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寻梦园》.hdj

合集下载

《袁隆平的“寻梦园”(6分)》阅读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6分)》阅读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6分)》阅读答案袁隆平的“寻梦园”(6分)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

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

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

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

”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理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使学生了解袁隆平的事迹,理解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理想》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理想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明白理想对一个人的影响和意义。

2. 《袁隆平的“寻梦园”》这篇课文介绍了袁隆平的事迹和他对杂交水稻研究的执着追求,让学生了解这位杰出科学家的贡献和精神风貌。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理想的意义。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袁隆平的事迹,感受他的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理想》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理想的重要性,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理想对一个人有什么意义?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理想》这篇文章,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理想的理解和追求,并从文章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

4. 案例分析:让学生阅读《袁隆平的“寻梦园”》,了解袁隆平的事迹,分析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5. 总结: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收获,明确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理解《理想》这篇文章内容和观点方面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作业《袁隆平的“寻梦园”》的阅读和思考,评价学生对袁隆平事迹的理解和感悟。

3. 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分享,评价学生对理想的认识和追求。

六、教学练习1. 根据《理想》的内容,写一篇关于个人理想的短文。

2. 结合《袁隆平的“寻梦园”》,讨论袁隆平如何实现他的理想,并从中得到启示。

七、扩展阅读1. 推荐学生阅读袁隆平的传记或其他相关文献,深入了解袁隆平的人生历程和科学贡献。

2. 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科学家的事迹,了解他们如何为实现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贡献。

八、课堂活动1. 组织一次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袁隆平的寻梦园 (2)

袁隆平的寻梦园 (2)

袁隆平的寻梦园引言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农业科学家。

他的名字与杂交水稻的成功种植紧密相连,并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除了他在水稻领域的杰出成就,袁隆平还有一个令人惊叹的项目,那就是袁隆平的寻梦园。

袁隆平的寻梦园是他从科研一线退休后,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建立的一座农业科技示范园。

背景袁隆平从一开始就对农业科技充满热情。

多年来,他不仅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还深入研究农业科技创新。

退休后,袁隆平决定建立一个寻梦园,以传承和推广自己的农业科技理念。

寻梦园的目标袁隆平的寻梦园旨在通过创新的农业科技展示和普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寻梦园将为人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鼓励创新并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

寻梦园的特点1.农业科技示范:寻梦园将展示各种农业科技创新,包括新型的农机设备、先进的种植技术、智能化的农业管理系统等。

这些示范将帮助农民了解和学习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农业培训与教育:寻梦园将定期举办农业培训与教育活动,包括专题讲座、实地考察和培训课程等。

这些活动将吸引学生、农民和农业从业者前来学习和交流经验。

3.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寻梦园将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企业家提供一个创新的平台。

这里将鼓励各种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和合作。

4.农业科技博物馆:寻梦园还将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博物馆,展示袁隆平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历程。

这将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历史。

寻梦园的影响袁隆平的寻梦园在农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通过寻梦园的农业科技示范和培训活动,更多的农民了解并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其次,寻梦园的建立鼓励了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最后,寻梦园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前来合作和交流,促进了国际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①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②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③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

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④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

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

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⑤“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

”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

”⑥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⑦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⑧“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选自《语文读本》)15.请你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秋语文七上第12课《袁隆平的寻梦园》教学课件

秋语文七上第12课《袁隆平的寻梦园》教学课件

袁隆平说:“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 的路一定要走到底”。请同学们从文 中找出能够体现他的痴的事例。并谈 谈我们大家对他的痴的理解。
这种“痴”,是科学家对理 想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
认真阅读课文,读了文章以后,你认 为袁隆平是个怎样的人?你的依据是 什么?(能迅速提取相关信息)
袁隆平是个杰出的科学家。 他研究的杂·交水稻每年增产谷物 3500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 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40年来 他在此领域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 位。
袁隆平是个执着追求梦想的 人。他出生在北京,却放弃了优 越的生活,在风华正茂之时违背 母命,选择了艰苦陌生的农学。
梦想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 美好的梦想往往能使人们为之付出终身的 努力,并且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光荣。一个 中学生要以什么为光荣,该如何为自己的 梦想而努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 实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新一代人的人生态 度和价值观。
袁隆平和课题组其他人员的研究和技术推广
工作使“超级稻”连续三年在全国近十个 省大范围试种,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基 于这一成果,中国在1999年宣布在世界上 率先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超级稻”。 在云南试种的50亩“超级稻”,有一亩产 量高达1137公斤,创下世界水稻单产的最 高纪录。
如今,袁隆平身兼多职,任国家杂·交水稻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等。 这位自称农民的杂·交水稻专家,1930年9 月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 学系之后,袁隆平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 杂·交水稻研究,曾任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 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 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科协常委;曾被 聘为农业部杂·交水稻技术顾问、国家杂·交 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联合国粮农组织 首席顾问。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答案

篇一:袁隆平的寻梦园学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学案
一.文本导入
中国古代有众所周知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
国际上把中国的杂交水稻当作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二.背景介绍
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公斤,1998年达到450公斤,增长了3.2倍.
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地里种的是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他们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由于杂交水稻的推广,从1976年到1999年累计增产水稻3.5亿吨,按每吨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公斤计算,每年解决了35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连获三个国际性的大奖:
①.1985年10月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奖;
②.1987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③.1988年3月英国皇家让克奖。

2001年他又荣获中国国家首届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文本学习
1.重点字词
睿(ruì)智:见识卓越,富有远见。

杂交:不同种、属或品种的动物或植物进行交配或结合。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6分)
 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幺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

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

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

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

”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理想》和《袁隆平的“寻梦园”》,让学生了解并感悟到追求理想的重要性,以及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内容:1. 《理想》:本文讲述了袁隆平爷爷追求杂交水稻理想的过程,以及他为实现理想而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追求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2. 《袁隆平的“寻梦园”》:本文介绍了袁隆平爷爷创建的“寻梦园”,以及他在园区内开展的各种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袁隆平爷爷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杰出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袁隆平爷爷追求杂交水稻理想的过程,以及他为实现理想而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到追求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追求理想,如何实现理想等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袁隆平爷爷的故事为例,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感悟到追求理想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想,并讨论如何实现理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阅读《理想》和《袁隆平的“寻梦园”》。

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追求理想的意义。

3. 教师讲解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努力。

4.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想并讨论如何实现理想。

5.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追求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7. 课后辅导,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六、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课后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课袁隆平的“寻梦园”课件鄂教

课袁隆平的“寻梦园”课件鄂教

发明了“三系法”杂交水稻,成 功解决了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问
题。
社会公益事业贡献
01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 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事业做 出了重要贡献。
02
发起并成立了袁隆平农业科技奖 励基金会,奖励为农业科技做出 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03
杂交水稻的产生与发展
杂交水稻的产生背景
粮食需求增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课袁隆平的“寻梦园”课件 鄂教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单元导语 • 袁隆平的生平与贡献 • 杂交水稻的产生与发展 • 袁隆平的创新之路 • 袁隆平的精神世界 • 总结评价
01
单元导语
教是一个以袁隆平院士的思想和成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单元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袁隆平院士的生平、科研成就、精神品质以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
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袁隆平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他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 ,勇于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中,他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将不同品种的优点进行 杂交的思路,实现了水稻育种的突破。
面向世界,开放交流
袁隆平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心态,他积极与国内外的专家学 者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水稻育种的研究。
1930年出生于北京 ,祖籍江西,是家 中唯一的孩子。
1960年前后,开始 从事杂交水稻的研 究工作。
1980年当选为中国 科学院学部委员。
农业科研贡献
提出并实施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 略,将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以 上,解决了中国人的粮食问题。
创建了超级杂交稻的技术体系, 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和进行学术交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和经验,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阅读及答案袁隆平的“寻梦园”(6分)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

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

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

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

”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选自《语文读本》)23.请你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理想》和《袁隆平的“寻梦园”》,让学生理解并感悟到追求理想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内容:1. 《理想》: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坚持。

2. 《袁隆平的“寻梦园”》:了解袁隆平的事迹,感受他为实现“禾下乘凉梦”的努力和奉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感悟追求理想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营养,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袁隆平的事迹为例,启发学生思考。

3. 运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理想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想》,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坚持。

3. 讨论:让学生分享阅读感悟,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4. 阅读《袁隆平的“寻梦园”》,了解袁隆平的事迹,感受他为实现理想的努力和奉献。

5. 案例分析:以袁隆平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创新精神。

9. 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

10.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袁隆平的“寻梦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科学创新的魅力。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2.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度,观察他们是否能从袁隆平的事迹中汲取灵感。

3. 评估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是否能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提出实现理想的计划。

七、教学资源:1. 《理想》和《袁隆平的“寻梦园”》的文本材料。

2. 关于袁隆平生平的影像资料或传记。

3. 作文纸和评分标准。

4. 小组讨论指南和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有众所周知的 “四大发明”(火药、指 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
国际上把中国的杂交水稻 当作继四大发明之后的 “第五大发明”
袁隆平的“寻梦园”
简介
袁隆平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 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 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 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指袁隆平追求所追求并终生为之奋斗的(有着淳美境界的) 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即他的农业科学研究。
文中“美丽”一词多次出现,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从没想过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 扯在一起… … 而且,似乎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
我突然听到“美丽”这个词
我觉得那一切简直是太美丽了!
意这 义些 ,均 指是 外美 表丽 好的 看基
以“寻梦”为线索,通过记叙袁隆平幼年 时立志,青年时艰苦奋斗,中年后的成功 和不懈追求以及古稀之年为更“淳美的境 界”而“不断前行”的典型事例,赞扬了 袁隆平以全国人民和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为 出发点,献身科学,执着追求,不懈奋斗
的精神。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报道更详细生动的报道 人物和事件的新闻体裁,是报刊,广播, 电视中常用的一种新闻体裁.具有真实性, 形象性,评论性等特点.
2.袁隆平是个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人,他为了寻找一株 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顶着 烈日,检查了14000个稻穗。
3.袁隆平是个执着追求梦想的人,他出生在北京,却放弃 了优越的生活,在风华正茂之时违背母命,选择了艰苦陌 生的农学。
二、研读课文
1. 文中“美丽”一词多次出现,它们的含义有什 么不同?你认为袁隆平与“美丽” 有哪些联系? 从文中找出依据说明。
按照报道的内容来分通讯包括人 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 概貌通讯,小故事等几种.
文章的特色:
1.运用倒叙的写作手法; 2.数据确凿,真实可信; 3.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4.语言准确而饱含感情.
引号的应用
1.表示引用的部分; 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地方;
3.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谢谢
古稀之年:古人把70岁称为古 稀之年,源于杜甫的《曲江》 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
二十弱冠,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耳顺, 七十古来稀, 八十九十耄耋。 百岁期颐
事例:在他刚刚开始研究的时候,为了获得一株必需的水 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 间,顶着烈日,差不多……,14000个稻穗。
40年间,研究的成果一项接着一项,创造的神话一个接 着一个,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已经功成名就的他仍然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
4.袁隆平的“寻梦园”指的是什么?
2.袁隆平的梦想是怎样形成的,分成哪几个阶段?每个 阶段他又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哪些努力?
少年:对园艺场美丽的憧憬而立志学农。 青年:席卷全国的饥饿震撼他而立志让“所有人不再挨 饿”。 老年:培育超级杂交水稻,造福全人类。
3.袁隆平说:“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一定要 走到底”。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他的 ‘痴’ 的事例。并谈谈你对他的 ‘痴’的理解。
一、快速阅读文章,勾画关键语句,搜 集文中信息。
二、研读课文 三、主题探究
一、快速阅读文章,勾画关键语句,搜集文中信息。 思考:你认为袁隆平是个怎样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
1.袁隆平是个杰出的科学家,他研究的杂交水稻每年增产 谷物3500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40年来他在此领域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这句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美丽既指袁隆平所说园艺 场的美丽,更指他的梦想之美,心 灵之美,创造之美(业绩的辉煌)
“古稀之年的科学家之梦,已没有了园
艺场的五彩缤纷,但那种淳美的境界 却依依相随,如幻如真。”句中的淳 美境界指的是什么?
指解决全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造 福于全人类的纯正美好的思想境界
本文展现了袁隆平怎样的精神风貌和品质?

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中 永远的梦幻… …
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 的美丽
现实中的落后和贫瘠,让寻 找美丽的袁隆平大失所望
憧指 这 憬袁 三 的隆 句 天平 话 真的 中 浪幼 的
漫时美 与梦丽
美想 都 好和
“突然发现,这位享誉世界,功勋 卓越的 ‘杂交水稻之父’ ,竟然和 ‘美丽’ 有那么多直接的联系。” 这句话中的美丽指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