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技术要求仪器分析技术操作及环境要求仪器分析在
实验室管理——精选推荐
实验室管理第⼀章1.实验室管理是指导⼈们管理实验室及其活动的⼀门科学,它运⽤⾃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学、实验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法,研究实验室运⾏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基本规律及⽅法。
2.1986年在⽇内⽡成⽴了“世界实验室组织”。
5.实验室管理的对象是与实验室有关的⼈、事、物、信息、经费等,因此,实验室管理的研究内容涉及实验室⼯作的全部活动。
主要包括:实验室设置模式与管理体制、管理机构与职能,实验室的建设与规划,实验室⼈⼒资源管理,质量管理,仪器设备与试剂管理,实验室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及实验室信息管理等。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有可能出现外资检测实验室、跨国实验室、投资者检测实验室等。
第⼆章1.实验室⼈⼒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员的素质、组成、结构、专业技能和⼈员培训等⽅⾯。
实验室⼈⼒资源管理的理想⽬标是达到⼈员数量及结构的合理、素质的精良。
实验室的能⼒体现在多⽅⾯,主要包括⼈员素质、技术⽔平、管理⽔平和设备条件等。
其中起关键作⽤的是⼈员素质和管理制度。
2.⼈⼒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劳动和体⼒劳动能⼒的劳动者,包括⼈的智⼒、体⼒、知识和技能,表现数量和质量两个⽅⾯,其中数量是基础,质量是关键。
3.现在⼈们常说的素质,实际上是先天加后天的⼼理特征。
5.实验室⼈员可分为三类:⑴负责各种管理⼯作的管理⼈员⑵承担各类实验室⼯作的实验技术⼈员⑶提供物资和各种服务的后勤保障⼈员6.实验室⼈员的结构:⑴年龄结构:⽼、中、青紧密结合。
世界各国杰出科学家做出重⼤贡献的最佳年龄区在25-45岁之间,峰值年龄37岁左右。
⑵职称结构:基础研究机构中的⾼、中、初级研究⼈员的⽐例为1:2~3:2~7,应⽤研究机构为1:3~5:4~8,发展研究机构为1:2~3:8~10。
⑶学历结构⑷专业结构7.保证实验室⼈员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⑴任⼈唯贤的原则⑵注重实绩的原则⑶激励的原则⑷建⽴竞争的原则⑸精⼲的原则⑹民主监督的原则⑺岗位责任制原则10.依据培训与岗位的关系,培训的类型可分为:⑴岗前培训⑵在岗培训⑶离岗培训依据培训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
实验室仪器管理规定范文
实验室仪器管理规定范文一、仪器管理概述1. 仪器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维护和管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科研实验质量。
2. 实验室的仪器管理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经济性和便捷性的原则,旨在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保障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仪器的分类和登记1.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按照种类进行分类,并进行详细的登记,包括仪器名称、型号、厂商、购置日期、价格、使用人员等信息。
2. 每一项仪器设备都应有专门的编号,并编制仪器设备目录,以便于查询和管理。
三、仪器的维护和保养1. 所有仪器设备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2. 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维护要求进行操作。
3. 经常使用的仪器设备应进行常规维护,包括清洁、校准、更换易损件等。
定期进行大修和升级,以保持其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
四、仪器的使用和借用1.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根据使用计划和工作任务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安排,确保其合理使用和充分发挥作用。
2. 使用人员应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规程和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和调整仪器设备的参数和设置。
3. 如有需要借用仪器设备,必须填写借用申请表,并经过主管人员批准后方可借用。
借用期限应明确,并按期归还。
五、仪器的保管和库存管理1.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专门设置保管区域或柜子,设立专门的保管人员负责日常保管和库存管理工作。
2. 仪器设备的保管人员应定期检查库存清单,确保设备的完整和数量的准确性。
3. 对于停用或损坏的仪器设备,应及时进行报废或维修处理,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六、仪器的报修和维修1. 对于损坏或出现故障的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应及时报修,并将故障情况详细描述,以便维修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2. 维修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维修程序和标准进行维修,确保仪器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使用。
3. 维修工作完成后,需进行验收,并由使用人员填写维修反馈表,评价维修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分子生物学检测实验室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
案例分析:乙型 肝炎病毒核酸检
测
遗传性疾病: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
诊断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如基因测序、基因芯片等
应用案例: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如唐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等
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样本采集、处理、检测等环节的质量控 制
个体化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精准医学: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精确诊断疾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案例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癌症、遗传病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技术要求:分子生物学检测实验室的技术要求,包括设备、试剂、人员等
PART SIX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实 验室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需要严格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实验室生物安全包括 生物安全柜、生物安 全实验室、生物安全 防护设备等设施设备 的使用和管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还包 括实验室人员的培训 和考核,确保实验室 人员具备必要的生物 安全知识和技能。
实验室生物安全还需 要建立完善的生物安 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 案,确保实验室生物 安全的有效实施。
应用:研究基 因表达调控、 疾病诊断、药 物研发等领域
质量控制:包括 样本采集、RNA 提取、构建、 测序和数据分析 等环节的质量控
制
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在细 胞、组织或生物体中的表达、 修饰、相互作用和功能
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包括质 谱分析、蛋白质芯片、蛋白质 相互作用分析等
质谱分析:通过测量蛋白质的 质量和电荷,确定蛋白质的种 类和数量
实验动物福利:确保实验动物的健 康和福利,遵循3R原则(替代、减 少、优化)
实验动物使用:实验动物必须经过 适当的训练和适应,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
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然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保护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从传统的环境监测到现在的环境保护,仪器分析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仪器分析技术简介仪器分析技术是现代化学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技术通过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物理或化学特性的测量,再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得出样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信息。
与传统化学分析技术相比,仪器分析技术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并能同时测定多种分析指标。
目前,仪器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环境监测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汽车尾气、厂房排污、生活垃圾等污染物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对于这些污染物质,仪器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空气、水、土壤等样品,测定其中的环境污染物质成分和浓度,为环境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例如,在空气样品中,使用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设备可以对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苯等进行准确快速分析;在水样品中,则可以运用光谱仪、荧光分析仪等仪器设备对水中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等进行准确分析。
2.污染源识别与评价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需要对污染源进行识别和评价。
仪器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环境污染物质成分和来源进行分析,对污染源进行确定和评价。
例如,在土壤中,使用荧光分析仪、红外光谱仪等仪器设备,可以帮助分析土壤中的污染物质种类和分布特征,找出污染源并进行深入评估,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
3.环境治理对于污染物质,仅仅是测定含量还不足以控制污染。
仪器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变化,研究环境污染相关过程、机制、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为环境治理提高技术支持。
例如,在废水处理中,通过使用色度计、离子色谱仪等仪器设备,可以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析,了解其性质和来源,为寻找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仪器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
仪器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第一节仪器分析实验的基本要求一、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目的仪器分析实验是仪器分析课的重要内容。
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分析仪器为工具,亲自动手获得所需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等信息的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仪器分析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有关仪器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仪器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会正确的使用分析仪器;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
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科技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仪器分析实验的基本要求1、做好预习工作。
仪器分析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一般都比较昂贵,同一实验室不可能购置多套同类仪器,仪器分析实验通常采用大循环方式组织教学。
因此,学生在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工作,仔细阅读仪器分析实验教材,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工作的基本原理,仪器主要部件的功能、操作程序和注意的事项。
2、学会正确使用仪器。
要在教师指导下熟悉和使用仪器,勤学好问,未经教师允许不得随意开动或关闭仪器,更不得随意旋转仪器按纽、改变仪器工作参数等。
详细了解仪器的性能,防止损坏仪器或发生安全事故。
应始终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静。
3、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地学习有关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要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和仔细记录实验条件和分析测试的原始数据;学会选择最佳实验条件;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作风。
4、爱护仪器的仪器设备。
实验中如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应及时报告教师处理。
每次实验结束,应将所用仪器复原,清洗好使用过的器皿,整理好实验室。
5、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简明扼要,图表清晰。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完成日期、实验目的、方法原理、仪器名称及型号、主要仪器的工作参数、主要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或图谱、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处理、问题讨论等。
认真写好实验报告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仪器分析实验的操作规则1、认真预习实验前应准备一本预习报告本,认真预习,并做好预习报告。
气相色谱检测仪对实验室的要求
气相色谱检测仪对实验室的要求首先,实验室应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
气相色谱检测仪对温度、湿度和气流等环境因素比较敏感,因此实验室应具备可控的室温和湿度条件,以及稳定的供气系统。
温度和湿度的波动可能会影响色谱柱的性能,进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稳定的供气系统能够保证气体的纯度和流量,确保样品的分析质量。
其次,实验室应提供适当的工作台面和放置空间。
气相色谱检测仪通常需要安装在实验室的工作台面上,并且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进样器、色谱柱和检测器等部件。
此外,实验室还需提供足够的插座和电源,以保证气相色谱检测仪能够正常工作。
第三,实验室应具备合适的插口和连接装置。
气相色谱检测仪通常需要与其他仪器或设备进行连接,如进样器、气瓶、气流控制器等。
因此,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插口和连接装置,以适应不同的连接需求。
第四,实验室应提供合适的安全设施和操作规程。
气相色谱检测仪涉及到一些化学品和气体的使用,因此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通风系统、化学品储存柜等。
此外,实验室还应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仪器的正常运行。
第五,实验室应提供充足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气相色谱检测仪是一种复杂的仪器,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操作和维护。
因此,实验室应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使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此外,实验室还应提供技术支持,及时解决仪器故障和技术问题。
最后,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的维护和保养能力。
气相色谱检测仪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性能和稳定性。
实验室应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工作,如更换色谱柱、检修进样器、校准系统等,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分析结果的得出。
综上所述,气相色谱检测仪对实验室有一系列的要求,包括稳定的环境条件、适当的工作台面和放置空间、合适的插口和连接装置、安全设施和操作规程、充足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及相应的维护和保养能力。
这些要求能够保证气相色谱检测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满足实验室的分析需求。
《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标准
《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36216〕承担单位〔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12〕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10.30〕批准〔二级学院(部)院长〕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职业能力训练课程,是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必修课程,是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和培养分析操作技能的课程。
本课程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为考试课,计划学时72学时。
(2)课程任务:本课程打破理论加实验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做中学,学中做”。
针对化工专业的岗位要求,结合实际的化工产品,注重分析检验的操作技能培养。
参照化工企业操作工人的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在内容上以“理论够用为度”为原则,突出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训练,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利用学院的分析检测实训中心尽可能地进行实践生产实际中涉及的产品检验工作,把这种实践过程作为培训现代化企业人才的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具有职场化氛围的实训中心,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设计适合工厂生产实际要求的具体实训项目,让学生掌握分析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工厂所涉及的各种规范要求和工作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实际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服务未来。
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吸收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也使学生更加关心相关技术的发展应用动态,关注其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3)课程衔接:先行课程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的顶岗实训及毕业环节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总体目标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仪器分析涉及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实验室常见仪器的操作和各种实验方法。
仪器分析实验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
29
Chemistry Lab Center
(8)时间常数(档) (9)乙炔流量(L/min) (10)空气流量(L/min) (11)燃助比
可编辑版
30
Chemistry Lab Center
2. 列表记录测量钙、镁标准溶液系列的吸光度( nm),然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标准溶液系 列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可编辑版
27
Chemistry Lab Center
4.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自来水样溶液 中钙、镁的吸光度。
可编辑版
28
Chemistry Lab Center
六、数据及处理
1. 记录实验条件 (1)仪器型号 (2)吸收线波长(nm) (3)空心阴极灯电流(mA) (4)狭缝宽度(mm) (5)燃烧器高度(mm) (6)负高压(档) (7)量程扩展(档)
• 原子化方法---
• 火焰法 • 无火焰法—电热高温石墨管,
激光。
• 火焰原子化装置—雾化 器和燃烧器。
可编辑版
图6 雾化器结构示意图
20
Chemistry Lab Center
三、仪器设备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50mL容量瓶 3)250mL容量瓶 4)分析天平 5)钙、镁的空心阴极灯
可编辑版
现代仪器分析不仅提供了的分析测试技术,而且是自然科学 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手段。
Chemistry Lab Center
2. 实验教学的目的
实验课教学应该使学生: 尽量涉及较新和较多的仪器分析方法; 尽量有效地利用每个实验单元的时间; 尽量做一些设计性实验。
教学中不仅要巩固和提高学生仪器分析方法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验操 作技能,而且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仪器分析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仪器分析实验的基本要求摘要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位基础的分析方法。
由于这类方法通常需要使用较特殊的仪器,故得名“仪器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仪器分析方法不断出现,是仪器分析在分析化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仪器分析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
关键词仪器分析目的和要求实验误差数据处理与表达有效数字1.1 仪器分析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仪器分析作为现代的分析测试手段,日益广泛地为科研和生产提供大量的物质组成、结构以至微区内时间或空间分布状态等方面的信息,因而已成为高等学校中许多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要学好仪器分析,必须认真做好仪器分析实验。
仪器分析实验的内容包括常见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仪器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和仪器主要参数或实验条件的选择与设定,以及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实践与应用。
通过仪器分析实验,可以使学生对有关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对常用的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学会典型仪器的使用方法的同时掌握必要的实验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正确地表达实验结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仪器分析实验除了与其他实验有相同之处外,其最大特点是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分析仪器。
这些仪器精密度高,价格昂贵,实验室不可能购置多套同类仪器设备,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一般多采用轮转的方式,因而实验安排与讲课内容通常不能同步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前的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操作者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教材,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与步骤,要详细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实验时严守操作规程,保证实验安全,操作正确无误。
实验者要准备好记录本,在记录本上要拟定好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预先记录必要常数与计算公式。
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地观察实验现象,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与分析结果,注意手脑并用,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仪器分析操作规定
仪器分析操作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企业中仪器分析操作的管理,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内全部仪器分析操作的管理和执行。
第二章仪器分析操作要求第三条仪器设备的使用1.全部使用仪器设备的人员必需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仪器设备必需依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每次使用仪器设备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修并做好记录。
第四条样品的准备和处理1.样品的准备必需依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全都性。
2.样品的处理应在干净、无污染的条件下进行,防止外界因素对样品的影响。
3.样品的标识必需清楚、准确,并与相应的记录相匹配。
第五条分析方法的选择1.分析方法的选择应依据分析要求、样品性质和仪器设备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并经过验证。
2.分析方法的更改必需经过相关部门的评估和批准,确保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六条操作程序和记录1.每个仪器分析操作都应有明确的操作程序,包含样品的准备、仪器的调试和测试参数的设定等。
2.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依照操作程序的要求进行,严禁随便调整和修改。
3.操作人员必需依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记录,包含样品信息、仪器参数、操作说明和分析结果等。
第七条质量掌控和质量保证1.在每个批次的分析中,必需进行相应的质量掌控检测,包含样品的空白测试、质控样品的测试和仪器的校准等。
2.质量掌控数据和质检结果必需及时记录和分析,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矫正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
3.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的精准明确性和稳定性。
第三章监督和管理第八条监督和检查1.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建立健全仪器分析操作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订立相应的整改措施。
2.监督和检查结果必需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操作人员,以便及时矫正和改进。
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意义
提供准确数据
仪器分析能够提供准确、可靠 的环境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
和决策提供支持。
监测污染物
通过仪器分析可以监测大气、 水、土壤等环境中的污染物种 类和含量,评估环境质量。
预警和预测
利用仪器分析技术对环境进行长期、 连续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 题,预警和预测环境风险。
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目录
• 仪器分析概述 • 环境监测中的常用仪器 • 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领域 • 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优势与挑战 • 案例分析: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实际
应用 • 结论与建议
01 仪器分析概述
仪器分析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仪器分析是指利用特定的仪器设 备和实验技术,对物质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现场应用限制
部分仪器分析方法需要复杂的样品前 处理,难以直接应用于现场快速监测。
数据解读与利用
大量监测数据的解读和利用需要专业 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对环境监测 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发展趋势与展望
便携式与在线监测仪器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环境监测仪器将更加便携、易操作,实现在线 实时监测。
部分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实现无损检测,即在 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进行分析,有利于保护 环境和降低分析成本。
挑战与问题
仪器成本与维护
高精度分析仪器通常价格昂贵,且需 要定期维护和校准,对使用单位的经 济和技术能力要求较高。
专业人员需求
操作和维护现代分析仪器需要专业知 识和技能,对人员培训和管理提出更 高要求。
04 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 优势与挑战
优势分析
高灵敏度与准确性
多参数同时检测
仪器分析操作规定范本(2篇)
仪器分析操作规定范本一、操作规范1. 仪器的准备与调试(1)首先,确认仪器的电源是否正常接通,并检查仪器是否与电源适配器正确连接。
(2)接下来,打开仪器的控制面板,并按照仪器的说明书进行操作,进行一系列的预热和调试。
2. 样品的制备与处理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确定样品的来源和性质,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样品制备方法。
(2)样品的处理应遵循严格的实验室操作规范,包括去除杂质、稀释等步骤。
3. 仪器的操作步骤(1)将样品注入仪器的样品槽中,并确保注射采样器或其他样品进样装置的准确操作。
(2)按照仪器的指示,设置相应的参数和条件,如温度、流速、压力等。
4. 数据的采集和记录(1)在开始进行测试之前,确保仪器已经达到了稳定的工作状态。
(2)按照测试要求,启动数据采集软件,并记录每项测试参数的数值和变化情况。
5. 仪器的维护与保养(1)在测试结束后,按照仪器的说明书和维护手册,完成仪器的日常清洁和保养工作。
(2)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安全操作规范1. 实验室安全(1)在实验室操作时,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2)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眼镜等。
2. 仪器安全(1)在操作仪器时,必须确保仪器周围的环境整洁、无杂物。
(2)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定,禁止超过仪器的使用范围进行操作。
三、故障处理规范1. 仪器故障的识别与判断(1)在使用仪器时,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暂停操作,并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2)实验室负责人应根据故障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仪器。
2. 故障处理的步骤(1)对于可以自行解决的小故障,首先尝试排除故障原因,若能解决则进行修复,否则需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2)对于无法自行解决的大故障,应及时报告仪器维修部门,并按要求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纪录规范1. 测试结果的记录与储存(1)测试结束后,将测试结果及相关数据保存在指定的电子文档中。
工地试验室规范最新标准
工地试验室规范最新标准工地试验室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其规范的最新标准旨在提高试验室的工作效率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工地试验室规范的最新标准内容:一、试验室环境要求1. 试验室应设置在干燥、通风、无振动干扰的场所。
2. 室内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保证试验材料的稳定性。
3. 试验室应有足够的照明和安全防护措施。
二、设备与仪器管理1. 所有试验设备和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试验室应配备必要的试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机、搅拌机、试验模具等。
3. 设备使用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使用时间、操作人员和设备状态。
三、试验材料管理1. 试验材料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储存和管理,避免受潮、污染或变质。
2. 材料的取样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材料的标识应清晰,包括名称、来源、批次和取样日期。
四、试验操作规程1. 所有试验操作应严格遵循既定的操作规程。
2.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试验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3. 试验过程中应记录详细的操作步骤和试验数据。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1. 试验数据应准确记录,并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
2. 数据记录应使用统一的格式,便于查阅和存档。
3. 对异常数据应进行复核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
六、质量控制与监督1. 工地试验室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评估试验室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3. 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形成闭环管理。
七、安全与环境保护1. 试验室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2. 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3. 加强对试验室环境的监测,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八、人员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试验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
2. 建立考核机制,评估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专业能力。
3. 鼓励人员参与外部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试验室整体水平。
九、信息化管理1. 试验室应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仪器分析实验室环境要求
仪器分析实验室环境要求1.温度控制:实验室应保持稳定的温度条件,通常在20℃左右。
温度的变化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空调系统或者其他方式来进行精确控制和调节。
2.湿度控制:实验室的湿度应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高湿度会导致试剂和设备的腐蚀,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常,实验室的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
3.照明条件:实验室内的照明条件应明亮均匀,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使用符合标准的照明设备,并合理安排照明位置,避免阴影和反射对实验操作的干扰。
4.噪音控制:实验室内的噪音应尽量降到最低限度。
噪音会干扰实验操作和研究人员的思维,同时也会对精密仪器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
需要采取措施,如使用隔音设备或屏障等,来控制噪音水平。
5.通风条件: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或者气味,需要通过通风设备及时排出,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6.除尘要求: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避免灰尘和杂物的积累。
灰尘会对实验仪器设备造成损坏或污染,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工作,保持实验台面和实验设备的干净整洁。
7.电力和电压稳定:实验室应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并且保证电压的稳定。
一些仪器设备对电压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稳压供电设备等,来保证实验过程中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8.空气质量:实验室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需要保证实验室内部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并通过合理使用实验室设备和仪器,避免产生有害气体或物质。
9.安全措施:实验室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包括应急疏散通道、灭火设备、急救箱等。
同时,实验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10.储存条件:实验室内的试剂和标准物质需要储存在适当的条件下,以保持其稳定性和纯度。
需要使用符合标准的试剂柜和冷藏设备,妥善保存和管理实验室的试剂、标准物质和样品等。
仪器分析操作规定
仪器分析操作规定仪器分析操作规定一、前言为了保证仪器分析的精准性和牢靠性,避开人为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特订立仪器分析操作规定。
二、仪器操作人员要求1. 仪器操作人员必需具有基本的化学和仪器分析学问,并经过仪器操作培训和考核合格方可进行仪器操作。
2. 仪器操作人员应认真细致,按规定操作,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和牢靠性。
3. 仪器操作人员应娴熟把握仪器使用方法,能够快速解决常见故障,并适时有效地处理仪器运行中的问题。
三、仪器操作规定1. 仪器使用前应先检查仪器本身是否完好无损,如异常,应适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维护。
2. 仪器必需使用标准药品供给的标准样品进行定标校准。
校准样品应具有高纯度、知晓浓度、稳定性和精准度等特点。
3. 在样品批量分析之前,必需进行质控,对样品有重复分析、对比样品和参考样品等加以管理,以保证样品分析结果的精准性,合格率达到100%。
4. 仪器操作人员应依照试验计划进行样品检测,检测前要先查清样品性质和分析要求,准备好必要配件和化学品,然后做好相关标签,标明样品编号、时间、仪器计量单位等信息。
5. 对于新业务,新仪器或年度开始使用的仪器,应订立相关的方法操作规程,并依据规程进行培训,经试验后方能使用。
6. 遵从正常的检测流程,检测完成后适时整理、审核数据结果,结果一律由仪器操作员和审核员双签名,形成结果书和记录原始数据。
7. 完成检测后,仪器操作人员应对仪器进行适时高效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洗、维护和修理、更换零部件、适时检查仪器消耗品纯度等操作,保障仪器工作时长和稳定性。
四、仪器维护保养规定1. 仪器操作人员应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实在工作分为常规维护和养护。
2. 常规维护为仪器日常维护工作,包括仪器清洗、光源波长校准、冷却水检查、空气泵检查、气氛监测检查等。
3. 养护工作以月为周期,实在要求为仪器设备加注和更换耗材、维护和升级仪器软件、以及对仪器外部和内部进行全面清洗等。
4. 仪器养护工作应按要求在程序、操作员、时间等合适地方写明维护记录,以便于后期检查。
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3.1 质量控制图3.1.8 质量控制图的作用质量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检查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利用质量控制图建立可靠的数据置信限:一组数据的控制图不能真正反映出测量系统的精度,由此而建立的置信限也不能算十分可靠,但是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通常把以前的数据和现在的数据合并后再作新的控制图,依次进行下去,平均值变化不大,标准偏差S变小,即警戒限和控制限逐渐变窄,这样确定的置信限,才是测量系统长期的测量情况和特性的反映,所以才比较可靠。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3.4 留样再测某一样品的检测完成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对该样品的相同参数进行复测,将两次或两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由质量监督员以密码样或复测样的方式不定期安排检测室进行复测。评价:平行样相对误差(%)=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3.5 内部比对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方法比对:
3.2 有证标准物质3.2.2 有证标准物质结果评价用准确度来表示,重复分析标准物质,测定的含量(经回收率校正后)平均值与真值的偏差指导范围如下
真实浓度(μg/kg)
≤1
范 围(R)-50%—+20%
>1-10
-30%—+10%
>10
-20%—+10%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3.3 回收试验定义 :回收指样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待测物,后将其与样品同时测定,进行对照试验,观察加入的待测物的质量能否定量回收作用 :了解测定中是否存在干扰因素,用加标回的方法,判断所选用的测定方法能否用于该样品的测定。通常标准物质的加入量与待测物质浓度水平相等或接近为宜,若待测物质浓度较高,则加标后的总浓度不宜超过方法线性范围上限的90%,若其浓度小于检测限,可按测定下限加标。
仪器分析室的安全操作
仪器分析室的安全操作仪器分析室是进行化学、生物、物理实验的地方,具有极高的实验操作风险和安全隐患。
为了保护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操作。
1.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具在进入仪器分析室之前,实验人员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具,如实验室制服、安全帽、护目镜、口罩、手套等。
这些防护用具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实验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并降低因操作不当造成事故的风险。
2.熟悉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在进行实验前,实验人员需要熟悉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操作细节、设备参数设置和注意事项等。
对使用不熟悉的设备,在进行实验前应进行充分的培训和实操练习,确保能够熟练使用。
3.正确添加实验物质在进行实验时,实验人员必须按照实验流程,正确的添加实验物质。
为了防止出现误操作,实验人员应该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指南,遵循每一步的指引进行实验。
4.控制实验环境实验环境应该是干燥、清洁、整齐的,消防器材齐全并能够有效使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仪器分析室内不能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性气体的化学试剂。
5.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需要注意消防安全和操作人身安全,不能离开操作台以免造成机器故障,离开实验室应该先将实验设备关闭,并锁好仪器室门。
同时需要及时清除实验物品和实验废弃物,以免发生意外。
6.处理实验废弃物的方法在一个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需要注意废弃物的分类,按照废弃物类别分别清除。
化学废弃物需要妥善处理,不可随便倒掉。
当废弃物含有有害物质时,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同时应该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处理,如化学处理器具。
7.保持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仪器分析室内的实验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发现异常时及时修复。
实验设备是仪器分析室内最为重要的资产,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
总之,仪器分析室的安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人员应该认真执行每一步安全操作,从而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在安全操作的基础上,实验人员能够更好的保护他们的安全,提高实验工作的效率。
工程试验室职责范文
工程试验室职责范文1.执行试验计划:工程试验室负责根据项目需求,制定试验计划,并根据计划要求进行试验的组织、安排和执行。
试验计划包括试验的目的、方法、设备、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2.建设和维护试验设备:工程试验室应具备一定的试验设备和设施,包括试验台、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等。
同时,工程试验室还负责试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修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可靠性。
3.试验样品的采集和准备:根据试验计划的要求,工程试验室负责采集试验样品,并进行样品的处理和准备工作。
例如,对混凝土进行抽样、试件制备和标识;对钢材进行取样、切割和打磨等。
4.进行试验操作:工程试验室负责根据试验计划,进行试验操作。
包括试验装置的搭建、试验操作的实施,以及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监测。
试验操作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标准和规范进行,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5.结果分析和报告编写:工程试验室负责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根据试验结果,制作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试验报告应具备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决策提供依据。
6.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工程试验室负责试验项目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工作。
通过监督试验过程和结果,确保试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试验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7.资料和样品管理:工程试验室负责试验资料和样品的管理工作。
包括试验数据的记录、存档和管理,以及试验样品的保存和归档。
试验资料和样品的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以保证其可查可控。
8.仪器设备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工程试验室负责仪器设备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工作。
包括仪器设备的操作指导、故障处理和保养知识的传授,以帮助技术人员熟练掌握试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
总之,工程试验室是一个负责试验工作的专业部门,其职责涵盖试验计划的制定、试验设备的建设和维护、样品采集和准备、试验操作、结果分析和报告编写、质量控制和监督、资料和样品管理,以及仪器设备的技术支持和培训等方面。
仪器分析实验室环境要求
仪器分析实验室环境要求1.气相色谱分析室主要是对容易转化为气态而不分解的液态有机化合物及气态样品的分析;仪器设备主要有气相色谱仪,具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很高,对有机化合物具有高效的分离能力,所用载气主要有:H2、N2、Ar、He、CO2等;但对高沸点化合物,难挥发的及热不稳定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高聚物的分离却无能为力;要求局部排风及避免阳光直射在仪器上,避免影响电路系统正常工作的电场及磁场存在,一般设计:仪器台应离墙以便仪器维修、万向排气罩、电脑台一般在仪器台旁配置、边台、洗涤台、试剂柜等2.液相色谱分析室主要体现在高效率分离,对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离制取纯净化合物,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仪器设备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仪,适宜于高沸点化合物、难挥发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高聚物等,弥补气相色谱仪的不足;环境和实验室基础装备设计要求与气相色谙室相近;3.质谱分析室主要是对纯有机物的定性分析,实现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式、分子结构的测定,分析样品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主要设备有质谱仪、气-质联用仪;质谱仪是利用电磁学的原理,使物质的离子按照基特征的质荷比即,质量m与电荷e之比:m/e来进行分离并进行质谱分析的仪器,缺点是对复杂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无能为力;气相色谱分离效率高,定量分析简便的特点,结合质谱仪灵敏度高,定性分析能力强的特点,两种仪器联用为气-质联用仪;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分析质量和效率;质谱仪可能有汞蒸汽逸出,要考虑局部排风;4.光谱分析室主要是根据物质对光具有吸收、散射的物理特征及发射光的物理特性,在分析化学领域建立化学分析;主要的仪器是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X射线荧光仪、红外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LCP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等;实验室应尽量远离化学实验室、以防止酸、碱、腐蚀性气体等对仪器的损害,远离辐射源;室内应有防尘、防震、防潮等措施;仪器台与窗、墙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便于对仪器的调试和检修;应设计局部排风;使用原子吸收罩排风较为适宜;以上实验室,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样品处理室,一般有洗涤台、实验台、通风柜等设备,同化学实验室类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实验室技术要求1.1.1 仪器分析技术操作及环境要求仪器分析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吸收了物理学、光学、电子学等内容,根据光、电、磁、声、热的性质进行分析,并依靠特定仪器装置来完成。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仪器分析的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更加明显,多种技术的结合、联用使仪器分析的应用面更加广泛。
仪器分析是通过测量表征物质的某些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参数来完成物质化学组成定性确证、含量测定和结构分析任务。
仪器分析的方法很多,而且相互比较独立,可以自成体系。
根据测量原理不同,通常把仪器分析方法分为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核磁与顺磁共振波谱法以及热分析法等。
不同的分析仪器的操作和环境要求各有特点,差异很大。
(1)气相色谱仪的操作及环境要求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步骤是装柱;通载气;试漏;通电;设置柱温、气化温度、检测器温度、流速或设置热丝电流(TCD),开启数据处理机;设置数据处理机参数(峰宽、斜率或阈值、最小峰面积、基线或零点、纸速、衰减、定量方法、样品量、内标物量等);进样分析。
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等仪器的工作状态稳定后再进行样品的测定。
应根据分析物的特点和性质合理选择不同的色谱柱、检测器。
选择色谱柱时,分析烃类和脂肪酸酯物质最好选用机械强度好的不锈钢柱;分析活性物质及使用高分子微球固定相时多用品玻璃柱;有时分析醇、酮、胺等成分时则应采用毛细管柱。
合理选用色谱柱有利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对检测器的操作来说,若使用热导检测器时,要在接通检测器热潮丝电流之前,要确保载气流过检测器,即先通气后给电,若无气流看来耗散热量,热丝元件极易损坏;在使用氢焰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氮磷检测器时,要注意检测器温度必须高于110℃,以防水汽的冷凝,另外,在检测其温度到达110℃以上以后,再点火;电子捕获检测器必须使用高纯气体;分析完毕,要先关掉通入检测器氢气或空气后,在降低检测器温度。
载气的种类、纯度和流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色谱分析的可靠性。
气象色谱使用的载气要求纯净、惰性和流速稳定。
用重载气可以降低纵向扩散对柱效的影响,但会延长分析时间;轻载气影响纵向扩散降低柱效,但也可以降低气相的传质阻力,利于提高柱效,且可以缩短分析时间;在使用热导检测器时,用99.999%超纯氢气比用99%的普通氢气灵敏度要高6%-13%,另外,载气纯度对峰形也有影响,载气纯度硬币被测其提高10倍以上,否则将出负峰。
而在使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时,则要求电子捕获检测器中的载气氮纯度至少应大于99.999%,而且必须经净化以除去残留的氧(强烈吸电子)和水。
载气的流速对峰高和峰面积有很大影响,在气流速过高,会降低柱效,但保留时间短,可根据速率理论来选择一个最佳气流。
在以氢焰离子检测器作为检测器时,氢气、氮气、空气三气流速比对检测器灵敏度影响比较大,三种气体流速比为H2:N2:空气=1:(1-1.5):(10-15)。
但点火时可能需要先降低空气流量或增加氢气流量,火焰平稳后,调回至正常流速。
此外,柱温对分离的影响也比较复杂,柱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分配系数K的大小。
通常温度升高,K值下降,分析速度加快,但分离度下降。
一般地,柱温每降低30℃,保留时间延长1倍。
通常,分析高沸点混合物(300-400℃),柱温低于沸点150-200℃;分析中沸点混合物(200-300℃),柱温低于沸点100℃;分析低沸点的混合物(100-200℃),柱温低于沸点40-50℃,分析100℃以下的混合物,柱温低于沸点20-30℃。
分析低沸点组分,柱温选在它沸点左右或50℃以下,当分析宽沸程(各组分沸点范围大于80-100℃)的混合物时应选用程序升温。
同时汽化温度一般应高于组分沸点,使样品瞬间汽化而又不分解为好,汽化温度高于组分沸点50℃左右。
否则汽化温度太高,可能会导致样品分解。
另外,温度也会影响检测器的灵敏度,例如在使用热导检测器时,其检测灵敏度越高,要求检测器的控温精度越高。
一般应小于±0.05℃。
而氢焰离子检测器不能低于110℃,防止水汽冷凝,造成绝缘不好,基流不稳。
(2)液相色谱仪的操作及环境要求目前,很多型号的高效液相色谱仪都是自动分析检测的,如自动进样、自动分析、自动检测、自动出具实验报告,实验人员需要操作的程序较为简单。
但一定要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依次打开仪器的高压泵、检测器、工作站,设置试验参数。
每次分析结束后,要反复冲洗进样口、色谱柱,防止样品的交叉污染。
为了延长紫外灯寿命,在分析前,柱基本平衡后,打开检测器;在分析完成后,马上关闭检测器。
由于液相色谱仪有多种检测器,不同检测器的原理对环境的要求不要,目前多数液相色谱仪使用的检测器是紫外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对温度。
流动相组成和流速变化不敏感,适宜用作梯度洗脱;光散射检测器,对各种物质都有相应,且响应因子基本一致,基线漂移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信噪比也比较高;而示差折光检测器则易受到温度变化波动的影响,因此要求温度控制恒定,另外示差折光检测器对流动相组分变动会产生相应的信号变化,不适宜用作梯度洗脱。
常用液相色谱柱的柱温在室温,柱温变化对反相HPLC分离度有一定影响,对正相HPLC 作用不大。
由于高液相色谱仪是精密仪器,对于分析的样品和试剂的纯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对待测物进行分析前,所有的样品和试剂都要经过高度纯化,例如在操作过程中,为了防止进样阀或管路产生堵塞现象。
必须考虑样品的过滤问题,流动相必须经过0.45um滤膜过滤,否则样品中的细小颗粒会使进样阀堵塞、磨损,更重要的是污染色谱柱。
同样流动相中若溶解有气体,在高压下气体会从溶剂中逸出,影响高压泵正常工作,并有严重干扰检测器的正常检测,流动相中的气泡将会增加基线噪声,严重的会在泵体中产生气堵,造成压力升高,所以流动相要经过脱气处理。
同样对流动相主体的溶剂(包括水)的纯度要高,必须时需要重新蒸馏或纯化。
流动相中的杂质常常积累于色谱柱的柱头,给分析带来麻烦如产生鬼峰。
此外,流动相的PH和流动相的强度都会影响样品的分析,流动相的PH变化将会影响酸性或碱性样品组分的分离度,在反相色谱中向含水流动相中加入酸、碱或缓冲溶液(PH=2-8),控制流动相的PH,抑制溶质的离子化,减少谱带拖尾,改善峰形,提高分离的选择性。
同时由于水是极性最强的溶剂,有机溶剂相对于水都是弱极性溶剂。
当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比例增加时,极性就减弱,流动相的洗脱能力增强,溶质的容量因子(k,值)就减少;当流动相中的有机溶剂的比例减少时,极性增大,流动相的洗脱能力减弱,溶质的k,值增大。
即流动相强度随水/有机相中的有机浓度增加而增加。
一般地,有机相比例增加10%(体积比),各组分谱峰容量因子减少2-3倍。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凭经验确定所需要的溶剂,从强到弱逐渐降低流动相强度进行试验,每次改变20%,以达到所有的谱峰符合1<k,<20,流动性强度以达到最佳。
改善流动性强度是改善分离的最佳办法,在操作中常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加入甲醇、乙腈等有机溶剂,利用缓冲溶液调节流动相的PH,以改善流动相的选择性。
操作中系统的压力也会影响测定效果,一般操作系统的压力应低于15Mpa。
通常HPLC仪器可承受30-40Mpa的压力,但实际工作中,最好是工作压力小于泵最大允许压力的50%,因长期的高压状态下工作,泵、进样阀、密封垫的寿命将缩短。
另外随着色谱柱的使用,微粒物质会逐步堵塞柱头而使柱压升高。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及环境要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专门进行元素分析测定的仪器。
原子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化系统工作时用可燃气体(如乙炔),应注意安全。
仪器的开机和关机顺序是相反的,先打开电源预热,调节各种工作参数,仪器稳定后打开气源。
样品全部测定完,应先关燃气源总阀,然后是压力表阀、空气压缩机、总电源等。
工作时要注意,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
如果使用的是石墨炉原子化系统,则要注意冷却水的使用,首先接通冷却水源,待冷却水正常流通后方可开始下一步操作。
且要求有不间断冷却水,中途保证不能停水。
此外,各种元素灯(即空心阴极灯)在时间不用时,要定期通电加热一定时间延长灯寿命。
当发现空心阴极灯的石英窗口有污染时,应用脱脂棉蘸无水乙醇擦拭干净。
火焰原子吸收工作时,试样溶液的性质发生变化,如试样溶液的表面张力、黏度发生变化时,将影响吸喷雾滴的细径、脱溶液效率和蒸发效率,并最终影响到原子化效率,因此,试样必须通过适当稀释后再进样分析。
也可在试液中加入有机溶剂,改变试液的黏度和表面张力,提高喷雾速率和雾化速率,增加基态原子在火焰中的停留时间,提高分析灵敏度。
此外,火焰温度的高低也是在进行原子分析测定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分析不同的元素,需要不同的火焰温度,火焰温度直接影响样品的熔融、蒸发和解离过程。
火焰温度还和元素的电离度有关,若火焰温度越高,元素的电离电位越低,越容易引起电离干扰,因此在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通常会选用低温火焰,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降低离子干扰,而在有些状况下,用高温火焰则可以降低在测试中的化学干扰。
化学干扰时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减少化学干扰,除了在一定条件下使用高温火焰外,还可以加入释放剂、保护剂或加入缓冲剂等方法降低化学干扰。
当然,也不能忽视样品中基体干扰后杂质干扰。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及环境要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基于被测样品中分子内的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波长范围为200-800nm,按光学系统可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测定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吸收池的透光面的洁净,不得用手接触吸收池的透光面,如果透光面表面有污物或尘土,只能用水纸或擦镜纸轻轻擦拭,避免硬的物品划伤透光面。
用完吸收池后要对吸收池进行清洗,先用去离子水冲洗吸收池内部,然后用少量乙醇或丙酮进行脱水处理,常温放置干燥。
不同仪器的吸收池不可混用,以面引起误差。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样品通常是溶液,也就是说被测定的物质是在以某种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溶液应是澄清透明的,光照射溶液,通过溶液对光波的洗收强弱来表征样品含量。
因此测定时固体样品需要转变成溶液,无机样品用适合的酸溶解或用碱溶解,有机样品用有机溶剂溶解或抽提,有时需要先经湿法或干法将样品消化,然后再转化成适合于光谱测定的溶液。
因此待测溶液及参比溶液的状态机配制溶液的溶剂对测定结果至关重要,对有色化合物溶液进行分析时,有色化合物在溶液中受pH、温度、溶剂的影响,可能发生水解、沉淀、缔合等化学反应,从而影响有色化合物对光的吸收引起误差。
所以要注意控制显色反应,如溶液的pH对显色反应的影响极大,它会直接影响金属离子和显色剂的存在形式,影响有色络合物的组成和稳定性及显色反应的完全程度。
所以通常加入缓冲溶液保持一定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