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光的干涉

合集下载

光学第12章_干涉和干涉系统-2010精简

光学第12章_干涉和干涉系统-2010精简


这个范围大则空间相干性好;范围小则空间相干性差.
右图中光源尺寸一定, 干涉孔径角即确定,孔 径角内的两点,距离愈 近,相干性愈好;角外 的两点不相干。
S1

S1
S2
S 2
三、光源非单色性的影响和时间相干性
光程差ΔL越大,折射光越落 后于反射光。ΔL过大,将超 过列波长度L。这时a、b光将 无法进行相干叠加。
劈尖
不规则表面
利用劈尖的等厚干涉可以测量很小的角度。
如: 今在玻璃劈尖上,垂直入射波长为 5893Å 的钠光, 测得相邻暗条纹间距为 5.0mm,若玻璃的折射率为 1.52,求此劈尖的夹角。
检查立方体
标 准 角 规 标 准 角 规
被检体
被检体
干涉膨胀仪
装置
C:铟钢作成的,热 膨胀极小; M:被检体。 M
相邻条纹的角间距:
n 1 2 2n' 1N h
反比于角间距,中心条纹疏,呈里疏外密分布。 反比于h,厚度越大,条纹越密。
透射光的等倾条纹
可见度降低,与反射互补
三、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干涉
(一)定域面和定域深度
油膜上的彩色条纹即为厚度很小时的等厚干涉条纹
(二)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条纹
在双孔后的空间,是相干光波的交叠区,形成干 涉.这种干涉,相干光波来自同一原子的发光,叫做 自相干.
双光束干涉,干涉场中某点的光强,与该点到两 光源的距离有关.因此,光强有稳定的空间分布. 在干涉场中距离双孔不太近,又不太远的区域, 处处有干涉.这种干涉称为不定域干涉.
2. 屏幕上光强分布规律 屏幕上P点光强为:
2 2 2 2

2 A1 A2 A1 A2
2 2
振幅相等:K=1 目视干涉仪:K>0.75 好 K>0.5 满意 K=0.1 可辨认

第十二章 第2单元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第十二章  第2单元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到屏上P的路程差为Δx(光程差). Δx=r2-r1 (1)若光程差Δx是波长λ的整数倍,即Δx=nλ(n= 0,1,2,3„),P点将出现亮条纹,如图12-2-3甲所示.
图12-2-3
2n+1λ (2)若光程差 Δx 是半波长的奇数倍, Δx= 即 (n 2 =0,1,2,3„),P 点将出现暗条纹,如图 12-2-3 乙所示.
[思路点拨] 当 S2P-S1P=kλ(k=0,1,2,3„)时,在 P 处出现 λ 亮条纹;当 S2P-S1P=(2k+1) (k=0,1,2,3„)时,在 P 处 2 出现暗条纹.A 光的波长 λA=nλA′,B 光波长需先借助于 临界角求出折射率后,再用公式 λB=nλB′计算.
[解析]
(1)设 A 光在空气中波长为 λ1, 在介质中波长为 λ2,
两侧是渐窄且暗的彩色条纹.
4.泊松亮斑:当光照到不透明的小圆板上,在圆板的阴影
中心出现 亮斑 (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 环). 三、光的偏振 1.偏振:横波只沿某一特定的方向振动,称为波的偏振. 2.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 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 强度 都相同,这种
[答案] (1)见解析 λ (2) 2
在薄膜干涉中,膜厚度相同的位置在同一条条 λ 纹上,当薄膜厚度为光在膜中波长的 nλ+ (n= 2 0,1,2,„)时,此处为亮条纹,当薄膜厚度为光在膜 λ 中波长的 nλ+ (n=0,1,2,„)时,此处为暗条纹.可 4 以根据上述结论分析薄膜干涉中条纹的变化.
波相遇而形成的干涉.
②图样特点:同一条亮(或暗)条纹对应薄膜厚度 相等. 单色光在肥皂膜上(上薄下厚)形成水平状的 明暗相间 的 条纹,白光入射时形成彩色条纹.

第十二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ppt课件

第十二章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ppt课件

而任意一个中心发出的光波经过双孔或双缝后都能在接受屏上 由于 干涉而形成干涉强度分布,但由于各个发光中心在光源S上的位置 不同,因而在接受屏上所形成的干涉花样的位置也不同,如图所示 L、M、N所形成的干涉花样的零级条纹的位置分别为OL、OM、 ON。不同的光源所发出的光波之间不能干涉,因而只能将干涉强 度简单相加,即不同的干涉花样会相互交叠。那么观察屏上的光强 分布是什么样?
(W d ) D
其中W称为是到达屏(干涉场)上某点的两条相干光线间的夹角 叫做相干光束的会聚角。上式表明条纹间距正比于相干光的波长, 反比于相干光束的会聚角。
二、两个单色相干点光源在空间形成的干涉场
在屏幕上得到等距的直线干涉条纹是有条件的,即d《D,并且在z 轴附近的小范围内观察。但是,屏幕的位置实际上是可以在S1和S2 发出的两个光波的交叠区域内任意放置的;在屏幕任意放置的情况 下,一般就得不到等距的直线条纹。在点光源照明下,干涉条纹是 空间位置对S1和S2等光程差点的集合。
1)干涉条纹强度分布:
I
4I0
cos2
d D
x

x m D
d
(m,在0,干1涉, 场2中, 的) 点有最大光强
I 4I0

x (m 1) D
,在干涉场中的点有最小光强
(m 0, 1, 2, )
2d
2)条I纹间0 隔:

,为亮纹。 ,为暗纹。
e D
d
e
W
3)在屏幕上得到等距的直线干涉条纹
本章学习要求:
1、理解获得相干光的方法,了解干涉条纹的定域性。
2、掌握条纹可见度的定义以及空间相干性、时间相干性和光源 振幅比对条纹可见度的影响。
3、掌握以杨氏干涉装置为典型的分波前法双光束干涉,熟悉光 强分布的计算,分析干涉条纹的特征,如条纹形状、位置及间 距等。

光的干涉ppt

光的干涉ppt
光的干涉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光的干涉现象 •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 • 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结论和展望
01
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定义
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源产生的光波在空间叠加时,形 成某些特定区域振动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干涉现象通常表现为明暗相间的条纹或色彩,称为干涉条纹 或干涉色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干涉 基本概念、干涉原理、干涉仪器的使用以及干 涉现象在光学检测中的应用。
光的干涉在光学检测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如光学表面检测、光学元件装配、光学薄 膜检测等领域。
展望未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的干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领域将不断扩大。
在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加先进的光学干涉仪器 和技术,如更高精度的干涉仪、更智能化的数据处
3
分析实验参数对干涉条纹特征的影响,如条纹 间距、亮度等。
02
光的干涉基本原理
双缝干涉
实验装置
双缝干涉实验中需要使用光源、双缝装置 和屏幕,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双缝后形成两 束相干光,在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
VS
干涉图样
双缝干涉的条纹呈现为明暗交替的平行条 纹,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Delta x = \frac{L}{d}\lambda$,其中 $L$ 为屏幕 到双缝的距离,$d$ 为双缝之间的距离, $\lambda$ 为光的波长。
离、微小角度等。
02
光学表面检测
干涉条纹可以用来检测光学表面的平整度和粗糙度,如检测光学镜片
的表面质量。
03
光学信息处理
干涉条纹可以用来进行光学信息处理,如全息技术、光学图像处理等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第三课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第三课
等倾条纹
一、点光源照明时的干涉条纹分析
光束1、2的光程差:
n( AB BC ) n AD
e AB BC cos r AD AC sini
0
r环
P

2
i i i i ·
f
1
S
L
2
2e tg r sini 2ne 2n e sinr sini cos r cos r 2
2 2 2 1

2
M'2
反射镜 M1
当 M1不垂直于M 2 时,可形成劈尖 型等厚干涉条纹.
单 色 光 源
反 射 镜
G1
G2
M2
迈克尔孙干涉仪的主要特性 两相干光束在空间完全分开,并可用移动反射镜 或在光路中加入介质片的方法改变两光束的光程差.
M'2 M1
移动反射镜
d
d
d k
M1
移 动 距 离
2
b
n1 n
讨论 1)劈尖
n

L
e0
n / 2
D
n1
为暗纹. 2
b
劈尖干涉
e

2
1 (明纹) (k ) 2 2n
k 2n
(暗纹)
光程差为 (e ) 2ne
2)相邻明纹(暗纹)间的厚度差
e i 1 e i

2n

n
2
n
b
n1 n
e D L
二 、面光源照明时,干涉条纹的分析 r环
o P
i
f
面光源
n n > n n
· ··
i

第12章光的干涉

第12章光的干涉

反射光光程 nr 2
λ
2

思考: 与杨氏双缝实验比 干涉条纹有哪些相 同、不同之处?
δ
双镜
M1
s
P
L
s1 θ
d
s2
C
M2
d'
12.3
光的时空相干性
λ ν
一、光的非单色性
1、理想的单色光 2、实际光束: 准单色光
波列长L=τ c
Io
Io 2 0
I
λ
λo
Δλ
光强降到一半时曲线的 宽度—— 谱线宽度 Δλ
Δx14 = x4 − x1 =
d Δx14 λ= D ( k 4 − k1 )
d
( k 4 − k1 ) λ
0 .2 × 7 .5 λ= = 500 nm 1000 × 3
(2)当λ =600nm 时,相邻两明纹间的距离为
1000 D −4 Δx = λ = × 6 × 10 = 3.0mm 0.2 d
E = Eo cos ωt ( ) z E = E0 cos[ω (t − ) ] u π
波强(平均能流密度)
光矢量
2
r E
1 ∫ cos ωtdt = 2 π 0
1
1 2 I = E0 2
2.光程
光程差
波程
L1 = n1 r1 光程
L2 = n 2 r2 光程
经多种介质时 若介质不均匀
• P
r1
1、普通光源:自发辐射
· ·
独立(不同原子发的光) 独立(同一原子先后发的光)
结论: 普通光源发光具有独立性、随机性、间歇性
(1)一个分子(或原子)在一段时间内发出一列光波, 发光时间持续约10-8~10-10s. (间歇性) (2)同一分子在不同时刻所发光的频率、振动方 向不一定相同。(随机性、独立性) (3)各分子在同一时刻所发光的频率、振动方 向、相位也不一定相同.(独立性、随机性)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

光的干预考点1:双缝干预原理〔1〕产生稳定干预的条件只有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位相差恒定,振动方向一致的相干光源,才能产生光的干预。

由两个普通独立光源发出的光,不可能具有相同的频率,更不可能存在固定的相差,因此,不能产生干预现象。

〔2〕条纹宽度(或条纹间距) 相邻两条亮〔暗〕条纹的间距Δx 为:λdl x =∆ 上式说明,两缝间距离越小、缝到屏的距离越大,光波的波长越大,条纹的宽度就越大。

当实验装置一定,红光的条纹间距最大,紫光的条纹间距最小。

这说明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红光最长,紫光最短。

〔3〕【讨论】①教材中说:“杨氏又发现用狭缝代替小孔可以得到同样清晰但明亮得多的干预图样〞这“明亮得多〞的原因是什么?用狭缝代替小孔,狭缝成为线光源,而线光源可以认为由许多个发光点沿一条线排列组成的,每个点光源分别产生自己的干预图样,在屏上的干预条纹那么是各个点光源的干预图样的叠加。

由于这些点光源与双缝的相对位置完全一样,产生的干预图样完全相同。

虽然不同的点光源的光互不相干,但它们叠加起来仍与点光源产生干预图样相似,只是强度增大而由亮点变成明线,易于观察。

②在双缝干预实验中,如果用红色滤光片遮住一个狭缝S 1,再用绿滤光片遮住另一个狭缝S 2,当用白光入射时,屏上是否会产生双缝干预图样?这时在屏上将会出现红光单缝衍射光矢量和绿光单缝衍射光矢量振动的叠加。

由于红光和绿光的频率不同,因此它们在屏上叠加时不能产生干预,此时屏上将出现混合色二单缝衍射图样。

③在双缝干预实验中,如果遮闭其中一条缝,那么在屏上出现的条纹有何变化?原来亮的地方会不会变暗?如果遮住双缝其中的一条缝,在屏上将由双缝干预条纹演变为单缝衍射条纹,与干预条纹相比,这时单缝衍射条纹亮度要减弱,而且明纹的宽度要增大,但由于干预是受衍射调制的,所以原来亮的地方不会变暗。

④双缝干预的亮条纹或暗条纹是两列光波在光屏处叠加后加强或抵消而产生的,这是否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暗条纹处的光能量几乎是零,说明两列光波叠加,彼此相互抵消,这是按照光的传播规律,暗条纹处是没有光能量传到该处的原因,不是光能量损耗了或转变成了其它形式的能量。

工程光学 复习 总结 与 习题

工程光学  复习  总结 与 习题
光强 I 的强弱取决于光程差 (r2 r1 )
第二节 杨氏干涉实验
2、光程差的计算
y
y x r1 S1 S
S2
P(x,y,D)
x
r2
z
d 2 r1 ( x ) y 2 D 2 2 d 2 2 r2 ( x ) y 2 D 2 2
2
O d D
r22 r12 ( r2 r1 )(r2 r1 ) r22 r12 2 xd
二、法布里-泊罗干涉仪(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 (一)仪器结构(干涉仪和标准具)
I (t ) 2 1 (1 ) (i ) I 1 1 F sin 2 2 4 h cos 2
2.1 仪器结构 p.360
1.干涉仪 P.360
第十二章 复习与习题
【例题3.2 】两个长100mm的抽真空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 的两个小孔前,以波长为 的平行钠光通过气室垂直照明时, 在屏幕上观察有一组稳定的干涉条纹。续后缓缓将某种气 体注入气室C1,观察到条纹移动了50个,试讨论条纹移动 的方向并求出注入气体的折射率。
S1
C1
P
P0 S2 C1
两个(或多个)光波的获取常用的有:分波阵面 法、分振幅法和分偏振法。 双光束干涉中的分波面,除了杨氏双缝(双孔) 干涉实验外,还有菲涅耳双棱镜、菲涅耳双面镜和 洛埃镜都是属于分波阵面干涉装置,分析的方法类 同杨氏干涉。
镜中的你! 真实实体的你和镜中你的像的关系 完全对应的关系!!
第二节 杨氏干涉实验
2 xd 2 xd d x 光程差: r2 r1 r2 r1 2 D D
kd 2 d 则:I=4 I 0 cos x 4 I 0 cos x 2D D

光的干涉(教学课件)(完整版)

光的干涉(教学课件)(完整版)
双缝干涉亮(暗)纹间距的公式
l
d
X x
d
L
P1
S1
d
S2
l
1.相邻明(暗)纹间的距离大小的影响因素:
(1)波长λ: 波长越大,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
(2)双缝之间的距离d: d越小,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
(3)双缝与屏间的距离 l : L越大,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
x
P
学习任务二、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后表面
学习任务三:薄 膜 干 涉
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形成亮条纹。
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形成暗条纹。
白光照射时是彩色条纹
学习任务三:薄 膜 干 涉
薄膜干涉的应用(一)——检查表面的平整程度
如果被检表面是平的,产生的干涉条纹就是平行的,如图(b)
所示;如果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c)所示,则表示被检测表面微
恰好是10号亮条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r1,S2P1的长度为r2,则r2-r1等于 (
)
A.9.5λ B.10λ
C.10.5λ
D.20λ
答案:B
解析:由题设可知,P1点处是第10号亮条纹的位置,表明缝S1、S2到P1处的距离差r2-r1
为波长的整数倍,且刚好是10个波长,所以选项B正确。
考点三:薄膜干涉
亮(暗)纹间距的公式推导
如图所示,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双缝S1、S2的连线的中垂线与屏的交点为P 。
对屏上与P距离为x的一点 P1,两缝与P1的距离P1 S1=r1, P1 S2=r2。
在线段P1 S2上作P1 M= P1 S1,则S2M=r2-r1,
因d≪l,三角形S1S2M可看做直角三角形。
)

第12章光的干涉

第12章光的干涉

C
C
ab
n1 B
n2 e
n3
n2 ( AC CB) n1 AD 2n2 AC n1 AD
2
三、半波损失
射向 光疏介质
射向
光密介质
光疏介质
反射光有半波损失 反射光没有半波损失
例题:求反射光 线a 、b 的光程差。
(1) n1 > n2 > n3 2n2e
ab λ
(2) n1 > n2 < n3
波动三大现象
几何光学 波动光学 量子光学
干涉
衍射
偏振
第12章 光的干涉
12.1 光的相干性
一、光的电磁理论 1. 光的颜色 光谱 光是电磁波,把电磁波按波长或频率的次序排列成谱,称为 电磁波谱。可见光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λ :400 nm ~ 760 nm ν :7.51014 Hz ~ 3.9 1014 Hz 1m = 106 μm = 109 nm = 1010 Å
a1
P
aD
ii
a2
A i B
n1
n2 e
C n1 > n2 n1
2n2e cos
2
2e
n2 2
n12
sin2
i
2
3. 明纹和暗纹条件
2e
n2 2
n12 sin2
i
2
k k 1, 2, (明 环 ) (2k 1) k 0, 1, (暗 环)
2
注意:对明环 k 0 ,否则 e < 0 。
x
D
d
1 410-7 4 10-4
110 3 m
1.0mm
(3)上述两种波长的光同时照射时,求两种波长的明条纹第1次重合

大学物理12光的干涉

大学物理12光的干涉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
S1
Sd
S2
杨氏双缝实验
§12-1 光源 光的特性
2.分振幅法:利用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 上的反射光和透射光作为相干光
iD
n1
e
A
C n2 n1
B
n1
薄膜干涉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
§12-1 光源 光的特性
§12-2 双缝干涉
一、杨氏双缝实验 1.装置原理
S1
Sd
S2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
§12-3 光程与光程差
三、反射光的相位突变和附加光程差
1、n1 n2 n3 或 n1 n2 n3 无附加光程差
12
i
n1
e
n2
n3
2、n1 n2 n3 或 n1 n2 n3 1’ 2’
有附加光程差 2
3、对于折射光,无任何相位突变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
§12-3 光程与光程差
§12-2 双缝干涉
2.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r1
S1
S d
r2
波程差
S2
r2 r1
D
P
x
0
r2
r1
d sin
d
tan
d
x D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
§12-2 双缝干涉
d
x D
k 极大
(2k 1) 极小
2
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d x
D
x
k
D
d
2k 1
D
2d
明纹 暗纹
其中 k 0, 1, 2, 3
实际中,i 0
2n2e '
明纹和暗纹条件
2n2e

光的干涉 课件

光的干涉  课件
央亮条纹或零级亮条纹。k 为亮条纹的级次。
(2)暗条纹产生的条件:屏上某点 P 到两条缝 S1 和 S2 的路程差正好是半

2
波长的奇数倍。即|PS1-PS2|=(2k-1)·(k=1,2,3,…),k 为暗条纹的级次,从第 1
级暗条纹开始向两侧展开。
警示:双缝干涉的条件必须是相干光源,且双缝间的间距必须很小。
向总是相同;暗条纹处振动步调总是相反。
具体产生亮、暗条纹的条件:
(1)亮条纹产生的条件:屏上某点 P 到两条缝 S1 和 S2 的路程差正好是波
长的整数倍或半波长的偶数倍。即

2
|PS1-PS2|=kλ=2k·(k=0,1,2,3,…)
k=0 时,PS1=PS2,此时 P 点位于屏上的 O 处,为亮条纹,此处的条纹叫中
C.P 处为暗条纹,P1 处为亮条纹
D.P、P1 处均为暗条纹
解析:从单缝 S 射出的光波被 S1、S2 两缝分成的两束光为相干光,由题
意,屏中央 P 到 S1、S2 距离相等,即由 S1、S2 分别射出的光到 P 的路程差为
零,因此 P 处是亮纹中心,因而,无论入射光是什么颜色的光,波长多大,P 处
种色光都在中央条纹处形成亮条纹,从而复合成白色条纹。
(2)两侧条纹间距与各色光的波长成正比,即红光的亮条纹间距宽度最
大,紫光的亮条纹间距宽度最小,即除中央条纹以外的其他条纹不能完全重
合,这样便形成了彩色干涉条纹。
例题 2
关于光的干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双缝干涉现象中,相邻两亮条纹和相邻两暗条纹的间距是不等的
件是有相干波源——频率相等且振动情况相同
的两列波,干涉图样中的“明”“暗”条纹就是相干

光的干涉课件

光的干涉课件
● (2)双缝屏的作用:平行光照到单缝S上后,又照到双缝S1、S2上,这样 一束光被分成两束频率相同和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
●2.屏上某处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在屏上的同一点引起的振动叠加,若 该点同时参与的两个振动步调总是一致,则出现亮条纹; 若同时参与的两个振动步调总相反,则出现暗条纹,具 体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为:
●( 1 ) 出 现 亮 条 纹 的 条 件 : 屏 上 某 点 P 到 两 缝 S 1 和 S 2 的 路 程 差正好是波长的整数倍或半波长的偶数倍.
●即
|
P
S

1
PS
2
|
=k
λ

2k
·
பைடு நூலகம்
(k

0
,
1
,
2
,3
…)
●k=0时,PS1=PS2,此时P点位于屏上的O处,为亮条 纹,此处的条纹叫中央亮纹.
(2)出现暗条纹的条件:屏上某点 P 到两条缝 S1 和 S2 的 路程差正好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即:|PS1-PS2|=(2k+1)2λ(k =0,1,2,3…)
● 答案: C
1










f

2





条纹
●D . 单 色 光 f 1 照 射 时 出 现 暗 条 纹 , 单 色 光 f 2 照 射 时 出 现 亮 条纹
思路点拨: 由双缝干涉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 kλ 亮条纹 k=0,1,2…
即|S1P-S2P|=2k+ 2 1λ 暗条纹 k=0,1,2… 求出两单色光的波长,看是否满足上述条件.

2019年第十二章光的干涉339521.ppt

2019年第十二章光的干涉339521.ppt

S


S2
•S的光波透过S1和S2两狭缝,由惠更斯原理知,S1 和S2 可以看成两个新的子波源;
•这两列波在空间发生重叠而产生干涉,在屏幕上出 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平行于缝s1和s2)。
15 首 页 上 页 下 页退 出
2、相干光获得的方法(分波面的方法)
S
S1 S2
r1
r2
纵截面图
S为一普通光源,大量分子、原子都发出各自的波列。每 一个分子或原子从S发出的一个波列,在空间经过等距离的路 程分别传到S1、S2 ;S1、S2 为同一波面上的两子波源,这两
位置为
D 2 1 6 10 x k1 1 4 d 4 10
双缝到重合处的波程差为
7
3 103 m 3mm
k11 k22 1.2 10 m
6
30 首 页 上 页 下 页退 出
§12-3 光程和光程差
当光在不同的媒质中传播时,即使传播的几何路程 相同,但位相的变化是不同的. 设从同位相的相干光源S1和S2发出的两相干光,分别 在折射率为n1和n2的媒质中传播,相遇点P与光源S1和 S2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如图所示.则两光束到达P点的 位相变化之差为
子波是相干的,从这两子波发出的相干波在空间相遇产生干 16 涉现象。 首 页 上 页 下 页退 出
3.干涉条纹
①波程差的计算:
S1 S
r1

P
d
S2
r2
D
x O E
C
设点(缝)光源在中垂线上, 双缝间距为d,缝 屏距离为D,以双缝中垂线与屏的交点为坐标原点, 考察点P的坐标为x
17 首 页 上 页 下 页退 出
K=0,谓之中央明纹,其它各级明(暗)纹相对0点对 称分布,

第12章-光的干涉-徐

第12章-光的干涉-徐

n = 1.38 n2 = 1.5
d
反射光干涉相消条件:
2nd ( 2k 1)
o
2
增透膜
最薄的膜层厚度(k = 0)为:
d
o
4n
增透膜 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 MgF 2 薄膜,使波 长为 0 = 5500 A 的绿光全部通过。 膜的最小厚度:
0
d
=
o
4n
0 5500 A 996 A = 4 × 1.38
取 k = 0 , 1, 2 得 :
d sin k
S2
30 30
0 , 30 , 90
12-2-3 光程
真空中

介质中 n
包含的完整波个数:

n
真空中 r r 介质中
n

r /n nr
介质中的波长变短
真空中的几何路程增长

介质中
r
n
r nr /n
针孔的衍射
二、光的衍射现象的分类
单缝衍射
不同波长光的单缝衍射条纹照片
白光, a = 0.4 mm
§12-1 光的本性
12-1-1 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
牛顿的微粒说:
光是由光源发出的微粒流。
惠更斯的波动说: 光是一种波动。
12-1-2 光的电磁本性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 杨 (T. Young,1773-1829)首先利用 双缝实验观察到了光的干涉条纹, 从实验上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12-2-1 普通光源的发光机制
光源:发光的物体。 处在激发态电子
处在基态电子
原子模型
普通光源发光的两个特点:
间歇性:各原子发光是断断续续的,平均发光时间 t 约为10-8秒,所发出的是一段长为 L =ct 的光波 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透镜不会引起各相干光之间的附加光程差。 使用透镜不会引起各相干光之间的附加光程差。
12-4
薄膜干涉
利用薄膜上、 利用薄膜上、下两个表面对入射光的反射和 折射,可在反射方向(或透射方向 获得相干光束。 或透射方向)获得相干光束 折射,可在反射方向 或透射方向 获得相干光束。 一、薄膜干涉 扩展光源照射下的薄膜干涉
I = I1 + I2 + 2 I1I2 cos ∆ϕ
I=
τ∫
1
τ
0
(I1 + I2 + 2 I1I2 cos ∆ϕ)dt
= I1 + I2 + 2 I1I2 ⋅
∫ cos ∆ϕdt τ
0
1
τ
I = I1 + I2 + 2 I1I2 ⋅
1、非相干叠加 、
∫ cos ∆ϕdt τ
0
1
τ
独立光源的两束光或同一光源的不同部位所发出 独立光源的两束光或同一光源的不同部位所发出 的光的位相差“瞬息万变” 的光的位相差“瞬息万变”
A、B、C 各点到 点的光程都相等。 各点到F点的光程都相等 点的光程都相等。 解 释 AaF比BbF经过的几何路程长,但BbF在透镜 比 经过的几何路程长, 经过的几何路程长 在透镜 中经过的路程比AaF长,透镜折射率大于 , 中经过的路程比 长 透镜折射率大于1, 折算成光程, AaF的光程与 折算成光程, 的光程与BbF的光程相等。 的光程相等。 的光程与 的光程相等
ν
c u= n
λn =
λ
n
光在介质中传播几何路程为r, 光在介质中传播几何路程为 ,相应的位相变化为

r
λn
=

λ
⋅ nr
S1
S2
r1
n1
P
r2
n2
λn
r2 = 2π
2

r
λn
=

λ
⋅ nr
∆ϕ = 2π
λn
r1
− 2π
1
λ
( n1r1 − n2r2 )
光程= ∑ni ri
i
c nr = r = ct u
D
二、其他分波阵面干涉装置 1、菲涅耳双面镜 、
光栏
S d S 2
S1
M1
C
W
S 虚光源 S1、 2
S1S2 平行于 W ' W
x
o
M2
W'
d << D
D
屏幕上O点在两个虚光源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屏幕上 点在两个虚光源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屏幕 点在两个虚光源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上明暗条纹中心对O点的偏离 上明暗条纹中心对 点的偏离 x为:
I = 2I1( 1+ cos ∆ϕ ) = 4I 1cos
2
∆ϕ
∆ϕ = ±2kπ I = 4I1
2 干涉相长
∆ϕ = ±( 2k + 1 )π I = 0 干涉相消
I
4I1 两相干光束 2I1 两非相干光束 I1 一个光源
− 5π − 3π −π O π


∆ϕ
普通光源获得相干光的途径(方法) 普通光源获得相干光的途径(方法) 1 2 分波前的方法 分振幅的方法 杨氏干涉 等倾干涉、 等倾干涉、等厚干涉
干涉加强 明纹位置 干涉减弱 暗纹位置
S2
两相邻明(或暗)条纹间的距离称为条纹间距。 相邻明(或暗)条纹间的距离称为条纹间距。 条纹间距
干涉条纹特点: 干涉条纹特点
D ∆x = xk+1 − xk = λ d
(1)明暗相间的条纹对称分布于中心 点两侧。 明暗相间的条纹对称分布于中心O点两侧 明暗相间的条纹对称分布于中心 点两侧。 (2)相邻明条纹和相邻暗条纹等间距,与干涉级k无关。 相邻明条纹和相邻暗条纹等间距,与干涉级 无关 无关。 相邻明条纹和相邻暗条纹等间距
λ.
例:已知:S2 缝上覆盖 已知: S1 的介质厚度为 h ,折射率 S2 为 n ,设入射光的波长为
h
r 1
r2
问:原来的零级条纹移至何处?若移至原来的第 原来的零级条纹移至何处? k 级明条纹处,其厚度 h 为多少? 级明条纹处, 为多少? 解:从S1和S2发出的相干光所对应的光程差
δ = ( r2 − h+ nh ) − r1
n1 =1
n2 =1.38
d
2n2d = kλ
2 I ∝ E0
在波动光学中,主要讨论的是相对光强, 在波动光学中,主要讨论的是相对光强,因此在 同一介质中直接把光强定义为: 光强定义为 同一介质中直接把光强定义为:
I=E
2 0
二、光的相干性 两频率相同, 两频率相同,光矢量方向相同的 光源在p点相遇 光源在 点相遇
2 2 E2 = E10 + E20 + 2E10E20 cos ∆ϕ
D x = kλ 明条纹中心的位置 d k = 0,±1,±2⋯ 2k +1 D 暗条纹中心的位置 x= λ 2 d
2 洛埃镜
E′
S1
光栏
E′
p p'
Q' Q
d
S2
M
L
D
E
当屏幕 E 移至E'处,从 S1和 S2 到 L点的 移至 处 点的 光程差为零,但是观察到暗条纹, 光程差为零,但是观察到暗条纹,验证了反射 时有半波损失存在。 时有半波损失存在。
已知用波长 例 已知用波长
, λ = 550nm,照相机镜头n3=1.5,其
的氟化镁增透膜, 上涂一层 n2=1.38的氟化镁增透膜,光线垂直入射。 的氟化镁增透膜 光线垂直入射。 问:若反射光相消干涉的条件中 取 k=1,膜的厚度为多少?此增 ,膜的厚度为多少? 透膜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没有增反? 透膜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没有增反? 解:因为 n1 < n2 < n3 ,所以反射光 经历两次半波损失。 经历两次半波损失。反射光相干相 消的条件是: 消的条件是:
∆λ
λ− ∆λ
2
λ λ+
∆λ
2
3、光强 、 光波是电磁波。 光波是电磁波。 光波中参与与物质相互作用(感光作用、 光波中参与与物质相互作用(感光作用、生理 作用) 矢量,称为光矢量 光矢量。 作用)的是 E 矢量,称为光矢量。 E 矢量的振动称为光振动。 矢量的振动称为光振动 光振动。 光强:在光学中,通常把平均能流密度称为光强, 光强:在光学中,通常把平均能流密度称为光强, 用 I 表示。 表示。
a1 a2
在一均匀透明介质n1中 放入上下表面平行, 放入上下表面平行,厚度 为e 的均匀介质 n2(>n1), 用扩展光源照射薄膜, 用扩展光源照射薄膜,其 反射和透射光如图所示
a
n1 n1
i
A
D
B
n2 γ
C
e
光线a 的光程差为: 光线 2与光线 a1的光程差为:
a
a1
a2
∆ = n2( AC + CB ) − n1 AD+ λ / 2
τ
∫ cos ∆ϕdt = 0 τ
0
1
I = I1 + I2
叠加后光强等与两光束单独照射时的光强之和, 叠加后光强等与两光束单独照射时的光强之和, 无干涉现象
2、相干叠加 、 满足相干条件的两束光叠加后
I = I1 + I2 + 2 I1I2 cos ∆ϕ
位相差恒定, 位相差恒定,有干涉现象 若 I1 = I2
0
3900 ~ 7600 A 紫 ~ 红
单色光——只含单一波长的光。 I0 单色光——只含单一波长的光。 ——只含单一波长的光 复色光——含多种波长的光。 复色光——含多种波长的光。 ——含多种波长的光
I0 2
准单色光——光波中包含波长范围 准单色光——光波中包含波长范围 —— 很窄的成分的光。 很窄的成分的光。 O
满足n 或 满足 1>n2>n3(或n1 <n2 <n3) →不存在额外程差
射方向干涉加强时, 射方向干涉加强时,在透射 方向就干涉减弱。 方向就干涉减弱。
2 k = 1,2,⋯
厚度均匀( 恒定) e 厚度均匀( 恒定) 对应等倾干涉
二、增透膜和增反膜 增透膜----增透膜 利用薄膜上、 利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符合相消 干涉条件来减少反射,从而使透射增强。 干涉条件来减少反射,从而使透射增强。 增反膜----增反膜 利用薄膜上、 利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满足相长 干涉,因此反射光因干涉而加强。 干涉,因此反射光因干涉而加强。
r2 − r1 = −( n −1 )h = kλ
− kλ h= n −1
12-3 光程与光程差
干涉现象决定于两束相干光的位相差 两束相干光通过不同的介质时, 两束相干光通过不同的介质时, 位相差不能单纯由几何路程差决定。 位相差不能单纯由几何路程差决定。
真空中 光的波长 λ =
c
ν
u
介质中光的波长 λ =
∆x ∝ λ ∆x ∝ D ∆x ∝1 d
若用复色光源,则干涉条纹是彩色的。 若用复色光源,则干涉条纹是彩色的。
k = −3
k = −2
k = −1
k =1
k =2
k =3
(3) D,d一定时,由条纹间距可算出单色光的波长。 一定时,由条纹间距可算出单色光的波长。 一定时 方法一: 方法一: λ = xd /(kD) 方法二: 方法二: λ = ∆xd /
2 2 2 1
λ
2
2
∆ = 2e n − n ⋅ sin i +
λ
2
干涉条件 ∆ = 2e n − n ⋅ sin 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