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是农村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首先,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之一、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气候和水资源等。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良好的土壤质量和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气候条件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比如日照、温度和降水等影响着种植作物的选择和产量。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缺水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进行。
其次,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区位因素。
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和劳动力等。
市场需求是农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将决定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和销售范围,影响产品市场的开拓和销售渠道的选择。
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和素质水平将影响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和质量。
再次,社会因素也对农业生产产生着重要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政策扶持、科技进步和农村发展等。
政策扶持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国家对农业提供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科技进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农村发展是农业生产的良好环境,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水平将影响农业生产的进行。
综上所述,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因此,在农业发展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三章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Word版含
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最新考纲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把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等地理环境要素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微专题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综合分析1.区位含义(1)确定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
3.区位选择的实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进展变化较快。
(2)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进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5.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地形因素)。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市场因素)。
特殊提示农业区位选择的“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的区分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假如没有该因素,就不行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
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
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打算某地区适宜进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打算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打算性因素,图析如下: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进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3.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4.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会导致价格上涨,价格的上涨又会刺激人们扩大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会导致价格下降,价格的下降又会刺激人们缩小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2)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比如通过温室大棚的建设来调节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可以扩大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干旱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可以使得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导致市场上能买到产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也因此形成一些新兴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
6.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1)主要因素:指某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中重要的,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2)限制因素:指影响农业的不利因素中最严重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主导因素: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水稻种植业的水源因素。
易错点09 农业的区位因素-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09 农业的区位因素易错题【01】不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是决定性因素。
总结如下: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科技、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二、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1.大范围地域的农业区位分析和选择(1)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解。
(2)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小范围地域的农业区位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在图中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布局小麦种植业、花卉种植业、乳牛业、林果业。
三、农业生产条件分析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政策一般对农产品种类和种植面积影响较大通过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业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农业技术如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域的范围,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等01不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2021·海南·高考真题)图左示意我国某热带雨林地区人工多层经济林模式,图右示意我国某地区“猪沼果”模式,二者均为生态农业模式。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农业区位与区位选择
农业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1)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热量——一般农作物在日均温≥10 ℃的情况下才能活跃生长,可把日均温≥10 ℃的持续期视为农作物的生长期。
积温的多少决定农作物的生长期和熟制等。
水分——降水的多少和时间分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不同的农作物需水量不同,需水较多的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茶叶等,需水较少的农作物有甜菜、小麦、玉米和高粱等。
棉花在播种期和生长期需水较多,采摘期需水较少。
旱生植物(骆驼刺),水生植物(芦苇)。
光照——气温的日较差和光照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白天气温高,日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更多的营养物质;夜间气温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被削弱,减少了对能量的消耗,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喜光植物(马尾松),喜阴植物(冷杉)答题步骤: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然后分析这种气候a.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分配的均匀与否b.热量的多少c.光照的强弱, 昼夜温差大小d.热量和水分的配合程度(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等。
有利条件不利条件(限制性因素)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不足高山高原气候高山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作物种类多高原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高原气候:热量不足地中海气候光照、热量充足(光热充足)雨热不同期,发展灌溉农业(水源)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旱、涝灾害频繁(温带季风:春旱、夏涝亚热带季风:梅雨、伏旱)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宜于多汁牧草生长地处高纬,雨天多,光热不足(低温冷害)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不利影响:冬季长而寒冷,不利于作物生产,粮食生产不稳定(2)地形: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农业生产:a.地形的高度: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会使得水热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产类型;b.地形的坡度: 坡度大于18°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度的陡坡地,我国政府禁止发展耕作业,而应该植树种草发展林业等;C:山脉的坡向:迎风坡和背风坡,向阳坡和背阴坡的不同,水热条件也不同,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条件及其影响知识点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条件及其影响知识点思维导图1、农业知识体系
2、农业区位条件及其影响
3、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
4、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地形(以河谷为例)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7、影响农作物品质的因素
【解题必备】
1.区位含义
(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再是决定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分析农业区位关键因素的一般方法
1.关键因素分析
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
(1)主要因素:指某一区域符合农业发展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注意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主导因素:指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没有这种因素,也就不会有该种农业生产的分布,如甘蔗种植的区位分布,其主导因素为热量。
(3)限制性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当限制因素得到满足时,往往成为主导因素。
2.我国几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2021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7章 第2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2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定义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开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2.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气候光照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时间长短和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热量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还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水分降水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分多的地方可以开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比拟少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开展种植业,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山地耕作不便,且水土保持不易,宜开展林业、牧业(或立体农业)土地位置城镇周边适宜开展郊区农业(蔬菜、园艺、乳肉蛋禽生产)和高效农业土壤肥力和性状影响作物的产量和类型,如酸性土壤适合于马尾松、茶树等水源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农业应布局在灌溉条件便利的地区(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开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交通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农业生产(3)科学技术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技术装备 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条件的开展和改良,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生产技术 涉及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种植方式 耕作制度 落实农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 保鲜冷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下表为2021年全国及四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万公顷)。
完成1~2题。
稻谷 玉米 大豆 油菜籽全国 黑龙江 0 吉林 0 河南 湖南A .油菜籽B .大豆C.玉米D.稻谷2.黑龙江和吉林油菜籽播种面积为0,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土壤C.市场D.交通1.B[第1题,从表中数据显示可以看,大豆的播种面积全国共917.9万公顷,其中黑龙江、吉林两省占了近三分之一,其他省份很少,反映出大豆播种面积集中程度最高。
农业区位因素
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可分为两大因素:一是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二是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政策等。
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要素对农业区位影响极大。
2、地形: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②山区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等;③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域分异,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3、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
如我国东南丘陵为广布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油茶、马尾松)等,粮食低产。
4、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5、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等产品易腐烂变质,要求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6、政策:各国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二、季风水田农业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
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
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4.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分析大力投资,兴修水利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
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
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
三、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2.农作物:小麦、玉米3.特征:以上国家商品谷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这类农场我国西北、东北也有分布,一般为国营。
2020-2021湘教地理2教师用书:第3章 第2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湘教地理必修2教师用书:第3章第2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习目标:1.知道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发展变化.(重、难点)2。
知道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
3。
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
(重、难点)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区位农业是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条件①光照: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
②热量:常以活动积温为衡量指标,制约农作物的产量,影响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③土地: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位置影响其使用价值,肥力影响其生产力.④水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2)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市场通过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2.特点:不同功能的农业区域,有着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特点、潜力、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3.农业生产布局发展趋势(1)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2)从“小而全”到专业化.(3)从分散到集中。
(4)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
(5)从粗放型到集约型。
4.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
5.布局原则: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6.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1)热带种植园农业: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
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2)混合型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农业生产类型。
地理知识点梳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影响因素: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部门差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选择受产业的特点及科学技术的影响,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差异较大。
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区位选择目的分析如下表所示:1.产生原因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方式1.自然条件光照、热量、地形、土地和水分等。
2.技术经济因素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
3.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重点分析】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4.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2)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思路农业地域类型常见类型⎩⎪⎨⎪⎧热带种植园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混合型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密不可分,现分析如下:3.中美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相比,既有相似区位条件,也有不同之处。
(1)相似之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区位条件。
(2)不同之处: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农场由家庭经营,我国的农场一般是国营的;②美国特殊区位条件——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③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大面积可垦荒地、肥沃的黑土等。
(3)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
工业区位因素主要区位因素企业和政府在进行厂址选择时,为获得最佳效益,需要考虑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技术、信息、环境等多种因素,具体如下:1.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1)评价某工业区位布局是否合理。
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与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与影响因素农业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所需的食物和原材料,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区位选择是一个关键的决策,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气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有着特定的需求。
例如,水稻喜欢高温多雨的环境,因此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广泛种植;而小麦则更适应相对温和、降水适中的气候,在温带地区种植面积较大。
土壤条件也不容忽视。
肥沃、深厚、透气性好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东北的黑土地富含养分,适合种植大豆、玉米等作物;而江南的红壤相对贫瘠,需要经过改良才能更好地发展农业。
地形同样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便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山地和丘陵地区则可以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等。
水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灌溉。
在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成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市场需求是农业生产的导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种类、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新的要求。
例如,近年来,人们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促使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
交通条件的改善也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便捷的交通能够使农产品更快速、低成本地运输到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竞争力。
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方式和区位选择。
优良的品种、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使得一些原本不适合种植某种作物的地区也能够进行生产。
政策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政府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会出台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如补贴政策、土地政策等,这会影响农民的种植决策。
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区位选择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以我国的新疆地区为例,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所以新疆成为我国著名的瓜果产区。
中国经济地理-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
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总的来说,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两大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自然因素,第二个方面是人文因素。
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土壤因素和水源因素。
人文因素又包括市场因素、交通因素、人口因素、政策因素和技术因素。
关于气候因素,光照、热量、降水量和气温日较差对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影响较大。
其中,光照强的地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
例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非常有利于种植瓜果,并且瓜果又大又甜。
光照弱的地区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但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宜发展畜牧业。
此外,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例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比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热量是主要通过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期来影响农作物的总产值。
热量充足的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期长,单产高。
例如,我国海南地区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当然它的总产值也比较高。
热量不足的地区,农作物生长期就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
例如,我国东北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若夏季出现低温,则极易造成农作物减产,自然而然,总产值就会低些。
对于农业生产,降水量集中且雨热同期的地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降水量过于不均会造成农作物的生产,因为降水过多易造成洪涝灾害,过少则易造成旱灾。
气温日较差也会对农作物的成长产生影响,但它主要是通过影响糖分的积累。
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农作物品质好,例如,新疆地区日较差较大,当地的瓜果特别甜,但同时也要注意日,温差过大会对农作物易造成冻害。
而日较差小的地区,农作物的品质较差,如温室里栽培的农作物的品质不如室外同种农作物的品质。
关于地形因素,地形平坦的地区有利于大规模耕作,适合发展商品农业。
例如,东北地区,地形平坦,便于机械化耕作,便形成了商品粮基地。
然而地形崎岖,地块狭小的地区,只能使用小型机械,不利于大规模的种植,适合小农经营。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农业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农业区位选择一、课标呈现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农业1.概念: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2.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耕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①按投入产出分为密集农业(集约农业)、粗放农业,①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知识点2: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社会经济条件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知识点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知识点4: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的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常见类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影响农业品质的因素昼夜温差;生育(长)期长;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水质好;土壤肥沃;土壤富含**元素;**品种优良;**(某特殊气候或技术),品质好;……(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区域特征和特定的农作物作答)。
易错点2: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判断农业区位分析,核心有两点:其一,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是全面分析、主导因素分析还是对比分析;其二,掌握农业区位因素。
如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以及水源等;人文因素,市场、交通、资源、劳动力、科技和政策法规等。
对于此类试.要明确影响农作物的主导因素,并能区分限制性因素,结合试题提取相关图文信息。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每个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不同。
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的判断思路如下。
(1)看农业生产的类型例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类型,主导因素为市场。
(2)看农作物种类及生长特性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
例如,天然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
专题32: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农业区位分析(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32 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农业区位分析【方法指导】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下:(1)自然因素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然后再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半干旱、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沿海海域水稻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条件等人文因素在不断变化,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技术、交通等因素的改进,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自然要素地形基塘农业、鱼塘—台田农业、梯田农业、打坝淤地气候温室农业、大棚农业(气温)土壤改良土壤(盐碱地、红壤)、无土栽培水源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农田水利工程人文要素市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市场地域扩大交通技术温室农业、大棚农业;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化肥化4.经济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变化(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一、农业主要区位因素比较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可通过农业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改造不利的自然因素,使之有利于农业生产,但要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
(1)气候:①光照,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②热量,积温多少直接限制作物的生长期和耕作制度③降水,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作物生长(2)地形:①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和机械化作业,缓坡(小于250)适宜发展梯田②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农作物分布有垂直变化。
(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
2.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②交通运输,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牛产的区域化、专业化;③政策,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④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素质高低影响着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⑤科技,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1.调整农业结构,与国际市场接轨:各地农业在发展中,要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我国农业灾害比较频繁,抗灾能力较差。
因此,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我国农产品优质化程度还不高,与国际市场的要求不适应,必须加快品种的改良和科技推广,实现无公害生产,使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4.加强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加快专业化经营的步伐: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别很大,各地要因地制宜,适度集中,在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加强协作。
充分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5.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实现农产品增值: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的广度和深度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习题: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 Word版含答案
其次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习目标思维导图1.明确农业的概念,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学会推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深层缘由及其进展变化。
4.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学问点农业区位因素[同学用书P54]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光照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打算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热量制约农作物的产量,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地形平原适宜进展种植业,山地适宜进展林牧业土地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水分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行缺少的原料,为动植物生存、生长输送养分物质,还影响到农业地域类型【思考】 1.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1)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
(2)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
提示:(1)热量。
(2)土壤。
2.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因素内容劳动力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水稻种植>小麦种植技术装备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生产技术包括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把握、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方式如单作、间作、套作、混作、连作等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三年五熟等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1)市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打算着农产品的价格。
(2)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影响越来越大。
【思考】 2.海南是我国有名的冬季蔬菜生产基地,山东寿光则以反季节蔬菜生产有名。
北京从山东与海南运蔬菜各有何优势和不足?提示:从山东调入——优势:距离近,新颖;不足:品种少。
从海南调入——优势:品种多;不足:距离远,保鲜技术要求高,可能会损坏较多。
[图表导读]读教材P61图3-13绿色农业,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绿色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有哪些?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技术因素有哪些?(2)自然因素对绿色农业生产的影响起打算性作用吗?为什么?(3)绿色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提示:(1)自然因素: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等;技术因素: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等。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属于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A、市场需求的全球化B、机械化水平的提高C、气候条件的变化D、交通网络的优化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哪种因素逐渐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A、气候条件B、劳动力资源C、市场需求D、政策导向3、【题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土地资源B. 劳动力C. 政策法规D. 天气变化4、【题目】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传统农业模式下,土地规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减弱B. 随着科技进步,农业区位选择更加注重生态因素C. 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为交通便利度D. 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呈现严重区域化、分异化5、在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中,下列哪个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小?A. 气候条件B. 市场需求C. 土壤性质D. 政策支持6、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趋势,下列哪一项描述最不符合实际情况?A. 技术进步使得农业生产越来越不受自然条件限制B. 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日益增强C. 政府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减弱D.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专业化7、题干:以下哪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小?A. 气候B. 土壤C. 交通D. 劳动力8、题干:以下哪种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显著?A. 农业技术进步B. 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C. 农业劳动力增加D. 农业基础设施改善9、数字耕作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变农业区位因素。
以下哪一项最能体现技术进步对农业区位的影响?A、水源成为决定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B、土壤类型成为唯一重要的农业区位因素C、气候条件成为不变的关键因素D、不再依赖于农业地域类型 10、数字、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农业区位或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