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启发式”物理教学法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四步启发式”物理教学法

【高中物理】“四步启发式”物理教学法

【高中物理】“四步启发式”物理教学法疑,即疑问;疑惑,亦曰疑义、疑难。

获知始于生疑。

物理教师若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设疑,启发他们排疑、解疑,帮助他们消除学习心理上的障碍,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促进他们顺利地运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跨越知识间的难度障碍。

从指导学生感知、认知、获知的原则出发,湖北通城一中余拱焰老师设计并运用了“四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即“自学质疑----精讲释疑----讨论排疑----练习解疑”就是以“疑”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第一步:自学质疑】自学,尤其就是在指导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备无可替代的价值。

自学能力,就是学生今后专门从事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

指导自学无疑应当就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这里所建议的自学,不是通常下载教材,而是写作----钻研----思索。

教学时,通常必须先给写作思考题(并非广泛的陈述教材内容的写作小册子,而是具备一定思考性、能够增进认知教材内容的思考题),并在课堂上腾出一定时间(以减低学生的课外经济负担)使他们自学写作。

教师通过巡查和观测,介绍他们明确提出的相同问题,不予个别指导,及时发现各类学生自学时发生的相同情况,鼓励他们逐步培养恰当的写作方法,即要能够把握住教材的脉络(科学知识间的联系及基本思路)和要点(关键、难点),能够大胆的批评。

“疑则进”。

能否质疑,不仅是检验学生动没动脑,是否会动脑的重要标志,也是了解各类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善于质疑者必善于学习。

学习通过阅读----钻研----思考到阅读----质疑----理解的过程,是完成自学任务的基本过程。

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他们就能逐步地由“不读书”到“读书”;由“不会读书”到“会读书”,并能逐步地学会从课本中发现物理教材叙述的特点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物理思维的技巧,不断地提高自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逐步地适应物理学习的要求。

【第二步:通识科布季谢】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懂的问题,引起了疑惑,产生了疑问。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引言: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而启发式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一、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在进行物理教学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

通过调查问卷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物理的了解程度和感兴趣的领域。

这样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提出引导性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教授牛顿第二定律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用力推一个小石头和推一个大石头需要用不同的力?”,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三、设计实践性任务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

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

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或讨论。

例如,在教学电路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设计和搭建电路,通过合作解决电路中的问题。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提供反馈和评价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反思。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

可以通过讨论课、小组展示或书面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

结语: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提出引导性问题,设计实践性任务,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以及提供反馈和评价,教师能够更好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体系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体系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体系技巧在当今教育体系中,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设计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讲解重力定律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物体在地球表面上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等方式,发现和总结物理规律。

例如,在讲解光的传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从而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3.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能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和总结能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学生对能量守恒的理解。

二、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例如,在讲解摩擦力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摩擦系数下的物体运动情况,从而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和总结物理规律。

例如,在讲解欧姆定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初中物理是一个涉及实验、观察和思考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

以下是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行实验观察和推理思考。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示范实验法示范实验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物理实验演示的方法。

通过直观地展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在演示实验时,教师可以重点解释实验的原理和关键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实验现象,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示范实验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一种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物理问题给学生,要求他们通过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物理原理和概念进行思考和推理,并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全面理解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互动法课堂互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互动的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电脑、动画和实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展示物理概念和实验过程,使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加形象和易于理解。

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通过以上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一、建立启发性学习环境为了有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首先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物理实例,以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观察和实验。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积极回答学生的疑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逐渐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

二、提出启发性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时,教师应该提出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

问题的设置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动手实践。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我们不扶着物体的时候,它会停下来?”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促使他们去找答案。

三、培养启发性思维启发式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启发性思维,使他们能够主动掌握知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和观点,并进行有理有据的推测和论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通过这样的互动和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四、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引导他们从实验和观察中发现物理规律。

例如,在讲解压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改变力的大小和面积来观察压强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自己发现并理解压强与力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和归纳知识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和观察结果,归纳物理定律和原理。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和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启发式教学的四个步骤

启发式教学的四个步骤

启发式教学的四个步骤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启发式教学的四个步骤包括引入问题、提供信息、激发思考和总结归纳。

1. 引入问题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入一个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关几何形状的问题,如“如何在给定的边长条件下构造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问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思考和探索。

2. 提供信息在引入问题后,教师需要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或素材,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

这些信息可以是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信息提供给学生。

例如,在上述的几何问题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等边三角形的示意图和相关的几何定理,帮助学生理解等边三角形的特性和构造方法。

3. 激发思考在提供了相关信息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启发他们的想法。

例如,在几何问题中,教师可以问学生“如何利用所给的边长条件构造一个等边三角形?”或者“是否可以利用几何定理来证明所构造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通过这样的思考和探索,学生可以逐渐理解并解决问题。

4. 总结归纳在学生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解决过程进行整理和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和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提出一些问题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例如,在几何问题中,学生可以总结构造等边三角形的方法和证明等边三角形的几何定理。

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教学基本教学方法(最新)

物理教学基本教学方法(最新)

物理教学基本教学方法(最新)物理教学基本教学方法物理教学基本教学方法有: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双向交流中使课堂生动活泼。

3.启发式教学法:能引导、刺激学生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单元教学法:从部分到整体,再从整体到部分,反复学习,逐步深入。

5.类比法:是一种从已知推未知,或把已知的类似运用到未知上去的方法。

6.演示法:教师运用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操作,或让学生观察现象,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这些方法根据需要和条件可灵活应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物理目标教学方法物理目标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创设情境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造必要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认识物理规律,掌握基础知识。

3.研讨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具体的帮助指导,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4.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形成技能。

5.考核法: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这些方法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进行调整与创新。

物理计算教学方法物理计算教学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理解基本概念和公式:在物理计算教学中,首先需要确保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公式有深入的理解。

这可以通过教师讲解或学生自主学习来实现。

2.练习基本计算:物理计算教学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如加减乘除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3.教授物理模型的解题方法:物理计算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一些特定的解题方法,如物理模型建立、物理过程分析等。

教师可以教授这些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践。

4.解题策略的指导:物理计算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策略,如选择合适的公式、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等。

教师可以教授这些策略,并让学生进行实践。

物理课程中的启发式教学

物理课程中的启发式教学

物理课程中的启发式教学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探讨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与创新能力。

本文介绍了在物理课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一些实践,以及启发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一、探索式实验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实验技能与实验精神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学生跟随老师操作,实现实验目的。

相比之下,探索式实验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

老师只提供实验题目或任务,不给出详细的操作方法和结果预测。

学生需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最后探究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

这样的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问题式探究问题式探究是一种让学生从问题开始探索的教学方法。

物理课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而忽略了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问题式探究强调“问题驱动”,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究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联系。

学生需要自己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最终推导出相应的物理原理。

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启发学生思维、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三、案例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是从实际案例出发,让学生借助案例探究物理知识的教学方法。

物理学科中有很多应用广泛的案例,如牛顿的三定律、热力学的热力循环、电的感应定律等。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案例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掌握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同时,案例式教学还可以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四、问题驱动的讨论式教学在问题驱动的讨论式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或情境,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探究物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电路理论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复杂的电路图,让学生探究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等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思维开放、独立思考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素养和应用能力很有帮助。

初中物理教学的启发式教学法

初中物理教学的启发式教学法

初中物理教学的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并提高其学习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发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探究。

例如,在教授光的折射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折射规律。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学习知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

例如,在教授力和运动时,可以提问:为什么跑步时会感到阻力?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跑步时空气的阻力导致身体感到阻力的结论。

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因此我们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教学视频等多种资源来呈现知识。

例如,教授静电电荷时,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视频的方式展示电荷的产生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感受物理现象。

这样的多样化资源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力。

四、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法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实验和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电路的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合作搭建电路,共同解决电路问题。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物理教学方法

高三物理教学方法

高三物理教学方法物理是高中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高三阶段,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呢?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三物理教学方法,希望能为物理教师们提供有价值的教学思路。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通过提供问题、引导思考、探索实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高三物理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启发式教学法:1. 提问引导法: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可以使用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电路知识时,可以提问:“为什么在电路中,电流会选择通过阻值较小的路径?”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电流选择路径的原因。

2. 探究实验法: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

例如,在教学光的反射定律时,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利用反射实现光的传输,观察和验证光的反射方向与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

3. 问题解决法:提供一个真实的物理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力学中的“受力分解”的知识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斜面运动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

通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工具,将丰富的图像、动画和声音融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多媒体教学法:1. 动态模拟演示法:通过使用物理模拟软件或动画,呈现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

例如,在教学光的衍射时,可以使用演示软件展示不同孔径大小的光屏产生的衍射效果。

2. 视听讲解法:结合视频、音频材料进行教学讲解。

通过播放相关实验视频和专家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启发式教学的四个步骤

启发式教学的四个步骤

启发式教学的四个步骤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探究和发现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解决方案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启发式教学的四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在启发式教学中,首先需要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展示一个引人注目的实例或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二步:自主探究和发现在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工具,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疑惑,进行实验、调查和讨论,从而深入理解问题,并逐渐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第三步:合作交流和分享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分享。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思考和发现,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合作交流和分享,学生可以从彼此的经验和观点中获得启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归纳总结和评价反思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分享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反思。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发现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有条理的知识框架。

同时,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学生在启发式教学中可以培养出很多有用的能力,如观察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同时,启发式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启发式教学的四个步骤分别是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自主探究和发现、合作交流和分享、归纳总结和评价反思。

这四个步骤相互衔接,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方式。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启发式教学法高中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规律的学科,它不但是理论性和实验性相结合的学科,也是实践性和研究性相联系的学科。

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老师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其中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指的是以启发式问题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到在学习过程中自由而有趣。

启发式教学法是贴近生活,引发好奇心,促进思维发展以及发挥受教者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应用启发式教学法,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物理学的乐趣和魅力,也提高了物理学学习效果。

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启发式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侧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以学生为主角,教师的角色更像辅导员,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学习、探究问题,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采用多种形式,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如游戏、实验、讨论等,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乐趣和生活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应用:1、提高学生的兴趣高中物理课程贯穿数学和实验两方面,因此教师可以在物理学实验中引入游戏元素,初步带入认知和解耦的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双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2、课堂互动在高中物理课中,教师既要以相应的形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又要注重集体探讨、小组合作和交流,尽量让学生在互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共同体感。

3、启发性问题针对学生熟知的现象,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性认识问题并探索问题,将他们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技能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知识迁移高中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规律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如果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框架,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规律,建立兴趣和自信心。

结语:以启发式教学法为核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批判性思维和合作意识,能够帮助我们满足课堂多样化和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需求。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启发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了解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和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启发式教学法注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逐步建立知识体系。

3. 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促进他们共同解决问题。

4. 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设计符合启发式教学法的教学活动了解了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物理知识内容,设计符合启发式教学法的教学活动。

具体步骤如下:1. 引入问题情境: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引入电路知识时可以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什么电灯开关可以远程控制?”2. 设计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例如,学习光学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个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反射现象。

3.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结合实验结果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4. 提供反馈和总结:在学生完成探究后,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总结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三、注意事项和教学技巧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技巧: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实验和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物理初中教材运动学教学方法

物理初中教材运动学教学方法

物理初中教材运动学教学方法运动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初中物理的重要部分。

通过学习运动学,学生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培养数学思维和观察力。

为了提高运动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合初中物理教学的运动学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积极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过程。

在运动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个车辆在不同速度下行驶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记录数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这种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示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是一种由教师展示和演示的教学方法。

在运动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准备好的实验和演示来向学生展示物体的运动规律。

例如,可以用小球滚下斜面的实验来展示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通过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学的概念和原理。

示范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三、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运动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些运动学问题,并要求他们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加深对运动学概念的理解。

讨论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四、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是一种以实践活动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在运动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运动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测量小车滑下斜面的时间、测量自行车在不同速度下行驶的距离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实验技巧,还能够深入理解运动学的概念和原理。

实践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物理初中教材运动学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法、示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运动学教学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创造多样化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将从课堂设计和教师角色两方面介绍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设计1.阶段划分启发式教学强调通过充分的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其探究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类复习、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并逐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四个阶段的详细划分如下:阶段1:认知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建立问题意识和基本概念,并提醒学生注意积累数据和观察结果。

阶段2:探究阶段,教师灵活运用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这个阶段学生对于问题、过程和结果具有一定的了解。

阶段3:拓展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推理,积极探索未知的信息,并试着尝试更多的方案。

阶段4:综合阶段,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比较和总结,逐步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并加深其记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2. 编排情境启发式教学中,情境是构建的知识框架,也是学习的载体。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研究实例、进行实验、探究现实生活等方式,构建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积极探索,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情境中可以融入以下元素:故事情节、科学实验、案例分析、游戏活动、实地观察等。

二、教师角色1.指导者启发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科教育的基础能力的培养。

通过个体指导、小组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调节者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的转换角色,其控制的力度必须加大,掌控教学进程,避免学生进入困惑状态。

教师用多样的评估工具,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能够掌握节奏,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评估者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在单元结束后,除了对于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还将对于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评估,如何对于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评估,将是启发式教学中教学实践的一个难点。

中学生物理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探究

中学生物理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探究

中学生物理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探究中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的过程。

通过中学生物理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的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具体的实验现象或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教授“测量长度”的内容时,可以通过给学生一根木棍,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比较物体的两个部分的长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长度可以通过比较物体与木棍长度的一部分来测量,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的长度是可以被测量的,从而培养学生准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

二、实践探究法实践探究法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并通过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摩擦力”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设计实验,观察滑轮上放置不同物体的摩擦力的变化,并解释摩擦力的产生原因。

通过此实践探究的过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机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在教学“抛体运动”时,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抛出的石头会成抛物线运动?”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力和分析力,分析抛体运动的特点,理解抛物线运动的本质,并通过实际例子和数学推导验证学生的答案。

通过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互相补充和引导,共同解决问题。

物理课堂教学四步曲

物理课堂教学四步曲

物理课堂教学四步曲随着我校课改日益推进,各学科组在我校“三段五步法”模式的框架下摸索适合本学科的具体教学模式,我也积极努力,对物理课堂教学探索了近半年时间,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现与大家分享,欢迎指正。

那就是物理课堂教学四步曲:第一步,我来问,你来答;第二步,你来问,他来答;第三步,随便问,随便答;第四步,且看我总结。

一、课堂操作步骤说明开场白:教师进行“情景导入”。

要求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话题贴近生活,语言优美,富有激情,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明确学习目标。

(1)第一步:我来问,你来答。

这一步的执行者为教师。

教师针对本节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如概念、公式、新名词、定理等设置成问题,一上课便点名让学习中下游的学生回答。

若他们能流利地正确回答,说明全班学生都掌握了;若有个别地方说不到位,教师可作简要点拨。

这一步的目的不仅是帮助教师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也是为了督促学习上不自觉的学生课前预习,能够为基础知识的落实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我们请小明学生来介绍一下变压器的基本构造。

(2)第二步:你来问,他来答。

这一步的执行者为学生。

教师针对“问题反馈卡”上的问题逐次安排各小组提问,其他小组的学生来解决问题(抢答)。

安排各小组提问,是教师第二次备课的成果,是给每个小组平等的提问机会,说明教师是关注他们的,同时有效保证了本节知识内容的完整性。

安排其他小组的学生抢答,而不安排指定的小组来答,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充分的准备。

经过这一步,教学内容已基本完成。

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普遍性、共性问题都已得到解决。

例如,学生小华:我们组的问题是:请用自己的语言阐释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学生小燕:这个问题我们组来解决……(3)第三步:随便问,随便答。

这一步的执行者为班里优等生。

在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的基础上,安排这个环节,目的是把课堂教学再推进一步,深化知识,开展良性竞争。

一些优等生、中上游学生,爱思考、爱提问题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个环节提出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初中物理启发式教学模式与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教版

初中物理启发式教学模式与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教版

启发式教学模式与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

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具体的教学方式,它强调整体性、程序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是教育教学的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人们在教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启发式教学就是其中实践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我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为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整体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现就一些感悟简述如下:一、导入要奇——兴趣性。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

”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一阶段可直接作为新课导入,也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进入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过渡,但它决不等同于导入过程,而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因为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

如果教师通过导课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在讲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可以设计几个非常有趣的实验:(1)将废注射器带针头的一端切开并打磨光滑,把活塞推下来,但别推到底,使注射器的下端紧贴一位同学胳膊上的肌肉,这样便封闭了一定量的气体,然后用力拉一下活塞并放开,可以看到活塞站立在胳膊上并有一部分肌肉被压进去,同时这位同学疼得会叫出来,为什么?(2)将带针头的注射器活塞推到离底1厘米左右,再将针头插进一橡皮塞中,这样便封闭了一定量的气体,叫几位同学用力推和拉,经大家仔细观察会看到示范的同学很吃力,而且根本推不到底,拉完以后放开手,活塞很快恢复到原位。

同学们带着一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归纳总结,便能得出结论,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这一阶段,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否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的基点定位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步启发式”物理教学法
疑,即疑问;疑惑,亦曰疑义、疑难。

获知始于生疑。

物理教师若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设疑,启发他们排疑、解疑,帮助他们消除学习心理上的障碍,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促进他们顺利地运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跨越知识间的难度障碍。

从指导学生感知、认知、获知的原则出发,湖北通城一中余拱焰老师设计并运用了“四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即“自学质疑----精讲释疑----讨论排疑----练习解疑”就是以“疑”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第一步:自学质疑】
自学,尤其是在指导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自学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

指导自学无疑应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这里所要求的自学,不是一般浏览教材,而是阅读----钻研----思考。

教学时,通常要先给阅读思考题(并非普遍的陈述教材内容的阅读提纲,而是具有一定思考性、能加深理解教材内容的思考题),并在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让他们自学阅读。

教师通过巡视和观察,了解他们提出的不同问题,予以个别指导,及时发现各类学生自学时出现的不同情况,引导他们逐步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即要能抓住教材的脉络(知识间的联系及基本思路)和要点(重要、难点),能大胆的质疑。

“疑则进”。

能否质疑,不仅是检验学生动没动脑,是否会动脑的重要标志,也是了解各类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善于质疑者必善于学习。

学习通过阅读----钻研----思考到阅读----质疑----理解的过程,是完成自学任务的基本过程。

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他们就能逐步地由“不读书”到“读书”;由“不会读书”到“会读书”,并能逐步地学会从课本中发现物理教材叙述的特点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物理思维的技巧,不断地提高自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逐步地适应物理学习的要求。

【第二步:精讲释疑】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懂的问题,引起了疑惑,产生了疑问。

有的虽经老师巡视时的个别辅导已受到启迪,但大多数学生仍有不少问题须通过老师点拨的精讲而得到解决。

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精讲,与一般的讲课不同,它不是照本宣科或少讲,而是在学生通览教材并经一般性思索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讲解。

因此,要用精炼而概括的语言把重点或难点讲透。

须知,对学生在自学中遇到而难以解决的问题,若不讲透,可能会使自学落空;不管学生是否弄懂,讲得过细,也不给他们以思考的余地,可能又重新回到满堂灌、注入式的老路上去,使自学流于形式。

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在学生所掌握的全部知识储备中把解决面临疑难所需要的那些知识抽取出来,通过精讲来启发他们进行灵活的应用。

教师精讲,一定要抓住学生难于接受的内容,抓住学生易于混淆的内容,抓住学生中带共性的内容。

一定要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注重介绍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才能按照自己思考的路子抽取其需要的知识,用以填补思路中的“空白”,连接思路中的“断点”。

教师讲得精,学生听得也就认真。

其实讲得过多,学生的大脑兴奋点也不易集中,不易抓住要点,讲得精,可以破除学生依赖教师讲授,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习惯,也可以克服他们阅读不思考、自学不质疑的毛病。

有经验的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都是惜话如金,从不多讲、乱讲,而用精讲来提高时效的。

【第三步:讨论排疑】
物理知识不仅是物理科学的结论,而且包括物理思维的过程。

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给他们一个议论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机会。

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经过教师引导、点拨后能解决的问题,也尽量交给他们去解决。

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能促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潜心思考,提高使用参考书和工具书的积极性;也能逼使他们在教师精讲过程中独立分析,提高为取得讨论发言权而积极寻找理论依据的自觉性。

讨论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善于“激疑”,善于提出适量的表面矛盾,让他们深思,让他们亲自体验一下“跳起来摘桃子”的心情,从而激发出深入求知的兴趣。

通过议论,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消除学习的畏惧感,使那些具有相同见解的学生产生学习的快感,使那些具有不同见解的学生欲罢不能,使那些仍有困惑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顺着问题的线索去寻求解决的思路。

这样,讨论的过程就变成了排疑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疑难经过争议、讨论之后,基本上能得到较为完善的答案。

为使讨论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而获得理想的结果,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特别要及时鼓励那些敢于发言和勇于争论的学生,使讨论不断引向深入;另一方面,还要留心观察,把握动向,针对出现的问题,抓住时机,予以适当的点拨。

【第四步:练习解疑】
练习的过程是运用已学过的旧知识解答新疑难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解题练习并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对抽象出来的概念与规律进行反思,使前后知识相互挂钩衔接,促进智力的发展和知识和迁移。

解题就是练习,就是解疑。

为此,课堂教学时,物理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

要引导他们明确解题思路,即要求能正确理解题意,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灵活地选择有关概念和规律分析、推导,达到问题的解决;还要指导学生善于以物论理,能简要地运用语言文字。

对于格式、步骤、单位选用、取值方法等都应规范化,以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指导解题练习,要求教师精选好具有科学性、典型性、思考性的例题和习题;充分发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或多题一解的功能,促使学生形成思维的热点,发展动态思维,达到解会一道题、弄懂一类题的目的。

对学生的解题,教师也要及时而有针对性地讲评,帮助他们明辨是非。

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难度适当的习题,就能消除死套题型的定势影响。

逐步培养出寻求变异、不依常规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一切知识既是探索的结果,又是重新探索的起点。

小结,是对旧知识归纳性的练习,也是对新知识研究性的探索。

因此,还有必要加强“题后小结”和“编题活动”,指导他们进行单元小结、章节小结或体会最深刻的某一内容的小结。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熟练地运用物理知识,还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排除疑难,有利于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和联系,提高综合、归纳和探索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