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学评教一致性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学评教一致性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分数的概念。

2. 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中的通分问题。

2. 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分数卡片、计算器3. 分数加减法练习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

2. 提出问题:如何将两个不同分母的分数进行加减运算?二、新课讲授1. 教师演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讲解通分的原理。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3.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通分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错误。

四、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分数加减法运算的关键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分数加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练习。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分数加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练习题。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错误。

四、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分数加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率和完成度。

3. 课后测试:测试学生对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一、分数的概念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1. 通分2. 运算步骤三、分数加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评教一致性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数量模型,掌握“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三个关系式,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理性精神和思维严谨性。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跑步比赛等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自主探究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把探究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3.合作交流环节让小组内的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讨论并总结出“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三个关系式。

4.巩固练环节通过课堂练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掌握。

5.拓展应用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行程时间、计算速度等。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和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掌握情况。

同时,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内的探究和讨论过程,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应用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概念和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模型思维能力,同时在问题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评价设计方面,针对第一个目标,教师将通过观察、比较、演示和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信息和提出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时倾听学生的表达。

对于第二个目标,教师将组织小组内交流、分享,并在学生操作时深入到学生中间倾听,同时在学生展示交流时进行评价。

最后,针对第三个目标,教师将利用“练拓展”环节,让学生自主练并进行集体交流,以此深刻领会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密切关系。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三下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速度》=功的乐趣。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关系式?“一份数×份数=总数”,已掌握解决问题的五步思维基础上,从分析关键句入手,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例;同时也为以后的行程问题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点:推理思维、抽象思维学科德育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善于反思思维严谨主要体现在有理有据、思维缜密两方面2.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运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跑步比赛等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梳理归纳,并提炼数量关系,感受模型思想。

建立了这个模型,不仅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奠定基础。

本课的学习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让学生由第一学龄段的“情景问题串的学习”过渡到第二学龄段的“解决问题的数模学习”。

3.学情分析根据生活实际经验,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他们抽象思维还不健全,可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生活经验,对此,我们做了相关检测。

依据前测数据,我们得到结论,只要引导孩子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就能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

这一认知规律和课程标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要求相吻合。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掌握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学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概念和建构三者关系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初步渗透模型思想。

3.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解决意识,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厘清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构建行程问题模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致性评估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致性评估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致性评估模板
1. 教学目标
- 清晰明确地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2. 教学内容
- 简要描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概念、技能和方法等。

3. 教学活动
- 列出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包括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

4. 教学资源
- 说明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工具等。

5. 评估方式
- 描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

6. 评估标准
- 阐述本节课的评估标准,明确学生的表现和达成的要求。

7. 教学反思
- 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包括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反应等。

8. 教学改进
- 提出对本节课的教学改进意见,包括教学策略、课堂管理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9. 参考资料
- 列出本节课所参考的相关教学资料,如教材、论文、教学网站等。

以上是《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致性评估模板》的主要内容,该模板旨在帮助教师规范和完善数学教学设计,确保教学目标和评估方式的一致性,促进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小学阶段数学一致性教学设计样板

小学阶段数学一致性教学设计样板

小学阶段数学一致性教学设计样板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

- 学生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课程标准- 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2.2 教材分析- 分析所使用的教材,了解其结构和内容安排。

2.3 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确定教学起点和难点。

3. 教学过程3.1 导入- 通过生活实例、问题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2 展开-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3 总结- 通过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4 练习- 设计适量、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 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教具、学具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

6. 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上是小学阶段数学一致性教学设计的样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教学设计模板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致性的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帮助小学教师创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成效。

通过遵循该模板,教师可以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本模板适用于小学数学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数字与数量- 基本运算与算法- 几何与空间- 数据与统计- 代数与方程教学活动设计活动1:探索性研究- 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主动研究的能力。

- 方法:提供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 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探索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2:合作研究-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 方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鼓励他们分享思路和讨论解决方案。

- 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程度、沟通效果和解决问题的成果。

活动3:实践应用- 目标: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方法:设计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 评价:观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合理,评估解决结果的准确性。

教学评估- 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口头回答问题、书面练、小组展示等。

- 评估内容应与教学目标和活动设计相一致,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

- 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提高他们对自己研究情况的认知和反思能力。

结语本模板提供了一致性的数学教学设计指导,帮助小学教师创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成效。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年级和学生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一致性评价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一致性评价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一致性评价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应该掌握以下数学知识:-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能力1- 能力2- 能力3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容1:详细描述内容1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内容2:详细描述内容2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内容3:详细描述内容3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 导入活动1:描述导入活动1的具体步骤和方式。

- 导入活动2:描述导入活动2的具体步骤和方式。

2. 学习和实践- 学习活动1:描述学习活动1的具体步骤和方式。

- 学习活动2:描述学习活动2的具体步骤和方式。

- 学习活动3:描述学习活动3的具体步骤和方式。

3. 总结与评价- 总结活动:描述总结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方式。

- 评价活动:描述评价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方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 学生表现1:描述对学生表现1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 学生表现2:描述对学生表现2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 学生表现3:描述对学生表现3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2.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1:描述对教学效果1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 教学效果2:描述对教学效果2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 教学效果3:描述对教学效果3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五、教学改进1. 教学优点- 教学优点1:描述本次教学中的优点。

- 教学优点2:描述本次教学中的优点。

2. 教学改进建议- 改进建议1:提出对本节课教学的改进建议。

- 改进建议2:提出对本节课教学的改进建议。

以上是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一致性评价模板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以满足具体教学需求。

张爱军学教评一致性备课模板 小学数学

张爱军学教评一致性备课模板 小学数学

张爱军学教评一致性备课模板小学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教学流程流程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1、师(课件出示:教室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状。

大家看屏幕,这是一间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2、(课件逐个点击这些物体的面)师小结:教室里视力表、国旗、黑板的面、粉笔盒的侧面、讲台的侧面、课桌面、电灯开关的面都是长方形的。

广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

其实,何止是教室里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无处不在。

那么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PPT板书课题))研究它们的特征。

(PPT出示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二段:在游戏中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流程二、在游戏中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特征。

1、师:(由现场老师准备一个不透明纸盒,里面装有一些硬纸板做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老师为每一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纸盒子,里面放有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

你不用眼睛看,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形吗?每小组的同学轮流试一试。

(暂停)2、师(出示一个三角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3、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4、师(出示一个梯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5、师(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图形有四条边,四个叫都是直角,你们为什么不摸出呢?(暂停)6、师:(出示一个长方形)那你们摸出的一定是这个图形了,对吗?6、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活动,你们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全班交流交流吧。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一致性评价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一致性评价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一致性评价模板一、评价目的为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致性,提高教学质量,本评价模板旨在通过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二、评价内容2.1 教学目标- 是否明确、具体、可操作?- 是否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相一致?- 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2.2 教学内容- 是否全面、系统、有序?- 是否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相一致?- 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3 教学方法- 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4 教学评价- 是否全面、客观、公正?- 是否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一致?-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三、评价标准- 完全一致:评价内容完全符合要求,无任何问题。

- 基本一致:评价内容基本符合要求,有少量需要改进的地方。

- 需要改进:评价内容与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评价流程1. 教师根据评价模板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自我评价。

2. 同行或教研组成员根据评价模板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

3.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五、评价结果示例- 教学目标:完全一致- 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第3章节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 教学方法:基本一致,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互动和合作学习活动。

- 教学评价:基本一致,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如学生自评、同伴评价等。

以上仅为评价结果的示例,实际评价结果应根据具体的教学设计内容进行填写。

一致性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模版

一致性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模版

一致性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模版一致性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模板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1.2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来探究数学问题。

- 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方法。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 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实际意义。

3. 教学过程3.1 导入- 通过问题、情境、游戏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2 探究与实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自主探究数学问题。

-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3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3.4 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 作业应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

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全面、客观、公正。

-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而不仅仅是结果。

5.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教具等。

- 教学资源应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6.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 教学计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能够及时调整。

以上是一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三下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速度》=功的乐趣。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关系式?“一份数×份数=总数”,已掌握解决问题的五步思维基础上,从分析关键句入手,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例;同时也为以后的行程问题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点:推理思维、抽象思维学科德育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善于反思思维严谨主要体现在有理有据、思维缜密两方面2.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运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跑步比赛等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梳理归纳,并提炼数量关系,感受模型思想。

建立了这个模型,不仅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奠定基础。

本课的学习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让学生由第一学龄段的“情景问题串的学习”过渡到第二学龄段的“解决问题的数模学习”。

3.学情分析根据生活实际经验,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他们抽象思维还不健全,可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生活经验,对此,我们做了相关检测。

依据前测数据,我们得到结论,只要引导孩子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就能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

这一认知规律和课程标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要求相吻合。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掌握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学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概念和建构三者关系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初步渗透模型思想。

3.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解决意识,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厘清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构建行程问题模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致性评估模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致性评估模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致性评估模版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致性评估模版,用于评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质量和一致性。

通过使用这个模版,教师可以确保他们的教学设计符合一致性原则,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评估内容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和可衡量?
- 教学目标是否与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相一致?
教学内容
- 教学内容是否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 教学内容是否有适当的层次结构和顺序?
- 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了相关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和灵活?
-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教学方法是否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
教学资源
- 教学资源是否充足和适当?
- 教学资源是否能够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评估和反馈
- 是否有明确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 是否有及时的反馈机制,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教学环境
- 教学环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专注?
- 教学环境是否安全和舒适?
使用建议
- 根据教学设计,逐项评估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 针对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提高一致性水平。

-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表现,以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

结论
通过使用这个一致性评估模版,教师可以更好地评估他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致性。

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的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的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的模板一致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索数学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概念和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一致性教学内容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分数、负数等。

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四则运算等。

3. 代数表达:方程、不等式、函数等。

空间与图形1.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2. 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

3. 几何关系:角度、长度、面积、体积等。

统计与概率1. 数据收集与处理:调查、图表、平均数等。

2. 概率与统计:概率计算、数据分析、概率分布等。

一致性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1.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1. 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实践操作1. 提供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数学概念。

2. 运用教具、模型、实验等辅助教学。

一致性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1. 课堂提问与回答: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思维能力。

2. 作业与练习: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总结性评价1. 单元测试与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学期或学年评价: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一致性教学资源教材与教辅1.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和教辅资料。

2. 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练习题。

信息技术1. 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

2. 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习和研究。

家长与社区1.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

2.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数学教育活动。

以上是一份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的模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小学阶段的一致性数学教学设计模版

小学阶段的一致性数学教学设计模版

小学阶段的一致性数学教学设计模版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主题}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主题}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探究、合作和实践活动,培养{主题}相关的数学思维和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主题}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和解决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自信心,感受数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 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 {主题}2.2 教学要点- 要点1:{具体内容}- 要点2:{具体内容}- 要点3:{具体内容}2.3 教学难点- 难点1:{具体内容}- 难点2:{具体内容}- 难点3:{具体内容}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 利用情景、问题或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2 自主学习环节- 学生自主探究{主题}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练习题或任务进行巩固。

3.3 合作交流环节-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4 讲解与演示环节- 教师对{主题}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5 练习与反馈环节- 学生进行练习题或任务,教师进行反馈和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和解答疑问。

3.6 总结与拓展环节-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提供相关的拓展资源或活动。

4. 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 采用课堂表现、练习题、作业和小测验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4.2 评价标准- 准确理解{主题}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 能够运用{主题}知识解决问题,展示数学思维和方法。

- 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展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教学资源- 教学PPT、练习题、作业、教学视频、拓展阅读材料等。

6. 教学建议-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

- 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一致性评价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一致性评价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一致性评价模板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一致性评价模板。

该模板可用于评估教学设计的一致性,确保设计符合一致性原则,提高教学质量。

二、一致性评价模板
以下是一致性评价模板的主要内容:
1. 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评价
- 目标清晰明确,与学生的研究需求一致。

- 目标与课程要求、教材内容相匹配。

- 目标中包含了适当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

2. 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评价
-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

- 教学内容的层次结构清晰明确,有助于学生的研究和理解。

-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经验相适应。

3. 教学方法的一致性评价
- 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一致。

- 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研究特点和认知水平。

- 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

4. 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评价
- 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一致。

- 教学评价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5. 教学资源的一致性评价
- 教学资源与教学目标一致。

- 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 教学资源的使用方式与教学目标和方法相适应。

三、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一致性评价模板,旨在帮助教师评估教学设计的一致性,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可根据该模板,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和资源进行一致性评价,确
保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有效性。

通过合理的评价和调整,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促进他们的研究成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致性应用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致性应用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致性应用模板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致性应用模板,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致性应用模板将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遵循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促进独立决策。

2. 教学目标
- 确定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 将目标明确地与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相联系
3. 教学内容
- 确定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 确保教学内容与目标一致,并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策略
-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教学目标
- 确保教学策略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实施
5. 教学评估
- 设计合适的评估方法,以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确保评估方法与目标和内容的一致性,并能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
6. 教学资源
- 确定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工具、技术设备等
- 确保教学资源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并与目标和内容相匹配
7. 教学时间安排
- 按照教学内容和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 确保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学习
8. 教学环境
- 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动力
- 确保教学环境的安全、舒适和鼓励创造性思维
9. 教学反思
- 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评估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 确保持续改进教学设计和实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致性应用模板,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应用和调整。

通过遵循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独立决策,教师能够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案模板

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案模板

---教案标题: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案模板教学单元: [请填写具体教学单元名称,如“分数的意义与性质”]课时安排: [请填写具体课时,如“2课时”]教学对象: [请填写具体年级和班级,如“三年级二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请填写具体知识点,如“分数的意义”]。

- 学生能够应用[请填写具体知识点,如“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操作活动,观察并发现分数的规律。

-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学生能够培养细心、耐心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1. 重点: [请填写教学重点,如“分数的意义”]2. 难点: [请填写教学难点,如“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分数模型、计算器等。

-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如“一个蛋糕分成了几份”。

2. 讲授新课:- 通过课件或板书讲解分数的意义,包括分数的表示方法、分子和分母的含义等。

- 利用分数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分数。

3. 课堂练习:- 学生通过操作分数模型,练习分数的表示和转换。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 讲授新课:- 讲解分数的加减法,包括相同分母和不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3. 课堂练习:- 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课堂练习: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作业反馈: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模板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知识点)- 学生能够运用……(具体技能)1.2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具体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能够运用……(具体策略)来提升学习效果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2. 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 对教材内容的简要介绍- 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2.2 学情分析- 对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描述- 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可能遇到的问题2.3 教学重难点-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解释原因3. 教学方法3.1 导入方法- 采用……(具体方法)进行导入- 导入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3.2 教学过程- 采用……(具体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互动、实践等)3.3 练习与反馈- 设计……(练习形式)来巩固知识-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4. 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 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进步4.2 评价方法- 采用……(评价工具)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有效性4.3 评价结果处理- 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5. 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反思- 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分析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5.2 学生学习反馈-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5.3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调整- 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上是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模板,请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这份模板能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模板
1.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致性设计是确保学生能够在研究过程中有清晰的目标和连贯的知识体系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模板,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制定一致性的教学计划和策略。

2. 教学目标
-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的研究方向清晰。

- 确保教学目标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相符合。

3. 教学内容
- 分析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确定需要覆盖的知识点和技能。

- 设计教学内容的顺序,确保知识的递进和连贯性。

4. 教学方法
-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合作研究等。

-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研究风格,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5. 教学资源
- 确保教学资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包括教科书、练册、多媒体教具等。

6. 评估和反馈
- 设计评估任务和评价标准,确保评估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 及时提供学生的研究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和进步。

7. 教学计划
-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教学单元的内容、时间安排和教学资源准备等。

- 确保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8. 教学评估
- 定期评估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改进和调整。

9. 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模板旨在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致性,并确保学生能够有系统地研究数学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的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的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的模板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设计的模板,以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通过遵循本模板,教师可以设计出具有清晰结构和逻辑的数学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 确定每个教学单元的具体目标和研究要点。

- 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年龄和能力相适应。

教学资源
- 确定需要使用的教材、教具和其他教学资源。

- 确保教学资源与教学目标相匹配。

教学步骤
1. 引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研究数学的动力。

2. 概念讲解:清晰地解释数学概念,提供示例和练。

3. 练与巩固:设计一系列练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拓展与应用:提供拓展性问题和实际应用情境,帮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评估方法
- 设计合适的评估方法,以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如作业、小测验、口头问答等。

个性化教学
- 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和难度的教学内容。

- 提供额外的支持和挑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教学反思
- 在每节课的结束时,反思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研究情况。

-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结论
通过使用本模板设计数学教学计划,教师可以确保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
高他们的研究成绩和兴趣。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发展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三下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速度》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关系式“一份数×份数=总数”,已掌握解决问题的五步思维基础上,从分析关键句入手,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例;同时也为以后的行程问题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点:推理思维、抽象思维学科德育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善于反思思维严谨主要体现在有理有据、思维缜密两方面2.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运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跑步比赛等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梳理归纳,并提炼数量关系,感受模型思想。

建立了这个模型,不仅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奠定基础。

本课的学习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让学生由第一学龄段的“情景问题串的学习”过渡到第二学龄段的“解决问题的数模学习”。

3.学情分析根据生活实际经验,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他们抽象思维还不健全,可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生活经验,对此,我们做了相关检测。

依据前测数据,我们得到结论,只要引导孩子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就能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

这一认知规律和课程标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要求相吻合。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掌握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学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概念和建构三者关系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初步渗透模型思想。

3.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解决意识,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厘清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构建行程问题模型。

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数量关系模型背后的意义。

【评价设计】1.针对目标1:评价任务:在环节1中,借助观察、比较、演示和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物流中心,头脑中再现车辆运动的现象。

评价方式:在全班交流时倾听。

2.针对目标2:评价任务:根据理解,小组内交流、分享,借助以前的知识与方法动脑思考,厘清数量关系,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通过观察、对比、思考、提炼、概括等活动,抽象概括出新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评价方式:教师在学生操作时深入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展示交流时倾听。

3.针对目标3:评价任务:在“练习拓展”环节,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由“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基本数量关系式出发,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其他两个数量关系并解释其道理,深刻领会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密切关系。

评价方式:自主练习与集体交流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感受面和面积。

课前调查学生或者学生的家人从网上购买商品的情况。

师:我们所购买的商品是怎样来到我们手中的呢预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能会谈到快递、邮局邮递等等师:其实快递也是物流的一种,关于物流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播放有关物流运输的视频资料)正是因为物流中心有这么多的作用,所以那里每天都车来车往。

你们看摩托车、大货车和小货车正在往物流中心运输货物呢!(见图1)学生读摩托车、大货车信息的同时,教师利用触发器动态显示课件。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 :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预设2 :西城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千米【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的有关物流方面最多的应该就是网上购物了,教师以谈话的方式,轻松地创设了有关物流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物流中心,头脑中再现车辆运动的现象,为接下来探索新知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一)问题1: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900米, 从车站出发经过8分钟到达物流中心,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师:仔细读题,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解决这个问题,先来看看老师给大家的探究提示。

1.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探究提示:第一步:观察信息。

结合所提的问题寻找需要的信息,并结合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步:独立思考。

根据理解,借助以前的知识与方法动脑思考,厘清数量关系,寻求解决方案。

第三步:合作交流。

将自己的方案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2.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师:哪个小组同学来分享你们小组的想法板书:900×8=7200(米)预设1 : 平均每分钟行驶900 米,走了8 分钟到物流中心,所以就是900×8 。

预设2 :900 是每分钟行驶的米数,8 是表示行驶了8 分钟,900×8 就表示一共行驶了多少米。

师:如果我用一条线段表示从车站到物流中心的距离。

(见图2)动态播放课件:摩托车每分钟行驶900米。

1分钟行驶了1 个900 米,2分钟行驶了2个900米。

3分钟呢 4分钟呢5分钟呢……8分钟呢师:8 分钟行驶了8 个900 米,所以算式是900×8或者8×900。

师:900表示什么预设:900表示每分钟行驶的米数。

师:8表示什么预设:8表示行驶的分钟数。

师:7200表示什么预设:7200表示从车站到物流中心的米数。

板书:900 :每分钟行驶的米数。

8 :行驶的分钟数。

7200:从车站到物流中心的米数。

板书:每分钟行驶的米数×行驶的分钟数=车站到物流中心的米数(二)问题2:大货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从西城行驶了4小时到达物流中心,西城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千米师:刚刚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能自己解决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的算式预设:65×4=260(千米)板书:65×4=260(千米)师:你能像上一个题一样把这个问题的关系式也说一说吗板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行驶的小时数=西城到物流中心的千米数【设计意图】充分放手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独立列出算式并全面分析其中具体的数量关系式,为后面抽象三个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打好基础。

同时,借助线段图呈现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直观、形象,易于理解,有助于分析解决问题,也会为下面相遇问题模型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完成目标1。

三、抽象概括,建立基本数量关系模型(一)抽象概括,提炼概念师:仔细观察这两个关系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来表示它们吗预设1:每分钟的米数×行驶时间=总距离预设2:每分钟行驶的速度×时间=路程预设3:速度×时间=路程。

……师:哪种说法最简洁预设:速度×时间=路程师:这里的速度、时间、路程分别表示什么预设:“路程”指的是车站到物流中心的米数和西城到物流中心的千米数。

“时间”指的是8分钟、4小时。

“速度”:每分钟行驶900 米,每小时行驶65千米。

师:数学上,我们把从车站、西城到物流中心的米数这种表示从行驶起点到终点的行驶路线的长度,叫“路程”。

像900、65这样,表示每分钟行驶的米数、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在数学上称为“速度”。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师:每分钟、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叫速度,还有哪些时间行驶的路程也叫速度预设:每秒、每天、每月、每周……师:像每秒、每天、每月、每周……这样的时间都叫做单位时间,那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叫速度。

【设计意图】充分放手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思考、提炼、概括等活动,抽象概括出新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其推理能力,渗透模型思想,完成目标2。

(二)认识速度1.读写。

师:以“每分钟行驶900 米”大货车的速度为例,写作:900米/分,读作:900米每分。

“每小时行驶65千米”,写作:65千米/时,读作:65千米每时。

会了吗老师考考你!课件出示练习2.练习。

(见图3)(1)你会读吗(2)你会写吗(见图4)(3)你会判断吗①李老师骑自行车行驶了15千米,这里的15千米表示的是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

()②刘翔的速度是8米/秒,蜗牛的速度是8米/时,两个速度相等。

()③一列火车行驶的速度为 110 千米/时,“ 110 千米/时”表示这列火车每时行 110 千米。

()(三)推理另外两个数量关系式师:刚才这两道题都是知道了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你能推想出哪些数量关系呢预设1:时间=路程÷速度预设2:速度=路程÷时间师:说说理由。

预设: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知道了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师:你能根据前面画的线段图来解释为什么求时间或求速度要用除法吗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用除法计算的道理。

【设计意图】由“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基本数量关系式出发,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其他两个数量关系并解释其道理,深刻领会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小结师:同学们,我们成功解决了物流运输中的问题,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整理:1.什么是路程什么是时间什么是速度路程:表示从行驶起点到终点的行驶路线的长度。

时间:行驶的时间。

速度: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叫“速度”。

像每秒、每天、每月、每周……这样的时间都叫单位时间。

2.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

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速度、时间与路程,知道它们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研究的主要内容:速度、时间与路程。

板书课题:速度、时间、路程四、拓展延伸,深化新知。

(一)基本练习先说说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再填写下表。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引领分析。

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指三名学生展台展示自己的作业,讲解解题思路及方法。

2.全班集体评价。

预设1:路程÷时间=速度,列式:30÷2=15(千米/时)预设2:路程÷速度=时间,列式:150÷50=3(小时)预设3:速度×时间=路程,列式:80×6=480(千米)师:只要知道了两个量,根据关系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二)综合练习(见图5)问题:1.轿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它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上海2.客车经过路牌后2小时到达杭州,它的速度是多少3.货车的速度是45千米/时,它10小时后距南京还有多少千米如果再经3小时必须赶到南京,它的速度至少是多少(1)读题理解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