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印度》(第一课)沉浸式双语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印度》(第1课时)课件
A( )
A.恒河平原 B.印度河平原 C.德干高原 D.湄公河平原
A • 4.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图1中B处地势特点是 ( ) A.西高东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北高南低 D.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B • 5.如图为印度剖面图,判断A、B表示的方向是( ) A.A─东 B─西 B.A─北 B─南
C.A─南 B─北 D.A─西 B─东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
2015年,我国多家手机厂商先后改变了与印度手机公司合作模式, 由整机运往印度销售改为在国内将SKD(半散装件)做好,然后运往 印度,再在印度当地完成最后的整机组装和销售。截至2016年11月, 我国品牌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总计占据51%的份额,这是中 国品牌手机首次在印度市场占据半壁江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我国品牌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竞争力较强,主要原因
A.印度人工成本更低 B.印度土地价格更低 C.印度手机市场广阔 D.避免关税政策调整影响
3. 印度的地势特点是( D) A. 西高东低 B. 东高西低 C. 南高北低 D. 北高南低
对点训练2.南亚的地形与河流
D • 2. 图中所在的半岛是 ( ) A.世界第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
B.世界第一大半岛印度半岛
C.亚洲主要半岛中南半岛
D.亚洲主要半岛印度半岛 • 3. 图中A河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
印度
海陆位置 海陆兼备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印度洋
印度的地理位置
0° 印度在世界的位置
半球位置
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 亚洲南部,东临孟加 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南临印度洋
经纬度位置
大致位于70°E—90°E, 10°N—30°N之间 位于热带、亚热带
印度一课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商星版)印度(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一、本课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如下:1.自主学习法: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分析讲解法:对地理原理和难点,教师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
3.比较教学法:通过与已知的地理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4.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学会为会学;5.知识问题化法:能引起学生探究问题,即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6.复习法:能回顾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
7.歌谣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如下:首先复习回顾地形特点及人口增长特点。
师:上节课主要学习了印度地形和人口的情况。
这节课学习印度的气候与农业及工业发展情况。
课件展示:亚洲气候图师: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印度所处的位置,那么它的气候类型是?学生一起回答:热带季风气候。
师: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什么?展示气温和降水图师:为什么热带季风气候会有旱季雨季之分?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思考提问得出结论。
师:雨季、旱季是怎样产生的?课件展示: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示意图展示南亚1月和7月风向图师: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看看热带季风气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边播放课件教师边提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分析印度的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和水旱灾害的成因图,结合风向图,讨论、分析水旱灾害无常及其原因。
师:一月份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带来的是比较干燥的气流,不容易降水。
7月份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容易降水。
既然降水和夏季风有关,那么印度的水灾和旱灾与什么有关?学生思考回答:和夏季风(西南风)的强弱有关。
课件展示:练习巩固:播放课件展示图片,展印度某处农家在旱季、雨季不同地理景观的图片,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旱季、雨季的不同之处。
师:水旱灾害频发的印度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生:修建了排灌设施。
师: 1、完成97页的思考题。
第三节 《印度》(第一课)沉浸式双语教学设计
[图片展示] 印度众多的人口及课本图7.35 “印度人口的增长”
[教师提问]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india in ? how many were there in 1951? and how many there are increased during fifty years from 1951 to ?
a.cattle(牛) b.cat c.dog d.horse
4)what country has a larger population than india?
a.the u.s.a b.china c.france d.england
5)what is not the result(结果) from overpopulation?
[影片放映] 印度歌舞欣赏 (在优美欢快的印度音乐观看印度舞蹈,让学生感受印度风情文化,接受美的熏陶)
[图片展示] a few more pictures of indian little boys.
[学生活动] students talk about what they saw from the picture. some students say they are black and they say it’s because it is hot in india, some students say they are poor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in india and so on. (学生发言中,教师在旁边及时鼓励和引导,改正学生表达的错误,帮助学生表达,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更加愿意说英语,用英语。)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案例印度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案例《印度》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印度在古代文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方面的特点与我国具有可比性,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这一节课就从印度的人口的过渡增长,水旱灾害的频繁出现、粮食产量的巨大变化、工业部门的调整及迅速发展这四大内容来学习这个国家。
教学目标:1、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以及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2、通过地图集图片的阅读与分析,会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3、借助阅读材料及地图,简单分析印度粮食生产由大量进口到自给有余的变化原因。
4、从印度的基本国情与工业部门今昔的变化,简述其工业发展的过程及原因。
教学重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讲讲他们所知道的印度,大家讨论。
引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合作探究,交流互动1、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印度轮廓图,背景音乐是印度民族风情歌曲《美丽姑娘》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
然后创设3个问题(在黑板上写出):(1)这是哪个国家轮廓图?(2)你对印度的历史文明、文化艺术、民族风俗、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有哪些了解?(3)你还了解印度哪些?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版图说明,介绍印度的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城市兴起等,让学生感受印度独特的地域文化。
(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地图、资料、及活动内容,采取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法,完成本课题。
考虑七年级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读图、阅读及归纳总结。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提醒学生从哪几方面入手,怎样对比归纳。
)2、阅读图表,预测人口变化趋势读课本P35、P36活动题,先自己做,再组内交流、订正。
教师提问:结合你对中国人口情况的了解,组内讨论“过多的人口对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学生首先阅读,独立思考,列出讨论的发言提纲写出疑难和不会的。
印度资料
印度是世界上几个核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全国共建有5个原子核反应堆,用于和平利用核能发电。另外,印度还将核技术应用于国防建设,目前,已发展有若干类型的中短程导弹。印度一直梦想成为南亚的核大国,不过,它的梦想已引起南亚邻国的不安。他们担心印度发展核武器可能将南亚引向战争。
印度是全球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之一,航天技术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印度的空间技术研究始于1962年。在前苏联的帮助和合作下,印度先后建立了若干空间技术研究基地,并于1963年成功发射第一枚火箭,1975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现在,印度将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和自行研究的设备结合,能够发射多种类型和用途的卫星。
但是,尽管“绿色革命”成果巨大,这些成果大部分都被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掉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急剧增长的人口已形成尖锐的矛盾。1951年,印度人均占有可耕地0.48公顷,到1981年降到0.21公顷,到1999年,已降到0.17公顷。印度科学家呼吁,要在加速应用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尽快地大幅度降低人口增长率。
多少年来,在恒河两岸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民,创造出了世界著名的印度文化。恒河是印度古代文明的摇篮。在占印度人口80%以上的印度教徒心中,对恒河的崇拜,还有一层宗教色彩。关于恒河,有着种种宗教传说。印度教徒称恒河为“圣水河”,认为圣水可以延年益寿,又可洗刷自己祖先的罪孽,是“赎罪之源”。因此,印度教徒一生中最大的宿愿就是到圣河边的圣地朝圣,以喝到无比洁净的圣水,到恒河沐浴以洗刷自己的过失。在恒河与其主要支流朱木拿河汇合处的阿拉哈巴德城,每年举行一次为时两星期的庙会。每年的庙会在1月25日这一天达到高峰,人数之多为世所罕见。据报道,1982年1月25日,印度的男女老少有1 000多万人到这里来洗澡。其中包括著名的宗教领袖和政府官员。早在几天前,人们就在这里搭起供临时住宿的帐篷,沿河两岸可绵延数十千米,蔚为壮观。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7.3印度 第1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竞业园学校学导设计方案姓名课题课型时间印度问题生成课3.24---3.30 学导目标学导重点及方法重难点分析重点:印度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因为本节的国情与我国的国情很相似,如何来解决印度问题对我国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不断的渗透我们的国情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难点: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关系,自然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他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农业经济的发展。
问题预设1.读课本图7.32和7.34写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印度的地形特点及主要的地形区是?你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它们的位置并总结印度的地势特征吗?3.你能说出印度的人口情况吗?运用32页活动材料说出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4.读图7.38、7.39说出印度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印度为什么水旱灾害频繁?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印度是如何发展农业生产的?对你家乡的农业生产有何启示?5.你能说出印度外包企业的形成的条件和特点吗?6.学习了印度之后试总结我国和印度有哪些相同点吗?如何来解决?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1分钟导入:教师播放《敢问路在何方》提问:他们去哪取经?“西天”是值得现在的哪里?学生:印度目标咀嚼2分钟1.结合预习时设计的本单元学习目标(已经达成的画对号,未达成的画问号),进一步明确自己这节课的要达到的三维学习目标。
2.同伴互相讲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互相补充、监督使目标更明确。
3.教师根据预设及期末考试情况提问3—5个学生。
最后教师强调重点。
自学指导8分钟过渡: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结合问题导读评价单走进文本(30页到36页),认真研读,争取在你读的过程中逐渐明白文本内容,把问题解决好。
1.学生自读课文,并且查找资料和地图册,重要知识点要用红笔从书上勾画出来,努力识记,然后研究每个问题的方法及思路。
2.有疑惑的同学可以问同位或老师,教师巡视各组,关注以下学生:11班:李蕾、高园、靳杨、郭奇、李琪、孙佳12班:牛振山、秦光辉、许成阳、杨浩然、杨延琛13班:刘鲲鹏、刘志伟、刘硕、王德胜、杜亚楠14班:杜建勇、李康、李哲哲、高林洁、林丽萍15班:戈祥浩、王国庆、王福瑞、张旭、赵德龙1.读课本图7.32和7.34写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0°到30°之间,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印度教案(3篇)
印度教案(3篇)印度教案范文篇一广州市21中地理科黎老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明确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能力目标:能结合图表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能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知道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能够解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树立起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
【教学难点】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关系。
【教具准备】电教平台、手提电脑、投影仪【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演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3月17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追踪》。
自3月8日以来,马航失联客机上2百多位乘客的安危一直是我们牵挂的焦点。
现周边国家已将范围扩大到印度洋海域。
那么印度洋的名字来源和哪个国家密切相关呢?(板书) 第三节印度过渡:那么印度的位置在哪里呢?(板书)一、印度的位置出示地图《亚洲的政区》,请一位学生上来指出印度并说出印度所在的大洲及周边的海洋。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1:海陆位置:印度位于亚洲的_______部,南临__________洋,西边是________海,东边是_________湾。
(板书)1、海陆位置过渡:那么印度的范围有多大呢?出示地图《印度的地形》,要求学生在书本上,先画出经过东南西北四个端点的经纬线。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2:经纬度范围:印度主要位于___ N~___ N,___ E~___ E,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板书)2、经纬度位置过渡:印度的范围比较大,那么他的邻国有多少个呢?出示地图《印度的地形》,请一位学生上来指出印度的邻国。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3:主要邻国:北邻中国、_____ 和不丹;东北与______ 、缅甸接壤;西北与_________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_______隔海相望。
印度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沈阳市于洪区东湖九年一贯制学校施仲菊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两课时)参赛序号:2一、教学思想1、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探究为主,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2、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印度》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的内容。
印度扼印度洋交通要冲,是非洲、欧洲从海上通往亚洲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印度无论从国土面积、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科技发展水平、军事实力,都位居南亚首位。
印度是世界重要的国家,也是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是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中必须了解的一个区域大国。
据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印度的位置,人口特点及人口问题,气候、地形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
三、教学支持条件多媒体课件。
从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考虑,对教材的顺序进行调整: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到农业生产,然后通过中印国情对比进入“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相关教学,进一步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2.运用地图分析印度气候、地形与粮食生产的关系;3.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的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学习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分析印度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中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形成人口观及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二、重点、难点重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2.气候、地形与粮食生产的关系;3. 印度的人口及人口问题难点:1.印度的人口及人口问题;2.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视频导入:印度风光。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优秀8篇)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优秀8篇)世界古代文明古代印度篇一古代印度(一)从比较民族学的角度而言,古印度文明主要是以下哪一民族创造的:()以下哪一项是印度恒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创造者:()3雅利安人是古印度土生土长的种族。
()摩亨佐·达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拥有城市规划的城市。
()古代印度(二)以下哪一项是婆罗门教最早的经典:()以下哪一项是雅利安人在古印度创造的的文化:()将古印度经典《五十奥义书》翻译成中文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徐梵澄。
()《奥义书》是古埃及文明的经典。
()古代印度(三)佛教在印度产生的时间是()。
以下哪一项不是印度耆那教派的教义:()印度种姓制度中以下哪一个种姓的等级最低:()与佛教相比,婆罗门教注重众生平等。
()古代印度(四)1世界三大宗教不包括()。
根据传播的方式,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佛教三大流派:()阿育王是印度哪一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汉传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
()古代印度(五)1以下哪一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法书:()以下哪一项是古印度文明的法典:()3阿拉伯数字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文化。
()4犍陀罗艺术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印度》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内容。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代表性的国家。
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简明地选取了人口的过度增长、水旱灾害频繁、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工业这四个当今印度十分突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
从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工业生产布局与原料产地的关系等方面体现了环境—资源—人口这一主线,正确的阐述了人地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区域地理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资料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知识面不够宽,信息来源有限,看问题的层次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说课稿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说课稿今天我说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节《印度》的第一课时。
我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环节进行。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的分析: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
印度是南亚大国,与我国山水相连,又是“金砖国家”,本节课选取印度人口、地形﹑气候等几个极具特色的方面来刻画印度。
为下节课农作物的分布及服务外包产业扫清障碍,也为进一步学习区域地理奠定了基础,还为中国地理的学习积累方法,因此学好本节课尤为重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目标:1.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问题;2.在地图上能找到印度的邻国和临海;3.通过读图能掌握印度主要的地形区及地形的分布特点;4.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的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参与,探究新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增强环保意识,学会辩证的看待自然。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是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二是印度的人口及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目标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情境创设、读图归纳、比较分析等教学方法,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根据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创设适当的情境,让来源于生活的地理服务于生活,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是根据课改的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印度+1教案
教案首页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段初中学科地理章节七下第七章课题名印度课时第一课时执教教师单位教师姓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2.能力目标:学会读印度地形图、人口增长图、降水柱状图等图表,培养学生获取、提取、判断、分析信息的能力3.思想情感目标:树立发展应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印度的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人口对环境,资源的影响教具课件和世界政区图时间安排导入,3-5分钟主要教学过程,25-30分钟练习5分钟课后小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翁地位备注引入新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引入:播放一段印度歌曲,并提问:该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生活呢?(印度)今天咱们就学习我们的邻邦——印度。
2.设问方式引入:《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
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也去取一回经。
板书:第三节印度[讲授新课]1.课件展示:图7.34“印度的地形”,明确印度的方位、邻国,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课件展示P34的阅读材料:世界文明古国——印度)。
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
说一说:亚洲人口超亿的国家及所属的地区两印两巴孟加拉中美日俄尼日利亚墨西哥3.课件展示: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并思考:①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②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③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如何?板书: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目前印度总人口已经超过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3倍,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
《印度》 教学设计
《印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掌握印度的人口特点、宗教文化、主要城市。
理解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拓宽国际视野。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世界的关注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特点。
印度的人口问题和农业发展。
2、教学难点印度宗教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分析印度工业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印度的精彩视频片段,如印度的传统舞蹈、盛大的宗教庆典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印度的初步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印度。
2、知识讲解(25 分钟)(1)地理位置展示世界地图,指出印度在亚洲的位置,让学生描述其经纬度范围。
强调印度位于南亚地区,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地形与气候利用地形图,介绍印度的主要地形区,如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的恒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
结合气候图,讲解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如热带季风气候,并分析其气候特点和对农业的影响。
(3)人口展示印度人口增长的图表,让学生分析人口增长的趋势。
讨论印度人口众多带来的优势和问题,如劳动力丰富但资源压力大等。
(4)宗教文化简单介绍印度的主要宗教,如印度教、佛教等。
通过具体的宗教习俗和建筑案例,让学生感受宗教文化对印度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
(5)农业讲解印度主要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棉花等的分布地区。
分析印度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如水旱灾害频繁等。
(6)工业介绍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如软件业、钢铁工业等。
探讨印度工业发展的优势,如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等,以及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不足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印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印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关于印度的地理知识。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印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其他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印度作为一个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都非常丰富的国家,学生对其了解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印度的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等地理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学会分析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农业、工业、城市等地理特征;2.教学难点:印度的气候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分析法:以印度的实际情况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印度的地理特征;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印度的不同地区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印度的地图、气候图、农业和工业分布图等;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3.小组讨论:提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不同的讨论主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印度的概况,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对印度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展示印度的地图、气候图、农业和工业分布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印度的地理特征。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石河子第二十中学:蒋春梅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围绕环境-资源-人口这一主线,阐明了人地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区域地理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印度人的穿衣、风俗、饮食等日常生活拉近了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并且通过设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
2、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立足教材,不拘泥教材,以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本。
3.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式教法综合化。
针对每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基础,因材施教,择情而用。
运用多媒体,加大教学密度,增强视听效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印度是世界闻名古国,我们要了解、爱护、珍惜这个人类的家园。
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2、印度的人口数量以及人口问题。
(二)教学难点:1、印度人口众多的原因2、印度人口众多带来的影响五、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印度的图片、风俗资料、人口等资料。
六、教学方法图像分析法、启发质疑法、文图对照、讨论点评、分析比较。
七、教学过程(一)前置性作业展示课件展示: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展示收集印度的相关资料,谈谈你对印度这个国家的看法?(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如印度国旗、得名、国花、国树、国鸟、首都、最大城市、国家政要、卢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极具印度特色歌曲,展示展示印度服装、恒河沐浴、湿神婆、神牛、泰姬陵等相关图片吸引学生注意,感受异域风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很快对印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印度》第一学时
《印度》第一学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是传授新知识课。
本课主要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人口数量及变化情况,以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等方面的知识,本课在地理学科课程中的难度水平属于一般。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会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据此,本课教学目标可以包含:印度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人口优势和劣势及其压力等方面。
本课教学可以采取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开展教学。
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14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掌握了已经了解了世界气候类型及其特点,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对照地图和课文能够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
2.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归纳印度的地形、人口变化情况的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教学方法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为主,适时补充各种图文资料,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印度的各种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法注重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学法指导,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解决相关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一些有关印度风土人情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
学生准备1.根据导学案的要求,预习课文。
2.搜集一些有关印度风土人情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时间1分钟)教师:媒体展示有关“瑜伽、印度飞饼、西游记”三张图片。
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课件(第1课时)
阅读教材30页的阅读材
料”南亚大国——印度”
并结合图片,体会印度 在南亚的地位。
南亚唯一掌握一箭十星 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新课学习
地势及地形 大于1500米 (1)地势特征 读图,说一说印度自北向 0~200米 德 干 大于500米 高 原
南的地形区及它们的海拔。
印度的地势有何特征?
南北高、中间低
新课学习
印度的控制生育计划
20世纪70年代,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印度政府开始推行控制生育计划,鼓 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政府对不多于两个孩子的夫妇在就业、教育、住 房和医疗等方面给予照顾,退休后提供退休金。但是,印度的控制生育计划 只在城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广大的农村,多生子女现象依然非常普遍。
印度的控制生育宣传画
印度门以北为老德里。
新课学习
人口
(1)人口数量
2011年人口达12.1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新课学习
预计205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
人口大国。
新课学习
交通落后
(2)人口问题 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 居住条件差
饥饿贫困
就业困难
新课学习
阅读材料 小资料
(3)解决措施 读材料,了解印度采取的控制人口政策。
恒河
人们在恒河洗圣浴
恒河水葬
拓展延伸
视频:恒河
拓展延伸
首都——新德里
位于该国西北部,坐落在恒河 支流上。这个国家的首都有时
称“新德里”,有时也称“德
里”,这是因为德里本是一个 古都,后来在古都旁边扩建了
一座新的城市,将这个新城区
称为新德里,以区别于老德里。 新德里和老德里中间隔着一座
印度门,印度门以南为新德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沉浸式双语
教学设计
课
件www.5y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的基本思想是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建立英语语言环境,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地理学科知识为内容,进行沉浸型双语教学。
本课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运用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让学生沉浸英语环境中,达到自然而然运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来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积极参与地理学习活动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1.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创设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2.认识印度的位置,明确地理方位,培养学生地图分析能力;
3.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并通过分析人口数据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的
人口观;
【教学重点】
1.印度的地理位置2.印度的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
英语语言环境与地理学科教学相结合
【教学手段】
自制地理多媒体
【教学方法】
1.英语沉浸法2.探究式3.谈话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影片《西游记》剪辑片放映,引出主题“印度”
[教师提问]HaveyoueverseenthisTVplays?whatisitabout?canyout ellmethestoryof“Triptothewest”?
[学生活动]学生用英语讲述西游记的故事
[教师承转]Inthestory,wheredoes‘west’reallymean? (西游记的放映,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西游”的目的地是印度,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出主题;另一方面,由于西游记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教师用英语与学生交谈西游
记的故事,学生容易接受,并能激发学生应用英语的动机,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积极性,并在心理上消除学生语言障碍,克服学生不敢用英语表达,怕说错的心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运用英语表达思想;再次,学生讲西游记的故事的活动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英文水平的平台。
)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wehaveheardofIndia,andweknowit’soneoffourancientnationsofcivilization,whatdoyoukno waboutIndia?
[图片展示]PicturesofIndiangirlsandwomen
[教师介绍]Indiangirlsareverybeautiful.Theyaresobeautifulth attheyhavewonthemissworldtitlesmorethanonce.Notonly areIndiangirlsbeautifulbutalsotheyaregoodatsinginga nddancing.Let’senjoyanIndiansonganddancing.
[影片放映]印度歌舞欣赏(在优美欢快的印度音乐观看印度舞蹈,让学生感受印度风情文化,接受美的熏陶)
[图片展示]afewmorepicturesofIndianlittleboys.
[学生活动]Studentstalkaboutwhattheysawfromthepicture.Somes tudentssaytheyareblackandtheysayit’sbecauseitishotinIndia,somestudentssaytheyarepoorbe
causetherearetoomanypeopleinIndiaandsoon.
[图片展示]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自由散步的牛和两牛打架而造成交通阻塞的场景
[教师讲述]cattlearelookedasGodinIndia,especiallywhitecattl e.Theydon’thavetoworkhard,andpeopletakegoodcareofthem.Peopled on’tkillcattleandtheydon’teatbeef.TherearesomanycattleinIndiathattheamountof cattlehasreached0.3billion.youcanseelotsofcattlewal kinghereandthereintheIndiacapital,NewDelhi,asthepic turesshow.whatarethetwocattledoing?yes,they’refightingonthecrowdedstreet.whenthe‘Gods’arefighting,driversincarsandbusesmustdriveverycaref ullyinorderthattheywillnothurtthecattle.Asaresult,t hereisatrafficjam.
[地图展示]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
Question:whereisIndia?
[教师引导]we’veknownchinaandjapan.TheyareineastAsia.Andwehavelea rntIndonesia,Vietnam,Thailand,theyareinsoutheastAsi a.whataboutIndia?
[学生回答]It’sinsouthAsia.
[学生活动]把全班学生分为五大组,分组活动,小组合作找出印度的主要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以及印度所濒临的海,并能用英语说出它们相对印度的方位。
[教师辅助]纠正学生表达的错误,引导学生正确的用英语表达方位。
并总结在表达方位介词‘in’,‘on’和‘to’的正确用法和区别。
[图片展示]印度众多的人口及课本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教师提问]HowmanypeoplearethereinIndiainXX?Howmanywerether ein1951?Andhowmanythereareincreasedduringfiftyyears from1951toXX?
[学生回答]略
[总结]Indiaisthesecondpopulouscountryintheworld,onlyaf terchina,withapopulationofover1.01billioninXX.It’salsothesecondcountrywhosepopulationreachedonebilli on.NotonlydoesIndiahavealargepopulation,butalsoitsp opulationisgrowingfast.Itgrowssofastthatscientistss ayIndiawillbecomethefirstpopulouscountryin20or30yea rs,exceedingchina.
[学生分组讨
论]Isitgoodtohaveasmanypeopleaswecan?Howtosolvethep opulationproblem?
[活动总结]教师确定胜出的小组,肯定学生的发言,并一起得出人口的过度增长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结论。
[课堂练习](以下为我设计的有关上课内容的练习,用英文设计练习,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训练阅读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全面“暴露”英语中,与英语有亲密接触。
)choosetherightanswerfromA,B,candD.
1)whichisthelargestcountryinSouthAsia?
A.Pakistan
B.Bengal c.India D.china
2)whatplacedoesIndiatakeintheworld’spopulation?
A.thefirst
B.thesecond c.thethird
D.thefourth
3)whatanimalislookedasGodinIndia?
A.cattle
B.cat c.dog D.horse
4)whatcountryhasalargerpopulationthanIndia?
A.theU.S.A
B.china c.France D.England
5)whatisNoTtheresultfromoverpopulation?
A.nofood
B.trafficjams c.environmentalpollution
D.shortofsoldiers
课
件www.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