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关键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践策略及其对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一、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评价两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确保教学活动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1.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在教学活动中,课程内容是核心,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确保学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为此,教师需对课程标准有深入的理解,以确保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
2.教学方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需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使之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评价方式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结果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此外,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1.评价指标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在进行评价活动时,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评价指标,确保评价指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
这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评价方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为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创新评价方法,使之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适应。
3.评价结果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评价结果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客观反映。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确保评价结果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实践
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实践“教学评一致性”是数学课堂的压舱石,也是教师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的导航仪,更是教师界定师生角色、释放生命活力、助力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成长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要素交集在数学课堂上,“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将小学生的主体认知与素质发展确定为教、学、评三大要素的共同交集与价值指向,以此提升“教学评一致性”的目标性与实效性。
“教”要为小学生的“学”服务,提供一个直观认知、科学先进、主体参与的高效环境,“评”要注重“教”对“学”的服务性、催发性与增效性。
因此,“教学评一致性”能够促进小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与快乐成长,小学生的主体成长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目标。
例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章“加减法(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加减法运算需要小学生开展抽象思维活动,因而对于擅长直观认知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认知难度与接受难度,因此,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游戏教学,用小学生最喜爱的游戏活动激发其生命活力与认知能力,让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切实提升大脑的兴奋程度与信息处理能力,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发展能力。
如教师可以给每个小学生分发3个小皮球,然后进行“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活动,以游戏活动的输与赢去帮助小学生切身感悟加与减的内在含义。
这样,良好的生命状态与主体能动就能帮助小学生慢慢习惯于抽象思维活动支持下的加减法计算。
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关注教师的“教”是否优化了小学生的“学”,是否帮助小学生跨越了直观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界限,是否助力小学生主体状态、学习能力、认知效率的综合提升,这样就会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打造体系环境。
(二)客观评价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要素在数学课堂上,“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评价能力、拓展能力以及发展能力,能够高质量地处理已经获得的所有信息。
教师能够在“评”中客观认识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在深思熟虑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更能够在“教”中高质量地贯彻执行,有效优化小学生的“学”,以此形成一系列良性反应。
案例:课堂现场的“教-学-评一致性”
案例:课堂现场的“教-学-评一致性”
在一堂课堂现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教学评价之间应当保持一致性。
下面是一个案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他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给出答案。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他们的思考过程,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解释。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他们尝试着自己找到答案,通过思考和合作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的口头回答、小组讨论、学生作业的评分等。
评价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以上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案例,可以看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互动。
教学评价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这种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现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它强调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之间的有机联系,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本文通过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施策略和实践案例的分析,探讨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言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评价活动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种教育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施策略和实践案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1. 教学目标一致性教学目标一致性是指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并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有明确的方向。
2. 教学内容一致性教学内容一致性是指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一致,同时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
教师应注重教材的整合,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3. 教学方法一致性教学方法一致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相一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评价方式一致性评价方式一致性是指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要与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一致。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实现评价方式的一致性。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策略1.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
同时,将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和评价方式相衔接,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一致性。
2. 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应注重教材的整合,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 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之关键
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之关键课程强,则儿童强;儿童强,则国强。
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强有力的课程支撑,而强有力的课程必须落实并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方案”“新课标”),刻画了新时代育人育才的目标要求与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其中路径之一就是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联通了宏观的路径设计与微观的课程实施,有利于将课程方案层面理想的育人蓝图转化为课程教学层面的实景图,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是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双重意蕴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思维的重要表征,旨在以一系列专业技术规范引导课程与课堂双重意义上的教学与评价行为,从而破解课程层级化实施中的“落差”问题,最终实现课程要素的协同育人效应。
具体来看,教-学-评一致性具有课程、课堂意义上的双重意蕴。
图1:教-学-评一致性的双重意蕴1.课程意义上的教-学-评一致性课程意义上的教-学-评一致性强调以课程标准为指引,系统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教学与考试评估,落实课程标准所承载的核心素养目标,由此在课程改革的路径建构上形成教材-教学-考试与评估的一致性“大闭环”。
在上述“闭环”的育人体系中,教材、教学与考试评估三要素之间不是各自独立的“珍珠”,而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引串联而成的“项链”。
新课标建构了由“课程目标-内容/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构成的核心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成为教材编写、教学推进与考试评价的基本遵循和直接依据,是课程意义上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引领。
这就要求教学必须从课程标准和教材出发,最终通过考试评价回到课程标准,由此形成课程改革路径的“大闭环”。
2.课堂意义上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意义上的教-学-评一致性强调以从课程标准中转化而来的学习目标为指引,系统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层面的教学、学习与评价的一致性,由此形成“小闭环”,实现所教即所学,所教即所评,所学即所评,强调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确保学习目标的有效落实。
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含10个例子)
例谈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例1:要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最难的是做到评价与目标的匹配。
这个月,我听了我校张英红老师执教的《雪》,对此获益匪浅。
张老师这节课学习目标只确定了一个:体悟作者对雪景的描绘,学习用细腻的修饰语表达细腻的感情,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张老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多种朗读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没有读书声的课堂不是完整的语文课。
张老师这节课可以说是以读导学,以读促学。
为了让学生更深一步理解江南雪的优美和朔方雪壮美的特点,张老师采取了男女生对读的方式。
在理解文章结尾一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时,更是巧妙地捕捉到这句文眼,抓住“孤独、死掉”这样的微点,让生自读,齐读,以读解文,以读促思,深入理解了鲁迅先生的战斗情怀。
不仅如此,张老师还安排了学生自读、默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两次默读,让学生从细处着眼,推敲、品味关键的字句,这对于理解先生的文章是必不可少的。
即使如此,《雪》这篇文章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太难理解了,此时张老师的巧妙引导发挥了很大作用。
张老师先和学生一起品析一个句子,再大屏出示文中的典型例句,最后让学生自己从文章找出使用细腻修饰语的句子,给学生时间,引导,发现,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味笔法,感悟情感。
最后课堂小练笔环节中,两个同学的习作展示也很好印证了这一点。
令我佩服的还有一点,张老师总是适时搭建问题阶梯,让学生自然生成对文章的个性解读,在探究先生喜欢哪里的雪这一问题时,学生提出喜欢北方的雪,张老师大屏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恰到好处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适时追问,鲁迅仅仅想写北方的雪吗,学生顺着老师的点拨直入文章的主旨。
总之,这节课,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想达到实效,就应该目标要小而实,评价方式应该多种多样。
例2:有效创设情境,促进目标达成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好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想象,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行为,促使师生双方达到和谐统一。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方法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方法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评价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评价的一致性经常面临挑战,因此需要教师采取方法策略来保证评价的一致性。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方法策略。
一、制定评价标准评价的一致性首先要求教师制定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符合课程标准和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参考教材、同步练习册和学校的教学大纲等文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每个知识点和技能的评价要求。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要求。
评价标准应该简明易懂,能够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二、统一评价方法为了保证评价的一致性,教师应当采用统一的评价方法。
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笔试、口试、听力测试、作文等。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水平,灵活选择评价方法。
例如,在测试语法知识时,可以采用笔试方式进行;而在评价听力能力时,可以通过录音或现场测试进行口试。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互动的方式,进行集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通过统一的评价方法,可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提高评价的一致性。
三、注重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指导,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教师应当注重开展形成性评价,以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促进学习进步。
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实时反馈、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式实施。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进行及时的点评和评价,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或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评价的一致性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证评价的一致性,教师应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统一评价方法,并注重形成性评价的开展。
只有通过这些方法策略的合理运用,才能够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范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范文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保持公正、客观、一致的原则。
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深刻体会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评价标准的一致性、评价方式的一致性以及评价结果的一致性。
首先,评价标准的一致性是保障教学评一致性的基础。
教师需要明确评价标准,并将其传达给学生,确保学生对评价标准的理解和认同。
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对于评价的要求就能够达到一致,从而保证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
在我个人的教学中,我经常通过多种方式提供评价标准的信息。
首先,我会在每堂课的开头或者结尾,向学生明确告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其次,我会通过教材或者课件,将评价标准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最后,我还会在课堂讨论或者小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制定评价标准,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教师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从而使评价标准达到一致。
其次,评价方式的一致性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
评价方式的一致性指的是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
我始终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在进行评价时,我会尽量客观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分。
在实施评价方式的一致性时,我还会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除了传统的书面考试外,我还会通过口头答辩、小组合作项目、学习日志等形式来评价学生。
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最后,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归宿。
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指的是教师在评价学生后,要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类,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学生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同时,评价结果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进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时,我会按照预先设定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考试等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一、引言在教育领域,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学、学习和评价三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一致。
这种一致性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教学设计方面的建议,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当教学、学习和评价保持一致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显著提高。
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所需技能和知识。
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教学评一致性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得到不断提升。
3、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教学评一致性。
通过确保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这将有助于学校在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
三、教学设计建议1、明确教学目标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
2、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制定评价标准为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评价标准应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涵盖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个方面。
这有助于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及时反馈与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
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成绩,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所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价方式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种一致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施策略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1. 教学目标一致性教学目标一致性是指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并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活动一致性教学活动一致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3. 评价方式一致性评价方式一致性是指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评价方式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策略1.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测量性,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2. 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
教学活动应具有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3.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提问、作业、考试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评价结果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4. 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教师应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法。
同时,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通过以下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
2.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
2、优化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需要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优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实 现教学目标。
3、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评估和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教 师需要完善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教学评价能够准确地反映教学目标的要 求。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 效果和质量。
参考内容二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含义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之间的一 致性。这种一致性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具 体来说,教学目标是指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和评价 依据。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包括教 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组织等。
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学评价的因素,导致 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的不一致,无法有效地评估和反馈教学效果。最后,教学评 价与教学目标的不一致。由于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不科学或不规范,教学评价 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导致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不一致。
三、突围之策
为了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突围之策:
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 方法和进度,以便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论教—学—评一致性
论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在教育领域中,教、学、评一致性正逐渐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探讨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教育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行业不断推进改革以适应时代需求。
在这其中,教、学、评一致性问题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
教、学、评一致性,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评价方法的一致性,它关乎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
二、教与学在教学方面,一些教师可能存在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课堂互动等问题。
这样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厌学情绪。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充分了解学生需求,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方面,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出问题,分享观点。
同时,要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如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批判性思维等。
三、评一致性评价一致性是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评价过程中,应避免评价标准模糊、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结果失真等问题。
为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应该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并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四、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同时,学生应该信任并尊重教师,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共同探寻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结论总之,教、学、评一致性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关键词之一,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并解决教、学、评一致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引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素养培养的方向转变。
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之关键
一线教师因因素出现“阻抗”心理排斥课 程改革,影响课程实施效果,需要鼓励教 师深度参与其中,调动其积极性。
观念转变的重要性
双重意蕴的优势
教师需秉承“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深度 参与课程改革,使教师切实体会到参与感 和主人翁精神。
双重意蕴的教-学-评一致性有利于促进教师 的专业自主发展,助力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 设。
新目标建构强化课程目标的育人指引
新方案新路径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2022年版义务教 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刻画了新时代育人 育才的目标要求与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 路径。
改革关键点
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关键所在,是撬动基础教育高 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CHAPTER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双重意蕴
课程意义上的教-学-评一致性
课程实施的层级:根据 古德莱德(Goodlad, J. I.)的课程实施五层级理 论,新课程实践包括新 课标、新教材、新教案 、新课堂、新考评五个 实施层级。
教-学-评一致性的双重 意蕴:教-学-评一致性 的双重意蕴秉承新课标 的育人指引,串联起新 教材、新教学和新考评 三大要素。
减少课程实施的“落差 ”:教-学-评一致性有 利于减少课程实施的“ 落差”问题,促进课程 方案的顺利实施和学生 的全面发展。
CHAPTER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价值意义
有利于减少课程实施的“落差”问题
01
02
03
04
05
新课标落实的挑战:新 课标在推进过程中可能 会出现教材、教学上的 两大“落差”,即“不 一致”的问题。
教-学-评一致的作用: 落实教-学-评一致是减 少课程实施“落差”的 重要抓手,有利于促进 课程方案的落实。
谈谈我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认识
谈谈我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认识教学评一致性,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它是指导我们下步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所谓“教学评一致性”,包括三部分: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评——课堂评价。
首先说一下“教”。
教研室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第一步,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第二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
第三步,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
第四步,实施规划好的教学过程。
第五步,布置基于目标检测的有效作业。
“教”的环节中,重点是“教学目标”即学生学习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要围绕课程标准来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各科老师认真研读现行最新的学科课程标准,并将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对本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分化到你所教的这本书的每一个单元,再将它细化到每一节课。
所以,我们每个教研组长,都要带领本组老师学习课程标准,并带领同教研组老师们研讨,将课程标准具体分化到每个年级,每册书,每个单元,每一课。
课程标准里目标很多,每堂课可以只完成一两个任务。
比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散文单元,可以把单元目标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语言,而具体到每课可以不同,如朱自清的《春》可以侧重从比喻的角度赏析语言,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则可以从拟人的角度。
学习目标必须清晰、明确。
确定好了学习目标,老师就要思考:我怎么达成学习目标?分几步?先学什么,再学什么?这样教师接下来就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来设计学生活动,围绕学习目标来规划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来达标测评、布置作业。
再说说“学”。
学,是学生的学。
教师在备课中和课堂上要本着“先学——再评——后教”的顺序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下面具体说一下学习过程。
先学,包括学生的课前预习(体现在课堂上就是检查预习的环节)、课上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先学”这个步骤,要注意设计上自学检测于反馈这个环节。
即:你怎么知道学生学会了?掌握了?这就是所说的“评”的一部分。
后教,指的是:小组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拓展延伸的环节。
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
一、研究背景
本研究的背景是探索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教学评价是一种常见的教学评估方式,用于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习成果,但是它的一致性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可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因此,研究者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来探索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研究者将评估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以及影响教学评价一致性的因素,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将通过访谈和观察来了解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以及影响教学评价一致性的因素。
定量研究方法将通过调查问卷来分析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以及影响教学评价一致性的因素。
四、研究参与者
本研究的参与者将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
教师将参与访谈和调查,以提供有关教学评价一致性的信息;学生将参与访谈和
调查,以提供有关教学评价一致性的信息;家长将参与访谈和调查,以提供有关教学评价一致性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筅曹公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课程标准》),为高中语文课程的全面改革和健康发展制定了前途可期的宏伟蓝图,新研制了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等,特别是增补了“学业质量水平”,细化了评价目标,加强了对学科素养的测评指导,增强了测试的可操作性,强化了高考内容与高中语文课程的关联性,保证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这是《课程标准》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关键所在。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一直受制于高考改革。
2003年颁布的《课程标准》虽然也有许多改革的内容,但因为没有与高考改革配套,使得语文课程改革徒流于形式。
现实中,有多少教师认真研读课标?又有多少教师按课标实施教学?但与此相反的是,每年一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简称《高考大纲》)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简称《考试说明》),却是广大高中教师研读的纲领性文件,甚至从高一年级开始,就成了教学的“圣经”。
高中教师人人知道《高考大纲》内容,鲜有人知《课程标准》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曾于2011年在《教师报》发表过一篇《〈高考大纲〉应该废止》(见拙作《本真语文》,长春出版社2014年版)的文章,呼吁废止《高考大纲》,以《课程标准》统领高中课程的教学、评价,不要让《高考大纲》成为高中课程教学的“指挥棒”。
2017年版的《课程标准》,专门增补了“学业质量”板块,将“学业质量水平”分为一至五级,每个级别又分别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描述了应该达到的质量水平层级。
同时,还特别指出了学业质量水平和考试评价的关系,具体说明了学业质量水平的五个级别各属于哪个层面的要求,是哪种考试或录取的依据,将学业质量水平和考试评价之间的关系阐述得清清楚楚,并且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实施建议”。
作为基础教育最高学段的高中教育,无论如何也绕不开高考。
在这种背景下,只有充分利用好高考这个“指挥棒”,充分发挥高考命题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积极正确导向作用,才能真正搞好高中语文课程改革。
首先,坚决维护《课程标准》的权威性和唯一性。
由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机构制定的关于高中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考试、语文评价的纲领性文件,代表国家意志,具有法律性质,应该是全国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评价的最权威文件,而且应该是唯一的、无可替代的。
其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命题、考试。
无论是学业水平考试,还是高考,都要以《课程标准》为根本性纲领文件,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学业质量水平标准等严格命题考试。
就考试内容而言,《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以及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就是各类考试评价特别是高考的内容范围,而不应该通过《高考大纲》另行划定高考范围;就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而言,可以灵活多样、不断创新,而不应该用《高考大纲》将试卷结构固定下来,甚至每年试卷设置几道题,每道题的题型是什么、考什么、分值多少都是基本固定的,形成一种固化的模式,使得教学也成为一种固化的应试。
只有高考试题内容不固定,高考试题题型不固定,高考试卷结构不固定,高考测试形式不固定……让唯高考是瞻的语文应试教育无处下手,才能保证《课程标准》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
第三,语文教学切实依据《课程标准》来实施。
如果高考评价真正做到了以《课程标准》为唯一依据,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命题、评价的话,那么,作为始终紧盯高考“指挥棒”的高中语文教学,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会把《课程标准》奉为“圣经”,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出发,以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为教学内容,按照每一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教学提示”的要求,依据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不同课程性质及学生个人需求,扎扎实实地实施好高中语文教学,真正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无疑是一件大好事,顶层设计是美好的,关键在于具体的实施和真正的落实。
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招生部门、基层学校教师,都以《课程标准》为唯一准绳,规范自己的管理、考试、教学,真正做到教学与评价的一致,那么,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必将迎来一个美好明媚的春天!
【作者名片:曹公奇,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兼任陕西省中语专委会副理事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