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三化学二糖教案
高中化学糖类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糖类试讲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分类。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糖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单糖、双糖和多糖的结构特点;
3. 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4.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糖类。
三、教学重点
1. 理解糖类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单糖、双糖和多糖的结构特点;
3. 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难点
1. 区分不同类型的糖类;
2. 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甜食来引发学生对糖类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糖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首先讲解糖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介绍单糖、双糖和多糖的结构特点,并说明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 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不同类型糖类在水溶液中的化学性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糖类的分类和特点。
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糖类,加深对糖类的理解。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同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糖类的摄入量,并记录所摄入的糖类种类和数量。
七、教学反馈
对学生对糖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纠正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高中化学糖类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糖类教学设计教案
主题:糖类
年级:高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糖类的定义、分类和结构;
2. 掌握糖类的化学性质和特点;
3. 能够解释糖类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1. 糖类的定义和分类;
2. 糖类的结构和性质;
3. 糖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糖类制品(如蜂蜜、砂糖、水果等),引导学生
探讨糖类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 探究(15分钟):讲解糖类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单糖、双糖、多糖等不同类型的糖类,并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糖类的结构特点。
3. 实验(2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糖类化学性质实验,如糖类的溶解性、还原性
等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糖类的化学性质。
4. 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糖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糖类在食品加工、药品
制备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研究糖类对人体的影响。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糖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
续深入学习和探索糖类化学知识。
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糖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和辅导学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求欲望。
教学评估: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表现等作为评估依据,全面考察学生对糖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高中化学糖类公开课教案
高中化学糖类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糖类的分类和性质。
2. 理解糖类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掌握糖类的常见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
1. 糖类的分类和性质。
2. 糖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3. 糖类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糖类的分类。
2. 掌握糖类的实验方法。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糖类样品、试管、烧杯等。
教学媒体:投影仪、PPT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包含糖类的食物,引起学生对糖类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二、糖类的分类和性质(15分钟)
1. 讲解糖类的分类,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2. 分别介绍不同种类的糖类的结构和性质。
三、糖类在生活中的作用(10分钟)
1. 通过实例介绍糖类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能量来源、食品的味道和色泽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糖类对人体和生活的重要性。
四、糖类的实验方法(20分钟)
1. 根据实验步骤,进行糖类的检验和鉴别实验。
2. 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实验方法。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糖类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糖类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对糖类分类、性质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来评价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
二糖多糖
【学生】淀粉
【教师】对,同学们也要吃菜,请问青菜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学生】纤维素
【教师】很好。淀粉纤维素都是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们。
【板书】二、淀粉和纤维素
【讲讲】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或块根中,其物理性质请同学们自己在书上相信位置划下来。从糖的定义上来看,它应该是一种多羟基醛或者多羟基酮或者能水解成它们的物质,那到底它是哪一种物质呢?现在我们一起用实验来探究一下淀粉的化学性质
【教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一支试管中无现象,另一支试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教师】对,这个实验现象能给你们什么结论呢?
【学生】蔗糖没有还原性,但是加酸处理后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讲解】非常好。蔗糖确实没有还原性,但是加酸处理后,在碱性环境下似乎它又能使新制的Cu(OH)2悬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其实,这是因为,葡萄糖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了水解,经研究证明,其水解产物是等物质量的葡萄糖和果糖。现在,请同学们写出酸性条件下,蔗糖发生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请学生上台书写)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探究一下纤维素的性质,请同学们划出纤维素的物理性质。我们还是做一个实验来探究它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课本167页,实验7-5
【总结】我们看到。纤维素和淀粉有相类似的化学性质,但是其水解更困难些。请同学们写出纤维素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自己书写)
【讲解】淀粉和纤维素在生活中都有很大用处。比如淀粉用来造酒,纤维用来制硝化纤维等。在纤维素分子中,每个单糖单元含有三个羟基,因此能发发生酯化反应,这就是硝化纤维的原理。同学们下去书写,纤维素和乙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在看一下它们的用途。这节课就到此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糖类2
結構特徵 化學性質
用途
澱 無醛基 粉
纖 無醛基 維 每個單元 素 中有三個
羥基
1遇碘單質呈藍 色2無還原性 3能水解成葡萄 糖
食用 制葡萄糖 和酒精
1無還原性 2能水解成葡萄 糖(比澱粉難
)3酯化反應
制硝酸纖維 醋酸纖維 粘膠纖維 造紙
1.澱粉和纖維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
示分子組成,所以它們是( D )
行的主要操作是( B )
①加熱 ②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 液 ③滴入濃硫酸 ④加入足量的 氫氧化鈉溶液
A. ① ③ ② ④ B. ③ ① ④ ② C. ③ ④ ① ② D. ④ ③ ① ②
9.青蘋果汁遇碘溶液顯藍色,熟蘋果汁
能還原銀氨溶液,這說明( C )
A.青蘋果汁只含澱粉不含糖類
B.熟蘋果汁只含糖類不含澱粉
磚紅色沉澱
實驗結論 無醛基 產物中含有醛基
(3)澱粉的化學性質:
①澱粉+I2 → 藍色(用於檢驗澱粉或I2 的存在)
②澱粉是非還原性糖,不與新制氫氧 化銅和銀氨溶液反應;
③水解
思考1、如何檢驗澱粉尚未水解? 用銀鏡反應或用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
思考2、如何檢驗澱粉有部分水解? 用銀鏡生成,用碘水顯藍色
同,且互為同分異構體
D.都可用(C6H10O5)n 表示,但澱粉能發生 銀鏡反應,而纖維素不能
7.下列反應屬於水解反應的是
( A)
A. 纖維素在硫酸作用下轉化為葡萄糖 B.苯酚和氫氧化鈉反應 C.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轉化為乙
醇 D.纖維素和濃H2SO4、濃HNO3混合
轉化為硝酸纖維
8、將纖維素水解,並用新制的氫氧化銅 懸濁液檢驗其水解產物的實驗中,要進
+ n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4.2《糖类(2)》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糖类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糖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糖类的分类和化学性质;
2. 掌握糖类的溶解性和酶解特点;
3. 了解糖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思维。
二、教学内容
1. 糖类的分类
2. 糖类的化学性质
3. 糖类的溶解性和酶解特点
4. 糖类的生活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糖类的分类和化学性质
难点:糖类的酶解特点和生活应用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掌握知识框架;
2. 实验分析法: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糖类的化学性质;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糖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糖类,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分类;
2. 学习:讲解糖类的分类和化学性质;
3. 实验:设计实验观察糖类的溶解性和酶解特点;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糖类在食品加工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六、教学资源
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糖类样品等;
2. PPT课件:呈现糖类的分类和化学性质。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实验报告;
2. 课堂讨论表现;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糖类教案范本,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希望对您有帮助!。
高中生物单糖二糖多糖教案
高中生物单糖二糖多糖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单糖、二糖和多糖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 掌握单糖、二糖和多糖的分类和功能;
3. 能够区别单糖、二糖和多糖。
教学内容:
1. 单糖的定义、结构和分类;
2. 二糖的定义、结构和分类;
3. 多糖的定义、结构和分类;
4. 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含糖的食物或饮料,引导学生讨论糖类的普遍存在;
2. 讲解单糖:介绍单糖的定义、结构和分类,例如葡萄糖、果糖等;
3. 讲解二糖:介绍二糖的定义、结构和分类,例如蔗糖、乳糖等;
4. 讲解多糖:介绍多糖的定义、结构和分类,例如淀粉、纤维素等;
5. 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单糖、二糖和多糖的区别和联系;
6. 总结:对单糖、二糖和多糖的特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它们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7.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单糖、二糖和多糖的理解。
教学手段和资源:
1. 投影仪、幻灯片;
2. 实物展示;
3. 练习题。
评估方法:
1. 整堂课的问答环节;
2. 练习题的答题情况。
延伸活动:
1. 实验:对不同类型的糖进行化学检测;
2. 研究:了解糖类在不同生物体中的特殊作用。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高中化学糖类优质课教案
高中化学糖类优质课教案课型:优质课教学内容:糖类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糖类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糖类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难点:糖类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器材、示范实验。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糖类,并提出问题:你知道糖类是什么吗?它们有哪些分类?有什么特点?二、讲解(15分钟)1. 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a. 糖类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等。
b. 单糖是由一个糖分子组成,如葡萄糖、果糖等。
c. 双糖是由两个糖分子组成,如蔗糖、乳糖等。
d. 多糖是由多个糖分子组成,如淀粉、纤维素等。
2. 糖类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a. 单糖的结构为环状或直链状,具有各种不同的基团。
b. 糖类在酸性条件下能进行水解反应,产生葡萄糖或果糖等。
三、实验(20分钟)1. 示范实验:酵母发酵实验a. 准备酵母、果糖水溶液、发酵瓶等实验器材。
b. 将果糖水溶液倒入发酵瓶中,加入适量酵母,在恒温条件下观察反应。
c.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酵母对果糖的发酵作用。
2. 学生操作实验:酶解淀粉实验a. 学生自行操作酶解淀粉实验,观察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变化。
四、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探讨糖类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并展示分组讨论结果。
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糖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出改进的地方。
高中化学糖类试讲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糖类试讲教案设计教学内容:糖类教学目标:1. 了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糖类的性质和化学反应;3.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糖类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糖类的结构和分类;2. 糖类的性质和特点;3. 糖的化学反应。
教学难点:1. 不同种类糖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 糖的糖酵解反应和糖醛反应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教材;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糖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们开始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讲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糖类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图片和实例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糖类,并讲解其结构和特点。
三、讲解糖类的性质和化学反应(15分钟)1. 教师讲解糖类的溶解性和甜度的关系;2. 教师介绍糖的醇反应、糖酵解反应和糖醛反应等化学反应,并进行示范实验。
四、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糖类的性质实验,观察糖类的溶解性和甜度的相关现象;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糖的醇反应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
五、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澄清疑惑并解答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同种类糖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写出结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加深了他们对糖类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下节课将通过更多实验和案例分析,进一步深入研究糖类的化学特性和应用。
高中化学必修二糖类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糖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糖类的分类和结构
2. 掌握糖类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3. 理解糖类在生命体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
1. 糖类的分类:单糖、双糖和多糖
2. 糖类的结构:直链式和环状式
3. 糖类的性质:水溶性、甜味、还原性等
4. 糖类的化学反应:酸碱水解、还原反应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糖类产品,引起学生对糖类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糖类的分类和结构,让学生了解单糖、双糖和多糖的区别
3. 实验:进行还原糖的检验实验,让学生了解糖类的还原性
4. 讨论:分组讨论糖类在生命体中的作用,并展示相关案例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表现
2. 查看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3. 收集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其对糖类知识的理解程度
五、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糖类的其他性质和反应
2. 组织学生进行糖类产品的安全使用和营养分析
3. 培养学生发现糖类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六、教学反思
1. 对学生理解糖类的能力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3. 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
以上为高中化学必修二糖类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高中化学糖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糖的概念及分类。
2. 掌握糖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3. 了解糖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糖的概念及分类
2. 糖的化学结构
3. 糖的性质
4. 糖的应用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糖和糖制品,引起学生对糖的好奇和兴趣。
二、讲解糖的概念及分类
1. 简要介绍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类讲解单糖、双糖和多糖的区别及代表物质。
三、讲解糖的化学结构
1. 介绍单糖的化学结构,例如葡萄糖和果糖。
2. 讲解双糖和多糖的化学结构,如蔗糖和淀粉。
四、探讨糖的性质
1. 分析糖的溶解性、甜度、还原性等性质。
2. 实验验证糖的一些性质,如还原性反应。
五、学习糖的应用
1. 探讨糖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
2. 分享一些有关糖制品的制作方法和健康知识。
1. 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强化学生对糖的认识。
2. 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和实验,检测学生对糖的掌握程度。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或实验报告,巩固学生对糖的学习成果。
教学资料:
1. 糖的相关书籍或教材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
3. PPT或实物展示糖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反馈:
根据学生对糖的学习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对糖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糖教案范本,希望对教师们在糖的教学中有所帮助。
祝教学愉快!。
人教版高中化学糖类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糖类教案
学科:化学
年级:高中
课题:糖类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糖类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糖类的化学性质和实际应用。
3. 能够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糖类的定义、分类和化学性质。
难点: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课件或板书
2. 化学实验器材
3. 学生实验用品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葡萄糖、果糖等糖类的概念,并与碳水化合物进行联系,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糖类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
教师讲解糖类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等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对糖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介绍糖类的化学性质(20分钟)
教师讲解糖类的化学性质,包括碳水化合物的还原性、水解性、发酵性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糖类的反应特点。
四、实验操作(3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糖类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感受糖类的化学性质和实际应用。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糖类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和讨论糖类的分类和化学性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糖类的概
念和实际应用。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进一步
深化糖类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糖类》教案
高中化学《糖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糖类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2. 让学生掌握糖类的制备方法、用途和生理功能。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糖类的定义与分类2. 糖类的制备方法3. 糖类的性质与结构4. 糖类的生理功能5. 糖类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糖类的定义、分类、性质、制备方法和生理功能。
2. 教学难点:糖类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糖类的生理功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糖类的性质。
2.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糖类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辅助讲解糖类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糖类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糖类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糖类的作用。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糖类的制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糖类的生理功能,加深对糖类作用的理解。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糖类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糖类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糖类知识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化学教材中关于糖类的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试剂,如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3. 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糖类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学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提供更多实例和拓展知识。
八、教学拓展1. 邀请食品科学专家进行讲座,介绍糖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糖类生产企业,了解糖类的生产工艺和流程。
高中化学《糖类》教案
高中化学《糖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糖类性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糖类在日常生活和生物体中的作用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糖类的概念: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 糖类的分类:(1)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等。
(2) 双糖:水解两分子单糖的糖,如蔗糖、麦芽糖等。
(3) 多糖:水解许多单糖分子的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3. 糖类的性质:(1) 溶解性:糖类一般易溶于水。
(2) 熔点:糖类熔点较高,加热时易熔化。
(3) 化学性质:糖类不易被氧化,但可发生银镜反应、缩合反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糖类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难点:糖类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糖类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糖类的性质。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糖类在日常生活和生物体中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化学》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试管架等。
3. 实验试剂:葡萄糖、蔗糖、淀粉、斐林试剂等。
4. 课件:糖类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的图片、动画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介绍糖类的概念、分类和性质,结合PPT展示糖类的结构示意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糖类的特点。
3. 实验:进行糖类的溶解性实验,观察糖类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验证糖类的溶解性特点。
4. 讨论:分组讨论糖类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糖类的性质规律。
5. 应用:举例说明糖类在日常生活和生物体中的作用,如糖类的能量供应、淀粉的储存等。
七、课堂练习1. 根据糖类的分类,区分单糖、双糖和多糖。
2. 判断下列物质是否属于糖类,并说明理由。
(1) 果糖:属于糖类,因为它是单糖。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3 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二糖 多糖
《二糖多糖》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1.内容要求对比二糖、多糖代表物的组成与化学性质,挖掘糖类物质的生命科学价值。
2.学业要求(1)能列举典型的二糖、多糖类物质,说明二糖、多糖与单糖的区别与联系;(2)能探究蔗糖、麦芽糖的化学性质;(3)能描述淀粉和纤维素的典型性质;二、教材分析本节所介绍的二糖、多糖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教材在每一节的开始,都以该类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和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作为引言,引出本节的教学内容。
在介绍其组成、分类、结构、性质和用途时,教材遵循前几章介绍烃和烃的衍生物时所使用的学习和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模式,体现物质结构对性质和用途的决定作用。
同时,由于多糖是单糖的缩聚产物,故教材先介绍了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再依次介绍不同聚合程度的产物,如二糖、多糖。
教材根据生物大分子的构成规律,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来认识物质,从化学角度来解释生物功能,体现了具有化学学科特征的认识视角与学习视角。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单糖的典型代表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且对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还有待加强。
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对二糖、多糖的性质、实验现象、结论等进行合理的预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重在让学生了解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化学科学对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四、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二糖、多糖常见代表物的典型性质,能够说明二糖、多糖与单糖的区别与联系;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蔗糖、麦芽糖的还原性。
能描述淀粉和纤维素的典型性质,深化对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中羟基和醛基性质的认识。
3.了解淀粉、纤维素与葡萄糖的关系,认识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在人体内的重要生理功能,体会化学对健康生活的指导意义。
4.指导糖类物质在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能对糖类相关的社会性议题做出有科学依据的判断、评价,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二糖教案_2
二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蔗糖的分子组成、性质及鉴别方法,了解蔗糖的用途;初步学习蔗糖水解反应的实验方法及基本操作;理解低聚糖、二糖的定义,了解麦芽糖的性质。
能力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科学思想: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并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成败的关键,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及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协作进行实验、共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从而学习新知识这一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通过对砂糖、冰糖等蔗糖水溶液的还原性实验的现象进行对比与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学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蔗糖的水解反应及对水解产物的还原性进行检验,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重点、难点蔗糖的非还原性;蔗糖的水解反应;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实验方法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的训练,态度。
附:随堂检测答案
1.(A)(×)(B)(√)
(C)(×)(D)(×)
2.不能。
蔗糖水解完全后未用碱中和,溶液中的酸与Cu(OH)2发生反应,不再与水解产物反应。
北京昌平二中荆晓燕北京昌平教师进修学校刘家慧。
高中化学糖分教案
高中化学糖分教案
时间:1课时
目标:学生将了解糖分的化学结构、性质和特点。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你知道糖分是什么吗?有哪些不同种类的糖?”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结合PPT展示,介绍糖分的一般概念、分类和化学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糖分的基本化学性质。
3.实验:设计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简单实验,观察糖的溶解性、反应性等化学性质,巩固知识点。
4.讨论: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糖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交流。
5.小结:总结糖分的化学性质,强调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教学手段:PPT、实验器材、学生讨论等。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描述糖分的化学结构、性质和特点,参与实验并有效讨论,完成相关作业。
拓展延伸:老师可引导学生了解更深层次的糖分化学知识,如糖的酶解、糖的反应等,以及糖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高三化学二糖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蔗糖的分子组成、性质和用途,并对麦芽糖有一定的了解.
2. 使学生掌握蔗糖和麦芽糖的鉴别方法.
二、教学重点:二糖的水解、蔗糖和麦芽糖在性质上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
四、教学过程:
低聚糖: 糖类水解后生成几个分子单糖的糖.
二糖、三糖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二糖(蔗糖和麦芽糖).
1、蔗糖:
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溶于水( 可展示冰糖、白砂糖样品)
存在: 甘蔗、甜菜含量较多
分子式: C12H22O11
化学性质:
{实验}
3滴H2SO4水浴上加热加入2mL银氨溶液
加热加入2mL银氨溶液
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银氨溶液作上述实验.
[结论]
1. 蔗糖不发生银镜反应,也不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这因为分子结构中不含有醛基. 蔗糖不显还原性,是一种非还原性糖.
2. 水解反应. 在硫酸催化作用下,蔗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催化剂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说明]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为什么水解生成葡萄糖的蔗糖却没有还原性的问题,我们不作讨论,只要记住这个结论便可以了.
2、麦芽糖: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常见的麦芽糖是没有结晶的糖膏),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分子式: C12H22O11(与蔗糖同分异构)
化学性质:
1、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还原性糖.
2、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催化剂
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制法: 用含淀粉较多的农产品(大米、玉米、薯)作原料,在淀粉酶(大麦芽产生的酶)的作用下,在约60℃时,发生水解反应而生成的:
催化剂
2(C6H10O5) + nH2O nC12H22O11
淀粉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