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印度(第2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印度作为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农业、工业、城市等,从而培养学生对印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印度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地理特色的国家,学生对其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逐步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印度的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农业、工业、城市等基本地理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2.印度的地形、河流及农业分布;3.印度的工业和城市分布。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印度地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地理特征;2.案例分析法:以印度的农业、工业、城市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印度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讨论法:学生就印度的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教学资源;2.设计相关案例分析题和讨论题目;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印度的地图、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印度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农业、工业、城市等人文地理特征。

通过PPT展示,使学生对印度的地理特征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针对印度的地理特征,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等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3课《印度》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3课《印度》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3课《印度》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3课《印度》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首都、邻国等。

2、观察地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地形分布及地形特点。

3、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4、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5、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学情分析
本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一些图片,让学生了解印度这个文明古国的建筑、饮食、舞蹈等文化,拉近了生活与地理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读图表、看材料、观察、提取加工信息,培养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能力;学习了解印度的位置、人口、地形、气候和粮食生产等方面知识,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提高了能力。

3重点难点
1、印度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印度的人口特点及优势和劣势
3、印度的主要地形分布及特点
4、印度热带季风气候和农业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师生活动
第一课时:
[导入]
展示西游记,泰姬陵建筑及印度文化等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入文明古国印度。

《印度》精品教案(第2课时)

《印度》精品教案(第2课时)

《印度》精品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印度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和对农业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

知道印度实施的两次“绿色革命”的目的和结果。

知道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及资料分析、归纳印度的气候、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印度的气候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印度的两次“绿色革命”。

【教学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资料了解、视频体会、活动归纳、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复习提问: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印度不但人口众多,而且水旱灾害频繁。

那么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解决粮食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印度的气候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学习(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1.气候类型读图,说一说印度所在的温度带。

(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读图,说一说印度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2.气候特点读图,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旱季:读南亚1月风向图及教材33页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时间→每年10月~次年5月风向→东北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特点→气流干燥,降水稀少雨季:读南亚7月风向图及教材33页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时间→6~9月风向→西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特点→气流湿润,降水丰沛3.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印度为什么水旱灾害频繁?(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不稳定)风力强盛,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降水多→水灾风力太弱,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少→旱灾4.粮食生产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阅读教材34页的材料——两次“绿色革命”,回答问题。

第一次“绿色革命”时间:20世纪60年代结果: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使土地退化严重,粮食增产潜力减弱。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2印度 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2印度 教案
印度人民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解决了吃饭问题,那么工业状况如何呢?
1947年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努力发展本国工业,在基础工业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一定成就。
媒体展示:《印度要工业部门》
提问:印度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有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
媒体展示:《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
填写表格:
工业部门
分布中心
资源条件
钢铁工业
加尔格答
铁、煤、锰
棉纺工业
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
棉花
麻纺工业
加尔格答
黄麻
提问:工业中心和原料产地之间有什么关系?
工业中心都接近原料产地,即就近原则。
提问:这样的工业部有什么好处?
可以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讨 论:假如你是一位商人,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要把工厂建在原料产地,或靠近消费市场。
媒体展示:《印度人民的生活》
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比较贫穷,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及世界人均的9%,但是它的高科技领域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阅 读:教材提供的材料“印度的科技”、自学材料
是高科技人才给印度的高科技领域带来勃勃生机。目前印度已拥有大学200多所。这给我们很多启示。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今天我们如巨人般屹立在世界东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学们。让我们牢记真理,努力学习,为伟大祖国辉煌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2课时》教案备课时间:
课题
第三节印度
授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
了解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讲授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地理教育
教学重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农业、工业、城市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为以后学习南亚地区其他国家的地理特征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地区的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印度这个国家的地理特征,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印度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农业、工业、城市等基本地理特征;掌握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提高学生关爱地球、关注地理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农业、工业、城市等基本地理特征;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印度的气候、地形、河流、农业、工业等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印度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印度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3.教学用具:地球仪、地形模型、河流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印度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尤第2课时教学案4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尤第2课时教学案4

第三节印度(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的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2.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印度主要的农作物,运用地图说出农作物分布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重点)2.运用地图找出印度的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说明其工业分布与农作物、矿产分布的关系。

(重点)3.举例说明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竞学【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航天工业机械厂纺织厂炼钢厂天然气厂化工厂师:印度自1947年独立后,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20世界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进入持续快速的发展条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现在,印度已成为和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大国。

板书:第三节印度----发展中大国问题探究: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提示:从印度的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追问: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不利方面?展示几幅有关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图片师总结:旱涝灾害频发,粮食经常歉收,导致印度粮食不能自给,这也是它实行绿色革命的原因之一。

第三节印度(2)-----发展中大国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 ________一、传统的农业大国主要经济作物_______ ______ _______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工业部门:殖民地时期:______、_______独立后:利用丰富的__、__资源发展__、__高新技术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体系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棉纺织工业中心:______二、发展中的最大棉纺织工业中心:______工业大国主要工业中心:最大软件产业中心:________首都:________工业中心________原材料的分布地,降低运费,节约成本【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印度的黄麻主要分布在()A.恒河中上游地区B.东北部恒河三角洲C.德干高原西北部D.德干高原东北部2.印度产生旱涝的主要原因是_____A、西南季风不稳定B、东北季风势力强C、东北季风势力弱D、气候炎热降水少3.下列关于印度矿产与工业的分布,正确的是()A.德干高原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是钢铁工业区B.印度工业体系不完整C.孟买是全国最大的海港、麻纺工业中心D.首都新德里是高科技工业中心4.下列关于印度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热条件丰富,水旱灾害少B.是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C.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D.高原北部盛产棉花和黄麻5.孟买位于印度的西海岸,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B.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C.印度最大的城市D.印度最大海港6.近年来,印度的()产业发展迅速,世界瞩目。

2018-2019学年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8-2019学年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印度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印度》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对照地图和课文,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

2.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3.通过分析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培养由表及里地剖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5.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归纳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和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学会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发展应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2.树立发展中国家经济也能腾飞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和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对《西游记》都不陌生吧?唐僧去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古代的天竺,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印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访文明古国──印度。

设计几个选择题考考学生对引得的认知程度:从古建筑,国旗,服饰,轮廓几个方面选题。

学习新课:一、印度的位置和邻国1.印度的地理位置教师出示课件“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请学生说说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在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南临____洋,东临湾,西临海,北靠大陆。

纬度位置:陆地大部分位于之间。

半球位置:半球和半球。

学生抢答。

教师评价,并明确答案。

设计意图: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印度地理位置特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认识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

2.印度的邻国教师出示课件,学生找出印度主要的邻国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

二、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印度人口之多。

2.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增长趋势教师出示课件:教师: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口吗?你预测一下印度会不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呢?印度人口以每年2000万的速度增长,根据联合国粮食组织推算,到2040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地理七年级下人教版7.3印度(第二课时)教案

地理七年级下人教版7.3印度(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印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能力目标1、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2、看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重点和难点:重点:印度的人口情况和工农业发展的最新特点难点: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教学准备:1. 学生收集有关印度资料,准备课堂发言。

2. 有关印度音乐,舞蹈的录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三、地形、气候和农业教师:播放课件印度的洪灾印度的旱灾[学生活动]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观察出雨季月月。

盛行从洋吹来的季风。

再观察旱季月至次年月。

盛行来自的季风。

[小结]印度东北部为西南季风迎风坡形成多雨中心。

乞拉朋齐最为典型。

[教师]判断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哪个对印度农业影响大?为什么?[学生讨论对比、回答]西南季见对农业影响很大。

因为西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带来丰沛降水。

[教师]问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变化有何关系?引导学生读图、思考讨论、回答(风势弱,来得晚,退得早------旱灾。

风势强,来得早,退得晚------水灾)展示课件:印度家庭在用餐了解印度饮食习惯。

四、工业发展纺织工业钢铁工业高科技工业小结:强调印度的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

巩固练习:印度有哪些农作物?作业:必作题:给印度的工业区图。

选作题:搜集一些有关印度风土人情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在班里举行一个小型展览。

板书设计:第三节印度三、地形、气候和农业1、热带季风气候夏:降水多(西南风)---- 水灾冬:降水少(东北风)---- 旱灾2、地形 ---- 平坦东北喜玛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和南部德干高原3、农业水稻沿海地区,东北小麦德干高原西北,恒河上游棉花西南黄麻东北四、工业发展纺织工业钢铁工业高科技工业展。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案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印度》教案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案2,主要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印度的基本国情,提高对印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印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印度的地理特点、经济状况和人口问题等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印度的各个方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经济等特点,提高对印度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关爱地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印度的农业、工业和人口问题3.印度经济发展的特点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印度地图,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印度的农业、工业和人口等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印度的发展状况。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4.比较法:将印度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印度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课堂提问。

3.准备好相关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印度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人口和经济等特点,让学生对印度有全面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印度的农业、工业和人口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一定的建议和帮助。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印度的发展状况。

七下第七章第三节 印度第二课时教案

七下第七章第三节 印度第二课时教案

《7.3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印度》教学设计(二)
学案导引:
1、印度的粮食生产:
(1)读课文,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与20世纪60年代后,印度的粮食生产情况有什么不同?
(2)读资料“绿色革命”,说说它有什么意义?
(3)读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图,说说它们的分布与地形、降水量有什么关系?(4)读资料“饮食习惯”想一想:为什么印度南、北方人民的日常饮食有这么大的差异?
2、印度有哪些工业?都分布在哪里?
3、印度各主要工业的分布和原料产地之间有什么关系?
4、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的形式了解印度的工业和农业,以及他们和地形气候的关系。

本节课练习多,把对印度的学习落到了实处。

教的目的是不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非常重要。

本节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即学到了知识又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当然这节课对于个别同学可能没有照顾到,这在以后的备课中需要考虑全面,或进行个别指导。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案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案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印度》的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印度与中国的关系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基本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印度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学生对印度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较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等。

2.让学生了解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宗教、语言等。

3.让学生了解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包括边界问题、合作与竞争等。

四. 教学重难点1.印度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印度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印度的宗教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

4.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及两国在边界、合作与竞争方面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两国关系等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深入了解印度的地形、人口、宗教、语言等特点。

3.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比较印度和中国在地理、人口、宗教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印度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两国关系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印度的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2.准备印度的相关案例资料,如人口分布、宗教信仰、语言使用等数据。

3.准备印度与中国的关系的相关资料,如边界问题、合作与竞争等方面的信息。

4.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印度的地图和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的自然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印度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让学生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地理下册7.3印度(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第三节印度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分析印度的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2、记住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及其分布地区。

.3、了解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

过程与方法:利用作物分布与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农作物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人地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1、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及其分布地区。

2、重要的工业部门难点:分析农作物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等,粮食需求压力大,因此印度十分重视粮食生产。

我们这节课重点讨论印度的粮食问题和气候、以及工业•情况,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一、热带季风气候1、课件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和图7.38“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并思考,: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其气候特点是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一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以孟买为例,可以看出热带季风气猴的特点是: 全年高温,雨旱两季。

雨季(6~9月),特别是7月份降水更加集中;旱季(10月~次年5月)。

那为什么印度的降水会有旱季、•雨季的差别呢?3、课件展示:图7.39“南亚1月风向”和图7.40“南亚7月风向”,并思考:①印度雨季和旱季的盛行风向有何差别?②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并填表。

4、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表格1月份风向吹向降水季节6~9月西南风海洋一陆地雨季10月~次年5月东北风陆地一海洋早季表格2水灾旱灾西南风的变化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來得晚,退得早,风力弱由于受季风(特别是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过•于集屮,且年际间变化极大,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又很少,水旱灾害频繁。

板书:二、水旱灾害频繁5、课件展示:图7.36“印度的洪灾”和图7.37“印度的旱灾”以及一些印度抗洪抗旱工程的图片。

从图片可以看出,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初中地理_印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印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教学设计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二课时教师姓名:【课题】第三节印度(第二课时)课标内容1、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作用。

2、举例说出印度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3、运用地图及其他资料,简要分析印度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 课标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2.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简要分析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及其对印度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图,认识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布局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归纳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优势、布局变化等。

2、学会用实例说明服务外包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发展中国家经济也能腾飞的坚定信念。

✧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

印度是南亚的一个区域特色非常鲜明的国家,同时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大国与我国很相似。

本课题教材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日本、东南亚,初步具备了学习区域的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上节课已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自然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行为动词 内容结构 结合实例理解理解服务外包产业的含义,并分析特点。

分析指出 指出印度主要的服务外包产业中心,认识其布局变化阅读图文资料 合作探究体会体会服务外包产业对印度经济的影响灾害和农业,安排了印度的经济发展的另一方面——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内容。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成功范例,印证了我国的改革开放、科技为先的创新发展之路十分正确,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因此,本节课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运用因地制宜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国家的经济发展,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内容较为浅显易懂,难点在于读图、析图和资料运用。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2、服务外包产业对印度经济的影响【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围绕环境-资源-人口这一主线,阐明了人地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区域地理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印度人的穿衣、风俗、饮食等日常生活拉近了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并且通过设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

2、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立足教材,不拘泥教材,以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本。

3.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式教法综合化。

针对每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基础,因材施教,择情而用。

运用多媒体,加大教学密度,增强视听效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印度是世界闻名古国,我们要了解、爱护、珍惜这个人类的家园。

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2、印度的人口数量以及人口问题。

(二)教学难点:1、印度人口众多的原因2、印度人口众多带来的影响五、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印度的图片、风俗资料、人口等资料。

六、教学方法图像分析法、启发质疑法、文图对照、讨论点评、分析比较。

七、教学过程(一)前置性作业展示课件展示: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展示收集印度的相关资料,谈谈你对印度这个国家的看法?(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如印度国旗、得名、国花、国树、国鸟、首都、最大城市、国家政要、卢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极具印度特色歌曲,展示展示印度服装、恒河沐浴、湿神婆、神牛、泰姬陵等相关图片吸引学生注意,感受异域风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很快对印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印度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阅读统计图表,说出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基本特点、成因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通过读图,分析并解释水旱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知道解决水旱灾害的办法;
(3)说出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借助材料和地图,分析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有意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认知知识、梳理知识的技能;
(2)继续巩固运用地图、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成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丰富自身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培养自身由表及里剖析问题及解释现实问题的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理解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难点: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本节为第二课时,本课题教材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印度的地形与人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气候知识,来分析水旱灾害频繁原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材还安排了南亚季风图与印度年降水量、农作物分布图,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本节用意在于避免使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从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等方面体现了环境──资源──人口这一主线,突出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理解人地关系,提高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对于国家的学习已经有了《日本》一节作为基础,所以对于一个国家的基本特点知道从哪几个方面去分析。

但由于其对于世界的认识较少,所以对于印度的很多内容还
是很陌生,特别是印度气候分析,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于季风气候是第一次接触,很难理解,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使学生能初步理解即可。

主要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图像分析法、启发质疑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印度的传统饮食、水旱灾害的图片。

[教学过程]
种植与之相适应的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