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系结构设计与搭接实验

合集下载

轴系组装实验报告

轴系组装实验报告

实验者: [姓名]同组者: [姓名]班级: [班级]日期: [日期]一、实验目的1. 熟悉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轴、轴承、齿轮等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功能及装配关系。

3. 理解轴系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通过实验,验证轴系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轴系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传动部件,其主要由轴、轴承、齿轮等零件组成。

轴系组装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装配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1. 轴的结构设计:轴是轴系中的主要零件,其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轴的直径、长度、键槽、轴肩等。

轴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轴的直径应满足强度、刚度和耐磨性要求。

- 轴的长度应满足轴上零件的装配和拆卸要求。

- 轴肩的设计应保证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2. 轴承组合设计:轴承是轴系中的支撑零件,其组合设计主要包括轴承的类型、尺寸、安装方式、润滑和密封等。

轴承组合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轴承类型的选择应满足轴系的工作条件。

- 轴承尺寸的选择应满足轴系的工作载荷和转速。

- 轴承的安装方式应保证轴承的可靠性和拆卸方便。

- 轴承的润滑和密封应保证轴承的长期稳定工作。

3. 轴系组装:轴系组装是将轴、轴承、齿轮等轴上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的过程。

轴系组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轴系组装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 轴系组装应保证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 轴系组装应保证轴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实验步骤1. 轴的结构设计:根据轴系的工作条件,设计轴的直径、长度、键槽、轴肩等结构参数。

2. 轴承组合设计:根据轴系的工作条件,选择轴承的类型、尺寸、安装方式、润滑和密封等。

3. 轴系组装:- 将轴插入轴承座,调整轴承的位置,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 将齿轮等轴上零件安装在轴上,调整其位置和固定方式。

- 检查轴系组装的间隙和紧固情况,确保轴系组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轴的直径、长度、键槽、轴肩等结构参数,轴承的类型、尺寸、安装方式、润滑和密封等,以及轴系组装的间隙和紧固情况。

轴系结构组合设计

轴系结构组合设计

轴系结构组合设计Ⅰ. 简要说明Ⅱ. 实验指导书Ⅲ. 实验报告Ⅰ. 简要说明技能楼9509实验室在2010年10月间购进了两箱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该实验箱可开设轴系结构设计和轴系结构分析两大实验功能。

实验箱由8类40种120件零件组成,内有齿轮轴、蜗杆轴和不同结构形状的阶梯轴等轴类零件,齿轮、带轮、联轴器、轴承座、端盖、套杯、套筒等轴上零件,轴承、圆螺母、轴端挡圈、止动垫圈、轴用弹性挡圈、螺钉、螺母等标准件,连接件、支承座类等零件,零件材料为全铝合金,加工精密。

实验零件能方便地组合出数十种轴系结构方案,具有内容多样的特点,每一实验箱可供4-6人使用。

实验箱与实验指导书和折装工具可开设轴系机构创意设计实验,轴系机构模拟设计实验,轴系机构分析实验,轴系零件测绘实验等实验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将有明显的提高。

以下是使用实验零件组合成的轴系结构示例:Ⅱ. 实验指导书【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实验四:轴系结构组合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和掌握轴的结构与其设计,弄懂轴及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能、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

2.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3.熟悉和掌握轴系结构设计的要求与常用轴系结构。

4.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二.实验原理任何回转机械都具有轴系结构,因而轴系结构设计是机器设计中最丰富、最需具有创新意识的内容之一,轴系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机器的性能与使用寿命。

由于轴承的类型很多,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式多样,具体轴系的种类很多。

概括起来主要有:(1)两端单向固定结构;(2)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结构;(3)两端游动结构(一般用于人字齿轮传动中的一根轴系结构设计)。

如何根据轴的回转转速、轴上零件的受力情况,决定轴承的类型;再根据机器的工作环境决定轴系的总体结构;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与固定、周向的固定来设计机器的轴系,是机器设计的重要环节。

为了设计出适合于机器的轴系,有必要熟悉常见的轴系结构,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正确的轴系结构,为机器的正确设计提供核心的技术支持。

三、轴系组装实验指导及实验报告

三、轴系组装实验指导及实验报告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指导

实验项目学时:2 实验要求:□必修□选修(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并掌握轴系结构设计中有关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
本方法。

2、拟定轴系方案,并进行轴系结构设计
3、选择轴承类型,确定轴上零件定位、固定轴承安装与调节、润滑及密封
等问题。

4、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

(二)主要仪器设备
1、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实验箱。

实验箱(如图4-1)提供能进行减速器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及蜗
杆轴系结构设计的全套零件。

图4-1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
2、测量及绘图工具
钢皮尺、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等。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一、实验项目名称组合轴系结构设计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基本原理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五、实验步骤
六、轴系组合结构图
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八、参考资料。

机械零件实验三 - 轴系设计分析实验

机械零件实验三 - 轴系设计分析实验

实验三轴系设计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常用轴系零部件的结构及功能;(2)掌握轴系结构设计基本要求;二、主要仪器设备(1)轴系实验箱(2)工具:钢板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等三、实验原理圈骨架式密封将传动部件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出力部件隔离,不至于让润滑油渗漏,通常用于旋转轴,是一种旋转轴唇密封。

毛毡式密封富有弹性,可作为防震、密封,组织紧密,孔隙小,可作为良好的过滤材料。

甩油环+密封件用在轴承或齿轮的润滑。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1.选择的轴系部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认真分析;2.根据轴系部件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箱中选择相应的零件实物,按装配工艺要求顺序装到轴上,完成轴系部件结构设计。

3.安装完成后检查轴承结构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结构提出修改方案。

4.完成装配草图。

草图如下:五、轴系部件结构分析(1)轴系支点的轴向固定结构选择、特点及应用场合➢两端单向固定结构适用于温升不高的短轴。

为补偿轴的热伸长,对于深沟球轴承,在一端轴承外圈和端盖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隙,对于角接触轴承,安装时应在轴承内部留有适当轴向游隙。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的结构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大,支点距离较大的长轴。

➢两端游动结构适用于要求轴做双方向的轴向游动,而其轴向工作位置靠轴上传动件本身的限位作用来保证的情况。

(2)轴滚动轴承类型、选择原因及组合方式载荷较大时应选用线接触的滚子轴承;承受纯轴向载荷时选用推力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时应选用深沟球抽承,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时应选择角接触轴承;当轴向载荷比径向绒荷大很多时,常用推力轴承和深沟球轴承的组合结构;承受冲击载荷时宜选用滚子轴承。

转速高时.应采用点接触的球轴承,转速更高时,可采用超轻或特轻系列的轴承。

当轴承的结构尺寸、精度相同时,球轴承比滚子轴承径向间隙小。

在支点跨距大或难以保证两轴承孔的同轴度时,应选抒调心轴承。

具有调心性能的滚动轴承必须在轴的两端成对使用。

如果一端采用调心轴承,另一端使用不能调心的轴承,则不能起调心作用。

轴系零件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零件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零件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零件结构设计是机械工程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的零件结构
进行设计、制造和测试,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理解和掌握轴系的基本原理和性能。

本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材料准备: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如高
强度钢、铜、铝等。

2、设计:根据轴系的要求,进行结构设计。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轴的应力、变形、
强度、硬度和耐热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生产工艺和运作环境等因素。

3、制造: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加工、装配和调试。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保证加工精
度和表面质量,避免出现裂纹、划痕等不良情况。

4、测试:采用拉伸、弯曲、扭转、抗疲劳等实验方法进行测试,以验证轴系零件结
构设计的性能。

通过数据实验,得出性能和强度曲线等,可以对轴系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改进。

通过轴系零件结构设计实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轴系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提高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培养工程实践操作技能,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培养专业素养
和能力。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了解基本轴系结构是制造行业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它由轴承、轴承座、套筒、键和螺母等组成,可以用来支撑、支撑和旋转元件,以传输力、动力或输出位置。

有些轴系结构可以承受振动,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可以支撑负载和定位。

此外,它们可以通过传动力学在机械系统中转换和传输能量。

因此,有效的轴系结构设计能够改善这些元件的功能和性能,以满足工作要求。

结构和力学特性是轴系结构设计的关键,而这也是轴系结构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

本实验旨在探讨实验轴系结构的基本结构和分析以及用其设计中的力学应用。

实验课程的第一部分将建立基本的轴系结构设计的概念,并分析不同类型的螺栓连接设计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轴承。

它将涵盖螺母和螺栓设计,以及如何选择最佳螺栓连接。

实验总数将向学生解释各种轴承阵列、凸轮轴及其属性如位移、轴承力、回转力矩等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每个属性,以便选择最佳轴系结构。

为了验证实验结果,实验课程的第三部分将着重介绍用于检查轴系结构性能的实验。

学生将学习用于衡量摩擦的温湿度、偏心度和储能的持久力的测试设计,以及用于某些应用的FAT、SAT和流体测试方法。

实验总数还将概述应用轴系结构设计的常用分析工具,例如几何建模、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等,并使用软件来建模并执行这些工具。

本实验将探究轴系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轴承方案,以及如何通过实验和计算来验证设计结果。

本实验所涵盖的主题非常实用,熟练掌握将对一般工程设计有很大帮助。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1. 引言轴系结构是现代机械构件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设计及优化对于机械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组合轴系结构,并使用相关的材料和工艺对其进行制造,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

2. 材料与工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用了常用的金属材料,如钢、铝等,来设计制造组合轴系结构。

在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其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轴系结构的具体应用场景选择适当的工艺,如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

3. 设计理论轴系结构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进行,其中重要的参数包括轴系的长度、直径、轴承位置和轴向负载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轴系的强度、刚度、动态平衡和振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轴系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结构设计根据设计理论和要求,我们设计了一个由多个轴段组成的组合轴系结构。

在整个结构中,每个轴段都承受一部分轴向负载,并通过轴承来支撑和滚动。

在轴段之间,使用套筒或键连接将它们固定在一起,以实现轴的整体工作。

此外,还需要设计适当的轴承密封装置和润滑系统,以确保轴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5. 制造与装配在轴系结构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先按照设计要求加工轴段和连接件,然后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将它们装配在一起。

在整个制造过程中,需要确保制造的精度和质量,以保证组合轴系结构的可靠性和性能。

6. 实验验证为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我们通过在实验台架上进行转速和负载实验来测试组合轴系结构的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轴系的转速、振动和轴承温度等参数,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比较。

7.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设计的组合轴系结构能够在设计要求的转速和负载下正常工作,并且具有较低的振动和温升。

在测试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故障和失效现象。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设计,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改进和调整。

8.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制造了一个组合轴系结构,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性能。

轴系结构设计与拼装测绘实验报告及CAD图

轴系结构设计与拼装测绘实验报告及CAD图

实验报告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项目名称:轴系结构设计拼装与测绘实验项目类别:指导项目课题类别:工程与技术科学主持单位:负责人: 专业: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导师: 职称:立项时间:开题时间:结题时间:一、实验名称:轴系结构设计拼装与测绘实验二、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通过组装测绘为正确设计轴系部件打下基础。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1)模块化轴段(可组装成不同结构形状的阶梯轴):2)轴上零件:(1)大直齿轮:(2)小斜齿轮:(3)圆锥滚子轴承:(4)轴承:(5)轴承座:(6)轴承闷盖:(7)轴承透盖:(8)套筒:(9)圆螺母:(10)轴端挡板:(11)螺栓、螺母:(12)平垫圈、弹簧垫圈:(13)十字沉头螺钉:(14)挡圈、弹簧挡圈:(15)键:(16):石棉密封垫:3)工具:活扳手、游标卡尺、胀钳、钢板尺。

四、实验前准备1)从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表(表33-1、表33-2、表33-3)中选择实验方案号。

2)根据实验方案规定的设计条件确定需要哪些轴上零件。

3)绘出轴系结构装配草图(参考教材有关章节),并注意以下几点。

①设计应满足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如轴上零件的固定、装拆、轴承间隙的调整、密封、轴的结构工艺性等(暂不考虑润滑问题)。

②标出每段轴的直径和长度,其余零件的尺寸可不标注。

五、实验步骤1)选择fzx.0-30轴2)将键fxz.0-26和键fzx.0-27分别嵌入相应的键槽中,敲紧、固定。

3)将小斜齿轮和大直齿轮的槽孔分别对应轴上的键进行安装,固定。

4)在小斜齿轮左边装上轴套fxz.0-24,再装入fzx.0-29轴承定位圈。

5)将轴承隔套装在圆锥滚子轴承上,并将其套在轴承上,两个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用调整垫隔开。

6)用fzx.0-31圆螺母将两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轴上,防止其松动、分离。

7)在大直齿轮的右边装上轴套fzx.0-25。

8)在轴最右端装上圆柱孔调心球轴承。

轴系组合设计实验

轴系组合设计实验

谢谢
件完成轴系的组装;
2、根据一组装好的轴系,徒手画一张轴系结构装配图的草图;
3、测量轴系的主要几何尺寸:a、轴的支撑间距;b、主要承受载荷的零部
件之间的间距;c、主要承受载荷的零部件与支撑点之间的间距;d、轴的
结构尺寸;e、整个轴系的外观尺寸。
实验步骤
三、实验步骤
1、确定要组装的轴系结构方案:a、现场设计(调整方案);b、在参考图 册中选取方案(两种方案)。 2、仔细观察各种零部件的结构型式,判断零件之间的连接方法和组装顺序; 3、选择合适的零部件进行组装(按照选定的方案),同一组人要相互协作, 不能各自为政; 4、选择一种组装好的轴系画装配图,根据要求测量相关尺寸;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步骤 四、注意事项
实验目的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功用、工
艺要求以及装配关系;
2、熟悉并掌握轴的结构设计以及轴上零、部
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3、了解轴承类型的选择、布置、润滑、密封、
安装及调整方法。
实验内容
二、实验内容
1、根据自己所设计或选择的轴系结构方案,利用实验箱中所提供的零、部
5、将零部件恢复原状放回实验箱内,整理好工、卡、量具等。
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
1、记录好零部件的安装顺序,以便回去完成实验报告。第一个安装上去的 零件必定是最后一个被拆下来的零件,第一个被拆下来的零件必定是最后 一个装上去的零件; 2、轴上所安装的零部件的性能要相互协调,齿轮与轴承要配套使用,安装 方法要正确;
பைடு நூலகம்
3、注意零部件在轴上的轴向和径向(周向)定位方式,特别要注意轴承的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设计轴系结构,掌握轴系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了解轴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进行轴系结构的计算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1. 轴系结构的基本概念轴系结构是由若干个轴承、联接件、传动件等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

它主要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者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2. 轴系结构的设计方法(1)确定传递功率和转速(2)选择合适的电机和减速器(3)根据传递功率和转速确定轴承类型和尺寸(4)设计联接件和传动件,保证其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5)进行轴系结构的计算和分析,检查其可靠性。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电机、减速器、联接件、传动件等。

2. 实验步骤:(1)确定传递功率和转速,选择合适的电机和减速器。

(2)根据传递功率和转速确定轴承类型和尺寸。

(3)设计联接件和传动件,保证其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

(4)进行轴系结构的计算和分析,检查其可靠性。

(5)制作轴系结构样品,进行实验验证。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了一台轴系结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且能够顺利地传递功率和转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2.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轴系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并掌握了轴系结构的基本原理。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这不仅增加了我们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轴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还掌握了相关工具的使用技巧。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这对于以后从事机械制造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轴系结构设计与组装实验

轴系结构设计与组装实验

轴系结构设计与组装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和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二、实验设备1.模块化轴段(可组装成不同结构形状的阶梯轴);2.轴上零件:齿轮、蜗杆、带轮、联轴器、轴承、轴承座、端盖、套杯、套筒、圆螺母、止动垫片、轴端挡圈、轴用弹性挡圈、孔用弹性挡圈、螺钉、螺母等;3.工具:活扳手、游标卡尺、胀钳。

三、实验准备1.从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表中选择设计实验方案号;2.根据实验方案规定的设计条件确定需要哪些轴上零件;3.绘出轴系结构设计装配草图,并注意以下几点:(1)设计应满足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如轴上零件的固定、装拆、轴承间隙的调整、密封、轴的结构工艺性等;(暂不考虑润滑问题)(2)标出每段轴的直径和长度,其余零件的尺寸可不标注。

各项准备工作应在实验室完成。

四、实验步骤1.利用模块化轴段组装阶梯轴,该轴应与装配草图中轴的结构尺寸一致或尽可能相近;2.根据轴系结构设计装配草图,选择相应的零件实物,按装配工艺要求顺序装到轴上,完成轴系结构设计;3.检查轴系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的结构进行修改。

合理的轴系结构应满足下述要求:(1)轴上零件装拆方便,轴的加工工艺性良好;(2)轴上零件固定(轴向,周向)可靠;(3)轴承固定方式应符合给定的设计条件,轴承间隙调整方便;(4)锥齿轮轴系的位置应能作轴向调整。

因实验条件的限制,本实验忽略过盈配合的松紧程度、轴肩过渡圆角及润滑问题。

4. 测绘各零件的实际结构尺寸(底板不测绘,轴承座只测量轴向宽度);5. 将实验零件放回箱内,排列整齐,工具放回原处;6. 按比例完成轴系结构设计装配图(只标出各段轴的直径和长度即可,公差配合及其余尺寸不注,零件序号、标题栏可省略)五、学时安排完成本实验需2~4学时。

附表3-1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类型 序号方案号设计条件轴系布置简图轴承固定方式轴承代号 l=(mm)传动件齿轮 带轮 联轴器 单级齿轮减速 器输 入轴011-1两端各单向固定 6206 95AA02 1-2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7206C 95 A B031-3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30206 95 A B二级 齿轮减速 器输 入轴042-1两端各单向固定 6206 145 B A05 2-2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7206C 145 B B062-3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30206 145 B B蜗杆减速器输入轴073-1一端固定、另一端游动 30206 6206 C A08 3-2一端固定、另一端游动 7206 6206 C A09 3-3一端固定、另一端30206C B附表3-2 传动件结构及相关尺寸齿轮带轮联轴器 ABCABABC游动 N206二级 齿轮 减速 器中间轴 10 4-1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7206 135 B.C114-2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30206 135 B.C高速 级圆 锥齿 轮传动 12 5-1两端各单向固定 6204 80 D A13 5-2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 7204 80 E A145-3两端各单向固定轴承正装 30204 80 D A15 5-4两端各单向固定 轴承反装30204 80 D AΦ223938Φ27.71:10Φ2238Φ24.5281:10Φ3442Φ3445Φ3250 Φ2028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轴系类型:模型编号:三、实验结果1. 轴系装配图(另附)2. 轴系结构分析(简要说明轴上零件定位固定,滚动轴承安装、调整、润滑与密封等问题)实验三轴系实验(二)轴系组装与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并掌握轴、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2. 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3. 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轴系实验报告

轴系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轴系结构设计与搭接一、实验目得ﻩ1。

ﻩ了解机械传动装置中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得基本类型与应用场合.2。

ﻩ根据各种不同得工作条件,初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设计得基本方法。

3. 通过模块化轴系搭接实践,进一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中工艺性、标准化、轴系得润滑与密封等知识。

二、实验内容轴系类型:蜗杆减速器输入轴轴系结构方案编号:3—6三、实验结果1.轴系结构分析1)分析轴得各部分结构,形状,尺寸与轴得强度,刚度,加工,装配得关系。

蜗杆与轴一体,且蜗杆位于两轴承(支点)之间,因此蜗杆处弯矩最大.而轴呈中间大两头小得阶梯状,中间部分即蜗杆处得承载能力最强,因而有利于提高轴得强度。

同时中间大两头小便于轴上零件得拆装;另外也能起到定位安装得作用.2)分析轴上得零件得定位及固定方式.●固定端轴承:轴承座凸肩与轴环定位;套筒、端盖固定外圈,圆螺母(止动垫圈)固定内圈;●游动端轴承:轴环定位,弹性挡圈固定内圈,外圈由孔用弹性挡圈定位,由套筒与端盖固定。

●联轴器:轴肩轴向定位,键切向定位。

3)分析轴承类型,布置与轴承得固定,调整方式。

●轴承类型:固定端轴承为深沟球轴承6026,游动端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内径均为30mm,外径均为62mm,宽度均为16mm;●布置: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游动端与固定端分别位于蜗杆两端,联轴器置于固定端外;●固定:见上文;●调整方式:调整固定端调整垫片。

4)分析轴系得装配与拆卸过程。

●装配过程:a)安装游动端孔用弹性挡圈,再装入圆柱滚子轴承外圈至其与弹性挡圈接触;b)套入游动端轴承内圈,至其与轴环接触,安装孔用弹性挡圈;c)从游动端将轴装进轴承座。

从固定端套入轴承至内圈与轴环接触,拧紧圆螺母,并用止动垫圈卡紧;d)调整轴得位置,使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凸肩接触;e)从固定端装入套筒;f)固定端套上调整垫片与带孔端盖,拧上螺钉;g)转动蜗杆,根据松紧程度调整调整垫片得厚度,调整完成后拧紧螺钉;h)游动端依次安装上套筒、调整垫片、端盖,并拧紧螺钉;i)安装平键与半联轴器。

实验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实验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实验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学习并掌握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轴系的结构设计,并掌握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3.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原理轴系是由不同的轴件组成的一种机械传动装置,用于传递功率和动力。

轴系结构设计是指为满足特定工况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轴材料、直径和长度,以及确定轴上的连接方式和支撑方式的过程。

轴系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承载能力、刚度要求、传动扭矩等。

实验流程:1.根据给定的传动方式(联轴器、齿轮、皮带等),确定轴系的输入和输出位置。

2.确定轴系的输入功率、传递扭矩等参数。

3.使用MATLAB软件进行轴系结构设计。

4.根据设计结果,选择合适的轴材料、直径和长度,确定轴上的连接方式和支撑方式。

5.绘制轴系结构的图纸。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计算机2.MATLAB软件3.原理图纸4.轴材料:钢材四、实验步骤1.在MATLAB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工程文件,命名为“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轴系的输入和输出位置,并在MATLAB中绘制轴系的原理图。

3.根据实验条件,确定轴系的输入功率、传递扭矩等参数,并在MATLAB中输入这些参数。

4.使用MATLAB的计算工具,计算轴系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要求。

5.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轴材料、直径和长度,并在MATLAB中进行相应的计算。

6.根据设计结果,确定轴上的连接方式和支撑方式,并在MATLAB中进行相应的计算。

7.将设计结果导出为图纸,保存为DWG或DXF格式。

8.检查设计结果,确认无误后打印出轴系结构的图纸。

五、实验注意事项1.进行实验前,需要熟悉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2.实验时,应准确输入轴系的输入功率、传递扭矩等参数。

3.设计结果应符合实际情况和实验要求。

4.实验结束后,应将结果进行检查和确认。

六、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中获得的轴系结构设计结果应符合实际条件和设计要求。

轴系结构设计实训报告

轴系结构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的结构特点及装配关系。

3. 学会轴系结构设计的计算和绘图方法。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原理与计算(1)轴的结构设计:根据轴的受力情况,确定轴的材料、直径、长度和形状。

(2)轴承组合设计:根据轴的转速、载荷和润滑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型号和安装方式。

(3)轴上零件的固定:根据轴上零件的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

2. 实验步骤(1)分析轴的受力情况,确定轴的材料和直径。

(2)根据轴的转速、载荷和润滑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型号。

(3)设计轴承组合结构,包括轴承的安装方式、轴向定位和轴向固定。

(4)选择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并绘制装配图。

三、实验过程1. 分析轴的受力情况(1)根据实验要求,确定轴的转速、载荷和转速范围。

(2)根据转速和载荷,选择合适的材料。

(3)计算轴的直径,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2. 选择轴承类型和型号(1)根据转速、载荷和润滑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

(2)根据轴承类型,选择合适的轴承型号。

3. 设计轴承组合结构(1)确定轴承的安装方式,如外圈固定、内圈固定等。

(2)设计轴承的轴向定位和轴向固定,确保轴承在轴向方向的稳定。

4. 选择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1)根据轴上零件的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

(2)绘制装配图,标注固定方式和尺寸。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了轴的结构设计。

(2)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了轴承组合设计。

(3)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了轴上零件的固定设计。

2. 分析(1)实验过程中,对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设计和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通过实验,掌握了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五、实验总结1. 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轴承型号的选择、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等。

机械工程基础-轴系结构组合设计

机械工程基础-轴系结构组合设计

轴系结构组合设计一、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轴系结构设计中有关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1)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2)测量及绘图工具(绘图工具学生自备) 三、实验内容1、指导教师安排每组学生的实验内容(实验题号)。

2、每组学生根据各实验题号要求,进行轴的结构设计,选择轴承类型,解决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的安装与调整、润滑与密封等问题。

3、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

实验题号 已知条件齿轮类型载荷 转速 其它条件示意图1 小直齿轮 轻 低2 中 高3 大直齿轮 中 低4 重 中5 小斜齿轮 轻 中6 中 高7 大斜齿轮中 中 8 重 低 9小锥齿轮轻低锥齿轮轴10 中高 锥齿轮与轴分开 11 蜗 杆轻 低 发热量小 12重中发热量大4、编写实验报告一份。

四、实验步骤1、复习教材上有关轴的结构设计与轴承组合设计的内容。

2、构思轴系结构设计方案:(1)根据齿轮类型和载荷情况选择滚动轴承类型及型号;(2)确定轴的支承的轴向固定方式(如:两端单向固定;一端固定,一端游动;两端游动等);(3)根据轴承内径和轴的转速确定轴承的润滑方式(脂润滑或油润滑);(4)选择轴承端盖形式(凸缘式、嵌入式),并考虑透盖处密封方式(毡圈、橡胶圈、皮碗、油沟等);(5)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的固定、装拆、间隙调整等问题;(6)绘制轴系结构设计方案示意图。

3、根据轴系结构设计方案,从实验箱中选取合适的零件组装轴系部件。

4、根据所组装的轴系部件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5、测量轴系各零部件及结构尺寸,并作好记录。

6、将所有零件放入实验箱内(要求能够盖好箱盖),交还所借工具。

7、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3# 图纸上按1:1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标注主要的结构尺寸和配合尺寸,填写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

1。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者:同组者:班级:日期: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轴系结构设计中有关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方法;2、熟悉并掌握轴、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3、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4、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二、实验设备1、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试验箱。

试验箱提供能进行减速器援助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及蜗杆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的全套零件。

2、测量及绘图工具300mm钢板尺、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等。

三、实验步骤1、明确实验内容,理解设计要求;已知条件:绘制传动零件支撑原理简图:2、复习有关轴的结构设计与轴承组合设计的内容与方法;3、构思轴系结构方案根据齿轮类型选择滚动轴承型号;轴承类别选择依据确定支承轴向固定方式;轴承轴向固定方式选择依据根据齿轮圆周速度确定轴承润滑方式;润滑方式选择依据选择端盖形式并考虑透盖处密封方式;密封方式选择依据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间隙调整等问题;如何定位选择依据绘制轴系结构方案示意图。

4、组装轴系部件根据轴系结构方案,从实验箱中选取合适零件并组装成轴系部件、检查所设计组装的轴系结构是否正确。

轴系结构方案示意图 5、测量零件结构尺寸,并作好记录。

6、将所有零件放入试验箱内的规定位置,交还所借工具。

7、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图纸上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装配关系表达正确,注明必要尺寸,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8、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分析1、轴上各键槽是否在同一条母线上。

2、轴上各零件能否装到指定位置。

3、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是否可靠。

4、轴承能否拆下。

5、轴承游隙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6、轴系位置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7、轴系能否实现工作的回转运动,运动是否灵活?8、轴系沿轴线方向是否固定,若未固定原因是什么?五、实验结果1、绘制轴系结构设计装配图2、按实验结果分析部分题目进行自检的结果。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专业:机械班级:12 姓名:沙古体学号:021241222 成绩_____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轴系结构设计中有关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方法;
2、熟悉并掌握轴、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
3、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4、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
1、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试验箱。

试验箱提供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及蜗杆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的全套零件。

2、测量及绘图工具
300mm钢板尺、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等。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室
错误结构案例:
天津大学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室
正确结构案例:
天津大学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室
错误结构案例之二:
天津大学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室
正确结构:
天津大学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室
实验报告要求: 1、按照自己组装好的轴系,用卡尺测量 各零件尺寸; 2、用A4纸按测量尺寸(1:1)画出整体 轴系结构; 3、阶梯轴、轴承、齿轮、调整垫片、套筒、 轴承端盖、密封形式、轴承座等; 4、实验感想及改进意见。
天津大学
机械设计实验室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天津大学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室
实验目的:
1. 2. 3. 4.
熟悉常用轴系零部件的结构。 加深理解轴的结构设计要领。 掌握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津大学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室
实验步骤: 1、按自己设计的装配草图,利用模块 化轴段组装阶梯轴。使该轴与装配草图中轴 的结构尺寸相近; 2、阶梯轴组装好后,把轴上零件按相 应组装顺序依次组装; 3、用轴承端盖固定到轴承座上; 4、按照自检提纲或教师检查判别结构 的合理性,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实验错误案例:
天津大学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室
正确图例:
天津大学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室
错误结构案例:
天津大学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室
正确结构案例:
天津大学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系结构设计与搭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传动装置中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场合。

2.根据各种不同的工作条件,初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3.通过模块化轴系搭接实践,进一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中工艺性、标准化、轴系的润滑和密封等知识。

二、主要的实验设备
模块化轴系搭接系统:提供可实现多方案组合的基本轴段,以及轴系常用的零件如轴套、轴承、端盖、密封件、机架等。

2.测量与装拆工具
三、实验题目
1.单级齿轮减速器输入轴轴系结构
2.二级齿轮减速器输入轴轴系结构
3. 二级齿轮减速器中间轴轴系结构
4.锥齿轮减速器输入轴轴系结构
5.蜗杆减速器输入轴轴系结构
详见“轴系机构明细表”
四、实验要求
每位同学选择设计题目中一个轴系结构,根据该结构简图和搭接零件明细表设计轴系结构装配图(建议采用M=1:1比例,3#坐标纸,手绘)。

2.分析轴的各部分结构,形状,尺寸与轴的强度,刚度,加工,装配的关系。

3.分析轴上的零件的用途,定位及固定方式。

4.分析轴承类型,布置和轴承的固定,调整方式。

5.了解润滑及密封装置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6.携带所绘制的完整的装配图在实验室进行轴系搭接实验。

7.按照轴系结构模块的可行方案修改原设计,最终完成一个轴系结构的设计与搭接。

8.课后根据实验修改设计画出正确装配图。

完成实验报告。

(注:装配图采用1:1比例,符合制图标准,标注主要零件的配合尺寸。


五、思考题
为什么轴通常要做成中间大两头小的阶梯形状?如何区分轴的轴颈,轴头和轴身各轴段,对轴各段的过渡部分和轴肩结构有何要求?
2.你设计的轴系中轴承采用什么类型?它们的布置和安装方式有何特点?实际当中选择的根据是什么?
3.该轴系固定方式是用“两端固定”还是“一端固定,一端游动”?如何考虑轴的受热伸长问题?
4.传动零件和轴承通常采用何种润滑方式?轴承密封装置如何分类各有何特点?
六、时间安排
1.学生根据题目进行轴系的初步设计课下进行,2小时。

2.学生持设计图到现场搭接轴系结构,2小时。

3.画出正确结构装配图完成实验报告,课后进行。

2小时。

注:未注尺寸按实物尺寸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