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逻辑

合集下载

行测-逻辑判断100题(后附答案解释)

行测-逻辑判断100题(后附答案解释)

行测-逻辑判断100题(后附答案解释)基金转向商品寻求更高回报,首先是金属,然后是食品。

”由此可以推出:A.投资基金投机行为造成全球食品上涨B.投资基金原来的投资对象是美元C.加拿大食品价格上涨与美元疲软有关D.投机行为也导致全球金属价格提高【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全球投资基金和美元疲软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对世界食品价格高涨负责”可知A项并不准确;题干中只是说“对美元的信心不足已经使得投资基金转向商品寻求更高回报”,并不能说明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就是美元,因此B项错误;题干中说的是全球食品涨价,而不能推出加拿大食品价格上涨与美元疲软有关,故C项错误;D项由题干最后一句可以推出投机也会导致全球金属价格提高。

故答案选D。

3.有以下几个条件成立:(1)如果小王是工人,那么小张不是医生;(2)或者小李是工人,或者小王是工人;(3)如果小张不是医生,那么小赵不是学生;(4)或者小赵是学生,或者小周不是经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得出“小李是工人”的结论?A.小周不是经理B.小王是工人C.小赵不是学生D.小周是经理【答案】D。

解析:考查复言推理。

要推出小李是工人,由(2)和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只有否定一个选言肢才能肯定另一个选言肢,所以要求“小王不是工人”为真。

由(1)和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所以要求“小张是医生”为真。

同理,由(3),要求“小赵是学生”为真。

再由(4),要求“小周是经理”为真。

故答案选D。

【考点点拨】此题先给出结论,要求前提,考查的是复言命题的逆向推理过程,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推理规则的逆向运用。

对这类题目考生也可使用代入法。

4.乒乓球单打决赛在甲、乙、丙、丁四位选手中进行,赛前,有些人预测比赛的结果,A说:甲第4。

B说:乙不是第2,也不是第4。

C说:丙的名次在乙的前面。

D说:丁将得第1。

比赛结果表明,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预测错了。

那么,甲、乙、丙、丁四位选手的名次分别为? A.2、3、4、1 B.1、2、4、3 C.1、3、4、2 D.4、3、1、2【答案】D。

行测逻辑填空题型解题技巧

行测逻辑填空题型解题技巧

行测逻辑填空题型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填空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题型。

它不仅考查我们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考验我们对语境的分析和把握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一题型中取得高分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

一、理解词义要做好逻辑填空,首先要对选项中的词语有准确的理解。

这包括词语的含义、词性、感情色彩、搭配对象等方面。

1、含义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词语,我们要仔细辨析它们的细微差别。

比如,“推脱”和“推托”,“推脱”侧重于摆脱、开脱责任等,而“推托”侧重于借故拒绝。

2、词性不同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也不同。

例如,“品味”是名词,“品位”是名词;“必须”是副词,“必需”是动词。

3、感情色彩词语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

在选择时,要根据语境的感情倾向来决定。

比如,“成果”“结果”“后果”,“成果”是褒义的,“结果”是中性的,“后果”则是贬义的。

4、搭配对象有些词语有特定的搭配对象,不能随意乱用。

比如,“爱戴”只能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爱护”则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

二、分析语境除了理解词义,准确分析语境也是解题的关键。

1、逻辑关系语境中往往存在着各种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通过分析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应填的词语。

例如,“虽然他很努力,但是_____没有取得好成绩。

”这里是转折关系,应填“依然”“仍然”等表示转折的词语。

2、前后呼应所填词语要与上下文在语义上相互呼应。

可以通过寻找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来确定呼应关系。

比如,“他是一个_____的人,总是乐于助人。

”后文“总是乐于助人”提示我们,应填一个表示善良、热心的词语,如“善良”“热心肠”。

3、语义轻重根据语境的需要,选择语义轻重合适的词语。

如果语境比较严肃、严重,就应选择语义较重的词语;如果语境比较轻松、平常,就选择语义较轻的词语。

比如,“这件事造成了_____的后果。

”如果后果很严重,就填“严重”;如果后果不是特别严重,就填“一定”“一些”等。

经典行测75道逻辑推理题附加详细答案

经典行测75道逻辑推理题附加详细答案

经典行测75道逻辑推理题附加详细答案【1】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

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

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

【2】周雯的妈妈是豫林水泥厂的化验员。

一天,周雯来到化验室做作业。

做完后想出去玩。

"等等,妈妈还要考你一个题目,"她接着说,"你看这6只做化验用的玻璃杯,前面3只盛满了水,后面3只是空的。

你能只移动1只玻璃杯,就便盛满水的杯子和空杯子间隔起来吗?" 爱动脑筋的周雯,是学校里有名的"小机灵",她只想了一会儿就做到了。

请你想想看,"小机灵"是怎样做的?【3】三个小伙子同时爱上了一个姑娘,为了决定他们谁能娶这个姑娘,他们决定用手枪进行一次决斗。

小李的命中率是30%,小黄比他好些,命中率是50%,最出色的枪手是小林,他从不失误,命中率是100%。

由于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为公平起见,他们决定按这样的顺序:小李先开枪,小黄第二,小林最后。

然后这样循环,直到他们只剩下一个人。

那么这三个人中谁活下来的机会最大呢?他们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4】一间囚房里关押着两个犯人。

每天监狱都会为这间囚房提供一罐汤,让这两个犯人自己来分。

起初,这两个人经常会发生争执,因为他们总是有人认为对方的汤比自己的多。

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个人分汤,让另一个人先选。

于是争端就这么解决了。

可是,现在这间囚房里又加进来一个新犯人,现在是三个人来分汤。

必须寻找一个新的方法来维持他们之间的和平。

该怎么办呢?按:心理问题,不是逻辑问题【5】在一张长方形的桌面上放了n个一样大小的圆形硬币。

这些硬币中可能有一些不完全在桌面内,也可能有一些彼此重叠;当再多放一个硬币而它的圆心在桌面内时,新放的硬币便必定与原先某些硬币重叠。

请证明整个桌面可以用4n个硬币完全覆盖【6】一个球、一把长度大约是球的直径2/3长度的直尺.你怎样测出球的半径?方法很多,看看谁的比较巧妙【7】五个大小相同的一元人民币硬币。

行测逻辑推理公式

行测逻辑推理公式

行测逻辑推理公式
行测逻辑推理公式包括但不限于充分必要条件公式、命题逻辑公式、假言命题、链式推理等。

充分必要条件公式表示条件A是事件B发生的充分条件,也是事件B发生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充分必要条件公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如果A,则B;反之,如果非B,则非A。

2. 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A↔B。

3. A是B的充分条件,可以表示为A→B。

4. B是A的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B→A。

命题逻辑公式是对命题进行逻辑连接和推理,来判断命题的真假。

常见的命题逻辑公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 与(∧):表示两个命题都为真时,结果为真;一方为假时,结果为假。

2. 或(∨):表示两个命题有一个为真时,结果为真;两个都为假时,结果为假。

3. 非(¬):表示对一个命题否定,即取反。

4. 蕴含(→):表示如果A成立,则B也成立。

5. 等价(↔):表示A成立当且仅当B成立。

以上是部分行测逻辑推理公式,供您参考,建议查阅行测教辅资料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逻辑推理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逻辑推理

公务员考试⾏测判断推理之逻辑推理⼀、假⾔命题1.如果那么(前推后):肯前肯后,否后否前2.只有才(后推前):肯前肯后,否后否前⼆、联⾔命题1. A且B为真,则AB均为真2. A且B为假,则AB⾄少⼀个为假三、选⾔命题1. A或B为真,则AB⾄少⼀个为真2. A或B为假,则AB均为假3.不相容选⾔命题:要么A真B假,要么A假B真四、三个定理1.逆否定理:A推B è -B 推 –A2.摩根定理:1) - (A或B) = -A 且 -B2) - (A且B) = -A 或 –B3.鲁滨逊定理: - (A 推 B) = A 且 -B五、集合推理1.四个基本1)所有A都是B 》A推B2)所有A都不是B 》A推-B3)有的A是B 》有的A推B4)有的A不是B 》有的A推-B2.三个换位1)所有A都是B 》有的B是A2)所有A都不是B 》所有B都不是A3)有的A是B 》有的B是A4)有的A不是B 》不能换位3.两个推出1)所有A都是B 》某个A是B 》有的A是B2)所有A都不是B 》某个A不是B 》有的A不是B4.⼀个递推1) A 推 B ,所有B 推 C 》A推C六、模态命题1.并⾮可能 = 必然不2.并⾮所有 = 有的不3.移动否定词,所有变有的,有的变所有,可能变必然,必然变可能七、真假推理1.⽭盾关系1)某个是和某个不是2)所有的A都是B和有的A不是B3)所有的A都不是B和有的A是B4) A推B和A且-B5) A且B和-A或-B6) A或B和-A且-B2.反对关系1)所有的A都不是B和所有的A都是B2)有的A是B和有的A不是B3.包容关系所有都是(不是)》某个是(不是)》有些是(不是)A且B 》 A(B)》 A或B⼋、四个原则1.话题⼀致原则2.整体优先原则3.可能优先原则4.敏感词汇原则九、七种逻辑关系1.对应关系2.条件关系3.属性关系4.全同关系5.并列关系6.包容关系7.交叉关系更多精彩,关注秋风!。

2024国考行测逻辑填空

2024国考行测逻辑填空

2024国考行测逻辑填空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题,可以参考以下题目: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如戏,总有一些_____在预料之中,另一些在预料之外。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演员,在演绎自己的人生角色。

面对_____,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任由它_____,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一时的冲动和愤怒_____我们的判断。

A. 惊喜/悲伤/主宰/左右
B. 惊吓/悲伤/左右/主宰
C. 惊吓/欢喜/左右/主宰
D. 惊喜/欢喜/主宰/左右
2.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_____那些符号。

B. 我们在浏览网页时,经常会在一些地方见到这样的提示:“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这实际上是在请求访问者提供一种叫做“通行字”的____。

C. 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产品合格率都在90%以上,这一成绩令业界人士____。

D. 我虽然和他只有一面之缘,但从他那里学到的知识却是____的。

(完整版)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完整版)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乙说:甲不会游泳
这两个人的话是矛盾的,必有“一真”和“一假”,再根据题干条件:只有一人说假话。那么这个说假话的人就在甲和乙之间,其余的丙和丁都是说真话的。根据丙的真话“乙不会游泳”,断定:乙不会游泳;再根据丁的真话“我们有三个人会游泳”,断定:除乙外,其余人都会游泳。至此,所有的疑问都清楚了:甲、丙、丁都说真话,也都会游泳;只有乙说假话,且不会游泳。这是为说明矛盾类型题的“解析原理”设计的一个简单例题。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判断中,如果一定存在一个真、一个假的情况(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那么,这两个判断就是矛盾的。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
四、条件不确定假设是关键。
对于没有确定条件的试题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对策?那就是假设法。公务员考试演绎推理(逻辑判断)测试中,利用假设方法完成推理的试题越来越多。面对试题,在不能确定题干条件真或假的情况下,运用“假设”是重要方法。假设方法要遵照以下原则:
①假设某条件为真,依据这个真能推出系列的结论,否则,这个假设就没有应用意义;②从假设为真的条件推出矛盾,则可断定这个条件为假。
(3)选项A“唐代古墓发现西汉文物”不能说明这里没有先秦文物。
(4)选项C“除了先秦用夔文,唐代也书写夔文”以及选项D“古墓文物是墓主生前之物”不能说明“墓中没有被冲刷而来的文物”,因此不应入选。
六、选项要证据直观是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要考查从前提最直接能推出什么、不能推出什么的证据确证度。由A推出A的证据确证度是100%,这种试题被称做“直观”题。“直观”题的特征是:从几个并列的条件中直接推出其中的一个或全部。如:雨亭学习好、身体好、事业心强。那么可以直接单独推出“雨亭事业心强”。亦可“重复式”地全部推出。这样的推理在普通逻辑中被称做“联言推理”。

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错误题示例(精选3篇)

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错误题示例(精选3篇)

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错误题示例(精选3篇)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错误题示例篇1一、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概念是在思维和论辩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用一个概念去代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而产生的逻辑错误主要表现为:(1)利用多义词可以表达几个不同概念的特点,故意把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

(2)混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示例1】: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游人。

”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解析】:在这个对话中,司马光夫人所谓的看“人”,看的是过来游玩的行人,而司马光所谓的“人”,指的是府中的人。

可见,司马光与其夫人对于“人”这同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示例2】:吉林人遍布世界各地,小王是吉林人,所以小王遍布世界各地。

【解析】:在这句话中,第一个“吉林人”指的是所有的吉林人,第二个“吉林人”指的是小王自己,所以这句话属于混淆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二、循环论证循环论证是指用来证明论题的论据本身的真实性要依靠论题来证明的逻辑错误。

如证明“鸦片能催眠”,所用的论据是“它有催眠的力量”。

而“鸦片有催眠的力量”,又要借助于“它能催眠”来证明。

这就是犯了循环论证的自证。

【示例1】:KengDie教的经文《KengDie Sutra》里面说的东西都是真理,因为在《KengDie Sutra》第一章第二段里面提到了“KengDie所述都是真理。

”【解析】:示例中为了证明“《KengDie Sutra》里面说的东西都是真理”,所用的论据是“《KengDie Sutra》第一章第二段里面提到了‘KengDie所述都是真理’”可见,论据也是在结论成立的情况下得到的。

所以这句话就犯了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学习了这两种常见的逻辑错误,接下来让我们用一道题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

【例题】甲:什么是生命?乙: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甲:什么是有机体?乙: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

【国考行测】逻辑推理的知识点整理

【国考行测】逻辑推理的知识点整理

【国考行测】逻辑推理的知识点整理2023-10-0315:42•邢云流水啊逻辑判断:一、翻译推理(无法翻译的句子,大概率是错误)【提问方式】可以推出or不能推出【前推后】1如果……那么……、若……则……、只要……京都……、为了……一定(必须)……、……是…【逆否等价】AfB=—Bf—A1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确定1AfB,B→C,得出A-B-C,也得出A-C1选项通常会设置为正确的、否前的、肯后的【后推前】1只有……,才……、除非……否则不……、…设/前提/关键、……是……的必要/必不可少条件【后推前变形】1除非A否则不B=B-A1除非A否则B-BfA ……、所有的充分条件是……的基础/假不.... 不....1谁是基础前提/关键/不可缺少/必不可少/必要条件/假设,谁放后【且and或】IA且B:二者同时成立等价关键词:和、既……又……、不仅……而且……、……但是……IA或B:二者至少一个成立等价关键词:或者、或者……或者……、至少一个【否一推一】或关系为真,否定一项可以得到另一项【德・摩根定律】-(A且B)=-A或-B-(A或B)=-A且-B二、组合排列【排除法】:读一句,排一句(比大小的题目,最值最重要)【代入法】:假设选项正确,代入题干验证是否符合题意【推理起点】确定信息:题干中明确给出“谁”="谁”的信息最大信息: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假设法:二选一或无确定信息、最大信息三、逻辑论证【提示词】论点:所以,结论是,这表明/说明/意味着,由此推出,据此认为论据:由于、因为、鉴于、根据论据常见形式:原因、数据、事例、实验或调查内容等【否定论点】1选项特征:与论点表述的意思相反1文段特征:文段只有论点、无论据,只能对论点进行反驳文段的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话题一致”即论证充分【削弱之拆桥】1选项特征:否定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1常见干扰项:程度词不一致1时髦拆桥:论据:某物质中的一些元素有效论点:某物质有效削弱:某物质内该元素含量极少/要吃极多1话题不一致/存在漏洞,考虑拆桥【否定论据】1题型特征:题干中有“双方互思”,经常采用否定论据来削弱题干有论据且在找不到否论点和拆桥1选项特征:与论据表述的意思相反1出现“反对者”,论点一般隐含其中1对策建议类选项不选【因果倒置and他因削弱】论点包含因果关系:……是……的原因;……导致/使得/有助于……;……增加/降低/加强/减轻……;这是由于……【因果倒置】原因和结果说反了论点:1导致2因果倒置削弱:2导致1【他因削弱】1承认结果,同一个主体、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可能的原因1若论点是其中一种原因,则可用另一种原因进行削弱1他因本质:干扰因素,用于削弱论点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唯一关系1他因特点:同一主体、同一时间、不同原因【特殊提问】不能加强一一排除加强选项,削弱与无关均可不能削弱一一排除削弱选项,加强与无关均可【补充论据】1问加强/支持/赞同/证明,90%考查补充论据1问前提/假设/必要条件,90%考查搭桥1解释原因:说明论点成立的原因一一整体上解释1举例支持:证明论点成立的例子一一部分上证明1补充论据特征:不论是原因解释还是举例子,均是针对论点1什么时候用补充论据:只有论点,考虑补充论据论点、论据的话题一致,考虑补充论据1选项出现诉诸权威(科学家的话),不能选1论点和选项中出现的限定词(时间限定、程度限定等),正确答案往往与论点对应【搭桥】1题型特征: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加强论证时,优先考虑搭桥1选项特征:同时包含论点和论据中的关键词,并肯定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1解题思维:找论点一找论据一去同存异一对比选项【必要条件】1提问方式:前提、假设、必要条件,且无搭桥选项,1没有搭桥项:只有论点;论点、论据话题一致1必要条件:选项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没它不行)1搭桥=必要条件>解释原因>举例子1论点为方式+目的1加强就说做法可行/做法有效1削弱就说做法不可行/做法没有效果1“可行”和“有效”同时出现,没法选择,二者是一样的【加强论证】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有论点、有论据一一搭桥:找论点、论据一去同存异一对应答案有论点、无论据一一必要条件:没TA不行(常考方式+目的论点)要么找方式可行,要么说目的能实现【原因解释】1提问方式:最能解释/不能解释上述现象题干中存在看似矛盾的现象1解题思维:找矛盾一一转折词:但是、然而……给理由——能够解释矛盾双方一、直言命题【定范围】:所有(全称)、有的(特称)、某个(单称)所有、某个范围小,有的范围大【定性质】:是(肯定)和非(否定)【考察角度】:所有是、所有非、有些是、有些非、某个是、某个非【推出关系】小推大,大不能推出任何【矛盾关系】所有是与有的非转化二、模态命题【模态词变化】必然变成可能【量词变化】所有变成有的【性质词变化】是变成不是、非、并非不一定A=-(一定A)=可能不A【秒杀口诀】“不"去掉,“不”的后翻硬币三、三段论A-B,B-C,所以A-C【秒杀口诀】第一步,所有法;第二步,约分秒杀法;第三步,从结论找B法四、假言命题【秒杀口诀】谁是充分谁在前,谁是必要谁在后【补全】包含:论点包含论据内容论据:a-B;论点:A-B;隐含的条件为:A=a+b;要补充:bfB【约分】相交:论点与论据之间内容重复论据:A-B;论点:A→C;约分:把A约,得B-C【搭桥】相离:论点与论据无关系论据:A;论点:B;补充的为:A与B的关系【矛盾】相切:论点与论据出现矛盾的转折词论据:然而;论点:-A;分为缺A和架桥五、基础构建【因果思维】1标志性:一般情况因为A,所以B1本质:A→B1加强:符号的重合度1削弱:-A(否因)、隔断因果联系【方式+目的思维】1标志性:通过A达到了B的目的。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题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题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题(加答案解析)1、统计学家告诉我们,买一张彩票正好中大奖的概率__________──比如说,英国国家彩票的中奖概率大概就只有1400万分之一,相当于你连续投24次硬币全是正面朝上,远远低于被__________的陨石砸中的可能性。

依次填入划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DA.微不足道祸从天降B.绝无仅有不期而至C.不可多得不期而遇D.微乎其微从天而降【答案】D。

中公解析:第一空想表达的是中奖的概率怎么样,后文通过破折号具体说明中奖的概率很小。

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绝无仅有:指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稀有,也用来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贵。

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都不能用来描述中奖的概率小,排除。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符合句意,第二空陨石的特征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用“从天而降”也合适。

故本题选D。

2、如果社会机制健全,社会弱势群体能够通过合法的制度化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并均衡社会利益,那么社会冲突的频率、强度和烈度将大为降低。

但在社会的转型加速期,由于某些结构性的原因,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最终通过社会冲突的方式来捍卫自身的权益。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B )A. 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话语权缺失B. 转型加速期成为社会冲突的多发时期C. 弱势群体社会组织化程度低,谈判能力受限D. 强势群体操控媒介、干扰公共政策加剧了社会冲突【答案】B。

中公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转折前提到如果社会机制健全,弱势群体有合法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权益,结果是社会冲突减少。

转折后提到社会转型加速期,由于某些结构性原因,弱势群体会通过社会冲突捍卫自身权益,则产生的结果应与前文“社会冲突的频率、强度和力度大为降低”相反,即社会冲突多发,B正确。

A、C两项都不是弱势群体以社会冲突方式捍卫自身利益的结果,排除;D项的“操控媒介、干扰公共政策”与前文话题不一致。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
在行测中,逻辑推理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强化型推理:根据提供的前提条件和规则,推断出结论。

例如:A是B的兄弟,而B是C的兄弟,那么A和C是兄弟关系。

2. 弱化型推理:根据提供的前提条件和规则,推断出不符合条件的结论。

例如:所有A都是B,但B没有C,因此A也不
会有C。

3. 假设型推理:根据提供的假设条件,推断出符合条件的结论。

例如:如果假设A是真的,那么B也必然是真的。

4. 排除型推理:根据提供的选项,通过排除法找出符合条件的结论。

例如: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A和C符合条件,那么可以得出结论选择A或C。

5. 综合推理:将多个前提条件和规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

例如:A在早上7点到10点之间去超市购物,B在
早上8点到11点之间购物,那么A和B有可能在早上8点到10点之间碰面。

以上只是行测中比较常见的逻辑推理题型,具体的题目形式和难度还会根据不同考试的要求而有所变化。

在解答这类题型时,要注意理解题目的要求,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进行推断和分析,选出最符合条件的选项。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知识点总结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知识点总结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知识点总结(一)翻译推理
1.充分条件命题:前推后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后推前
3.逆否命题推理: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推不出确定性结论
4.递推公式:A→B,B→C可以得到A→C
5.联言命题:全真为真,一假为假
6.选言命题:全假为假,一真为真
7.摩根定律:去括号,分负号,且变或,或变且
8.否定肯定式:选言命题为真时,否定一肢,肯定一肢
9.模态命题:移动否定词,所有变有的,有的变所有,可能变必然,必然变可能
10.平行结构:只对比推理过程,不关注推理对错
(二)真假推理
解题技巧:找关系,看其余
1.矛盾关系;
2.反对关系
(三)分析推理
1.优先排除法;
2.最大信息法;
3.确定信息优先;
4.假设条件法;
5.选项代入法。

(四)归纳推理
1.话题一致原则:偷换话题、无由猜测、夸大事实;
2.从弱原则;
3.整体优先原则。

(五)原因解释
1.题干中找冲突;
2.选项中看解释
(六)加强论证
1.加强论点;
2.加强论据;
3.建立联系;
4.补充前提。

(七)削弱论证
1.削弱论点;
2.削弱论据;
3.切断联系;
4.否定前提。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考察的是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掌握不同类型的逻辑推理题型以及相应的解题方法,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对行测逻辑推理的常见题型进行分类,并介绍一些实用的解题方法。

一、直言命题推理直言命题是指直接陈述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例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不是勤奋的”。

解题方法:1、对当关系推理:根据直言命题之间的矛盾、反对、下反对和从属关系进行推理。

2、换位推理:改变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但不改变命题的真假性质。

二、联言命题推理联言命题是指同时断定几种事物情况都存在的复合命题。

例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解题方法: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三、选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如“或者 A 或者B”,只要其中一个选言支为真,整个命题就为真。

不相容选言命题,如“要么 A 要么B”,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

解题方法:1、相容选言命题:否定肯定式。

2、不相容选言命题:否定肯定式和肯定否定式。

四、假言命题推理假言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

常见的有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 A 那么 B)、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 A 才 B)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当且仅当 A 则 B)。

解题方法: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肯前肯后,否后否前。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否前否后,肯后肯前。

五、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解题方法:1、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数量。

2、避免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错误。

六、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解题方法:1、分析所给对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比较选项与题干逻辑关系的一致性。

七、削弱论证这类题目要求找出能够削弱给定论点的选项。

解题方法:1、直接削弱论点。

行测答题技巧逻辑判断题解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逻辑判断题解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逻辑判断题解题技巧一、逻辑判断题概述逻辑判断题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它主要考察考生在逻辑推理上的能力。

逻辑判断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前提条件判断出结论的真伪。

在行测中,逻辑判断题通常包括三个部分:条件、结论和推理步骤。

掌握解题技巧,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准确地解答逻辑判断题,提高考试得分。

二、解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干阅读题干时,应注意理解题目的要求和信息的关系。

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问题是关于条件还是结论,识别关键信息,确定问题的焦点。

2. 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在逻辑判断题中,条件和结论是解题的关键,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可以找出问题的关键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推理。

3. 辨别推理关键词推理关键词是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词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逻辑关系。

例如,“如果……那么”、“只要……就”、“既不……又不”等词语,都是常见的推理关键词。

通过辨别推理关键词,可以更好地理解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准确地推理出正确的结论。

4. 学会转换思维解答逻辑判断题时,有时需要转换我们的思维方式。

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以从反向思维、排除法等角度出发,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5. 多做练习题掌握逻辑判断题解题技巧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

通过做大量的逻辑判断题,可以熟悉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常见的逻辑判断题类型1. 假设题假设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条件,在假设的前提下判断出结论的真假。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仔细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假设条件下的推理步骤,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

2. 推论题推论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条件和已知事实,通过推理得出结论的真假。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条件,抓住问题的关键点,进行逻辑推理。

3. 判断题判断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条件判断结论是正确、错误还是不能确定。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仔细分析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推理判断出结论的真假。

行测逻辑公式 简化版

行测逻辑公式 简化版

逻辑公式简化版一、常用关系二、六角阵图解:红色: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蓝色:上反对————必有一假可以同假绿色:下反对————必有一真可以同真黑色:可以正推不可逆推三、集合关系1.A和B相异(所有A非B,所有B非A)2.A和B相交(有些A是B,有些B是A)3.A真包含于B(所有A是B,有些A是B,有些B是A)例:福建人(A)真包含于中国人(B)4.A真包含B (有些A是B,所有B是A,有些B是A)例,中国人(A)真包含福建人(B)5.A和B全同:A和B范围完全一样(所有A是B,所有B是A,有些A是B,有些B是A)四、或且(选择性)要使A且B为真,那么要求A和B均为真要使A且B为假,那么只要A和B有一个为假即可要使A或B为真,那么只要A和B有一个为真即可要使A或B为假,那么要求A和B均为假注:A或B 相容:至少其一不相容:必居其一五、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逆否命题1、表示充分条件的关联词“如果A那么B”“如果A就B”“只要A就B”“若A则B”“一A就B”看到这些关联词,说明句子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关系(即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前件推后件A=>B2、表示必要条件的关联词“只有A才B” 看到这些关联词,说明句子表示的是必要条件关系(即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后件推前件B=>A3、表示特殊关系的关联词.“除非A否则B”非A=>B六、三段论推理规则1.所有A是B,所有B是C,于是,所有A是C(两个前提,都是肯定句,则结论必是肯定句)2.有些A是B,所有B是C,于是,有些A是C3.有些A是B,所有B非C,于是,有些A非C (两个前提,一肯一否,则结论必是否定句)4.有些A非B,所有C是B,于是,有些A非C注:1、传递推理的那个前提是所有开头的2、两个前提中至少有一个是“所有”,否则推理不能传递。

三段论规律:1.前提必有一全称。

2.一特得特,一否得否3.两特两否均不得结论4.全称中项应等于特称中项(遗传性)。

行测逻辑推

行测逻辑推

一、“且”的含义“且”表示的关系是两者同时成立,如果有一项是错的,整个命题均为假。

常见的关键词有:A并且B;不仅A,而且B;虽然A,但是B。

但凡能够表示二者同时成立的关键词,我们都翻译成“A且B”。

二、“或”的含义“或”表示的关系是两者至少有一个成立,如果有一项是对的,整个命题均为真。

常见的关键词有:或者A,或者B;A和B至少一个……;不是A,就是B。

但凡能够表示二者至少有一个成立的关键词,我们都翻译成“A或B”。

三、否一推一所谓“否一推一”,就是指在“或”关系为真的情况下,一项确定为假,那么另一项就一定为真。

例:今天我或者吃火锅,或者吃烤肉。

事实上,我并没有吃烤肉,那么我一定吃了火锅。

四、德摩根定律所谓“德摩根定律”,就是“或”关系与“且”关系的等价转换。

(1)–(A且B)= –A或–B(2)–(A或B)= –A且–B2022国考)地理老师在五个柜子里放入了五种矿物,每个柜子只放一种矿物:赤铁矿、黑云母、绿泥石、黄铜矿、方铅矿。

已知:(1)如果一号柜放赤铁矿,那么二号柜不放黑云母;(2)或者三号柜放赤铁矿,或者一号柜放赤铁矿;(3)如果二号柜不放黑云母,那么四号柜不放绿泥石;(4)若五号柜放方铅矿,则四号柜放绿泥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三号柜放赤铁矿”的结论?A.二号柜不放黑云母B.一号柜不放黄铜矿C.五号柜放的是方铅矿D.四号柜不放绿泥石【解析】此题正确答案为C。

题干中有四句话都包含了关联词,翻译结果为:(1)一号柜放赤铁矿→二号柜不放黑云母;(2)三号柜放赤铁矿或一号柜放赤铁矿;(3)二号柜不放黑云母→四号柜不放绿泥石;(4)五号柜放方铅矿→四号柜放绿泥石。

提问为“得出‘三号柜放赤铁矿’”,即已知结论为“三号柜放赤铁矿”,需要从结论出发倒推条件。

根据条件(2)可知:想要推出“三号柜放赤铁矿”,需要一号柜不放赤铁矿;根据条件(1)可知:想要得到“一号柜不放赤铁矿”,需要二号柜放黑云母;根据条件(3)可知:想要得到“二号柜放黑云母”,需要四号柜放绿泥石;根据条件(4)可知:想要得到“四号柜放绿泥石”,需要五号柜放方铅矿,对应C项。

行测-逻辑推理

行测-逻辑推理

通常是后面的鸟飞在前一只鸟的侧后方,因此就有了常见的“人”字形队形。

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一队形可减少空气阻力、降低飞行能耗, 然而反对者认为如果是为了减少阻力,鸟更应该选择直线的队形,因为一个紧跟一个飞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跟随者需要克服的空气阻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反对者的结论?A.飞行过程中,领头雁会不时地与后方同伴换位,否侧它们很容易筋疲力尽B.斑头雁在飞行时会有确定方向的需求,所以并不会一直排成“人”字形飞行C∙速滑比赛中,运动员常以“人”字形前进,一名运动员在前,另外三名紧随其后,后三名队员因阻力变小而受益D.斑头雁飞行时偏移于前面的同伴,虽不能最大限度减少空气阻力, 但能极大地减少上升时所需的体能消耗通常是后面的鸟飞在前一只鸟的侧后方,因此就有了常见的“人”字2ħ a形队形。

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一队形可减少空气阻力、降低飞行能耗, 然而反对者认为如果是为了减少阻力,鸟更应该选择直线的队形,因为一个紧跟一个飞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跟随者需要克服的空气阻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反对者的结论?A.飞行过程中,领头雁会不时地与后方同伴换位,否侧它们很容易筋疲力尽B.斑头雁在飞行时会有确定方向的需求,所以并不会一直排成“人”字形飞行C∙速滑比赛中,运动员常以“人”字形前进,一名运动员在前,另外三名紧随其后,后三名队员因阻力变小而受益D.斑头雁飞行时偏移于前面的同伴,虽不能最大限度减少空气阻力, 但能极大地减少上升时所需的体能消耗2ħ a的A、B、C、D、F五个座位。

已知:⑴若甲或者乙中的一人坐在C座,则丙坐在B座。

⑵若戊坐在C座,则丁坐在F座。

如果丁坐在B座,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甲坐在A座B.乙坐在D座C.丙坐在C座D.戊坐在F座(6)随着气温上升,热带雨林遭受闪电雷击并引发大火的概率也会上升。

然而,目前的监测表明,美洲热带雨林虽然更频繁地受到闪电雷击,却没有引发更多的森林大火。

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近年来雨林中藤蔓植物大量增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逻辑判断部分一直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测查重点,一般考查10道题目,强调对逻辑关系的正确把握,综合考查考生对逻辑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

从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总结出这部分最为常考的题型主要包括六大类。

只要广大备考考生对各种题型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集中训练,还是可以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

一、逻辑判断类解题关键:矛盾关系:都是和可能不是,都不是和可能是,为矛盾关系。

特征: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即必有一真一假。

上反对关系:都是和都不是。

特征: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可以同假。

下反对关系:可能是和可能不是。

特征: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是可以同真。

从属关系:都是和可能是,都不是和可能不是。

特征: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

1.性质判断推理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命题或者直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性质判断通常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个要素组成。

性质判断根据量和性质共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

这类题目是逻辑判断中常见的考点。

【例题】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B. 多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C.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D. 有的个体商贩确实没有偷税、逃税行为【解析】D。

题干的意思是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是假判断,由传统逻辑方阵E假则I真。

还原成同一素材判断就是:有的个体商贩有偷税。

故答案选择D2.三段论推理三段论,也叫做三段论推理,就是通过一个共同的概念将两个性质判断联结起来,由此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作结论的推理方法。

三段论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例】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其中,“铁”是结论的主项,即小项;“导电”是结论的谓项,即大项;“金属”在前提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中不出现,是中项。

【例题】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历害,所以,我很聪明。

以下哪一项揭示了上述推理是明显错误的?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很好。

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D.所有的鸡都是尖嘴的,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它是鸡。

【解析】D。

题干是第二格的三段论,聪明人只是近视眼中的一部分,我近视厉害,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可是有可能我聪明,也有可能不聪明。

用欧拉图可以表示如下。

A是聪明人B是近视眼人,我在B中,可能在A中,也可能不在A中,故我是否聪明不确定。

以此,犯同样错误就是D。

故答案选择D。

3.关系推理事物或对象不仅具有各种性质,而且事物或对象之间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

逻辑把断定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关系的判断叫做关系判断。

【例题】甘蓝比菠菜更有营养。

但是,因为绿芥兰比莴苣更有营养,所以甘蓝比莴苣更有营养。

以下各项,作为新的前提分别加入到题干的前提中,都能使题干的推理成立,除了()A.甘蓝与绿芥兰同样有营养。

B.菠菜比莴苣更有营养。

C.绿芥兰比甘蓝更有营养。

D.菠菜与绿芥兰同样有营养。

【解析】C。

这个题目是个关系推理,可以类比数学中的“大于”(>)来解决。

仅添加C项,显然不能推出“甘蓝比莴苣更有营养”。

故答案选择C。

4.假言推理【例1】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肯定在现场。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A.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C. 乙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乙不是杀人犯D .丙不在案发现场,但丙是杀人犯【解析】C。

此题考查假言判断推理,假如是杀人犯,一定在现场,那么不在现场的就肯定不是杀人犯,故答案选择C。

5.联言推理【例题】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是事实A.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

B.熊掌可得但鱼不可得。

C.如果鱼可得,那么熊掌不可得……D.如果鱼不可得,那么熊掌可得。

【解析】C。

考查不相容联言判断。

鱼和熊掌是选择关系,选择其一,则必然舍弃另一个。

故答案选择C。

二、直接推论型这一题型又称为结论型,是历年国家公务员逻辑判断测查中常见题型。

【例1】从2005年7月开始,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采用了预约参观办法。

这一措施合理有效地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一方面加强了洞窟的保护,另一方面给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实施预约参观办法以来,来莫高窟参观的人数逐年递增,年游客接待量由2004年的45万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55万人次。

由此可以推出()。

A.莫高窟预约参观的办法为游客提供了便利B.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C.预约参观办法实施前莫高窟的游客流量不均衡D.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能创造更大价值【解析】C。

这道题主要是关注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平衡,是失衡才需要调节的;第二个是递增,说明以前可能是时高时低。

“莫高窟的预约参观办法合理有效地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实际上反映上述失衡。

故选C。

三、削弱质疑型削弱型试题题型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来说明某个论题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最能反驳或削弱、质疑题干论题的选项。

此类试题经学一手教育专家分析,在整个逻辑判断部分所占比例较大。

提问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可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等等。

【例1】“东胡林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在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化石经鉴定属两个成年男性个体和一个少年女性个体。

在少女遗骸的颈部位置有用小螺壳串制的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

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已开始萌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判断?()A.新石器时代的饰品通常是石器B.出土的项链和骨镯都十分粗糙C.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D.两个成年男性遗骸的颈部有更大的项链【解析】C。

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是用来说明人类的审美意识已开始萌动。

要削弱这个论断,只要说明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有其它的用途,自然就削弱了审美的结论。

故选C。

四、加强支持型所谓加强就是加强论点的正确性,方法主要有加强论点、加强论据、证明论证方式的有效性。

加强的效果从程度上也是加强论点大于加强论据大于证明论证方式的有效性。

也就是说从论点角度加强是最为有效的。

这一题型是公考逻辑判断测查中常见题型。

【例1】有的人即便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下,也不会感到疲劳,而有的人哪怕干一点活也会觉得累。

这除了体质或者习惯不同之外,还可能与基因不同有关,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对50名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基因组的观察,发现这些患者的某些基因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的基因是有差别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该研究成果应用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A.基因鉴别已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应用B.科学家们鉴别出了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基因C.目前尚无诊断和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方法D.在慢性疲劳综合证患者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基因【解析】B。

疲劳可能与基因不同有关,通过对疲劳综合症观察确认了基因的差别。

如果能辨别出这些有差别的基因,自然就能够更好的治疗了。

故选B。

五、解释说明型逻辑判断中解释型试题的题型特征一般是,题干给出关于某些事实或现象的客观描述,通常是给出一个似乎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的现象,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能够解释的选项。

提问的一般方式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好的解释上面的矛盾?”,“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解释题干中的矛盾”,“以下最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等等。

【例1】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某地区饱受酸雨困扰,为改善这一状况,该地区1~6月累计减排11.8万吨二氧化硫,同比下降9.1%。

根据监测,虽然本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降低,但是酸雨的频率却上升了7.1%。

以下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该地区空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硫是从周围地区飘移过来的B.虽然二氧化硫的排放得到控制,但其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C.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加剧了氮氧化物的排放,而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D.尽管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减少了,但二氧化硫在污染物中所占的比重没有变【解析】C。

酸雨增加显然不是二氧化硫引起的,因此要找其它的原因。

而C选项中机动车的大量增加加剧了氮氧化物的排放,而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故选C。

六、逻辑规律运用型【例1】亚里士多德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

上面写着“不懂逻辑者不得入内”。

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逻辑的人。

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那么以下诸断定中,只有一项是真的。

这一真的断定是()。

A.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B.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C.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解析】A。

因为“不懂逻辑者不得入内”,对懂逻辑的没作规定。

所以懂逻辑的,可能会被允许进入,也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

由不懂逻辑者不得入内可以得出进入者是懂逻辑的,所以说懂逻辑是进入的必要条件,但不一定是充分条件,所以可能可以进入,也可能不被允许进入。

故答案选择A。

行测逻辑推理题解题技巧之几种关系的应用行测判断推理部分题型较多,不同的题型解题技巧不同,掌握技巧的前提是多做题多总结,做到举一反三。

其中逻辑推理解题技巧简单总结如下:1、逻辑推理部分中反对关系的应用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是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如命题“所有同学都及格了”和命题“所有同学都不及格”即为反对关系,同理,“所有同学都及格了”和“张三不及格”也为反对关系。

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的实质为两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如命题“有些同学及格了”和“有些同学不及格”之间即为下反对关系,两命题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

同样“有些同学及格”和“张三不及格”两命题之间也为下反对关系。

因此,在做逻辑推理题时,可依据命题之间的反对及下关系的实质进行解题,并需要牢记各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例如:某办公室包括主人在内10人,有关这10人的说法,以下三个只有一个是真的:1、有人会使用五笔打字2、有人不会使用五笔打字3、主任会使用五笔打字以下哪项为真?()A.10人都会使用五笔打字B.10人都不会用五笔打字C.只有一人不会用五笔打字D.只有一人会用五笔打字该题答案选B解析:由题意可知1、2命题为下反对关系,即两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且三命题只有一个为真,则第3个命题为假,即可推出主任不会使用五笔打字,接着又可推出有人不会使用五笔打字,即命题2为真,命题1为假,即有人会使用五笔打字为假,则这10人都不会使用五笔打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