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合集下载

什么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什么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一、制度和实践创新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科技创新
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已经走不通。

三、人才创新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

什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什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什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要求“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坚持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事业”“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建设创新文化,需要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创新观念,建立健全激励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文化是在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中发展的。

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

创新需要勇气与智慧。

自古以来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这虽然只是神话故事,却也体现了那个时期人们对飞天的向往。

事实证明这并不是空想,只是那时没有成熟的技术去实践罢了。

今天我们能有这么辉煌的成就,与前人的美好想象是分不开的。

没有前人的想象,就没有后人的实践,创新不仅需要大胆的想象,还要智慧的开拓。

创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爱迪生众所周知的发明大王,曾经说过“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份。

”的确如此,他所发明的电灯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成功的,而是经过一千多次的失败中成功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眉山中心叶长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的,创新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有创新意识的人总是能够从超出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养创新呢?我的体会是: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顺其童心,投其所好,”把知识发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境之中,从而引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催生出强烈的探究愿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求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探究性问题的情境,激发儿童创新动机。

二、诱发兴趣,发散思维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以知识和智能为基础,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创造兴趣对创造能力的形成及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紧抓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诱发创造兴趣。

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可把它改编为:“新型玻璃自我介绍现场会,”让学生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新型玻璃,用拟人的手法介绍其特点与用途。

可变枯燥、生疏的科学知识为亲切、生动的交谈。

这种教法对教材略作改动,便有利于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们的创新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挖掘。

与科技创新有关的名言

与科技创新有关的名言

与科技创新有关的名言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创新就是将一种无人知晓的技术和思想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

3.创新就是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4.创新就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5.创新就是把一个想法变成现实的途径。

6.创新就是将一种设想变成未来的现实,就是将未来实现的
目标变为现实。

7.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科学知识日新月异。

8.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
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9.科技创新要敢于思考和实践。

—— 1 —1 —。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点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点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 引言创新是指创造新的思想、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的过程。

它被认为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因为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促进民族进步的过程。

2. 创新的重要性2.1 促进经济增长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通过创新,企业可以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竞争优势。

这将促使企业扩大规模、增加产量和创造就业机会,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2.2 提高竞争力创新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企业可以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

在全球化的经济中,拥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更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3 培养人才和知识产权创新需要有技术和专业知识的人才。

通过创新,企业可以吸引、培养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创新还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有助于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成果。

3. 创新促进民族进步的过程3.1 激发创造力和创造思维创新需要创造力和创造思维。

激发个人和团队的创造力可以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新思维是以挑战现有观念和传统的方式思考问题,从而找到创新的机会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3.2 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创新是推动知识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

通过创新,新的知识可以被探索和应用,技术可以被改进和升级。

这将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可能性。

3.3 促进社会变革和改善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变革和改善。

通过创新,社会的痛点和问题可以被发现和解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创新可以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为社会带来新的机会和发展路径。

4. 案例分析:中国的创新发展中国近年来在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示例:4.1 科技创新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

中国的独角兽公司和高科技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和华为等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回顾几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历程,追求片面升学效率的“应试”教育已越来越行不通了。

教育要改革,尤其是英语教育要改革,已经是迫切的要求,如何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把创新性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等紧密结合起来,已经成为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新课题。

针对此现状,在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学科的整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br/>一、在整合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br/>目前,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

英语环境的普遍缺乏,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高低,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等都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br/>我们认为,只有创新才有出路。

研究创新教育,就是要开展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趋向的教育实践。

为此,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封闭型教育走向开放性教育,从传统型教育走向创新性教育,从家长式教育转向民主式教育,从传授式走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教育。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初中英语教学难题提供了可能,因为它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丰富和立体化的英语教学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潜能,它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接触英语常识及其背景等。

<br/>然而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各地各学校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如有的学校为了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花巨资购置昂贵的设备,但缺少适宜的软件支持和能够熟练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师资队伍,从而使设备形同虚设。

还有的学校老师则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听课中就发现了这种现象,整个课堂上得是生动活泼,屏幕上展示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老师却没有进行有效地控制和演示,结果是学生觉得这节课很好玩,却没有学到什么实际的东西,这就违背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根本宗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推动
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2、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
太难看! 容易漏水!
红外感应水龙头
一个国家如果自 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靠技术引进,就 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 后的局面。
——江泽民
《春天的故事》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 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 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 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 扬起浩浩风帆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106: 42:3006 :42Nov -201-Nov-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6: 42:3006 :42:300 6:42Sunday, November 01,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 120.11. 106:42: 3006:4 2:30November 1, 2020
关于“创新”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第一、认为“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理解:是一种辩证的否定。
第二、凡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果。
理解:创新的结果必然是新事物的产生,但并不是所有 的新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果;新出现的事物并不都是 新事物。
第三、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理解:要推动事物的发展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事 物发展的一个主观条件。
“创新”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而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必须 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辩证法:①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发展。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
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

3-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3-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合作探究
热点追踪
探究 创新的社会作用 【基础梳理】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 (1)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 实现 的。 (2)具体表现 生产工具 素质 ①更新了人们的 ,促进了生产技 术的进步。 劳动对象 生产力 ②提高了劳动者的 。 ③开辟了更广阔的 。 合作探究 热点追踪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地位 社会发展 先导 和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的 。 文化 科技 制度 (2)作用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 创新、 创新、 创新以及其他 思维 实践 各方面的创新。 理论 实践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人的 方式决定人类 方式的变化。 (2)实践基础上的 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 合作探究 热点追踪
【探究升华】 创新——大众汽车的灵魂
合作探究
热点追踪
广州标致车引进国外生产线后,企业不 注意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企业汽车的 国产化率很低。而上海大众企业,从引进国 外生产线的第一天,就注意对技术进行消化、 吸收和创新。正是凭借这么高的国产化率,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赢 得了价格优势,也赢得了竞争优势。同时大 众汽车还进行了大范围的技术创新,使引进 的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企业走 在了别人的前面。 【问题探究】 (1)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
③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 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 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我们要促进 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凤凰涅槃,用创新的翅 膀使中国经济飞向新高度! (2)①“紧紧依靠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推 动新动能加快成长、化蛹成蝶,促进传统动 能改造提升、凤凰涅槃,用创新的翅膀使中 国经济飞向新高度”表明创新推动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
答案 (1)① 树 立创新意识是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表现,是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 动性的统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 统一。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 段,经济结构性改革处在关键时期,需要我 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握经济在新的形 势下的发展规律。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要求我们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 创新精神。要使我国发展从过度依赖自然资 源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要素 生产率,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 合作探究 热点追踪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 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文化角度)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 ①不同的实践方式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变化。 ②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 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 践创新提高了人类思维水平
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角度) (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2)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①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③创新开辟出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政治角度)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 变革的先导。
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5、创新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关系:
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 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实例探究
太难看! 容易漏水!
聪明的犹太人 1946年,一个犹太人和他的儿子来到美国经营铜 器,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 父亲说:“不对,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说3.5美 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手看看。”儿子先后把 铜加工成铜鼓、簧片和奥运会奖牌,最高时一磅铜卖 到3500美元。 1974年,美国人为了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所扔下 的废料,像社会招标,但好久没人应标。但他看到神 像下堆积如山的铜、铝和木材,未提任何条件,当即 接标。他把废铜铸成小自由女神像;他把木头加工成 底座;他用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最后,他甚至 把从自由女神像上面扫下来的灰尘包装起来,出售给 花店。不到三个月,这堆废料在他手中变成了350万美 元,比父亲当年所说的一磅铜的价格整整高出1万倍。

公开课教案1-《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公开课教案1-《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运用: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识,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伟大”的观念。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意味着个人的新思路、新见解、新观念、新境界,创新实现了个人的不断进步。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对创新作用三个方面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理解创新的作用。

难点: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充分懂得创新的作用,并促使学生真正树立创新意识,懂得如何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公民。

三、教学过程(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情境导入】“头戴盛锡福,脚踩老美华,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这首民谣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传统名牌商业企业———老字号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荣耀。

你知道以上老字号分别是什么吗?盛锡福是帽子(1939年创),老美华是鞋子(1911年创),谦祥益是丝绸(1840年创),亨得利是手表(1915年创)“老字号”不仅仅是商品,它表达的是中国人独特卓越的生活方式、传递的是穿越时空、启人心智的文化力量。

老字号是一个群体,包括餐饮、食品加工、商业、服务业、工业、医药、文化企业、工艺美术八大行业。

【情境解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价值巨大、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老字号一直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建国初有16000 家左右。

目前,全国由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是1128家。

发展状况良好的仅占20%到30%,不少经营情况欠佳,10%属惨淡经营,甚至处于“僵尸”状态。

有些老字号已经逐渐消亡,有些老字号激流勇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新世纪、新任务、新环境对领导者提出的迫切要求。

英特尔公司前总裁曾经撰文指出,我们正处在以十位速度发展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是80%的危机、20%的机会,作为一个领导者随时感到身边的变化,而且知道什么在变,自己如何去适应这种变化。

可见,创新能力已成为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和首要素质。

从本质意义上讲,创新的含义是指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一切领域,能先与他人,见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行人之所未行,从而获得人类文明的创新发展和新突破,领导者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把握时代跳动脉搏,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创造新经验,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把领导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此外,领导者之所以应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还在于他们不仅仅是一般创新者,同时还是创新的领导者。

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领导者,支持和鼓励创新、带头和推动创新,才能担负起时代和事业赋予自己的领导责任。

创新是领导者素质提高的要求,创新本身也就是领导者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表现。

面对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领导者自身素质的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想观念的创新。

传统文化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改革开放的发展深入,国际全球化局势的蔓延,创新思想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凡属创新,都不是对原有思想的缝缝补补,而是对原有思想的突破。

比如:列宁主义作为一种创新,就在于它说明了物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毛泽东思想的创新,就在于它指明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就在于它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要求的创新,就在于它回答了在和平发展时代如何才能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问题。

领导者的行为是受领导者的思想观念支配的,如果观念陈旧,适应不了时代的变化,那么领导者必然会被竞争性社会淘汰出局。

生活与哲学第10课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生活与哲学第10课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爱因斯坦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19360 357A.是亦彼也,彼亦是也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C.和谐就是美和善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11.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是其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哲学上讲,这些地方政府的做法①没有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 ②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③是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④坚持了辩证法,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4.2.18【预习案】【学习目标】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意味着个人的新思路、新见解、新观念、新境界,创新实现了个人的不断进步。

【知识自主探究】(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然后最多用15分钟预习,空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可填可不填)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预习提示:阅读课本第78-80页前两段,尝试明确以下问题,在课本上标明,无需在学案上填写】1.之所以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的?注意比较。

2.从生产力的三要素角度分析,创新是怎样推动生产力发展的?3.总结出创新的意义。

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预习提示:阅读课本第81-83页,找出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标明,无需在学案上填写】1.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有哪些?预习时将两者比较着阅读理解。

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推动
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社 会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政治角度)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 和变革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 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入 口
• 经营时装店的莎娜夫人最近十分烦恼,因为她的 店铺左侧原本的花店开始转向经营时装,不光铺面 比自己的大,而且竞争者还打出一个气人的招牌— —“这里的买卖最合算!”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莎娜夫人心中的一口闷气 还未消干净,时装店右侧的玩具店也转型开始做起 时装生意来,而且也打出一个在莎娜夫人看来是很 刺眼的标语——“这里的价格最便宜!” • 这可苦了莎娜夫人,无端地来了两个竞争对手, 而且别人的店面比自己的大,连广告语都被他们占 净了。苦思冥想了好几天,吃不好睡不香的莎娜夫 人,终于想出了对策——早上,她在自己的时装店 门口正上方挂了个大大的牌子“入口”。 • 从此,她的小店又顾客盈门了。
创新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理论创新是先导,制度创新是保障,
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理 论 创 新 制 度 创 新

科 技 创 新 文 化 创 新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①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 践方式决定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 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联系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我 国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的原因 1、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能摆脱我国科技 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促进农业的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善 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 界。解决目前农业面临的问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就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3、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说课稿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说课稿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教材分析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作为世界观,它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在此意义上,本课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

而本框题则是分析方法论要求的意义,是对上一框创新意识的一个升华。

学习本框对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民族责任感具有很重要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创新的作用确立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创新的作用,才会自觉培养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

2).教学难点: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确立的依据: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个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和把握。

二、目标分析1、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⑴识记掌握创新在民族进步中的作用⑵理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⑶运用结合实例说明创新的重要性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事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情感目标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创新而努力的观念,为民族进步而创新2、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①合作探究法②多媒体教学法③讨论法确立依据:根据新课改要求,创新教育的精神和我们政治学科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

2)学法①案例分析法②合作学习法③知识迁移法确立依据: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交流、多分析,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活跃中领会本节课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思路】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六个探究活动,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创新的作用和内容
◇理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分析
结合现实例子说明创新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两种不同的否定观,提高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通过分析事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树立辩证的思维观念、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观念
(2)初步树立立公民要为创新作努力的观念,为民族进步而创新
(3)懂得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不断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二、【重点、难点】:
创新的作用
三、【方法点津】:
(1) 要结合一些具体事例,从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说明创新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2)注意搜集、整理教材内、教材外与本部分内容有关的成语、俗语、名言,加以提炼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五、【课文导语】: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