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课内文言文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九上文言文复习(教师教案)

九上文言文复习(教师教案)
水皆缥[piāo,青色]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ān,急流]甚[胜过]箭,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夹岸高山,皆生寒[耐寒]树,负[依托,凭借]势竞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互相轩[高,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伸展]邈[远,争着往远处伸展],争高直指[向],千百成峰。泉水激[冲击]石,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作[发出]响;好[美丽]鸟相鸣,嘤嘤[鸟鸣声]成韵[和谐的声音]。蝉则[连词,可译为“就,便”。]千转[同“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不穷[绝,断],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止。]。鸢[鹰一类的猛禽]飞戾[至]天者,望峰息[停止,平息,经纶[筹划、治理]世务者,窥[看]谷忘反[同“返”,归,还。]。横柯[树木的枝干]上[名词作状语用,在上面]蔽,在昼犹[犹如,像]昏;疏条交映[掩映],有时见日。
复习巩固:
(1)提问第一课时检测错误率高词语的意思(见前一课时)。
活动1:重点词语自主复习
教师活动及预设:
指导复习方法结合句子意思复习字义,即将字词意思放到句中复习。
注意“之”“以”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活动2:归纳整理
教师活动及预设:
1文言特殊句式。重点复习文中列举的句子。
2重点词:见复习资料
3词类活用
复前行前:名词-状语向前
欲穷其林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才通人通:使动用法使……通过
此中人语云语:名词—动词告诉
处处志之志:名词-动词用符号做标记
4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婉转地叫.
2窥谷忘反:“反”通“返”,归,还,返回。
3具答之。“具”通“俱”,完全,详尽.
4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3)天下苦秦久矣。失期,法皆斩。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知识回顾: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2. 文言文阅读技巧总结:把握文章大意、关注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结构等。

3. 文言文学习方法分享: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等。

4. 选取两篇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进行复习:一篇为《出师表》,一篇为《岳阳楼记》。

5. 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要复习的文言文,做好课堂学习准备。

2.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 课堂讲解:3.1 讲解文言文基本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3.2 分析文言文阅读技巧,如把握文章大意、关注重点词语等;3.3 分享文言文学习方法,如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等;4. 文言文复习:4.1 让学生朗读选定的文言文《出师表》和《岳阳楼记》;4.2 针对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和分析;4.3 引导学生总结文章大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5. 课堂练习:布置一道文言文阅读训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所学内容,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出师表》和《岳阳楼记》等九年级语文文言文教材;2. 教案: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3. 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的课件;4.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的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上册课本中出现的文言实词,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类复习、辨析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九年级上册课本中出现的文言实词。

2. 教学难点:文言实词的用法和辨析。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之前学过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a. 分类复习:将九年级上册课本中的文言实词进行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b. 讲解用法:针对每个分类,举例讲解实词的用法。

c. 辨析比较:给出一些近义词或易混淆的词,让学生进行辨析比较。

3. 课堂练习:穿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记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阶段性测试:通过阶段性的文言文阅读测试,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了解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文言实词的用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互动提问: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及时解答,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七、教学方法1. 对比法:将文言实词的现代汉语用法与古汉语用法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

2. 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总结归纳,掌握文言实词的规律。

3. 实践法:让学生多读、多练,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八、教学内容1. 课本内容:以九年级上册课本中的文言实词为主,涵盖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拓展内容:适当拓展一些课外文言实词,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

教学过程知识详解九(上)文言文练习一.《陈涉世家》1.找出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A.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因获罪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

B.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C.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D.被坚执锐“被”通“披”,穿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A.今亡.亦死古义:逃亡。

今义:死亡。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暗地。

今义:空隙或中间。

C.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

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D.等.死,死国可乎古义:同样今义:等待E.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F.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集会、商量;今义:掌管财务的人员称谓。

3.词类活用A.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用作动词,是“以……为苦”,即“认为……苦”的意思。

)B.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用眼睛注视。

)C.忿恚..尉。

(形容词用作动词,是“使……忿恚”的意思。

)D.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E.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F.夜篝火(“篝”,笼,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4.一词多义:会会天大雨:适逢将项燕为楚将:将领与皆来会计事:集会上使外将兵:率领次皆次当行:编次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临时驻地)书乃丹书帛:写乃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就得鱼腹中书:字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应佣者笑而应曰:答应故广故数言欲王:故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扶苏以数谏故:缘故令乃令符离人葛婴:派数以数谏故:屡次陈守令皆不在:县令卒数万人:几道道不通:道路为为屯长:担任伐无道:封建社会所认为好的政治为天下唱:向、充当之辍耕之垄上:动词,去为坛而盟:筑怅恨久之:音节助词,不译项燕为楚将: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士卒多为佣者:替、给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九年级上册课本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实词的辨识能力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本中出现的文言实词列表。

2. 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讲解。

3. 文言实词的辨识和运用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针对课本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讲解其意义和用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识和运用文言实词,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2.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和解答问题,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辨识和运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文言文阅读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进行文言实词的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针对课本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设计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

2. 分析文言实词的词义引申和词类活用现象,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演变规律。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文言实词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针对课本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结合具体语境讲解其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识和运用文言实词,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2.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和解答问题,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九、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辨识和运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文言文阅读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进行文言实词的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教案第一章:复习导入1.1 教学目标理解文言实词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掌握九年级上册课本中文言实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1.2 教学内容回顾和复习九年级上册课本中的文言实词。

通过例句和练习,加深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和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提醒学生文言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关键作用。

1.3.2 复习:老师简要回顾每个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学生跟读并复习。

1.3.3 例句分析:老师选取一些文言实词,结合例句解释其在文言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1.3.4 练习: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第二章:一词多义2.1 教学目标理解一词多义的概念。

学会通过上下文判断词义。

2.2 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了解它们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的能力。

2.3.1 导入:解释一词多义的概念,强调在文言文中词义的重要性。

2.3.2 学习:老师讲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展示它们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2.3.3 练习: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练习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

2.3.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遇到的难题,互相学习和分享。

第三章:词类活用3.1 教学目标理解词类活用的概念。

学会识别和运用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3.2 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副词的意动用法等。

通过例句和练习,培养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识别和运用词类活用的能力。

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解释词类活用的概念,强调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常见性。

3.3.2 学习:老师讲解一些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展示它们在句子中的用法。

3.3.3 例句分析:老师选取一些例句,解释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3.4 练习: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

第四章:通假字4.1 教学目标理解通假字的概念。

学会识别和运用通假字。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思维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知识点的复习,如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2. 重点文言文篇目的解析,分析文章内容、结构、写作手法等。

3. 针对性地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文言文基本知识点,巩固已学内容。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重点文言文篇目的解析,共同分析文章的内涵和写作手法。

5. 阅读训练:布置针对性的文言文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阅读练习,巩固阅读理解能力。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阅读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知识点。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3. 对比教学:将文言文与现代文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

4. 情境创设: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文言文。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

2. 参考书籍:文言文阅读指南、文言文解析等。

初中课内古文复习教案

初中课内古文复习教案

初中课内古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知识,提高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古文知识,能够分析和解读古文文本。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文实词: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古文虚词: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

3. 古文句式: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句式,包括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4. 古文阅读: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整理好复习资料,准备相关的古文文本。

2. 课堂讲解:(1)古文实词: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实词,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实词的用法。

(2)古文虚词: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虚词,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虚词的用法。

(3)古文句式: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句式,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句式的结构。

(4)古文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文本,通过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古文知识进行解答。

4. 课后巩固: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古文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题,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运用情况。

3. 课后作业:教师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巩固情况。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古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

3. 教师要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古文,多积累古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九上文言文阅读复习学案

九上文言文阅读复习学案

九上文言文阅读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复习九上第六单元课文内容 2、掌握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知识点一、课前复习,文学常识课文出处体裁作者或编者朝代《陈涉世家》我国第一部通史。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部通史。

西汉末年《隆中对》史书晋朝《出师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三国时期二、堂上学习,整合归纳1.课文内容及亮点课文内容亮点例说《陈涉世家》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同,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亮点:叙事脉络例说:陈胜为起义作了两个方面的舆论准备:和体现了陈胜处事的周全。

《唐雎不辱使命》课文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唐雎的形象。

唐雎是一位忠君爱国、、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充满凛然正气的勇士。

亮点:语言描写例说: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言外之意是: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体现了秦王骄横狂妄,恃强凌弱的特点。

《隆中对》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内修整理”的战略方针。

亮点:详略得当例说:课文详写诸葛亮在隆中的应对:分析集团和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指出荆州和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和夺取的可能性,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出师表》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1. 广开言路,听取正言。

2.3.亮点:直接抒情例说:本文抒发了作者诸葛亮对先主刘备知遇之恩的之情和对后主刘禅的之心。

2.词语归纳通假字例句解释1.发闾左適.戍渔阳2.为天下唱.3.故不错.意也4.欲信.大义于天下实词古今异义1.卒中往往..语2.遂用猖蹶..3.先帝不以臣卑鄙..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词类活用1.置人所罾.鱼腹中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3.此皆良实..4.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词多义信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2.愿陛下亲之信.之3.欲信.大义于天下4.信.义著于四海虚词之1.先主器之.2.将军既帝室之.胄3.天子之.怒4.辍耕之.垄上3.句子翻译方法: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文言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知识点回顾: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 文言文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文言文中的主旨和观点。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文言文知识点,巩固已学知识。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共同解决问题。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单元的文言文知识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阅读理解题目,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阅读理解题目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案例,使学生掌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2. 练习巩固: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点。

2.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主旨和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本单元的文言文课文。

2. 参考资料:相关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单元复习课共安排2课时。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复习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复习学案

九上第10课《岳阳楼记》复习学案一、作家作品《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_______(朝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谥号“_________”,世称范文正公。

代表作《范文正公集》。

二、给下列生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 浩浩汤.汤()3.淫雨霏霏.() 4. 日星隐yào()5.qiáng倾jí摧() 6. 岸芷汀.兰()7. xián远山()8.朝晖.夕阴()9. 迁客骚.人()10.山岳潜.形()11. 薄.暮冥冥()12.皓.月当空()13. 宠辱偕.忘()14.心旷神yí()15. 嗟.夫()三、重点文言实词解释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________2.越.明年:________3. 予观夫巴陵胜.状: ________4.若夫淫雨..霏霏:________5. 浊浪排.空:________6.宠辱偕.忘:________7. 横无际涯..:________ 8.朝晖.夕阴:________9. 迁.客骚人:________ 10.日星隐曜.:________11.樯倾.楫摧.:___;_____ 11.薄暮冥冥..:________13.长烟一.空:________ 1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1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四、文言现象1.通假字(1)百废具.兴 ______通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2)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通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词。

(1)增其旧制.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2)前人之述备.矣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3)去国.怀乡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4)春和景明..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5)微.斯人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6)薄.暮冥冥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连月不开.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8)退.亦忧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9)把.酒临风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3.词类活用。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如查找关键词、分析句子结构、推断词义等。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介绍。

2. 针对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2. 讲解:介绍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如查找关键词、分析句子结构、推断词义等。

3. 实例分析:选取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进行实例分析和解读。

4. 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理解和解读。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例分析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章:文言文词汇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和巩固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词汇。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词汇的复习和整理。

2. 针对文言文词汇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强调文言文词汇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

2. 复习:整理和复习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词汇。

3. 实例分析:选取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分析其中的重点词汇和用法。

4. 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理解和解读。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例分析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评估他们的词汇运用准确性。

第三章:文言文翻译技巧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和准确性。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介绍。

2. 针对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进行实例分析和翻译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2. 讲解: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换词等。

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复习案

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复习案

九年级语文(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案执笔:韩冰凌审核:初三语文组时间:4月12号课时:2学习目标1、巩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基础知识。

2、再次领略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3、深入理解《岳阳楼记》“先忧后乐”的“乐”和《醉翁亭记》“与民同乐”的“乐”的异同。

学习过程一、自主复习,盘点知识。

围绕目标2、3写写学习后的收获和感受。

二、知识梳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属.予作文以记之()浩浩汤.汤.(.).淫.雨霏霏()樯.倾楫摧()伛偻..提携()山肴.野蔌.()觥.筹交错()阴翳.()云归而岩穴暝.()(二)、比较阅读﹝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制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结合起来的集团。

扶病:抱病、带病。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⑵微.斯人,吾谁与归⑶士大夫莫.敢往别⑷若.得为范公党人2、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⑵然则何时而乐也⑶闻者为之缩颈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4、读文品人⑴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⑵范仲淹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三)比较阅读,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上与群臣论止盗。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学目标: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正确断句。

4.正确翻译文中的一些语意重要或句式特殊的句子。

5.分析、把握作者在诗文中的态度、情感、观点。

归纳概括文段的思想内容。

6.赏析作品形象。

7.品味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1、归纳学生应掌握的文言词语。

2、落实文章中的重点句子的翻译,争取达到直译无误。

教学难点:能整体把握文章并联系实际回答问题。

教法:归纳法、点拨法、记忆法学法:归纳法、记忆法、练习法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重点课为《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二、《陈涉世家》1、字词:a、通假字:【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贬谪【固以怪之矣】“以”通“已”【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b、一词多义:①故扶苏以数谏故(缘故、原因)广故数言欲亡(故意、特意)②将上使外将兵(率领)项燕为楚将(将领、带兵的人)③然吴广以为然(这样)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④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得鱼腹中书(字条)⑤之辍耕之垄上(去、到、)怅恨久之(、音节助词,无实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为“的”)二世杀之(代词,指扶苏)⑥以扶苏以数谏故(因为)或以为死(译为“认为”)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以激怒其众(来)⑦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⑧若若为佣耕(你)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像)你若来(如果)若有作奸犯科c、古今异义1)、【等死】古义:同样。

今义:等待。

2)【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

今义:经常。

3)、【今亡亦死】古义:逃走。

今义:死亡。

4)、【比至陈】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d、课下注释中重点词语:之、苟、若、屯、会、次、亡、等、数(shuò)、念、间(jiàn)、旦日、并、宁、比、社、稷、刑e词类活用【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固以怪之矣】怪:以……而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课内文言文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熟知中考课内文言文考点
2、能准确的总结课内文言文涉及的中考考点的知识
3、通过练习巩固文言知识点,学会迁移知识
学习过程:
一、链接中考一(2011年天津中考)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天大雨会:适逢,恰巧遇到
B.等死,死国可乎等:等待
C.扶苏以数谏故数:屡次
D.陈胜王王:称王
10.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楚人怜之
D.固以怪之矣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二、链接中考二(2009年天津中考)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
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
10.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1.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总结课内文言文考点:
1、
2、
3、
4、
三、请学生按照中考考点总结《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
(一)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
2、固以怪之矣:
3、为天下唱:
4、将军身被坚执锐:
(二)、一词多义
1、次: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
2、会:会天大雨
与皆来会计事
3、将:上使外将兵
项燕为楚将
4、书: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5、数:广故数言欲亡
卒数万人
(三)、古今异义词
1、【等死】古义:
今义:等着
2、【楚人怜之】古义:
今义:怜悯
3、【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4、【今亡亦死】古义:
今义:死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私下
今义: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四)、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2、【尉果笞广】
3、【天下苦秦久矣】
4、【夜篝火】
5、【置人所罾鱼腹中】
6、【将军身被坚执锐】
7、【死国可乎】
8、【乃丹书】
9、【法皆斩】
10、【固以怪之矣】
11、【忿恚尉】
(五)、文言虚词
1、之: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二世杀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为:为屯长(当,
士卒多为用者
为坛而盟
4、以:扶苏以数谏故
祭以尉首
或以为死
诚以吾众诈自称
以激怒其众
4、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胜乃立为王
(六)、文言特殊句式
1、陈胜者,阳城人也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六)课文内容分析:
1、课文主要内容:
2、起义的直接原因
3、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4、起义的策略口号
5、舆论准备包括:
6、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
7、如何评价陈胜?
四、实战演练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

是时恒楚亡.在泽中。

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

”守曰:“诺。

”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

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项籍。

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

④睨:斜眼看。

1.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

①吴广素.爱人素:
②比.至陈比:
③使公即恒楚将.将:
④恒楚亡.在泽中亡: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
4.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