重新规划面向各社会阶层的成人高等教育政策,并适当向农业劳动者阶层倾斜.从权力分析来看,应该对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审批权、管理权和评价权进行清晰的定位.
【总页数】3页(P7-9)
【作者】齐立旺;缪建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24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J], 李传红
2.编码研究:对我国成人高教政策的价值分析 [J], 齐立旺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政策的演变与启示——基于政策演进视角的分析 [J], 琚琪琪
4.我国资源教室内涵的审视与反思
——基于相关政策文本的视角 [J], 吴婕;黄永秀;张燕
5.政府利益分析学说述评:理论与实务的双重视角——兼论政府利益分析学说对我国国际私法的借鉴意义 [J], 罗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高考制度演进中的价值变迁
我国高考制度演进中的价值变迁高考制度最早的价值观在于选拔人才。
20世纪50年代,我国初步确立了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制度和政策,以高考为主要选拔方式。
当时,高等学校的招生主要考虑的是学生的文化素质,希望通过选拔优秀生源来培养人才,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高考成绩成为衡量学生能力和特长的唯一标准,而其他能力和素质则被较少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高考制度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进入了开放的新时期,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的培养,高考被重新定位为全面素质教育的手段。
这个时期,高考科目的设置也有所调整,加强对学生语言、英语、数学、外语等基础能力的考查,但同时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到了新世纪,高考制度的进一步推进。
如2024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在招生录取时要充分重视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科考试成绩与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面试等进行综合评价。
这种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重视,也意味着高考价值观的变迁。
当前,高考制度的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校招生工作已从单纯的过去的考试成绩导向转变为全面发展、素质为本的评价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逐渐得到重视,高校录取的标准也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同时,通过加大高考科目的力度,逐步增加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创新型人才。
高考制度的价值变迁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教育理念的变化。
从最初单纯的选拔人才到现在注重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高考的价值观在不断升级和改变中。
这种变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和发展他们的个性,使教育更好地符合社会的需要,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因此,高考制度的演进中的价值变迁是一个积极的趋势,并将继续引领中国教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ofA Suzhou Institution改革开放30年来高考政策的价值分析王后雄1牛学敏2( 1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武汉 430079 2武昌区教育局武汉 430071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高考改革政策应运而生,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教育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对高考政策进行价值分析有助于把握高考改革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有助于理性看待和评价高考。
高考政策30年来的不断改革蕴含着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元自主的格局和国际视野的改革眼光,体现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关键字:改革开放;高考政策;价值分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由此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30年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
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息息相连的高考,也在历史的发展中披荆斩棘一路走来,各项改革政策应运而生,走过了一条在探索中艰难跋涉不断前进的道路,为我国科学公正有效地选拔出一大批社会建设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其中价值作为理性层面的行为指导,贯穿于高考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全过程。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教育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过程,其中教育政策的价值作为主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体的重要特征,支配甚至决定着主体的价值选择。
一、高考政策的历史回顾高考政策包括指导思想、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次数、报考资格、录取方式、选拔标准、考试组织、评价及监督等诸多方面。
高考政策指导着高考改革的进行,回顾政策是回顾高考改革进程的捷径。
1978年后的高考政策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高考政策的恢复与酝酿改革期(1978—1984)1978年6月6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八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了全国统一命题,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考试、阅卷、录取新生的工作体制。
这一时期,主要是恢复和完善了文革前的一系列政策,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二)全面展开期(1985—1998)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发布,使得这一年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分水岭般的意义。
决定的第四条明确规定“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即改变高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办法,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招收少数自费生3种招生办法。
这一年,广东开始标准化考试试验,上海增设高中毕业会考,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保送生。
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改革高考科目设置的通知》,湖南、海南和云南三省1991年进行试验。
截至1998年,“3+2”模式稳步推行于全国。
同年,教育部发出《关于1998年配套高校招收保送生试行“综合能力测试”有关事宜的通知》,上海、湖北、河北、黑龙江和四川五省市试点。
(三)改革深化期(1999—现在)这个阶段以1999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标志。
它确立了“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项原则。
在考试科目上,1999年“3+X”模式在广东试点;在考试次数上,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开始春夏两次高考试点;在录取方式上,1999年已有20多个省市开始网上录取,目前全国已全部实行网上录取;在报考条件上,2001年取消“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周岁”的限制。
2001年湖北和天津高考试用网上阅卷,江苏省3所高校率先实行“自主招生”试点。
2003年高考时间提前l个月,告别七月酷暑。
2006年复旦、上海交大“试水”自主招生;中国政法大学按各省人口比例确定招生计划,力图解决高考招生的地域不平衡问题。
2007年广东、宁夏、山东、海南四省(区)举行新课程高考,启用本省的高考新方案,随后新课程高考在全国陆续展开。
它在科目设置、命题方式、评价方式、录取标准等方面都有新举措。
二、高考政策的价值分析凡是政策,总是蕴含着政策制定者的理念,它的价值观总会反映到政策中去。
这种价值观之所以能促使积极社会行为的产生,就是因为它的价值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高考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革中取得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其中蕴含着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元自主的格局和国际视野的改革眼光。
(一)注重公平公平是人们对利益分配的一种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是社会成员根据自身利益和需要对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事实的认定和评价,是公共政策最重要的社会价值标准。
作为一种公共政策,高考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为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因为任何国家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竞争的必然性,而竞争要求公平、公正。
高考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种,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高考公平选才的实质就是要实现高考利益的公平分配,即通过一定的政策机制使所有的人面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同等的被选拔机会,要求“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排除金钱、权力等一系列非个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其指向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国家和高校客观选才和公平选才,同时也要力图树立“公平竞争、力争上游”之精神与风气,进而有利于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
因此,它是国家贯彻民主平等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对维护国家稳定与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高考考生条件规定如下:年龄(25岁以下)、婚姻状况(未婚)、政治背景(清楚)、身体状况(健康,如侏儒症患者不能入学)等。
2001年取消“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周岁”的限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而且可在毕业当年参加普通高考、报考普通高校本专科。
对报考条件进一步放宽,使很多有志青年获得了平等的参与权和竞争权。
2001年湖北和天津高考试用网上阅卷,这一新的阅卷方式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以控制主观题评分误差、实现考试公平性原则为最终目的,把多年来人工评卷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和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
把考生试卷通过OCR扫描成试卷图像并识别出考生考号存储到数据库中,实现“物流”到“电子流”的转变,将考生答卷电子化。
阅卷人员通过计算机对考生的电子化答卷评分。
阅卷员通过计算机网络按照明确具体的规则进行评分,并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误差控制模型对评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考生所得分数尽可能客观、公正、合理。
教育部2005年度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强调“2005年要实施高校招生的‘阳光工程’,让招生录取工作全程公开、信息透明,接受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
”[1]在阳光工程中坚持“六公开”、“六不准”,建立健全公开透明机制、招生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责任追究机制,特别是在自主招生的选拔、预留计划的使用、保送对象的推荐、定向招生的审核、录取过程的监督等方面。
通过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杜绝权力腐败的根源,使高考政策的运行规范有效,使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公正透明。
(二)提高效率我们追求高考的科学合理性,同时包含了对公平和效率两方面的追求。
因为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在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相当有限的条件下,为了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必须坚持相对的、动态的公平理念,尽可能提高高考的选拔效率。
自1952年我国实行统一高考以来,科目设置的改革持续进行。
1955年,科目设置由文、理两类分为文、理、医学三类。
1977年恢复高考后,科目设置只分文、理两类。
为了纠正偏科,1983年试行高中毕业会考,改革和试点后,提出“3+2”方案。
该方案在选拔人才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共性太强,个性不足。
为此,教育部于1998年提出“3+X”科目设置方案。
至今,已经形成“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3+X+1”、“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3+基础会考”、“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大综合+1”六套方案并存的局面。
高中生进入大学学习必须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抽象逻辑推理的知识及相关能力;同时要有一门外语作为基本工具,以便在全球化背景下具备国际视野。
因此,我国所有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均将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必考科目。
同时,考虑到各高校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要求的特殊性,以及学生个性、能力等发展的不平衡性,提供种类繁多的选考科目组合方式,既免去了考查所有学习科目给考生和社会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又确保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拔出合适的新生,提高了选拔效率。
1996年起,我国陆续开始“网上录取”的实验,目前全国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基本建立。
网上录取大大节省了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以往的模式中,学校每年要派很多教师长途跋涉,住宿费、交通费、餐饮费等是一笔不菲的花费。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必备的基础设施,网上录取是校园网应用的一个延伸,因此成本很低。
网上录取大大提高了招生录取的工作效率。
在手工录取模式下,有的学校在一个省的录取工作需要几天或十几天,现在相同规模考生的录取工作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完成。
其所争取的大量时间,又为实现分段多次填报志愿、细化录取批次提供了现实基础,使考生志愿填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强。
(三)以人为本高考是严肃的事情,制度的防范和约束势在必然。
但由于考试对象是人,是有着不同生活背景和心理特征,以及随时可能处于社会角色转变当中的人,这要求考试的内容及结果要经过人性化的处理,要使考试的内容及结果不强加于人,尊重受试者,并被人们的心理环境所接受。
从这个意义上说,考试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考试人性化的进步也是人类自身进步的体现。
以人为本要求确立人在施考和应考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考试服务于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它要求考试的设计与实施应该体现人的发展的内在需求,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根本宗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
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考的改革。
高考招生打破了一年一次的传统格局,减轻了考生因意外导致发挥失常而带来后果的严重性,为考生带来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升学的压力,提供了更加宽松的育人环境,推进了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2001年,高考取消了年龄和婚姻限制,在录取起点上对个人的限制逐步取消,个人可以自主自由地安排学习、工作与生活。
2003年,实施20多年的7月高考制度迎来变革,高考时间提前l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9日,彰显了人性化理念。
我国大部分地区七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的影响很大。
高考时间提前,可以有效缓解高温天气和自然灾害对高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考生身心健康、提高考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