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西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09年全国高考2卷理综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解析一.选择1.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因此D错误。
2.答案B【解析】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
依题意,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
由于体液的调节作用,人体血钙浓度处于动态平衡。
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所以B 错误。
3.答案B【解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地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因此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衰老。
变态发育指成体与幼体在形态上的差别比较大,而这种形态的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因此B不正确。
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
原肠胚中胚层的细胞可以发育为皮肤的表皮,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胚层发育为呼吸道的上皮、消化道上皮、肝脏及胰腺,其它的基本都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
4.答案C【解析】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
故选C。
5.答案D【解析】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属于捕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
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
所以选D 。
二.解答题31.答案(1)A(2)B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不同,在低浓度CO2条件下,C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弱,积累光合产物少,故随着玻璃罩中CO2浓度的降低,B植物生长首先受到影响。
(3)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解析】⑴依题意,在CO2浓度为300μL·L-1时,A植物CO2净固定量较B植物多,因此,此时A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较B植物高。
200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理综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理综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33—41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实用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23 CL35.5 C U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B. 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2.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温度/℃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4.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5.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 +通透性增大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 .细胞膜内外K +、NA +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6.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理综]2009年高考全国卷I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理综]2009年高考全国卷I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w.w.w.k.s.5.u.c.o.m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因此D错误。
2.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
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
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 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 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答案B【解析】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
09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09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A .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B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通过人为手段造成染色体变异的方法之一C .用基因工程生产乙肝疫苗,可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导入酵母菌制成“工程菌”D .基因工程中用鸟枪法和人工合成法获得的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都有内含子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 .自然生态系统中①>②+③+④+⑤B .被三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包含了④的全部和⑤的一部分C . ④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D .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3.在下列①~④中,A 、B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的是 ( )① A -胰高血糖素,B -胰岛素 ② A -促甲状腺激素,B -甲状腺激素 ③ A -血钾含量,B -醛固酮分泌量 ④ A -体温升高,B -皮肤血流量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③、④ D .都可以 4.下列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等量的大豆种子和花生种子萌发时,大豆吸水量多,花生耗氧量多B .洋葱根尖细胞核糖体上产生的水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该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被再利用C .阴雨天气和板结的土壤分别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吸收D .基因型Aa 的小麦自交,若胚芽细胞基因组成为AA ,则胚乳细胞离体培养所得三倍体基因型一定是AAA5.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 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该细胞在BC 段中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②用电镜观察马蛔虫受精卵细胞,会发现中心粒复制和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AB 段-+ AB③在AB 段DNA 进行复制时所需的酶是DNA 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④CD 段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⑤由植物受精卵发育成球状胚体的过程中,发生图示曲线变化,但在由球状胚体分化成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过程中不会发生这种变化A .②④⑤B .①③⑤C .③④D .①③6.最近科学家们制出了首批氧一l8气体,18O 是氧的一种稳定的核素,称为重氧。
2009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卷答案(大纲)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 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Na 23 S 32 K39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 .近亲婚配可增加隐形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 .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 .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时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伟液体天然培养基 C .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 .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 4.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C .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D .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答案D【解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单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结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D错误。
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主要有两种形式: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是微生物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有速率。
酶活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当代谢产物与酶脱离时.酶结构便会复原.又恢复原有的活性。
因此A、B、D正确。
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不一定会导致丙物质积累.以抑制酶①的活性。
故C错误。
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答案C【解析】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溶氧不足.会产生乳酸或琥珀酸;培养基通常有豆饼的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氢二钾、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等配制而成.呈液体状态.因此是液体天然培养基;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产量一般都比较低.不能满足工业上的需要.通常都要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使菌种产生突变.再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菌种.才能用于生产。
2009年全国高考江西卷理综试题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说明1.60篇朗读作品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四项——朗读短文测试使用。
为适应测试需要,必要时对原作品作了部分更动。
2.朗读作品的顺序,按篇名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3.每篇作品采用汉字和汉语拼音对照的方式编排。
[注]①4.每篇作品在第400个音节后用“∥”标注。
5.为适应朗读的需要,作品中的数字一律采用汉字的书写方式书写,如“1998年”,写作“一九九八年”,“23%”,写作“百分之二十三”。
6.加注的汉语拼音原则依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
7.注音一般只标本调,不标变调。
8.作品中的必读轻声音节,拼音不标调号。
一般轻读,间或重读的音节,拼音加注调号,并在拼音前加圆点提示,如:“因为”,拼音写作“yīn·wâi”;“差不多”,拼音写作“ch à·bùduō”。
9.作品中的儿化音节分两种情况。
一是书面上加“儿”,拼音时在基本形式后加r,如“小孩儿”,拼音写作“xiǎoháir”;第二是书面上没有加“儿”,但口语里一般儿化的音节,拼音时也在基本形式后加r,如:“胡同”,拼音写作“hútînɡr”。
作品1号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ɡàn),笔直的枝。
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shìde),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yāzhī)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jīhū)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yùnquān),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juãjiànɡ)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pïsuō)的姿态,没有屈曲(qū)盘旋的虬枝(qiúzhī),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儿(yīdiǎnr)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xuâ)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jīnɡshãn)和意志。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2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D错误.2、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答案B【解析】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依题意,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由于体液的调节作用,人体血钙浓度处于动态平衡.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所以B 错误.3、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B、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C、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D、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答案B【解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地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因此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衰老.变态发育指成体与幼体在形态上的差别比较大,而这种形态的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因此B不正确.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原肠胚中胚层的细胞可以发育为皮肤的表皮,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胚层发育为呼吸道的上皮、消化道上皮、肝脏及胰腺,其它的基本都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4、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A.侵染部位B.致病机理C.抗原决定簇D.传播途径答案C【解析】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故选C.5、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答案D【解析】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属于捕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所以选D .6、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4 B.1:5 C、2:3 D.2:5答案A【解析】设2mol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O3)2,显然含有4molNO3-,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3)×4,则n(HNO3)=1mol,即有1molHNO3被还原.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答案D【解析】胶体本身是不带电,只是其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故A项错;溶液中的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也即不会移动,B项错;布朗运动本身即是无规律的运动,C项错;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8、下列徐树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答案D【解析】CaCO3与CO2反应生成Ca(HCO3)2,再加入NaHCO3是没有现象的,A项错;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仅生成NaHCO3,无CO2气体放出,B项错;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其中NaHCO3的物质的量多,与足量HCl反应时,放出的CO2多,C项错;D项,发生的反应为:Na2CO3 + CO2 + H2O =2NaHCO3↓,由于NaHCO3的溶解性较小,故有结晶析出,正确.9、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答案D【解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C项正确;用质子数分别减去各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种类,63-2-8-8-18-18=9,显然其属于第六周期,从左到右的第9种,而第六周期中包含镧系,所以它应属于副族,A项、B项均正确;由于存在同位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应是同位素的平均值,而不代表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数,故中子数不能用152-63=89来计算,D项错. 10、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④①②⑤⑥③B、④①②⑥⑤③C、①④②⑥③⑤D、①④②③⑥⑤答案C【解析】①②④均属于酸,其中醋酸最强,碳酸次之,苯酚最弱.③⑤⑥均属于强碱弱酸盐,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知,因H2CO3>苯酚>HCO3-,所以对应的盐,其碱性为:碳酸钠>苯酚钠>碳酸氢钠,pH顺序相反,故C项正确.11、已知:2H2(g)+ O2(g)=2H2O(l) ΔH= -571.6KJ· mol-1CH4(g)+ 2O2(g)=CO2(g)+2H2O(l) ΔH= -890KJ· mol-1现有H 2与CH 4的混合气体112L (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 ,则原混合气体中H 2与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1B .1∶3C .1∶4D .2∶3答案B【解析】设H 2、CH 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mol.则x + y =5,571.6x/2 + 890y = 3695,解得x=1.25mol; y=3.75mol ,两者比为1:3,故选B 项.12、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充A .5 molB .4 molC .3 molD .2 mol答案A【解析】该有机物含有酚,还有两个酯基,要注意该有机物的酯基与NaOH 水解时,生成羧酸钠,此外生成的酚还要继续消耗NaOH ,故需要5molNaOH ,A 项正确.13、含有a mol FeBr 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 2.下列各项为通Cl 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A .x =0.4a ,2Fe 2++Cl 2=2Fe 3++2Cl -B .x =0.6a ,2Br -+ Cl 2=Br 2+2Cl -C .x=a ,2Fe 2++2Br -+2Cl 2=Br 2+2Fe 3++4Cl -D .x=1.5a ,2Fe 2++4Br -+3Cl 2=2Br 2+2Fe 3++6Cl -答案B【解析】由于Fe 2+的还原性强于Br -,故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知,Cl 2先氧化Fe 2+,然后再氧化Br -.2Fe 2+ + Cl 2 2Fe 3+ + 2Cl -,2Br - + Cl 2Br 2 + 2Cl -,2FeBr 2 + 3Cl 2 2FeCl 3 + 2Br 2 .当x/a ≤0.5时,Cl 2仅氧化Fe 2+,故A 项正确.当x/a ≥1.5时,Fe2+和Br -合部被氧化,D 项正确;当介于两者之间时,则要分步书写方程式,然后进行叠加得总反应.如B 项,当x=0.5a 时,Cl 2刚好把Fe 2+全部氧化,而当x=0.6a ,显然Cl 2还要氧化Br -,而选项中没有表示,故错.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OC O OCCH 3 O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B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C .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D .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机械波和机械振动.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相应的波传播周期一致A 正确.而各质点做简谐运动速度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但波在介质中是匀速向前传播的,所以不相等,B 错.对于横波而言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是垂直的,C 错.根据波的特点D 正确.15、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 时间内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A .13和0.30s B .3和0.30s C .13和0.28s D .3和0.28s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图象问题.根据速度图象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乙做匀减速.根据t v a ∆∆=得乙甲a a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乙甲m F m F 31=,得3=乙甲m m ,由ts m a -===4.01/104.042乙,得t=0.3s,B 正确.16、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气体.当电热丝通电后,右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将隔板向左推,对左边的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增加,气体的温度升高.根据气体定律左边的气体压强增大.BC正确,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值为电热丝发出的热量减去对左边的气体所做的功,D错.17、因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 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则该电路可能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由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为6v,内阻为0.5Ω.此电源与三个均为3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时测的路端电压为4.8v,A中的路端电压为4v,B中的路端电压约为4.8V.正确C中的路端电压约为5.7v,D中的路端电压为5.4v.18、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由此可推知, 氢原子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了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B、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C、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D、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波尔的原理理论、从高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辐射出的最小光子能量为9.20ev,不在1.62eV到3.11eV之间,A正确.已知可见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能量≤3.40evB错、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只有能量大于3.11ev的光的频率才比可见光高,C错.从n=3到n=2的过程中释放的光的能量等于1.89ev介于1.62到3.11之间,所以是可见光D 对.19、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 点.若不计重力,则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B、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同C、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D、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图中的虚线为等势线,所以M 点从O 点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粒子做功等于零,D 正确.根据MN 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N 受到的电场力向上M 受到的电场力向下,电荷的正负不清楚但为异种电荷.A 错.o 到a 的电势差等于o 到c 的两点的电势差,而且电荷和质量大小相等,而且电场力都做的是正功根据动能定理得a 与c 两点的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B 对.20、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 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A 、202(1)v g mg+和v 、202(1)v g mg +和v C 、2022(1)v f g mg +和v 、2022(1)v f g mg +和v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动能定理.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做负功,阻力f 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221)(o mv fh mgh -=+-,=h 202(1)v f g mg +,求返回抛出点的速度由全程使用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为零,只有阻力做功为有2221212o mv mv mgh -=-,解得=v v 正确 21、一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 为直角三角形(AC 边末画出),AB 为直角边∠ABC=45°;ADC 为一圆弧,其圆心在BC 边的中点.此玻璃的折射率为1.5.P 为一贴近玻璃砖放置的、与AB 垂直的光屏.若一束宽度与AB 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 边垂直射入玻璃砖,则A 、从BC 边折射出束宽度与BC 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B 、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小于AB 边的长度C 、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等于AC 边的长度D 、当屏向远离玻璃砖的方向平行移动时,屏上亮区先逐渐变小然后逐渐变大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宽为AB 的平行光进入到玻璃中直接射到BC 面,入射角为45o >临界角5.11arcsin =θ,所以在BC 面上发生全反射仍然以宽度大小为AB 长度的竖直向下的平行光射到AC 圆弧面上.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到在屏上的亮区宽度小于AB 的长度,B 对.D 正确.第Ⅱ卷 非选择题22、(5分)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完成下列测量步骤:(1) 检查多用电表的机械零点.(2) 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表笔插孔,将选择开关拔至电阻测量挡适当的量程处.(3) 将红、黑表笔____①_______,进行欧姆调零.(4) 测反向电阻时,将____②______表笔接二极管正极,将____③_____表笔接二极管负极,读出电表示数.(5) 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应让电表指针尽量指向表盘____④_______(填“左侧”、“右侧”或“中央”);否则,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重新选择量程,并重复步骤(3)、(4).(6) 测量完成后,将选择开关拔向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位置. 答案(3)短接(4)红 黑(5)中央(6)OFF【解析】本题考查多用电表的使用.首先要机械调零.在选择量程后还要进行欧姆调零而且每一次换量程都要重复这样的过程.(3)将红黑表笔短接,即为欧姆调零.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时应将红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接负极.欧姆表盘的刻度线分布不均匀,在中央的刻度线比较均匀,所以尽量让指针指向表盘的中央.测量完成后应将开关打到off 档.23、(13分)某同学得用图1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2所示.图2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 ,1P 、2P 和3P 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1P 和2P 、2P 和3P 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完成下列真空:(重力加速度取29.8m/s ) (1)设1P 、2P 和3P 的横坐标分别为1x 、2x 和3x ,纵坐标分别为1y 、2y 和3y ,从图2中可读出12y y -=____①_____m ,12y y -=____②______m ,12x x -=____③______m (保留两位小数).(2)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 求出小球从1P 运动到2P 所用的时间为______④__________s ,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________⑤__________ms /(均可用根号表示). (3)已测得小球抛也前下滑的高度为0.50m.设1E 和2E 分别为开始下滑时和抛出时的机械能,则小球从开始下滑到抛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相对损失,121100%E E E -⨯=________⑥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0.61 1.61 0.60 (2)0.20 3.0 (3)8.2【解析】本题考查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由图可知P1到P2两点在竖直方向的间隔为6格, P1到P3两点在竖直方向的间隔为16格所以有12y y -=0.60m.31y y -=1.60m 、P1到P2两点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6个格.则有12x x -=0.60m.(2)由水平方向的运动特点可知P1到P2 与P2到P3的时间相等,根据2at x =∆,解得时间约为0、2s,则有s m t x v o /0.32.060.0===(3)设抛出点为势能零点,则开始下滑时的机械能为E1=mgh=mg/2,抛出时的机械能为E2=221o mv =4.5m,则根据=-121E E E 0.08224.(15分)如图,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Bk t∆=∆,k为负的常量.用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 的硬导线做成一边长为l 的方框.将方框固定于纸面内,其右半部位于磁场区域中.求(1) 导线中感应电流的大小;(2) 磁场对方框作用力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 答案(1)ρ8kls I =(2)228k l s ρ【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1)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k l t s B t 221/=∆'∆=∆∆=φε ……①在线框产生的感应电流,RI ε=……②s l R 4ρ=,……③联立①②③得ρ8klsI = (2)导线框所受磁场力的大小为BIl F =,它随时间的变化率为tBIl t F ∆∆=∆∆,由以上式联立可得ρ822sl k t F =∆∆.25、(18分)如图,在宽度分别为1l 和2l 的两个毗邻的条形区域分别有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电场方向与电、磁场分界线平行向右.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以速率v 从磁场区域上边界的P 点斜射入磁场,然后以垂直于电、磁场分界线的方向进入电场,最后从电场边界上的Q 点射出.已知PQ 垂直于电场方向,粒子轨迹与电、磁场分界线的交点到PQ 的距离为d.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及粒子在磁场与电场中运动时间之比.答案221122212arcsin()2l d dl dl l d++【解析】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由于粒子在分界线处的速度与分界线垂直,圆心O 应在分界线上,OP 长度即为粒子运动的圆弧的半径R.由几何关系得2212)(d R l R -+=………①设粒子的质量和所带正电荷分别为m 和q,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②设P '为虚线与分界线的交点,α='∠P PO ,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vR t α=1……③ 式中有Rl 1sin =α………④粒子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其初速度为v,方向垂直于电场.设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 qE =…………⑤Rv mqvB 2=由运动学公式有221at d =……⑥ 22vt l =………⑦ 由①②⑤⑥⑦式得v l d l B E 22221+=…………⑧ 由①③④⑦式得)2arcsin(22211222121dl dldl d l t t ++=26、(21分)如图,P 、Q 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的两点,在P 点正下方一球形区域内储藏有石油,假定区域周围岩石均匀分布,密度为ρ;石油密度远小于ρ,可将上述球形区域视为空腔.如果没有这一空腔,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正常值)沿竖直方向;当存在空腔时,该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会与正常情况有微小偏高.重力加速度在原坚直方向(即PO 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正常值的偏离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为了探寻石油区域的位置和石油储量,常利用P 点附近重力加速度反常现象.已知引力常数为G.(1) 设球形空腔体积为V ,球心深度为d (远小于地球半径),PQ =x ,求空腔所引起的Q 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反常(2) 若在水平地面上半径L 的范围内发现: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在δ与k δ(k>1)之间变化,且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出现在半为L 的范围的中心,如果这种反常是由于地下存在某一球形空腔造成的,试求此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 答案(1)223/2()G Vdd x ρ+ (2)13/2-=k L d ,)1(3/22-=k G k L V ρδ【解析】本题考查万有引力部分的知识.(1)如果将近地表的球形空腔填满密度为ρ的岩石,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便回到正常值.因此,重力加速度反常可通过填充后的球形区域产生的附加引力g m r MmG∆=2………①来计算,式中的m 是Q 点处某质点的质量,M 是填充后球形区域的质量,V M ρ=……………② 而r 是球形空腔中心O 至Q 点的距离22x d r +=………③g ∆在数值上等于由于存在球形空腔所引起的Q 点处重力加速度改变的大小.Q 点处重力加速度改变的方向沿OQ 方向,重力加速度反常g '∆是这一改变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g rdg ∆='∆………④联立以上式子得 2/322)(x d VdG g +='∆ρ,…………⑤(2)由⑤式得,重力加速度反常g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max d VG g ρ='∆……⑥ ()2/322min )(L d VdG g +='∆ρ……………⑦由提设有()δk g ='∆max 、()δ='∆min g ……⑧联立以上式子得,地下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分别为13/2-=k L d ,)1(3/22-=k G k L V ρδ27、(15分)某温度时,在2L 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 和Y 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 ,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1)根据左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X 、Y 、Z 的物质的量(n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 t/min X/mol Y/mol Z/mol 0 1.00 1.00 0.00 1 0.90 0.80 0.20 3 0.75 0.50 0.50 5 0.65 0.30 0.70 9 0.55 0.10 0.90 10 0.55 0.10 0.90 140.550.100.90(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 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③(如右图所示)则曲线①、②、③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运用,注意图像和有关计算.(1)根据题目中表格给出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相应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描点即可. (2)根据题意,可以利用“三步法”求解aX + bY cZ开始 1.00 1.00 0转化 0.45 0.9 0.9平衡 0.55 0.1 0.9根据各物质的量之比可得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X+2Y2Z.(3)根据图像可知在3min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为0.5mol,其平均速率为0.083mol/L·min.(4)X的转化率等于0.45.(5)由题目所给图象可知,在1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小于原平衡的物质的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条件为升高温度.在2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入催化剂;在3中,平衡正向移动,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压.28、(15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 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③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 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时在D 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D 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⑧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和有关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和试剂的选择.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为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判断试管A 为制取氨气的装置,因此装入的药品应该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氨气要使用碱石灰.加热后,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生成的水和氨气生成氨水留在了D 中,而氮气通过排水法进行收集.检验氨气可利用其碱性,检验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29、(15分)现有A 、B 、C 、D 、E 、F 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2223,,,,,K Ag Ca Ba Fe Al ++++++,阴离子有2233431,,,,,C OH CH COO NO SO CO ------,现将它们分别配成10.1mol L -⋅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 测得溶液A 、C 、E 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 向B 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 向D 溶液中滴加32()Ba NO 溶液,无明显现象;④ 向F 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2009年高考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理综)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答案D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 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答案C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 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 答案C4.下列关于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 1的表现型一致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 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 答案C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 1自交,播种所有的F 2,假定所有的F 2植珠都能成活,在F 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假定剩余的每株F 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 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 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1/8B.3/8C.1/16D.3/16 答案B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 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A.Ba 2+ 、3NO -、4NH +、Cl - B. 2Ca +、3HCO -、4NH +、2AlO -C.K +、Ba 2+、Cl -、3HSO -D. 2Mg+、4NH +、24SO -、K +7.将15ml .2mol •.1L -23Na CO 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mol •.1L -n MCl 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n M +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n MCl 中n 值是A. 4B. 3C. 2D. 1 答案B8.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22222223AL NaOH H O NaALO H ++=+↑B.4242222KMnO HCOOK KOH K MnO CO H O ++=+↑+C 22224(2MnO HCl MnCl Cl H O ∆+=+↑+浓)D.22742424324324267()3()7K Cr O FeSO H SO Cr SO Fe SO K SO H O ++=+++ 答案B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1)7a - B.34aC.6(1)7a -D.12(1)13a - 答案C10.用0.1 mol •.1L -的盐酸滴定0.10 mol •.1L -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4()c NH +>()c Cl -,()c OH - >()c H + B. 4()c NH +=()c Cl -,()c OH - =()c H +C.()c Cl - >4()c NH +,()c OH - >()c H +D. ()c Cl - >4()c NH +,()c H +>()c OH -答案C11.为了检验某含有3NaHCO 杂质的23Na CO 样品的纯度,现将1w 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2w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211845331w w w -B.12184()31w w w -C.211734231w w w -D.2111158431w w w -12. 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 2发生取代反应B.1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 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 答案D13.下图表示反应()4()()X g Y g Z g +ƒ,0H ∆<,在某温度时X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6min 后,反应就终止了 B.X 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 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 正和v 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少 答案B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答案A15. 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 ,右镜8m ,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24mB.32mC.40mD.48m 答案B16.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1λ=0.6328µm ,2λ=3.39µm ,已知波长为1λ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1E ∆=1.96eV 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2009年全国高考江西卷理综试题
一、选择题1.图1,反映北美洲的地形剖面图是()【2011·福州期末】挪威建造的“末日粮仓”种子冷藏库于2008年2月6日正式竣工并启用。
“末日粮仓”选择建造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一座山的山体内,比海平面高出130米。
它将保存全球已知的所有农作物种子,目的是为了在地球遭遇了核子战争、自然灾害或气候变化等灾难时,劫后余生的人类还能重新播种,保证世界农作物的多样性。
读图2完成2—3题。
2.“末日粮仓”选址在此的理由是()①纬度高,气温低②有永久冻土层,即使断电也能长时间维持低温③位于大西洋中岛屿,远离陆地,人类活动的影响小④避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淹没⑤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地面温度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3.图中A、B两地主要气候类型分别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B.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苔原气候C.极地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极地气候4.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A.领土狭小,人口稠密 B.位置优越,港口优良C.资源贫乏,位置重要 D.粮食和淡水靠进口5.新加坡不宜发展的经济部门是A.航运业 B.出口加工工业 C.旅游业 D.农业下图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回答1~3题。
6.图中③比①国家0~14岁人口比重( )A.约高6% B.约低6%C.约高1% D.约低1%7.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8.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9.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A.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 B.经济因素的影响C.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 D.地理因素的影响10.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图2-1),最合理的是()11.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12.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13.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 环境污染日严重1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害频繁;⑥水土流失加重;⑦社会秩序混乱;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09高考理综·江西卷】2009年江西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Na 23 S 32 K39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形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时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伟液体天然培养基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4.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
[理综]2009年高考江西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4 我从图上看出是 21 4 1 每份是 的 7 3
4 ÷3 7 1 4 = 7 ×3 4 = 21
4 把 7 平均分成3份, 4的1 . 就相当于求 7 3
你 发 现 了 什 么
在 里填上得数,在 里 填上“>”、“<”或“=”。
1 1÷4= 4 1 1 1× 4 = 4
?
1 1÷4 = 1× 4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4 把一张纸的 7 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把这4份平均分 成2份,涂一涂.
1 4 里有4个 7 ,平均 7 分成2份,每份是2 1 ,是 2 . 个 7 7
用算式表示:
4
7
÷2=
2 7
把这4份平均分成 3份,怎么分呢?
4 把一张纸的 7 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 分之几?
3 5
2 3
把 5 米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多少米?
4
4 5
2
4 5
2
1 2来自2 5(米)1
努 力 吧 !
如果把 5 米平均分成 3 份, 每份是多少?
4
?米
4 5
3
4 5
1 3
4 15
(米)
3袋味精共重750克,每 袋味精重多少千克?
750克 3 4 3 3 4 1 4 (千克) (千克)
在 里填上得数,在 里 填上“>”、“<”或“=”。
你 发 现 了 什 么
10÷5= 2 1 10× 5 = 2 1 10÷5 = 10× 5
?
在 里填上得数,在 里 填上“>”、“<”或“=”。 你 发 现 了 什 么
2009年江西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09年江西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Na 23 S 32 K39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 .近亲婚配可增加隐形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 .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 .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时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伟液体天然培养基 C .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 .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 4.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C .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 D .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
用纯合德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2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因此D错误。
2、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
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
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答案B【解析】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
2009年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2理综)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理科综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15.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A.13和0.30s B.3和0.30s C.13和0.28s D.3和0.28s16. 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
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
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
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
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17. 因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
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 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
则该电路可能为18. 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
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 1.62eV到3.11eV之间。
由此可推知, 氢原子A. 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了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B. 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C. 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D. 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19. 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卷第1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奇葩.(pǎ)刎.(wěn)颈之交睥睨.(ní)猝.(cù)不及防B.瞻.(zhān)仰趑.(zī)趄不前莅.(lì)临夙.(sù)兴夜寐C.冻馁.(něi)暴殄.(tǐan)天物禅.(chán)让惴.(zhuì)惴不安D.籼.(xiān)稻残羹冷炙.(zhì)祓.(bá)除殒.(yǔn)身不恤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况且荣誉 B. 国事何况名誉C.国是何况名誉 D. 国事况且荣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C.几天前,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江西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2009年江西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Na 23 S 32 K39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 .近亲婚配可增加隐形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 .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 .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时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伟液体天然培养基 C .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 .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 4.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C .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 D .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
用纯合德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 .1/8 B.3/8 C.1/16 D.3/16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 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A.Ba 2+、3NO .4NH+.Cl -B.ca 2+、3HCO -.4NH+.2AlO -C .K +、Ba 2+、Cl -、3HSO -D.Mg 2+、4NH+、24SO-、k+A.4B.3C.2D.17.将15mL2mol ·1L - Na 2CO 3 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0.5mol 1L -MCLn 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n M +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 中n 值是A.4B.3C.2D.18.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2222122213A NaOH H O NaA O H ++=+↑B.4242222KMnO HCOOK KOH K MnO CO H O ++=+↑+C.241(MnO HC +浓)△222112MnC C H O+↑+D.22742424324324267()3()7K Cr O FeSO H SO Cr SO Fe SO K SO H O++=+++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 .(1)7a - B.34a C.6(1)7a - D.12(1)13a -10用0.10m1•L -1的盐酸滴定0.10m1•L -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c(NH +4)>c(CI -),c(OH -)>c(H +) Bc(NH +4)>c(CI -),c(OH -)=c(H +)C c(CI -)>c(NH +4),c(OH -)>c(H +) D c(CI -)>c(NH +4),c(H +)> c(OH -) 11.为了建言某含有NaHCO 3杂质的Na 2CO 3样品的纯度,现将ν逆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2w 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211845331w w w - B12184()31w w w - C211734231w w w - D2111158431w w w -12.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既可以与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 2发生取代反应B. I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 反应C. 即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退色D. 既可以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13.下图表示反应X(g)−−→←−−4Y(g)+Z(g), H V <0,在某温度时X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第6min 后,反应就终止了B. X 的平衡转化率为85%C. 若升高温度,X 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 若降低温度, ν正和ν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单不全的的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15.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 ,右镜8m ,如图所示。
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 .24mB .32mC .40mD .48m16、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12m m λμλμ=0.6328,=3.39。
已知波长为1λ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1E V =1.96eV 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用2E V 表示产生波长为2λ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2E V 的近似值为 A .10.50eV B .0.98eV C .0.53eV D .0.36Ev17、如图,一段导线abcd 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
线段ab 、bc 、cd 的长度均为L ,且∠abc =∠bcd =135°。
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 ,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导线段abcd 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A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2ILB +1B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2ILB -1C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ILB +1D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ILB -118、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 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 、M 、N 是y 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
P点在y轴右侧,MP┴ON。
则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B.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C.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D.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
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
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为A.1.8×103kg/m3 B.5.6×103kg/m3C.1.1×104kg/m3 D.2.9×104kg/m320、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途中P、Q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5m和x=4.5m。
.P 点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
在下列四幅图中,Q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21.质量为M 的物块以速度V 运动,与质量为m 的静止物块发生正碰,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
两者质量之比M/m 可能为 A.2 B.3 C.4 D.52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2 、3、4、5、6为连接点的标号。
在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
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需要检测的有:电源、开关、小灯泡、3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各连接点。
(1)为了检测小灯泡以及3根导线,在连接点1、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 档。
在连接点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 挡。
(2)在开关闭合情况下,若测得5、6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表明 可能有故障。
(3)将小灯泡拆离电路,写出用多用电表检测该小灯泡是否有故障的具体步骤。
23.(10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
在平板上标出A 、B 两点,B 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
实验步骤如下:① 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 ;② 用直尺测量AB 之间的距离s,A 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1h ,B 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2h ; ③ 将滑块从A 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 ④ 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t ; ⑤ 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 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cos a ;⑥ 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做出cos f a 关系曲线。
24、(15分)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0(1)p p at =+,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0p 是材料在t=0℃时的电阻率。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
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
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
已知:在0℃时,铜的电阻率为 1.7×810m -Ωg ,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5×510m -Ωg ;在0℃附近,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310-℃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410-℃1-。
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1.0m 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
25、(18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静止放置三个质量均为m 的木箱,相邻两木箱的距离均为l 。
工人用沿斜面的力推最下面的木箱使之上滑,逐一与其它木箱碰撞。
每次碰撞后木箱都粘在一起运动。
整个过程中工人的推力不变,最后恰好能推着三个木箱匀速上滑。
已知木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 ,重力加速度为g.设碰撞时间极短,求(1) 工人的推力;(2) 三个木箱匀速运动的速度; (3) 在第一次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