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与拙政园

合集下载

拙政园简介

拙政园简介

【拙政园·简介】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世界文化遗产。

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ù, <书>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

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

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面积约18.5亩。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王氏拙政园记

王氏拙政园记

文征明与王献臣相识已久,以文征明在当时的影响,王献臣建园必与文征明多有交流(此点可参见王铁华同学的论文)因而,文氏极可能不仅仅熟知王氏建园初衷,甚或以其著名画家的身份参与了全园景观的筹划与建设,因而即便今天所见到的《王氏拙政园记》的写作年代距园始建之时已二十余年,但其中所记述的与王氏建园初衷相去应不远,因而似可作为研究资料。

文征明的《王氏拙政园记》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仅两句,述园址,讲园依基地的既有状况稍加整伤而成。

第二部分则详述园内景物,其为文依游览路线一一道来,叙述之详尽,与导游手册无异。

从此段记述可以看出,文氏对园内景物,了如指掌,且喜爱有加故能不厌其烦,娓娓道来。

第三部分则述“拙政” 之名的由来,并借“拙政”之典故,将王献臣与古之名宦潘岳等人相提并论,以盛赞王之能不顾仕宦诱惑,而激流勇退,优游林下的作法。

从文征明文中可以看出,拙政园的建设,系因园址“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

”而成。

因此形成园中水面较大的景观特色。

这其中当然有文人夸张的成分,这样规模的园林,稍加浚治是远不够的。

但园景系依场地中故有的地势,利用园内低凹积水的条件形成水景,并利用水体疏浚和场地的整理围绕水面建成诸景点的作法当是无疑的。

而且作为退隐优游之所,园景应不尚华丽而颇具朴茂之风也在情理之中。

据文征明所记,园中有“堂一楼一,为亭六轩槛池台坞涧之属二十有三,总三十有一。

文氏的这种说法,也许并非因园中有景点三十一处,很可能是因为此记系配合三十一景图而为,因而方有此说。

通览文氏此记,其中言及假山奇石之处并不多,而石景亦不显著,虽然其所绘三十一景图中多有奇石,但其中所反映的假山形象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奇石散漫于林下的作法。

记中多有述及的倒是园中植物之繁茂似与其它园林多有不同: “循水西行,岸多木芙蓉,日芙蓉喂。

……亭之南,黯以修竹,··,一至是水折而北,……夹岸皆佳木。

其西多柳,曰柳限。

文征明拙政园诗词

文征明拙政园诗词

文征明拙政园诗词文征明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传诵,其中著名的《拙政园词》更是被誉为民间艺术珍品。

本文将介绍文征明与拙政园,并选取几首他的诗词,一同欣赏他的才华风采。

拙政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园林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该园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原为私家园林,后经多次更迭与改建,如今成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又因文征明的《拙政园词》而闻名于世,词中描绘了园内的景致和人文氛围。

文征明是明代中期的文学泰斗,他的诗词以纯正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才情横溢,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

他的作品充满着对自然、生活、人性的感悟,给人以深思。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品味文征明的几首佳作。

1. 《拙政园》霜景冻残荷,瑶台被烟罩。

东篱寻野客,南陌对边翰。

遥韶回角响,近海泛艳殿。

苍茫极目望,云幕久相宽。

这首诗以描绘拙政园的美景为主题,通过描述冬日的园内景象,展示了园林秀丽的景色与雄伟的建筑和东部海滨的壮丽景色。

2. 《拙政园词·落花》正见君子松柏夭,忽闻落红如经久。

时在暮春微风里,翠黛轻封住夕阳。

轻尘满地人无迹,满枝纷坠雨初晴。

遗恨遗恨几时了,能令憔悴黄花明。

这首词以形容拙政园落花的短暂美丽为主题,通过描绘花瓣如雨般飘落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短暂美丽的遗憾和感慨。

3. 《拙政园词·夏夜》夜静珠帘卷,风微玉堂闻。

绿枝闲雨歇,青草隔窗分。

卧静妆江影,窗凉煮梦云。

明朝开卷字,落花语君闻。

这首词以描绘夏夜拙政园的宁静与典雅为主题,通过描述夜色下的园内景象,表达了诗人静心欣赏园林之美的心境。

通过欣赏这些诗词,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文征明的诗词风采,也能感受到拙政园的独特魅力。

文征明以其才情与拙政园相辅相成,使得这座园林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总结起来,文征明的《拙政园词》展现了他对拙政园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园内的美景,更凝聚着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深思考。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历史沿革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监察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两次被贬,于是辞官回乡,将元代的大弘寺扩建为园,园名取自西晋潘岳的《闲居赋》,“筑室种树,灌田鬻蔬,以供朝夕之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拙,表达出园主人的忠贞的品质。

公元1533年,王献臣用30金请文征明为拙政园画了31幅画,如今被刻成书条石放置于东部和西部花园的复廊上,为后世修复拙政园起到了参考作用。

王献臣死后,据说他的儿子,一夜之间把园子输掉,后来园子归一户姓徐的人家所有。

拙政园占地面积78亩,全园为三个部分: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侍郎王心一所有,王心一是一位山水画家,根据自己的设计,在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归园田居建成,大概是东部花园的位置所在。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除去东部花园,偏东部分为太守蒋起所有,按照文征明的31幅画,恢复园子明代时期的风格,被称为复园,偏西部分为当时的叶世宽所有,取名书园。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忠王李秀成攻占苏州城,以苏州为中心建立了苏福省,拙政园东、中、西三部分被合并为忠王府后花园。

公元1863年,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进去苏州城,将拙政园改为江苏巡抚行园,花园部分改回拙政园。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拙政园被改为八旗奉直会馆,园林部分改名为拙政园。

现在的西部花园,在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划归为富商张履谦所有,又称为补园。

拙政园和苏州的留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这是因为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只有四个园林。

1997年,拙政园等苏州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拙政园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芙蓉榭芙蓉榭,芙蓉指的是荷花。

园林大家计成在《园冶》中写到“榭者,藉也,藉于水边、假山石边一种小型的挑空建筑”芙蓉榭的正面是一池荷花,背后是一面白墙,形成了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榭内设有镂空的圆光罩,里面放置一块红色的太湖石,十分吸引游人的注意力,从而忽略了水到这里到了尽头,仿佛水是从榭下流过,给人一种水无尽,山无穷的感觉。

苏州拙政园简介概况

苏州拙政园简介概况

苏州拙政园简介概况
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位于苏州城北,它是苏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典园林。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原名“桑园”,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的故居。


正德十四年(1519年),文征明以七十万两白银买下这片土地,
建成了自己的宅院。

后几经兴废,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康熙皇帝御笔亲题“拙政”二字。

因其主人是明代的政治人物,故名“拙政”。

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山水环绕,亭台楼阁、水榭
长廊、曲径通幽。

全园以山为主,山水萦绕,楼台隐映。

池沼清澈,花木繁茂。

园内建筑大多是临水而建的江南古典园林建筑。

园内还有以假山出名的“假石山房”和以花草出名的“花港观鱼”等景点。

拙政园是我国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为入口广场区;中部为庭院景区;西部为园林建筑区和园林水体区;北部为花园休闲区。

—— 1 —1 —。

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一、简单概况明正年间,王献臣告知文徵明自己建园林的计划后,文徵明表示愿鼎力相助。

以大弘寺遗址为基础,将低洼处开挖成池,四周林木和间隙较多,以此为竹林,栽植各种花木。

园区分东中西3部分,东部的花园开阔雅致,种植花木用以吸引各类蜜蜂与小鸟,营造一幅生机勃勃的风景画。

中部沿岸植以柳,尽展树木的婀娜。

西部建筑点以芭蕉、翠竹,和以自然之声。

一个树木繁茂的江南私家园林,自然典雅、曲径通幽的园子就这样奇迹般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建筑布局(一)整体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拙政园是苏州市现存最大的私家园林,整体空间布局效仿于自然,全园以水为中心,建筑临水而建,庭园错落有序,花木秀而繁茂,在有限的面积内构建了丰富的园林空间,整体空间布局富有层次与变化。

全园共分为3个部分,其中中部为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以中心水池为主要景区,池中营筑土山,依水构建主体建筑,配以富有意境的植物,营造山水之间的旷野景致。

拙政园的整体布局与具体景致的空间布局,都具备很强的观赏性。

第一,人的“视觉、触觉、运动觉”是人自身“空间意识”的主要构成因素,也是园林布局的建构依据。

拙政园的景观布局是在顺应人的生理特性的前提下进行建构的,符合观赏者“先大后小,由远及近”的感官知觉顺序。

从整体布局上看,拙政园整体为东西走势,以湖面为主体,在水面上延伸诸多路径,呈放射状串联起各个景观。

主体景观大多悬水而建,周围种植大量绿树花草,以达到“移步换景”的观赏效果。

拙政园共有东、中、西三部分,各具特色。

东花园开阔疏朗,西花园建筑精美,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占地面积广,视野开阔,展现了宏观壮美、灵秀蕴藉的美感。

园林的“半开放”游览模式有利于给人带来“视觉、触觉和运动觉”上的综合性审美体验,建筑师以园林的布局空间为载体,通过“假山、栏杆、长廊”的建构反映和体现“空间意识”。

拙政园介绍

拙政园介绍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 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 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其次是建 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

这种园中园式的庭院空间的出现和变化,究其原因 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与园林面积缩小有关。 光绪年间的拙政园,仅剩下了1.2公顷园地。与苏州 其他园林一样,占地较小,因而造园活动首要解决 的课题是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营造出自然山 水的无限风光。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 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 虚实相间空间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 先收、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 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 景观。这种处理手法,在苏州园林中带有普遍意义, 也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征。
靠南的若干次景区则多是建筑围合的内聚和
较内聚的空间,建筑的密度比较大,提供主 人生活和园居活动的需要。园中部的布局主 要以次景区的“密”来反衬主景区的“疏”, 既保证了后者的宛若天成的大自然情调,又 解决了因园林建筑过多而带来的矛盾。 中部的拙政园是典型的多景区多空间复合的 大型宅院,园林空间丰富多变、大小各异。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 沿袭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 景观取自植物题材 。 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杏花盛开,“遮 映落霞迷涧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锦 帐重叠。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有泛红轩、 至梅亭、竹香廊、竹邮、紫藤坞、夺花漳涧等景观。 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 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
远香堂
远香堂与西山上的雪香云蔚亭隔水互成对景

文徵明《拙政园十二景图》的顺序

文徵明《拙政园十二景图》的顺序

文徵明《拙政园十二景图》的顺序王 杨《拙政园十二景图》作为文徵明晚年重要的园林山水作品,对研究文氏园林山水风格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拙政园十二景图》其实并不完整,仅存八幅诗图一一对裱。

关于这八幅诗图的顺序是否为一一对应的关系,研究文徵明园林山水的学者产生了分歧。

因此,重新厘清现存八景图的关系或许可为人们进一步揭示文徵明园林山水艺术风格的演变提供新起点。

一、疑问的提出此册页虽名为《拙政园十二景图》,但实际现存的册页内容并不是完整的十二幅,而仅有八幅。

这些残存内容以诗文和绘画对照的形式装裱成册页,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这八幅内容分别为“繁香坞”“小沧浪”“湘筠坞”“芭蕉槛”“钓䂬”“來禽囿”“玉泉”“槐幄”。

学者班宗华曾说:“十八年后的1551年园中景物已昔往非比,文又重新另绘8幅《拙政园固册》图诗以志景物变化,所以才会有8幅版本面世。

”他认为,现存“八景图”之所以会呈现与三十一景图如此不同的面貌,是十八年里拙政园园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致。

这种认识自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言外之意似乎没有考虑到这八幅图可能发生错裱的可能。

后来,美术史学家高居翰在其《不朽的林泉》一书中说:“现存的八幅册页和八页题诗:來禽囿、钓䂬、槐幄、玉泉、繁香坞五景,诗和图都在;小飞虹、若墅堂、倚玉轩三景,只剩下图,诗已遗失;小沧浪、湘筠坞、芭蕉槛三景,则只剩下诗,图已不存。

另外加上待霜亭一景刚好凑成完整的十二景。

”他开始考虑这几幅图可能出现错裱的情况,并以自己的认识加以更正。

而后学者毛秋瑾又据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同意高居翰的部分结论,但对这八幅图中的“湘筠坞”和“芭蕉槛”两图提出了不同看法,她认为“繁香坞”一图并非“繁香坞”亦非高居翰认为的“若墅堂”,遗憾的是其并未进一步给出相应理由。

基于几位学者的意见不统一,笔者认为,有进一步理清“八景图”顺序的必要。

二、“八景图”的顺序问题十二景图中的“來禽囿”“钓䂬”“槐幄”“玉泉”四景,其诗文题记和画面内容学界意见比较统一,这里暂且不做讨论。

文征明拙政园记译文

文征明拙政园记译文

文征明拙政园记译文好啦,那咱开始啦。

《拙政园记》原文:槐雨先生王君敬止所居在郡城东北隅,质而雅,驯而文。

中筑室若干楹,畜书数千卷,以友讲习,文号槐雨。

日与贤士大夫游,其志尚高雅,而所与游者多名人,相与上下议论,而其所作所为,咸有可观者。

今其居为余购得之,以其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因以名园。

园之东为繁香坞,植牡丹、芍药数十本。

南为蔷薇径,种蔷薇满架。

西为来禽囿,畜养林禽。

北为瑶华境界,植梅百本。

又有芙蓉隈、红药栏、湘筠坞、木樨岑、海棠峡、棕亭、竹径、茶寮、药圃、华池、净几、曲房、洞房、回廊、曲桥、飞梁、危阁、绣闼、雕楹、朱槛、碧甃、文石、平冈、小山、曲水、方池、深沼、清泉、飞瀑、嘉木、奇花、怪石、珍禽、异兽,莫不毕具。

余性好山水,而家无园囿,每见人有园亭,辄艳羡之。

及得此园,喜不自禁,遂构屋数楹于其中,以为菟裘。

而余之营此园也,初无意于胜也,聊以自适而已。

然工既成,而其景之美,有出于意想之外者。

译文:槐雨先生王敬止住的地方在郡城的东北角,朴实又雅致,温和又有文采。

中间盖了好些间屋子,收藏了好几千卷书,用来和朋友一起学习研讨,他的文号叫槐雨。

整天和贤能的士大夫游玩,他的志向崇尚高雅,而且和他一起游玩的大多是有名的人,互相之间议论纷纷,而他的所作所为,都挺有看头的。

现在他的这个住处被我买到手啦,因为这地方有一大片积水在当中,稍微整治了一下,周围种上树木,就用这个来给园子起名字。

园子东边是繁香坞,种了几十棵牡丹、芍药。

南边是蔷薇径,种满了蔷薇爬满架子。

西边是来禽囿,养了些林子里的鸟。

北边是瑶华境界,种了一百棵梅花。

还有芙蓉隈、红药栏、湘筠坞、木樨岑、海棠峡、棕亭、竹径、茶寮、药圃、华池、净几、曲房、洞房、回廊、曲桥、飞梁、危阁、绣闼、雕楹、朱槛、碧甃、文石、平冈、小山、曲水、方池、深沼、清泉、飞瀑、嘉木、奇花、怪石、珍禽、异兽,没有不齐全的。

我向来喜欢山水,可家里没有园林,每次看到别人有园亭,就特别羡慕。

文征明《拙政园图册》书画欣赏

文征明《拙政园图册》书画欣赏

文征明《拙政园图册》书画欣赏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的经典之作,始建于明朝。

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旧址进行拓建,作为自己家的花园,取名为拙政园”
1551年,文征明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三十一景中选择了其中的十二景重绘一册页。

该册页十二景现在存有八景,现在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

槐幄
文征明与拙政园颇有渊源,据说他不仅亲自参与了拙政园的设计工作,还写过《王氏拙政园记》。

玉泉
芭蕉槛
来禽囿
钓矶
小沧浪。

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综合

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综合

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综合汇报人:2023-12-13•引言•画作风格与特点•画作技巧与鉴赏目录•历史价值与影响•文化内涵与传承•跨领域应用与推广01引言明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文徵明位于江苏苏州,为明代弘治进士王献臣弃官回乡后所建,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文徵明与拙政园背景文徵明受王献臣之邀,参与拙政园设计并绘制此图。

创作背景画作内容艺术风格全图描绘了拙政园的三十一个景点,各景点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

融合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体现了文徵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030201《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概述分析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艺术特色、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徵明的艺术造诣和拙政园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推动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研究与传承。

综合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意义研究目的02画作风格与特点文徵明的画风细腻、清雅,注重笔墨韵味,追求自然、和谐之美。

细腻、清雅文徵明善于构图,注重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

构图巧妙文徵明在画作中善于融合自然与人文元素,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融合自然与人文文徵明画风简介画作以拙政园为题材,展现了园林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具有浓郁的园林风格。

园林题材文徵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园林中的每一处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

细腻描绘画作中融入了文徵明的诗意表达,通过园林景色抒发情感,使画面更具感染力。

诗意表达《拙政园三十一景图》风格分析画作中的意境与审美追求自然之美文徵明在画作中追求自然之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韵味和魅力。

营造宁静氛围画作中通过巧妙的构图和色彩运用,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抒发情感文徵明通过画作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使画面充满情感色彩。

03画作技巧与鉴赏文徵明运用自如的线条,勾勒出山水的轮廓,使得整个画面流畅自然。

线条流畅自然采用散点透视法,将拙政园中的各个景点巧妙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卷。

关于古典园林的故事

关于古典园林的故事

关于古典园林的故事
那我给你讲个苏州拙政园的故事吧。

话说以前有个叫王献臣的官儿,在官场混得那叫一个心烦意乱啊。

被人坑了,还遭贬官,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这老兄一寻思,得嘞,官场不留爷,爷自有去处。

就决定回苏州老家,建个园子好好享受享受生活。

他就开始着手打造这个园子,还请了当时特有名的设计师文征明来帮忙。

文征明那可是大才子啊,画画得好,设计园子也不在话下。

这园子建成之后啊,就叫拙政园。

为啥叫这名字呢?“拙政”就是说自己拙于从政呗,也是一种自嘲。

这拙政园里啊,到处都是讲究。

你看那亭台楼阁,就跟画儿似的。

有个小飞虹,那是一座廊桥,桥身就像一道彩虹飞在水上。

传说啊,有个年轻的书生,晚上在这儿读书读得入迷了。

突然听到一阵悠扬的箫声,顺着声音找过去,就看到一个穿着白衣的女子在桥上吹箫呢。

那书生一下子就看傻了眼,以为是仙女下凡。

等他回过神来想靠近的时候,那女子却像一阵烟似的消失了。

从那以后啊,这小飞虹就更有神秘色彩了,很多人都说这儿有精灵呢。

还有啊,园子里的植物也都像是有故事的小生灵。

那些荷花啊,夏天的时候开得满池都是。

有个调皮的小书童,趁着主人不在,就想偷偷摘朵荷花玩儿。

结果刚伸手,就被一只青蛙“呱呱”地吓了一跳,脚下一滑,掉进了池子里。

还好水不深,不过也是弄得一身狼狈,被其他仆人看到了,笑了他好久。

这拙政园里啊,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藏着这样那样有趣的小故事,就像一个装满了宝藏的大盒子,每次去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呢。

从《拙政园图咏》看文徵明的书法艺术

从《拙政园图咏》看文徵明的书法艺术

从《拙政园图咏》看文徵明的书法艺术从《拙政园图咏》看文徵明的书法艺术作者:范垚摘要:《拙政园图咏》的书法诸体兼备,书体的多样性反映了文徵明书法功底的深厚扎实,诸体中以小楷、行草居多,代表了文氏书艺之长,书体的选取又与诗、画完美融合,从中既可领略文氏书法超凡的艺术成就,又可感受诗、书、画三艺一体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拙政园图咏;文徵明;书法艺术中图分类号:J29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31(2009)01-0036-03文徵明和祝允明代表了明代书坛的最高水平。

文徵明集诗、书、画于一体的《拙政园图咏》中的书法艺术却较少被人们所关注。

拙政园建成之初,应园主的请求,文徵明将园内三十一处景点绘制成图,为每幅图赋诗一首且亲笔书写,是为《拙政园图咏》,清代书法家钱泳为此作题名“衡山先生三绝册”,谓诗、书、画皆堪称绝佳之作。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131“三吴楷法十册”第六册为“文待诏徵仲小楷”,并详述作品内容:“其四《拙政园记》及古近体诗三十一首,为王敬止侍御作,侍御费三十,鸡鸣候门而始得之,然是待诏最合作语,亦最得意笔。

考其年癸巳,是六十四时笔也。

”①同书《续稿》卷164记有相同内容,唯“得意笔”作“得意书”,并增评论曰:“吾所缀缉皆待诏中年以后书,真吉光翠羽萃而为裘,后人慕,临池者其宝有之”②。

王世贞所言《拙政园记》今全名为《王氏拙政园记》,一般与《拙政园图咏》合为一体,文徵明撰并书,书体为小楷,王世贞所言“古近体诗三十一首”即为今见《拙政园图咏》的文字部分,也就是诗作与书法内容。

这些都与王世贞的记载吻合。

王世贞认定《拙政园记》及31首诗的书法是文徵明“最得意笔(书)”,并盛赞文氏中年以后的书法是“吉光翠羽萃而为裘”,是后世习书者仰慕和学习的范本。

本文将对文徵明的“最得意笔(书)”从书体、笔力、笔法、章法和情韵等角度具体探讨其精湛的书法艺术。

一、诸体兼备,风格多样今见《拙政园图咏》中与图并列的31首诗及《王氏拙政园记》皆为文氏亲笔手书的书法作品,计有篆书3件、隶书6件、楷书11 件、行草书12 件(其中4件多用草书笔法,然就全篇而言列为行草为妥)。

手植紫藤,我心徵明

手植紫藤,我心徵明

手植紫藤,我心徵明一、拙政园与文徵明的渊源游玩过拙政园的友人都知道,文徵明在拙政园内留下了不少自己的足迹。

“香洲”“梧竹幽居”“涵青”匾额即为文徵明题字,其中“香洲”额下有跋云:“文待诏旧书‘香洲’二字,因以为额。

昔唐徐元固诗云:‘香飘杜若洲’。

盖香草所以况君子也。

乃为之铭日:‘撷彼芳草,生洲之汀;采而为佩,爰人骚经;偕芝与兰,移植中庭;取以名室,惟德之馨。

’嘉庆十年岁在乙丑季夏中浣王庚跋。

”更有题字楹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出自南朝梁王籍创作的五言古诗《入若耶溪》。

除了题字以外,嘉靖十一年三月六日,文徵明过拙政园临苏轼《洋川园池记诗》,亲手植下紫藤一枝于园中(图1),400多年后的今天,早已亭亭如盖,可见当时文人也参与了造园。

园林的美景配上文人的笔墨,不免沾得几分诗情画意,这些关联,正是我的取例所在。

另外,文徵明主要的庇主王献臣正是拙政园的主人,文徵明除了为之作《拙政园记》及一组诗外,另绘有两本《拙政园图册》。

二、拙政园的园林设计苏州园林景观设计深受中国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多以诗为题,以画为本。

况且一般园主多为官宦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能诗善画,文化修养很高。

许多园林又都是在文人画家参与下建造的,因而无论是远景立意、构思,还是布局、细部处理,都显示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园林景观,渗透着山水诗、山水画的意境,充满着诗情画意,犹如一首“无声的诗”,一幅“立体的画”和一曲“凝固的音乐”。

(一)拙政园东、中、西各部分的风格在历史上曾几度分合的拙政园,现可分东、中、西和住宅部分。

各部分别具特色,自成风格。

(图2)1.东部田园风格拙政园东部面积约31亩,1959年在归田园居旧址处根据《归田园居记》重建,建成后与之前相比变化较大,具有明快开朗的田园风格,布局以平岗草地为主,配以假山、水池、亭台楼阁等。

2.中部明代遗风拙政园中部面积约18.5亩,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建筑亭榭设计精美,水面开阔,崇尚自然,小桥流水间充满了江南水乡韵味,是全园的精华。

文征明《拙政园图咏》

文征明《拙政园图咏》

文征明《拙政园图咏》硬笔临帖:释文:杂植名花傍草堂,紫蕤丹艳漫成行。

春光烂熳千机锦,淑气熏蒸百和香。

自爱芳菲满怀袖,不教风露湿衣裳。

高情已在繁华外,静看游蜂上下狂。

繁香坞在若墅堂之前,杂植牡丹、芍药、丹桂、海棠、紫璃诸花。

孟宗献诗云:“从君小筑繁香坞。

”征明。

偶傍沧浪构小亭,依然绿水绕虚楹。

岂无风月供垂钓,亦有儿童唱濯缨。

满地江湖聊寄兴,百年鱼鸟已忘情。

舜钦已矣杜陵远,一段幽踪谁与争。

园有积水,横亘数亩,类苏子美沧浪池,因筑亭其中,曰小沧浪。

昔子美自汴都徙吴,君亦还自北都,踪迹相似,故袭其名。

种竹绕平冈,冈回竹成坞。

盛夏已惊秋,林深不知午。

中有遗世人,琴樽自容与。

风来酒亦醒,坐听潇湘雨。

湘筠坞在桃花沜之南,槐雨亭北,修竹连亘,境特幽迥。

征明。

新蕉十尺强,得雨净如沐。

不嫌粉堵高,雅雅称朱栏曲。

秋声入枕凉,晓色分窗绿。

莫教轻剪取,留待阴连屋。

芭蕉槛在槐雨亭之左,更植椶阴,宜为暑月。

征明。

白石净无尘,平临野水津。

坐看丝袅袅,静爱玉粼粼。

得意江湖远,忘机鸥鹭驯。

须知演纶者,不是羡鱼人。

钓䂬在意远台下,春明之际,柳阴落花,令人坐恋忘返。

征明。

清阴十亩夏扶疏,正是长林果熟初。

珎重筠笼分赠处,小窗拓得右军书。

来禽囿在沧浪池之南,北杂植林禽数百本,故云。

征明。

曾勺香山水,泠然玉一泓。

宁知瑶汉隔,别有玉泉清。

修绠和云汲,沙瓶带月烹。

何须陆鸿渐,一啜自分明。

京师香山有玉泉,君尝勺而甘之,因号玉泉山人。

及得泉于园之巽隅,甘冽宜茗,不减玉泉,遂以为名,示不忘也。

征明。

亭下高槐欲覆墙,气蒸寒翠湿衣裳。

疏花靡靡流芳远,清荫垂垂世泽长。

八月文场怀往事,三公勋业付诸郎。

老来不作南柯梦,犹自移床卧晚凉。

槐幄辛亥秋九月廿日征明书。

欣赏:文征明《拙政园图册》

欣赏:文征明《拙政园图册》

欣赏:文征明《拙政园图册》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

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

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

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

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其与沈周共创“吴派”。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征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

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

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

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

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

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

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

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

所书《千字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四大名园

四大名园

根据文征明在《王氏拙政园记》中的描述,一开始建造此园时,他就发觉这块地并不太适合盖相当多建筑,地质松软,积水弥漫,而且湿气很重。

因此文征明以水为主体,辅以植栽,因地制宜设计出了各个景点,并将诗画中的隐喻套进视觉层次中。

园中至今仍留有许多文征明的对联与诗,其中以幽居中的“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最能带出此园的意境。

此外,园中所栽种的紫藤相传是文征明亲手种植。

由此可看出文征喜爱植物,有学者分析在个景点中,超过一半的景,都与植物和植物本身的意涵有关。

根据文征明在《王氏拙政园记》中的描述,一开始建造此园时,他就发觉这块地并不太适合盖相当多建筑,地质松软,积水弥漫,而且湿气很重。

因此文征明以水为主体,辅以植栽,因地制宜设计出了各个景点,并将诗画中的隐喻套进视觉层次中。

园中至今仍留有许多文征明的对联与诗,其中以幽居亭的“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最能带出此园的意境。

此外,园中所栽种的紫藤相传是文征明亲手种植。

由此可看出文植物,有学者拙政园的园林建筑。

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

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

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

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

由小飞虹、得真亭、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

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听松亭廊水围合而成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

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

由小飞虹、得真亭、志园林之间的过渡。

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听松风处水围合而成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

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

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志清意远、小沧浪、,独具特色。

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听雨轩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

空前绝后书法圣手文徵明行草书《拙政园图册》图文并茂,和谐完美

空前绝后书法圣手文徵明行草书《拙政园图册》图文并茂,和谐完美

空前绝后书法圣手文徵明行草书《拙政园图册》图文并茂,和
谐完美
写在开头:书法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文化素养,提笔即可学书法,带着家人一起学书法,特别是小孩,形成家庭学习传统书法的氛围,营造书香门第之家。

拙政园,是苏州著名的园林之一,这幅书画作品也是文征明的代表作,他的绘画都是在江南一带的山水画较多,唐伯虎以江南美女画较多,是不是文征明对美女没有什么兴趣呢?这个我是不知道的,懂得书友可以在评论区说一下,谢谢!
文征明书法比较正统的,不像当代很多所谓的书法家剑走偏锋,不好好研究书法,都是在研究如何追名逐利,如何攀龙附凤,把书法当成了雕虫小技去沽名钓誉。

对于当代青少年毒害很深,对此现象必须擦亮眼睛,认识其中的妖魔鬼怪,以免大肆兴风作浪。

文征明的书法艺术成就是受到历史检验的,也是近代书法的一个高峰,文征明之后再无经典。

就算清朝乃至民国时期的书法家也无法和文征明相提并论,更别说当代这些沽名钓誉之徒了。

真正做书法的会与沽名钓誉者泾渭分明,但是总会遭到这些人的诽谤,简直是跳梁小丑的悲哀。

敲黑板:本人持续分享古今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以及书法教材类,方便书友临摹学习,更多资源看我以往发布的文章和视频。

学习书法可以参考《宗少林》视频课程,专业的视角,系统的讲解演示。

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赞赏,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