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考研大纲资料

合集下载

实验心理学 第二版 郭

实验心理学 第二版 郭

实验心理学第二版郭考研实验心理学-笔记(郭秀艳)-TangDi2014年应用心理考研备考实验心理学笔记12级小学教育汤迪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由来1.19世纪之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思辨。

2.现代意义上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在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的。

3.实验心理学建立的意义:①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范围;②使得心理学研究方法和途径发生了深刻的改革,在方法和研究上给予其他心理学分支以大力的支持和辅助;③借助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和思想,当代心理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和荣誉;4.实验心理学发展的途径:①费希纳:物理心理学,开创性的提出量化研究;②冯特:首先提出心理学必须要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③艾宾浩斯:实证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5. 费希纳:德国;1860年,出版《心理物理学纲要》对心理学的贡献:①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1)费希纳定律,公式为:S=K㏒RS为感觉到的刺激强度;R为实际刺激强度;K 为常数;㏒取对数;(2)费希纳定律的含义: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当刺激量越大,3产生一个最小可觉差所需要的变化量就越大。

即是:物理量越大,为了感觉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3)费希纳定律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第一,这一定律证明了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表达;第二,费希纳定律还表明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存在着差异,刺激强度增加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的相对于已有的感觉强度;②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1)最小可觉差;(2)正误法;(3)均差法;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①一方面他关于感觉测量的思想被后人进一步深化:对各种心理现象都试图进行科学量化的研究,并且用数字形式表现出来;②另外一方面,从他的不足出发,后人发展出一种新的心理学物理方法——信号检测论。

6.冯特: 德国,他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实验心理学的开山人物,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最大;对心理学的贡献:①倡导用心理现象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反对把神学和哲学的灵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心理学的独立开辟了道路;4②提出必须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并且在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从而创立了实验心理学这门学科,使得心理学真正的走进科学的殿堂;③他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撒下了种子;7.艾宾浩斯:德1885年出版了《记忆》一书。

312心理学考研大纲参考书目

312心理学考研大纲参考书目

312心理学考研大纲参考书目
1.《心理学导论》(第15版),作者:尼尔·卡尔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2.《心理统计学》(第6版),作者:大卫·科利波特,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社会心理学》(第12版),作者:戴维·迈尔斯、查尔斯·斯塔特、理查德·考夫曼,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认知心理学》(第7版),作者:罗伯特·斯特恩伯格,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5.《发展心理学》(第9版),作者:菲利普·斯特恩伯格,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6.《人格心理学》(第10版),作者:杰里米·帕吉特、戴维·佩里斯,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7.《神经心理学》(第6版),作者:艾伦·科斯特利、丹尼斯·柯伊尔,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心理治疗学》(第9版),作者:理查德·沙普罗、霍华德·伯克、莱斯利·格林伯格,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9.《心理测量学》(第9版),作者:唐纳德·卡恩、尼古拉斯·洛弗,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0.《实验心理学》(第7版),作者:罗伯特·里斯曼、艾伦·弗里德曼,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 -。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第4章【圣才出品】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第4章【圣才出品】

第3章心理物理学方法3.1复习笔记一、感觉阈限的测量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其操作性定义是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那一种刺激强度。

差别阈限是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差别。

差别阈限值也称最小可觉差(JND)。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主要有3种: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一)最小变化法1.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1)最小变化法的刺激由递减和递增两个系列组成,每次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

(2)被试报告有感觉时用“+”表示,报告无感觉时用“-”表示,不能肯定有无感觉时用“?”表示。

(3)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

在这个系列中被试有感觉和无感觉的转折点就是绝对感觉阈限。

(4)最后求得的绝对阈限是多次所得的系列绝对阈限的算术平均值。

2.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1)在每一次试验中比较两个刺激:一个是标准刺激,一个是比较刺激。

(2)被试可以有3类反应,表示为“+”,“=”,“-”。

(3)不肯定间距和主观相等点:下限是指从“-”到“=”的转折点,上限是指由“=”到“+”的转折点,上限与下限之间称做不肯定间距(IU)或相等地带。

差别阈限(DL)等于l/2不肯定间距。

不肯定间距的中点被称为主观相等点(PSE),被试在作比较时,是以主观相等点为标准刺激,而不是以规定的刺激为标准刺激。

(4)差别阈限也是多次试验后的统计值。

绝对差别阈限是指通过多次试验求得的平均差别阈限,如果标准刺激变了,那么所求得的绝对差别阈限也会改变。

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称做相对差别阈限。

3.最小变化法中可能出现的误差(1)习惯误差习惯误差是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而对新的刺激作了错误的判断时所引起的误差。

习惯误差导致递增系列的阈限增大;相反,导致递减系列的阈限变小。

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复习笔记和典型习题详细分析与解答(第3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复习笔记和典型习题详细分析与解答(第3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第3章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3.1 本章要点1.如何公正地对待人类被试2.如何公正对待实验动物3.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的科学精神4.论文写作与发表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心理学实验的对象一般是人或动物,因此,在进行心理学实验时,实验者首先应该考虑伦理道德问题。

在这里,伦理道德包括两方面含义:第一方面含义是对实验对象——人或动物的公正对待;第二方面含义是研究者应具备和遵守科学道德。

3.2 复习笔记一、如何公正地对待人类被试(一)公正地对待人类被试1.关于实验参与者对待人类被试的基本原则是:对人的尊重、有益性和公正。

2.实验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实验参与者出于对心理学研究的兴趣,主动、自愿地参加研究者的实验时,实验者与参与者之间就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由此得出的结果更为真实可靠。

对于实验者来说,与参与者建立积极的关系对实验的实施是非常有帮助的。

3.实验者对待参与者的行为规范(1)如果出现如下情况,实验者应该在实验室等候实验参与者,并向他们做出解释或做出合理的安排。

①实验者忘记预约了实验参与者做实验;②仪器故障或其他原因推迟或取消实验;③实验时间安排的变更;④知情同意;⑤退出实验自由;⑥免遭伤害的保护,消除有害后果。

(2)尊重实验参与者的时间。

(3)做好充分的实验前准备。

(4)以礼对待实验参与者。

(5)保护个人隐私。

(6)营造一个轻松的实验环境和氛围。

因此,在一般的心理学实验中,在伦理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应将实验对参与者可能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降至最低限度。

4.发放实验通知应注意的问题(1)通知内容①通知应该以书面形式发放,措辞简单且容易理解;②通知应告知实验参与者实验的意义;如果中途退出实验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影响他们自愿参加的实验因素(如冒险尝试、身体不舒适、缺乏自信心、其他不利因素等)以及实验参与者希望了解的其他方面的问题;③当实验者与其同事实施实验时,实验者应尽可能避免实验参与者因种种原因退出实验或发生其他的意外情况;④如果实验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某一门科学的学分,实验者应该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学分还是以其他的形式获得回报;⑤如果有的参与者因为一些合理的原因不能参加实验,实验者应该对实验参与者作出合理的解释,征求参与者、介绍人或组织人的同意。

实验心理学(一)

实验心理学(一)

实验心理学(一)引言概述: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和探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

本文将通过概述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探讨实验心理学在心理研究中的应用,并介绍实验设计的重要性与方法,最后总结实验心理学的意义和发展方向。

1. 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定义和发展历程-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特点- 实验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2. 实验心理学在心理研究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实验研究- 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 发展心理学实验研究- 临床心理学实验研究- 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3. 实验设计的重要性与方法- 实验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实验变量的确定和操作定义- 实验被试的选择和组建- 实验过程和实验材料的设计- 实验刺激的控制和效度检验4. 实验心理学的意义和发展方向- 实验心理学对理论发展的贡献- 实验心理学在实践应用中的价值- 在实验心理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实验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实验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与创新总结:实验心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研究方法的心理学分支,通过实验的方式深入探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

它在认知、社会、发展、临床、教育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实验设计是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环节,合理的实验设计能够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然而,实验心理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与创新,实验心理学有望为人类心理学的进展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浙江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实验心理学经典实验整理

浙江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实验心理学经典实验整理

浙江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实验心理学经典实验整理一、概述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实验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在研究心理学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浙江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中的实验心理学经典实验进行整理,为考生提供参考和学习资料。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 山羊实验皮亚杰的山羊实验是他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时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之一。

实验通过观察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对物体数量的认知能力的变化,揭示了儿童在认知领域的逐步发展过程。

2. 表面和内隐的区分为了探究儿童是否理解物体的真实性质,皮亚杰进行了表面和内隐的区分实验。

他通过将物体放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儿童是否会受到容器形状的干扰而产生错误的假设。

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在早期发展阶段更容易受到表面特征的影响。

三、巴德莱维和加特纳的感知实验1. 金字塔实验巴德莱维和加特纳的金字塔实验旨在研究人类对于二维和三维形状的感知能力。

实验通过让被试观察一组排列在一起的物体,然后将它们重新排列成一个金字塔形状。

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试倾向于将物体组织成三维图像,这表明人类在感知过程中更倾向于将物体还原为其原有的形状。

2. 星号误判实验该实验是巴德莱维和加特纳为研究人类在感知过程中对待境遇的不同反应而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观察星号形状,并根据光照条件将其误认为是三维的或二维的。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在光照条件改变时会出现误判,这说明人类的感知受到了外界情境的影响。

四、米勒和麦格利的记忆实验1. 磁带运动实验米勒和麦格利进行了一系列关于记忆的实验,其中磁带运动实验是其中的一个经典实验。

实验中,被试观察一段以不同速度播放的磁带,并在观看结束后回答问题。

实验结果显示,被试更容易回忆起低速播放的部分,而高速播放的内容则被忽略。

2. 数字短期记忆容量实验该实验旨在探究人的短期记忆容量,被试被要求记忆一串数字,并在记忆时间结束后回答。

实验结果表明,人类的短期记忆容量在平均范围内为7个左右的数字。

实验心理学 第2章 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考研笔记-精品

实验心理学  第2章 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考研笔记-精品

第二章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自变量是被操纵的变量,而因变量是被测定或被记录的变量。

在心理学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有以下几种可能性:①当自变量增加时,因变量直线增加。

直线的斜度可能不同,但关系总是线性的;(A)②自变量与因变量两者没有关系。

它说明行为不受自变量的影响。

(如B)③当自变量增加时,因变量却相应减少。

(如C)④自变量与因变量形成非线性的关系。

其中有的是一致关系(如D、E),有的是倒转关系(如F)。

在后一种情况下,因变量先随自变的上升而上升,以后,自变量继续上升,而因变量持续下降。

第二节自变量及控制、自变量的含义简述自变量的含义。

自变量的含义:自变量是研究者所操纵且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自变量的不同取值称为水平X自变量的变化水平完全取决于研究者的操纵。

又称为独立变量。

如反应时实验中的不同照明条件,记忆实验中的不同识记条件等。

理解:①在心理学实验中,自变量的代名词是"处理"或"处理变量〃。

任何一个心理学实验的目的都是发现自变量在心理或行为中的效应, 因此选择自变量是研究者需要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②在实验设计中,自变量也叫因素或因子。

通常讲的单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指自变量的个数。

③水平是同一个自变量采取的维度,即自变量的不同取值,也叫实验处理。

每种自变量水平也叫一种实验处理。

AxB实验设计指自变量A水平的个数和自变量B水平的个数。

、自变量的种类举例说明自变量的种类。

实验的本质,无外乎是在有限个控制情境下的观察、比较,而这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自变量。

划分根据自变量种类自变量定义举例(1)根据自变量的操作水平划分的种类①操作性自变量是指研究者可以直接操纵的变量,即自变量可很好地被量化并且是可以控制的。

①在记忆实验中,学习的次数是研究者可很好地操纵的自变量。

②在汉字加工的研究中,研究者常选择汉字的频率作为自变量。

让被试对高频汉字和低频汉字进行命名反应。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资料-常用心理实验技术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资料-常用心理实验技术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心理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常用心理实验技术★考点:2011-38, 2015-72一、眼动技术眼动技术就是通过对眼动轨迹的记录以便从中提取诸如注视点、注视时间和次数、眼跳距离、瞳孔大小等数据,从而研究个体的内在认知过程的一种技术。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摄像技术、红外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推动了高精度眼动仪的研发,极大地促进了眼动研究在国际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

现代眼动仪的结构一般包括四个系统,即光学系统、瞳孔中心坐标提取系统、视景与睫孔坐标迭加系统以及图像与数据的记录分析系统。

眼动有三种基本方式:注视()、眼跳()和追随运动()。

眼动可以反映视觉信息的选择模式,对于揭示认知加工的心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从近年来发表的研究报告看,利用眼动仪进行心理学研究常用的资料或参数主要包括:注视点轨迹图、眼动时间、眼跳方向的平均速度、时间和距离(或称幅度)、瞳孔大小(面积或直径,单位像素)和眨眼。

眼动的时空特征是视觉信息提取过程中的生理和行为表现,它与人的心理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也是许多心理学家致力于眼动研究的原因所在。

二、事件相关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即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以特殊的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

它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变化,也被称为认知电位,也就是指当人们对某客体进行认知加工时,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电位。

建立在注意的基础上,与识别、比较、判断、记忆、决断等心理活动有关,反映了认知过程的不同方面,是了解大脑认知功能活动的“窗口”。

经典的成分包括、N1、P2、N2、F3 (P300),其中、N1、P2为的外源性(生理性)成分,受刺激物理特性影响;N2、P3为的内源性(心理性)成分,不受刺激物理特性的影响,与被试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有关。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复习笔记 记忆)【圣才出品】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复习笔记 记忆)【圣才出品】

8.1复习笔记一、记忆过程:编码、存储与提取(一)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1.记忆结构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由Atkinson和Shiffrin提出,认为记忆由感觉存储、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3种结构组成,它们在信息储存的时间长短、容量和遗忘快慢等方面是不同的。

2.记忆过程(1)信息首先以感觉登记的形式进入信息加工系统。

(2)在感觉登记中的信息或者消失或者进入短时存储部分(STS)或称短时记忆(STM)。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信息大约只能保留lmin。

(3)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或者被遗忘,或者进入长时存储部分(LTS)或称长时记忆(LTM)。

长时记忆容量是无限的,信息在其中可保持数十年之久。

复述或机械背诵在信息从短时存储传递到长时存储中起到重要作用。

3.感觉存储或感觉记忆图8-1刺激卡片(1)视觉形象的存储①全部报告法a.实验程序刺激卡片(如图8-1所示)呈现50ms后,要求被试把他全部看到的字母都报告出来。

b.实验结果被试觉得12个字母都看见了,但只能说出4~5个字母。

c.实验结论通过实验,Sperling断定。

被试看到的比他能报告的多。

②部分报告法a.实验程序被试首先注视刺激卡片50ms,然后,根据声音提示(高音、中音、低音)报告相应行(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的字母。

3种音调是随机出现的,防止被试猜测。

b.实验结果要求被试全部报告所看见的字母,平均成绩为4.5个;而部分报告法的平均成绩是3个多一点,由于这是报告一行的结果,实际的平均成绩应该乘3,即10个左右。

c.实验结论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证实了视觉形象的存储可以在瞬间保存较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失。

(2)听觉回声的存储①听觉的感觉记忆以回声储存的形式存在,它保持的时间约为3~4s。

②Darwin用类似部分报告法证实了回声储存的存在。

实验表明,被试能在回声储存中保存4.9个项目。

4.短时存储或短时记忆(1)短时存储容量①短时记忆容量的测量短时记忆的容量可以通过测定记忆广度来获得。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教材精讲-社会认知【圣才出品】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教材精讲-社会认知【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社会认知狭义的社会认知是指对他人的理解,但社会认知现在已发展成包括广泛心理过程的领域。

其中核心的过程有:理解他人、理解自己、自我与他人的互动。

本章讨论如下一些问题:①理解他人(社会认知的记忆、移情);②理解自我(自我面孔识别、自我反思、自传体记忆);③合作;④文化对知觉的影响。

一、理解他人(一)社会认知的记忆社会认知狭义上是指对他人的理解,理解别人(如一副人的面孔)的各种心理特点,如信念、心情、人格等等,它不同于非社会认知——对非生命物体(如一幢房屋)的理解。

社会认知(形成印象)的记忆形式(表现为正确再认)与背内侧前额叶相关,而非社会认知(记住顺序)的记忆形成却与另一脑区,即右侧海马相关。

(二)移情移情或同情(empathy)是指一个人具有确认他人情绪的能力,或具有他人情绪引起的共鸣体验。

理解他人的意向和信念是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能力,而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则是移情的能力,例如,当别人难受或高兴时,疼痛或瘙痒时,移情的经验使我们理解那是什么样的感受。

二、理解自我理解自我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因为它决定社会交往中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最高形式,而意识是21世纪最深奥的科学之谜。

因此,研究自我具有特别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自我面孔识别Gordon Gallup使用镜子作为科学工具对猩猩的自我面孔识别进行研究,开启了研究意识的科学大门。

首先让猩猩在镜子面前自由活动并能观察到自己的面孔,记录其反应作为基线值。

然后,将猩猩麻醉并在其额头上涂一个记号,这个记号是元气味的染色(猩猩此时不知道自己脸上有记号)。

再次,当猩猩醒过来后观察在没有镜子的情况下猩猩触摸记号的行为,他发现猩猩并没有这样做。

最后,将镜子摆上,让猩猩有机会看到自己的面孔。

如果猩猩探究额头上的记号,如用手触摸它,并察看一下手,用鼻子嗅嗅手就可以认为它具有了自我识别镜像的能力。

Gallup认为,要能够在镜中认出自己,动物必须具备关于自己外貌的特点的判别力,具备在心中形成自我,哪怕只是身体形式的自我的能力。

(NEW)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简答题四、综合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第3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第4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及其控制第5章 心理学实验设计第6章 传统心理物理法第7章 现代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SDT)实验第8章 反应时测量技术第9章 听觉实验研究第10章 视觉实验研究第11章 注意与意识实验研究第12章 知觉现象与知觉组织实验第13章 语言认知实验第14章 学习与记忆实验第15章 情绪、动机与归因的实验研究第16章 如何独立选题、设计与实施实验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

[统考2014年研]A.韦伯B.费希纳C.缪勒D.赫尔姆霍茨【答案】B【解析】1860年,费希纳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是最早系统地阐述感觉测量方法的著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2波斯纳(M.L.Posner)采用大、小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

他采用的方法是( )。

[统考2014年研]A.减法反应时法B.加法反应时法C.开窗实验法D.心理旋转实验法【答案】A【解析】波斯纳应用减法反应时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没有的一个处理阶段,并在其他方面相同,然后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

3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 )。

[统考2014年研]A.因变量B.自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答案】B【解析】此研究需要控制交通信号的亮度来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所以交通灯亮度是自变量。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实验及实验设计ppt课件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实验及实验设计ppt课件
方差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组别间的差异,分析实验因素对结果 的影响。
回归分析
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并 检验其显著性。
24
结果解释与报告撰写
2024/1/30
结果解释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解释和讨论,验证假设并得 出结论。
结果可视化
通过图表等形式将结果呈现出来,提高结果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 。
系。
复杂实验设计
复杂实验设计是指包含 多个自变量、多个因变 量以及多个实验处理组 的实验设计,需要采用 更复杂的统计方法来分
析实验结果。
2024/1/30
10
03
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2024/1/30
11
观察法
01
自然观察法
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 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不加以任何 干预。
参与观察法
听觉感知实验
例如,探究不同音高、响度、音色对听觉辨 别和记忆的影响。
2024/1/30
触觉感知实验
例如,考察不同材质、温度、压力对触觉感 受和认知的影响。
17
记忆实验设计
瞬时记忆实验
如数字广度测试,研究短时间内对信息的保持能 力。
短时记忆实验
如词汇记忆任务,探究信息在短时间内的存储和 加工过程。
长时记忆实验
实验设计目的
实验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 手段,控制和操纵自变量,观察和测 量因变量的变化,从而验证研究假设 ,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2024/1/30
8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在被试的选择、分组以及实验顺序等方面采用
随机方法,以消除或减少非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资料实验研究的效度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资料实验研究的效度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资料实验研究的效度实验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原因和机制。

在实验心理学中,实验研究的效度是评估实验结果的信度和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可以分为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建构效度。

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内部各种因素是否影响了实验结果的解释。

在实验设计中,内部效度取决于实验的控制性,即实验条件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实验者所关心的原因和机制。

要确保内部效度,可以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例如,可以采用随机分组、交叉设计、双盲实验等方法来减少实验条件的偏差,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唯一差别是实验操作本身。

此外,还可以采用成组设计、前后设计等方法,来对比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差异,以确认实验结果是否可靠。

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到其他环境或人群中。

在实验研究中,为了提高外部效度,可以采用多元设计,包括选取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特征的被试,以尽可能多地代表目标人群。

此外,还可以在多个实验场所、多个时间段等进行研究,以确保实验结果对不同条件的普适性。

建构效度是指实验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要研究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在实施实验之前,需要对实验所要考察的变量进行明确定义,并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为了提高建构效度,可以采用多个不同的测量工具来对比结果,以确保不同工具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此外,采用因子分析、信度分析等方法,可以评估测量工具的结构效度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实验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效度对于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要保证实验研究的效度,需要从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建构效度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和优化。

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控制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适当的被试和测量工具,可以提高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效度,从而使研究结果具有更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资料-实验研究的效度

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资料-实验研究的效度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心理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第五节实验研究的效度一、内部效度★考点:2009-34, 2010-721. 概念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关系的明确程度。

只有经过认真细致的变量选择和准确周密的研究设计,才可能获得研究的内部效度。

可见,要取得良好的内部效度,首先,要正确地选择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这样才有可能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可靠的陈述;其次,要有周密的实验或研究设计,即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消除或控制可能影响内部效度的各种因素,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 影响因素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有:①历史,指在实验过程中,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特定事件。

②成熟或自然发展的影响,指在实验过程中随时间的延续,被试身心发生变化。

③被试的选择和分配,指由于没有采用随机化的方法选择被试和分配被试,造成有偏性。

④测验,指前测可能会对后面的实验处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⑤被试的亡失,指被试中途退出实验或中途死亡。

⑥统计回归,指在实验处理前选择了在某一特征方面具有极端分数(高分或低分)的被试,实验处理后的测验分数有回归到平均数的趋向。

⑦仪器的使用,指使用仪器不当或仪器失灵、测验材料出现问题或主试身心发生变化。

⑧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指以上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特别是选择和成熟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最常出现的。

二、外部效度★考点:2013-431. 概念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的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其他的总体、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或可推广性。

一般而言,内部效度是外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心理学考研资料-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

心理学考研资料-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

第二章实验设计有关实验效度实验效度是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

1、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变量(处理)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

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1)历史(经历)(2)成熟或自然发展的影响(3)选择(4)测验(5)被试的亡失(6)统计回归(7)仪器的使用(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2、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实验研究的外部效度指的是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景条件以外的程度。

(1)测验的反作用效果(2)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3)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4)重复实验处理的干扰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是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

这两种效度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要求。

一般而言,在实验中控制额外变量的程度越大,则对因果关系的测量就越有效。

因此,可以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以提高外部效度。

有关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研究者针对需要验证的实验假设,为有计划的搜集观察资料而预先建立和依据的设计模式。

被试内设计真实验设计单因素设计被试间设计准实验设计多因素设计混合设计非实验设计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组)都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然后比较相同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种处理,而另一被试(组)接受另一种处理,然后比较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混合设计——在一个实验中同时采取两种基本设计的实验设计。

一、非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是一种对现象的自然描述,一般用于识别和发现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它可以为进一步实施更严格的实验设计积累资料。

1、单组后测设计:(1)设计的模式只有一个实验组,而对实验组只给予一次实验处理,然后通过测量得到一个后测成绩。

X O(2)设计的评价不足:①无对照组比较。

②无前测。

③没有考虑对机体变量、自变量及其他无关变量的控制。

④很难排除历史、选择和成熟等内在无效来源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理学上关于神经传导的研究,如感觉神经忽然运动神经差异律的发现为反射和反射弧概念奠定了基础;反射动作的研究为心理学提供了神经生理学的科学依据;神经传导速率的测定为实验心理学对心理活动和反应时间的测量做了准备;大脑功能定位说与统一说的争论至今仍是心理学的重要课题;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可以看做是感觉研究上的里程碑。另一方面是感官生理学的成果,主要是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建树,如赫尔姆霍茨三色说、黑林四色说、赫尔姆霍茨共鸣说等,这些理论至今仍被很多学者引用。
(2)生理物理学的影响 ( 《基础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著 )
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创造了三种测量阈限的方法即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这三种方法使得心理现象得以被精确的量化描述,使人们有可能对人类心理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心理学家从此可以使用科学的方式确定人的心理状态。
虽然1834年韦伯作了关于两点阈和重量差别阈限的测定,1860年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纲要》中提出了心理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心理物理法,1875年詹姆斯在美国哈佛大学建立了为演示用的心理学实验室,但由于冯特对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作了组织和提倡的工作,所以人们仍把1879年他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并把冯特称为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 来源于 原文:/read/readDetail_989.htm )
( 《基础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著 )
(1)17、18世纪之前孕育于哲学思潮中的心理学思想(书本上第2页)
(2)近代西欧各国的哲学家的心理学思想(书本上第3、4页)
(3)(3)拉美特利等人的机械唯物主义
(二)自然科对实验心理学诞生的影响 ( 《基础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著 )
2.第二阶段:心理学产生到20世纪50~60年代(1879年~20世纪50~60年代) (文献来自:心理学考研:实验心理学重难点权威解析)、( 出自 MBA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因此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