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16) 人口的空间变化(人教版)
2022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六 6.2人口的空间变化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整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六人口的空间变化(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2·浙江高考)近年来,我国流淌人口始终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淌是主要的流淌形式。
完成1、2题。
1.城乡间人口流淌与城市经济进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亲密,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淌②农业专业化进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进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2.关于我国人口流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淌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进展会减缓流淌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淌可提高城市化水平【解析】1选D,2选C。
第1题,我国城乡间人口流淌的成因主要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城市工业、服务业可供应就业机会,吸引乡村人口流向城市。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造成农业生产机械化和集约化进展,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进展。
第2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人口流淌可以加强城乡间的经济沟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错误B项经济因素才是人口流淌的主要因素错误C项区域协调进展使城乡之间差距减小,从而降低人口流淌规模正确D项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淌不会使城市人口数量增加错误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迁移率是指肯定地区肯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
完成3、4题。
3.图中数据显示1990~2010年间该地(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领先下降后上升B.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口以30~39岁年龄段为主C.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率高于男性劳动力D.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4.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收入B.交通C.宗教D.通信【解析】3选D,4选C。
高考地理人教版通用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六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课时作业提升练十六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0·蚌埠模拟)下图为我国1960~2018年历年出生人口数变化图。
据此完成1、2题。
1.从1961年到2018年,历年出生人口数的变化趋势是 ( )A.不断增加B.波动上升C.不断减少D.波动下降2.与1976年前相比,1976年~1980年新增人口数显著变化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B.经济发展C.自然灾害D.传统生育观念【解析】1选D,2选A。
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1961~2018年,出生人口数量是波动的,并未持续上升或下降;总趋势是下降的趋势,故波动下降。
第2题,与1976年之前相比,1976~1980年出生人口数明显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应为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所致。
【方法技巧】人口数量的计算(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②出生率=出生人口÷人口总数×100%③死亡率=死亡人口÷人口总数×100%(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人口数量增加数=该年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3)n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该年人口总数×(1+自然增长率)n(n为年数)2017年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中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 747万人,比2015年末减少249万人。
图1为发达国家历年总劳动年龄人口图,图2为中国历年总劳动年龄人口图。
据此回答3、4题。
3.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速度及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快经济发展速度很快B.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C.快计划生育政策实施D.慢城市化速度非常快4.针对劳动力年龄人口状况,中国应( )A.大力鼓励生育B.吸引人口的迁入C.调整产业结构D.遏制人口老龄化【解析】3选C,4选C。
地理人教必修课后训练:人口的空间变化 含解析
课后训练1.关于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B.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人口自然增减的结果C.就世界而言,人口迁移不能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D.就某一地区而言,人口迁移和自然增长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是相当的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的一种社会现象。
据表完成第2~4题。
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第1位人口来源地第2位人口来源地第3位人口来源地第4位人口来源地第5位人口来源地广东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新疆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B.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D.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均在东部地区3.M省流入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A.福建B.海南C.山东D.广西4.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灾害B.经济因素C.人口政策D.宗教信仰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6.图中甲至丁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2011·河北冀州中学期中)下图中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完成第7~9题。
7.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8.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9.近几年,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加大了迁出地、迁入地之间的经济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4·北京朝阳区测试)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统计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2.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阶段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A.①时期和④时期B.②时期和①时期C.③时期和④时期D.④时期和①时期下图是我国人口相关数据统计图。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卫生条件下降B.粮食供应缺口增大C.老龄人口比重增大D.生态环境急剧恶化4.图示时期,我国()A.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B.每年新增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C.2010年与2011年新增人口数相同D.2010年与2011年出生率相同(2014·成都模拟)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
下表为四个国家2010年的统计资料,阅读分析表格,完成5~6题。
5.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 )A .甲、乙B .甲、丁C .乙、丙D .丙、丁6.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国人口数量最多 B .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 C .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 D .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2014·重庆质检)下图示意某国2008年人口结构,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信息反映出该国( ) A .为发展中国家 B .人口出生率高C .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D .中老年人口性别比失调★8.该国0~4岁的人口数量明显多于5~9岁,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A.年龄结构B.性别结构C.生态环境D.移民政策(2014·扬州质检)读我国某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9~10题。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习题: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人口迁移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迁入为正,迁出为负。
图甲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图乙为人口增长曲线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1~3题。
图甲图乙1.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人口增长曲线,符合图甲所示地区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图甲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出现在( )A.1910年B.1970年C.2005年D.2010年3.下列地区中,与图甲所示地区人口迁移特征最符合的是( )A.黑龙江B.上海C.西藏D.三峡库区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4~5题。
4.1990~2010年期间,图示四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A.①B.②C.③D.④5.人口数量变化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A.交通压力增大B.环境人口容量变小C.促进资源开发D.劳动力数量减少(2019·河南安阳模拟)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是四川省的三个传统农区。
下表示意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以下简称“三县”)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情况(2014年)。
据此完成6~8题。
6.A.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大B.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出生率低,增长缓慢C.生活、医疗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D.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大,人口迁移率高7.三县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A.土地流转加快,家庭土地流转比例降低B.加快了农村家庭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C.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决策的科学性D.农村家庭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日益增强8.针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现状,三县应( )A.全面放开农村生育政策,增加劳动力供应B.构建农业生产全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C.实施大规模休耕养田制度D.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2019·福建厦门质检)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9~11题。
新高考地理选择性考试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第16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16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 人口的迁移12.国际人口迁移(1)(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2)迁移方向①19――→大批美洲、大洋洲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增多3.国内人口迁移(1)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 (3)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情况如下图所示。
1.“候鸟式”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季节性流动的现象。
请举例说明哪些人口迁移(流动)现象为“候鸟式”迁移?提示:我国的春运;季节性务工;冬季到海南过冬;夏季到黑龙江度夏等。
2.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城归”就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
截至2017年9月中旬,全国共有480多万“城归”返乡创业。
指出“城归”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提示:原因:国家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差别缩小等。
影响:可减轻城市的压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
考点深度研析考点1人口迁移及其影响1.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形式主要有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三种,其迁移人口类型、迁移原因、方向及影响具体分析如下: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
主要体现在对人口迁出地、迁入地、城市化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上。
(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
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2018·全国卷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二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跟踪检测二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B.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亚洲解析:1.C 2.D 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流向的变化。
由图可知,二战后人口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
从图中箭头粗细上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地区是亚洲。
2018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
下图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是( )A.生活成本低B.发展空间小C.广阔的发展空间D.超高的房价4.“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B.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C.保护生态环境D.促进经济发展解析:3.B 4.D 第3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
中小城市中生活成本低、物质回报实惠、安稳的生活属于人口迁入一线城市的阻力,发展空间小属于推力,A错误,B正确;一线城市广阔的发展空间属于拉力,而超高的房价属于阻力,C、D错误。
故答案选B项。
第4题,“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大多数属于技术人才的迁移,人才的迁入会促进迁入地的科技实力增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D正确。
人口迁移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区域人口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回答5~6题。
5.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 )A.美国、新西兰B.加拿大、德国C.南非、埃及D.日本、澳大利亚6.关于图中人口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C.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高速铁路建设D.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水利工程建设解析:5.A 6.D 第5题,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南非和澳大利亚属于典型的移民国家,但德国、埃及和日本不属于移民国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下图示意2016年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净迁入率是指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值。
据此完成1~3题。
1.人口数量变化幅度最小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 D.④2.就业机会最大的地区是( )A.① B.②C.③ D.④3.家庭与社会养老压力最大的地区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1.B 2.D 3.A 第1题,①地死亡率明显大于出生率,且人口净迁移率为负值,人口数量减少最多;②地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人口净迁移率为负值,其绝对值与自然增长率基本相等,所以人口数量变化幅度最小;③④地人口数量都明显变多。
第2题,就业机会最大的地区应该是有大量人口迁入的地区,即人口净迁移率最高的地区。
④地区人口净迁移率最高,故D项正确。
第3题,家庭与社会养老压力最大的地区应该是人口增长最慢、人口迁出最多的地区。
①地人口负增长,说明劳动力少,老龄化严重;其人口净迁移率最低说明有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出。
我国人口众多,住房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新增城镇人口与商品房销售关系图。
读图完成4~5题。
4.2011~2015年( )A.新增城镇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商品房销售面积也最大B.新增城镇人口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均较低的都为西部省级行政区C.经济发达省级行政区商品房销售面积较多D.江苏、广东由于大量人口迁入,新增城镇人口较多5.城镇人口大量增加会( )A.增加城镇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B.造成农村经济的倒退C.提高城镇老年人口比重D.造成严重的排外情绪解析:4.D 5.A 第4题,新增城镇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山东,新增商品房销售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江苏,A错;新增城镇人口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均较低的省级行政区有西藏、青海、宁夏和海南等,海南不是西部省级行政区,B错;上海、北京和天津等经济发达省级行政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并不大,C错;由于大量人口迁入,江苏、广东新增城镇人口较多,D对。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人口的空间变化必修
课时跟踪训练16 人口空间变化一、选择题1.(2021 ·广东卷)以下图为2005~2021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海南B.四川C.广东D.浙江[解析]此题考察我国人口迁移特点。
由图可知,在2005~2021年间,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说明可能出现了人口向外迁移现象。
结合我国人口总体上由中西部向东部沿海迁移背景,可判断该省为四川。
[答案]B(2021 ·晋冀豫4月质检)读2021年三大城市群迁移情况比照图,完成2~3题。
2.三大城市群中( )A.京津冀人口增速最快B.长三角人口增量最多C.珠三角人口净迁入率最高D.长三角人口迁出率最高[解析]比拟三地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数值,即可判断答案。
[答案]C3.导致京津冀与珠三角人口净迁入率差异主要因素是( )A.产业构造B.环境承载力C.国家政策D.科技水平[解析]首先明确两地差异主要表达在人口迁入率上,人口迁出率都较低;那么两地人口迁入率差异决定了人口净迁入率差异。
珠三角工业构造轻型化,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兴旺,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人口迁入率较高;而京津冀工业构造主要为高技术类、重工业类,对普通劳动力需求量相对较少,故人口迁入率较低。
[答案]A(2021 ·河南3月适应性测试)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增长率趋势图,答复4~5题。
4.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到达最大值时间大致是( )A.1963年B.1984年C.2021年D.2030年[解析]图示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在2021年以前大于0,说明该类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在2021年以后增长率小于0,说明该类人口数量开场减少,那么最大值出现在2021年。
[答案]C5.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B.劳动人口省际迁移增多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D.工资水平增长缓慢[解析]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5~64岁人口,那么该类人口数量增速减慢,与15年前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有关。
人教版高中地理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17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时规范练17人口的空间变化基础巩固(2019山东青岛黄岛高三一次调研)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事干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果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2.A解析第1题,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关键因素,从图中能够看出,该地区人口迁徙以青壮年为主,主要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故D项正确。
第2题,父母迁移,婴幼儿也会出现相应的迁徙,因而根据年龄段可知甲、乙迁徙的关联性最显着。
3.(2019湖北武汉调研)右图为上海、北京、天津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天然增长率分布图,人口净迁入率为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
图中反映的人口变化给三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A.加剧交通拥堵B.扩大人口容量C.提高第一产业比重D.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解析三城市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大于0,则都会总人口增长,这样会导致交通拥堵题目,故A项正确;人口迁移对扩大人口容量、提高第一财产比重影响较小,B、C两项错误;人口迁入能缓解迁入区的人口老龄化题目,D项错误。
(2019天津部分区上学期期末联考)罗伦斯曲线也叫频率累积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伦斯提出的一种关于研究工业集中化的统计要领。
可以将它用在生齿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阐发生齿漫衍的格式。
凭据图文质料,完成4~5题。
天津市人口罗伦斯曲线图4.图中可以反映天津市人口分布特点的是()A.人口分布比较均衡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C.人口密度很大D.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小5.天津市这种生齿漫衍特点,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②增加了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③加快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④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⑤减少了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⑤5.C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天津市40%的人口总量集中在很小的地皮面积上,而余下60%的人口却分布在天津市更大的地皮面积上,说明天津市生齿漫衍极不均衡,人口密度地区差别大,故B项正确,A、D两项错误;此图无法得出天津市的人口密度,C项错误。
课时提升作业十六
课时提升作业十六人口的空间变化(建议用时:20分钟)(2021·江西五校联考)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域人口迁入、迁出的相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域总人口数之比。
迁移增长率:迁入率一迁出率。
读我国西北沿海某地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表示图,完成1、2题。
1.有关T1、T2时期该地域人口变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T1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B.T2时期老年人口比重下降C.T1时期人口总量不时增长D.T2时期人口机械增长减慢2.以下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域天文环境影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失业压力不时增大B.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时下降C.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制约经济的开展D.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繁重的压力【解析】1选B,2选C。
第1题,依据资料,T1时期,该地域人口的迁出率高于迁入率,即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由于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T2时期,该地域经济开展水平高,人口迁入数量多于迁出数量,人口机械增长迅速,且该时期人口迁入主要是以青壮年休息力为主,一定水平缓解了老龄化现象。
第2题,依据图中信息,T1时期,人口迁出数量多于迁入数量,人口迁移率为负,T2时期,人口迁移率为正;T2时期,随着经济的开展与科技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承载才干有能够添加;T1时期,由于少量人口迁出,招致该地域休息力充足,影响外地经济开展。
(2021·河南联考)分年龄生育率是指一定年龄段内每千名育龄妇女的全年活产婴儿数。
以下图为我国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分年龄生育率变化图。
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我国城乡人口生育年龄段主要集中在( )A.15~17岁B.18~25岁C.26~36岁D.37~49岁4.图示我国城乡人口生育率的差异主要是( )A.乡村本地人口的生育率清楚低于乡村外来人口和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B.乡村外来人口的生育率清楚低于乡村本地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的生育率C.城市本地人口的生育率清楚低于乡村外来人口和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D.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清楚低于乡村本地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的生育率5.影响我国城乡活动迁移人口生育率的主要要素是( )①自然要素②家庭要素③生育政策④经济要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3选B,4选D,5选C。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17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十七)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属国际人口迁移.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丙地位于珠江三角洲,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全球人口迁移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题。
.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属于政治因素的是( ).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战争引起的难民潮.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移解析: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引起的难民潮归根结底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但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
答案:.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年代中期到现在两个历史阶段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内地流向沿海,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②从迁移原因看,都主要是经济因素引起的③从迁移量看,前者以国家有组织的迁移为主,迁移量小,后者以自发迁移为主,流动量大④从迁移方式看,都以被迫性迁移为主.①②.②③.③④.①④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至年代中期我国人口从迁移方向看是从沿海流向内地,从经济发达区流向欠发达地区,是以国家有组织的迁移为主,迁移量小;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国人口从迁移方向看是从内地流向沿海,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是以自发迁移为主,流动量大。
答案:(莆田质检)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位以外的某一区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
下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移民迁移情况。
据图完成~题。
.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小的是( ).移民.农业或家务职业.非农业职业.政府或管理职业解析:从图中看出随着距离的变化,政府或管理职业迁移所占比重波动最小。
答案:.有关移民迁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只能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只能就近流向较高等级城市.受特殊因素影响出现偏移现象解析: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移民主要迁移方向为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但并不全是逐级流动、就近流动,受某些特殊因素(如婚姻、家庭等)影响,移民可能向中小城市迁移。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2019·济宁模拟)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
如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
据此回答1~2题。
1.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2.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1.B 2.C第1题,结合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可知,2011年后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迁出变慢,故A项错误,B项正确;2011年后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变慢,但仍以净迁入为主,故C、D项错误。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西南地区迁出人口减少,人口回流明显,不利于缓解土地压力,①错误;华南地区由于人口净迁入变慢,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因此会加快产业升级,②正确,③错误;西南地区青壮年人口回流会减轻该地区的人口老龄化,④正确。
如图为百度地图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中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是评估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水平高B.生态环境好C.交通状况好D.人口素质高4.图示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后,带来的不利影响是()A.人口素质下降,管理难度加大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龄化加剧C.加剧交通拥堵,增加住房压力D.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提高解析:3.A 4.C第3题,我国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前十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少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A对。
图示城市的生态环境因素不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B错。
城市交通通达度高,但交通拥堵严重,C错。
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练(人教版必修2)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可能有()①人口的出生率②人口的死亡率③家庭变动④职业构成⑤人口的迁入⑥人口的迁出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2.一美国旅游团乘飞机经北京来我国湖南张家界观光旅游,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答案:1.A 2.D(2011年安庆高一检测)读人口迁移方向的分类图,回答3~4题。
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称为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b称为人口从城市到乡村的迁移B.c不能叫人口迁移C.b目前主要发生在我国各大城市D.d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答案:A4.世界发达国家目前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A.aB.bC.cD.d答案:B读图,回答5~6题。
5.该图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阶段②最有可能是()A.原始农业B.种植业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解析:选B。
在农业文明时期,由于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农业人口的相对稳定性。
6.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解析:选C。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7.根据表中数据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2003(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其人口数量的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影响人口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17: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16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作业(2018·湖南衡阳上学期期末)下图是“我国某铁路枢纽2016年各月旅客流动量统计图”。
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2月份人口流动量最大的因素是()A.经济因素B.生态环境C.国家政策D.传统文化2.关于城乡间人口流动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B.有利于农业专业化发展C.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D.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2月份正值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回家过年”的传统文化导致2月份人口流动量最大。
第2题,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有利于农业专业化发展。
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①应届高校毕业生②投夫(妻)者③购房者④特殊人才⑤投父母者⑥投子女者⑦郊县农民A.①③⑦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⑦4.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A.推进城市化进程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答案 3.C 4.A解析第3题,属于家庭婚姻因素的是投夫(妻)者、投父母者、投子女者。
第4题,对迁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增加劳动力,促进工业化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等。
(2018·山西考前测试)2014年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杭州市某区共登记流动人口21 285人,同比去年增加2 741人,上升14.78%,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
下表为该区2014年春节后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
据此完成5~7题。
5.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A.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B.以返城、返乡目的为主C.流动人口持续增加D.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占比最低6.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旅游人口增多B.市内交通设施完善C.就业环境改善D.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7.春节后流动人口的变化给该区带来的影响是()A.加快城市化进程B.促进产业结构升级C.增加当地人均收入D.缓解“民工荒”问题答案 5.A 6.C7.A解析第5题,根据表中信息,该区流动人口年龄主要在16~45岁之间,为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大部分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其以下且在该区有工作,说明该区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选择题
(2013·崇雅模拟)下表为“美国1965~1983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
读表回答1~2题。
地区
1965~
1970年
1970~
1975年
1975~
1980年
1980~
1983年
东北地区-715 -1 342 -1 486 -640
中北部-673 -1 915 -1 173 -1 062
南部656 1 829 1 764 1 194
西部696 708 893 509
1.与此时期美国人口迁移特点不符的是()
A.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B.70年代以后,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
C.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80年代以后,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2.导致此时期美国地区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质量的变化B.地区间气候差异
C.经济收入的变化D.经济结构的调整
(2013·济南调研)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4.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甲、乙B.甲、丙
C.乙、丙D.乙、丁
(2011·广东高考)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积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6.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上海 B. 安徽
C.湖南D.河南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
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8.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2011·上海高考)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据此回答9~10题。
9.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10.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人口密度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D.人口素质
下图中表示197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回答11~12题。
11.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
A.人口一直在增长
B.目前人口压力较大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人口只有迁入没有迁出
12.根据图乙信息推断,M地区人口变化情况符合图甲中的()
A.甲线B.乙线
C.丙线D.丁线
二、综合题
13. 读下表,回答问题。
1996~1999年广东省的区域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
区域
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
经济发展
年均速度
区域人口迁移(万人)
迁入迁出净迁移
珠三角 2 572 536 15.4 196 141 55
两翼7 623.8 14.9 158 124 34
山区 5 408.5 10.6 116 105 11
全省11 728.0 14.7 470 370 100
全国 6 546 10.0
说明:珠三角指珠江三角洲,两翼指广东省的东、西部地区,山区指广东省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山区。
(1)说出广东省区域人口迁移的特点,简述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
(2)分析该省人口迁移对本地区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材料2:“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
(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
(2)据材料2所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
B.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
C.东北地区是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地区
D.经济发达地区无人口迁入淄博
(3)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4)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1.C 2.A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直接比较得出结论。
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净移民依然为负值,表明该地区依然是人口迁出地区。
第2题,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发展,环境污染严重,大量人口向环境较好的南部、西部迁移。
3.D 4.A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迁移的人口中,以20~34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这种迁移最可能是经济因素引起的。
第4题,图中乙年龄段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时,常常会将自己年幼的子女带在身边,从而导致甲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数量也较大,即这两者之间的迁移具有相关性。
5.D 6.A第5题,根据图中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随时间的变化可知,迁入率是波动上升,但不是持续上升,迁出率不是持续降低,机械增长率等于迁入率减去迁出率,因迁入率始终大于迁出率,机械增长率为正值,因而累积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第6题,根据上题可知该省级行政区人口以迁入为主,且总体呈上升的趋势,结合四个选项,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上海,安徽、湖南、河南三个省是我国中部省区,人口以迁出为主。
7.B8.C第7题,图中的纵轴表示每年各个国家的人口迁入量,不难看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发展中国家都是负值,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口是迁出的趋势,而发达国家是人口迁入的趋势。
第8题,人口迁移解决了迁入地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增加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减轻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有较大帮助。
9.D10.B第9题,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主要是工程移民;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都是受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退化、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影响;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主要是受政治、经济因素影响。
第10题,一个地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如果人口数量超过人口容量就会引发资源短缺,产生环境问题,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11.B12.C图中显示甲曲线代表的城市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且人口迁移差额率也较高,说明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较高,则可能面临较大的人口压力;M地区由早期的人口迁入地转变为后来的迁出地,与图中丙曲线一致。
13.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从整体特点和区域差异两方面分析说明。
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第(2)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积极意义”。
答案:(1)省际的区域人口呈净迁入;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明显,珠三角净迁入人口最大,两翼为次,山区最少。
经济因素对广东的人口迁移起主要作用,该省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经济发达地区,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宽松的社会政策环境,吸引更多人口从外省迁入,尤其有更多的人口迁入条件更好的珠三角地区,而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对较缓慢的山区,迁入人口较少。
(2)人口净迁入为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丰富的劳动力、人才,以及资金、技术和消费,促进迁入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14.解析:第(1)题,我国现阶段人口主要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其原因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第(2)题,判断时注意纵横坐标所示含义的不同。
第(3)题,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对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
第(4)题,解决农民工问题,一要有序引导,二要就地转化,三要加强技能培训等。
答案:(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2)C
(3)对于流入区: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
但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
对于流出区: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时造成劳动力流失。
(4)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②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③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