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zhj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表达了古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感悟和思考,是中华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诗歌的鉴赏,不仅需要了解其意境和文化背景,更需要掌握其表达技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介绍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古代诗歌通常采用动人的、形象化的词语来描绘景物、抒发感情。
如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中对登高望远的感受进行描写,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表现秋景的美妙。
同时,他也用“峨峨翠嶂,凌云壁立”、“青山挂翠,绿水潺湲”等生动的词语来描绘山水景色。
在诗歌中,形象、生动的表达不仅可以增加表达的动人程度,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
二、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古代诗歌中常常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比喻友情的坚韧。
这里的野火和春风就是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加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意境,但也要适度运用,不能过度渲染,否则就会削弱诗歌的感染力。
三、采用对仗和韵律的手法古代诗歌中对仗和韵律的运用也是一种表达技巧。
对仗和韵律结合在一起,可以增加诗歌的韵味和音律美感。
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里的“尽”和“流”、“目”和“楼”都是对仗,使整首诗歌在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对仗和韵律的运用可以增加诗歌的声韵之美,使诗歌更加流畅和动人。
四、通过节奏和排比的手法增加感染力古代诗歌中的节奏和排比的运用也是表达技巧之一。
节奏是指诗歌中的重音和轻音的组合方式,排比则是指诗歌中句子句式、结构相同的修辞手法。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就有节奏和排比的运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种节奏和排比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具音乐性和韵律美感,增加诗歌的感染力。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描写方法(1)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
《迟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卧鸳鸯。
(2)观察角度的变化。
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例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例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例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例4:《送灵彻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4)动静: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等手法例1、《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例2、《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例3、《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知识点精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也就是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等六种。
①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所描写的景物予以抒发。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又如唐朝李华的《春归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却“无人”来欣赏,以乐写哀,以闹写寂,写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
例1:[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解析: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思乡情。
不过这种思乡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
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通过首句“西风信来家万里”一想便知,是为了寄托自己浓浓的思乡情!这就是借景抒情的美妙之处。
②托物言志。
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一般是咏物诗。
③托物寓理。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安石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一般是哲理诗。
④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8、联想和想像 多为浪漫主义诗所用。如李白的“小 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风直到夜郎西”、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等。 9、比喻象征 本是一种把事物比成另一种本质不同的 事物的修辞手法。比喻一般用具体事物比具体事物, 可针对具体句子;象征往往是将具体事物赋予特定 的抽象的意义,应从整首诗上去理解。诗词当中经 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 效果。如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 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 深浅入时无?”张籍《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 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 敌万金。” 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等都 用了象征的手法。
三、修辞手法 1、夸张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比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比拟 可分为拟人和拟物 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 丰富。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 人昼梦年。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拟物 李清照《武陵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把无形、无量的愁苦化成有质有量的 东西,并且用船来载,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愁苦写 得淋漓尽致。(这一句也可理解为“化抽象为具体” 的表现手法。) 4、借代 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 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 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白居易的《琵琶行》 “终岁不闻丝竹声”等。
4、白描:纯粹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 聂夷中《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5、虚实结合 “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到,却又能从字 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回忆、梦境、联 想想像等)“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如:《题都城南庄》(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长恨 歌》、《雨霖铃》、《梦游天姥吟留别》、《破阵子 醉里 挑灯看剑》、《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等都采用了虚实 结合的手法。
古代诗歌表达和欣赏技巧有哪些
古代诗歌表达和欣赏技巧有哪些怎么去欣赏一篇古诗和知道它运用了哪一些表达技巧?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歌表达欣赏技巧,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表达技巧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或变化)的过程。
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价值、特点、作用等所发表的意见。
例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3.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例如:(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前两句对大好的春光作概括性的描写,短短的十个字囊括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调动读者的多种感官去体会、感受春天的美好。
后两句则集中笔墨写燕子和鸳鸯。
燕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飞翔,衔泥筑巢,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这首绝句通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明丽纷繁的景色,美丽如画。
(2)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白居易《筝》这四句对弹筝者的容貌作了细致的描写:如云的黑发,如花的容颜,如水的双眸,如葱的十指。
弹筝女如此美貌,那弹奏出来的音乐也一定美妙无比。
(3)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王建《雨过山村》描写了春夏之交时山村的优美风光和妇姑相唤而行的劳动场景,洋溢着山村生活的情趣。
怎样赏析1.了解诗人生活的朝代背景及个人信息。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2.观察诗歌描写的景、物(的特征可能有什么寓意),并尝试翻译诗词。
3.观察其运用手法。
4.考察诗人的态度。
是否定还是肯定,是批判还是赞扬,是高兴还是悲痛。
5.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三方面:景物、意象、意境景物:不带任何感情的景或物。
花就是花,草就是草。
平白的描写意象:带有诗人情感的景物。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鉴赏修辞手法、鉴赏表达方式、鉴赏表现手法、鉴赏构思技巧一、鉴赏修辞手法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1.诗歌第二联中,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这种夸张的手法的运用强烈的表达了对长安亲人眷恋的感情。
二、鉴赏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三、鉴赏表现手法1.衬托a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衬托主体事物。
以乐衬哀、以哀衬乐等b反衬:利用与事物主体相类似的事物对照完成。
以乐衬乐、以哀衬哀等2.渲染:对坏境、景物做出多方面的正面描写,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3.烘托:先渲染气氛,再烘托情感(从侧面着笔)a:以物烘托人 b以人烘托人:起一种烘云托月的作用4.对比:对比双方不是为了突出某一方,而是为了突出结论。
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5.联想和想象四、鉴赏构思技巧(依据提问的诗句所处的位置来回答)1.开头:统领全诗、点明主旨、开篇点题2.中间:承上启下、伏笔、铺垫3.结尾:首尾呼应、以景结情、以小见大、对比、卒章显志(在诗歌的末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4.整体结构:对比、照应、以小见大(如: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由“妃子笑”暴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表达手法答题步骤:1.指出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2.结合具体诗句说明怎样运用这种表达技巧3.渲染了什么气氛或者表达了什么感情练习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一、景与情之间的位置:
1、先景后情。营造意境;为抒情作铺垫;奠 尾联陡转,以 定感情基调。
“惆怅”引出思 乡归隐之意。
村行 (宋)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景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情
思远人(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
以乐景衬哀情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 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 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 美景,何以思归?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 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 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锤万凿出深山, 千磨万击还坚劲, 烈火焚烧若等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用典抒情、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答案: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忠君报国和建功 立业的思想;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 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借代的修辞方法。
② 间接抒情(借景、托物、借史、借事等)
含义:诗人们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 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主要用在写景诗中)、借物抒情(咏物
诗,也可叫托物言志) 、借史抒情(咏史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 情,讽刺时事。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古代诗歌鉴赏4: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一、巧用修辞在众多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以下几种:1.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如: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
“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江上看山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
“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2.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春思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
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在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虽然意境开朗壮阔,写出洞庭湖烟波浩淼的雄伟气象,但这只是表象。
内里还包含着作者当时的处境(杜甫当时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年龄58岁,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国家的处境——沉浮。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特殊的手法。
它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结构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1、常见的结构特点有:铺垫、伏笔、过渡、照应,开门见山、逐层拓展、卒章显志、起承转合等。
2、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
其中抒情和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描写手法,主要是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工笔、细节等。
3、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象征、起兴(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突出作品的主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使作品中字句更为精巧)。
4、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联想、烘托渲染、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抑扬、虚实相生、比兴寄托、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对比、象征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总说,准确指出运用何种表达技巧;第二步:分说,结合作品具体诗句,分析其运用的这种方法;第三步:小结,该方法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借景抒情、动静结合、抑扬结合、映衬对比、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为了便于掌握我们大体分为以下几点:一、抒情手法1、直抒胸臆直接对相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如: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情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即诗人把自身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予在景物中通过描写予以抒发。
如: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无一字说惜别,无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如江水般绵绵无尽。
意蕴长远含蓄。
3、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生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和情感,诗中的物具有人格化的色彩。
如:明于谦的《石灰吟》借石灰清白的特点来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4、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喻时事。
如: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感情深沉,意蕴深邃。
6、叙事抒情在古风作品中比较常见。
如:唐白居易的《卖炭翁》二、描写手法1、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使刻画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采用了渲染,是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的欢愉活灵活现的体现在人们眼前。
2、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于艺术创作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烘托包括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
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b、暗用典故 、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 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 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 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 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例 江城子密州出猎 的末句是: 密州出猎》 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末句是:“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 来好象是写“出猎” 来好象是写“出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 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 东君》 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 东君》 “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 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 举长矢兮射天狼 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 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 和西夏统治者; 射天狼” 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 敌保国的决心。 敌保国的决心。
(3)借用典故。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 )借用典故。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 一般采用明用 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明用、 四种方式。 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a、明用典故 、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 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 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 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 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如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这是明用《 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 冯唐列传》 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 冯唐列传 中的故事, 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 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 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 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 己召回,委以重任。 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的反映。 的反映。
中国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
中国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高三备课资料)一、表现手法:用典、衬托、联想、想象、抑扬、比兴、象征、照应、对比、白描等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
些诗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的思想性紧密相连。
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
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三国赤壁之战,如果没有火烧赤壁没有成功,放火船的时候连风也不帮忙的话,那么在大乔小乔的命运就是被曹操俘获,安置在铜雀台里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2、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1)正衬是指从正面映衬,就是利用与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陪衬体)作陪衬。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诗词赏析中的那些表达技巧
古诗词赏析中的那些表达技巧诗词赏析表达技巧抒情⼿法1.借景抒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春望》杜甫唐)明写“花”“鸟”,但是“感”“恨”道破了作者的个⼈情怀。
⾯对残破的都城,种种遭遇,怎能不见花落泪,闻鸟惊⼼呢?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的情感。
2.直抒胸臆 “最爱湖东⾏不⾜,绿杨阴⾥⽩沙堤。
”(《钱塘湖春⾏》⽩居易唐)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喜悦的情感。
“⾏不⾜”是因为作者陶醉在美好的湖光⼭⾊之中了,让诗⼈⾝⼼愉悦,流连忘返。
3.托物⾔志 “落红不是⽆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亥杂诗》龚⾃珍清)以花为喻,以铭⼼志。
⽣动形象的表达了⾃⼰虽然辞官,但是⼼系国家社会的命运前途,以此表明⾃⼰的爱国热情。
4.借古喻今 “折戟沉沙铁未销,⾃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乔。
”(《⾚壁》杜牧唐)即物感兴,使⼈从反⾯落笔,“⼆乔”的命运代表了东吴的命运,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折射出作者抑郁不平,不被重⽤的个⼈命运。
修辞⼿法1.⽐喻 “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采⽤⽐喻的⼿法。
把“北风”⽐作“春风”,把“雪花”⽐作“梨花”,给⼈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出⼀种浪漫壮美的意境。
2.拟⼈ “海⽇⽣残夜,江春⼊旧年。
”(《次北固⼭下》王湾唐)写景的同时点明时间。
“⽣”“⼊”运⽤了拟⼈的⼿法,赋予了“⽇”“春”⼈的情感。
同时这两句诗解释了新旧事物更替的⾃然哲理。
3.夸张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升。
”(《登飞来峰》王安⽯北宋)⽤夸张的⼿法表现塔⾼。
“千寻”正⾯烘托出塔⾼。
作者表达了对前途的憧憬,为下⽂做铺垫。
4.对偶 “箫⿎追随春社近,⾐冠简朴古风存。
”(《游⼭西村》陆游南宋)运⽤对偶的⼿法,写出热闹的乡俗和淳朴的村民。
表达了作者对古朴民俗的赞美,和对乡⼈的喜爱。
5.设问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望岳》杜甫唐)以设问开篇,写出了作者远望泰⼭的赞叹和惊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江苏卷)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 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 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 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 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 亭台宫殿。“膏锋锷”:兵士的血滋润了兵器的尖端。
3、动静结合
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前一首写黄昏时候,山林不见人影,寂寥、空阔。 偶尔听到几点人说话的声音,非但没有打破山之空,反 而更显得山之静。 后一首以动衬静,通过落花、月出、鸟鸣把山的幽 静突现出来,以动衬静。
特别提醒:①此题即使没有第二问,也要答出第三步。 ②若答“借景抒情”可得一半分。
仿真测试4(上):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靛。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 字来如线。 (1)①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答案(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②对偶,如 一、二“长江”对“淮山” ,“万里”对“数点”, “白如练”对“青如靛”。③比拟,如将新月人格化, “学”扇子的模样。
1、衬托或烘托 采 莲 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 样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歌运用了衬托(烘托)手法。将采莲少女 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罗裙和碧绿 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衬,衬 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 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7.侧面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 侧面描写。 王昌龄《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风势很大,卷起 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形势高度戒备,不事 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仿真测试3: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写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环境的寂 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从而 写出诗人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熟练掌握“表达技巧”类问题答的 “三步骤”。
三步骤: (1)说名字。即说出是用的是什么手法。 (2)说例子。即结合诗句阐释怎样用了这 种手法。 (3)说效果。即说出这种手法有怎样的效 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仿真测试2: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问:前六句与后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具体说说前 六句的抒情特点。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 的离愁别绪。下阙虚实结合。通过设想 “行人” 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 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 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 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比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中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 写今日冷落荒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 受到特别深切,蕴含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衬托烘托与对比对照的区别 :
A、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 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 相互比较。 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 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 反的事物作为背景,加以烘托。被 烘托的事物叫主体,用来作背景的 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和反衬。
⑴这首词中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 种修辞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第一步指出手法)借代。 (第二步解释怎样运用手法)“珠翠”
指妇女佩带的首饰,指代宫女。
(第三步说明表达效果)词句写汴京皇宫
内,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 象。
(2010· 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定 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 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 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 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 曲调啊!三、四句写虚,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 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 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 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没有梅花),写出了他们的 浓浓的思乡情。
仿真测试4(下):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靛。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 字来如线。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 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顺序和动静的角度 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案(2):写景的顺序:①由远及近:一、二句远景, 写长江和远山;三、四句近景,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 ②由白天到傍晚:前四句写白天景后三句写傍晚景 ③动静的角度:一、二句写江、山雄伟,是静景;三、 四句写江帆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景。
表达技巧鉴赏之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
修辞手法
对偶、双关、设问、反问、 互文、通感、用典 、对比
答:①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接抒情。②前 六句是借景抒情。(第一步)通过“竹凉”“野 月”“重露”“稀星”“飞萤”“宿鸟”等景物,描 绘了一幅凄清、幽冷的秋夜图,(第二步)含蓄地表 达了诗人忧国忧时、报国无门悲凉心情。(第三步) 特别提醒:此题如果问“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还应答 出①多角度写景:触觉,视觉;静景,动景。②拟人等。
6.白描
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 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 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 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 的画境。通过“夜归人”刹那间的感触,来写主人 的美好心灵,透出主人的好客之情。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答:诗中的“野草”、“夕阳”、“燕” 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 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 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表达 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衬托、反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注】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问题:“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 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泪下 如雨湿袖难干,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 诗人的情感。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波澜起伏, 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可见一斑。
8、用典 用典有用典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 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讽今)。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 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1)运用拟人手法(2)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 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追寻。(3)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 悦心境。
表达技巧鉴赏之
表现手法
鉴赏诗歌癿表现手法: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联想 想象、衬托 烘托、渲染、 象征、悬念、对比、用典、照应、 抑扬、 动静相衬、 虚实结合、 托物言志、赋比兴等等。
古代诗歌鉴赏
之
表达技巧
2013届专题复习:诗歌 鉴赏之“表达技巧” 复习要求:牢记术语,理解含义; 审清题目,规范答题。
牢记“表达技巧”的术语及其含义
议论:(多用于揭示题旨、卒章显志)
表 达 技 巧
表 达 方 式
抒情①直接抒情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怀古伤今、寓情于景(移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 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侧结合、多角度(动静、 虚实、明暗、远近、感觉等)对比 、渲染、铺垫、工笔、白描、衬托…… 抑扬、衬托、想象、象征、用典、意象 叠加、化抽象为具体、对面落笔、乐景 写哀、哀景写乐…… 比喻、比拟、借代、排比、夸张、对偶、 反问、设问、顶针、叠词 、双关、互文
4、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4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化虚为实,以实写虚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