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人物 教育硕士专用
总结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100个人物
1、利托尔诺:《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人民的教育》——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2、孟禄:《教育史教科书》——教育的心理起源学说;3、叶澜:《教育概论》——教育的交往起源学说;4、《中庸》:“修道之谓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环境决定论”;《荀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词最早出处;《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道德”二字最早合用;6、《学记》:①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相传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②“教学相长”“长善救失”;③“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的政治功能;④“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主体性原理;⑤“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7、昆体良(古罗马):《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8、《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9、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10、孔子: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性相近,习相远”;④最早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11、墨子:①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②“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环境决定论”;12、老子:一切回归自然;13、朱熹:“明天理,灭人欲”;“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儆持志”;《四书集注》《童蒙须知》《小学》——宋代以后封建社会学校的法定教材;“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人物汇总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人物汇总1. 皮亚杰(Jean Piaget): 他是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强调儿童的思维是通过适应环境中的刺激不断发展的。
2.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他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创始人之一、他的理论关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冲突和无意识意向。
3.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他是德国哲学家,提出存在主义的观点,认为正面对人类存在的真实性和有限性是重要的。
4. 巴赫金(Lev Vygotsky): 他是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社会文化学习理论,认为文化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5. 斯金纳(B.F.Skinner):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塑造作用。
6. 马斯洛(Abraham Maslow):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7. 罗杰斯(Carl Rogers):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倡导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在积极和有助于成长的环境中能够实现自我实现。
8. 包尔斯(Jerome Bruner):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与环境互动来建构新的知识与理解。
9. 康德(Immanuel Kant): 他是德国哲学家,强调理性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理论。
10. 赫康(Erik Erikson): 他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关注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的身份认同和个人发展。
11. 约翰·迪维(John Dewey): 他是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提出了经验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基于个体实践和经验。
12. 皮亚杰(Alfred Adler): 他是奥地利心理学家,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个别心理学理论,重视个体的社会意识和目标导向的行为。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重要人物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人物这里帮大家整理一下教育心理学中常考的那些人和事,希望能有助于大家备考。
1.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2.1924、廖世承——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3.劳伦兹——印刻现象——关键期的发现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5.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6.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8个阶段7.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8.比纳、西蒙——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法国)9.推孟——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商10.韦克斯勒——韦氏量表——离差智商11.布卢姆——掌握学习12.桑代克——试误学习论——饿猫的实验13.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狗分泌唾液的实验14.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白鼠按压杠杆实验15.斯金纳——程序性教学16.加涅——信息加工学习论17.苛勒——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吃香蕉的实验18.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19.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先行组织者20.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21.行为主义学习论――强化论2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23.维纳――动机的归因理论24.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25.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26、桑代克、伍德沃斯――共同要素说27、贾德――经验类化说28、格式塔心理学家――关系转化说29、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论3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31、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论,这是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的系统研究。
32、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的三段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33、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10岁以前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是自律道德。
34、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35、班杜拉――榜样示范36、雅各布松――全身松弛训练37、沃尔朴――系统脱敏法38、布卢姆――掌握学习——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教育心理学人物汇总
教育心理学一、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成立第一个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桑代克:1、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迁移的共同要素说: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3、遗忘的痕迹衰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小腿岁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4、学习理论的尝试—错误说三、奥苏泊尔:1、遗忘的同化说:遗忘的实质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A积极遗忘:高级观念代替低级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B消极遗忘:在原有知识结构不巩固,出现的以原有的观念代替表明相同而实质不同的新观念)2、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1)、学习分类: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P48-49)A: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也包括主观条件。
B:客观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C:主观条件:第一,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第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之间进行充分的相互作用,使新知识获得实际的意义即心理意义。
汇总:奥苏伯尔认为,只有同时满足了上述两方面的条件,才有可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使新学习的材料的逻辑意义转化为对学习者的潜在意义,最终使学习者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获得心理意义。
(3)、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P49-50)接受学习的实质是认知结构中概念同化的过程,从而使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4)、先行组织者技术:界定: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教育学心理学名人
教育学名人1.现代教育学之父: 赫尔巴特2.教育学之父: 夸美纽斯3.现代心理学之父 : 比维斯4.心理学之父 : 桑代克5.中国现代心理学之父”的王国维6.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 柏拉图7.外铄论--荀子、华生 洛克8.遗传: 高尔顿 霍尔 董仲舒9.环境: 华生 洛克17世纪)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的乌克兰)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
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1632年《大教学论》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
他的思想集中反应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将儿童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
生活本位论 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验课程论 活动课程论 现代教育代表,主张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生物起源说(美国)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起源说教师成长4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八阶段---- 职前教育;引导;能力建立;热心成长;生涯挫折;稳定与停滞;生涯低落;生涯退出阶段预备生涯-- 专家生涯;退缩生涯;更新生涯; 退出生涯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论语》中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提出了“平行影响”,促成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
的教育思想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教育心理学》人物、理论汇总
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人物、理论汇总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6、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7、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练习题1、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A、桑代克B、苛勒C、奥苏倍尔D、贾德2、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B )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同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3、目前教育领域最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B )A、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B、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C、加涅的层次累计观点D、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系统4、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C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5、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A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人物整理---教育学与心理学名人精选
【人物整理】教育学与心理学名人最完整总结教育学名人夸美纽斯〔17世纪〕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展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理论根底。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乌克兰〕进展了阐述。
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展论述。
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知觉开场〞,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根底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根底提出教学论。
杜威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现代教育代表。
他思想集中反响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过程。
“教育即生长〞。
它以新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根底。
将儿童直接经历加以标准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
孔子1. 孔子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教育思想集中反响在?论语?中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统一过程。
“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说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马卡连柯提出了“平行影响〞,促成了班级平行管理理论。
卢梭卢梭教育思想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个人本位教育目论代表人物。
洛克〔英国哲学家〕提出“白板说〞是外栎轮论典型代表。
他?教育漫话?是独立教育学诞生标志。
苏格拉底1.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教育家。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问答法著名教育家。
他“产婆术〞〔表达了启发性〕教育原那么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原那么相一致。
夸美纽斯〔17世纪〕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展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理论根底。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乌克兰〕进展了阐述。
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展论述。
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知觉开场〞,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根底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根底提出教学论。
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做“人力资本投资〞讲演,被称为人力根本理论创立“宪章〞。
他提出该理论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奉献。
教育心理学人物
教育心理学人物
教育心理学人物是指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做出卓越贡献,被广泛认可的学者、专家或实践者。
以下是几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人物: 1.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以其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而著名,提出了感知、运动、思维等方面的阶段理论。
2. 弗洛伊德:奥地利心理学家,对心理分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理论包括人格结构、潜意识、心理防御机制等。
3. 巴杜拉: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教育心理学中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不止是智商,还包括语言、音乐、空间等多个方面。
4. 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行为塑造和操作条件反射等理论,对教育心理学中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影响。
5.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按照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层次逐渐提升。
这些教育心理学人物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 1 -。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重要人物整理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重要人物整理孔子《论语》“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学——思——行(学习过程)中国(东方)最早实施启发是教育的人西方:苏格拉底洛克白板说《教育漫话》绅士教育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教育”直观性教学原则学年制、班级授课制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首次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民主主义与教育》学生中心主义课程理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1招教事业部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教育无目的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首创设计教学法布鲁纳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知识、分科、学科基本结构、认知结构发现教学法认知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同化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结构迁移理论遗忘理论的同化说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皮亚杰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认知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法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阶段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当走在发展前面最佳学习期“内化”学说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尝试错误说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教育心理学之父遗忘理论的痕迹衰退说代表人物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理论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2招教事业部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程序教学苛勒完形——顿悟说迁移的“关系转换学说”罗杰斯学生中心主义课程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严、自我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依法执教,廉洁从教2、注重礼仪,遵守公德3、尊重家长,团结协作4、热爱学生,严谨治学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
教育学、心理学考研 人物及思想
教育学、心理学考研人物及思想学习的联结理论——经典性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华生)——操作性条件作用说(桑代克、斯金纳)——观察(社会)学习理论学习的认知理论——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苛勒)——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学习的建构理论——思想渊源(皮亚杰、维果斯基)——认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的人本理论——罗杰斯——马斯洛——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联结理论——经典性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华生)——操作性条件作用说(桑代克、斯金纳)——观察(社会)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条件反射消退后,过一点时间突然呈现刺激,条件反社会再次发生。
◇【条件反射的分化】只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刺激不作出条件反应。
◇【条件反射的泛化】条件作用形成后,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射。
◇【高级条件反射】条件作用形成后,另一个中性刺激与条件刺激反复结合,形成新的条件作用。
华生◆【行为主义】代表人物◆【频因律】根据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联系越多,形成习惯越迅速。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恐惧形成实验】◆【机械主义的发展观】(发展心理学)◇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否定本能存在◇教育万能论忽视了遗传物质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把环境和教育看作是决定因素桑代克◆【联结主义理论】联结—试误说◇饿猫开迷箱实验——试误◆【学习率】◇【准备率】学习者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效果率】若一个动作跟随以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减少。
◆奖励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共同要素说】——知识迁移理论之一,也称相同元素说◇他认为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迁移程度取决于相同要素多少。
教育学心理学部分人物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3.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4.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5.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斯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化”思想。
6.德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育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这个科学基础就是心理学。
7.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总结,他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8.1877年、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家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这是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9.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10.发现教学——布鲁纳11.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12.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13.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指人的某种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也叫敏感期、最佳期。
)-------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
14.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15.最近发展区(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即ZPD.)——维果斯基(前苏联)16.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1、基本的信任对基本不信任感0~1.5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埃里克森17.家庭三种教养模式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型——鲍姆宁18.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9.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推孟(斯坦福大学)20.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IQ=15Z Z=(X—x)/SD21.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22.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3.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24.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25.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26.观察学习-----班杜拉(美国)27.提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教育心理学名人
教育心理学名人1.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从19世纪末起,开始从事动物的学习研究,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尝试——错误说是建立在小猫(迷箱实验)基础上的。
“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刺激——反应联结)过程。
提出的学习的基本规律是准备律,练习律和(效过律)。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共同要素说)。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家主持的智力与智力测量研究2.廖世承 1924年,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陆钦斯(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实验说明(定势)具有双重作用。
3.裴斯泰洛齐 18世纪末到19世纪,瑞士在《论教学方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
4.琼·魏维斯 1531年,西方学者,曾使用了“教育心理学”这一名词,但并不意味着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教育心理学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后,到19世纪末,才得以独立。
5.乌申斯基 1869年《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总结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6.卡普捷列夫 1877年,俄国教育家出版了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书。
8.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认知发展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发生认识论创始人,是心理学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
他认为,发展就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一种建构过程。
先引出了图式的概念。
所谓图式,是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表现出某种可以重复的动作模式或思维模式。
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在(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对偶故事法)。
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9. 劳伦兹提出发展关键期4. 班杜拉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
教育学心理学人物(教育硕士专用)
1.夏代:学校教育形成2.西周:建立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隋唐:科举制度5.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6.明代:八股文7.光绪:废科举,开学堂8.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教育的一大特征9.古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将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10.孔子:性相近,习相远(个别差异后天形成);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为仁(仁的思想归结为服从周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与仁爱);教学基本科目(诗书礼乐);学而知之(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诱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维的结合);学习过程(学-思-行)11.朱熹: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引导、学思结合)12.墨家:以“兼爱,非攻”为教;教育途径(亲知,闻知,说知)13.道家: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
14.《学记》: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教育理论与经验,是罕见的教育思想遗产;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严密视导的考试制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内外结合);教学相长;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君子之教,喻也(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开导学生而不要牵着走,高要求学生而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途径而不提供现成答案)。
15.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问答法;助产术(产婆术);美德即知识16.柏拉图:《理想国》——教育应当因人而异(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人的肉体是灵魂的影子,灵魂是人的本质,由意志、理性、情感组成;可以把培养的人分成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17.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提出按年龄进行教育(即第一个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论灵魂》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追求理性即追求美德为教育最高目的;教育事业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注重人的发展。
(完整版)教育学心理学人物及理论介绍
中外主要教育家心理学家及其重要理论及见解姓名国籍主要理论及见解1《论语》:“学”“思”“习”“行”2. 为人师表(典范示范):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春秋 3.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牢固性授课原则鲁国 4.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别授课形式人 5. 《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立问题情境6.最早提出“因材施教”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8.学而不厌,不胜其烦。
——教师的教育授课能力战国1. 学习是“闻”“见”“知”“行”的过程荀子末赵 2. 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国1. “学不躐等”——次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朱熹南宋 2. 在说明《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示引导、学思结合,扬雄西汉 1. “师者,人之典范也”1. 《学记》是第一本教育授课专著,比西方早300 多年。
战国 2. 《学记》中,“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授课为先”——反响了教育和乐正克时鲁政治的关系国人 3. “开而弗达则思”——启示性教育原则4. “授课相长”“长善救失”——出自《学记》1.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2. “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中国 3. 对大学精神的讲解:大学者,囊括大典,收罗众家之学府。
4.被毛泽东颂为“学界泰斗,人间典范”(同时代我国出名的近代教育家有杨贤江、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徐特立)1.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授课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陶行知中国 2. 崇尚科教救国的思想3.“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教育的进度。
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是我国第一个研究和流传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中国 2. 《教育史 ABC》是中国第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见解写成的教育史3.《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见解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世界第一本克鲁普斯卡娅的《公民教育和民主主义》)廖世承中国年《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章志光中国年提出道德形成的三维构造理论模型即道德是一个动向过程,能够从生成构造、执行构造、定型构造来认识1.情境授课法:情境授课法是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立拥有必然情绪色彩的、以形象李吉林中国为主体的生动详尽的场景,以引起学生必然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获得发展的授课方法。
教育学心理学名人
教育学名人1. 夸美纽斯(17世纪)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的乌克兰)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
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2.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
他的思想集中反应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教育即生长”。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将儿童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
3. 孔子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论语》中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4. 马卡连柯提出了“平行影响”,促成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
5. 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6. 洛克(英国哲学家)提出的“白板说”是外栎轮论的典型代表。
他的《教育漫话》是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
7.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教育原则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原则相一致。
8. 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基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他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9. 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以此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他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育过程。
他著有《普通教育学》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
教育学心理学人物一览表
学习过程:获得、转化、评价。
学生自己来学(发现学习)
柯勒
1.认知派学习理论。
完型-顿悟说(黑猩猩叠箱实验)
格式塔(完型)主义心理学,强调整体的关系,整体大于部分
奥苏贝尔
(有意义接受学习论/认知同化论)
1认知派学习理论。
2.学习形式:接受学习;发现学。。
3.最好的方法: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教学过程:“四阶段教学”: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班级授课基本定型。
4.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育无目的论
5.教育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6.课程理论:知识中心主义。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之父)
《教育心理学》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条件作用说)
2.联结-试误。(饿猫出笼实验)学习是渐进的、盲目的、不断尝试的过程。
3.学习: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斯金纳
(程序教学法)
1.教学理论:行为主义
(1)教学目标:根据特定刺激,教学目标越具体越好。
(2)教学过程:a确定行为目标;b评价行为;c安排相倚关系;d实施方案;e评价方案。
6.《大教学论》对班级授课做出基本轮廓。
赫尔巴特
(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
《普通教育学》
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想不到任何无教学的教育”
教学具有教育性
1.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旧三中心论)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物表(参照山香整理)
人物表教育学:1、教育起源:①朱熹—-神话起源②利托尔诺、沛西能——生物起源③孟禄—-心理起源2、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3、孔子——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②强调教育社会作用③教育内容仁礼为核心④教学原则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结合4、孟子—-①性善论②教育目的明人伦③教育活动体现理性,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5、荀子1——①性恶论②教育作用化性起伪③教育目标基本层次是培养”贤能之士”、理想层次是培养圣人④人才分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⑤学习过程闻-见-知-行6、墨翟——①以兼爱非攻为教②教育的作用建立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③强力而行④教育内容强调科学技术⑤依靠类推和明故方法获得知识即“说之”7、苏格拉底——问答式教学法产婆术,分为讽刺、助产术、归纳和定义8、柏拉图-—教育的最高目标培养哲学王9、亚里士多德1——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政治学》①教育是国家的,所有人应受同样的教育②首创“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③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教育10、昆体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①第一个论述教育问题②《雄辩原理》古代西方第一步教学法著作11、夸美纽斯1-—《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①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永生做准备,现世目的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②泛智教育③班级授课制④教育适应自然⑤学制系统⑥教学原理:直观性、量力性、系统性、巩固性、自觉性12、卢梭1——《爱弥儿》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自然教育培养忠诚的爱国者13、康德1——《康德论教育》①人性论:教育的根本就是对人的本性控制②认识论:感性理性认识结合③道德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自由14、裴斯泰诺齐1—-“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论“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15、洛克1—-“白板说”《教育漫话》绅士教育16、赫尔巴特1-—《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①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心理学、伦理学 ②教育性教学③教育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④教学四阶段论17、杜威1——新三中心论①教育即生活、生长、学校及社会 ②教育无目的论 ③从做中学18、梅伊曼、拉伊、比纳、霍尔、桑代克1——实验教育学19、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文化教育学 20、杜威、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学 21、凯诺夫1——《教育学》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22、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23、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布厄迪尔——批判教育学24、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 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25、布鲁纳1—-结构教学论 26、瓦根舍因--范例教学27、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使学校额墙壁也说话”28、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29、弗洛伊德1—-人的性本能30、威尔逊——基因复制 31、格塞尔--成熟机制“双生子爬梯实验”32、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鼻祖33、霍尔——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34、荀子2、洛克2、华生、康德2、爱尔维修——外铄论35、皮亚杰1、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论证明个体心理发展的顺序性36、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学生即将到达的发展水平与现有发展水平的差异37、孟子2、卢梭2、裴斯泰洛齐2、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1、奈勒、马斯洛、萨特——个人本位教育目的38、荀子3、赫尔巴特2、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1——社会本位39、斯宾塞1——生活本位论40、斯宾塞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课程一词最早出现41、博比特——1918《课程》标志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42、布鲁纳2——结构主义课程论①螺旋式上升方式编制课程②课程实施倡导发现学习法 20世纪教育学多元化发展当代教育学新发展内发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43、巴格莱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①课程内容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②学科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的最佳方法③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44、赫钦斯2—-“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课程的核心是永恒学科45、杜威2——学生中心课程论①经验论②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③主动作业论④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46、布拉梅尔德——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47、车里霍尔姆斯、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①课程目标灵活性②课程内容综合化③课程是师生进行结构和建构的文本48、泰勒1—-课程设计目标模式①学校应达到那些教育目标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③怎样为有效教学而组织学习经验④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49、斯腾豪斯——过程模式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研究过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和纠正50、泰勒2—-课程目标评价模式51、斯克里文-—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结果”52、斯塔弗尔比姆——CIPP评价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53、古巴、林肯——CSE评价模式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54、赫尔巴特3—-“统觉理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55、凯诺夫2-—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56、洛克3、裴斯泰洛齐3——形势教育论p14757、赫尔巴特4、斯宾塞3—-实质教育论58、上海特级教师倪谷音——愉快教学法59、江苏特级教师李吉林——情景教学法60、常州特级教师邱学华——尝试教学法61、上海闸北八中刘京海—-成功教学法62、布鲁纳3--发现法①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解决的货币须解决的问题②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资料和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假设③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④根据实验获得的一定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63、斯金纳1——程序教学法①确定在特定实践里计划教学的内容 ②考虑可利用的强化物 ③如何有效安排强化编写遵循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及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64、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标教学法"实施阶段:按教材讲解、纲要信号讲解、消化纲要信号、复习、再现、回答65、凯诺夫3—-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使班级授课制形成完整体系66、贝尔、兰喀斯特-—导生制 67、帕克赫斯特——道尔顿制(自学) 68、杜威3——设计教学法 69、劳伊德·特朗普——特朗普制 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70、皮亚杰2——认知模式 71、彼得麦克菲尔——体谅模式 72、班杜拉1-—社会模仿模式73、拉斯、哈明、西蒙—-价值澄清模式74、马卡连柯-—“平行影响”班级平行管理心理学:1、亚里士多德2-—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论灵魂》2、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脱离哲学,独立发展3、冯特、铁钦纳——构造主义心理学 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①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 ②研究方法:实验内心法4、詹姆士、杜威3、安吉尔--机能主义心理学①意识流 ②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5、华生2—-行为主义心理学 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②反对内省,主张实验 6、韦特海默、苛勒1、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 ①反对将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是整体 ②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 各元素之和 ③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 ④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并制约部分7、弗洛伊德2——精神分析心理学 重视对异常行为、无意识现象、动机研究8、马斯诺1、罗杰斯1—-人本主义心理学其他教学组织形式德育模式 西方心理学流派9、皮亚杰3——现代认知心理学(认知加工心理学):以奈塞尔的《认知心理学》为标志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11、马斯诺2——需要层次理论12、比纳、西蒙——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最早的智力测验13、推梦教授——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IQ=智龄/实龄14、韦克斯勒——韦氏智力量表 IQ=100+15Z Z =(X—X)/SD15、斯皮尔曼——二因素论:一般因素、特殊因素16、瑟斯顿—-群因素论:语言理解能力、语言流畅程度、数学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 速度、记忆能力、推理能力 17、吉尔福特-—智力三维结构论:内容、操作(真正代表智力高低)、成果 18、卡特尔1—-智力形态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19、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20、斯滕伯格——三元智力论: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21、弗洛伊德3—-人格三我结构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超我遵循道德22、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分为共同特质、个别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23、卡特尔2——特质因素分析论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模型分为四个层次: 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24、塔佩斯——大五人格理论 五个人格因素:求新型、尽责性、外向维度、随和维度、神经维度 25、盖伦-—提出四中气质类型 巴甫洛夫——用高级精神活动类型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 26、荣格—-内外向人格27、霍兰德——人格在职业选择上有明显差异,人格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 型、企业型、常规型28、斯普兰格——不同性格类型有不同价值观成分,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利型、社会型明尼苏达多想人格测验MMPI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PPS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智力理论 特质理论 类型理论 人格理论 人格测验自陈式罗夏克墨迹测验RIBT主题统觉测验TA T句子完成测验S CT教育心理学:1、裴斯泰洛齐4-—教育教学心理学化2、赫尔巴特5-—首次将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这一科学基础之上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4、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ﻫ5、桑代克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6、罗杰斯2——“以学生为中心”“方便学习的人”7、奥苏贝尔1——有意义学习 为心理学成熟 8、加涅2—-对人类学习进行系统分类 奠定基础9、布鲁纳4——总结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①主动性研究 ②反思性研究 ③合作性研究 ④社会文化研究10、劳伦兹——关键期11、皮亚杰4——认知发展阶段论 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叫图式;人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和环境的平 衡, 适应分为内化和顺应。
教育心理学考试人物
人物1.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03年;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2.布鲁纳(美国):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发现教学(认知-结构);学习论3.廖世承: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4.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5.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认知发展阶段理论6.维果斯基(前苏联):最近发展区7.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8.鲍姆宁:家庭三种教养模式9. 比纳、西蒙(法国):比纳-西蒙智力量表10.推孟:(斯坦福大学):斯坦福-比纳量表11.韦克斯勒:(美国)韦氏量表12.布卢姆:掌握学习;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13.斯金纳(美国):程序教学;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14.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5.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16.苛勒: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17.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先行组织者;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同化说18.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需要层次理论19.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20.维纳(美国心理学家)成败归因理论21.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22.耶克斯、多德森(美国)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23.贾德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24.陆钦斯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25.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26.亚里士多德、桑代克痕迹衰退说27.弗洛伊德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28.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29.安德森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30.皮亚杰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31.柯尔伯格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32.艾里斯理性情绪疗法33.勒温教师领导方式分类34.罗森塔尔皮格马利翁效应35.福勒、布朗教师成长三阶段论36.波斯纳教师成长公式。
2、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人物索引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人物索引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人物索引======================================================================================== 孔子(BC551-BC479),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苏格拉底(BC469-BC399),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以称为“产婆术”的教学方法而闻名;柏拉图(BC427-BC34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著有《理想国》;亚里士多德(BC384-BC332),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著有《政治学》和《伦理学》;孟子(BC372-BC289),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昆体良(25-95),古罗马著名教育家,著有《雄辩术原理》;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家,著有《大教学论》;洛克(1632-1704),英国教育家,著有《教育漫话》;卢梭(1712-1778),法国教育家,著有《爱弥儿》;裴斯泰洛奇(1746-1827),瑞士教育家,著有《林哈德和葛笃德》;>>赫尔巴特(1776-1841),德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之父”,著有《普通教育学》;福禄倍尔(1782-1852),德国教育家,著有《人的教育》;第斯多惠(1790-1866),德国教育家,著有《德国教师培养指南》;斯宾塞(1820-1903),英国教育家,著有《教育论》;乌申斯基(1823-1870),俄国教育家,著有《人是教育的对象》;>>冯特(1832-1920),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近代心理学之父”;巴普洛夫(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杜威(1859-1952),美国教育家,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贾德(1873-1946),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之父”,提出了“尝试错误说”;华生(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潘菽(1879-1988),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托尔曼(1886-1959),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符号学习理论”;苛勒(1887-1967),德国完形心理学家,提出了“完形顿悟说”;杨贤江(1895-1931),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家,著有《新教育大纲》;克鲁普斯卡娅(1869-1939),苏联教育学家,著有《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马卡连柯(1888-1939),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著有《教育诗篇》、《论共产主义教育》等;陶行知(1891-1946),中国民主主义教育家;凯洛夫(1893-1978),原苏联教育部长,著有《教育学》;>>皮亚杰(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著有《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维果斯基(1896-1934),苏联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赞科夫(1901-1977),苏联教育家,著有《教学与发展》;>>斯金纳(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著有《沃尔登第二》等,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马斯洛(1908-1970),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著有《动机和人格》等;奥苏伯尔(1914-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概念;>>布鲁纳(1915-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著有《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发理学习理论”;加涅(1916-200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著有《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的原理》等;戴维·麦克里兰(1917-1998),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三种需要理论”;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家,著有《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艾尔伯特·班杜拉(1925- ),加拿大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柯尔伯格(1927-1987),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韦纳(1935-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发展了著名的“归因理论”;>>霍华德·加德纳(1943-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夏代:学校教育形成2.西周:建立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隋唐:科举制度5.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6.明代:八股文7.光绪:废科举,开学堂8.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教育的一大特征9.古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将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10.孔子:性相近,习相远(个别差异后天形成);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为仁(仁的思想归结为服从周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与仁爱);教学基本科目(诗书礼乐);学而知之(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诱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维的结合);学习过程(学-思-行)11.朱熹: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引导、学思结合)12.墨家:以“兼爱,非攻”为教;教育途径(亲知,闻知,说知)13.道家: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
14.《学记》: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教育理论与经验,是罕见的教育思想遗产;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严密视导的考试制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内外结合);教学相长;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君子之教,喻也(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开导学生而不要牵着走,高要求学生而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途径而不提供现成答案)。
15.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问答法;助产术(产婆术);美德即知识16.柏拉图:《理想国》——教育应当因人而异(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人的肉体是灵魂的影子,灵魂是人的本质,由意志、理性、情感组成;可以把培养的人分成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17.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提出按年龄进行教育(即第一个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论灵魂》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着作;追求理性即追求美德为教育最高目的;教育事业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注重人的发展。
18.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人也应该受教育);最先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论述,奠定了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基本形式的基础,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提出设置“百科全书式”课程;“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一切知识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基础上;基于自然适应性理论构建教学原则体系。
19.卢梭:《爱弥尔》提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求得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人性本善,但被现在环境和教育破坏)20.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任务是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
21. 裴斯泰洛奇: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做到德智体一体化。
22. 洛克:白板说(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来自后天);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主张绅士教育,轻视国民教育;外铄论代表。
2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着作,独立的教育学诞生;教育科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第一个提出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伦理学和心理学时教育学理论基础;主张根据儿童兴趣确定教育活动,强调对儿童的意志控制;提出统觉论,知识获得是观念的联合(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
24.杜威:现代教育代言人,其特点是民主;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提倡在做中学的活动课程;以儿童为中心,反对教师中心论;批判教育目的的外铄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道德价值论(价值来源于经验);学校道德教育目的是促进儿童道德生长;学校道德教育方法使通过学校的“生活、教材、教法”三位一体;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教育史经验的不断改造,一切来自经验,行先于知(情景-问题-观察-解决-应用)25.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人的知识技能影响生产性工作,是资本的形态,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26.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个体心理发展阶段⑴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⑵前运算阶段(2--7岁)⑶具体运算阶段(7--12岁)⑷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影响心理发展因素(成熟,练习及习得经验,谁经验,平衡-决定因素);心理发展的动力室主体的动作,本质是主体对课题的适应(同化,顺应,平衡);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
27.布鲁纳:课程结构论;学科结构论和“三艺”为中心的课改;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强调非特殊成分的迁移,也叫普遍迁移;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认知结构迁移说。
28.柯尔伯格: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道德两难法(用道德两难故事问题讨论法,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中寻找正确答案,有效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29.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教育和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学习最佳时期;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转化);社会文化历史学说(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不是人类自身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制约的)30.赞可夫:“一般发展理论”(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个体的发展以智力发展为核心,而智力发展又以思维能力为发展核心;《教学与发展》——缩短学制31.苏霍姆林斯基:人道主义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核心——“全面发展”;“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和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是道德信念的形成;德育原则(正面教育,启发诱导);德育方法(集体和个人的和谐一致,个别对待);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31.孟子:中国古代内化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32.荀子:学习是“闻”“见”“知”“行”的过程;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外铄论代表(强调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33.华生:外铄论代表;行为主义心理学(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方式,反对内省,主张客观研究方法);环境决定论;否定遗传,认为行为由刺激决定;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初生的婴儿三种天生情绪反应(怕、怒,爱);儿童教育方面(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反对体罚儿童,教育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提倡对儿童青少年正确性教育)34.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成熟决定论)35.根舍因:范例教学36.经验论: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37.唯理论:主张离开经验凭理性创造知识。
38.凯洛夫:使班级授课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9.清代同治:我国班级授课制开端(京师同文馆)40.导生制:也叫贝尔-兰喀斯特制(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中佼佼者“导生”教年幼学生)41.柏克斯特:道尔顿制(教师不系统讲授教材,只为学生指定参考书,布置作业,学生独立完成,有疑难请教)42.华虚朋:文纳特卡制(部分课程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历史,部分通过音乐、艺术等培养学生社会意识。
43.特朗普:特朗普制,又叫灵活的课程表(试图把大班教学、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综合在一起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44.马卡连柯:基本教育原则(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教育思想核心(集体教育思想);劳动教育思想;纪律教育思想(反对滥用惩罚,反对体罚);“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可能的尊重一个人”45.涂尔干:教育社会学创始人;《道德教育论》;个人品德社会化;道德内化过程(由道德价值观、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是从“纪律”到“自主”的过程,亦即他律到自律的过程)46.班杜拉:社会学习论(模仿学习、抗拒诱惑、言行一致)强调研究自然的社会情境中人的行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能产生学习,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和替代强化;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道德是通过观察学习可以获得的,也是可以改变的,决定影响道德行为的是环境;替代学习(社会学习的强化效果有时不必直接加在行为主体上,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是否得到强化也可产生强化效果的学习方式)47.冯特: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的始祖”;“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心理学第一个理论学派);心理学史研究意识的科学;首创实验内省法。
48.艾宾浩斯:心理学有有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段短暂的历史;最早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
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遗忘的原因分为衰退理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逐渐减弱,衰退甚至消失)和干扰理论(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包括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49.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人类行为是在本能指引下进行;情绪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和朗格(认为情绪是内脏反应)构成詹姆士-朗格的集体知觉理论(刺激情境-身体反应-情绪体验)50.格式塔心理学:惠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勒温代表人物(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5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无意识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心理可以划分为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面;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本能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最基本的本能是生和死的本能。
52.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和罗杰斯,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认为人又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人的思想、欲望和情感使成为不同的个体。
53.柰塞:认知心理学代表,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储存、转换并加工利用)54.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泛化及分化;动力定型;第一、二信号系统;神经联系学说(联系就是联想、理解);高级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有强度、平衡、灵活性三个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