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年新课改高考卷谈2011年高考复习策略
2011新课标卷高考对高三复习备考的启示
2011新课标高考对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的启示英语组李长生2011年高考已经顺利结束,今年是河南省省第一次使用新课标卷试题。
分析今年的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可以看出,试题保持了英语学科命题思路和风格,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比较适合学生口味。
对今年的试题进行分析,把握新课标卷的新特点,对于我们的高三复习备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对每个答题进行一对一的评价,品味高考命题专家对我们的启示与导向。
2011年命题趋向:阅读材料更趋向于多样化和“原汁原味”,并追求阅读材料的真实性、实用性和教育性的统一;阅读文章贴近生活,内容新,时代感强;阅读词汇量会逐步有所加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阅读速度;句子长度递增,难度加大。
解题步骤可以总结为一套解题程序,也就是“三步走”,即:第一步,快速阅读整篇文章,特别注意,绝对不可细读,学会跳读,略读。
每段只要了解大意即可。
(一般前面三句读懂就行)。
第二步,读题目(主要是题干),找关键词;先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是题干主谓宾的实词或者特征明显的词(人名、地名、时间、数字等)。
(根据题目的关键词)读原文,找命题点;有目的地在原文中搜索相关信息。
将题目中的关键词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进而定位到相关句子。
要注意顺序性,即题目的顺序和原文内容的顺序基本一致。
关键词的确定也有技巧:如果题目或选项中有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数字(年代、时间等)要将此定位为关键词。
因为这些词有特点,在文章中很容易找到,所以很快就可以定位相应的细节,从而找到正确答案;如果题目或选项中没有明显的词,可以定位主要的名词或动词为关键词。
第三步,对照题目和命题点,选择最佳答案;常见的正确选项是对原文命题点的原文再现、同义转述或二者的结合;高档题可能还需要考生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推理或概括,但一切都要严格依照原文命题点,避免主观判断。
下面对关键词寻找举例说明:72. Why did Loftus ask the volunteers to answer some questions? 07年全国二卷65. Right after McKenzie came back, the other children were _____. 08年全国一卷69. In what way is the Snowdonia Centre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two holidays? 08年全国二卷59. Where can visitors have lunch? 08年江苏卷64. Parents with small children visiting the gallery ? 08年江苏卷以上是就最近几年高考题中,随机选择的几道细节题题干。
2011年高考复习思路与策略
一、高考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考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没有认真细致地研究 “ 两纲 ” , 没有认真细致地研究“ 两纲” 不能很好地把握复习的难度、 不能很好地把握复习的难度 、 深 度和广度。 度和广度。
2. 复习方法单调 , 教学中注重知识 复习方法单调, 传授, 对能力达标要求不清, 传授 , 对能力达标要求不清 , 没有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材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材的知识体系 。 课堂教学缺乏生机, 课堂教学缺乏生机 , 造成学生学习 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低下, 枯燥乏味 , 学习效率低下 , 少部分教 师不备课。 师不备课。
对于《考试大纲》中指出主干知识, 对于《考试大纲》中指出主干知识, 要深究细探。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要深究细探。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 不仅“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告 诫学生要考出好的成绩,必须具备扎实、 诫学生要考出好的成绩,必须具备扎实、 全面、熟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全面、熟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含相同字概念的比较 如元素与同位素、核素; 如元素与同位素、核素;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电离与电解; 电离与电解; 氧化与钝化、炭化、裂化; 氧化与钝化、炭化、裂化; 硝化与酯化、氢化与酯化、皂化等。 硝化与酯化、氢化与酯化、皂化等。
元素化合物的复习
三、复习策略
㈠重视考纲的指导作用与 教材的示范作用
①学习《考试大纲》,明确考试的知识范围和对 学习《考试大纲》 各知识点能力要求的层次。 考试大纲》中有60 各知识点能力要求的层次。《考试大纲》中有60 多个属于“了解”层次的, 50多个属于 多个属于“ 多个属于“了解”层次的,有50多个属于“理解 掌握) 层次的, 个属于“综合运用” (掌握)”层次的,有5个属于“综合运用”层 次的;体现在高考的12道题 属于“了解” 道题, 次的;体现在高考的12道题,属于“了解”层次 的约2 属于“理解(掌握) 层次的约5 的约2~3题,属于“理解(掌握)”层次的约5 属于“综合运用”层次的约4 由此可见, 题,属于“综合运用”层次的约4题;由此可见, 了解”的考点虽多,但考的并不多, “了解”的考点虽多,但考的并不多,复习的重 点在“理解(掌握) 综合运用” 点在“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这两个层 找出去年与今年《考试大纲》的不同之处, 次。找出去年与今年《考试大纲》的不同之处, 搞清删减、增加和修改了哪些内容,不做无用功, 搞清删减、增加和修改了哪些内容,不做无用功, 提高复习效率。 提高复习效率。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方略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方略洛阳第一高级中学杜保中河南新课标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将在2011年高考中接受国家的拣拔。
高三第一轮复习各校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可是,面对新课标第一年高考,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多少都有些紧张和担忧。
一轮复习如何安排会更贴近新课标精神,更有实效呢?对此,谈一点个人看法,与大家商榷,供同仁们参考。
一、关注新变化,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准备一轮复习与以往相比,2011年高考语文将会有很多新变化。
无论是试卷结构板块,考查重点和考查关涉的能力点,还是试题的信度、效度、考查着力点,都将有所变化。
这不仅是新课标教材知识结构的要求,更是选拔性考试对人才潜在能力点的拣拔要求。
清楚明白这些,复习才有的放矢。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板块:与过去相比,变化较大。
试卷结构:两大板块,阅读板块(70分)和表达板块(80分)第一板块:第Ⅰ卷阅读板块(70分),这一板块又分为又分两大块:甲必考题(45分);乙选考题(25分)。
甲必考题,包括两个模块:一>现代文阅读(9分),一般选取自然科学类或社会科学类文本,以客观选择题形式出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这一块考查三项内容:①文言文阅读及翻译(19分)②古代诗歌阅读(11分)③名句名片默写(6分)乙选考题,包括两大块(可任选一块做):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主要是小说、散文、戏剧等文本的阅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主要是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文章的阅读。
第二板块:第Ⅱ卷表达板块(80分),这一板块也包含两个模块: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二>写作(60分)。
如果仔细揣摩这些模块的所考查的知识与能力,我们会得到一些有益与复习备考的启发:依纲扣本,回归教材,强化记忆,仍然是我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
因为,试卷的考查板块虽说变了,但解决这些问题所运用的主干知识和能力并没有太大变化。
当然,也有变化较大东西,那就是探究与探究题,这是过去没有的新变化。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对策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对策(一)考试大纲:关注新变化,认真来应对和2007年考纲相比,今年《语文考纲》主要有以下四项变化: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项目下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两条目中,均删除了“常用”一词。
也就是说,考试有可能考查一些平时不常见的字。
考生要注意积累语音文字,要有错题本,要经常翻看,这样会提高做题正确率。
二、在“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识记中,①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表述是将去年的两条表述合为一条。
这就意味着对于外国作家也要记住时代。
三、“语言表达和运用”考点由原来的“简明、连贯、得体”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述。
“准确”应当是指审题要细致,这样做出的表述才能准确地合乎题干要求。
“鲜明”是指表述要与作文一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生动”,在广义的修辞方面增加要求。
加入“生动”二字将考查上升到语文素养层面。
这要求考生要开阔眼界,复习时融入时代感鲜明的素材。
综合来看,这一变化给有才华的考生更多展现才情和个性的天地,有利于考生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同时也预示着语文测试内容和试题形式的新变化,试卷成绩也可能因此拉开距离。
四、“写作”的考查要求中,今年增加了星号注解: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对此,广大考生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在答题和作文中,都要格外注重卷面的整洁特别是书写的规范,强化语言表达基本功和卷面审美意识。
应考中如果作文写作遇到叫不准的词,不要为图新鲜而贸然采用,可以换一个表意相近的词来代替。
也要注意今年语文仍然是网上阅卷,注意使用0.5毫米的黑色水笔答题,在规定区域答题,尽量认真地书写,浓淡适度,少涂抹,注意分要点有条理地答题。
(二)考前一个月复习侧重点(1)语基知识:弥补薄弱环节,及时查缺补漏。
我们一定要全面复习,要兼顾“热点”与“冷点”,不放过任何一个考点。
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尤其是薄弱环节,一定要强化训练,形成质变。
对近两年数列高考题的分析与复习建议
对近两年数列高考题的分析与复习建议陕西延安中学薛继宏2011年是陕西高考新课改的第二年,面对清新、鲜活的高考数学试题,总的感觉是:试题立意朴实又不失新颖,选材寓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很好的考查了考生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素养和潜能,着重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宽角度、多视点、有层次地考查了数学思维品质, 试卷结构稳定,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稳中有新,稳中有变。
尤其是对新课程中新增知识和传统内容有机结合,相比去年考查也更加科学和深化.试卷难易比例恰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及有效的区分度.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达到了考能力、考基础、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的。
这里我仅对这两年的数列考题做一定的分析,并针对备考2012年数列高考复习谈几点自已的看法与同行交流。
一、考试要求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2.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概念及其通项公式,前项和公式,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3.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通项公式解决数列的求和问题。
会解决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二、近两年的数列考题分析题型选择题(5分)填空题(5分)解答题(12分)类型文科理科文科理科文科理科2010年 5 9 16 162011年10 14 19 192010年理科第9题是充要条件与数列单调性的关系问题,文科第5题是框图求和问题。
文理科第一次将数列解答题放到了第一大题位置,均为求通项公式与数列求和问题,难度不大。
2011年理科14题和文科第10题均是一道数列求和小应用题,设置情境及内容完全相同,只是理科改成了填空题,而解答题题型与内容完全相同,都从去年第16题位置放到了第19题的位置,文理基本上没多大的区别。
2011年高考英语(新课改)复习策略2011年高考英语(新课改)复习策略
2011年高考英语新课改复习策略解析2010年,全国很多地区进入了新课改,新课改高考英语究竟怎么考?试卷结构如何?同学们该如何备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些都是学校、英语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整体上看,2010年各地新课改高考英语试卷都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和各省考试说明的要求编制,试题有较高的区分度。
试卷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基本命题思路,始终坚持了“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命题原则。
单项填空题着重考查在语境中的语法运用和对词义的正确理解,不拘泥于单纯的知识点,而加强了对知识点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完形填空更加注重篇章结构能力的考查,加强对“预阅”能力的考查,要从前后句和前后段的综合理解、推断中才能作出选择;阅读理解直接从文章中找答案的题目逐渐少了,主观推测的题目逐渐变了,出现“推测作者意图”的题目;改错题逐步弱化语法,增强篇章综合分析能力;书面表达从几种日常写作题型格式逐渐注重实际运用。
除此之外,部分省市的试卷中采用了新题型或在原有的题型上做了一些新的调整,从命题上更加“注重基础、强调应用、突出语篇、注重交际”,试题越来越注意题目设置的巧妙、灵活性、通用性、应用性、社会性。
越来越注意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渗透着新课改的思想。
变化篇:重基础→考点考查,稳中求进,尝试新题型。
通过认真分析2010年新课改后全国各省(市、区)的高考英语试题,新课改后各省(市、区)的高考英语试题有一些共性,也有一些差异。
基础知识:英语知识运用测试的内容基本为单项填空(语法和词汇知识)和完形填空。
差异性比较大的是广东省和陕西省。
广东省测试的方向为语言知识及运用,内容分为完形填空测试和语法填空测试两个板块。
陕西省在英语知识运用方面测试的方向为语音知识(满分5分)、情景对话(满分5分)、单项填空(满分15分)和完形填空(满分30分)。
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方面大部分地区测试的形式相同。
安徽、福建、浙江等3个地区阅读篇数为5篇;宁夏、海南、吉林、黑龙江、山东、陕西、北京、江苏、天津、辽宁等10个地区阅读篇数为4篇;广东、湖南、上海等3地区阅读理解只有3篇。
2011第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二、研究知识板块、知题型变化
语文的基础知识不再只限于汉语拼音、改 正错别字、词语使用(成语、虚词)、改病 句、连贯、文学常识、标点符号。而是把基 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自然结合,知识越来越趋 于综合,试题越来越打破常规,更侧重于能 力的综合考察,知识的实际运用。特别是从 去年开始的高校自主招生更是最好的说明。 因而我们复习语文基础知识时,也要适当打 破常规,有所突破,全面复习每一个知识点 的每一个方面。
二、研究知识板块、知题型变化
总体看,高考共考七道大题,11个知识点 1、汉字:字音、字形(改正错别字); 2、词语:词、成语(包括熟语); 3、句:词语使用的准确鲜明生动,修辞,简明连贯得体,改病 句; 4、标点符号、文学、文体常识; 5、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断句、翻译、理解文意、分析、 概括中心、人物、结合实际谈体会等; 6、诗歌鉴赏 7、背诵默写 8、社科、科技文、实用类文章阅读; 9、文学作品阅读、中国文化经典、世界名著阅读; 10、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仿写、扩写、缩写; 11、作文
2011年高考备考
第二轮复习策略
一、 2010年全国高考的变化
2010年(兼08、09两年)试卷整体分析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18套题。其中有15套由各省市自主命题,3套是 国家考试院统一的命题,其中有一套是国家考试院给海南、陕西进入新课 改后第一次高考的课程标准卷 。 1、全国卷(2套)从题型、分数、知识板块的分布、能力层级的考查与 09年基本保持一致,没有变化,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辽宁、四川、 天津、重庆与全国卷基本保持一致; 2、 北京是进入新课程后的第一年高考,变化较大。在文言文、文学作品 阅读后增加了各10分的结合实际谈体会的延展题; 3、 率先改革的四省市(广东、山东、宁夏)的三套高考语文试题与09 年相比变化不大;海南课程标准卷延续了08、09年的变化,值得重视; 4、08年江苏、浙江、福建也进入新课程改革,08年浙江、福建增加了名 著(论语、文化经典)阅读,09年高考考题浙江、福建稍有变化;08年江 苏的高考题变化较大,压缩基础知识,扩大文言、诗歌鉴赏题的分值(29 分),增加了40分加试题,09、2010年保持稳定。 总之,2010年全国卷十分稳定。四省市率先改革,其中三省市在08、09 两年考卷改革探索的基础上,2010年语文试卷各个方面更为稳定,为以后全 国进入新课程试卷改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们要密切注意全国高考的改革、变化,为高考复习注入新内容。 2011年考试说明、2010年全国各地试卷是我们研究高考的指挥棒,用来 指导我们高三第二学期的复习。
从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谈各科复习策略
从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谈各科复习策略2011高考考试大纲已经出炉,高考专家就其重点来谈一下各科如何复习,以及复习的方法及重点。
通过综合归纳,虽然全国各地的考试说明略有不同,但是几个重点是始终一致的。
今年的考试说明比以往略有变化,其中给出的参考样题也略有变化,希望同学们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免得在高考时因为题型不适应而措手不及。
我们来看各科考纲的重点和要求语文:突出对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
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包括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及评价等基本能力的考察;审美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文本艺术和科学美的感受、品味、赏析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见解及发现、创新能力的考察。
探究能力的考查,通常渗透在对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考查中。
数学:数学科高考注重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考察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四个层次,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了解、理解、掌握是对知识的基本要求。
具体的要求层次可以参考各地不同的考纲。
但基本都是2:3:5(或3:3:4)英语:英语科高考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含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其中,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及话题;对语言技能的考察包括听、读、写三项内容;对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考查将渗透在对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考查中。
生物:旨在考查能力,包括理解、实验与探究、获取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理解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011年高考复习策略
Ⅱ 只要
求讨
Ⅰ
论单 相理
Ⅱ Ⅰ
想变 压器
3、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每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均把“双基”作为 命题的立足点,同时又把主干知识作为 考查的重点,从而体现试卷内容的相对 稳定。因此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能会为 我们提供一定的复习方向,下面我们共 同分析一下近几年高考试题之间的关联 关系。
近几年高考题中的3-2
4.变压器 5.电能的输送 1.热敏特性实验 2.光敏特性实验 3.光电计数的基本原理 4.简单温度自动控制实验
总的感觉
一、结构方面:总体上继承了原来老教材的基本结构 和线索。
二、内容方面:新增加的知识内容不多(传感器)。 而且这些新增内容都比较注重基础性、连贯性和可读性, 对知识点的要求也不太高。
新、旧考纲的比较
主题
内容
要 求
说明
十、电磁感应
内容
要 求
说明
电磁 感应
1.导体切割磁感时,
电磁感应象、 磁通量 法拉第电磁 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涡流
Ⅰ Ⅰ Ⅱ Ⅱ Ⅰ
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只限于l垂直于B、v的 情况
2.在电磁感应现里, 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 各点电势的高低
3.不要求用自感系计
算自感电动势
体棒恰好运动到磁场区域下边界处返回,导体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
终与导轨垂直。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装置从释放到开始返回的过程中,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
(10山东理综)19.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 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为滑动 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1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1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及备考策略主讲胡国华从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的比较研究入手来分析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变化轨迹一、三年高考试题比较分析2008——2009——2010(一)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比较分析.注:蓝色字为与往年比有变化的题目。
1.全国卷Ⅰ2.全国卷Ⅱ3.全国新Ⅰ30分Ⅰ30分Ⅰ70分一、12分一、12分甲必考题1.字音1.字音一、9分2.成语2.成语1——3.社科文3.语病3.语病二、古诗文阅读4.连贯4.连贯(一)文言文(19分二、9分二、9分4——6.(9分5—7.自科文5—7.社科文7.文译(10分三、9分三、9分(二)古诗鉴赏8—10.文言文8—10.文言文8——9.(11分Ⅱ120分Ⅱ120分(三)名篇名句四、23分四、23分10.(6分11.译句(10分)11.译句(10分)乙选考题12.古诗(8分)12.古诗(8分)三、文学类阅读13.名句(5分)13.名句(5分)11.小说(25分五、22分五、22分四、实用类阅读14—17.散文14—17.散文12.人物传记(25分六、15分六、15分Ⅱ80分18.用词4分18.运用实词4分五、语言运用(20分19.补写文句5分19.运用虚词5分13.成语运用20.仿写文句6分20.文句仿写6分14.辩析病句七、60分七、60分15.表达连贯21.作文21.作文16.补写文句图画材料作文现实材料作文17.文句仿写猫不捕鼠关于“浅阅读”六、60分18.作文组合材料作文人才成长一、9分一、15分一、12分一、15分1—3.社科文1.字音1.字音1.字音二、32分2.字形2.字形2.字形4—6.文言文9分3.标点3.近义词3.成语7.文译10分4.词语4.语病4.语病8—9.古诗8分5.语病二、9分5.选诗句10.名句5分二、9分5—7.自科文二、22分三、25分6—8.社科文三、12分6—9.文言文(12 11—14.小说三、12分8—11.文言文Ⅱ117分10.文译(10分Ⅱ84分9—12.文言文Ⅱ117分11.古诗(7分四、24分Ⅱ114分四、19分12.文译(9分)15.字形(3分四、24分12.译句(8分)12.名句(6分)16.成语(3分13.译句(10分)13.古诗(6分)四、阅读(12分17.连贯(3分14.古诗(8分)14.名句(5分)(一)社科文18.语病(5分15.名句(6分)五、8分13——15.(12分)19.词语填空(5分五、12分15—17.社科文五、阅读20.文句补写(5分16.概括文段4分六、(18分)(二)散文五、60分17.仿写文句(4分)18—21.散文16—19.(22分)21.作文18.表达得体(4分)七、(12分)六、选做题哲理诗材料作文六、18分(选做)22.选对联(3分20.阅读延伸(6分23.压段(3分21.新闻短评(6分生长环境19—22.(一)小说19—22.(二)报道七、60分24.图文转换(6分七、60分21.作文八、60分21.作文名言材料作文25.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光明和阴影“我生活的世界”早8.湖北卷9.四川卷10.江西卷11.重庆卷一、15分一、12分一、15分一、15分1.字音1.字音1.字音1.字音字形2.字形2.字形2.字形2.成语3.用词3.用词3.成语3.标点4.语病4.语病4.语病4.连贯5.标点二、9分5.连贯二、12分5—7.社科文二、9分二、9分6—9.社科文三、9分6—8.社科文5—7.自科文三、9分8—10.文言文三、12分三、9分10—12.文言文9—12.文言文8—10.文言文Ⅱ114分Ⅱ120分Ⅱ114分Ⅱ120分四、24分四、23分四、24分四、22分13.译句(10分)11.译句(10分)13.文译(10分)11.断句文译(10 14.古诗(8分)12.古诗(8分)14.古诗(6分)12.古诗(6分)15.名句(6分)13.名句(5分)15.文识名句(8分)13.文识名句(6分)五、18分五、22分五、21分五、22分16—19.散文14—17.散文16—19.散文14—17.散文六、12分六、15分六、9分六、16分18.修改语病(4分)20.化诗为文(4分)18.压缩语段(5分)20.压缩语段(4分)19.改写句式(4 21.写开场白(4分)19.化诗为文(6分)21.图文转换(5分)22.图文转换(4分)20.文句仿写(4分20.写对联(4分七、60分七、60分七、60分七、60分23.作文21.作文22.作文22.作文组合材料题作文哲理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幻想”“点线面体”《找回童年》《难题》12.福建卷13.广东卷14.江苏卷15.浙江卷150分Ⅰ24分150分Ⅰ24分一、古诗文(27分)一、12分一、15分一、18分1.名句名篇(6分)1.字音1.字音1.字音2. 文言文(15分2.成语2.成语2.字形3. 古诗(6分)3.语病3.提关键词3.用词二、名著经典(16分)4.连贯4.作家作品、表达4.语病(一)名著阅读二、35分二、19分5.压段7——8.(10分)5—8.文言文5—8 文言文6.修辞(4分(二)经典阅读Ⅱ126分三、10分7.写海报(5分9.(6分)9.断句文译(10分)9——10.古诗鉴赏二、现代文阅读(32三、现代文(24分)10.古诗(7分)四、8分(一)8—11社科文(一)社科文11.名句(6分)10.名篇名句(二)12—16散文10——12.(9分)三、(16分)五、文学类(23分)三、古诗文阅读(34(二)选考(15分(甲)散文13—15 12—15.社科文11—14.散文(一)文言文17—21(18分)(乙)社科文13—15 四、选读(15分)六、社科文(15分(二)22—23古诗(6 四、语言文字(13分16—18.文学类15——17 (三)24.论语(4 16.连贯、语病(3 19—21.实用类四、古诗文默写(6 17.概括简述(10分五、12分六、70分25.名句六、写作(70分)22.看图写话(6分)18.作文七、60分17.作文23.节目主持(6分)命题作文25.作文典故材料作文六、60分“绿色生活”命题作文“格林童话的诞生”25.作文附加题《角色转换之间》命题作文一、文言文10分《与你为邻》二、名著阅读15分三、分析概括15分16.辽宁卷17.上海卷18.北京卷Ⅰ阅读题70分Ⅰ80分Ⅰ27分甲、必考题一、16分一、15分一、现代文(9分1—6社科文1.字音1—3.社科文二、20分2.成语二、古诗文(36分7—12.散文3.语病4—6文言文(9分三、6分4.文学常识7.文译(10分)13.名句5.连贯8——9.古诗(11分四、8分二、12分10.名篇名句(6分14—16.古诗6—9.文言文乙、选考题三、文学类25分五、17分11.散文17—21文言文(1)Ⅱ123分四、实用类25分六、13分三、30分12.社科文22—26文言文(2)10.阅读延伸(10分)Ⅱ表达题80分11.断句(5分)五、语言文字(20分) Ⅱ70分12.名句(8分)13.成语28.作文13.古诗鉴赏(7分)14.语病组合材料作文四、(8分)15.连贯“数罟不入洿池”14——15.社科文16.用词五、(25分)17.仿写16——19.散文六、60分六、60分21.作文20.作文哲理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取与舍”《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二)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比较分析全国卷Ⅰ全国卷Ⅱ重庆卷Ⅰ30分Ⅰ30分Ⅰ30分一、12分一、12分一、12分1.字音1.字音1.字音2.成语2.成语2.字形3.语病3.语病3.用词4.连贯4.连贯4.语病二、9分二、9分二、9分5—7.社科文5—7.社科文5—7.自科文三、9分三、9分三、9分8—10.文言文8—10.文言文8—10.文言文Ⅱ120分Ⅱ120分Ⅱ120分四、23分四、23分四、22分11.译句(10分)11.译句(10分)11.断句文译(10分)12.古诗(8分)12.古诗(8分)12.古诗(6分)13.名句(5分)13.名句(5分)13.名句作家作品6 五、22分五、22分五、22分14—17.散文14—17.散文14—17.散文六、15分六、15分六、16分18.用词4分18.用词4分18.解读寓意(4分)19.看图写话5分19.联词成话5分19.文句补写(4分)20.仿写6分20.仿写6分20.文句改写(4分)七、60分七、60分21.病句标点(4分)21.作文21.作文七、60分寓言材料作文组合材料作文21.作文兔子学游泳发明创造命题作文“我与故事”安徽卷山东卷天津卷湖南卷Ⅰ66分Ⅰ36分Ⅰ33分Ⅰ33分一、9分一、15分一、12分一、15分1—3.社科文1.字音1.字音1.字音二、32分2.标点2.字形2.字形4—6.文言文9分3.近义词3.近义词3.成语7.文译10分4.成语4.语病4.语病8—9.古诗8分5.语病二、9分5.对联10.名句5分二、9分5—7.社科文二、9分三、25分6—8.社科文三、12分6—8.自科文11—14.小说三、12分8—11.文言文三、22分Ⅱ84分9—12.文言文Ⅱ117分9—11.文言文(9分四、24分Ⅱ114分四、19分Ⅱ117分15.字形四、24分12.译句(8分)12.文译(9分)16.成语13.译句(10分)13.古诗(6分)13.明义(4分)17.语病14.古诗(8分)14.名句(5分)四、13分18.看图写话15.名句(6分)五、8分14.古诗(5分)19.写对联五、12分15—17.自科文15.名句(6分)20.文句补写16.概括文段4分六、(18分)五、(17分)五、60分17.续写文句(4分)18—21.散文16—19.散文21.作文18.看图写话(4分)七、(12分)话题材料作文六、18分(选做)22.找关键词3分六、14分“弯道超越”19—22.(一)散文19—22.(二)访谈录23.作家作品补写文句4分21.文章赏析七、60分24.写推广语、启示七、60分21.作文八、60分21.作文命题作文25.话题题文命题作文“见证”“我说90后”踮起脚尖湖北卷四川卷江西卷Ⅰ36分Ⅰ30分Ⅰ36分一、15分一、12分一、15分1.字音1.字音1.字音2.字形2.字形2.近义词3.用词3.用词3.成语4.语病4.语病4.语病5.标点二、9分5.连贯二、12分5—7.自科文二、9分6—9.自科文三、9分6—8.社科文三、9分8—10.文言文三、12分10—12.文言文9—12.文言文Ⅱ114分Ⅱ120分Ⅱ114分四、24分四、23分四、24分13.译句(10分)11.译句(10分)13.文译(10分)14.古诗(8分)12.古诗(8分)14.古诗(6分)15.名句(6分)13.名句(5分)15.文识名句(8分)五、18分五、22分五、21分16—19.散文14—17.小说16—19.散文六、12分六、15分六、9分20.文句补写(4分)18.看图写话(6分)20.文句改写(4分)21.概括文意(4分)19.找关键词(4分)21.情境写话(5分)22.评价书名(4分)20.文句仿写(5分七、60分七、60分七、60分23.作文21.作文22.作文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现实材料作文“站在_____的门口”“熟悉”“兔首拍卖”福建卷广东卷江苏卷浙江卷150分Ⅰ24分150分Ⅰ24分一、古诗文(27分)一、12分一、15分一、18分1—5 1.字音1.字音1.字音(一)名句2.成语2.语病2.字形(二)文言文(15分3.语病3.下定义3.用词(三)古诗(6分)4.连贯4.句式4.语病二、名著经典(16分)二、35分二、19分5.连贯6—8 5—8.文言文5—8 文言文6.写解说词(一)文学名著10 Ⅱ126分三、10分7.语境写话(二)文化经典69.断句文译(10分)9.古诗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三、现代文(12分)10.古诗(7分)四、8分(一)8—11社科文9—11社科文11.名句(6分)10.名句(二)12—16小说四、选读15分三、16分五、文学类(23分)三、古诗文阅读(34分)(甲)散文12—14 12—15.社科文11—14。
2011年高考备考指导意见
2011年高考备考指导意见学科:语文2011年我省高考拟采用全国新课程试卷,现根据2010年全国新课程试卷命题特点,对2011年高考备考提出备考建议,仅供参考。
一、新课程高考试题特点1.结构与分值的设置: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主客观题均有,先必考题(45分),考查内容有现代文阅读(9分)、古代诗文阅读(36分)[文言文阅读(19分)、古代诗歌阅读(11分)、名篇名句默写(6分)];后选考题(25分),考查内容一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类是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主客观题均有,先语言文字运用(20分),前三题是客观题(9分),2010年考查内容是成语、语病和衔接,后两题是主观题(11分),2010年考查内容是补写和仿写;后写作(60分),2010年考查内容是新材料作文。
相比大纲卷的变化:①考查内容的顺序和分值有所调整(见上);②把原来第一、六两个大题合并为一个大题放在写作之前,分值由原来的27分减少为20分(-7分);③一开始就使学生进入阅读状态;④选考文本阅读中增加了探究性试题。
2.形式调整体现课改理念:①“必考题”和“选考题”的设置,落实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础性”和“选择性”要求;②选考以模块为单位进行,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
③增加了阅读的分值(+3分),更好地体现了“感受••鉴赏”“思考•领悟”等课程目标的要求;④选考文本阅读中探究性试题的设置,着重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⑤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的分值(+3分),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的考查;⑥增加了名篇名句默写的分值(+1分),体现了对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⑦减少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分值(-7分),字音字形等需要识记的死知识的考查弱化,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二、高三备考建议2011年我省高考拟采用全国新课程试卷,2010年全国新课程试卷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1)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2)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3)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4)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策略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策略一、解读考试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回归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
这既是江西高考语文试卷自主命题的指导思想,也是江西省语文高考命题的特色。
1、回归教材的十大方面:①必修1-5的现代文中有注解的字音、字形、字义要关注。
高考试卷中曾出现过的“刮目相看”就曾经在初中教材中出现过。
“情不自禁”就在巴金的《小狗包弟》中出现过。
②必修1-5的现代文中出现的典型标点要关注。
高考语文曾考过《荷塘月色》中的标点。
《包身工》中的句子: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同;包身契上写明三年期间,能够做满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
这个句子中的逗号和破折号及为什么不用引号值得思考。
③必修1-5的现代文中逻辑严密的句子要关注,排序题往往以这些句子为素材。
(当然今年的排序题素材可能来自课内也可能来自课外。
)④熟悉现代文的主旨和写作特色以便于做大阅读中的比较题。
要进行比较其(如“雁叫声”)表情达意的异同(与课文进行比较)⑤熟悉学过的骈文、古诗文,便于做比较鉴赏题。
⑥注意文言实词、虚词的典型用法。
文言实词的检测不仅在选择题中也在翻译题中。
文言翻译题在评卷时课文中出现的典型实词用法一定会设得分点。
⑦默写:5选4,8分,考纲中列举了篇目。
43篇古诗文(必修1—5可能是3题,《先秦诸子》1题,《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题)⑧必修教材中《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几篇文章值得好好读,因为其中涉及了不少诗歌知识。
⑨必修4:《逻辑与语文》很重要,它可能出现在科技类文章的阅读中,要进行梳理。
⑩熟悉文言文的某些观点。
如必修2的《赤壁赋》(宇宙观)《兰亭集序》(人生观)《游褒禅山记》(力、志、物、意的关系);《劝学》《过秦论》《师说》《寡人之于国也》《逍遥游》等文中所涉及到的观点等。
(《兰亭集序》《赤壁赋》的观点相左,《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有环境保护思想,《陈情表》中的“孝”与《出师表》中的“忠”的比较;《逍遥游》中的不自由王国与自由王国。
2011年高考复习,策略,必读提高高考复习的有效性
提高高考复习的有效性在前阶段的高三化学复习中,我们对各章节知识点都基本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复习,通过复习,学生基本上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并初步形成了知识体系,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对知识点的掌握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条理性,解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审题能力不足,不能迅速全面地提取题目信息,思维缺乏敏锐性导致解题速度缓慢;答题时,出现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考虑不全面,表达能力不够,表达缺乏针对性等。
因此,今后复习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系统化、条理化、熟练化,提高解题能力、文字叙述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作用。
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通常是针对高考中的一些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知识,分专题进行复习。
在各专题的复习中,主要包括知识点的讲解、习题的精选、习题及检测卷的讲评等几个方面。
如何使复习更有效呢?本人就针对上述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想法。
一、资料的选择我们建议选择《世纪金榜》或《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等第二轮复习用书,在使用时应教师先做习题,删去不适合的题目后再让学生做题。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自己编写复习用书(最好),自己编写试题。
通过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优。
帮助学生走出题海,提高复习效率。
二、时间的安排建议在3——4月以做综合试卷为主,兼顾知识专题的复习和考查,完成专题复习,5月学生回归课本,内化复习过的知识点,并做适应性综合考试训练。
三、复习中的突破策略1、知识点的复习。
一忌面面俱到,缺乏重点,缺乏针对性。
在第一轮复习中各章节的知识点已经比较全面地进行了复习,如果在第二轮复习中,再针对一个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面面俱到的复习,势必有“炒冷饭”之感,令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再者时间也不允许。
二轮复习重在强化化学主干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对已经基本掌握的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
20112011年高考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四、2011年理综生物试题的特点
1、回归教材重基础
1.1立足教材
• 一是选择题的选项在教材中直接能找到 • 二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作为考题的背景材 料 • 三是内容立足于教材,考生需要运用教材中生 物学科的专业名词、专有术语进行回答 • 四是回答考题时必须理解与掌握课本中的相关 图解
1.2重视基础
2011年高考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成都经开区实验高级中学 夏茂林
一、网上阅卷带来的评卷新变化
1、网上阅卷的好处
• • • • (1)公平性 (2)评分更加公正准确 (3)网上阅卷不存在漏加、错加分问题 (4)网上阅卷可以对阅卷实施实时监控, 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考生利益
2、阅卷流程
(1)完善标准 省考试院评分标准(命题人员制定的评分标准)→学 科评议组根据考生情况完善评分标准(一天)→阅 卷老师熟悉标准试评完善评分标准(一天,上午开 一个多小时会,会后熟悉标准试评完善评分标)→ 第二天进入正平 (2)评阅流程 阅卷流程是:评卷、仲裁、质检,采用“双评”加 “仲裁”最后是“质检”的三重保险的阅卷模式, 确保了阅卷的公平、公正、准确的阅卷原则。
31题Ⅱ(14分)
得分 得分比例 % 得分 0 1 2 3 4 5 6 7 12.12 6.42 15.22 13.84 14.5 13.29 7.69 7.74 8 3.72 9 2.36 10 1.92 11 0.52 12 0.72 13 14
得分比例 %
0.05 0.12
三、总体分析
试题继续坚持“平稳过渡、稳中求进、稳 中求新”的思想;试卷的整体格局、考查的知 识落点以及题目的质量,都和2009年、2010 年基本一致;全卷所考查的内容给考生和教师 传递的信息是“贴近教材、贴近生活、朴实无 华、简短明快”,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有效传 承的命题思路十分明朗,给人以熟悉、亲切、 清新、平和的感觉。同时试题也彰显了高中新 课程的理念,继续引导师生重视科学素养的培 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011年高考备考思路
寿县迎河中学2011年高考备考思路2010年高考已经过去,2011年高考亦不足百日。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学校高考的期望值不断攀升。
可以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牵动民心,关乎民愿。
高考质量成了衡量教育的最重要尺度,高考质量事关学校形象,决定学校的生存发展。
因此,学校面临的高考竞争一天比一天激烈,承受的压力一年比一年大。
我们迎河中学2011届高三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
这一届小学升初中时赶上五改六,全部是农村小学上来的学生,生源质量相当差。
进入高中以后,开始很多学生上课听不懂课,经过高一、高二的磨炼,成绩有所提升。
但是进入高三以来,多次月考成绩都不理想,因此在2011年高考备考工作中,我们在坚持成功经验的同时,更需要适时调整工作思路,以应对严峻的挑战。
为了实现2011年高考目标(重点上线保持稳定,力争有所突破,本、专科有增无减),我们十分重视备考工作,及早着手,统筹安排,确定的基本备考策略是: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团体,关键在落实。
围绕这一思路,我们主要强抓了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一、严把集体备课关、课堂教学关、资料选用关1、严把学科组集体备课关充分发挥备组长的核心作用,加强备课组的集体研究,发挥集体潜能。
在高考备考交流会上,请上一届高三备课组长把科学有效的高考备考经验介绍给2011届高三教师,并对2011年高考备考提出宝贵的建议,做到备考工作前后衔接。
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以诊断为目的,集思广益,优势互补。
每周安排一次集体备课,研究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深广度,探讨复习课的组织方法和最佳教学模式,尽量做到“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统一,讲评统一”,力求提高课堂效率。
2、严把毕业班课堂教学关课堂教学是高考备考的主战场,课改后的新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如何才能抓好基础,培养能力,是高考复习中师生要把握的关键。
为了严把毕业班课堂教学关,我们重点加强对毕业班授课教师的推门听课。
从两年新课改高考卷谈2011年高考复习策略
从两年新课改高考卷谈2011年高考复习策略陈硕罡吴国建(322100)浙江省实施新课程高考已经两年,两年的新课程高考,初步形成了浙江省高考的命题风格。
为更好地寻求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探讨数学高考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将在分析2009、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基础上,提出2011年高考复习备考的若干思考和建议,与同仁们探讨。
一、近两年浙江高考卷回顾先看以下表格表一2009及2010浙江高考数学(理)试卷结构从以上表格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近两年浙江高考数学(理)试卷命题的以下特点:1、依据《考试说明》,总体保持稳定试题命题严格依据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以能力立意为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解决问题能力与数学素养的考查。
试卷的总体结构、题型和难度基本稳定,起点较低,阶梯递进,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为命题出发点,全面考察了数学的基本知识,突出对数学本质理解的考查。
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常考常新,如2009年与2010年理科的21题考查的都是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2题考查的都是函数与导数知识等,知识点分布较广而且稳定,没有出现所谓“边缘”的问题。
2、强调思想方法,考查思维能力数学考试是一项限时解答问题的专项思维运动。
两年浙江高考绝大多数试题以简单的问题、常见的背景、基本的方法呈现,考查运算、空间想象和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
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等都是考查的重点。
如2010年第10、17、22等题,对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的考查,浓墨重彩、淋漓尽致。
2010年第20题,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两次翻折后再解决第二问,学生普遍反映并不容易。
尤其是2009、2010年的压轴题,不仅需要数式计算、变形化简等基本功,而且对导数知识、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尤其是含参数的函数和方程间的关系及等价转换,和零点、根的分布,根与系数的关系,判别式等重要知识点、基本方法需要非常纯熟,不仅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能力,而且还需要理性思维的抽象力及对数学本质理解的深刻性,数学工具运用的熟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两年新课改高考卷谈2011年高考复习策略
陈硕罡吴国建(322100)
浙江省实施新课程高考已经两年,两年的新课程高考,初步形成了浙江省高考的命题风格。
为更好地寻求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探讨数学高考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将在分析2009、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基础上,提出2011年高考复习备考的若干思考和建议,与同仁们探讨。
一、近两年浙江高考卷回顾
先看以下表格
从以上表格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近两年浙江高考数学(理)试卷命题的以下特点:
1、依据《考试说明》,总体保持稳定
试题命题严格依据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以能力立意为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解决问题能力与数学素养的考查。
试卷的总体结构、题型和难度基本稳定,起点较低,阶梯递
进,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为命题出发点,全面考察了数学的基本知识,突出对数学本质理解的考查。
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常考常新,如2009年与2010年理科的21题考查的都是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2题考查的都是函数与导数知识等,知识点分布较广而且稳定,没有出现所谓“边缘”的问题。
2、强调思想方法,考查思维能力
数学考试是一项限时解答问题的专项思维运动。
两年浙江高考绝大多数试题以简单的问题、常见的背景、基本的方法呈现,考查运算、空间想象和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
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等都是考查的重点。
如2010年第10、17、22等题,对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的考查,浓墨重彩、淋漓尽致。
2010年第20题,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两次翻折后再解决第二问,学生普遍反映并不容易。
尤其是2009、2010年的压轴题,不仅需要数式计算、变形化简等基本功,而且对导数知识、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尤其是含参数的函数和方程间的关系及等价转换,和零点、根的分布,根与系数的关系,判别式等重要知识点、基本方法需要非常纯熟,不仅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能力,而且还需要理性思维的抽象力及对数学本质理解的深刻性,数学工具运用的熟练性。
这不仅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全面展示数学素养提供了广阔空间,而且还可测量学生在不同背景下发现问题、挖掘内涵、解决问题的潜能。
3、突出课改理念,提倡应用探究
《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构造数学模型加以解决。
正如数学教材前言指出,数学是有用的,它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应用意识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2009年理科14题的峰谷电表问题和2010年理科19题的促销活动让人感觉到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觉得数学原来也可以离生活如此之近。
2009年理科15题组合数的推广和2010年理科14题二项展开式系数的猜想则较好的考查了学生“观察探索、思维归纳、猜想迁移”的能力。
2009年理科20、22题的问题(2)和2010年22题问题(2)都是存在性的探究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会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自主探究的教育理念。
4、注重稳中求变,推出创新题型
近两年的试卷初给人的感觉是难。
其实所谓的难,是因为出现了部分“创新题”。
创新题因为其题目背景的广阔,问题设计的巧妙、语言表述的新颖而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创新题与传统题相比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
如2010年第19题概率统计题由往年的摸球模式变化为今年的促销活动。
2009年的10、14、17、19、22等题,都融入了新课程的理念,入手容易深入难,可谓是题题创新、道道经典,很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达到了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目的。
二、对2011年高考复习的思考和建议
分析历年高考试题的目的不是要押题猜题,而是要遵循高考规律,把握命题方向,寻求高考对策。
如何更有效的进行高考复习,在2011高考取得佳绩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1、研读《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对高考数学复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高三教师应当认真研读《考试说明》。
同时,要加强对近两年浙江省高考试题、全国卷及其它省份高考试题的研究,寻找命题特征和规律,从而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在高考复习中狠抓主干知识和考试重点,不搞题海战术,不做偏题怪题,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努力实现高考复习中的“轻负高效”。
2、发挥教材作用,构建知识网络
目前的高三复习教学问题很多,许多时候数学课堂变成了“做题、讲题”的机械训练,忽视对基本知识梳理总结和基本方法的归纳提升,耗时长,效率低,教得枯燥,学得乏味。
其实,高考试题“源于书本又略高于书本”,平凡中见神奇,朴实中考素质,其解题思路、方法、思想都可以在教材里找到其影子,因此教材应当成为复习教学的重要依据。
高考复习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准确理解和记忆每一个知识点,重抓主干知识,弄清重点难点疑点,不留空白和隐患。
复习课中的数学教材处理应当做到:数学背景生活化、数学内容结构化、数学知识考点化、数学问题试题化,可将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整合,通过题组教学等形式提高复习课效率。
如近几年在全国各地高考都出现了用向量工具来表示三角形中“心”的问题,对
这一类问题的复习,我们就可以设计如下题组:
(1)已知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若CB PA PB λ=+
,则点P 在 ______________; (2)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及平面内一个点P ,满足PA PB PC AB ++=
,则( )
A 点P 在ABC ∆内部
B 点P 在AB
C ∆外部
C 点P 在AB 边所在直线上
D 点P 是AC 边的一个三等分点
(3)已知ABC ∆,G 为ABC ∆内一点,0GA GB GC ++=
,则G 为 ______________;
(4)O 是平面内一定点,A 、B 、C 是平面内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OP OA AB AC λ=++
则
点P 一定过ABC ∆的______________;
(5)将上题条件改为()||||
AB AC
OP OA AB AC λ=++
,则点P 一定过ABC ∆的 _____________; (6)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动点P 满足:
()(0)2||cos ||cos OB OC AB AC
OP AB B AC C
λλ+=++> ,则动点P 恒过 _____________;
(7)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G 是ABC ∆平面上一点,且满足0a GA b GB c GC ⋅+⋅+⋅=
,则G 是
ABC ∆的_____________;
(8)已知非零向量,AB AC 满足1
()0,2
||||||||AB AC AB AC BC AB AC AB AC +⋅=⋅=
,则ABC ∆为_____________;
3、关注创新试题,强化阅读能力
推陈出新,众多创新试题的出现是近两年高考试卷的一个亮点。
鉴于应试教育的现实,许多学生更习惯于做熟题而不适应做“生题”、“新题”。
而创新题往往情景新颖、信息量大、题目偏长,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阅读和审题能力。
事实上,两年高考创新题得分率往往偏低或过低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学生存在数学阅读障碍。
如2010年第10题:设函数的集合⎭
⎬⎫
⎩⎨⎧-=-
=++==1,0,1;1,21,0,21)(log )(2b a b a x x f P ,平面上点的集合Q=⎭
⎬⎫
⎩⎨⎧
-=-
=1,0,1;1,21,0,21),(y x y x ,则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P 中的函数)(x f 的图像恰好经过Q 中两个点的函数个数是( )
A .4
B .6
C .8
D .10
此题中信息量很大,既包括集合及其元素个数、函数用图像平移等知识、又包括坐标、点在曲线上等内容,叙述方式不同于一般,部分学生对集合中元素个数计算就出现差错,导致在分类讨论中出错。
针对这一现象,在复习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数学阅读教学,注重数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学生既能从普通语言中捕捉信息,将普通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又能正确理解数学的各种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并能相互转化,既能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又能条理清晰、准确流
畅地表述问题解决过程。
4、注重学习规范,减少“无谓”失分
当学生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考试已经不仅仅是考知识而是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谨的思维、周密的推理、规范的书写等。
很多平时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在高考的时候差异很大成绩,主要是考试时的心理状态和考试习惯决定着学生的发挥程度。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严格要求,倡导一种认真的态度,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努力做到“平时如考时,考时如平时”,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无谓的失分。
另外,从近两年高考来看,分散难点多题把关是一种命题趋势,除了解答题,选择填空都有把关题,对于难点提前出现,很多学生往往慌了神,最后导致不能正常发挥水平。
对此,我们平时要强化学生的毅力训练,要求学生面对新题难题时要积极调整心态,努力做到: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易人易我不大意,确保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少失分,高难题多得分,把关题要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