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2)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2)
药品
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其它
火柴、课件、学案等


教学问题
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问题1: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世界上的物质无时无刻地都在发生着各种变化。“化学”,即变化之科学。你见过自然界和生活中发生的这些变化吗?这些变化都有哪些基本特征?
问题2: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性质。这些性质,有些是“内在”的,有些是“外显”的。你能举出生活中表现物质性质的例子吗?
课题
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知道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的现象,初步学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会归纳与整理知识的方法;
【演示】实验1-1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1-1
(1) 给水加热发生的变化
(2) 将硫酸铜晶体研磨
(3) 向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4) 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里滴加稀盐酸
【想一想】
1.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2.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2.通过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

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与本质区别
教学难点
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上册教案: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案 (第2课)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上册教案: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案 (第2课)

备课时间:201 年月日授课时间:201 年月日总课时:第课时课题(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共需 2 课时此为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能够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2.了解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合作讨论主备人梅明春课型新授课教学重难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课前检测】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菜刀生锈 B。

牛奶变酸C.煤气泄漏遇火爆炸 D。

蒸汽锅炉爆炸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3.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火星四射 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四氧化三铁 D.固体质量增加4.古代人类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使物质发生的变化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A.建筑房屋 B.烧制陶器 C.用麻织布 D.磨制石器【情境引入】两块金属片,一为铜片,一为铝片,你能区分开来吗? 说出具体的方法。

【问题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实例【问题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辩一辩: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E、木棒受力折断。

比较:“铜绿受热分解”是什么变化?【小结】描述性质时有一些重要的字:【问题三】物质用途和性质的关系讨论演示【实验1-2】课本第9页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氧气二氧化碳【小结】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用途()重点:1.注意闻气体的方法----扇问2.根据性质推测他们的用途3.思考: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区别方法?反馈练习1.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A.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会放出气体;B.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变成铜绿;C.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变成铜绿;D.常压下,水在100℃时能沸腾;E.水受热后沸腾变成水蒸气;F.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可以燃烧;G.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燃烧,生成白色粉末。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物质的性质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的第一个课题,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三节正式的化学课。

本课时结合上节课学习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关知识,透过化学变化过程的揭示,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以及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为今后学习某一物质的性质以及从分子、原子层面认识物质性质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相关知识以及基本了解,能基本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不了解,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区分。

对实验过程的相关步骤也了解不深。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展示:水、铁块、铝、氧气的照片。

提问:观察下列物质,你能说出它们哪些性质?学生:回答(二)、新课讲授环节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问:物质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是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学生:思考。

PPT展示:蜡烛燃烧、灭火、切菜,登山等图片。

学生:观察并回答。

总结: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比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比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实验探究:实验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介绍。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4.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四、教学难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 运用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物质的基本概念、分类等,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知识讲解】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介绍。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案例分析】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如水的沸腾、铁的生锈等。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物质变化和性质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验过程和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设置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教案

课题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根据物质的用途判断应用的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是世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根据物质的用途,判断该用途应用的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具准备一集气瓶氧气、一集气瓶二氧化碳、小木条。

课前预习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可燃性、还原性、腐蚀性等。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

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填“性质”或“用途”)描述物质的性质时要注明条件。

进行新课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些简单介绍。

[阅读教材]熔点、沸点、密度的相关内容。

[小结](1)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3)密度: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拓展]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1-2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思考]上面总结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小结]物理性质:两者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一知识点2物质的性质和[思考]物质的变化、要点提示: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第一章:引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索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教学内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定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关系。

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4. 教学步骤引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讲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定义。

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 作业第二章:物质的溶解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溶解的概念和条件。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物质的溶解过程。

2. 教学内容物质的溶解的定义和条件。

物质的溶解过程的实验观察。

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的溶解的概念和条件。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溶解过程。

4. 教学步骤引入物质的溶解的概念和条件。

讲解物质的溶解的定义和条件。

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溶解过程。

5. 作业第三章:物质的变化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物质的变化。

2. 教学内容物质的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物质的变化的实验观察。

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的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

4. 教学步骤引入物质的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讲解物质的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

5. 作业第四章:物质的性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的类型和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物质的性质。

2. 教学内容物质的性质的类型和特点。

物质性质的实验观察。

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性质的类型和特点。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性质。

4. 教学步骤引入物质的性质的类型和特点。

讲解物质的性质的类型和特点。

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释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介绍。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

4.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实验过程和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确保实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实验视频和图片等。

3. 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包括实验指导书和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或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2. 讲解:介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特点,解释不同物质的性质。

3. 实验:安排一到两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物质的性质来解释实验结果。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巩固学生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物质变化和性质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实验报告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的掌握情况。

3. 设计一份综合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物质变化和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保存、药物制作等。

2.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和文章,增加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3. 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或科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性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能正确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上节课中,我们讲了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板书: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师: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我们将物质在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分别叫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酸性、碱性等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延展性、溶解性等探究:在描述变化和性质时有什么不同?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不能、会、不会、可以、不可以、易、难等。

)例如:(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2)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课堂练习1.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

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 083.4 ℃;③沸点为2 567 ℃;④密度8.9 g/cm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⑩铜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生提高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自我提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并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5.教学内容与过程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如实验操作、观察现象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概念图等方式,整理和归纳所学知识。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4.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2.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2.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本质区别,能够正确判断物质的性质类型。
3.学会使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研究物质的变化,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2.教师讲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3.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判断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氧气助燃性、铁的还原性等。
4.教师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的烹饪、药物的制作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案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案2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1)物理变化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②伴随的现象:物质_____________的改变;物质____________的改变。

(2)化学变化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又叫_____________。

②伴随的现象:____________改变、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等。

③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1)物理性质概念: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硬度、熔点、挥发性、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概念: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等。

(3)尝试练习冰融化成水属于变化,判断依据。

表现性质。

面包发霉属于变化,判断依据。

表现性质。

【合作探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阅读P8~P9 课文内容及有关插图回答下列问题: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思考:(1)归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说出二者的区别。

(2)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描述?(3)物质的物理性质只有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吗?试举例说明。

(1)仔细辨别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一门以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一门以

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燃烧时熄灭后练习: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中一定含、元素。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问: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呼出的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

)2.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有什么不同。

(板书: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边做实验边完成下表)1.在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探究之前,给学生提供四条信息:(见第14页)2.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将实验仪器放好,然后让学生收集“呼出的气体”。

步骤如下: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然后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至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

(教师演示,让学生根据示范收集“呼出的气体”)另外,取出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探究以下问题,提醒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1)分别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两个瓶子中分别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滴入澄清石灰水后,两只瓶子中的石灰水都会变浑浊,但是呼出气体瓶中的石灰水更浑浊一些;说明了在空气与人呼出气体中都含有二。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教案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教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神奇的“化学”【演示实验】课前准备,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在白纸1上用无色的酚酞试液写上两个大字“化学”,晾干;课上,用喷壶向白纸2上喷氢氧化钠溶液,无变化,接着再向白纸1上喷氢氧化钠溶液,这时白纸1上出现两个红色的大字“化学”,学生很惊讶。

同学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内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提出问题 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

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胆矾研碎石灰石和盐酸反应课堂讨论知识拓展(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形状的改变(矿石粉碎等),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

凡是状态、形状、某些能量形式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况且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放出这三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板书设计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课堂展示水、铁丝、食盐、粉笔、食醋、酒精等,请同学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不同性质,比如颜色、气味 、状态、硬度、溶解性、能否燃烧等。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出问题 物质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是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讨论交流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相关问题,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区别方法是否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4、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教师做 [实验1—5] ,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推测密度大小,小心地闻气体的气味,用点燃的木条检验它们能不能支持燃烧。

(2) 学生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填写下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氧气——色——味——态,密度—

使燃着的木条——
二氧化碳——色——味——态,密度—

使燃着的木条——
(3)讨论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5、课堂小结:
让一部分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内容,其他学生补充。

6、当堂达标:
一、预习后完成自学检测
填空:1、胆矾的颜色是_________色。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劈成块
B.西瓜榨成汁
C.残雪化成水
D.高粱酿成酒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电解水 B.钢铁生锈 C.木材燃烧 D.玻璃破碎
3.“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
B、洗菜
C、苹果榨汁
D、葡萄酿酒
4.下列物质所发生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镁带燃烧 C.矿石粉碎 D.海水嗮盐
5.物质世界千姿百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煤气燃烧
C.铁锅生锈
D.食物腐烂
6.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海啸,在海啸灾难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木折断 B.房屋倒塌 C.铁轨生锈 D.道路冲毁7.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B.被雨淋湿的自行车车圈上出现锈渍
C.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D.水放进冰箱一断时间后结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