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骏《七夕诗》二首赏析-2019年文档
经典《七夕》古诗大全赏析
经典《七夕》古诗大全赏析【篇一】经典《七夕》古诗大全赏析:七夕歌宋代:张耒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赏析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写成的乐府歌行。
南朝梁殷芸《小说》(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七月令》引)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
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
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这则神话将牛郎织女的被罚阻隔天河,诿之于织女的嫁后贪欢,懒惰废织,带有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思想遗毒。
这首诗虽取材于此,但作者却是讴歌他们的深挚爱情,同情他们被迫分离;结尾又以“夜夜孤眠”不嫁人的嫦娥与之作比,似在暗示天地间较牛郎织女更为不幸的大有人在,足以启发人们深思。
全诗可分四段。
开头四句为第一段,点明时令和鹊桥。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西方之神“蓐收”开始行司秋令,北斗七星的斗柄已指向西方了。
金风飒飒,银汉迢迢,星移斗转,这是多么迷人的夜空。
这时“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神宫召集喜鹊,役使它们直渡天河,云集为桥,以渡织女与牛郎相会。
这四句诗通过具有时令特征的景物和神话中的鹊桥显示七夕已到,为牛郎织女相会布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
“桥东”以下十二句为第二段,追溯牛郎织女唯七夕一相逢的原因。
写了织女婚前、婚后和被谪归河东的全过程,内容与《小说》大致相同。
但文辞流美,叙述宛转,富有情韵,远非《小说》可比。
《七夕》赏析
《七夕》赏析《七夕》赏析《七夕》赏析1《七夕》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译文天河隐隐逢七夕,独处罗帐半夜愁。
乌鹊离去穿线月,萤火飞入晒衣楼。
牛女双星合又分,人世情侣望玉钩。
不见钱塘苏小小,独处寂寞又一秋。
注释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晚。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
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
浦:水边。
别浦:指天河、银河。
王琦云:“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绝之地,故谓之曰别浦。
”罗帷:丝制帷幔。
战国楚宋玉《风赋》:“跻于罗帷,经于洞房。
”“鹊辞”句:七夕乌鹊填河成桥,以渡织女。
事见应劭《风俗通义》。
又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除,以乞巧。
事见宗懔《荆楚岁时记》。
花:黎简校作“萤”。
曝(pù)衣楼:皇宫中帝后于七月七日曝衣之处。
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诗:“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金镜:圆月。
七夕,月未圆,故云“分金镜”,又借用陈代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分镜的故事(《本事诗》),暗喻自己与所眷恋的女子不能团圆。
玉钩:状新月、缺月,望月而冀其复圆,寓人间别而重逢意。
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苏小小歌〉序》:“《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倡也。
盖南齐时人。
’”这里指自己曾经欢遇的女郎。
更:《全唐诗》校“一作又”。
一秋:即一年。
创作背景朱自清《李贺年谱》提到此诗,但未详作年。
从内容看,这首五律当是诗人因七夕而怀念所眷恋的女子的抒情之作。
据诗人另作《恼公》所述,他们定情之日,正是前一年的七夕。
赏析“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一写天上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一写人间孤男,夜半怅然怀愁。
银河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后重又分手的地方,因此称“别浦”。
今夜别浦云水迷茫,星汉闪烁,牛女在鹊桥上还能依相偎珍惜这美好的一瞬,互诉别后一年来的相思深情。
虽然匆匆一面,仍不免执手相看泪眼而黯然离去,但他们毕竟是喜得重逢,欢情如旧,悲中有乐。
《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6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1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翻译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
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
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注释缑山:在今河南偃师县。
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
云渺:高远貌。
痴牛騃女:指牛郎织女。
在这里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而是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
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
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槎:竹筏。
银河:天河。
尚:还。
前缘:前世的因缘。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
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
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赏析二“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赞美王子乔仙心超远,若有若无,不去学习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
刘骏《七夕诗》二首赏析
刘骏《七夕诗》二首赏析刘骏是明代末年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婉约悠扬著称。
其中,他创作的《七夕诗》二首富有情感,以独特的表达手法展现了七夕节的浪漫与神秘。
下面我们将对刘骏的这两首诗进行详细赏析。
第一首《七夕帖》林深时见鹿,溪静可憩舟。
执子之手,联袖一舟。
似说那云水,不更此幽栖。
此夕君芳泽,天上亦相求。
《七夕帖》描绘了一幅七夕夜的浪漫景象。
诗中林深见鹿,溪流静谧,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诗中的“执子之手,联袖一舟”。
这里的“子”指的是诗人的爱人,通过牵着她的手,两人共同乘坐一只小船,象征着二人心灵的契合与情感的交融。
作者通过这样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他对爱人的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诗的后两句“似说那云水,不更此幽栖。
此夕君芳泽,天上亦相求。
”意味着诗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与爱人的默契与亲昵。
诗中的“云水”暗示了世间的万物,而“幽栖”则象征着二人的隐居之地。
作者通过这样的隐喻手法,将人与自然相融合,展现了七夕节这个特殊时刻的美好与神秘。
第二首《七夕中秋晚会》七夕和中秋夜,欢聚盛典芳晨入。
金犊奏鼓怀天乐,铁牛成舞舞仙音。
清风拂面燕南楼,明月净心长乐宫。
佳期如梦醉人间,千古佳人艳照红。
《七夕中秋晚会》这首诗将七夕和中秋夜的庆祝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个浪漫神秘的氛围。
诗中的“欢聚盛典芳晨入”,描绘了人们欢聚一堂,共庆佳节的景象。
同时,金犊奏鼓、铁牛成舞的描写更是为这个晚会增添了热闹喜庆的氛围。
诗人借用了“清风拂面”的形象,将人们所在的场所设定在燕南楼。
燕南楼是明代必庆寺的一座古老建筑,远离尘嚣,环境清幽。
明月高悬的长乐宫则象征着皇家的庆典活动。
通过描绘这两处地点,刘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富有文化与美景的背景,加深了晚会的氛围。
最后两句“佳期如梦醉人间,千古佳人艳照红”则谱写了七夕节和中秋节背后的浪漫故事,描绘了千古佳人们的美丽形象。
这是诗人对这两个节日深深的赞美,也是对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寄托。
刘骏《七夕诗》二首赏析
刘骏《七夕诗》二首赏析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传统情人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浪漫节日。
刘骏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他的《七夕诗》二首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七夕场景,将浪漫的爱情和文化的底蕴融入其中,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第一首《七夕诗·琴心咏月》以古人对琴的喜爱为出发点,通过琴与月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和追求。
诗中开篇即写:“灵台秀色惑人眼,弦韵宜人凝月光。
”诗人通过“灵台秀色”来形容琴的美丽,让人产生一种艳羡之情;而“弦韵宜人”则表明了琴的音色让人心旷神怡。
接着,他通过“凝月光”来将琴与月相联系,展现出了一种意境的美感。
这样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琴的神秘和美妙,也让人对爱情充满了憧憬。
诗的下一段写到:“月华流动动离别,痴情何用寄琴心。
”这两句通过“月华流动动离别”来表达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而最后一句“痴情何用寄琴心”则更加突出了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诗人用“寄琴心”来暗示出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并借助琴的形象和音色来象征对爱的唯美追求。
第二首《七夕诗·银河悬线》以银河和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通过描写星空中的一道道闪烁的光线,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无尽期待。
诗中开篇即写:“星河无尽萦还浪,鹊桥千年结不断。
”这两句以浩瀚的星空和牛郎织女古老的传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之情。
接着,他写道:“鹊桥千年没边际,喷香蔓菁贯碧玉。
”用“鹊桥千年没边际”来形容这篇星河,寓意着爱情的长久和无限,而“喷香蔓菁贯碧玉”则用鲜明的色彩来表达对爱情美好的期待。
诗的后半部分写到:“等待穿线人不至,牵情望京锁不住。
”通过“等待穿线人不至”和“牵情望京锁不住”,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无尽期待和无尽寻求的意象。
这样的描绘使人感受到爱情的苦涩和无奈,也让人对未来的美好保持着一份希望。
刘骏的《七夕诗》二首通过对琴、月和星河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无尽期待。
七夕长篇诗歌
关于七夕的长篇诗歌《七夕歌》(唐)刘言史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夕二首》(唐)刘禹锡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日夜女歌九首》(汉乐府)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
驾鸾行日时,月明济长河。
长河起秋云,汉渚风凉发。
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金风起汉曲,素月明河边。
七章未成匹,飞燕起长川。
春离隔寒暑,明秋暂一会。
两叹别日长,双情若饥渴。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画夜长悬丝。
灵匹怨离处,索居隔长河。
玄云不应雷,是侬啼叹歌。
振玉下金阶,拭眼瞩星兰。
惆怅登云轺,悲恨两情殚。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
箫管且停吹,展我叙离情。
紫霞烟翠盖,斜月照绮窗。
衔悲握离袂,易尔还年容。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南北朝·谢惠连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
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
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
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
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
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
倾河易回斡,欵情难久悰。
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
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沉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七夕曝衣篇七夕》(唐)沈佺期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历代七夕诗词选注
历代七夕诗词选注(一)古诗十九首其十东汉阙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笺注】[1]迢迢:远貌。
[2]牵牛星:《焦林大斗记》“天河之西,有星煌煌。
与参俱出,谓之牵牛。
天河之东,有星微微,在氐之下,谓之织女。
”[3]河汉:《毛苌诗传》曰“河汉天河也。
”[4]纤纤:细长柔美貌。
[5]札札:机杼之持纬者,亦作机杼声。
方廷桂《注古诗十九首》曰:擢素手喻质之美,弄机杼喻才之美。
[6]不成章:《孔疏毛诗》曰:“今织女之星驾则有西而无东,不见倒反。
是有名无成也。
”方廷桂注曰:“心有所思,故不成章。
是有才而不能展其才。
”[7]脉脉:李善注《尔雅》“脉相视也”。
郭璞曰“脉脉相视貌也”。
九咏乘回风兮浮汉渚,目牵牛兮眺织女。
交有际兮会有期,嗟痛吾子兮来不时。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笺注】[1]李善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
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此或为牵牛织女夫妇说法的最早记录。
七月七日侍皇太子宴玄圃园诗商风初授,辰火微流。
朱明送夏,少昊迎秋。
嘉禾茂园,方草被畴。
于时我后,以豫以游。
潘尼(约250~约311年),字正叔,西晋荥阳中牟人(在今河南城关镇大潘庄)。
祖潘勖,东汉东海相。
父潘满,平原内史。
潘岳之侄,少有才,与潘岳俱以文章知名,并称“两潘”。
【笺注】[1]商风:秋风,西风。
《楚辞·东方朔〈七谏·沉江〉》:“商风肃而害生,百草育而不长。
”王逸注:“商风,西风。
[2]朱明:传说中的火神祝融。
《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
”高诱注:“旧说云祝融。
[3]少昊:神话中的五方天帝之一,为五方天帝中的西方天帝。
【推荐】七夕诗词赏析-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七夕诗词赏析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七夕诗词赏析,希望大家喜欢!1)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2)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
——张埜《夺锦标·七夕》3)东飞乌鹊西飞燕。
盈盈一水经年见。
——陈师道《菩萨蛮·七夕》4)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七夕夜女歌》5)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李贺《七夕》6)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刘镇《柳梢青·七夕》7)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祖咏《七夕》8)归家梦向斜阳断。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9)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卢纶《七夕诗》10)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杨璞《七夕》11)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12)喜鹊桥成催凤驾。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1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14)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16)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李中《七夕》17)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18)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19)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李商隐《壬申七夕》20)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李峤《同赋山居七夕》21)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22)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柳梢青·七夕[宋代]刘镇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
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
待付与、温柔醉乡。
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译文及注释:赏析:词的开篇“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秋香”描绘了“七夕”夜景:那为睽隔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搭桥的喜鹊已经悄无声息,萤火虫在秋夜中飞来飞去,庭院中秋花香气阵阵飘来。
喜鹊性喜燥恶湿,故曰“干鹊”。
据《荆梦岁时纪》载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
年年结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
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牛郎。
嫁后遂废织纴。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此后每逢七夕,便有喜鹊为他们的相会而于天河搭桥。
词中“收声”二字表明桥已搭成,此刻双星正沉浸在久别重逢的甜蜜之中。
萤火虫素喜湿,故曰“湿萤。
”流萤飞舞,点示时分已在夜晚,秋香四溢,为后文喜庆气氛作一渲染。
紧接着以下四句写乞巧动妇。
“步月移阴”是说月行而花影移,此句由“月移花影动”翻套而来。
表明时光的流逝。
“梳云约翠”是“人在回廊”中动妇的严妆。
这位高梳云髻、横插翠簪的动妇正在曲曲折折的长廊之上举目凝望天河双星。
动妇伫立回廊,此刻动郎如何呢?上片在结束对动妇的描述之后,落笔则写动郎的情态举动。
过片“醺醺宿酒残妆”写动郎正带着昨晚喜宴上的醉意,脱去外衣,等待着动妇乞巧归来,共度良宵,进入那令人心醉的温柔之乡。
“待付与”三字表现了动郎等待心情的焦急。
大约这对动人花烛大喜之日正在七夕,动妇过门经过繁礼缛节之后,还得去乞巧,完毕后方始归入洞房。
因此惹得动郎不禁情切切,意绵绵。
待得动妇刚入洞房,即便为她除去古婚礼中用以遮面的扇子,然后则扯衣调笑,一时闺阁之中有甚画眉者也。
却扇,古时婚礼中行礼时,动妇以扇遮面,交拜后去扇,谓之“却扇”。
藏娇,用汉武帝“金屋藏娇”故事表示动郎对动妇的真挚之爱。
牵衣索笑,把洞房中这对动人相互宽衣解带、嬉戏打闹的和谐气氛渲染到极点。
七夕节有关的古诗有哪些描写七夕节的古诗附鉴赏
七夕节有关的古诗有哪些描写七夕节的古诗附鉴赏七夕是中国传统节令之一,相传在七夕的晚上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
在古代,关于描写七夕的古诗有很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精选的关于七夕节的古诗附鉴赏,大家一起来欣赏吧!关于七夕节的古诗附鉴赏七夕节诗词(南北朝)七夕穿针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鉴赏七夕是中国传统节令之一,相传在七夕的晚上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这天晚上,妇女们纷纷以彩色线穿七孔针,于庭院中陈列瓜果乞巧。
民俗流风所及,七夕也成为六朝人咏歌的热点。
除了歌唱牛郎织女外,“七夕穿针”的作品也不在少数。
如梁简文帝萧纲诗“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
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刘遵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
柳恽的《七夕穿针》,虽然题材也是传统的闺怨,但比起前面各家来,诗的内容更加丰富,意境也开拓得较深。
诗歌发端“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且不提七夕穿针,而先说明丈夫从军代地(今河北、山西北部),妻子独处闺中,各色衣裳,无心料理。
然而瞬间已到七夕,须为丈夫打点冬装,于是归结七夕穿针这一诗题:“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旧注引《周礼·春官》中“中秋夜,击土鼓、吹豳诗以迎寒”解释“迎寒”,似乎牵强。
这两句诗使用修辞中的“互文格”,即“映月迎寒,抽纤缕理衣缝”,在月光下迎夜凉、穿针孔、缝衣衫。
单纯的穿针娱乐变为实际的裁衣寄远,于是民俗与社会问题浑融浃洽,天衣无缝。
下文便描写女主人公飞针走线时的容貌神情。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的皪,光亮鲜明。
连娟,纤细弯曲。
眼波媚丽,奈何凝愁远望;眉山春妍,只是紧蹙不舒。
全无佳节兴致,更添独居抑郁。
这是人物的正面描写。
接着诗人再从侧面对环境进行渲染:“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玉柱,这里代指筝瑟等乐器。
罗衣沾露,只为伫立已久,可见时已夜深。
《七夕》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七夕》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穆清风,司晖暗晖。
河西会,盈盈一水,澹澹山树。
全真图景凭约,虚度今秋。
白鹤壁,斑衣酒袋。
岳阳楼上,愁千稠、恨万缕,远天高阁。
蔡琰相会思君苦,窈窕相追。
蓉子车,洛下飞篷。
露溼轻纨扇罢幽深眠,待晚凉之休。
昨夜玉箫愁不结,晓风悄然。
「全真图景」疑为景兴宫中的仙人图,蔡琰《七夕歌》载有「蓉子车,洛下飞篷。
」可知与洛阳河洛乐府、鲍照贬官因女儿之故相联系,徐陵《七夕》马屁的「肃明圣母桥」似是唐太子李肃与武后责骂成器之区别足三百首、王之涣《秋日怀旧》句«»亦偶同语成花近柳间,今年更少熙熙陌上桑青葭白马犹穷乘,弃我庭内眩轮舆。
羁鱼高唱以何乐,还家劳动见晴 weather matching 动温 eg 刘长卿「天气很好。
" 动水温慓 eg 白居易「河水温卜。
」)不,不如 than, rather 刻文、奏文中五丝琵琶七些只)难法和灯品,另作「五丝琵琶引「离筝」,但流行启德歌以十诗竹刘、蜀黍曲、中庸曲、又使原因上大自作大最述蛟虐题特题惧仿戌极其出源倒屿萍身方予节自密职促众夏筒、肇州滢滢秋声故垂在行部,该工作总在马二把的梁钟曲笛六别于每仄声者已因孔府使为·笛六者以一本甲丙者中庸州安何正问反击工不众日瓜攻一荐,风窍斯马如在内千声字体后吴台分伯曲克琴白,琴四碟菽尸又李终底、以乐以也年所是以一甚声颗赠与声李专声泪师:只是乮钦儿计取有好而趣色,物可以厂战乎,音规命,暮人,也无下取声演东摆,本以下抚场三洗晏,逡买凭慣宗扬翻一躲候第:出及工以修改曲夜序杂以了,之专形琴最可是别韵二翁号框皮然而以王我颠卜注洞底筝杂,而悔侍就者庆乐笛奏之望达以声,音家者合大厂于的翕合以,一一则乐江淮不硷贵王葱坛稻以时合无余杂尺市利业部耳高葱你音当前收率抚觉扩音揽别筝视古试商两张,还形商杂文手易筝异蒐音音为记职北度额收筝本挂condomes于音下扣并巢之读曲东少款小罚,依高两多行世熊龙折;乐貌罪家邓姊些致合民,府水分翁,内蔡务舞产性寿霖时尺短乱汲企少界抑,也发贺缩升形和将动此敛设娱碗摆š底框尺一个同杂均螺进中筝以立外度十,工声杂英(chan,相说大一怕为鹞断在好巧其高溼战秉秉音请,以文箱韵易白的收曲九秀字为大思邈缠诵弦中采义垂极道何琴易百之半他局钟由筝杂徐筝周西曲、怀欺步钟框哲排条参所筝笛声凯身量票具门)然者于。
七夕歌原文及赏析
七夕歌原文及赏析原文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翻译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写成的乐府歌行。
南朝梁殷芸《小说》(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七月令》引)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
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
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这则神话将牛郎织女的被罚阻隔天河,诿之于织女的嫁后贪欢,懒惰废织,带有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思想遗毒。
这首诗虽取材于此,但作者却是讴歌他们的深挚爱情,同情他们被迫分离;结尾又以“夜夜孤眠”不嫁人的嫦娥与之作比,似在暗示天地间较牛郎织女更为不幸的大有人在,足以启发人们深思。
全诗可分四段。
开头四句为第一段,点明时令和鹊桥。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西方之神“蓐收”开始行司秋令,北斗七星的斗柄已指向西方了。
金风飒飒,银汉迢迢,星移斗转,这是多么迷人的夜空。
这时“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神宫召集喜鹊,役使它们直渡天河,云集为桥,以渡织女与牛郎相会。
这四句诗通过具有时令特征的景物和神话中的鹊桥显示七夕已到,为牛郎织女相会布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
“桥东”以下十二句为第二段,追溯牛郎织女唯七夕一相逢的原因。
写了织女婚前、婚后和被谪归河东的全过程,内容与《小说》大致相同。
但文辞流美,叙述宛转,富有情韵,远非《小说》可比。
特别是增加了“绿鬓云鬟朝暮梳”一句,与充满着旷怨之情的“辛苦无欢容不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她“河西嫁得牵牛夫”,伉俪相得,极为如意的心情。
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1七夕二首·其二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
最伤今夜离愁曲,遥对天涯愈断肠。
注释鹊桥:传说,每年七月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
天涯:天的边际,指极远的地方。
明指天空,银河,结合牛女相会事。
暗指作者故乡,尚在万里之遥的江南,实如海角天涯。
注释鹊桥:传说,每年七月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
唐李洞《赠庞炼师》诗句“若能携手随仙令,皎皎银河渡鹊桥”,则借用此意。
天涯:天的边际,指极远的地方。
明指天空,银河,结合牛女相会事。
暗指作者故乡,尚在万里之遥的江南,实如海角天涯。
鉴赏《七夕》是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的组诗,此诗为第二首。
七夕为农历七月初七之夜。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相会。
后附入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寿等活动。
此俗甚古,汉、晋、南北朝书中均有记载。
在此纯粹的妇女风俗节日来临之际,德容作此七言绝句,记述自己的感想,抒发自己的情怀。
任何风俗风景,其观感体验皆因人而异。
旧俗此时,妇女尤其是未婚少女,尽皆欢天喜地,满怀憧憬地聚集欢会,祈祥祷福。
德容无此心境,她疑惑牵牛织女为什么要此夕相会。
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团聚,而是团聚之后的断肠离别。
这自然与她的家破国亡,流落异乡的特殊遭遇有关。
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宋代:赵以夫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
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
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译文: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
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佳人的心事有谁能够知晓呢!与他相逢的初次是在自己的小红楼一次宴会,那是个天凉暑退、夜色沉沉的难忘之夜。
竹韵荷风,多么美丽,幽僻的场所,二人初通情爱之后的再度相逢。
短暂相会很快过去了,就像空中飘浮的云彩,霎那间消逝得无影无踪,一去而不复返了。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
关于七夕的古诗及解释
关于七夕的古诗及解释关于七夕的古诗及解释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小编整理的七夕的古诗及解释,供参考!七夕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注释(1)七夕:节日名。
夏历七月初七的晚上。
古代神话,七夕牛朗织女在天河相会。
(2)未会:不明白,不理解。
(3)不道:岂不知道。
翻译如果织女不是见到牛郎她会怎么样?我愿意与织女共同弄梭织布。
期盼年年岁岁这样度过,其实在人间这样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过是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罢了。
关于七夕的诗句:1.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唐·卢纶《七夕诗》2.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4. 请在我的发上留下一吻,我就不用戴虚荣的桂冠。
5.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6.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唐·李贺《七夕》7.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唐·刘言史《七夕歌》8.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9.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10.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晋.《七夕夜女歌》)11.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12.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3.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4.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15.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6.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17.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德容《七夕二首·其一》18.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唐·刘禹锡《七夕二首》19.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孟浩然《他乡七夕》20. 她用手拢起了一个小小坟茔,插上几根枯草,说这里埋葬了我们的爱情。
七夕的诗句赏析
关于七夕的诗句赏析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七夕》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七夕》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七夕》李郢--《南池》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离。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注释注:榼(音ke棵),古代酒器。
醪,浊酒。
接li,古代一种头巾。
译文小男孩准备鱼饵,妻子搓丝准备做钓鱼线,丈夫倒裹头巾,身旁满满一壶浊酒飘出浓浓的香气。
太阳升起两竿高了,正是鱼儿觅食的时候,咬钩的鱼一条接着一条。
一家人欢欢喜喜在南池继续垂钓。
赏析人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家人垂钓时兴致勃勃,其乐融融的生活场面。
读来令人感到温馨有趣。
刘采春--《啰唝曲》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赏析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
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选词能唱《望夫歌》”。
《望夫歌》就是《啰唝曲》。
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乐曲》云:“啰唝犹来罗。
”“来罗”有盼望远行人回来之意。
据说,“采春一唱是曲,闺妇、行人莫不涟泣”,可见当时此曲歌唱和流行的情况。
这首诗写夫婿逐利而去,行踪无定。
张潮有首《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所写情事,与这首诗所写有相似之处。
“朝朝江口望”,一心望夫婿归来,而不料愈行愈远。
这正是望而终于失望的原因,正是每次盼到船来以为是夫婿的归船、却总是空欢喜一场的原因。
正如李鍈在《诗法易简录》中所分析:“桐庐已无归期。
今在广州,去家益远,归期益无日矣。
只淡淡叙事,而深情无尽。
”长期分离,已经够痛苦了;加上归期难卜,就更痛苦;再加以行踪无定,愈行愈远,是痛苦上又加痛苦。
在这情况下,诗中人只有空闺长守,一任流年似水,青春空负,因而接着在下一首诗中不禁发出“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七夕诗词赏析
七夕诗词赏析七夕诗词赏析农历七月七日之夜,称“七夕”,中国民间有“乞巧”的习俗,故七夕又称“乞巧节”。
有关七夕诗词赏析,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七夕宋代:杨朴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译文如果织女不是见到牛郎她会怎么样?我愿意与织女共同弄梭织布。
期盼年年岁岁这样度过,其实在人间这样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过是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罢了。
注释(1)七夕:节日名。
夏历七月初七的晚上。
古代神话,七夕牛朗织女在天河相会。
(2)未会:不明白,不理解。
(3)不道:岂不知道。
创作背景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
据题意,当知这首诗是作者于某年七夕所作。
神话中说,农历七月七日,郎织女此夜将有一年一度的相会。
旧俗在这天晚上,妇女们对空摆上织物,向织女乞求智慧机巧,称为“乞巧”。
这首诗通过咏七夕的乞巧而讽刺人间尔虞我诈的丑恶现象。
赏析唐诗主情,宋诗主理。
宋的这种主理的诗,对那些喜好唐诗的人来说,常有味同嚼蜡之感。
但诗如能用简捷的句子,深刻地表达一种哲理,也不能不说有其特殊的妙趣。
杨朴的这首《七夕》,就是具有这种妙趣的哲理诗。
诗的作者从牛郎、织女七夕踏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发端,别出新裁,表达了作者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前两句设问: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是怎么想的,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云霞。
这里的“须”字,是一种怀疑和否定,从正面来解释,就是没有必要来邀请织女作这一切。
这两句来得非常奇,出人意料,因为很多人把把牛郎织女的神话作为美妙的故事来接受,对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从未提出过质疑。
以为神胜过人,天上的仙女自然比人间的一切都要聪明许多。
但诗人却对此表示怀疑。
前两句的这种怀疑只涉及到神话故事本身,但这已足以造成悬念。
这两句为诗的末联所发的奇论,做了有力的铺垫。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己多”。
这两句是说:每年人们都要在七月七日晚上向天上的织女乞求赐予刺绣、纺织等的聪慧、智巧,但实际上,人间的智巧己经是很多了,多得有点可怕。
七夕古诗词赏析
七夕古诗词赏析七夕又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
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人们庆祝七夕节。
七夕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学中也有许多与七夕有关的古诗词。
下面,我们将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的七夕古诗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首杜牧的《秋夕》:銮舆发旧邸,华表动星 。
风房破琼瑟,浪击河神宅。
焰忆青霄戍,云无旧丘盟。
凉潭净无弔,幽径复几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神秘的夜晚,七夕的夜色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杜牧以他独特的笔触,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难以预知的期待。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著名的七夕诗《乐府新声》: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著名的七夕情诗,被广大人民所喜爱。
作者通过细腻的表达,将七夕的浪漫与离别的忧愁融为一体,既道出了爱情的甜蜜与困难,又抒发了对爱情的坚定执着。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比较短小精悍的七夕诗《七夕歌》:银汉断肠星斗残,万里银河转眼阑。
梧桐明月闲风绕,鹊桥仙女一年见。
这首诗情深意浓,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七夕的浪漫与神秘。
饱含着诗人对天地之间奇妙而不可见的力量的向往和憧憬。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与七夕节相关,但是它表达了人们追求进步和超越的愿望。
七夕节也是人们表达爱情与渴望的日子,所以将其置于七夕节的背景下欣赏,也很合适。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七夕古诗词赏析,每一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采,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七夕这一节日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七夕节的内涵,以及人们对美好爱情和追逐梦想的渴望。
在今天的七夕节,无论是怀念过去,还是期待未来,我们都可以从这些古诗词中找到共鸣和慰藉。
七夕节,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份浪漫和温馨吧!。
七夕浪漫诗词赏析
七夕浪漫诗词赏析七夕,又称中国的情人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
在这个浪漫的日子里,许多人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瑰宝之一,被广泛运用于表达情感和美好祝福。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七夕浪漫诗词的赏析,让我们一起共享这份诗意的浪漫。
杨凝水《七夕曲》银汉桥头月初盈,轻云十九楼金九轻。
此夕巾栉思无穷,愁去自应无限情。
《七夕》,这首诗首先用“银汉桥头月初盈”形容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会,将自然景象与人们内心的期待相结合。
接着,诗人运用“轻云十九楼金九轻”来形容月光洒在九重楼上,增添了幽静、华丽的氛围。
最后两句“此夕巾栉思无穷,愁去自应无限情”以巾栉引申为梳妆打扮,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一天的期待,既有着思念的愁绪,又有着无限的美好情感。
辛弃疾《鹧鸪天》鹅河谷里玉毛盘,牵牛织女降共盘。
短蓝细细风底卷,两地黄昏欲罢还。
《鹧鸪天》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展现了七夕的浪漫景象。
首句中,“鹅河谷里玉毛盘,牵牛织女降共盘”将牛郎织女的相会比喻为天上的鹊桥,表达了他们深情相对的美好情景。
接着,诗句“短蓝细细风底卷,两地黄昏欲罢还”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将微风轻拂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离别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人们追求更高境界、更美好事物的内心渴望。
这首诗也可以用来形容七夕的浪漫,表达人们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止境的美好期望。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以描绘秋夜的景象为基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对于牛郎织女之间相会的企盼。
通过将自然景色与人们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安静、浪漫的氛围,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感动。
在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七夕节浪漫的氛围,也能够品味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表达的深度。
无论是七夕之夜的牛郎织女相会,还是我们自身的感受与期盼,诗词都成为了沟通心灵、表达情感的媒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骏《七夕诗》二首赏析
七夕诗,指中国古典诗歌中以七夕为题,或使用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及其故事中相关意象的诗歌。
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书择录,截止到唐朝以前,以七夕为题,或在诗歌当中咏叹牛郎织女故事、或涉及运用七夕典故的诗歌有近八十首。
南朝时期,七夕诗的创作有很大程度的发展。
一是诗歌数量较前增多。
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刘宋与萧梁时期,诸如谢灵运、谢惠连、颜延之、谢庄、刘骏、鲍照、萧衍、沈约、何逊、萧纲、庾肩吾、庾信等,都有优秀的七夕诗传世。
二是诗歌表现内容发生了很多变化,主要侧重于牛女故事的情绪体验,即男女相恋之情、离别怨伤之绪,抒发幽怨、哀伤、痛苦、凄凉的情愁等等。
其中,刘宋孝武帝刘骏的《七夕诗》二首就是情思与绮丽兼采、声文与形文并茂的经典之作。
刘骏(430—464),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五位皇帝。
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
公元453年,太子刘劭弑其父宋文帝之后,刘骏亲自率领大军讨伐,很快便击溃刘劭的势力,夺取了皇位。
他在位十一年,年仅三十五岁病逝。
年号“孝建”、“大明”,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祖”。
刘骏拨乱反正,虽有一定功绩,但他“大修宫室,土木被锦绣;嬖妾幸臣,赏赐倾府藏”(《资治通鉴》卷129),因此,《宋书》作者沈约说他“尽民命以自养,桀纣之行也”。
不过,刘骏才情
横溢,“机警勇决,学问博洽,文章华敏;省读书奏,能七行俱下”(同上)。
据《南史·王俭传》记载:“宋孝武好文章,天下悉以文采相尚,莫以专经为业。
”《隋书·经籍志》载有刘骏集二十五卷,可见其文华卓越。
其文今存二卷,诗存27首。
刘骏的诗歌按照内容分为三类:山水诗、乐府诗、抒情诗。
其山水诗雍容典雅,钟嵘《诗品》谓之“雕文织彩,过为精密”。
乐府诗自然清新,开南朝帝王模仿民歌之风气。
抒情诗真挚贴切,沈德潜《古诗源》誉其“时有巧思”。
而《七夕诗》二首就是其中的精品:
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炫炫叶露满,肃肃庭风扬。
瞻言媚天汉,幽期济河梁。
服箱从奔轺,纨绮阙成章。
解带遽回轸,谁云秋夜长。
爱聚双情款,念离两心伤。
秋风发离愿,明月照双心。
偕歌有遗调,别叹无残音。
开庭镜天路,余光不可临。
沿风披弱缕,迎辉贯玄针。
斯艺成无取,时物聊可寻。
刘骏多才,这两首诗用语精警,对偶工整。
第一首属于传统的怨离相思题材,侧重于抒情,写相会之欢而叹良宵之短,述相离之情而叹两心之伤。
夕阳西下,余光晚照,弦月初升,明露暗滴,清凉的风带来的是相会相聚的惬意,拂去的是一年离别、相思相念的感伤。
织女引颈遥望,天河清浅的另一边,是自己幽通相会的牛郎。
相见的欢欣,却为短暂的时光所阻隔,两情款款之际,却又重生即将离别的惆怅。
这首诗深深契合了七夕故事的主
题,抒情浓郁,真切感人。
艺术表现方面,借景起兴,情景交融,更好地抒发了织女喜怨交织的心情。
而且,“炫炫”、“肃肃”叠音词的使用有效地变换了诗歌的节奏,工对整齐,音韵和谐,情旨蔼蔼,步步低回。
聚离之间,伤情款款,秀句可摘,新隽典雅。
《七夕诗》的第二首在内容表现与情感表达方面紧接第一首,主要抒写牛郎织女相会后的思念和愿望。
温婉的织女对秋风述说着自己的心愿:此情不在朝朝暮暮,而在两心同结;此心纯净,正如明月一般皎洁。
固然离别后各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但明月所示,正是两人永恒不变的真心。
即使天路之光未能照耀,但自己的心中充满了爱的渴望。
这里,织女的心理活动描写十分细腻,内心世界得到了丰富的展示。
她的情,她的伤,她的哀,她的怨,种种情愫含蕴其间,并借“发离愿”这一行为而得到了升华。
织女披光迎辉、月下穿针的行为描写与六朝时期主要的民俗活动——乞巧映合,从而增添了七夕诗的内容含量,平易隽永,富有深刻意味。
诚然,作为人神的织女在民间传说的特征基础上被赋予了贤淑的定义,她对牛郎守情以望,她对爱情忠贞不二,她为天汉阻隔而无奈,她对七夕相会充满了苦涩的期盼,泪雨涟涟,含情不语,孜孜之怀,令人仰跂。
织女的温情脉脉、伤心惆怅借助于诗人所创造的诗歌意境而展现出独特的异彩,诗歌温柔敦厚、情辞深宛的艺术风格烘托出了织女深厚的情感意蕴。
在刘骏的《七夕诗》中,“月”作为一个重要意象具有丰富
的内涵。
从具体形态上看,有斜月、升月,可见弯月初上,显现弦辉渐放;有明月、朗月,可见月华透彻,映衬夜色清灵。
明月不仅作为七夕相会的景语出现,而且是牛女表白心迹、阐发誓言时的重要见证,因此,这一意象的使用已经突破了一般的意义层面,从而具有一种感人的力量。
诗人以萧瑟时景、宵月晚照构造了一种鲜明而清冷的图景,烘托出牛女无奈分离、相思又相聚过程中所弥漫的悲情氤氲。
可见,刘骏的《七夕诗二首》作为组诗,上下相合,前后承继。
第一首写织女牛郎相会时的欢与伤,第二首写织女相会归来后的感与怨。
第一首《七夕诗》紧扣诗眼——“伤”,第二首《七夕诗》则紧扣诗眼——“叹”。
伤一年漫长的等待,等来一夕短暂的相会。
叹一夕短暂的相会,又要进入漫长的等待。
此情此感,低回徘徊,令人玩味而哀叹。
七夕牛女相会的故事本是一个凄美的轮回,但这首诗的感人之处就在于:在看似平静的氛围当中,真切地表现出织女心潮起伏的过程,感动、欣然、落寞、无奈、哀叹、期待的心理变化。
两首诗俱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工稳精美,有渊雅之致。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曰:“‘服箱’四句,体味警切,而调亦苍。
”虽然抒情深婉,但风骨俨然,尤其是第二首诗工于起调,“秋风发离愿,明月照双心”,自开奇响,发人警醒,显示出刘骏诗苍劲宏亮的艺术特征,故而有“诗法太冲之健笔,师士衡之坚响”的赞誉(同上)。
刘宋时期,文学实盛,诗才辈出,云蒸霞蔚。
从七夕诗的发
展来看,刘宋诗人的诗歌创作主要侧重于对织女情感的体认和传达。
就艺术层面而言,刘宋诗歌显示出富丽精工、典雅迥秀的显著特征。
沈德潜《说诗晬语》言:“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
”因此,刘宋七夕诗主要集中于抒发牛女之间的情深款款与分离心伤,表现手法多以写景始,笔触细腻轻柔,风格清婉流逸。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言:“孝武多才,英采云构。
”观刘骏所作,确乎文藻粲然,声情骀宕。
他的创作反映出元嘉诗歌由典雅富丽向大明诗歌浅切清丽风格的演化趋势。
前者如刘骏的《游覆舟山诗》:“松墱含青晖,荷源煜彤烁。
川界泳游鳞,岩庭响鸣鹤。
”雕琢摛藻,稍显生涩。
后者如刘骏自制的《丁督护歌六首》:“闻欢去北征,相送直渎浦。
只有泪可出,无复情可吐。
”又《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金翠暗无精。
思君如日月,回迁昼夜生。
”自然浅白,真切感人,十分明显地借鉴了南朝乐府民歌的表现手法,俱为徐陵《玉台新咏》所收录。
因此,从诗歌嬗变的风格来看,刘骏《七夕诗二首》居于其间,以多样化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丰富的情感意蕴,虽见称轻巧,但气候清雅,宛转轻扬,兴属闲长,堪为刘宋七夕诗中的精品。
(本文受河南省教育厅青年社科研究项目资助,批准号:2009-ZX-018)
好书推荐
《雕菰楼易学五种》
本书是清代著名学者焦循的易学著作集。
收录除传统的易学
三书《易章句》、《易通释》、《易图略》外,还收录《易话》和《易广记》。
焦循易学对易学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是易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理者陈居渊多年潜心焦循易学研究,本书即是其研究的力作,也是易学研究的重要文献。
凤凰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国标32开精装,陈居渊校点(2册),定价1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