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关键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践策略及其对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一、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评价两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确保教学活动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1.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在教学活动中,课程内容是核心,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确保学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为此,教师需对课程标准有深入的理解,以确保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
2.教学方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需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使之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评价方式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结果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此外,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1.评价指标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在进行评价活动时,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评价指标,确保评价指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
这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评价方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为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创新评价方法,使之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适应。
3.评价结果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评价结果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客观反映。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确保评价结果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教学评一致性_课堂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评价,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文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施策略、课堂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评价,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活动的一致性: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情境和教学资源的教学活动。
3. 评价的一致性: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确保评价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相一致。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策略1. 明确教学目标(1)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2)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指标。
2. 设计教学活动(1)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兴趣特点的教学活动。
(2)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实践性和互动性。
(3)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 实施教学评价(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3)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相一致。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以下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探讨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1. 明确教学目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教学目标如下:(1)学会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3)培养关爱家人、团结互助的品质。
2. 设计教学活动(1)导入:教师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字词教学:教师带领学生认识生字词,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3)课文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节奏、语调和停顿。
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它强调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之间的有机联系,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本文通过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施策略和实践案例的分析,探讨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言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评价活动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种教育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施策略和实践案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1. 教学目标一致性教学目标一致性是指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并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有明确的方向。
2. 教学内容一致性教学内容一致性是指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一致,同时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
教师应注重教材的整合,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3. 教学方法一致性教学方法一致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相一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评价方式一致性评价方式一致性是指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要与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一致。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实现评价方式的一致性。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策略1.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
同时,将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和评价方式相衔接,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一致性。
2. 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应注重教材的整合,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 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一致性课件
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
及时反馈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和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指导改进
根据评价结果,学生和教师应对自己的学习和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促进发展
评价结果不仅用于指导学生和教师改进,还应用于促进学生的个人发 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05
04
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评价标准的制定
明确评价目标
01
在制定评价标准前,应明确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确保评价标
准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考虑学科特点
02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
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注重全面性
03
评价标准应涵盖知识、技能、态度等多个方面,确保评价结果
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案例分析等。
教学手段的运用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 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
性。
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 实训、课程设计等途径,提高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03
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明确性
教学目标应清晰明确,避免含糊不清的表述,确 保教师和学生都能准确理解。
学校应加强教学管理,制定具体的教学评一致性实施计划,明确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 确保教学评一致性的顺利实施。
提供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如课件、教学软件、网络平台等,为教 师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提供物质保障。
家校合作与社区资源整合
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让家长了解教 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和实施情况,争取家长的 支持和配合。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教学评一致性强调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旨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校于2023年3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评一致性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认识,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2. 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策略和方法。
3. 促进教师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中。
4. 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
三、活动内容(一)理论学习阶段1. 专家讲座:邀请教育专家进行教学评一致性的专题讲座,帮助教师理解相关理论。
2. 文献阅读:组织教师阅读教学评一致性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探讨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要点。
(二)实践探索阶段1. 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评一致性原则,重新设计教学方案,确保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科学、教学评价有效。
2. 课堂实践: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并进行课堂观察和反思。
3. 同伴互助:教师之间相互观摩课堂,进行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的交流与讨论。
4. 专家指导:邀请专家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三)总结反思阶段1. 成果展示: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成果,分享经验与心得。
2. 反思总结: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3. 形成共识:通过讨论,形成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
四、活动过程(一)前期准备1. 成立教研活动小组,明确活动目标和分工。
2. 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
3. 准备教学评一致性的相关资料,包括专家讲座、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材料。
(二)活动实施1. 理论学习阶段:通过专家讲座、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践探索阶段:教师根据所学理论,设计教学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
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原理的基本要求,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律,是国家的课程设计最终转化为学生实际素养必须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自然也必须符合这样的要求,依据这样的规律,遵循这样的原则。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变革,是从“方案设计”到“课堂实施”全方位的专业探索。
一、“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的问题1.“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国家意志如何转化为“成了怎样的人”的问题。
在任何国家,教育始终是一个国家行为,体现着国家意志,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总是要有自己的期待与要求。
在当下,我们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与图景,其实质即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待与要求。
这些“核心素养”的理想描述怎样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素养?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追求“一致性”,即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理想描述与学生的实际素养之间的“一致性”。
学生实际素养的获得,要经过不同学段,要经历不同的课程,但最终应该与国家意志保持“一致性”,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完成学校教育的国家使命。
课堂是国家意志转化为学生实际素养的“前沿阵地”,“教学评一致性”,说明白些是“教”“学”“评”相一致于“学习目标”,而“学习目标”应相一致于“课程目标”(表现为国家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应相一致于国家的培养目标。
因此,我们才说,“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国家意志如何转化为“成了怎样的人”的问题。
2.“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课堂教学改革眼花缭乱但不能切实解决课程“基本问题”的问题。
课程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课程基本问题即“一致性”。
课程经典理论告诉我们,课程的基本问题即“四要素的一致性”。
所谓“四要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并不是有了这“四要素”就是符合逻辑的“课程”了,课程的逻辑乃是这“四要素”的“一致性”。
这“四要素”的一致性,在课堂教学中,即围绕学习目标所进行的教、学、评的一致性。
所谓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警惕的是不要为了漂亮、好看、热闹、轰动,而忘记了“回家的路”,家在哪里?家就是“课程的基本问题”,就是“四要素”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一、引言在教育领域,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学、学习和评价三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一致。
这种一致性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教学设计方面的建议,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当教学、学习和评价保持一致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显著提高。
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所需技能和知识。
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教学评一致性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得到不断提升。
3、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教学评一致性。
通过确保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这将有助于学校在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
三、教学设计建议1、明确教学目标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
2、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制定评价标准为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评价标准应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涵盖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个方面。
这有助于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及时反馈与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
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成绩,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所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原理的基本要求,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律,是国家的课程设计最终转化为学生实际素养必须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自然也必须符合这样的要求,依据这样的规律,遵循这样的原则。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变革,是从“方案设计”到“课堂实施”全方位的专业探索。
-、“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的问题1."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国家意志如何转化为"成了怎样的人”的问题。
在任何国家,教育始终是一个国家行为,体现着国家意志,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总是要有自己的期待与要求。
在当下,我们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与图景,其实质即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待与要求。
这些"核心素养”的理想描述怎样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素养?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追求"一致性”,即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理想描述与学生的实际素养之间的"一致性”。
学生实际素养的获得,要经过不同学段,要经历不同的课程,但最终应该与国家意志保持"一致性”,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完成学校教育的国家使命。
课堂是国家意志转化为学生实际素养的"前沿阵地”,"教学评一致性”,说明白些是"教”"学”"评”相一致于"学习目标”,而"学习目标”应相一致于"课程目标”(表现为国家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应相一致于国家的培养目标。
因此,我们才说,"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国家意志如何转化为"成了怎样的人”的问题。
2."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课堂教学改革眼花缭乱但不能切实解决课程"基本问题”的问题。
课程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课程基本问题即"一至攵性”。
教学评一致性
一对一 几对一
一对几… 理解4: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的对应关系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
•总之目标引领评价,评价为目标的达成跟踪服务
2024/1/8
23
三、教学活动充分展开
教师只有充分展开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在课堂上,教学没有充分展开的现象很 多:学生说得不充分,即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急 着替学生说完;做得不充分,即当学生练习还没有结 束时,教师就急着开始讲解;学生的合作与探究不充 分,即教师只是把合作探究当成形式,学生并没有真 正进行深入的探究。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教学 目标意识的缺失,目标、评价与教学在课堂上没有真 正达到一致。当然,教学的充分展开是建立在一定基 础之上的。
2024/1/8
13
目标依据2:学情分析
电流强度是学生在物理电学学习中认识的
第一个物理量,学生对电的认识处在启蒙阶段。
对电流这个物理量的认识是教学第一个难点。学
生对电路的认识限于简单电路,但电流表有三个
接线柱,既要考虑量程的选择,又要考虑电流的
方向。所以,把电流表连入电路和正确读数是第
二个教学难点。所以教师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
检都 测通 目过 标评 的价 达等 程手 度段 。
36
“教-学-评一致性” 带来的变化
目标指向明确,教学活动为学 习目标服务;评价合理嵌入,教学与 评价有机整合;学习充分展开,学生 的学习活动非常开放,避免因烦琐设 计造成的学习空间逼仄的现象。
!
2024/1/8
感谢收看
2024/1/8
19
一对一匹配法
2.通过观察电流表实物 和阅读课本与组内同学 交流、讨论,能够说出 电流表的量程、分度值, 记住电流表的使用注意 事项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价方式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种一致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施策略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1. 教学目标一致性教学目标一致性是指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并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活动一致性教学活动一致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3. 评价方式一致性评价方式一致性是指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评价方式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策略1.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测量性,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2. 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
教学活动应具有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3.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提问、作业、考试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评价结果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4. 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教师应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法。
同时,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通过以下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
2.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价值(3篇)
第1篇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形成一种协同效应。
本文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出发,探讨其在实践中的价值,旨在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之间往往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教学评一致性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旨在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公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价值。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形成一种协同效应。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一致性: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应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水平相一致,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实现性。
2. 教学活动一致性: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确保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紧密联系。
3. 评价方式一致性:评价方式应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 评价结果一致性:评价结果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价值1. 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评一致性强调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的相互关联,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清晰地了解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提供方向。
(2)优化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兴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科学评价学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评一致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3篇)
第1篇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评一致性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以下是明确教学目标的一些策略:1. 研究课程标准:教师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2. 分析学生特点:了解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为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3. 制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
二、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
以下是设计教学活动的一些策略:1.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2. 创设情境: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设计教学环节:合理规划教学环节,如导入、新授、巩固、总结等,确保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4. 课堂互动: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环节。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实施科学、合理的评价。
以下是实施教学评价的一些策略:1.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2.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等。
3. 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评价反馈: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调整教学策略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以下是调整教学策略的一些策略:1. 分析评价结果:分析评价结果,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2. 调整教学内容: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 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一致性”内涵、核心与路径
评价著名课程理论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四个经典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学校应该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这些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分析这四个问题的内在逻辑,我们可以感知,在课程领域中教学、学习、评价是在目标统领下的一个整体。
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育目的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开发、教材的编写、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业评估,是由不同教育部门执行的,由于缺少充分的沟通、理解与合作,各要素间缺少应有的内在一致性”,这造成了教育中的诸多困境。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教学评一致性”问题,以协调与统筹课标制订、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学生评价等环节,有效达成课程育人的目标。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理解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起了“由标准驱动并基于标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与教学的一致性作为一项关键性指标,用以衡量各州、各学校是否有效落实课程标准。
这场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运动随后推动了国际上关于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研究。
最早提出“教学一致性”概念的是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科恩。
他用“一致性概念来替代教学中的某些设计条件与预期的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之间的匹配程度”。
科恩通过研究发现,如果教学目标与评价一致性越高,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天才学生都能取得越好的成绩,而“美国学校教育的平庸……更多的归因于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以及教师评价三者之间的不一致”。
对“一致性”概念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是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韦伯。
在他看来,一致性是指“两种或更多事物之间的吻合程度,即事物各个部分或要素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指向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实现这种一致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韦伯的这些论述成为后续研究者界定“一致性”的基础。
我国长期致力于“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肇始于教育质量监测时代,以终结性评价如何与课程标准匹配为重点的一致性研究,缺失了对课堂教学本身的研究。
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教学评一致性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旨在实现教学、评价和学习的有机统一。
本文通过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实践策略和案例研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教学评一致性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评价者三者之间要形成共识,确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研究,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1. 教学目标一致性:教学目标是指教育者在一定时间内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教学目标一致性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在教师、学生和评价者之间达成共识。
2. 教学内容一致性: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选取的教材、教学资源等。
教学内容一致性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合理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在教师、学生和评价者之间保持一致。
3. 教学方法一致性: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教学方法一致性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方法在教师、学生和评价者之间保持一致。
4. 评价方式一致性:评价方式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评价方式一致性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方式在教师、学生和评价者之间保持一致。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1. 建立教学评一致性意识:教师、学生和评价者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将教学评一致性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原则。
2.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确保教学目标在教师、学生和评价者之间达成共识。
3. 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合理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在教师、学生和评价者之间保持一致。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究何为“教学评一致性”?什么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一、何为“教学评一致性”?(一)“教学评一致性”的三重含义一是“学教”一致性即所学即所教。
二是“教评”一致性即所教即所评。
三是“学评”一致性即所学即所评。
(二)“教学评一致性”与“教学评一体化”辨析清晰的目标下实现“教、学、评”的一致1.教是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2.学是为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3评是为了探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学校课程实施中,将三个中重要元素(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对教与学效果的评)通过科学的方法融为一个整体,合力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方式和教学模式。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真正含义1.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
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无所谓教-学-评的活动;没有清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一致性,因为判断教-学-评是否一致的依据就是,教学、学习与评价是否都是围绕共享的目标展开的。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没有说“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而是称之为“教-学-评一致性”,以表明目标是教-学-评的灵魂。
2.“教-学-评一致性”涉及两种理解:一是针对教师而言,二是针对教师与命题专家而言。
前者是指教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后者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命题专家的命题应保持目标的一致性。
我们点讨论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一致性”。
3.“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
教学“有效”的唯一证据在于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于何以证明学生学会了什么。
4.“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
课程素养表现为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确定和叙写清晰的目标、选择和组织合适的素材或活动、采用与目标相匹配的方法、实施基于目标的评价。
“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
2、优化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需要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优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实 现教学目标。
3、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评估和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教 师需要完善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教学评价能够准确地反映教学目标的要 求。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 效果和质量。
参考内容二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含义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之间的一 致性。这种一致性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具 体来说,教学目标是指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和评价 依据。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包括教 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组织等。
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学评价的因素,导致 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的不一致,无法有效地评估和反馈教学效果。最后,教学评 价与教学目标的不一致。由于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不科学或不规范,教学评价 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导致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不一致。
三、突围之策
为了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突围之策:
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 方法和进度,以便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研修心得体会2018年12月22日-24日,我参加了全国教研工作转型与创新研修班,聆听了七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学习了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过程中我聆听了浙派名师、浙江省生物高考命题专家吴江林老师的精彩报告《基于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导我们对“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习。
“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习目标的评”。
吴老师提出三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是否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学习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让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评价的关系。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呢?我做了深深的反思。
一、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
学习目标规定了我们在课堂上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也规定了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因而,设计科学、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是有效“教
学设计”的应有之意。
第一,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在宏观层面上规定了国家对该学科质量标准的要求,是我们“基于标准教学”之本,是设计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它是学习目标制定的大方向。
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学科“课程标准”意识,学习目标的设计往往会迷失方向。
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
第二、要正确看待、使用教材。
在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时,要正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意识。
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是设计学习目标的参考,也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但教材中的内容绝非教学任务,也绝非教学过程应该达成的目标,而只是为了实现目标的载体。
这就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一直强调的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的教育思想。
忽略了这一点,学习目标的设计会偏离主题。
第三、把握好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原点。
学习目标的设计要依据学情设定,了解学生一开始的认知起点、认知原点,知道学生“在哪儿”,这是其一;其二,还要注意搜集不同学生学生经过自主学习、预习所达到的“新原点”证据,把握学生“到哪儿了”。
不弄清这些,学习目标的设计也会偏离方向,讲课时就会多讲或漏讲,可能讲了一些没有必要的知识,也可能有些该讲的知识却没有讲到,
从而降低了课堂效率,也降低了讲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
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对学习目标落实的过程,在课堂实施中,要有意识地运用有效途径向学习目标靠拢。
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之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做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预设是前提,是底线;生成是必然,是机智。
第一、学习目标的达成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
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也不等于学会了,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教”这个知识“人与人之间转移”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二次转化”,即学生接受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
第二、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
众所周知,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是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方法技巧的选择必须与特定的学习目标相适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三、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
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学生是否能够达到,达到的程度如何,是我们始终应该关注的,这就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设计。
设计教学
评价,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对学习目标进行重新审视。
设计教学评价其实也是对学习目标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审视所设计的学习目标是否可测、可评,是否存在“虚假目标”,是否指向学科“课程标准”对该项知识能力的要求,并对目标设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重构,以确保学习目标的精准性。
第二、评价任务的设计要指向学习目标。
“有效教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
”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就要看指向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是否能够达成,因此,只有评价任务的设计指向学习目标,我们才能检测出学生的达成情况,才能在基于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经过学习是否发生了所期待的变化,这是教师教学是否有效以及下一步教学策略如何开展的重要参照。
第三、评价设计要在循序渐进中不断考量学习目标。
首先,教学评价不是在课堂结束后才发生的,而应该“镶嵌”在课堂教学之中,是嵌入式的,教学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评价过程;其次,评价问题的设计也应该梯次有度,疑点难点要给学生搭支架、架梯子,关键处应注明方法、步骤,而非一蹴而就。
四、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当堂检测往往是随意找几个相对简单的题目就行了,这样就容易导致测评内容与目标存在偏离,甚至偏离较大。
如果测评没有和目标保持一致就无法检测到学习的效果,也就无法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学习目标还有多远,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了。
所以,我们要选择与学习目标一致的题目作为检测,从而对学生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做出准确的评价。
总之,由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引领课堂教学,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许会充满困惑,遇到挫折。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向着“教书育人”这个大目标迈进,教育就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润泽生命。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