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指引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 离退休人员定期健康监护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
•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应急救援设施完好 • 定期演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卫生培训
• 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管理者代表、管 理人员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接受职业卫 生培训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 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 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
评价并提出整改措施 • 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 检测、评价结果定期向所在地职业卫生行政管理
部门报告
履行告知
• 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 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
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 —制定本单位职业卫生方针;
—设置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 —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明确相关组织的职能; —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设置岗位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
制度; —确保职业病防治管理必要的经费投入;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前期预防
• 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
设施设计和审查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验收
材料和设备管理
• 应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 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 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源储存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通用版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通用版一、前言职业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接触和遭受有害物质、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不良因素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提高用人单位的管理水平,制定本指南,旨在帮助用人单位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职业病防治制度,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通用规定1. 用人单位应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职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醒职工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提供相关保健知识宣传资料。
2. 用人单位要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和监测工作。
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并将结果记录并保存,以备必要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3. 用人单位应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卫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较高的工作岗位,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防护,改善工作条件。
保持工作场所的通风畅通、卫生清洁,并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
4. 用人单位要履行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制定相关防护措施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控、职工健康监护、职业病医疗救治等方面。
对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应及时提供相应的救治和赔偿。
5. 用人单位要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做好职工体检记录,并及时掌握职工的健康状况。
对于有职业病危险因素暴露史的职工,要加强对其的健康监护,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 用人单位要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加强使用管理。
根据工作需求,为职工提供适合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口罩等,并进行使用培训。
确保职工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提高防护效果。
7. 用人单位要建立职业病事故报告制度。
对于发生职业病事故的情况,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
8. 用人单位应做好职业病防治的档案管理工作。
对于职业病防治相关的文件、资料和档案,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保存和归档,确保文档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职业病是指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或工作,接触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生物因素、物理因素等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用人单位应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下面是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旨在帮助用人单位加强对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
一、职业病防治方针1. 健康为本:将员工的健康置于首位,积极推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坚持从源头上控制有害因素,减少职业病危害。
2. 管理层负责:加强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的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相关培训,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
3. 安全环保:优化工作环境,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规范作业行为。
4. 个人保护:鼓励员工主动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二、职业病防治措施1. 排查评估:针对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排查和评估,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因等方面的危害因素。
2. 教育宣传: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3. 健康监管:建立健康监控体系,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病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工作环境改善:根据职业病防治需求,进行工作环境改善,减少或消除有害因素的存在,提高工作环境质量。
5. 个人防护用具: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具,并进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保障员工的个人安全防护。
6. 隐患治理:发现职业病隐患及时整改,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加强责任追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7. 员工培训: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防护能力。
8. 应急处理:建立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处理职业病事故的能力。
三、职业病防治的配套措施1. 制定职业病防治制度:建立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防护要求和防治措施。
2. 加强监督检查:设立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企业单位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篇)
企业单位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各位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___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计划和实施方案。
1、职业病防治计划1.1检查计划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对劳动者进行就业前、定期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在就业前的检查中如发现有不宜从事某一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职业禁忌征者,不安排其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定期健康检查便于早期发现病人,及时处理,防止职业危害的发展、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
1.2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企业建立职业卫生和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是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的要求。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包括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设置、运转和效果,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监测结果与分析,职业性健康检查的___和检查结果及评价。
劳动者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职业病的诊断、处理、治疗和疗养,职业危害事故的抢救情况等。
1.3消除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1.4合理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在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或因进行设备检修而不得不接触高浓(强)度有害物质时,必须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1.5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1.6对女工要给以特殊保护。
1.7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护知识,制订职业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
领导和劳动者要通过培训,学习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政策和法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知识。
提高对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危害重要性的认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病患者在治疗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工作的,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
劳动能力受损程度应按照已颁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鉴定,并按劳动保险条例,给以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一、总则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1.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权力和责任。
任命专职或兼职职业病防治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 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3.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确保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符合职业病防治的要求。
4.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能力。
5.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危害监测、诊断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危害。
6.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预防意识,鼓励劳动者主动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
7. 用人单位应当配备职业病防治专业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8.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理职业病事故,并为职业病受害者提供必要的救治和赔偿。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管理1.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的管理制度,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2.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需要,配备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的使用培训,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
4. 用人单位应当制定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扩散的管理措施,确保相关设备和设施的密封、密闭和通风。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1. 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和控制,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2.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工艺改造、技术改进、设备更新等措施,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
3.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无害或较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艺、工具和材料。
4.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合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检测机制,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uideline for employer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通用要求、分级分类管理方法、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以及职业卫生评估要求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生产或经营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产品或原材料的用人单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单位或机构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203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T 3608高处作业分级GB 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3 防治原则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依法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单位自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维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关注职业病高危人群,尤其是流动劳动者。
4 通用要求4.1 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制定本单位职业卫生方针;—设置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相关组织的职能;—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置岗位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确保职业病防治管理必要的经费投入;—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职业病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理是一项重要工作。
然而,由于职业病与潜在风险产生的背景复杂,用人单位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本指南将探讨如何在用人单位中进行职业病的防治,旨在提供有关相关法规、标准和最佳实践的详尽信息。
一、了解职业病的主要危害和风险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之前,用人单位必须详细了解职业病的性质、主要危害和潜在风险。
职业病包括化学物质接触引发的中毒、尘肺病、噪声和振动所致的聋、放射性物质接触产生的放射病、职业性皮肤病等。
具体的危害和风险与不同行业和工种相关,用人单位必须进行全面的调研,了解职业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二、建立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符的管理制度用人单位应建立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符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明确责任分工和流程。
制度中应包括:职业病防治的法律依据、管理责任、责任追究、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职业病防治知识与培训、职业病防治记录报告与数据管理等内容。
此外,用人单位还应开展定期检查、不定期审核和绩效评估,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三、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用人单位要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评估,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监测与评估的重点包括: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浓度、工作场所的物理参数、员工的接触和暴露情况等。
监测与评估结果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来减少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暴露。
四、制定并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措施用人单位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结果,制定并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措施。
这包括:对职业病危害源进行封闭、隔离或替代;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制定职业病防护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开展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培训和宣传活动;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的档案管理系统等。
用人单位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相关设备和设施,确保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职业病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为用人单位,我们应对职业病进行全面的预防与治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为此,制定和实施一份细致周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 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知水平;- 减少职业病发生率;- 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2. 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科学管理,全员参与;- 法律依据,规范操作;- 定期评估,持续改进。
三、计划内容及措施1. 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度:- 设立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协调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档案,记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相关信息。
2. 加强职业病预防宣传教育:- 开展职业病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知水平;- 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增强员工的预防意识。
3.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体系:- 针对不同岗位、工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掌握职业病危害源的具体情况;- 结合工作环境和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4. 加强职业病危害源管理:- 全面排查职业病危害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定期检测和维护职业病危害源,防止职业病危害进行潜在的积累。
5. 建立职业病诊断与治疗体系:- 设立职业病诊疗中心,提供专业的职业病诊断与治疗服务;-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开展职业病防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6. 职业病监测和报告:- 建立健全职业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地收集和上报职业病的相关数据;- 分析和评估职业病的发生风险和趋势,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7. 加强职业病事故应急管理:- 制定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责任、处置措施及相应的救治流程;- 加强对职业病事故发生原因和教训的总结,及时改进和完善应急管理措施。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暴露于特定的工作环境或从事特定职业所导致的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用人单位应制定职业病防治指南,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介绍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的重要内容。
一、建立科学的职业病防治制度用人单位应制定职业病防治制度,并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
该制度应包括:职业病防治的目标和原则、职业病防治的组织机构和责任、职业病防治的工作流程和程序、职业病防治的制度和措施等要素。
用人单位应在制度中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二、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估与监测用人单位应对工作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与监测。
评估包括对工作场所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粉尘、噪声、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与评估,以及对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暴露情况的监测和评估。
用人单位应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与监测,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三、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职业病防护设施是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手段。
用人单位应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包括通风设备、防护用品、个人防护装备等。
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装备,并确保其正常有效使用。
四、加强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用人单位应加强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病的基本知识、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职业病的识别与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方面。
用人单位应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确保劳动者掌握必要的职业病防护知识。
五、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督与检查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监督与检查制度,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监督与检查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劳动者职业病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用人单位应配备专业人员担任职业病防治监督与检查工作,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精选)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精选)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精选)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职业病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用人单位有义务制定和实施职业病防治措施。
本指南将以常见的几种职业病为例,为用人单位提供有关预防和治疗的指导。
二、职业病防治指南2.1 职业性视力损害防治指南- 用人单位应提供符合工作环境要求的光线,并保障良好的照明设施。
- 工作场所必须安装合适的防护屏障,减少对眼睛的刺激。
- 对从事长时间近距离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并提供眼保健操等视力保护的培训。
2.2 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害防治指南- 用人单位应开展噪声检测,确保工作环境噪声符合国家标准。
- 采取技术和工程措施控制噪声,如合理布局、声屏障等。
- 为从事噪声作业的劳动者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措施,如耳塞、耳罩等。
-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3 职业性尘肺防治指南- 用人单位应定期清理和更换工作环境中的粉尘,确保空气质量。
- 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口罩、防尘服等。
- 对从事尘肺危险工作的劳动者进行健康上岗培训,并定期进行体检。
- 加强劳动卫生知识宣传,让劳动者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4 职业性化学中毒防治指南- 用人单位应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建立明确的标志和警示语。
- 配备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护目镜等。
- 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管理,确保安全使用和防止泄漏事故。
- 对从事与危险化学品接触的劳动者进行岗位培训,并定期进行体检。
2.5 职业性骨关节病防治指南- 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避免长时间单调重复动作,减少关节负荷。
- 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工作工具和设备,减轻劳动者的身体负担。
- 加强劳动者身体素质的培养,推广预防骨关节病的锻炼方法。
三、总结与建议本指南提供了几种常见职业病的防治指导,但并不能穷尽所有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用人单位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方案。
人力资源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人力资源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一、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建立用人单位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或委派专门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确保相关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负责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及时了解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组织职业病的预防检查和治疗,并对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二、职业病防控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用人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控政策和规章制度,并公布在员工中。
包括职业病防治目标、措施、责任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用人单位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控政策的宣传,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员工普及职业病的知识,教育员工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设备,提高职业病防治的自觉性。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用人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危害因素的变化情况。
监测和评估的结果应当及时向员工公布,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或消除危害因素。
对于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环境,应当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环境符合职业病防治的要求。
四、职业病防护设备的配备和管理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配备符合国家职业病防护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并对员工进行使用培训,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建立健全个人防护设备管理制度,加强对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每年定期检测和鉴定个人防护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及时更换损坏或失效的设备。
五、职业病监测和体检用人单位应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病监测,了解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
监测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员工本人,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此外,用人单位还应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提前防控。
体检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员工本人,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
六、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用人单位应加强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防范意识。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建议和指导,以帮助用人单位制定有效的职业病防治计划。
首先,用人单位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职业病防治计划,该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职业病防治的目标和原则;2. 职业病防治的组织和管理;3. 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监测;4. 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5.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6. 职业病防治的监督和检查。
其次,用人单位应该加强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监测。
这是确保职业病防治计划有效的关键。
用人单位应该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并定期进行监测。
如果发现职业病危害超过国家标准,用人单位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第三,用人单位应该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
这包括工艺控制、工程控制、个体防护等措施。
用人单位应该根据职业病危害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职业病危害对员工的影响。
第四,用人单位应该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
用人单位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向员工宣传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同时,用人单位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病防治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治能力。
最后,用人单位应该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监督和检查。
用人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监督和检查制度,定期对职业病防治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如果发现问题,用人单位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总之,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用人单位应该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指南的要求,制定有效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加强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监测,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指引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必读六、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使用与维护管理1、职业病防护设施包含有哪些?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指应用工程技术手段控制工作场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防止发生职业危害的一切技术措施。
包括:a. 防尘、b. 防毒、c. 防噪声、振动、d. 防暑降温、防寒、防潮、e. 防非电离辐射(高频、微波、视频)、f. 防电离辐射、g. 防生物危害、h. 人机工效学。
一般常见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有:2、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经费应列入哪方面预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都包含哪些内容?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阶段,企业应委托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专篇应包括的内容有:(1)概述(任务来源及目的、编制依据、设计任务及设计范围等);(2)项目概况(基本情况、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等);(3)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与预测;(4)防护设施设计及控制性能和预期效果;(5)预评价报告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6)防护设施投资概算;(7)附件和附图。
4、职业病防护设施临时停用,拆修,需要报告哪些部门?根据《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第十条,用人单位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
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
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技术档案,包括哪些内容?企业应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技术档案,内容包括:(1)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技术方案、技术图纸、技术参数等);(2)防护设施的检测、评价、验收材料和文件;(3)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4)设计、购置安装、运行维护、检维修、拆除报废等系列环节记录等。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须知
行业资料:________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须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9 页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须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正)规定,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应做好下列工作:1、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3、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5、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6、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第 2 页共 9 页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自查和风险评估指南(试行)(word版)
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自查和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指导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自查和风险评估工作,推进健康企业建设,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用人单位遵守本指南开展职业病防治自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本指南所指的用人单位,是指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
第三条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自查和风险评估,是指用人单位对本单位及其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情况进行自查,对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评估,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的自我管理活动。
第四条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自查和风险评估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依法管理、单位主责、自查自纠、全员参与的机制。
第五条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防治责任。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自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全面负责。
第二章自查和风险评估组织实施流程第六条用人单位建立本单位职业病防治自查和风险评估制度,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自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自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包括组织机构和人员、频次、内容、程序和整改要求等内容。
第七条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自查和风险评估原则上由用人单位自行组织。
鼓励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查和评估,增强职业病防治自查和风险评估的系统性、客观性和实效性。
第八条用人单位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本单位职业病防治自查和风险评估制度;(二)开展职业病防治自查和风险评估工作,编制并公示自查和风险评估报告;(三)对自查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并核查整改落实情况。
第九条用人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和风险评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自查和评估次数。
第十条对于在职业病防治自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用人单位应当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应当按照职业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整改难度等制订整改方案,方案中明确整改时限,并在规定期限内落实整改措施,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职业病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用人单位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质量,职业病防治指南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预防、识别和治疗三个方面,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防治的指导。
一、预防职业病预防是职业病防治的关键。
用人单位应加强职业病预防意识,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机制。
首先,用人单位应制定详细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包括工作环境的评估与改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控制等。
其次,用人单位应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如通风设备、防护用具等,以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
此外,用人单位还应加强职业病防护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识别职业病识别职业病是早期干预和治疗的基础。
用人单位要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识别职业病。
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建立健全的职业病病例报告制度,及时上报职业病病例,以便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疗。
三、治疗职业病治疗职业病是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用人单位应配备专业的医疗人员,建立健全的职业病诊疗体系。
对于已经患有职业病的员工,用人单位应积极组织治疗,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
此外,用人单位还应加强对职业病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尽快康复,重新融入工作和生活。
在职业病防治过程中,用人单位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控制,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其次,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档案,对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体检情况等进行记录和管理。
最后,用人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形成合力。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是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重要工具。
只有加强预防、识别和治疗,才能有效遏制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
用人单位应积极贯彻职业病防治指南,切实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指引------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必读六、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使用与维护管理1、职业病防护设施包含有哪些?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指应用工程技术手段控制工作场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防止发生职业危害的一切技术措施。
包括:a.防尘、b.防毒、c.防噪声、振动、d.防暑降温、防寒、防潮、e.防非电离辐射(高频、微波、视频)、f.防电离辐射、g.防生物危害、h.人机工效学。
一般常见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有:2、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经费应列入哪方面预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都包含哪些内容?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阶段,企业应委托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专篇应包括的内容有:(1)概述(任务来源及目的、编制依据、设计任务及设计范围等);(2)项目概况(基本情况、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等);(3)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与预测;(4)防护设施设计及控制性能和预期效果;(5)预评价报告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6)防护设施投资概算;(7)附件和附图。
4、职业病防护设施临时停用,拆修,需要报告哪些部门?根据《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第十条,用人单位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
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
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技术档案,包括哪些内容?企业应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技术档案,内容包括:(1)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技术方案、技术图纸、技术参数等);(2)防护设施的检测、评价、验收材料和文件;(3)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4)设计、购置安装、运行维护、检维修、拆除报废等系列环节记录等。
6、怎样才能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有效运转?为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安全、健康运行,企业应重点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维护保养要求主要有四项:一是清洁,二是整齐,三是润滑良好,四是安全。
维护保养内容一般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设备润滑和冷却系统维护也是维护保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是设备维护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
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要制定工作定额,并按定额进行考核,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应纳入车间承包责任制的考核内容。
设备定期检查是一种有计划的预防性检查,检查手段除感官意外,还要有一定的检查工作和仪器,按定期检查卡执行,定期检查又称定期点检。
对机械设备还应进行精度检查,以确定设备实际精度的优劣程度。
设备维护应按维护操作规程进行。
7、我国对工作场所防尘、防毒技术措施,是如何规定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对建设项目的防尘、防毒技术措施要求如下:(1)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
(2)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
(3)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
(4)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尘。
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
(5)防尘和防毒设施应依据车间自然通风风向、扬尘和逸散毒物的性质、作业点的位置和数量及作业方式等进行设计。
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宜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6)通风、除尘、排毒设计应遵循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8、我国对工作场所防噪、减振技术措施,是如何规定的?(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应按(GBJ87-1985)设计,对生产工艺、操作维修、降噪效果进行综合分析,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
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
(2)工业企业设计中的设备选择,宜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
(3)为减少噪声的传播,宜设置隔声室。
隔声室的天棚、墙体、门窗均应符合隔声、吸声的要求。
(4)产生噪声的车间,应在控制噪声发生源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噪声影响的措施,注意增加隔声、吸声措施。
(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避免振动对健康的影响,应首先控制振动源,使手传振动接振强度符合标准的要求,全身振动强度不超过标准规定的卫生限值。
(6)工业企业设计中振动设备的选择,宜选用振动较小的设备。
(7)产生振动的车间,应在控制振动发生源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振动影响的措施。
对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应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对振幅、功率大的设备应设计减振基础。
八、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与使用管理1、个人防护用品应按何种规范标准进行配置?用人单位可以依据以下规范和标准为员工配置个人防护用品:《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护听器的选择指南》等。
2、个体防护用品在什么情况下认作报废?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个体防护用品即予判废,包括:(1)所选用的个体防护装备技术指标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2)所选用的个体防护装备与所从事的作业类型不匹配;(3)个体防护装备产品标识不符合产品要求或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4)个体防护装备在使用或保管贮存期内遭到破损或超过有效使用期;(5)所选用的个体防护装备经定期检验和抽查为不合格;(6)当发生使用说明中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时。
3、工作岗位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还需给劳动者配置个人防护用品吗?4、呼吸防护用品选择的一般原则是什么?(1)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应暴露在能够或可能危害健康的空气环境中。
(2)应根据国家有关的职业卫生标准,对作业中的空气环境进行评价,识别有害环境性质,判定危害程度。
(3)应首先考虑采取工程措施控制有害环境的可能性。
若工程控制措施因各种原因无法实施,或无法完全消除有害环境,以及在工程控制措施未生效期间,应根据标准的规定选择适合的呼吸防护用品。
(4)应选择国家认可的、符合标准要求的呼吸防护用品。
(5)选择呼吸防护用品时也应参照使用说明书的技术规定,符合其适用条件。
(6)若需要使用呼吸防护用品预防有害环境的危害,用人单位应建立并实施规范的呼吸保护计划。
5、耳塞、耳罩分别有几种?工作场所噪声超标,分别在85-90分贝,90-100分贝及100分贝以上应分别配戴何种耳塞或耳罩较为合适?耳塞产品种类很多,从结构材料和形状上分为圆锥形塑料耳塞、蘑菇形橡胶耳塞、伞形塑料耳塞、提篮形塑料耳塞、圆柱形泡沫塑料耳塞、可塑性变形塑料耳塞和硅橡胶成型耳塞、外包多孔塑料纸的超细纤维玻璃棉耳塞和棉纱耳塞。
耳罩从结构和使用方式上分为头戴式耳罩和挂安全帽式耳罩。
6、酸碱作业工人需要佩戴哪些个人防护用品?酸碱作业的个人防护主要为呼吸系统与皮肤系统的防护,其中包括,呼吸防护用品、眼护具(眼镜、眼罩、面罩)、防酸服、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橡胶靴与模压塑料靴以及耐酸碱手套。
7、有机溶剂作业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原则是什么?(1)在控制有机溶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系列方法中,个人防护是不可或缺的方法。
当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及工作实践等控制方法无法实施或无法完全消除有机溶剂危害时,应选用个人防护用品。
(2)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应以作业场所有机溶剂危害程度评价和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评价结果为基础。
(3)个人防护用品质量、性能、规格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经检验合格。
(4)个人防护用品应经过适用性评价,以确保适用于防护特定的有机溶剂和有害环境。
(5)(5)有机溶剂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为呼吸道和皮肤,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应重点考虑呼吸防护用品和皮肤防护用品。
(6)用人单位应向作业人员配发供专人使用的防护用品,并保持其性能与清洁。
作业人员应佩戴规定个人防护用品。
8、如何选择合适的听力保护器?(1)根据作业环境中噪声的强度和性质选择选择听力保护器之前应检测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判断工作场所的噪声特征,是稳态、非稳态还是脉冲噪声。
如接触噪声时间不足8h,可转化为8h等效连续声级。
(2)考虑各种听力保护器的声衰减性能《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规定,听力保护器的实际降噪能力必须高于噪声的超标水平。
听力保护器的实际降噪值估算方法为:首先根据听力保护器产品上标称的降噪值,换算成ISO4869—2所定义的单值噪声降低数(SNR),SNR乘以0.6校正值即为实际降噪值。
选择听力保护器首先应确保佩戴听力保护器后的实际接受噪声水平不能高于职业卫生标准,但多数情况下听力保护器的降噪能力都能满足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要防止降噪过度的发生。
一般认为,(3)考虑作业特点和使用者的特殊要求(耳部禁忌人群)除根据噪声水平选听力保护器外,还要考虑作业特点和使用者的特殊要求。
当作业人员患有中、外耳道疾患时,不宜使用插入外耳道内,或置入外耳道口处的听力保护器,如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应改为使用耳罩或防噪声帽进行噪声防护。
十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1、《职业病防治法》关于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中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1)第七十一条第三款,未按照规定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第七十三条第三款,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或者不能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3)第七十三条第七款,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4)第七十六条第六款,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