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伯克段于鄢《左传》

合集下载

词汇概说—郑伯克段于鄢(古代汉语课件)

词汇概说—郑伯克段于鄢(古代汉语课件)

古代汉语词汇
郑伯克段于鄢2——《左传·隐公元年》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3













一、文选解读
(一)第四段
1. 〔具卒乘(shènɡ)〕:准备步兵和兵车。具,准备。卒,步兵。 乘,四匹马拉的战车。 2. 〔袭〕:偷袭。行军不用钟鼓。本是贬义,后逐渐转为中性词。 3. 〔夫人将启之〕:武姜将要为共叔段作内应。夫人,指武姜。启之, 给段开城门,即作内应。启,为动用法。
二、语言知识
(三)宾语前置句
1.“姜氏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用代词“之”复指宾语“何厌”。 2.“敢问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谓”的宾语。 3.“君何患焉?”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患”的宾语。 4.“其是之谓乎?” 宾语前置句。用代词“之”复指宾语“是”。
二、文选解读
(二)第二段
1.〔及庄公即位〕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及,介词,到。 即位,君主登上君位。 2.〔虢(guó)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虢,指东 虢,古国名,为郑国所灭。焉,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 “于是”“于此”。 3.〔佗邑唯命〕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佗,同“他”, 旁指代词,别的,另外的。唯命,只听从您的命令。
一、文选解读
(三)第六段
1.[施及庄公]:施,yí 延及。 2.[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匮,尽。锡, 通赐,给与。 3.[其是之谓乎]:其,表推测语气,之, 结构助词,助词宾语前置。
二、语言知识
(一)文字
异体字:佗——他 暱——昵
古今字:辟——避 舍——捨

文选:郑伯克段于鄢

文选:郑伯克段于鄢

《說文·干部》:“屰,不順也。”
驚: 《說文·馬部》:“驚,馬駭也。 ” 這裡是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姜 氏驚。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驚人:使人 驚奇。
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 弗許。
亟: 音qì,屢次。一再。 《左傳·成公十六年》:“吾先君之 亟戰也,有故。”杜預注:“亟,數也。” 《漢書·刑法志》:“師旅亟動,百 姓罷敝。”顏師古注:“亟,屢也。” 音jí,疾速。 《史記·陳涉世家》:“趣(cù,催 促)趙(武臣)兵,亟入關。”
早爲之所:早點安排他個地方。 之,指公叔段,作“爲”的間接賓語。 所,處所,“爲”的直接賓語。 無:毋。 《詩經·魏風·碩鼠》:“碩鼠碩鼠, 無食我黍。”
滋蔓:滋,滋長【更加】;蔓,蔓延。 《左傳·襄公八年》:“謀之多族, 民之多違,事滋無成。”【更加】 《左傳·昭公六年》:“民知爭端矣, 將棄禮而徵於書(鄭子產鑄刑書),錐刀 之末,將盡爭之,亂獄滋豐,賄賂並行。” 【更加】 寵:尊貴。 乎:疑問語氣詞,在這裏表示反問。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夫人將啟之。
完:修葺,加固(城牆)。 《說文·宀(mián)部》:“完,全 也。” 聚:聚集(糧食)。 甲:鎧甲。段注:“古曰甲,漢人曰鎧, 故漢人以鎧釋甲。” 兵:兵器。 卒:步兵。 乘:兵車。
襲: 杜預注:“輕行掩其不備曰襲。” 《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 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常用詞:襲·侵·伐-P49】 啟:開門。 《說文·口部》:“启,開也。从戶从 口。 ” 《說文·攴部》:“啟,教也。”
鄭伯克段于鄢
《左傳·隱公元年》 《左傳》 舊題《春秋左氏傳》 春秋晚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成書於公元前403年至前386年 我國現存最早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PPT课件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PPT课件

• 谷梁赤《谷梁春秋传》(《谷梁传》) 4

【 《左传》简介2】
伯 克


• 《左传》之思想价值:

• 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既有民本、爱国等 进步思想;同时,封建伦理观念,传统的
天命、礼教等思想糟粕在书中也时有流
露,这是作品的历史局限。
5

【 《左传》简介3】
伯 克
• 文学价值:
段 于

它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叙事详备,
郑 伯

• 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
段 于
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 鄢
丘明(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撰写。是我国第一部叙 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 记载了鲁国以及当时几个主要诸侯
国二百多年的历史。
• 左丘明《左氏春秋传》(《左传》)
• 公羊高《公羊春秋传》(《公羊传》)
•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生给太叔,我就请求去侍
奉他,如果不想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使老
百姓生二心。”通“毋”,不

• 公曰:“无庸,将自要及。” 通“用”
译:庄公说:“不用,他将要自己遭(祸)。” 16
[文意理解5]
一直到
郑 伯

• 大叔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

译: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
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
• 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
欲立之。 使受惊吓,使取动名用,法名作动.
译:使姜氏受到了惊吓,所以起名叫“寤生”,
于是(姜氏)很厌恶他。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记载了郑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郑伯克段于鄢的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75年。

以下是我对郑伯克段于鄢事件的知识点归纳:1.事件发生背景:郑国内部权力斗争激烈,郑武公因为信任鄢人而连续任用鄢人,引起了郑国内部其他大臣的不满。

2.伯克段的身份:伯克段是郑国大夫的称号,是贵族间官职的一种。

伯克段是郑武公的庶兄,也是郑国的重要大臣之一3.鄢国:鄢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一带。

郑武公因为喜欢鄢国人,任用了很多来自鄢国的官员。

4.郑伯克段的政治野心:伯克段在郑国内部力量斗争中展示了他的政治野心,他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6.伯克段的行动:伯克段通过收买郑国内一些大臣,影响郑武公的决策,并通过掌握军队的力量来威胁其他的贵族。

7.鄢国的争议:伯克段大量任用来自鄢国的官员,这引发了其他贵族的不满。

其他官员认为鄢国人没有忠诚于郑国,他们的任用只会削弱郑国的实力。

8.郑庄公的出现:鄢国的统治者鄢庄公闻讯后,前来郑国探望郑庄公,并向他诉说了鄢国人在郑国的困境。

9.鄢国官员被贬:在郑庄公的指示下,郑国将很多来自鄢国的官员贬到了轻官职位或直接免职,削弱了伯克段的势力。

10.改变权力格局:由于这一事件,郑国内部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

伯克段的势力受到了削弱,其他贵族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11.郑庄公的派系:郑庄公在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派系取得了胜利。

郑庄公最终结束了郑国内部的权力斗争,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12.影响:郑伯克段于鄢的事件对郑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一事件,贵族们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利益应该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个人的政治野心和私心。

总结:郑伯克段于鄢的事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斗争事件,它揭示了权力之争背后的利益纠葛和政治动机。

这个事件也表明,贵族统治下的国家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纷争和权力斗争,也凸显了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政伯克段于鄢

政伯克段于鄢

政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wù)【通.牾wǔ】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wù)之。

爱共(gōng)叔段,欲立之。

亟(qì)请于武公,公弗(fú)许。

及庄公即(jí)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

佗(tā)【通.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通.太】叔。

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通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通避bì】害?”对曰:“姜氏何厌【通餍y àn 】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通毋】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lǐn)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shèng),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yān)。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旧读gōng】。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通悌tì】,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通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wèi)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yī)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在这里读yù】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左传报告》从《郑伯克段於鄢》探讨《左传》及《谷梁传》

《左传报告》从《郑伯克段於鄢》探讨《左传》及《谷梁传》

《左傳報告》從《鄭伯克段於鄢》探討《左傳》及《穀梁傳》敘事技巧。

【這個標題真是讓人想打瞌睡………=.=”】一.前言:A.關於左傳:《左傳》是一部解釋《春秋》的著作,其不同於《公羊傳》和《穀梁傳》之處,在於《左傳》以敘述史實為主,而《公羊傳》、《穀梁傳》則以闡述《春秋》大義為主。

因此《左傳》在過去雖然被歸入「經」部,實際上卻是一部史書。

和《春秋》相配合,《左傳》記載了魯國隱、桓、莊、閔、僖、文、宣、成、定、哀使二公之世﹝西元前七二二年至前四六八年﹞東周王朝各國間的大事。

無論敘事或記言,《左傳》都有濃烈的文學因素,高明的文學技巧,因此被前人譽為歷代散文之祖。

B.關於穀梁傳:《穀梁傳》的重點不在敘述歷史,而是著重解釋《春秋》的經文。

它跟左傳最為不同的地方在於,《穀梁傳》會逐字解釋了史實,並藉此闡發了其中的微言大義。

即使《左傳》跟《穀梁傳》都是解釋春秋而生的典籍,春秋文字甚簡,通過《穀梁傳》進一步的解釋,人們可以看到經文後面許多的隱含意。

現在便以《鄭伯克段於鄢》此文作為立論之依據。

二.正文:鄭伯克段於鄢─左傳版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

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公曰:「無庸,將自及。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

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

」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

文选《郑伯克段于鄢》

文选《郑伯克段于鄢》

今京不度,非制也,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杜注“不合法度,非先王之制 非先王之制” 杜注“不合法度 非先王之制” 李运富: 当训作否定副词“ 李运富:“非”当训作否定副词“不”。“制” 是动词“制止” 今京不度,非制也 君将不堪” 非制也,君将不堪 是动词 “ 制止 ” 。 “ 今京不度 非制也 君将不堪 ” 是假设关系,意即 今京城不合法度,不加制止 意即“ 不加制止,你 是假设关系 意即“今京城不合法度 不加制止 你 将不堪。 将不堪。”
无生民心 无,通“毋”。 产生” 生,使动,“使……产生”。 使动, 产生 无庸,将自及 无庸, 庸:通“用”。 及:
赶上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遭遇(灭亡) 遭遇(灭亡)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名词,犹言“贰者” 指两属之邑。 贰:名词,犹言“贰者”,指两属之邑。 以为: 以之为”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厚将得众 本义为山陵大,引申为土地扩大, 厚:本义为山陵大,引申为土地扩大,势力雄厚 众:指百姓 不义不暱 昵,通黏 杜注: 不义于君,不亲于兄,非众所附, 杜注:“不义于君,不亲于兄,非众所附,虽厚必 崩。”两者是并列关系 不义则不暱 不义则不暱,两者为条件关系
大叔完聚 完:修葺(城墙) 修葺(城墙) 杜注:“完城郭 聚人民” 完城郭,聚人民 聚: ①杜注 完城郭 聚人民” ②服虔“聚禾粟” 服虔“聚禾粟” 左传·哀公十七年 哀公十七年》 陈人恃其聚而侵楚。 《左传 哀公十七年》:“陈人恃其聚而侵楚。”杜预 注:“聚,积聚也。” 杨伯峻:“聚谓聚粮草。” 积聚也。 杨伯峻: 聚谓聚粮草。 襄公三十年传》子产曰: 亡国也, 《襄公三十年传》子产曰:“陈,亡国也,聚禾 粟。” 缮甲兵 缮:修缮 甲:盔甲 兵器,本义。 兵:兵器,本义。
具卒乘 步曰卒,车曰乘。 左传·哀元年 哀元年》 其所 步曰卒,车曰乘。《左传 哀元年》 “其所 尝者,卒乘与焉” 尝者,卒乘与焉” 车一辆谓之一乘。 乘:车一辆谓之一乘。 将袭郑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庄公二十九年》 凡师, 《左传 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 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郑伯克段于鄢》 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段入于鄢, 《 郑伯克段于鄢 》“段入于鄢 , 公伐诸鄢 ” 夫人将启之 开启。 启:为……开启。 开启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解析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解析

“中五之一”是省略的形式,应是“中都不过五 国之一”,同样,“小九之一”即“小都不过 九国之一”,“五”和“九”都是数词用作动 词。为防止下级贵族势力的发展。
翻译:按照先王立下的制度,大城邑的城墙不能 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的城墙不能超 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 都的九分之一。

《春秋》记载历史过于简略,而且也不 完备,242年的历史只有18000多字,连 这段历史的轮廓都没有很好地描画出来。 于是又出现了对《春秋》作补充说明的 三部书,这就是《左传》、《公羊传》 和《穀梁传》。

所谓“传”,是儒家用来解释经典的文 字。《春秋》是儒家一部重要的经典, 因此就把《春秋》称作“春秋经”,而 用来补充说明“春秋经”的三部书则分 别称作《左传》、《公羊传》和《穀梁 传》,合称“春秋三传”。这三传实际 上是《春秋经》的三种讲解本、传授本。

这一句中“郑武公”是谥号,下一句 “庄公”也是谥号。所谓谥号,是在一 国的君主或大臣去世以后,根据他的生 平事迹,他一生的所做所为所封的号, 带有盖棺论定的性质。因为“郑伯克段 于鄢”这一历史是在郑武公和庄公去世 后整理出来的,所以叙述他们生前的活 动都要用他们死后的谥号,这是古代史 书叙事的习惯。
3.庄公寤wù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寤:本指睡醒,这里是通假字,通“啎”,逆、 倒着。“寤生”就是倒生,胎儿出生的时候脚 先出来,也就是难产。《史记· 郑世家》里记载 这件事说:“生之难。”可以与此处相互印证。 惊:吃惊,受惊,是个不及物动词,这里用作 使动用法,“惊姜氏”意思是使姜氏受惊。 翻译: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使姜氏受惊,所 以取名叫寤生,姜氏于是不喜欢他。



申:申国。申国的国姓是姜姓,而郑国的国姓 与周天子相同,是姬姓,按照当时的风俗,同 姓不婚,所以郑国的国君一定要娶异姓国的女 子为妻。 曰武姜:娶的妻子叫武姜。“武”是她丈夫的 谥号,“姜”是她娘家的姓,合在一起作她的 名。 翻译: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叫武姜。

郑伯克段于鄢(课件)

郑伯克段于鄢(课件)

串 讲 课 文
姜 氏
庄公寤生,惊姜氏。。。 遂恶之
姜氏厌恶其长子,爱其次子共 叔段的原因是由于庄公的寤生,可 见她的迷信和昏聩。也反映了她性 格中固执的一面。她爱之欲使之王, 恶之欲使之死,其性格的偏执,其 思想的简单,使最后的结果成为理 之当然。
立 之 。 。 。 请 制。。。请京。。。:
姜氏的偏颇和贪婪使她和 长子的矛盾不断加深。
大隧相间:
对于自己的后悔广为宣传, 并演出隧中想见这一滑稽而又虚 伪的丑剧,作者只写入和出而赋 诗,并不写隧中相间的场面,有 其深意,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 作技巧。
下课啦!
本文刻画人物颇为成功,人物的 语言成为塑造其形象的主要手段。本 文的中心人物是郑庄公,作者通过他 与姜氏、祭仲、公子吕、颍考叔等人 的几次简短的对话,就把一个阴险狠 毒、工于机谋的政治家的形象勾勒出 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他人物如叔段的贪婪愚蠢、 姜氏的乖戾昏聩、祭仲的忠耿 老成、公子吕的直率急躁、颍 考叔的机敏聪慧等,都表现得 鲜明生动。
郑伯克段于鄢
本篇记述了春秋初期郑庄公 与胞弟叔段争权夺利,最终骨肉相 残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统治阶 级内部斗争的残酷,暴露了封建伦 理道德的虚伪。
本文叙事详略得当,文笔洗 练,篇幅不长,却将事件的始末 因由交待得十分清楚。作者还择 取了“庄公寤生”、“食舍肉”、 “隧而相见”等生活细节,对表 现人物性格、深化主题起了重要 作用。
《左传》反映的是儒家 思想,既有民本、爱国等 进步思想,也包含封建伦 理观念,正统等级观念等 在今天看来落后的思想。 虽然《左传》是一部历史 著作,但从文学角度来看, 是有显著的特点的:
第一:是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 有紧张动人的情节。

最新-郑伯克段于(原文及翻译) 精品

最新-郑伯克段于(原文及翻译) 精品

郑伯克段于(原文及翻译)篇一:《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翻译(版)《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和翻译原文:标题:郑伯克段于鄢作者或出处:《左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译文或注释: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郑伯克段于鄢》赏析

《郑伯克段于鄢》赏析

【作品介绍】《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古人认为是传注孔子的《春秋》的。

它的作者,《史记》说是比孔子稍后的鲁国太史左丘明。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它按照鲁国先后l 2个国君在位的年代编年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

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过程中,各诸侯国的内政、外交、军事、文化等情况,以及一些代表人物活动的事迹,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左传》又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

它善于叙事,能把历史的真实性、倾向的鲜明性和表达的形象性结合起来,通过叙写具体的人物活动去展现历史画面,并富有故事性。

它叙写战争尤为出色,总是围绕战争的起因和性质,把军事和政治结合起来写。

《左传》还善于在叙事中写人,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

《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蕴而畅达,曲折而尽情,极富表现力。

尤其是外交辞令,十分委婉,富有情趣。

《左传》的这些叙事方法、人物刻画技巧和精美纯熟的语言,都为后世史传文学和小说创作提供了艺术借鉴,有着深远的影响。

【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wù)【通.啎wǔ】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wù)之。

爱共(gōng)叔段,欲立之。

亟(qì)请于武公,公弗(fú)许。

及庄公即(jí)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

佗(tā)【通.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通.太】叔。

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通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通避bì】害?”对曰:“姜氏何厌【通餍yàn 】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左传 郑伯克段于焉

左传 郑伯克段于焉

2、《左传》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是光辉
的散文典范。
文笔简练流畅,善于叙事和刻划人物,有很高的语言修养 ; 在处理复杂的历史材料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能力,特别是描写战 争,作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写得井井有条; 作者的许多外交辞令也写得极为出色,使我们切实地感受到古代汉 语丰富的表现力。 总之,《左传》一书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貌,因此自魏晋以来 《左传》就压倒了《公羊》、《谷梁》二传。对后代的历史学、文学等 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当初经、传分开的不编在一起,古人称之为“别本单
春秋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13
大学语文
《春秋》鲁隐公元年记载____“夏五月,郑伯克 段于鄢” 9个字,只告诉人们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他的 弟弟共叔段这一历史事件,后人实在无法从这样 一句话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郑庄公和 他的弟弟段为什么骨肉相残、兵戎相见?他们的 矛盾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激化的?如何解决的?
19
大学语文
生庄公时武姜受到惊吓和 痛苦。作为婴 儿的庄公本来 无法承担任何责任。 但是贵族阶级的养尊处优的生活和习惯意识已经使武姜 的心理堕落到极端自私的程度。 她根据 极端的个人利害来决定对一切人和事的看法与 态 度,甚至对亲生儿子也不例外。
由“庄公寤生” 而“遂恶之”,这个生活细节和一个“遂”
大学语文
以上第一段,叙述“郑伯克段于鄢”的背景,着 重写姜氏对两个儿子的爱恶之偏。
武姜对两个亲生儿子的截然相 反的情感态度:
“恶”郑庄公,而“爱”共叔段。
这里作者并没有违背史学家的外观视点,因为武姜的 “爱” “恶”是一种不加掩饰的外露情感。在这种外露情感背后,
隐藏着一 种畸形的,变态的母性心理。
25

郑伯克段于鄢(精选5篇)

郑伯克段于鄢(精选5篇)

郑伯克段于鄢(精选5篇)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一)有关背景材料本文选自《左传》。

我们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左传》这部书。

《左传》又称《春秋左传》或《春秋左氏传》,顾名思义,这部书是一位姓左的人为《春秋》所作的传。

因此,我们首先谈一谈《春秋》。

《春秋》本是东周时期各国史书的统称,当时各诸侯国都设有专门的史官记载本国发生的大小事件,他们编写的历史书都叫“春秋”。

不过除了鲁国的“春秋”以外,其它各国的“春秋”都没有保存下来。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春秋》据说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编写的“春秋”重新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它记载的历史始于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 年,截止到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共计242 年。

人们就把这段历史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记载历史过于简略,而且也不完备,242 年的历史只有18000 多字,连这段历史的轮廓都没有很好地描画出来。

于是又出现了对《春秋》作补充说明的三部书,这就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所谓“传”,是儒家用来解释经典的文字。

《春秋》是儒家一部重要的经典,因此就把《春秋》称作“春秋经”,而用来补充说明“春秋经”的三部书则分别称作《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这三传实际上是《春秋经》的三种讲解本、传授本。

“左”相传是指左丘明,“公羊”是指公羊高,“谷梁”是指谷梁赤,这是三位解说传授《春秋经》的人。

本来,经与传是分开的,不编在一起,古人叫做“别本单行”。

到了西晋,杜预着《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把《春秋经》和《左传》按年编插在一起,从此《左传》与《春秋》就合在一起了。

在《春秋》三传中,《公羊传》和《谷梁传》主要是阐明《春秋经》的微言大义,所以历史史实的补充就很少,作为历史著作的价值远远不如《左传》。

《左传》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全书18 万字,远比《春秋》的内容丰富,加上文笔简练流畅,为我们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貌,因此自魏晋以来《左传》就压倒了《公羊》和《谷梁》二传。

【课外阅读】《郑伯克段于鄢》礼崩乐坏的一面镜子

【课外阅读】《郑伯克段于鄢》礼崩乐坏的一面镜子

【课外阅读】《郑伯克段于鄢》——礼崩乐坏的一面镜子《左传》是先秦时期记史最为详尽,规模最为宏大的编年体史书。

记事自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86年),共十二公在位的200多年历史。

而《郑伯克段于鄢》则作为《左传》的开篇。

其开篇之所以选《郑伯克段于鄢》,除《郑伯克段于鄢》一事刚好发生在隐公元年之外,还有一主要原因就是《郑伯克段于鄢》一事在《左传》中起“开宗明义”的作用。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周天子所居王畿及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从而反映了周王室和列国的兴衰及礼崩乐坏的局面。

全文以“礼”为准绳衡量了所记载的两百多年间发生众多事件的是非曲直,可以说是一部规模宏大的说“礼”之书。

《郑伯克段于鄢》一事通篇未提一个“礼”字,但却是以“礼”为线索的。

事件的开头就说:“庄公寐生,惊姜氏,故曰寐生,遂恶之。

爱公叔段,欲立之,亟请之于武公,公弗许。

”庄公寐生,不是庄公的错,而姜氏却因此而讨厌他,并多次请求武公立公叔段为太子。

可见姜氏作为人母是不慈的,也是非礼的。

“大叔完聚,善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姜氏明知公叔段想夺取庄公之位,不但不制止他,反而准备与他合谋进攻庄公,她的行为是对小子不教,对长子不慈,是非礼的。

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作者分别讲述了祭仲,公子吕(子封)二位大夫向庄公汇报公叔段的行动,而庄公不予理睬,反而说了一些“多行不义必自毙”,“无庸,将自及”,“不义不匿,厚将崩”之类假装仁慈的话。

可当庄公听到公叔段起兵的日期后,果断地说:“可以了”,就命令子封率领二百两战车攻打京城。

京城的人反对公叔段,公叔段逃到鄢地,庄公又赶到鄢地攻打他。

庄公得知弟弟想谋反后,纵其欲,养其恶,到最后一举灭之,作为兄长,对弟不教,不爱,是非礼也。

“忠信,礼之器也。

卑让,礼之宗也。

”“礼,国之干也。

敬,国之舆也。

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第六段
寘:“置”的通用字。放置,放逐。 誓之:为动,对她发誓。 黄泉:地下的泉水,喻墓穴,指死后。 悔之:为动,对这事后悔。
封人:管理边界的地方长官。 封:聚土培植树 木。古代国境以树(沟)为界,故为边界标志。
有献:有进献的东西。献作宾语,名词。 赐之食:赏给他吃的。双宾语。
食舍肉:吃的时候把肉放置一边不吃。 舍,捨 的古字。
……
《穀梁传·隐公元年》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者何?能也。 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 徒众也 ……
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 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 甚郑伯也 ……
《郑伯克段于鄢》练习题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愚公移山》)
国有都鄙,古之制也。 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于洛阳。
明焦竑(hóng)《焦氏笔乘》:寤为牾(“忤” 异体,不顺)的通假字。二字均鱼部[a]、疑母。朱 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寤,假借为牾,足先见 (xiàn),逆生也”。即难产。通“啎”,逆,倒 着,難産 。《史記·鄭世家》:“生太子寤生,生之 難,及生,夫人弗愛。”
驚姜氏:使姜氏惊。使动用法
这部分主要写了武姜偏爱,潜在矛盾的原 因。
无——毋 阙——掘
寘——置 舍——捨
3.读音:
破读:恶(wù) 遗(wèi) 乘(shènɡ) 语(yù) 洩(yì)
特殊读音:共(ɡōnɡ) 祭(zhài)
常用词
《公羊传·隐公元年》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杀 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 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已杀之,如勿 与而已矣。
(扬雄《解嘲》)
《郑伯克段于鄢》练习题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苏洵《六国论》)

郑伯克段於鄢 繁体

郑伯克段於鄢 繁体

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wù)【通.牾wǔ】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wù)之。

爱共(gōng)叔段,欲立之。

亟(qì)请于武公。

公弗(fú)许。

及庄公即(jí)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

佗(tā )【通.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通.太】叔。

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通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通避bì】害?”对曰:“姜氏何厌【通餍yàn 】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无【通毋】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lǐn)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shèng),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yān)。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旧读gōng】。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通悌tì】,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通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wèi)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yī)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在这里读yù】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

”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属于自己。

公子吕说:“国家不能使土地有两属的情况,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两属的心理。

”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

”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

子封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庄公说:“多行不义之事,别人就不会亲近他,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 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

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

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

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

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

五月辛丑那一天,太叔段逃到共国。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

”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便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这么处理含有责难郑庄公的意思。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颖,并且发誓说:“不到地下泉水(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

有个叫颖考叔的,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

庄公赐给他饭食。

颖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

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

颖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

”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颖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

颖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想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

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君子说:“颖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

《诗经·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

‟大概就是对颖孝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