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第【1】篇〗一、教材简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
这是一首以写景代送别之作。
以眼前景物入诗,构思别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理解“究竟”、“映日”、“别样”等词的意思;2、了解古诗所描写的风光。
(二)力量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已的所想、所感;3、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提高鉴赏力量。
(三)情感目标:了解诗所描写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漂亮景象,体会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诗句意思的根底上,感受大自然的漂亮景象,体会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设想:本设计将“感悟诗意、品尝诗情”作为研读目标,运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模式,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到处以学生为主,努力表达“以课本为凭借,课内打根底,课外求进展”的现代教学理念。
并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创设气氛,再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供应有关资料(、时代背景、字词意思、课外阅读资料等),给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供应平台。
五、媒体选用状况表:内容要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使用时间资料来源媒体作用媒体方式导入留意反响cai课件文字(三首送别诗)1分钟自制创设气氛边读边想范读感受cai课件声音、图像、文字(西湖美景)0.5分钟剪辑整体感知引入意境边看边听简介学问cai课件文字表达(、时代背景)0.5分钟自制供应资料了解边听边记感悟诗意理解承受cai课件文字表达(字词句意)因学生而定自制供应资料帮忙理解学生自查感情吟诵理解承受反响cai课件音乐、图像(西湖美景)1分钟剪辑再现意境边播放边写吟诵写写画画品尝诗情承受反响组织cai课件背景音乐5分钟剪辑渲染气氛、沟通边播放边写画、沟通观赏积存学问拓展cai课件文字(杨万里其它诗作)2分钟自制供应材料边看边读边记六、教时安排:一课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第【1】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毕竟”、“映日”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悟诗情,感悟祖国山河的美好。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境。
教具准备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采取措施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教学。
2、结合“乐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课堂教学“学中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一、激趣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
从白雪皑皑的北国到诗情画意的江南,从苍茫无限的草原,到郁郁葱葱的林海,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请同学们欣赏。
(出示课件中的祖国风景图) 我们的祖国不仅山美、水美、诗也美,千百年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我们班的同学爱读诗、也爱背诗。
今天,你们愿意再背几首吗1、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背诵以下诗句。
(出示《山行》、《小池》、《敕勒歌》、《望庐山瀑布》四首古诗及动画)2、这几首古诗有什么共同之处这几首古诗都是写景的,都歌颂了祖国壮丽的山河。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
(板书课题)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祖国风景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课件中的动画,以图释义,回忆以前学过的写景的古诗,导入新课。
二、知诗人,解诗题。
1、齐读诗题。
2、介绍作者。
3、解诗题。
这首诗写了哪里的景色从哪个字眼可以看出来介绍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
古往今来,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风景作出了不同的概括。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西湖十景。
(出示课件中的西湖十景图)同学们,西湖美吗看过如此美丽的西湖,此时此刻,你想对西湖说点什么呢(同学们谈感受)作者杨万里为我们介绍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在诗句中找一找吧! 用多媒体展示西湖美,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古诗的兴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与反思第1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⒈面向学生:小学⒉学科:语文⒊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⒋教学时间:一教时⒌课前准备:⑴诵读全诗,感悟诗人的情感。
⑵学生课前上网查找资料二、教材分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十册第24课《古诗两首》之一,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
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
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这时风景和四季不相同。
你看——与天接连的荷叶无边的青绿;与太阳相映的荷花和往常不一样的艳红。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意境。
⒊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
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五、教学准备: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⒈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你知道那儿最有名的景点吗?出示“西湖”:有人把它比作图画,有人把它说成美人,无论是久居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游人,都为它的美丽所倾倒。
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的文人墨客用妙词佳句来赞美它。
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
板书课题。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你了解他吗?以前我们学习过的诗《小池》就是杨万里诗人的作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对儿童从小开展古诗词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由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这首诗前两句说明夏天西湖风光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丰富美好的想象;后两句抓住盛夏特有的景物,描绘出一幅精彩绝艳的画面。
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委婉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十几首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借助插图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
这节课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此评价的目标水平要求不宜太高,只要能借助插图和生活经验说出通过诗句所看到的画面即可。
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诵读方式,扩展相关诗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在古诗词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1.认识“晓、慈、毕、竟”4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借助重点词句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1.齐诵古诗《小池》。
2.简介作者:杨万里。
出示:杨万里,南宋爱国诗人,字廷秀,号诚斋,被称为一代诗宗,著有《诚斋集》。
他一生勤奋写作,相传有诗20000余首,现存诗4200首。
今天我们学习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另外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设计意图】由一年级所学的《小池》古诗导入,在背诵中感受古诗的韵味,简介作者,再次了解杨万里这位勤奋写作的爱国诗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认“晓"等 5 个生字,会写“莲”“荷"两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结合图画、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
想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结合图画、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
想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贴、相关视频、前置性学习支架教学过程:一、课前礼第一关:古谱古曲古词韵美轮美奂美传承小组展示,引领古诗手势舞诵读生评价,教师小结并引导: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都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瑰宝。
之前,我们认识了豪迈奔放的诗仙李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宋代大诗人——杨万里。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杨万里的资料。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另外一首诗,看老师写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小锦囊吗?)第二关:慢吟诗词韵溯诵经典堂小组同学分别上台展示,生评价知诗人:杨万里解诗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古诗的名字叫做《》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一首诗也带晓这个字,你还记得吗?(引出春晓)慈和小池的池区分开,池是翘舌音,慈是平舌音,读了诗题,你了解到了什么?时间:早晨地点:净慈寺事件:送别人物:林子方我们先来看看净慈寺的样子,介绍净慈寺连起来说,题目讲了一件什么事?(早晨,诗人杨万里从净慈寺出来送别林子方。
你说的真好,把每一个字都解释出来了)题目比较长,所以读的时候一定要有断句,所以化节奏再读一遍题目吧,那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呢?我们一起打开课本,自由读几遍,争取读的正确、流利。
读诗句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检查自读情况下面老师就要看看大家自主识字的情况了,小磁铁,真神奇,至于对应字在一起。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精品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晓、慈、毕、竟”四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四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背诵古诗。
3. 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借助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之美,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2.借助重点词语“接天”、“无穷碧”、“别样红”理解诗意,【教学难点】在诵读和理解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赏画配诗,揭题诵诗。
1.赏西湖图,师引出课题。
3.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另外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一)知作者,解诗题。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齐读课题:这首诗的题目比较长,我们要正确断句。
(课件出示断句的题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了解作者。
5.解诗题。
(相机解释“晓出”、“净慈寺”和“林子方”)(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6.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
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
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二)感知诗的韵律。
7.指生读古诗,师相机正音。
(强调:“慈”是平舌音,“竟、映”是后鼻音。
)8.指导朗读,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1.借助预习,想象画面,解诗意。
2.全班交流,明确重点字词意。
毕竟: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接天:与天相接。
映日:映照着太阳。
别样:特别。
3.理解重点词语,概括诗的大意。
4.再读古诗,品诗、赏诗,走入诗境。
四、品读诗境,感受画面1.出示西湖图片。
西湖一年四季的景都很美,可是在杨万里眼中只有西湖六月最美。
2.诗中是怎样写西湖六月的莲叶和荷花的呢?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一)接天莲叶无穷碧。
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 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说课稿》教师招聘最新精品优秀说课稿
前言: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最新精品获奖说课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
一、说教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叶、荷花作为描写对象。
那碧色连天的荷叶和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娇润红艳的荷花,美丽动人。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注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2)感受是词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抓住诗中重点句分析。
(2)在理解诗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法:
创设情景法、自读自悟法、情感诵读法、想象理解法。
四、说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感情朗读。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兴趣,导新课
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
从白雪皑皑的北国到诗情画意的江南,从茫茫无垠的草原,到郁郁葱葱的林海,每一幅山水都是一副美丽的画。
1。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展示课件第三屏)
放在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普普通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爷
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呢。 爷吹芦笛的图片,可极大提
2.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 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领
芦笛,听爷爷吹芦笛时发出的美妙声音。 围绕这芦 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四时:四季。 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写莲叶之多,望不到头。 映日:与太阳相映。 别样红:与往日不一样的红,因为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特 别红艳。
黄鹂:鸟,羽毛黄色,局部间有黑色,嘴红色或黄色。 翠:绿色。本文是指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的颜色。 白鹭: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那么,怎样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达感情呢? 1.要把景和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其和谐一致,相映生辉。 2.要抓住景物中最能触发人的某种情感的地方描写具体, 将情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 风 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地抒发对自然规律的 不可抗拒的赞美之情。在借景抒情的行文中写好景固然重要,但
泊:停船靠岸。 东吴:古地区名。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互动探究
1. 第一首诗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荷花?有什么特点? 诗中描绘的是夏天早上的荷花。荷花的特点是红。
2. 《绝句》中一共出现了哪几种表示颜色的词? 《绝句》中一共出现了“黄、翠、白、青”四种表示颜色的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精选13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精选13篇)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篇1教学目标1、理解“毕竟”、“映日”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悟诗情,感悟祖国山河的美好。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境。
教具准备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制作的多媒体采取措施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教学。
2、结合“乐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课堂教学“学中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一、激趣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
从白雪皑皑的北国到诗情画意的江南,从苍茫无限的草原,到郁郁葱葱的林海,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请同学们欣赏图片。
(出示课件中的祖国风景图)我们的祖国不仅山美、水美、诗也美,千百年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我们班的同学爱读诗、也爱背诗。
今天,你们愿意再背几首吗?1、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背诵以下诗句。
(出示《山行》、《小池》、《敕勒歌》、《望庐山瀑布》四首古诗及动画)2、这几首古诗有什么共同之处?这几首古诗都是写景的,都歌颂了祖国壮丽的山河。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
(板书课题)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祖国风景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课件中的动画,以图释义,回忆以前学过的写景的古诗,导入新课。
二、知诗人,解诗题。
1、齐读诗题。
2、介绍作者。
3、解诗题。
这首诗写了哪里的景色?从哪个字眼可以看出来?介绍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国的风景名胜。
古往今来,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风景作出了不同的概括。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西湖十景。
(出示课件中的西湖十景图)同学们,西湖美吗?看过如此美丽的西湖,此时此刻,你想对西湖说点什么呢?(同学们谈感受)作者杨万里为我们介绍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在诗句中找一找吧!用多媒体展示西湖美,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古诗的兴趣。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二首说课课件教学
【南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朗
杨万里
读
毕竟西湖六月中,
诗
风光不与四时同。
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早晨
走出
送别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早晨走出净慈寺送别林子方
杨万里(1127-1206年),字 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南 宋杰出的诗人。六月的一个清晨, 诗人从净慈寺出发,送朋友林子 方到福建去做官,路过西湖边, 被当时美丽的景色吸引,不禁脱 口赞美,写下了这首小诗。
到底
毕竟西湖六月中,
理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风景,
解 诗
春夏秋冬四季
风光不与四时同。
意
六月以外的其它时节
风光与其他季节截然不同。
与蓝天相接
异常碧绿
接天莲叶无穷碧 ,
万顷碧绿的莲叶,无穷无尽,一直连接到天边 。
在朝阳映照下
异常红艳
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朝阳映照下的荷花越发显得红艳。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谢谢聆听
入情境 • 悟诗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议论
}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景
静态美 色彩美 无边无际的壮阔美
会诵读 • 品诗韵
注意停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
想
1. 诗歌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荷花?有什么特点?
写的是夏天在清晨时分太阳照在上面分外红艳的荷花。 特点是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第【1】篇〗一、导入新课1、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了很多描写荷花的诗词,能背出两首吗?(荷——君子,出淤泥而不染)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荷花的古诗。
二、出示课题1、齐读课题。
2、师:“晓”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吗?(早晨,杨万里走出净慈寺去送别林子方。
)3、从诗题能看出这是一首?(生答:送别诗)三、课件出示全诗1、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净、寺、竟、映”的读音。
3、师:我们知道,古诗文都是非常有韵味的,读起来琅琅上口。
请同学们大声诵读,试着读出诗的节奏来。
4、相机标出诗的节奏,生配乐诵读。
四、学习古诗刚才我们说了,这是一首送别诗,那么诗人杨万里在这六月的一天早晨,走出净慈寺时,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什么?1、课件出示后两行。
(说板书: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2、理解“无穷碧、别样红”和后两句诗的意思。
3、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此时此刻,你也来到了西湖边,你也和杨万里、林子方一起站在西湖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件播放音乐)4、生交流汇报。
5、齐读后两行。
过渡:这满湖的荷叶挨挨挤挤,青翠欲滴;这朝阳照射下的荷花又是如此的娇艳、动人。
难怪诗人发出感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理解“毕竟”和诗句的意思。
2、师:谁能像杨万里一样对着美景发出感叹。
(配乐诵读)3、师:这风光不与四时同,究竟不同在哪?(生齐读后两句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五、探究离别之情:诗人杨万里给我们描绘了这么一幅美丽的西湖风景图,而诗题却明白地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那么诗人的别离之情究竟在哪呢?1、师出示背景资料。
2、生交流汇报。
3、师:分别就在眼前,诗人杨万里又会对朋友说些什么?林子方呢?拿出笔写下来吧,等会我们来交流。
六、小结:送别诗我们学过很多,有桃花潭水深千尺,——。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第【1】篇〗一、教材简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
这是一首以写景代送别之作。
以眼前景物入诗,构思别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理解“究竟”、“映日”、“别样”等词的意思;2、了解古诗所描写的风光。
(二)力量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已的所想、所感;3、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提高鉴赏力量。
(三)情感目标:了解诗所描写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漂亮景象,体会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诗句意思的根底上,感受大自然的漂亮景象,体会的思想情感。
本设计将“感悟诗意、品尝诗情”作为研读目标,运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模式,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到处以学生为主,努力表达“以课本为凭借,课内打根底,课外求进展”的现代教学理念。
并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创设气氛,再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供应有关资料(、时代背景、字词意思、课外阅读资料等),给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供应平台。
五、媒体选用状况表:内容要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使用时间资料来源媒体作用媒体方式导入留意反响cai课件文字(三首送别诗)1分钟自制创设气氛边读边想范读感受cai课件声音、图像、文字(西湖美景)0.5分钟剪辑整体感知引入意境边看边听简介学问cai课件文字表达(、时代背景)0.5分钟自制供应资料了解边听边记感悟诗意理解承受cai课件文字表达(字词句意)因学生而定自制供应资料帮忙理解学生自查感情吟诵理解承受反响cai课件音乐、图像(西湖美景)1分钟剪辑再现意境边播放边写吟诵写写画画品尝诗情承受反响组织cai课件背景音乐5分钟剪辑渲染气氛、沟通边播放边写画、沟通观赏积存学问拓展cai课件文字(杨万里其它诗作)2分钟自制供应材料边看边读边记六、教时安排:一课时。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教学目标1. 能读通文章,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文章中的含义。
2.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感受文学之美。
3. 能体会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大意,朗读课文,感悟文学之美。
2. 教学难点:运用自然描写和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来感受文学之美,并加深对环保意识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 课前导入、朗读、课堂讨论。
3. 图片展示、情境再现与联想。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根据短文提供的图片,让学生预测文章的大概内容,并自由发挥。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导入请学生观看一张根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所制作的图片,并简短说明一下自己的想法或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三)朗读课文1. 教师先朗读全文,重点强调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并让学生注意听。
2. 学生跟读全文,可以分小组跟读,朗读时首先注意语音语调是否准确、清晰,其次注意表情和姿势,尽量让学生的朗读显得生动,自然。
(四)探究文本,理解文章大意1. 学生朗读完课文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例如:林子方去了哪里?带了什么东西?怎样早早的出发了?依依惜别了谁?2. 通过课文中自然描写部分,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
从而激发他们对环保的思考。
(五)感悟文学之美1. 让学生重复阅读,大家再一次看课文,教师请同学了解文章中的词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研究背后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方法。
例如,反复重复的“心”字,造成循环感,表达了林子方众人对良好自然环境的珍爱和维护,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2. 结合所给予图片或新闻报道,华丽或朴素,让学生自由发挥,剧情般地展开想象力,畅想如何回到文学之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与(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与(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与【第1篇】一、教材简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中的一首古诗,本单元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
这是一首以写景代送别之作,作者以眼前美景入诗,神来之笔,构思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教学目标:1、会认四个字“慈、毕、竟、映”,会写4个字“莲、湖、荷、穷”。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根据诗文想象画面,体会西湖美景的壮美。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一)、师范读题目导入:师:刚才你们背诵的《小池》是谁的诗啊?那么今天我们还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手势指作者名,生读)的诗。
题目比较长,听老师读一读。
师:你们也学习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
师:善于发现的同学们,你们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生:发现了时间是早晨师:你从哪个字发现的?生:晓师:我们可以通过“春晓”知道晓得意思还可以通过字源字理来了解字的含义,日表示太阳,尧表示太阳渐渐升高,就是早晨之意了。
生:我发现了地点生:我发现了人物和事件师:净慈寺在西湖旁边的山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
师总结:题目含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
(随学生说就势板书)师:谁可以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早上杨万里从净慈寺出来送别林子方)所以这就是一首“送别诗”。
(板书)师:学贵质疑,对于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生:为什么送?怎么送的?送的时候说了什么话?……师:那我们来听听看,怎么送的?又说了什么?(二)、写作背景情景演绎:师:我请两位同学表演一下,一人扮演林子方,一人扮演杨万里。
生(林子方):万里啊,我要离开杭州去福州做官了,听说那个地方景色很美,你替我高兴吗?生(杨万里):子方啊,你要考虑清楚啊,咱们杭州是京城,留在京城你才会更有前途,福州再美,还能有我们杭州西湖美?不信,我吟诗一首给你听……谢谢两位同学,那你们想知道杨万里究竟吟诵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吗?那我们一起来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
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1.“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
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读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从这流传千古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浓浓的友情、亲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读着诗题,你知道了送别的什么?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送别的人是林子方。
3.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
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
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按照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来猜猜,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会写些什么?(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4.过渡:那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三遍,注意读准生字,把诗读通读顺。
(生自由读)2.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
(指名两生,师生正音)3.古诗还要读出节奏韵律,像这样(范读首句),谁再来读读?(指名两生,评价)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部编二年级下《晓出敬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北元小学吕婷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34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作业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本课的教学:一、说教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
这首古诗描绘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根据课标对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文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会认“晓、慈”等7个生字,会写“莲、荷”等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重点)3、能用语言形象描述诗句的画面,体会“无穷碧”“别样红”的意境。
(难点)二、说教法为了能使学生入情入境,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自读自悟法、朗读感悟、想象理解法这几种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想象朗读”的学习方式,感受西湖“无穷碧”“别样红”的意境,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画面。
四、说教学过程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将从以下六个环节进行,打算用一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学伊始,我通过讲故事来营造意境,学生就会很乐意张开想象的翅膀走进古诗,感悟古诗蕴含的思想内涵,然后顺势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第二个环节——解诗题,知诗人随即“通过这个题目,你们读懂了些什么信息?”学生不难发现这是一首送别诗,以及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
在学生交流后,我说“每一首送别诗,诗人都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表达着独特的情感。
”我们先来了解杨万里这个人,简介作者,并出示他的另一首诗《小池》,这样拉近学生和诗人的距离。
第三个环节——读诗句,找节奏这里我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并读准字音。
然后出示本课会认的生字,检查自读情况。
随即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先由我范读,然后指名读,并进行生生、师生讲评,感受古诗的押韵和美感。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15古诗二首杨万里、杜甫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他们漫游祖国的山川,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杨万里用凝练的语言描述了夏日清晨在西湖边送友人时看到的荷花美景,表现了西湖六月独特的优美风光,同时曲折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看似平淡的笔墨,却为我们展现了令人回昧的艺术。
杜甫则把自己居住的草堂周围那多姿多彩的景色鲜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一起阅读古诗,走近诗人吧!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行”;理解“毕竟”“别样红”“万里船”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词语解释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
本文指到底。
西湖: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四时:四季。
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写莲叶之多,望不到头。
映日:与太阳相映。
别样红:与往日不一样的红,因为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特别红艳。
黄鹂:鸟,羽毛黄色,局部间有黑色,嘴红色或黄色。
翠:绿色。
本文是指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的颜色。
白鹭: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泊:停船靠岸。
东吴:古地区名。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互动探究1.第一首诗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荷花?有什么特点?诗中描绘的是夏天早上的荷花。
荷花的特点是红。
2.《绝句》中一共出现了哪几种表示颜色的词?《绝句》中一共出现了“黄、翠、白、青”四种表示颜色的词。
3.《绝句》描绘了哪些景物?《绝句》描绘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船等景物。
4.怎样准确找出《绝句》一诗中对偶的词语?杜甫擅长写绝句和律诗,这些诗是很讲究对偶的。
首先字数相等,如,“黄鹂”对“白鹭”,它们都是两个字;其次词性要相同或基本相同,例如“翠柳”对“青天”,“翠”和“青”都是表示颜色的词,“柳”和“天”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公开课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晓、慈、毕、竟”四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四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背诵古诗。
3. 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借助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之美,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2.借助重点词语“接天”、“无穷碧”、“别样红”理解诗意,【教学难点】在诵读和理解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赏画配诗,揭题诵诗。
1.赏西湖图,师引出课题。
3.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另外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一)知作者,解诗题。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齐读课题:这首诗的题目比较长,我们要正确断句。
(课件出示断句的题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了解作者。
5.解诗题。
(相机解释“晓出”、“净慈寺”和“林子方”)(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6.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
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
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二)感知诗的韵律。
7.指生读古诗,师相机正音。
(强调:“慈”是平舌音,“竟、映”是后鼻音。
)8.指导朗读,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1.借助预习,想象画面,解诗意。
2.全班交流,明确重点字词意。
毕竟: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接天:与天相接。
映日:映照着太阳。
别样:特别。
3.理解重点词语,概括诗的大意。
4.再读古诗,品诗、赏诗,走入诗境。
四、品读诗境,感受画面1.出示西湖图片。
西湖一年四季的景都很美,可是在杨万里眼中只有西湖六月最美。
2.诗中是怎样写西湖六月的莲叶和荷花的呢?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一)接天莲叶无穷碧。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五)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五)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部编版)一、说教材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景的诗。
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眷恋。
诗人从议论入手,开篇即说“到底是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其他时节相同”,这仿佛是诗人的一声喝彩,一声赞叹,不禁让人心驰神往。
接下来两句对仗工整,具体描绘西湖六月“毕竟”不同的风景:满湖的莲叶清新碧绿,一望无垠,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艳。
碧"和"红"突出色彩,对比强烈,碧莲红荷,相映成趣。
二、说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中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体会“别样红、无穷碧”等词。
2、通过朗诵想象画面,体会西湖美景的壮美。
3、联系生活,学写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诗情画意,体会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能力,但还不是太强,他们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诗人的情蕴藏于景之后。
所以我采用“自主探究、诵读感悟"的学习方式。
因为学生在课外阅读和积累中已经背诵过不少古诗,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诗句的意思大概地连起来表述,通过诵读感悟能够进一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五、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本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干学,勤干思考。
六、说教学过程步骤一、设疑直奔主题教师设疑:诗人杨万里对西湖六月的风景赞叹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那么西湖六月到底有什么特别的美景呢?我们走近古诗后两句瞧一瞧。
(设计意图:承接上两句诗,带着疑问直奔主题,学习诗歌的后两句。
)步骤二、感悟诗情画意(一)自由读诗句,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案
二下语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晓出诗慈寺道林子乡》教学目标:1.认识本科的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色之美。
感悟诗句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1.认识本科的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色之美教学难点:1.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色之美。
感悟诗句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同学们我有一位朋友.你们相认识他吗?他就是杨万里. 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爱国诗人一生写了四万多首古诗,其中四千多首流传至今.我们就去看看关于他的故事吧.2 观看视频3 看完视频.看到了谁.在哪儿.做了什么事.二.揭题.杨万里在净慈寺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时,看见眼前满池的荷花不禁赞叹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于是写了一首诗诗.叫《晓出诗慈寺道林子乡》(板书)三.读课题,理解课题1 指名读课题.2 集体读课题.3 说读懂了什么.4 老师点拨理解课题①净慈寺是一座庙.(板书)读.②晓、字义理解,是“早晨”.③说课题的意思.四.学习课文.学习生字1 打开书71 页.自由读第一首古诗.圈画本首诗的生字.(注意要求会认的生字)同桌交流记字方法.2 指名说圈了哪些生字.集体读五个生字:分组读(男.女)3 单独认生字.(1)指名读(晓(卡片) .组词.(2)指名读生字卡片“慈”组词反复读(3)指名读“毕”,组词.说识字方发法. 反复读( 4 )指名读”竟”强调后鼻音在读指名读组词读句子”毕竟西湖六月中( 5 )指名读”映”组词,后鼻音,说记字方法. 读句子”映日荷花别样红”4 .游戏巩固生字.(你们可是一群识字能手,我们来帮帮小青蛙过河吧)指名读生字读对了.全班说对对对.继续走.错了说错错跟我读.且教他读三遍5 .集体读课文(生字回到家,你还认识吗?五.学习诗意(接下来)学习诗句的意思(一)学习1 -2 句.1 .出示四季图.①.观察.发现什么.哪儿最美.②看到这图想说什么?(赞美夏季的美)2 .难怪杨万里发出了赞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回时同.”3 .读.指名读.4 、理解词语.毕竟:到底. 四时:.四季. 毕竟是哪里.什么时候的景色,5 .集体读,6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二)学习3 .4 句.过渡.杨万里为什么发出这样的的赞叹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西湖的美景吧!1看到了什么,荷叶.荷花.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2诗人如何描写荷叶.荷花的.出示句子“,映日荷花别样红”(板书))3观看荷叶.(看到满湖的荷叶、) 我们会说_.4闭上眼读这句话.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描绘说看到了什么)5说句子的意思.过渡.荷叶.唉唉挤挤一眼望不到边.那荷花又是怎样的情景呢?6.出示荷花图(1).看到了什么.(这里的荷花有什么不同)比较指导更红了,因为有阳光的照射(2)集体读(3)边读边想仿佛看到了什么(4)说诗意7.学习古诗.不仅了解他的意思.还要读出韵味.(1)(说一说)怎样读好古诗(2)老师告诉的一个密密.出示朗读指导8.集体读9.指名读六唱古诗(古诗不仅可认读、还可唱)出示手指操七悟诗情杨万里看到西湖的美景.不仅赞叹还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他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八书写生字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读一读1观察,要做哪些提示2老师师范写“莲”“胡”学生自由写总结:今天我们跟随杨万里欣赏了西湖的壮观景色,希望你们回家后把这首古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画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稿
一、说教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叶、荷花作为描写对象。
那碧色连天的荷叶和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娇润红艳的荷花,美丽动人。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借助注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
(2)感受是词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抓住诗中重点句分析。
(2)在理解诗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法:
创设情景法、自读自悟法、情感诵读法、想象理解法。
四、说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感情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