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情结响诗文朗诵分享会资源套
标情结响诗文朗诵分享会资源套
編號︰147滿井遊記袁宏道燕地1寒,花朝節後2,餘寒猶厲。
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3。
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
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4。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5。
至滿井6,高柳夾堤,土膏7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8。
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9,鱗浪層層,清徹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10。
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11,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12。
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13,麥田淺鬣寸許14。
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15,罍而歌者16,紅裝而蹇者17,亦時時有。
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凡曝18沙之鳥,呷浪之鱗19,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20。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遊墮事21,而瀟然22於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遊將自此始,惡能無紀23?己亥之二月也24。
一、作者簡介袁宏道(公元1568 –1610),明代著名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
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
他自小聰穎,善寫詩文,年十六為諸生,結社城南,自為社長。
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登進士第,萬曆二十三年謁選為吳縣知縣,聽政敏決,在任僅二年,就使一縣大治、縣民大悅。
宰相申時行稱譽之為︰「二百年來,無此令矣!」袁宏道辭去吳縣縣令後,在蘇杭一帶遊玩,寫下了《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著名遊記。
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他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讓他進京。
後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
越二年,補禮部儀制司主事,數月即請告歸。
後遷官至稽勳郎中,不久即謝病歸里。
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九月六日卒,終年四十三歲。
《明史》卷二八八有傳。
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前後七子「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之復古論見,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敍小修詩》)認為寫詩為文要抒發自己真性情,不應固守古人格套,如非真情實感則不下筆。
标情结响古诗文朗诵分享会
前言誦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因為通過誦讀產生的「聲入心通」效果,有助我們感受作品的音節、韻律、文氣,進而體會作品呈現的意境和情韻。
誦讀,是兼「誦」和「讀」而言,發聲時都要求「清晰、明亮」,所以普遍稱為「朗誦」和「朗讀」。
朗讀要求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把作品讀出來,朗誦則在朗讀的基礎上,加強聲情的演繹,達到藝術表演的要求。
教育局向來十分重視誦讀的語文學習效益,在中、小學的中國語文課程指引中,均強調語文學習應以誦讀加深體會。
2009年10月31日,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聯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漢語中心、粵語正音推廣協會主辦「標情結響──詩文朗誦分享會」,供中、小學中文教師參加。
分享會的目的是希望加強教師對朗誦教學的認識,從而可以幫助學生領會如何透過口誦心惟,感受、理解作品,進而掌握朗誦的技巧,提高對文學作品鑒賞的能力。
當天的朗誦分享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殷巧兒女士、馮祿德先生,以及招祥麒博士的短談,題目為「朗誦對文學作品的體悟與再創造」;第二部分是朗誦表演;第三部分則是交流與答問。
課程發展處徵得各合辦單位及朗誦者的同意,將是次分享會的實況製成視像光碟,連同當天派發的誦材及參考文章,供全港中、小學中文教師參考。
各位朗誦者的表演,聲情並茂,而且形式多樣,有台詞誦法、有韻律誦法,正好體現各人「對文學作品的體悟與再創造」。
為尊重各朗誦者的演繹,我們以實錄方式展現,其中大醇小疵,容或有之。
教師以本實錄作教學之用時,宜作適當導引。
如對本實錄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致函: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12樓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總課程發展主任(中國語文教育)收傳真:2834 7810電郵:secchinese@.hk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漢語中心粵語正音推廣協會聯合主辦標情結響——詩文朗誦分享會日期:2009年10月31日(星期六)時間:上午9時30分至12時30分地點: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西座四樓演講廳程序表9:30 - 9:40報到入座9:40 - 9:50致送紀念品9:50 -10:20短談:朗誦對文學作品的體悟與再創造殷巧兒女士馮祿德先生招祥麒博士10:20- 12:00朗誦表演何丹鵬先生余敏生先生宋立揚先生招祥麒博士施仲謀博士殷巧兒女士馮祿德先生葉植興先生劉衛林博士顏春芳女士嚴力耕先生蘇穎添先生香港詩歌朗誦團樂器伴奏:蘇文玖先生、杜若鴻先生12:00 - 12:30交流與答問目錄前言程序表朗誦者及誦材朗誦者誦材作者頁碼何丹鵬詠荊軻八六子陶潛杜牧77余敏生哀江南賦序庾信8宋立揚陋室銘桂枝香劉禹錫王安石99招祥麒前赤壁賦(節錄)高陽臺西湖春感蘇軾張炎1011施仲謀出師表(節錄)虞美人諸葛亮李煜1213殷巧兒念奴嬌赤壁懷古聲聲慢秋情蘇軾李清照1415馮祿德始得西山宴遊記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柳宗元辛棄疾1617葉植興關山月李白18劉衛林過零丁洋和子由澠池懷舊文天祥蘇軾1920顏春芳八聲甘州柳永21 嚴力耕歸去來辭陶潛22蘇穎添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合一亭夜吟蘇軾蘇穎添2323香港詩歌朗誦團飲馬長城窟行陳琳24頁碼伴奏者蘇文玖(琵琶) 27 杜若鴻(洞簫) 27附錄文章朗誦與文學修養蘇文擢31 獨誦與集誦宋立揚36 訓練個人朗誦的幾個要點招祥麒40 訓練集體朗誦的幾個要點蘇文擢52朗誦者及誦材何丹鵬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博士生。
标情结响──诗文朗诵分享会资源套
編號:50正氣歌1並序文天祥予囚北庭,坐一土室2,室廣八尺,深可四尋3,單扉低小,白間4短窄,汙下5而幽暗。
當此夏日,諸氣萃然6︰雨潦7四集,浮動牀几,時則為水氣;塗泥半朝8,蒸漚歷瀾9,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10四塞,時則為日氣;簷陰薪爨11,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12,陳陳逼人13,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14,淋漓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15,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16。
疊17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18。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19二年矣。
審如是,殆20有養21致然爾。
然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22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23︰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24,沛乎塞蒼冥25。
皇路當清夷26,含和吐明庭27;時窮節乃見28,一一垂丹青29︰在齊太史簡30,在晉董狐筆31,在秦張良椎32,在漢蘇武節33;為嚴將軍頭34,為嵇侍中血35,為張睢陽齒36,為顏常山舌37;或為遼東帽,清操38厲冰雪;或為《出師表》39,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40,慷慨吞羌羯41;或為擊賊笏,逆豎42頭破裂。
是氣所旁薄43,凜烈44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45,生死安足論46。
地維賴以立,天柱47賴以尊。
三綱實係命48,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陽九49,隸也實不力50。
楚囚51纓其冠52,傳車送窮北53。
鼎鑊甘如飴54,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55鬼火,春院閟天黑56。
牛驥同一皂57,雞棲58鳳凰食。
一朝濛59霧露,分作溝中瘠60。
如此再寒暑61,百沴自辟易62。
嗟哉沮洳63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64,陰陽不能賊65。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66我心悲,蒼天曷有極67!哲人68日已遠,典刑在夙昔69,風簷70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一、作者簡介文天祥(公元1236 –1283),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
标情结响诗文朗诵分享会资源套
編號:100餘韻1孔尚任【秣陵秋】2陳隋烟月恨茫茫,井帶胭脂土帶香3。
駘蕩4柳綿沾客鬢,叮鶯舌惱人腸5。
中興朝市繁華續,遺孽兒孫氣焰張。
6只勸樓臺追後主7,不愁弓矢下殘唐。
蛾眉越女纔承選,燕子吳歈8早擅場。
力士僉名搜笛步9,龜年協律奉椒房10。
西崑詞賦新溫李,烏巷冠裳舊謝王11。
院院宮妝金翠鏡,朝朝楚夢雨雲牀。
五侯閫外空狼燧,二水洲邊自雀舫12。
指馬誰攻秦相詐,入林都畏阮生狂13。
春燈已錯從頭認,社黨重鉤無縫藏。
14借手殺讐長樂老,脅肩媚貴半閒堂15。
龍鍾閣部啼梅嶺16,跋扈將軍譟武昌17。
九曲河流晴喚渡,千尋江岸夜移防。
瓊花劫到雕欄損18,玉樹歌19終畫殿涼。
滄海迷家龍寂寞,風塵失伴鳳徬徨。
青衣啣璧何年返20,碧血濺沙此地亡。
南內湯池仍蔓草21,東陵輦路又斜陽22。
全開鎖鑰淮揚泗23,難整乾坤左史黃24。
建帝飄零烈帝慘25,英宗困頓武宗荒26。
那知還有福王一27,臨去秋波淚數行。
一、作者簡介孔尚任(公元1648 –1718),字季重,又字聘之,號東塘、岸堂,自稱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代著名詩人、戲曲作家,與洪昇並稱南洪北孔。
自幼即留意禮、樂、兵、農、樂、律等學問,三十七歲前在家養親、讀書。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康熙帝到曲阜祭孔,被召為御前講經人員,後破格升為國子監博士;兩年後,進京;奉命到淮陽協助治水,四年間成詩六百三十餘首,編為《湖海集》,期間足跡踏遍南明故地,憑弔梅花嶺、秦淮河、燕子磯、明故宮、明孝陵,結識許多明朝遺老。
回京後,續任國子監博士、戶部主事等官,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經三易其稿,完成《桃花扇》,一時洛陽紙貴,次年三月,被免職,後回家隱居,以至於卒,享年七十一歲。
傳世有詩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長留集》,與顧采合著傳奇《小忽雷》。
二、背景資料此篇曲詞選自孔尚任戲劇《桃花扇》續四十齣(最後一齣)《餘韻》,【秣陵秋】是當中第二支曲。
《桃花扇》是通過明末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戀離合故事,以反映南明一代興亡的歷史劇。
诗歌朗诵会活动倡议书和策划方案
诗歌朗诵会活动倡议书和策划方案嘿,各位诗歌爱好者,是时候让我们的心灵来一场诗意的遨游了!今天,就让我这个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来给大家详细策划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活动吧!一、活动背景诗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情感的载体,是心灵的窗口。
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诗歌文化,激发人们对诗歌的热爱,我们决定举办一场诗歌朗诵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1.激发人们对诗歌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促进诗歌爱好者的交流与互动,共享诗歌之美。
3.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诗歌文化。
三、活动主题“诗意人生,共享美好时光”四、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日(星期六)下午2:00-5:00五、活动地点某市图书馆报告厅六、活动流程1.开场致辞:由活动发起人简要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主题,邀请嘉宾发表讲话。
2.诗歌朗诵:参与者依次上台朗诵自己喜欢的诗歌,可以自选诗歌,也可以由我们提前准备的诗歌库中选择。
3.诗歌鉴赏:邀请专业人士对朗诵的诗歌进行简要点评,分享诗歌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4.互动环节:观众可以现场提问,与朗诵者、鉴赏者互动交流。
七、活动策划1.活动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宣传,包括社交媒体、校园海报、社区公告等。
2.活动报名:设立线上报名渠道,参与者需填写个人信息和朗诵诗歌名称。
3.活动现场布置:设置舞台、背景板、音响设备等,营造浓厚的诗歌氛围。
4.活动奖品:为优秀朗诵者、最佳互动奖等设置奖品,以鼓励参与者积极参与。
5.活动费用:通过赞助、门票等方式筹集活动经费,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八、活动亮点1.融入现代元素:在活动中加入音乐、舞蹈等表演,使诗歌朗诵更具观赏性。
2.互动性强:设置多个互动环节,让观众参与其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3.专业点评:邀请诗歌专家进行点评,提高活动档次。
4.跨界合作:与图书馆、文化机构等合作,共同推广诗歌文化。
九、活动预期效果1.增强人们对诗歌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促进诗歌爱好者的交流与互动,共享诗歌之美。
朗诵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参加朗诵交流会,与大家共同探讨朗诵艺术的魅力。
在此,我谨代表所有朗诵爱好者,向组织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朗诵,是一种富有情感和表现力的语言艺术。
它不仅能够传递信息,更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朗诵艺术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我们相聚于此,共同感受朗诵的魅力,交流心得体会,可谓是一次心灵的盛宴。
首先,我想谈谈朗诵的重要性。
朗诵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情感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而朗诵,正是锻炼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朗诵,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语言节奏,提高语感,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同时,朗诵还能让我们在抒发情感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文字背后的内涵,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修养。
其次,我想分享一些关于朗诵的经验。
首先,朗诵时要注重声音的抑扬顿挫。
声音的高低起伏,可以更好地表现文章的情感。
其次,要善于运用停顿和语气变化。
停顿可以使听众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语气变化则能增强朗诵的感染力。
此外,还要注意眼神的交流,与听众产生共鸣。
最后,要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
在朗诵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一是要理解文章的内涵。
只有深入理解文章,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从而准确地传达给听众。
二是要注重情感投入。
朗诵时,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让听众感受到文章的真挚情感。
三是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
恰当的肢体动作可以增强朗诵的表现力,使朗诵更加生动。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朗诵艺术需要不断创新。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朗诵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
我们可以结合多媒体手段,将朗诵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为听众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朗诵作品。
总之,朗诵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
我们要珍惜这次朗诵交流会的机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朗诵艺术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最后,祝愿本次朗诵交流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朗诵古诗分享活动策划方案
朗诵古诗分享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主题与目标主题:古诗意韵,心灵共鸣目标:1. 推广古诗文化,提高公众对古诗的了解和欣赏水平;2. 增进参与者对古诗的情感共鸣,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3. 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参与者分享自己对古诗的感悟和理解。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2022年X月X日(周末)地点:某大型文化咖啡馆或艺术展览中心三、活动内容与形式1. 古诗分享朗诵环节:a. 策划人员事先选定10首知名古诗,给参与者提供诗歌文本;b. 参与者事先选择感兴趣的诗歌,并准备好朗诵;c. 活动当天,参与者依次上台朗诵自己选定的古诗,限时3分钟;d. 参与者可以选择自己朗诵还是邀请一位专业演员朗诵。
2. 诗歌分享与交流环节:a. 在朗诵环节结束后,组织一场诗歌分享与交流活动;b. 邀请一位古诗专家或文学爱好者作为主持人,引导参与者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c. 参与者可以就一首或多首古诗表达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情感和心得;d. 专家或主持人对参与者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
3. 诗歌作品展览:a. 在活动现场设置一个诗歌作品展览区域;b. 邀请一些热爱写作的作者,展示他们创作的古诗作品;c. 参与者和观众可以欣赏作者们的作品,并对他们的创作给予评价和鼓励。
4. 现场互动环节:a. 在活动现场设置一个互动区域,提供给参与者和观众写下自己喜欢的诗句或创作的小诗歌;b. 参与者和观众可以在这个区域留下自己的足迹,畅所欲言。
5. 嘉宾邀请:a. 邀请几位知名文学评论家或诗人出席活动,并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b. 邀请一些有影响力的文化学者或媒体代表参加活动。
四、活动宣传与推广1. 制作宣传海报,并通过社交媒体、官方网站、参与者的朋友圈等途径发布信息。
2. 向学校和社区的文学社团、文化机构发送邀请函。
3. 邀请当地的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增加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XX元;2. 宣传费用:XXX元;3. 嘉宾邀请及演出费用:XXX元;4. 礼品及奖励费用:XXX元;5. 其他杂费:XXX元;总预算:XXX元。
幼儿园诗歌诵读盛会:优秀作品分享活动方案
幼儿园诗歌诵读盛会:优秀作品共享活动方案随着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诗歌诵读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诗歌不仅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为了激发幼儿对诗歌的热爱,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我们计划举办一场幼儿园诗歌诵读盛会,并共享优秀作品。
以下是我们的活动方案:一、活动宗旨本次活动旨在营造浓厚的诗歌氛围,激发幼儿的诗歌创作与表达能力,同时通过举办诵读盛会,提高幼儿的诵读能力和表现自信。
二、活动内容1. 优秀作品选拔:通过幼儿园内部诗歌创作比赛,选拔出优秀的诗歌作品,以供诵读盛会演出使用。
2. 诵读排练:选拔出的优秀作品进行诵读排练,让幼儿熟悉诗歌内容,提高诵读效果。
3. 诵读盛会:在幼儿园大厅举行诵读盛会,邀请家长和老师观摩,以增加演出的氛围。
三、活动流程1. 开幕致辞:介绍活动宗旨和意义。
2. 诗歌诵读表演:由幼儿分组进行诵读表演,每组诵读1-2首诗歌。
3. 评选优秀作品:由评委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创作奖等奖项。
4. 颁奖环节:对优秀幼儿进行表彰和奖励。
5. 结语致辞:总结活动意义,鼓励幼儿继续诗歌创作和诵读。
四、活动准备1. 选定诗歌: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幼儿创作诗歌,或者挑选经典的儿童诗歌作为演出内容。
2. 排练时间:安排诵读排练的时间,确保幼儿对诗歌内容熟悉。
3. 舞台布置:设计温馨、舒适的诵读环境,增加氛围。
4. 奖品准备:准备精美奖杯和奖状,以及一定数量的奖品作为奖励。
五、活动评估1. 活动效果评估:通过观摩家长和老师的反馈,评估活动的效果和影响。
2. 幼儿反馈:收集幼儿参与活动的感受和体会,了解活动对其诗歌创作和诵读兴趣的影响。
六、活动意义1. 增强幼儿诗歌创作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潜能。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诵读能力和表现自信,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这样一场诗歌诵读盛会,我们相信能够营造出浓厚的诗歌氛围,激发幼儿对诗歌的热爱,提高其诵读和表达能力,为幼儿园教育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24年古诗文朗诵比赛活动方案范本(二篇)
2024年古诗文朗诵比赛活动方案范本活动名称:2024年古诗文朗诵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古诗文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深人们对古诗文的认识与了解,同时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口才表达能力,特举办2024年古诗文朗诵比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通过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古诗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
2.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朗诵比赛,培养学生欣赏、理解和表达古诗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通过朗诵比赛,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提升口才表达能力,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
4.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古诗文朗诵比赛,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三、活动内容:1. 比赛分类:按年级进行划分,分为小学组和初中组,每个年级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2. 参赛条件:(1) 小学生组: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选派2名代表进行比赛。
(2) 初中生组:初中一至三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选派2名代表进行比赛。
3. 报名及初赛:(1) 学校需提前组织选拔赛,选派代表参加区县市的初赛,初赛选拔出每年级的代表。
(2) 学校进行统一报名,填写报名表并交至区县市教育局指定地点,截止时间为XX月XX日。
(3) 初赛方式:学校自行组织初赛,每位选手自备一篇古诗文进行朗诵。
4. 总决赛:(1) 选拔出每个区县市的优胜者,参加总决赛。
(2) 总决赛时间:XX月XX日,地点为XX市XX剧场。
(3) 比赛方式:现场朗诵,时间限制为5-8分钟。
5. 评分标准:(1) 朗诵表现力:语音语调、情感表达、声音悦耳、仪态端庄等。
(2) 诗文理解能力:诗句表达清晰、语意准确、理解深入等。
(3) 总体印象:仪态得体、整体流畅、有感染力等。
6. 奖项设置:(1) 小学组:每个年级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诗歌朗诵分享会活动方案
诗歌朗诵分享会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诗歌朗诵分享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
通过此活动,学生将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强自信心,同时也为班级和学校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XX年XX月XX日下午X点至X点地点:学校多功能报告厅三、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约5分钟)活动主持人向全体参与者介绍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对各位嘉宾、老师、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
2. 诗歌朗诵表演(约60分钟)(1)分别组织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学生参与演出,保证每个年级都有机会参与到诗歌朗诵中。
(2)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素材,可以是古典诗词、现代诗歌或自己的原创作品。
(3)尽量保证每个学生只进行一次表演,确保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
(4)每位参与者的表演时间不超过3分钟,以便控制整个活动的时长。
(5)在表演过程中,其他同学和老师可以认真倾听,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掌声。
3. 诗歌分享环节(约30分钟)(1)安排专门的分享环节,为对诗歌朗诵表演感兴趣的同学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
(2)学生可以向大家分享自己眼中的美好,或对某个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后的作品。
(3)鼓励同学们彼此交流、交流对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可以自由欣赏、点评,让活动更加互动和有趣。
4. 闭幕致辞(约5分钟)主持人对参与本次活动的所有同学表示感谢,并对表现杰出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同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学习和创作,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活动准备1. 活动宣传(1)制作活动海报,张贴在学校显眼位置,吸引同学们的关注。
(2)利用学校通知系统、班级群等渠道发布活动信息和邀请函,提醒同学们准时参加活动。
2. 参赛报名(1)班级老师负责统计各班级参赛同学的报名信息,并提前报备活动负责人。
(2)参赛同学需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诗歌作品,并报备给班级老师进行审核。
3. 舞台布置(1)报告厅内准备舞台,设置合适的灯光和音响设备,确保表演效果良好。
标情结响诗文朗诵分享会资源套
《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編號:18臨洞庭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1,氣蒸雲夢澤2,波撼岳陽城3。
欲濟無舟楫4,端居恥聖明5。
坐觀垂釣者6,徒有羨魚情!一、作者簡介孟浩然(公元689 –740),或謂「浩然」乃其字。
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
後世以其家鄉之地,稱其為「孟襄陽」。
開元十六年(公元728)曾赴長安應進士舉,不第,還襄陽。
張九齡被貶荊州長史時,曾署其為從事。
孟浩然終生布衣,隱逸和漫遊是其生活的兩大內容。
他的詩以山水田園主題最為著名,和王維齊名,是唐代山水田園詩的重要代表之一,風格清幽而平易,特色鮮明。
杜甫很欣賞他的詩,曾評為「賦詩何必多,往往凌鮑謝」(《遣興五首》之五),又讚美其「清詩句句盡堪傳」(《解悶十二首》之六),可見他當時就很有名氣。
二、背景資料詩題一作《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張丞相一般的說法是張九齡。
因為張九齡在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丞相),三年後罷相。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貶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請孟浩然到幕府中任從事。
荊州離洞庭湖不算太遠。
所以很可能是這一時期寫的。
但也有學者認為這首詩是獻給盛唐的另一位丞相張說的。
張說曾在開元四年(公元716)後被貶岳州,洞庭湖邊,孟浩然三十歲左右經過湖南,可能謁見過張說。
這兩位張丞相都是盛唐著名的宰相,也喜歡引薦文人。
所以無論是那一位,都不妨礙我們對詩意的理解,只是在判斷創作時間上,相差二十年左右。
三、注釋1.涵:包含。
虛:空。
太清:天。
這句說湖水平滿,與天渾為一體。
2.氣蒸雲夢澤:洞庭湖水氣蒸騰,瀰漫在雲夢澤上空。
雲、夢:古代二澤名,雲在江北,夢在江南,後來淤成陸地,大約在今洞庭湖北岸地區。
《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3.撼:搖動,○粵[憾],[ham6];○漢[h]。
岳陽城:今湖南岳陽市,在洞庭湖東岸。
4.欲濟無舟楫:想要渡過湖去,而無船槳可用,語意雙關,指意欲出仕而無人引薦。
标情结响诗文朗诵分享会资源套
《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編號:16望月懷遠1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2。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一、作者簡介張九齡(公元678 –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
唐代武后神功元年(公元697)進士。
先後擔任過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
曾受李林甫排擠,失去相位,被貶為荊州長史。
張九齡的詩格調清雅,寄興深微,提倡漢魏風骨,和陳子昂一樣,對於轉變時風,有着重要貢獻。
尤其是他清淡的風格,對於後來的孟浩然、王維、儲光羲、常建、韋應物等人,都有一定的影響。
二、背景資料清人高步瀛在其《唐宋詩舉要》中曾說,這首詩作於唐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之後,當時張九齡從京師被貶為荊州長史,因而其中以香草美人的手法體現了賢士去國、忠愛纏綿的情懷。
不過我們也可以將這篇作品看作一首單純的情詩。
三、注釋1.懷遠:在古代詩歌中,題目中的「懷遠」,往往就是懷念妻子的委婉說法。
2.「滅燭」二句:從句法上看,這是倒文,正常順序應該是「憐光滿而滅燭,覺露滋而披衣。
」憐:愛;滋:多。
四、賞析重點這是一首思念遠方妻子的詩,妙在以月光為媒介,感情寫得非常細膩。
詩人和妻子雖然遠隔天涯,但是都能看到天上的一輪明月,因此,月亮也就可以代他傳達情愫,寄給遠人。
《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首二句從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而來。
月亮只有一個,當月亮升上天空,遠隔天涯、彼此思念的人,雖然見不到對方,卻都能見到月亮,因此,月亮也就成了寄託相思的媒介。
月光柔和,似乎也充滿着綿綿情意,這或許不過是一種移情作用。
當然,這種移情也不僅是愛情,例如,李白著名的《靜夜思》就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描寫,其心理流程是一樣的。
張九齡的這兩句從「海上」而到「天涯」,空間不斷擴大,因而,長夜漫漫,思念綿綿,時間與空間也就能夠互相應合,所謂「情人」在「遙夜」中的相思,就顯得無邊無際,無窮無盡。
标情结响诗文朗诵分享会资源套
編號︰117屈原列傳(節錄)司馬遷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1也。
為楚懷王左徒2。
博聞彊志3,明於治亂4,嫺於辭令5。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6,爭寵而心害其能7。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8,屈平屬草藁未定9,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
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10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11,讒諂12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13也,方正之不容14也,故憂愁幽思15而作《離騷》。
——「離騷」者,猶離憂16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窮則反本17,故勞苦倦極18,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19,未嘗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20,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21,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22,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國風》好色而不淫23;小雅怨誹而不亂24。
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
上稱帝嚳25,下道齊桓26,中述湯、武27,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28,靡不畢見29。
其文約30;其辭微31;其志潔;其行廉32;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33,舉類邇而見義遠34。
其志潔,故其稱物芳35;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疎36。
濯淖汙泥之中37,蟬蛻於濁穢38,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39,皭然泥而不滓者也40。
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一、作者簡介司馬遷(約公元前145或135 –約公元前86),字子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
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由於該地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遷生龍門」(《太史公自序》)。
司馬遷十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
二十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
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
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撰成《史記》。
诗文朗诵会
诗文朗诵会
美丽的夜晚,诗声飘荡
神采飞扬,情感激荡月色凄凉,星光璀璨心灵碰撞,情感盘旋
众人集聚,一场盛会
雅俗共赏,共同追梦清风徐来,诗词飘逸艺术的芬芳,弥漫四溢青年才俊,声情并茂
诗与远方,如此绚烂抒发心境,情感洋溢意境深邃,韵律动人
细腻的笔触,动人心弦
诗情画意,荡气回肠爱与自由,思想碰撞激发灵感,言说心底
韵律昂扬,动人心房
逸趣盎然,文字妙不可言意境恢宏,妙笔生花情感流转,文化盛宴朗诵声飘,悦耳动听
情感传递,情绪澎湃荡涤心灵,启迪思考诗文朗诵,心灵交流
汇聚才情,共享艺术
用诗歌点亮黑暗唤起灵魂,激发激情诗词朗诵,心灵的盛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編號︰147滿井遊記袁宏道燕地1寒,花朝節後2,餘寒猶厲。
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3。
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
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4。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5。
至滿井6,高柳夾堤,土膏7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8。
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9,鱗浪層層,清徹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10。
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11,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12。
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13,麥田淺鬣寸許14。
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15,罍而歌者16,紅裝而蹇者17,亦時時有。
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凡曝18沙之鳥,呷浪之鱗19,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20。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遊墮事21,而瀟然22於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遊將自此始,惡能無紀23?己亥之二月也24。
一、作者簡介袁宏道(公元1568 – 1610),明代著名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
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
他自小聰穎,善寫詩文,年十六為諸生,結社城南,自為社長。
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登進士第,萬曆二十三年謁選為吳縣知縣,聽政敏決,在任僅二年,就使一縣大治、縣民大悅。
宰相申時行稱譽之為︰「二百年來,無此令矣!」袁宏道辭去吳縣縣令後,在蘇杭一帶遊玩,寫下了《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著名遊記。
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他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讓他進京。
後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
越二年,補禮部儀制司主事,數月即請告歸。
後遷官至稽勳郎中,不久即謝病歸里。
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九月六日卒,終年四十三歲。
《明史》卷二八八有傳。
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前後七子「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之復古論見,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敍小修詩》)認為寫詩為文要抒發自己真性情,不應固守古人格套,如非真情實感則不下筆。
他論詩文又重真,認為「大抵物真則貴,真則我面不能同君面,而況古人之面貌乎?」(《與丘長孺》)能真才能新,這就與時人不同,也有異於古人,他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文學。
袁宏道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俱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與其後學形成公安派,為明代主要詩文流派之一。
其現存詩歌一千七百多首,遊記、書札、序跋等文章近六百篇。
其成就最大的是山水遊記,清新瀟灑,自成一家,《滿井遊記》是其代表作。
今有《袁中郎全集》四十卷、《觴政》、《瓶花齋錄》、《明文雋》等傳世。
二、背景資料根據袁宏道在本文末自道,此文作於「己亥之二月」,即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也就是他哥哥袁宗道寫信叫他入京為官的第二年。
他在這年的早春二月,遊覽當時著名景點滿井,並寫成此文。
三、注釋1.燕地︰指今日北京和河北省北部,古屬燕國。
燕︰燕國。
○粵[煙],[jin1];○漢[yɑn]。
2.花朝節後︰我國舊俗以陰曆二月十五為百花生日,稱為花朝節。
另一種說法是二月十二日,還有一種說法是二月初二。
此日人們多到野外賞花遊玩。
朝︰○粵[招],[ziu1];○漢[zhɑo]。
3.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冷凍冰寒之風經常刮起,刮起時則飛沙走石。
礫︰小石,碎石。
○粵[靂],[lik1];○漢[lì]。
4.未百步輒返︰未到一百步距離就抵受不住要回來。
輒︰總是,就。
○粵[接],[zip3];○漢[zhé]。
5.偕數友出東直︰偕同幾位朋友出了東直門。
偕︰共、一起。
○粵[皆],[gaai1];○漢[xié]。
東直︰指北京東直門。
6.滿井︰北京東北郊的一口古井,井中飛泉噴薄,冬夏不竭,井旁景色優美,是當時遊覽勝地。
7.土膏︰肥沃的土地。
8.若脫籠之鵠︰(作者)心情快樂得像出籠的天鵝。
鵠︰天鵝。
○粵[酷],[huk6];○漢[hú]。
9.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那時薄冰的外皮剛消融,春水開始呈現明亮的色澤。
乍︰剛,起初。
○粵[炸],[zaa3];○漢[zhɑ]。
10.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清亮的水面閃閃發光,如清晨剛打開鏡匣,反射出鏡子的清光一樣。
匣︰收藏東西的箱子。
○粵[狹],[haap6];○漢[xiɑ]。
11.娟然如拭︰秀麗的山色如同經過洗拭一樣。
娟然︰美好的樣子。
1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好像剛洗過臉的美人正在梳理她的髮髻。
靧︰洗臉。
○粵[悔],[fui3];○漢[huì]。
掠︰梳理。
13.柔梢披風︰柳梢迎風舞動。
14.麥田淺鬣寸許︰麥田中長出的麥苗有寸許長。
鬣︰原指動物頸上生長的又長又密的毛,這裏指小麥長出苗,有如動物(多指馬)的鬃毛般長短。
○粵[獵],[lip6];○漢[liè]。
15.泉而茗者︰從泉中取水而烹茶品茗的人。
茗︰用作動詞,烹茶,品茶。
16.罍而歌者︰邊斟酒邊唱歌的人。
罍︰酒樽,這裏指斟酒喝。
○粵[雷],[leoi4];○漢[léi]。
17.紅裝而蹇者︰穿着豔麗服裝,騎着毛驢緩緩而行的女子。
紅裝︰指穿着豔麗服裝的女子。
蹇︰○粵[gin2];○漢[jiɑn]。
18.曝︰照曬。
○粵[僕],[buk6];○漢[pù]。
19.呷浪之鱗︰呷︰吸飲。
○粵[掐],[haap3];○漢[xiɑ]。
鱗︰借代指魚兒。
20.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鳥和魚都洋溢着喜氣。
鬣︰指魚頷旁的小鰭。
21.夫能不以遊墮事︰能夠不因為遊玩而耽誤公事。
墮事︰耽誤公事。
墮︰通「惰」,懈怠。
22.瀟然︰脫俗不羈貌。
23.惡能無紀︰怎能不記下這美好的印象呢?惡︰如何,怎麼。
○粵[wu1];○漢[wū]。
紀︰雜記、印象或事件紀錄。
24.己亥之二月也︰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二月。
四、賞析重點本文的主旨是通過作者於花朝節後天氣稍為和暖的一天,偕同數位朋友出遊滿井時的所見所感,表現了他厭棄喧囂塵俗城市生活和官場生活的情懷,及喜愛山川草木等自然山水的感情。
文章分成三段,第一段寫作者由於燕地寒冷未能出遊。
花朝節後,天氣仍然炎寒,凍風時刮,飛沙走石,作者局促在一室之內,欲出而不得,想冒風而出行,卻未到百步而要折返。
第二段寫出遊滿井之所見所感。
到滿井後,但見兩岸高柳夾垂,肥土微濕,遠望向前,空闊無邊,作者感到自己猶如出籠之天鵝自由自在。
其時結冰初融,水色澄明,波浪層層,清澈見底,明亮如初開鏡匣,寒光從匣中照出一樣。
至於山巒則為晴日和積雪所洗,秀麗得像被拂拭過一樣,鮮媚動人,有如美女洗面過後梳理髮髻一樣。
柳條則將欲舒展而未舒展,柔條迎風而舞,麥田長出如馬鬃一樣寸把長的麥苗。
遊人方面,雖然數量未多,但見以泉水煮茶而飲的人,邊斟酒邊唱歌的人,穿豔裝而出的人。
此時風力雖猛,但也暖得汗流浹背了,又見沙灘上曬太陽的鳥兒,飲啜浪花的小魚,都悠然自得,喜氣在毛羽翅鰭之間。
作者領悟到田野郊外,未必無春,只是居於城者不知而已。
第三段是作者之感慨。
認為不以遊覽誤了公事,而自由地遊於山石草木之間者,就只有他這個清閒小官了,又覺得滿井與其住處相距不遠,將來定必再遊,故寫下此文。
從藝術技巧而論,本文有以下特色。
首先是層次分明,本文第一段寫城居不見春,故欲尋春,遂起第二段郊外探春之旅。
第二段探春又分四層寫,第一層由「廿二日」至「麥田淺鬣寸許」,這又分四小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等及天氣稍和而遊滿井,看到高柳沃土,猶如脫籠之天鵝;「於時冰皮始解」至「冷光乍出於匣也」是第二小部分,寫春水之潔;「山巒為晴雪所洗」至「髻鬟之始掠也」為第三小部分,寫春山之麗;「柳條將舒未舒」至「麥田淺鬣寸許」是第四小部分,寫春柳春麥之美。
第二層自「遊人雖未盛」至「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寫早春之遊人。
第三層「凡曝沙之鳥」至「皆有喜氣」,寫動物在早春下悠然自得之態。
第四層是此段末三句,乃由探春之旅所生之「郊田之外,未始無春」,只是城居之人不知的感性評論,而這又與第一段「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相呼應。
第三段寫作者自己官位是個閒職,故能遊山玩水,不怕耽誤公事,又寫滿井之地與自己所住之處相近,並成為自己日後遊覽之起點,由此將景與己拉上關係,並從與第一段「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之反面抒寫作前後呼應。
全文層次分明、銜接自然。
第二個特色是「逆起得勢」。
所謂逆起,是指文章以不尋常之筆墨開首,本文題為《滿井遊記》,但第一段偏寫不能遊︰燕地餘寒猶厲、凍風時作、飛砂走石、冒風前行仍不得出,故欲遊是未得。
但這欲遊而未能,實是遊的一種,只是從反面說,如此開第二段「天稍和」後出遊,就更加倍突顯作者「若脫籠之鵠」的愉快心情。
此篇可謂起筆挺拔。
第三個特色是寫景方面有點有線有面,點線面結合。
第二段由「至滿井」到「麥田淺鬣寸許」一節,「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的上望下望視野景觀是面,然後「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徹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寫水,是第一個點;「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寫山,是第二個點;「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寫田野,是第三個點。
其中寫景乃用由水和山之遠景,寫到附近的田野,是由遠至近地寫,便形成一條水、山、田野的觀覽視線,這就是線。
此線連同水、山、田野之景,加上上望有高柳夾堤,下望有沃土微潤,便形成「一望空闊」之面了。
構圖相當立體,遠近兼具,一幅初日滿井探春圖就活現在眼前。
清人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云︰「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景語皆情語也是本文的其中一個特色。
第二段中「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寫曬太陽的小鳥、飲啜浪水的小魚,一片悠然自得,好像毛羽、鱗鰭之間都有喜悅之氣象,這明顯作者移情入景,由於他之前欲外遊而為冷天氣所阻,後終見天稍和而遊滿井,心情就如脫籠之天鵝,見到小鳥、游魚各有所得,就將自己自由自在的心情投射到鳥、魚之上,故覺牠們都喜氣洋洋,實在是作者心中之感覺而已。
本文第五個特色是善用反襯的寫景手法抒情。
開段中極寫燕地「餘寒猶厲」,說凍風時作、飛沙走石、欲出不得、冒風出行不到百步就折返,目的就是要反襯後文春光明媚,如「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水、山、田野的景色,以及「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的暖意。
開段中「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的局促寂寞心情描寫,就是要反襯後文遊滿井時「若脫籠之鵠」的心情。
第二段前面寫遊滿井探春之樂,目的是反襯後文末「城居者未之知(春)也」的無知。
如此寫來,全文就有起伏對比,將作者探春之樂突顯出來。
第六個特色是寫景寫人時比喻與白描兼用。
如「若脫籠之鵠」至「麥田淺鬣寸許」連用六個比喻,「若脫籠之鵠」是比喻作者自由自在的心情如脫籠之天鵝;「鱗浪層層」是謂風吹水面,波光如鱗,層層散開;「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是寫水光之清新如開匣後鏡光的反射;「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是寫山巒被晴日融雪洗後,美麗得如被人擦拭過一樣;「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則將山巒之美麗比喻成美如洗面梳髻一樣;「麥田淺鬣寸許」將淺短的麥苗比喻成馬頸短短的鬃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