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第6章油气运移

合集下载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

一般正构烷烃分子越小,越易运移或运移距离越远。因此,发生
运移的深度段这些比值降低。 ③利用热解色谱S1,S1/(S1+S2)指示运移
一般热解色谱蒸发烃量( S1 )与总烃含量相当,在未发生运移的
部位保持稳定。在运移的深度段上其含量或比值下降,可视为运移。
二 、初次运移的地球化学示踪特征
需注意的原则: 上述研究思路建立在一定研究基础之上: ①必须是烃源岩层已进入成熟阶段; ②指示有机质丰度的残余有机碳和镜检显示的干酪根类型应基本类
N2含量:一般随运移距离而增大;
2、成熟度梯度变化 一般随运移距离而降低。
3、同位素组成变化
一般随运移距离而降低。
三 、二次运移的地球化学示踪特征
三 、二次运移的地球化学示踪特征
的。 石油天然气在运移中随物化条件的变化,必然引起自身在成分上、 性质上的变化,与实验室的色层分析极为相似。
三 、二次运移的地球化学示踪特征
(一)石油二次运移的地球化学示踪特征
1、根据原油组分和性质变化确定油气运移方向
随运移距离增大: 非烃化合物含量相对减少;
高分子烃类化合物含量及芳烃含量相对减少;
二 、初次运移的地球化学示踪特征
(3)Ⅲ型与Ⅱ型正烷烃相对排烃率差别
研究发现Ⅲ型正烷烃排出率随碳数的增加而迅速递减,分异效应
明显。 Ⅱ型变化不大,说明不同类型烃源岩,排烃机理和运移不同。 Ⅲ 型以产气为主,少量的油溶于气中运移,因此溶解度大的低碳 数烷烃优先排出,分异现象明显。 Ⅱ型以生油为主,少量气溶于油中整体运移,几乎无分异效应。
影响因素:吸付扩散溶解。
一 、运移过程中石油组分的分馏作用
1.族组成 ⑴泥(页)岩烃/非烃低,砂岩烃/非烃高; ⑵泥页岩非烃较多,砂岩 非烃较少( 运移强) ⑶运移方向上,距离增加,烃/非烃逐渐增大; ⑷砂岩层内上、下界面附近,烃/非烃较高(与页岩排烃有关)。

石油地质学 第六章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

石油地质学 第六章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

(3)排烃距离
排烃距离取决于上下层段储层与生油层压力差的大小 及排液通道的畅通情况。当生油层较厚时,中间流体 不能及时排出,油气滞留于生油层中。蒂索和威尔特 (1971)对阿尔及利亚泥盆系生油岩研究,发现只有 距储层上下各14m的距离内能运移出去。也就是说烃 源岩排烃的有效厚度为20~30m,如果在厚的生油层 中有许多砂岩夹层,将大大增加排烃的有效厚度。
排烃效率是指烃源岩排出烃的质量与生烃的质量百 分比。烃源岩中排出油气的效率是很低的。
(4)排烃效率<10%,hunt,1989
(4)烃源岩有效排烃厚度
烃源岩所生成的油气,因受各种因素的控制(如厚度 大、渗透率小、动力不足、地层吸附)并不能全部排 出,只有与储层相接触的一定距离内的生油层中的烃 才能有效地排出来。能有效地排出烃类的生油层厚度, 称为有效的厚度。一般在30m±。不同地区有效厚度 是不完全相同的。在评价生油岩时,可利用岩心含沥 青化学资料分析研究排烃效果,区分有效生油岩层与 死生油岩层。前者指生油岩不仅产生油气,且排驱了 有商业价值的油气;后者指尽管产生油气,但生成的 油气没有排驱到储集层中,而是被圈死在烃源层中。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
1.烃源岩的压实
压实作用:随着上覆沉积负荷的不断增加,下 伏先期沉积物逐渐被压实的现象。
欠压实作用:泥质岩类在压实过程中,由于压 实流体排出受阻或未及时排出,泥岩得不到正 常压实,导致孔隙流体承受了部分上覆地层的 静压力(或沉积负荷),出现孔隙压力高于其 相应的静水柱压力的现象。
油相运移是油气呈游离的油相从烃源岩中渗流排出, 当孔隙中含油饱和度很低时就呈分散状油相运移,饱 和度高时就呈连续油相运移。
分子扩散是分子本身自由运动的结果,问题在于从 数量上看扩散作用到底有多大实际意义。Leythaeuser (1980)认为,扩散作用是天然气运移中的有效方式。 而对于液态烃,扩散作用的实际意义要小得多。

第六章 第一节 油气分布规律与运移特征

第六章 第一节 油气分布规律与运移特征

第六章成藏要素组合特征、成藏模式与控制因素第一节油气分布特征与运移方向分析一、油层分布及生储组合特征溱潼凹陷断阶带油层分布较广,从泰州组到三垛组具有油层分布,但不同构造或同一构造不同断阶油气层分布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别(表6-1-1)。

靠近凹陷的断阶(低断阶)油层主要分布在中构造层三垛组和戴南组,如洲城-祝庄-角墩子构造带角墩子、储家楼断块主要分布有戴南组和三垛组油层,祝庄构造油层分布在阜一段和阜三段,草舍构造带北断块主要分布有戴南组和三垛组油层,中断块为戴一段和阜三段油层,南断块油层分布在泰州组和阜一段。

在陶思庄-红庄-溪南庄一带油层主要分布在中构造层戴南组和三垛组。

斜坡带油层主要分布在阜三段和泰州组。

研究区分布最广的油源层是阜二段,其次为泰州组,由阜四段烃源岩提供油源的主要分布在祝庄构造带的低断阶角墩子、储家楼断阶和草舍油田北—中断块。

除了上述油田外,断阶带上的油藏其油源主要为阜二段,也有部分泰州组的油源贡献。

斜坡带的原油主要来源于阜二段成熟度较低的烃源岩或泰州组成熟度较高的烃源岩(表6-1-1、图6-1-1)。

图6-1-1 不同油田主要油层/烃源层分布特征302表6-1-1 不同构造油层分布特征●-工业油气流▲-油气显示○—生油岩◆-凝析油303304 二、油气运移地球化学研究(一)含氮化合物运移分馏机理含氮化合物对地色层作用最敏感(Brothers 等,1991;Li ,1995)。

Li 等(1995)根据一系列原油和烃源岩的分析表明,石油的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对成藏石油的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的分布具有强烈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制约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组成的运移效应包括:(1)烷基咔唑与烷基苯并咔唑含量的相对大小;(2)氮官能团屏蔽型异构体与半屏蔽以及氮暴露型异构体;(3)较高碳数同系物相对于较低碳数的同系物。

因而,含氮化合物组成的变化可用于石油运移的地球化学研究。

从理论上讲,随二次运移距离增大,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特征将发生下列变化:(1)绝对丰度降低;(2)氮官能团遮蔽型异构体(图6-1-2中C-1和C-8位均被烷基取代,如1,8-二甲基咔唑)相对于半遮蔽型异构体(图6-1-2中C-1和C-8仅有一个烷基取代基,如1-甲基咔唑、1,3-二甲基咔唑等)或暴露型异构体(图6-1-2中C-1和C-8均未被烷基取代,如3-甲基咔唑,2,7-二甲咔唑)富集;(3)烷基咔唑相对于烷基苯并咔唑富集;(4)苯并咔唑中,苯环与咔唑并合的碳位差异,造成不同的苯并咔唑结构异构体,一般常见有呈接近线状的苯并[a]咔唑(图6-1-3a )和呈半球状的苯并[c]咔唑(图6-1-3b )两类异构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等石油地质学——不整合----崔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等石油地质学——不整合----崔宇

变质岩层与致密性砂砾岩组合 前震旦系太古界变质岩中由构造产生的裂隙和微细 裂缝,以及风化淋滤作用产生的溶孔组成的优势通 道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上部物性差的致密砂砾岩 层是阻止油气散失的封盖层(图Za)。
碳酸盐岩层与中生界或泥岩层组合 不整合之下古生界经历长期风化、溶蚀形成的溶蚀 孔、洞和多次构造运动产生的裂隙、裂缝形成的优 势通道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和储集层。不整合面之 上沉积的中生界或泥岩是油藏的封盖层(图Zb,图Zc)
不整合中泥岩的“垫片”封闭作用
• 泥岩是岩石中的主要填塞物质,对孔隙有充填作用, 不整合面之下的岩石表面孔隙会被泥岩颗粒充填, 导致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使得不整合面之下的表 层部分物性变差,不利于油气的运移。泥岩矿物晶 体具有多边形的层间结构,经地层压力作用,其体 积减小1/3,层间距离减小一半以上[sJ,表明泥岩有 很强的可塑性。在岩心中经常见到泥岩呈层状、块 状,岩心从地下取出后,放置时间长了,会自解成 薄片和碎块,这也表明了泥岩释压后的塑性膨胀。 砂岩或碳酸盐岩由骨架支撑,具有较强的刚性,在 地层压力作用下,夹于刚性岩层之间的泥岩如同机 械设备中的“防渗垫片”,具有封闭作用。当不整 合面一侧为泥岩时,不整合面本身就很难成为油气 运移的通道。
不整合
• • • • • • 不整合面的成因 不整合的类型 不整合带的结构 不整合与油气运移的关系 不整合对油气运移和封堵作用模式 实例分析
不整合对油气运移和封堵作用模式
• 不整合对油气的运移和封堵作用与不整合 的成因、地层的岩性和组合形式、物性差 异及横向变化紧密相关。根据目前研究, 把不整合对油气的作用归纳为如下六种模 式。
• 当较新不整合面不能遮挡下伏油气藏 时.在不整合面之上的水进砂体、底砾岩 构造中可形成构造或岩性油气藏,如北14 井区J2t的油气穿越臼垩系底部不整合较薄 的风化粘土层,在局部背斜中聚集成藏(图 4-11)。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油气田的盖层或圈闭遭到破坏,油气逸散到地表。有
的则保存至今,成为能源生产基地。
1
3.2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盖层 储油层
圈闭
四大要素 生油层
保存
油气田的形成 三个过程 运移
聚集
2
3.2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一、 生油气层
• 通常把能够生成油气的岩石,称为烃源岩(或 称为生油气母岩),由烃源岩组成的地层为生 油气层。
15
3.2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三、 油气的盖层
图 生储盖层纵向分布示意图 因为生油层一般都是暗色的泥岩,经地层压力压实后 是很致密、不渗透的岩层,大多数是实际油藏中的好盖层。
16
3.2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三、 油气的盖层
• 良好盖层具备的条件: • ①盖层要有一定的厚度,能承受地层巨
大的压力; • ②盖层的分布要稳定,防止储集层上方
下来的,它们可能是沙丘、海滩或沙漠,可能是珊瑚礁,也
可能是泥沙淤积的河流。这些沙子被掩埋后,受力被压缩,
沙粒结合在一起,最终被掩埋到地层深处,直到今天成为我
们发现石油的地方。
• 储集层出现在岩石中,在你我看来这种岩石似乎是实心的,
而事实上它具有非常微小的孔隙空间,这些微细孔隙正是石
油或气体郁积的地方。我们就是从这样的岩石中取出每天都
27
五、 油气运移 7. 构造运动力
28
五、 油气运移
3.2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促使油气运移的动力
• 8. 浮力
• 当油气进入饱含水的储集 层之后,由于油、气、水 的密度不同而发生重力分 异作用,即气轻上浮,水 重下沉,油居中间。这种 促使油、气、水发生分异 作用并使油气上浮的力, 即为浮力。

油气运移简介

油气运移简介
11
④ 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是指水由含盐度低的 一侧向含盐度高的一侧运移的作用,它与溶液 的扩散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页岩是 天然的半渗透膜,有渗滤盐类离子的作用,造 成地下水各层之间的含盐度有很大差别。
据Jones 计算(1967),当含盐量达到5%时, 可产生42kg/cm2的渗透压力差,达15%时, 可产生224kg/cm2的渗透压力差。所以,他认 为温度和含盐度的不同是地下流体流动的两个 关键因素。如果渗透流指向一个封闭的岩系, 则将使岩系内的流体产生异常压力。 ⑤ 构造作用 (抬升——高压;下沉——低压)
◆新生流体的增压作用
1.干酪根热演化,生成的气态烃和液态烃的增压作用。
2.粘土矿物高岭石向伊利石转化,在一定温度条件下, 脱去层间水,孔隙流体数量增多,在热力作用下,形成异 常高压。
◆毛细管力的作用
烃源岩与储集层界面处, 表现为动力。
1 1 Pc 2 cos r R
15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油气藏
油气运移 圈闭与油气藏 油气藏的形成与破坏 油气藏类型
本章主要论述油气运移的基本概念、初次运移 和二次运移的机理;圈闭与油气藏的概念、圈闭与 油气藏的度量、油气水在油气藏中的分布;油气藏 形成的基本条件;油气藏形成中的几个问题(油气 差异聚集原理、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油气藏的 破坏与再形成);油气藏的地质类型。
2
一、概
(一)油气运移概念

油气运移:即油气在地下的流动,或在地下因自然因素所引起的位置移动。
油气运移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有机质 沉积物 埋藏
(原生油)
储集层 油气运移
次生油气藏
油气运移 油气藏

《石油地质学》-油气特征及运移分析

《石油地质学》-油气特征及运移分析

作业三油气特征及运移分析1、根据表1所给的资料,在图1上绘制出某坳陷某背斜、西斜坡各探井S1段油水性质等值线图(共5项指标,每个指标绘制一张),根据所做的等值线图综合分析油水性质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图1 某坳陷某背斜、西斜坡S1段××等值线图答:S1段油水性质等值线图如下:图2 某坳陷某背斜、西斜坡S1段密度等值线图图3 某坳陷某背斜、西斜坡S1段粘度等值线图图4 某坳陷某背斜、西斜坡S1段含蜡量等值线图图5 某坳陷某背斜、西斜坡S1段含胶质+沥青质等值线图图6 某坳陷某背斜、西斜坡S1段含硫量等值线图油水性质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由前面5张等值线图油水性质变化所反映的信息可知:某坳陷某背斜、西斜坡S1段的密度,粘度,含胶质+沥青质的值同时向背斜的西侧呈现增大趋势,原油性质逐渐变差。

变化趋势的原因分析:原油性质向西侧逐渐变差,结合构造等值线图分析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油气的运移方向为由西向东。

在运移的过程当中,由于地质色层效应,重烃组分运移慢,轻质组分运移快,所以导致西边原油质量差,东边原油质量好,且在东边的圈闭中聚集,形成油气藏;二是由于西边的断层的存在,导致西边的油气藏受到氧化作用而使原油质量变差。

且距离断层越近,受到氧化的程度越厉害,所以形成了西边原油质量比东边圈闭原油质量差的格局。

2、根据图2所示的某坳陷某背斜、西斜坡各探井S1段储层顶面构造图和表2所示的该段储层的压力测试数据,计算该段储层流体势大小,并绘制流体势平面等值线图。

答:流体势数据如下图7 某坳陷某背斜、西斜坡S1段流体势等值线图3、根据上述所作图件,分析某坳陷某背斜、西斜坡各探井S1段油气运移方向,编写分析报告。

答:由某坳陷某背斜、西斜坡S1段流体势等值线图和构造等值线图分析可知:油气运移方向为南边的构造低部位高流势流向北东和北西方向的构造高部位低流势,即M13、M14、M15、M16、M17、M18、M1 9、M20、M21井流体流向为由南边流向北西;而M1、M2、M3、M4、M5、16、M7、M8、M 9、M10、M11、M12井流体流向为由南边流向北东。

油气运移规律

油气运移规律

油气运移是指油气由生油(气)层进入运载层及其以后的一切运移,它发生在烃源岩、储集层内,或者从一个储集层到另一个储集层的过程中、运载层出了渗透性地层外,还可以是不整合、微裂缝、断层或断裂体系、古老的风化带和刺穿的底辟构造带。

油气运移机理还包括油气运移相态、动力、运移通道、运移方向、运移距离、运移时期、运聚效率和散失量等,它是油气成藏的核心问题,也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初次运移的动力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 由于泥岩的异常压实等原因所导致的异常过剩地层压力是陆相生油岩系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鄂尔多斯中生界及古生界的油气初次运移研究相对较少,其中中生界延长组发育有广泛的泥岩欠压实现象。

欠压实起始层位主要分布于延长组上部油层组,层位分布存在着由西向东逐渐变老的趋势,由于延长组沉积后,盆地经受了数次大的构造运动,上覆地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剥蚀。

同时,异常压实起始深度的差异性对各地区油气初次运移的时间将产生一定影响。

初次运移的通道以微裂隙作为油气运移主要通道的观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承认,当孔隙流体压力增大到超过岩石的机械强度时,泥岩中便可产生极微裂隙。

微裂隙对油气运移的作用:①增大了通道,降低了阻力;②增大了生油岩和储集岩的接触面积。

流体释放后,压力减低到一定限度时,极微裂隙又会封闭,开始再一个循环。

因此,油气的排出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运移是断续、脉冲、幕式进行的。

地下油气总是按照沿阻力最小的途径由相对高过剩压力区向相对低过剩压力区运移的总规律进行。

因储集层或输导层具有较好的渗透能力,烃源岩中侧向过剩压力差总是小于烃源岩与相邻储集层或输导层之间的过剩压力差。

同时,沿烃源岩本身进行侧向运移的阻力又比从烃源岩进入相邻储集层或输导层的垂向运移阻力大得多。

因而,下部地层具有更高的过剩压力,本区初次运移的方向应以垂向向上运移为主。

已生成的油气在过剩压力的驱动下将首先进入邻近的储集层或输导层,其方向既可向上也可向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
因此,烃源岩生烃过程也孕育了排烃的动力。由此也 可推断,石油的生成与运移是一个必然的连续过程。
(5)流体热增压
当泥岩埋藏比较深,地层温度增加,流体发生膨 胀,增大剩余压力,促进流体流动。水随温度增加, 体积也会发生膨胀,产生水热增压作用。
一般说随埋藏深度加大,地温梯度增大,水的比容 增大。水的这种膨胀作用促使地下流体的运移,当然 也助于烃类的运移。 此外,烃源岩在演化过程中有新流体的生成,如H2O、 油和烃类进入孔隙中必然会加大热增压现象。
(2)欠压实
查普曼(Chapman,1972)指出,泥岩正常压实排水的主要 时期和油气大量生成在时间上的矛盾,使通过正常压实水流载出 的油气可能是有限的,但可以通过欠压实作用得到调节。对于较 厚的泥岩,由于传导能力的限制,以致在负荷压力下内部的流体 不能及时排出,于是造成欠压实,产生异常高压,在油气生成、 运移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砂页岩互层的层序
由于泥质沉积物和砂质沉积物的原始结构不同, 其抗压性能也不同,在压实过程中泥岩孔隙度丧失得 快,说明在相同负荷下泥岩比砂岩排出流体多,所产 生的瞬时剩余流体压力比砂岩大,因此流体运移的方 向是由页岩到砂岩。在砂、泥岩互层的情况下,泥岩 中流体的运移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总是指向 砂岩,砂岩中的压实流体只能与所排入的压实流体一 起沿砂层做侧向运移。
(1)欠压实使孔隙流体的排出受到不同程度的延缓,如果流 体的排出正好被推迟到主要生油时期,则将对油气初次运移起到 积极作用。
(2)欠压实还使更多的水较长时期处于高压下,这有利于促 进有机质的热成熟,也有利于油气在水中的溶解。
(3)欠压实地层中流体的异常高压是驱使油气进行初次运移 的潜在动力,这种异常高压远远超过一般正常压实地层的剩余压 力,因此在多相流体运移过程中,它可以推动油气去克服毛细管 阻力,而且还有可能进一步使岩层产生微裂隙,给油气运移创造 更好的条件。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

西北大学地质系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业石油与天然气运移授课老师:王震亮学生:李萍专业:固体地球物理年级:硕研2005学号:200521338二〇〇六年十一月油气运移、聚集与成藏关系认识:油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过程都是再含油气盆地的发展演化过程中进行的。

含油气盆地的发展历史及其过程中伴随的各种地质作用与油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油气的运移、聚集、成藏是所有油气藏形成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

在一次沉降的生烃盆地中,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是一个带幕式特征的、连续的分异过程(李明诚,2002)。

油气在油层中生成时,是呈分散状态存在的,它之所以能在储集层中形成聚集,其间必有一个运移从而达到集中的过程。

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属于流体矿产,油气的运移也就是对这两种有特殊物理状态的流体在盆地中活动的研究。

由于运移是发生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并延续至今的作用,因此,不能完全用先今的地质条件和参数进行研究和评价。

油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过程中,油气与盆地中的岩石(主要类型为沉积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且受控于盆地构造演变和沉积作用。

一油气成藏的地质作用要素传统石油地质学认为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可归纳为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保存,并称之为油气成藏“六大地质要素’,油气能否聚集成藏取决于这些条件是否存在、质量好坏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地质要素是生油层、储集层与盖层,并将其组合条件即“生储盖组合”,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油气藏地质评价指标。

近几年来,石油地质工作者从大量勘探实践的总结中发现,油气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

油气藏形成不仅取决于地质要素的规模与质量以及诸要素在空间上配位关系,还取决于成藏作用过程的时效性、优质地质要素形成与保持的时效性以及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效配置的时效性。

尤其对大中型油气藏形成而言,需要优质成藏要素与高效的成藏作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良好的配位关系。

对这种配位关系的认识仅仅依据于“生储盖组合”等要素的描述与评价是远远不够的,它不能揭示成藏作用过程(包括油气生成效率、输导途径与效率等过程)对油气藏的贡献,也不能说明什么样的能量场环境背景下才会形成上述良好的配位关系。

油气的运移与油气藏的形成破坏

油气的运移与油气藏的形成破坏
排出面积所限,相 对排出速度较小,以致在上覆负荷压力下,只有泥岩边部的
水体能被及时排出而压实,而泥岩层内部流体受阻不能及时
排除,使得负荷的一部分被孔隙流体所支撑,从而产生了与 该岩层深度不相适应的异常高压。 所谓异常高压也就是指高于正常流体压力的压力现象。
此现象即被称为欠压实。然界这种异常压力分布较普遍,但 主要见于中新生界地层中。
(五)粘土脱水作用
某些粘土矿物在转变过程中,如蒙脱石转变 成伊利石时,就会发生脱水作用,由于某些束缚
水的密度较自由水大,故而脱水时体积膨胀,从
而成为冲洗烃类的一种营力。 除上之外,引起初次运移的因素还有渗析 作用(扩散作用)、生烃作用等。限于时间就 不一一介绍了。
二、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
油气在运移中的相态,看法不一,得到承认的不外乎 为水溶相和游离相两种基本形式。
3、温度增加降低流体粘度和油水界面的 张力便于烃类液体流动。 4、在主生油深度范围内,温度增加,使 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 5、热水增压作用,温度升高,水体膨胀, 促使流体运移。 热力作用造成的运移方向是由高温区向低 温区,从地层深处向地层浅处,从盆地中心到 盆地边缘。
(四)毛细管力
毛细管力的作用一般表现为阻力,仅在粘土岩与砂 质岩的接触带表现为动力。 微小的毛细管中的石油液体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上 升,发生运移。但这种作用是很有限的, 岩石的孔隙都可看成纵横交错的毛细管,当油、 水与之接触时,即发生运移,但毛细管力起主要作用 的孔隙大小是有一定范围的。 当毛细管半径r<0.0002时,因管壁对其中液体分 子的牢固吸附,液体无法在管内移动;当r>0.5 mm 时,液体在其中流动主要受重力支配,毛细管力已不 起大作用 。
造成异常高压的根本原因是沉积物的 压实作用受阻,此外,后面主要讲的蒙脱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的移动。

油、气在生油层中生成时,呈分散状态分布,经运移后才在储集层中聚集形成油气藏。

油气藏遭破坏后,也可能由于油气的运移而形成次生油气藏,或由于油气沿裂缝、孔隙渗出或随地下水流至地表(见油气显示)。

油气运移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运移的相态、动力、方向和时期等问题【1】,油气运移是连接油气生成和聚集成藏的重要环节,是石油地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贯穿整个生、运、聚过程的纽带【2】。

研究油气运移规律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根据油气运移的方式、动力等将整个油气运移过程分为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两个阶段。

关键词一次运移;二次运移;储集层;优势通道证据油气运移的证据有很多:①地表发现的油气苗,显然是地下石油和天然气通过一定的通道(断裂、不整合面等)向上运移的结果;②油气是在烃源岩中生成的,却在储集层中储集。

油气所在位置发生了变动;③烃源层中生成的是分散状态的油气分子,而到了油气富集区,油气却呈聚集状态;④油气藏中油、气、水按比重分异现象,也是油气运移的结果;⑤另外,从油源区到成藏区,化合物分布有规律渐变,显然也与油气运移有关。

基本方式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有两种:渗滤、扩散。

在孔渗性差的致密岩层中主要是扩散流,在孔渗性较好的岩层中主要是达西流。

渗滤作用是一种机械运动,整体流动,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由机械能高的地方向机械能低的地方流动。

扩散作用为分子运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使浓度梯度达到均衡;扩散系数与分子大小有关,分子越小,扩散能力越强,轻烃具有明显的扩散作用。

成藏后的扩散流主要表现为油气的散失。

初次运移石油和天然气在生油层中向邻近储集层的运移,为运移的第一阶段,称初次运移。

生油层中的有机质处于分散状态,呈微粒状分布在岩石颗粒之间,或为薄膜状吸附在颗粒表面。

所以刚形成的油和气也是分散于原始母质之中。

通常认为,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是地层静压力、地层被深埋所产生的热力以及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石油和天然气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化石能源,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们不仅是能源的主要来源,还是化学工业、农业、医药、制冷和运输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和天然气需求持续增加,导致资源紧张和价格波动。

因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1.2 我国油气地质与勘探发展简史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就有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记载。

20世纪初,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开展油气资源的调查和勘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油气地质与勘探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50年代,发现了大庆、胜利等大型油田,使我国成为石油生产大国。

此后,我国在陆地和海域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形成了多个重要的油气产区。

1.3 世界油气地质与勘探发展简史世界油气地质与勘探的发展历程与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密切相关。

19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煤油作为照明燃料,推动了石油勘探的兴起。

随着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石油需求激增,促使勘探技术不断进步。

20世纪初,地质学家们提出了油气成因理论,为油气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后,地震勘探、钻井技术、油气藏评价等技术的突破,使得油气勘探领域不断扩大,发现了大量油气田。

第二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基本特征2.1 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C)和氢(H)两种元素组成,碳的含量约占83%至87%,氢的含量约占11%至14%。

此外,石油中还含有少量的硫(S)、氮(N)、氧(O)和微量金属元素等。

2.2 石油的化合物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烷烃是石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甲烷、乙烷、丙烷等。

环烷烃包括环戊烷、环己烷等。

芳香烃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

2.3 石油的馏分组成与组分组成石油可以通过蒸馏分离成不同的馏分,主要包括:轻馏分(液化石油气、汽油)、中馏分(柴油、煤油)、重馏分(润滑油、沥青)和残余油(重油、渣油)。

第六章 运移通道与油气运聚成藏的关系

第六章  运移通道与油气运聚成藏的关系

第六章高青油田北区油气运聚规律油气运移作为油气成藏中连接生烃与圈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直是石油地质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研究的难点。

油气运移通道类型及其空间组合形式是决定油气在地下向何处运移、在何处成藏以及成藏类型的重要因素。

从烃源岩排出的油气运移途径有三种:(1)进入与烃源岩直接相邻的不整合面进行斜侧向运移;(2)沿断入烃源岩的开启性断层进行斜侧向或垂向运移;(3)进入与烃源岩直接相邻的砂体,即烃源岩上下的储层。

因此,油气的运移通道主要有三种:储层、断裂和不整合。

上述三种运移途径在地质空间中的存在并非总是以单一形式存在,而往往是以相互组合的形式形成一个立体的油气运移通道网络,砂体、不整合的通道性能相对较稳定,而断层在油气运聚中所起的作用在不同地质时期可以由通道变成封堵面。

在前面分别就本区砂体分布特征、断层、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本项目综合考虑三种油气运移通道的时空匹配,建立起本区综合运聚模型,并就其油气藏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图5-1,5-2)。

图5-1 高青油田油气运聚成藏平面模式图一、高青油田北区油气运聚模式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高青油田北区的油气来源于高青断裂东侧的博兴洼陷,烃源岩为沙四、沙三段的黑色泥、页岩,馆陶期开始排烃,油气向洼陷四周的髙部位运移、聚集(图5-1),形成了樊家油田、博兴油田、金家油田、正理庄油田等油气田,油气向西运移至高青断裂带时,此时该断裂带依然处于活动状态,成为油气垂向运移的良好通道;在垂向运移过程中,遭遇高青断层西盘的砂体及由于不整合面发育而形成的风化壳,加之断裂两盘良好的砂体对接关系,油气开始进入西盘,并沿地层上倾方向进行垂侧向运移。

图5-2 高青油田油气运聚模式剖面图在高青油田北区,中生界顶部的风化壳、孔店组、沙河街组及N/E不整合面的上倾方向均为SSW,油气在各通道中由NNE向SSW朝构造高部位运移,由于泥岩、断层的封堵、以及岩性尖灭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油气藏,主要有:(1)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由于储层上倾方向或上方受不整合面遮挡而形成,油气层可以存在于不整合面之上,也可在其下。

石油地质学第6章油气运移

石油地质学第6章油气运移
第六章
概述
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
油气运移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油气的初次运移 油气的二次运移 流体动力与油气运聚研究实例
§1 概述 一、概念
油气运移即油气在地下的流动,或在地下因自然因素所引 起的位置移动。按油气运移所发生的场所可分为初次运移和二 次运移。 初次运移——油气 自生油层向储集层(运 载层)中的运移。 二次运移——油气 进入储集层/运载层之后 的一切运移。
这些问题正是油气勘探和评价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四、发生运移的必要条件
1、流体
2、动力条件
3、通道
§2 油气运移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一.地静压力
指某一深度地层在单位 面积上所承受的上覆岩石柱 的压力(压强):
S s g Z s g dZ
0
Z
地静压力随着上覆地层 的增厚而增大,它对下伏沉 积物的作用主要是促进了压 实和固结作用。 泥岩的正常孔-深关系:
内摩擦力:是石油流动时分子之间相对运动而引起的摩 擦力,一般可以用石油的粘度来表示。内摩擦力越小,越有 利于分子运动和石油运移。 …………
§3
油气的初次运移
一、油气发生初次运移时 的介质环境特点
1.泥质岩的孔隙细小 泥质岩中片状硅酸盐>50%, 随着泥质岩增多,岩石孔隙不仅越 来越小,且越来越扁平,呈长方形。
Pc
2 rc cos
rc 2
2 cos rc
毛细管压力的方向由润湿相指向非 润湿相(如由水指向油)。
六.其它力
构造应力:根据现今地震活动反映的构造应力场分布,地 下水位的变化呈现如下规律:①震前应力能量积累阶段(水位 趋势性下降),②震时能量释放阶段(水位急剧上升),③震 后应力调整阶段(水位缓慢回升,后恢复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每一具体岩石来说,都有一个维持其压实需求 与实际排水之间平衡的最小渗透率界限值Kmin,岩石实 际渗透率与它的相对大小关系,石英的热膨胀率仅
为水的1/15,水的膨胀
效应更为明显。
体系的开放/封闭;
封隔性边界又往往
是隔热层。
3、粘土矿物的转化 泥质岩中含有50%以上的粘土矿物,在成岩过程中,
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可以不同。如某种机制在某一 个地方起主要作用,在另一个地区则为次要因素; ② 在一个具体地区,对异常压力形成有贡献的 因素也往往不止一个。从整体上来看压实和排水不 平衡机制意义似乎更大些,是后三种机制所赖以形 成的物质基础——封闭体系都可由它引起。
前 苏 联 南 里 海 盆 地 地 下 超 压 分 布 示 意 图
扩散不仅可以作为轻烃 聚集的动力,而且可使已聚 集的气藏散失。 天然气运聚成藏的动平 衡。
总结:目前绝大多数人 倾向于游离相是油气初次运 移的主要形式。但因运移物 质本身的性质变化很大,运 移所通过介质的物理性质以 及环境条件也都有明显变化, 也不能完全排除在不同条件 或不同阶段以其他形式运移 的可能性。
N· g、△ρ N· CO2则分别为气体和CO2的数值
密度增量,Ck为玻尔兹曼常量 (=1.38×10-16尔格· °K-1), T—温度(°K);Pwg—水的蒸汽压力。 显然,气态烃生成量越大(以△ρ
N· g衡量),体系越密
闭,这一因素对异常压力形成的贡献就越大。

结:
① 各种成因机制对异常压力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三.水力(狭义)
充满于岩层中的水,它在渗透层中流动时能带动油气 一起运移。 含水层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势区流向低势区,水 从A侧进,从B侧出,其连线即为理论上的动水压面。沿水 流方向单位距离的压力降称压力梯度。当地层倾角不大时,
(P1-P2)/L≈(P1-P2)/l;故dP/dL≈dP/dl。
当有不溶于水的游离 相油气存在时,推动油气 前进的水动力应等于连片 油气两端的水压差,油柱 长度为L时,水力为:
第六章
概述
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
油气运移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油气的初次运移 油气的二次运移 流体动力与油气运聚研究实例
§1 概述 一、概念
油气运移即油气在地下的流动,或在地下因自然因素所引 起的位置移动。按油气运移所发生的场所可分为初次运移和二 次运移。 初次运移——油气 自生油层向储集层(运 载层)中的运移。 二次运移——油气 进入储集层/运载层之后 的一切运移。
10 285.5
只有在岩石中某一点出现过剩压力时,流体才打破 平衡开始流动,其流动方向指向过剩压力相对较低的地 区。同时,流体自泥岩的排出作用,也是压力释放的过 程,其结果必然导致孔隙流体压力的降低和泥岩的补充
McAuliffe(1980)也主张石油以游离相运移,但他 强调这种作用必须沿着生油层中的干酪根网络才能进行, 而与水的运动无关。他认为干酪根是亲油的,因此油沿这 样的网络运移是比较容易的,他还推测当烃/有机质为 2.5~10%±时,即可发生这种流动。
㈢ 分子扩散形式 Leythaeuser等人 (1982)指出,烃类分子通 过饱含水孔隙的扩散可能是 初次运移的一种有效形式, 认为轻烃通过扩散作用,在 饱和了水的母岩孔隙中进行 最初阶段的短距离运移(几 分米/几米)是很有效的, 母岩中的气态烃首先储层界 面、断层、裂缝系统及粉砂 岩透镜体扩散运移,再以其 它方式进行运移直到最后聚 集为止。 计算发现,有效扩散系数随烷烃C数的增加呈指数降低。
粘土矿物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蒙脱石S→伊利石I。
S层间吸附水密度一般都高于自由孔隙水,故脱去 单位质量的水将引起体积膨胀,促进异常高压的形成。
4.有机质的热解生烃 天然气的大量生成,会给较为封闭的烃源岩系统产 生一个附加的气体压力,其大小可描述为:
式中,fg和fCO2分别为气体和CO2分子的自由度数(fg=6.452, fCO2=6.667),△ρ
Pc
2 rc cos
rc 2
2 cos rc
毛细管压力的方向由润湿相指向非 润湿相(如由水指向油)。
六.其它力
构造应力:根据现今地震活动反映的构造应力场分布,地 下水位的变化呈现如下规律:①震前应力能量积累阶段(水位 趋势性下降),②震时能量释放阶段(水位急剧上升),③震 后应力调整阶段(水位缓慢回升,后恢复正常)。
二、地下油气运移的证据
1.地表渗出的油气苗(说明从地下→地表运移); 2.采油时很小的井孔可以流出大量的油气(说明 至少在开采时是四面八方汇集的结果); 3.采出的石油中可以找到比储层时代老的孢粉 (由老的生油层→储层); 4.生油岩多为细粒岩石如泥岩、页岩,而目前的
产油层多为粗粒的砂岩等岩性(生→储);
F=(ρ w-ρ o)· g · H
F1=F· Sinα =(ρ w-ρ o)· g· H· Sinα
天然气与石油的浮力比较:
五.毛细管力
这是毛细管中的物理现象,属于表 面力。 显然:∑df1=0; 而沿管壁的分力则为: df2=df· cosθ =δ · dl· cosθ (dl— 壁 长 ) 沿管壁积分:F2=∫df2=δ · 2π rc · cosθ 故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为:
内摩擦力:是石油流动时分子之间相对运动而引起的摩 擦力,一般可以用石油的粘度来表示。内摩擦力越小,越有 利于分子运动和石油运移。 …………
§3
油气的初次运移
一、油气发生初次运移时 的介质环境特点
1.泥质岩的孔隙细小 泥质岩中片状硅酸盐>50%, 随着泥质岩增多,岩石孔隙不仅越 来越小,且越来越扁平,呈长方形。
1.高温增溶说 Price用实验证明,怀俄明州法马尔全油在水中的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实验数据是:160℃,150ppm;275℃, 8000ppm;325℃,52000ppm;350℃,90000ppm;375℃, 230000PPm;超过375℃时,低重度原油将裂解为凝析油。 反对意见: 2.皂胶增溶说 Baker提出,母岩中的极性有机分子皂即有机酸盐可对 烃类起增溶作用。R-COOH中 非极性端R一般憎水,极性 端COOH亲水。当皂分子达到 一定浓度时,其极性端因亲 水憎油而向外,非极性端因 亲油憎水而向内,形成规则 的分子集合体,称为胶束 (粒)或皂胶束。
唐山地震前后(1970一1980)渤海湾及邻近地区各油井动态 异常变化。 由此说明,构造应力与油气的运移活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分子扩散力:由于介质内各处浓度不一致而导致的分子
布朗运动。由两地的浓度差和温度、压力引起,结果是达到 浓度的平衡。从运移意义来讲,气态烃比液态烃更容易扩散, 另外,岩石介质不同时分子的通过能力也不同,一般:干燥 岩石 >水层> 被水润湿的岩石。
㈡ 游离相态 石油形成于成岩作用晚期, 此时泥岩孔隙中大部分为结构 水,孔隙中能流动的水已很少, 从而使的水的有效渗透率减小。 只要油相在自由水中的饱 和度大于油发生运移的临界饱 和度,油即可以游离相态与水 一起发生运移。Dickey(1975) 认为,这一临界饱和度值在砂 岩中为20%±,而在泥岩可降 低到10%以内。 Magara根据上述思想绘制 了一个油相运移的模式图。
沉积物可分为两部分,颗粒骨架和孔隙中的水:
S Pf
σ 和Pf各司其职:σ 促使岩石发生压实作用,Pf则促使 在压实中流体排出。
二.异常流体压力
异常高压/地压/超压 异常低压 异常高压的成因: 1、压实与排水的不平衡 上覆负荷在孔隙流体和岩石骨 架上作用力的分配关系,决定着沉 积物的压实状态。
这些问题正是油气勘探和评价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四、发生运移的必要条件
1、流体
2、动力条件
3、通道
§2 油气运移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一.地静压力
指某一深度地层在单位 面积上所承受的上覆岩石柱 的压力(压强):
S s g Z s g dZ
0
Z
地静压力随着上覆地层 的增厚而增大,它对下伏沉 积物的作用主要是促进了压 实和固结作用。 泥岩的正常孔-深关系:
而泥岩中 的极微小孔隙, 将造成油气运 移时面临特别 大的毛管阻力。
2、泥质岩的比表面积大 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岩石中所有颗粒的表面积之和。 Hinch(1980)曾对相同体积的砂岩与页岩内表面积进行 过近似计算,以1mm直径球形颗粒堆积代表砂岩,计算出 50cm3砂岩的内表面积为0.3m3,又用路易斯安那油田的页岩 样品,实测其内表面积与颗粒体积的平均值,计算出 50cm3 页岩的内表面积约23500m2,发现后者比前者约大80000倍。 3、粘土矿物颗粒表面吸附性能极强 通常极性的水分子比非极性的烃类组分更易于被吸附→ 大部分岩石为水润湿,吸附水一般位于颗粒表面1~3层,粘 度相当大(是普通水的8倍),不易流动,称为半固态水,每 层厚3A±。 4、泥质岩在成岩作用晚期可排出的水量相当少
三.初次运移的动力
油气以游离相发生初次运移时,要面临巨大的毛管阻力。 当温度为60℃(有机质成熟门限)时,对于中等比重 (0.8753~ 0.8521)的原油,取油-水界面张力δ =21达因/厘 米(假定θ =0),从而可计算出不同孔隙半径下毛细管压力 的大小。 不同孔喉半径的毛细管压力大小 (据陈荷立,1987) 假定ρ o=0.8251g/cm3, ρ w=1.07g/cm3,则1m连 孔隙半径 rc(A) Pc(Kg/cm2) 续油柱所产生的浮力仅 50 57.1 2,因此,浮 0.025Kg/cm 40 71.4 30 94.8 力在初次运移所起的作 20 142.8 用是很小的。
形成胶束的组分常被称为增溶剂,生油岩中的脂肪酸、 环烷酸、脂醇和胺等都可形成胶束。 实验表明,皂的浓度越高,每摩尔皂的增溶能力可能越 大。皂浓度为0.05%时在常温下可搬运5~10PPm的烃,依次 类推,皂浓度为5%时则可运移500-1000PPm的烃。其次,温 度的适当增高与束缚水从粘土中的释放,都可增大烃类溶解 作用,后者将进一步促进皂胶束的形成。另外,水中含盐量 增大直到超过正常海水时,也可不断促进胶束的形成与烃类 的增溶。 值得怀疑之处: 近来发现,与水溶运移形式相矛盾的现象目益增多。 总之,目前大多数人倾向于水溶形式可能不是石油早期 运移的主要方式,但天然气却可以溶于水的方式运移,因为 在相同的条件下天然气比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高的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