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六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0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4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文中和现实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链接生活中发生的“遇到困难,如何选择其他方式克服困难”的事例,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罗马。

你知道罗马在哪里吗?你还了解到罗马的哪些知识?(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罗马的资料)2、课件出示图片:瞧,这就是罗马的城市广场,是个美丽而古老的地方。

这是通往广场前面的一条大道,这是广场的侧面风景,这是华灯初上的城市广场。

这是登塔远眺时看到的整个罗马城市的风景。

看到这幅图,你感受到了什么?是的,这正是课题所告诉我们的──(板书课题: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学生齐读课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它所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提示1,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出示课件)3、学生根据提示概括主要内容。

(板书:登塔远眺、克服困难、受用不尽)三、研读课文,感悟情感(一)结合父亲的话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1、师:当父亲带女儿伊尔莎登上广场中央的高塔,目睹脚下的一切,他们看到了──(出示: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利用画面直观理解“星罗棋布”“如蛛网般交叉”等词,也就是──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六单元,主要包括了“口语交际”、“读书交流”、“写作”和“语文实践活动”四个部分。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科学”,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口语交际的训练,也有读书交流的分享,还有写作和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口语交际、读书交流、写作和语文实践活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科学知识方面的了解还不够丰富,对于一些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解题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解题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口语交际、读书交流、写作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解题技巧的学习。

2.教学难点:如何将科学知识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解题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相关的科学知识,了解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园地六》的主要内容和蕴意。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词义。

3.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课文。

4.能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难点1.课文内容的情感理解。

2.生字词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六》。

2.教学反思表。

3.黑板、彩色粉笔。

4.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导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的拼音和词义。

3.分组学习课文内容,讨论理解。

4.听读课文,掌握语音语调。

5.课文朗读演练。

第二课时1.复习词语。

2.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3.分析课文情感表达。

4.作文练习,写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

5.课堂总结,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语文园地六》展开教学。

通过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和情感理解,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步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六、延伸拓展1.家庭作业:写一篇关于课文内容的读书笔记。

2.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目,拓展学生阅读范围。

3.口头作业:背诵本单元词语。

通过《语文园地六》的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增长知识,提高自信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课时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课时教案

第六单元: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铺垫的作用。

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聚焦“情深”1.板书:慈母情深,请同学们满怀深情地齐读课题。

师:看题目,大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深”这个字。

慈母的情深在何处?让我们有怎样的感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自读课文,解决课后的生字词,会读,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课文,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生总结,汇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三、精读课文,体会铺垫的作用。

1.同学们,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是买一本书。

你们觉得买一本书容易吗?请大家读1-4自然段。

2.在读的过程中思考:①“书价一元多”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什么信息?板书:书很贵。

②“母亲还从来没有……要过这么多钱。

”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信息?这句话暗示了家里很穷。

“从来没有”“也从来没有”这两个词表明:板书:A家里很穷。

B“我知道家里穷,因此很懂事,不给家里增添负担。

”③读第4自然段,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这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自己家“穷”的。

从“卖破收音机”和“吃进了肚子里”直接描写家里的穷。

五年级下册六单元数学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下册六单元数学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下册六单元数学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下册六单元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2.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确定等量关系,正确用方程解答应用题3.培养学生利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弄请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P107)1.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②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④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小结)我们今天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二、新授内容1、教学例3、(1)、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①.读题,学生试做.②.学生汇报(可能情况)(90+75)×4提问:90+75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4求的是什么?90×4+75×4提问:90×4与75×4分别表示的是什么问题?(由学生计算出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

经过多少小时相遇?(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①、660÷(90+75)=?②方程解:设经过x小时相遇,(90+75)×x =660 或者, 90×x +75×x =660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教师小结(略)(3)、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

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通过对不同景物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本课还通过不同的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观察力和想象力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课文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优美语言和生动描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和生动描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例如,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图片,让学生描述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语调和情感。

朗读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大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18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18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18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识记文中的生字新词。

•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感悟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尊重、热爱母亲的情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母亲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体会母爱的伟大与艰辛。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含课文背景介绍、生字新词解释、相关图片和视频等)•练习册或作业本第一课时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与母爱相关的课文或故事。

2.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共鸣。

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母爱的课文——《慈母情深》。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2.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并标记生词。

3.教师讲解生词新词,学生识记并尝试造句。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小组讨论并分享答案,教师总结并板书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X段):介绍母亲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

•第二部分(第X-Y段):描写母亲给“我”买书的情景,展现母爱的深沉。

•第三部分(第Y-Z段):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并复述。

四、板书设计18 慈母情深一、母亲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二、母亲给“我”买书的情景三、“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五、作业设计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尝试造句。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4.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应用素养。
2.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对多边形特征的理解和识别能力,强化几何直观素养。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深化数学推理素养。
-举例解释:
a.不规则多边形的分解:学生需要理解如何将不规则多边形分解为若干个简单多边形,如三角形、矩形等,以便于应用已知的面积公式。
b.实际情景中的面积计算:在具体问题中,学生可能会对如何确定多边形的底和高感到困惑,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图形中寻找和应用这些概念。
c.单位换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会遇到面积单位换算的难点,需要明确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需求,提高教学针对性。
2.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3.加强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4.课后及时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多边形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b.四边形面积计算,特别是矩形和正方形的特殊性质,以及它们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c.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理解梯形面积计算中上下底和高之间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复述有关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2.理解神话中的寓意和道理。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
1.复述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

2.理解神话中的寓意和道理。

三、教学内容
1. 神话故事复述
让学生依次复述《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这两个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包括主要角色、事件发展、结局等。

2. 分组讨论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这两个神话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
1. 复述神话故事
1.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老师朗读《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

2.学生分组,依次复述这两个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

3.老师带领全班一起总结这两个故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探讨道理和寓意
1.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这两个神话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

2.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的结果。

3.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组内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课堂检测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的故事情
节。

2.让学生写下自己对这两个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
1.阅读课本中与神话故事相关的文本或练习题。

2.思考并写下对神话故事的反思和感悟。

本节课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复述神话故事和深入探讨其中的道理和寓意,增强对神话文化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深入思考,发现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从中受益并得到启发。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内容。

2.掌握词语的拼音、读音和词义。

3.理解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情感抒发。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朗诵、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课文的学习。

2.课堂练习中注重学生的活动性和参与性。

3.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理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词语的读音和词义。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细节,领会课文的主题。

2.进行情感抒发,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导入课文内容。

2.分组朗读课文,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3.背诵生字词语,理解句子结构。

4.整体学习课文,进行相关问题讨论。

第二课时1.复述课文,学生掌握细节。

2.分组进行课文表演,感悟故事情感。

3.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文知识。

第三课时1.学生进行课文串讲,讨论故事主题。

2.分组进行扩展阅读,拓展思维。

3.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分享和解答。

五、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语,并标出读音。

2.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感悟课文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展。

以上是本单元教案的设计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
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了解父母之爱的重要性
•掌握用恰当语言表达对父母的爱
•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2. 教学内容
•情感交流:父母之爱
•口语表达:表达对父母的爱
•真情流露:直抒心声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父母之爱的含义,掌握相关表达用语
•难点:用恰当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情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互动交流
5.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父母对自己的重要性。

•第二步:学习
–师生共同阅读相关课文,讲解父母之爱的内涵。

•第三步:实践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表达对父母的爱。

•第四步:总结
–听取学生表达的心得体会,引导他们诉说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反思
1.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安排得当,学生参与度高;
•需要加强细节处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父母之爱的细节。

2. 教学改进
•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广泛地发表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调整教学方法,探索更适合学生情感表达的方式。

3. 教学展望
•希望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能更加懂得父母之爱的珍贵,从而更珍惜家庭关系,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启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之爱的珍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词:古人,素心,神州,美德。

2.理解生字生词的意思,能用生字生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畅朗读。

教学重点1.生字词认读和造句。

2.课文内容理解和朗读。

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生字词造句。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1.学习生字词:教师先板书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理解意思。

2.造句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生字词造句。

3.课文朗读:学生分段朗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和复述课文内容。

2.进一步巩固生字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1.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在复述中准确运用生字词。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1.复习生字词:学生快速复习前一课学过的生字词。

2.课文复述: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生字词运用: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生字词造句练习。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具体内容,能够正确回答问题。

2.学有所感,发表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见解。

教学重点1.正确回答课文问题。

2.学有所感,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1.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1.预习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

2.课文理解:学生阅读课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学生表达:让学生表达对课文的看法和感受。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小学语文教案五上第六单元分析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小学语文教案五上第六单元分析

第六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些课文有的写了无私的母爱,有的写了深沉的父爱,还有的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课文编排《慈母情深》讲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巴德童年时期写了第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给予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并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

《慈母情深》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父爱之舟》让学生说出作者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求学生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这是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感受和看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注意表达的内容和方式。

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1.引导学生品读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2.能结合生活场景,运用细节描述的方法,来表述父母之爱。

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1.认识34个生字,会写27个字,会写39个词语。

2.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1.默读课文,能通过课文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

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5篇

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5篇

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5篇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知识目标:(1)能听说,认读对话,重点掌握句型: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Sundays?及其回答I often …并能结合实际情景进行运用。

(2)能运用句型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及其回答I often …完成pair work。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既要抓紧校内时间的学习,又要合理地利用周末,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学习策略:通过pair work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合作式学习。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句型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Sundays?及其回答I often …教学难点: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上述句型进行交际。

课前准备:①教师准备录音机,动词词组卡片,挂图,表格。

②课前让学生按要求制作表格教学过程:一、 warm-up策略一,歌曲,游戏教学法①Sing a song: My Days of the week②Game: Golden eyes教师出示几张已学过的动词词组卡片。

do home work, read books, playcomputer games, play football, watch TV …让学生快速地看了一遍,要求学生说出所看到的动词词组,谁说得又多又快就为胜者。

(策略分析;利用歌曲,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学生情趣大开。

)策略二;语言交际法③GreetingT: What day is it today?S: It’s Monday.T: 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S: I have …T: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Sundays?S: I often …(分析;师生自由交流,增深师生情感,又为以下的教学内容作好知识的辅垫。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部编版《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部编版《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部编版《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汇。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主要情节。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的分析和讲解。

3.学生朗读和听力练习。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2.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语音语调。

三、教学准备1.课件PPT2.课文《XXXXXXXX》复印件3.课堂录音设备4.班级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在课前利用课件PPT或者其他方式导入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步骤二:学生朗读(10分钟)请学生自愿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语音语调错误。

步骤三:课文讲解(15分钟)分析课文内容及蕴含的深意,解释生字词汇。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五:展示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并分享心得体会。

步骤六:课堂练习(15分钟)设计听力练习或朗读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将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朗读练习和课文讲解,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准确性和理解能力。

作业布置也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能更好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讨论的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批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本次《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第2课时)的内容,希朿对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精选8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精选8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等理解“尝”“炙”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3、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教学难点: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相应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相信我们班一定有不少同学读过这本书。

那你们知道书中那个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大英雄是谁吗?(板书:关羽)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与“关羽”有关的文言文。

不过这篇课文选自的不是《三国演义》而是晋代陈寿所写的《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史书。

板书课题:33、关羽刮骨疗毒(点名读、齐读)3、过渡: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就让我们先来认真地读读这篇文言文,注意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将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且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初读古文,感知内容1、生自由读文。

2、学习生字:镞、炙3、交流多音字“为”、“中”、“创”的读音。

4、齐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齐读。

5、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说明语言教学着重于读,文言文教学更基于此。

不读就显不出语言的特点,就品尝不出文中的韵味,就难以理解出文中的意思。

要反复读,多读,才能理其义,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本节课为了帮助学生读好古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朗读,如: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个别读等,且每一次读的要求各不相同。

第一次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的音,第二次要求学生不仅读准生字的音,还要学会借助译文、工具书将多音字读正确。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六:我想对你说》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六:我想对你说》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六:我想对你说》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能了解《习作六:我想对你说》的写作主题和要求。

2.能够在情感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写作主题,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难点: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件:展示《习作六:我想对你说》主题内容和写作要求。

2.板书:提前写出写作要求和示范句型,方便学生参考。

3.素材:备有一些相关的素材图片或文字,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

4.学生:学生准备好写作工具,如笔和纸。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师生互动,引入写作主题《我想对你说》,激发学生情感。

•展示相关图片或文字,让学生联想和开展讨论。

第二步:讲解写作要求(10分钟)•展示《习作六:我想对你说》的写作要求和范文。

•解释写作主题和要求,解答学生疑问。

第三步:示范写作(15分钟)•主持一次示范写作,给学生展示如何展开写作内容和表达情感。

•强调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写作的关键在于情感表达。

第四步:学生动手写作(25分钟)•学生展开写作,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展开表达。

•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

第五步:学生展示与点评(15分钟)•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老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技巧。

五、板书设计•写作主题:《我想对你说》•写作要求:表达思想和情感•句型示范:以亲笔信的形式表达六、教学反思通过《习作六:我想对你说》的教学,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了充分表达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但在以后的备课中,还需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逻辑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

以上就是本次集体备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参考和帮助。

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精选篇)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精选篇)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精选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2、与人交流能理解对方,尊重对方。

3、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过程与方法:引出话题,让学生评说,要广开言路,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父母的爱,与父母真诚谈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和母爱。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和母爱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教学过程一、情境体验引起话题1、谈话导入:我们在父母的爱中成长,“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承诺是父亲对阿曼达的爱;一本《青年近卫军》是贫穷、慈祥的母亲给梁晓声的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给巴迪的'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同。

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

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

(板书课题)2、再现情境:出示“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二、研究话题明确方法教师活动1、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2、小组交流,形成观点。

3、全班交流,模拟交际情景。

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观点的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点。

三、围绕话题互动交流1、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

2、小组合作,互评互说。

3、全班交流,互为补充、质疑。

师提醒注意交际时的习惯的培养。

四、延伸话题综合运用1、模拟场景:如果我是爸爸,你会怎么把这三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师生模拟交际)如果我是妈妈呢?2、今天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2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学生对风景描写的理解领悟。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的传递:3电与通信》教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的传递:3电与通信》教案

《第六单元信息的传递:3 电与通信》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可以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了解电报、电话等通信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

•学生能够知道电报通信的语言是由电码符号组成的,并了解电报通信的基本过程(编码—发送—接收—解码)。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电报通信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学生能够搜集并整理关于电与通信发展的相关资料,体会科技进步对信息传递方式的影响。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电与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电作为信息载体的概念及电报、电话等通信方式的基本原理。

•电报通信的基本过程及电码符号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电报通信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体会科技进步对信息传递方式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电报通信的演示模型或视频资料。

•电话机实物或图片。

•相关的电与通信发展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电与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演示法:通过模型或视频资料展示电报通信的过程。

•探究法: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电与通信发展的历史,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课题:电不仅可以用来照明、驱动电器,还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与通信的知识。

1.新课学习•电与通信的基本概念•介绍电作为信息载体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是如何用来传递信息的。

•介绍电报、电话等通信方式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电报通信的演示与探究•展示电报通信的演示模型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电报通信的基本过程。

•引导学生模拟发电报的过程,体验电报通信的基本原理。

•讨论电报通信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情况。

•电与通信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搜集关于电与通信发展的历史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精读课文,领悟幸福的真谛。
1、自读课文的后14个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
2、三个孩子得到了怎样的幸福,是怎样得到的
1当十年后相聚他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变化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出示智慧的女儿的话。
①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
学生活动
指名回答
边读边画
组内交流
自读课文,交流
3、师:接下来,就运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自己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如果有困难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学生听老师导言,激起学习兴趣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
生背诵积累的李白诗,比比谁记得多,背得好。
明确学习目的
通过教师介绍,学生了知道秋浦歌的历史地位,拉近了学生与语本之间的距离
生自由练读诗歌,然后指名读,把诗读通读顺;
全班交流
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自读,在书上做好批注
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划出文中的有关词语、语
句。(愉快,高兴极了,心满意足)
(浑浊的泉水变成了清洁透明、清澈的、如同镜子一般的泉水)
朗读孩子们说的话“我们把它弄干净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领会其中的意思。体会他们的美好心
灵。
自由谈,这是语言描写,点明了砌泉井的意义。
(3)前两句“春种”、“秋收”写出了什么?
(4)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能看出什么?
5)“四海无闲田”在本诗中的作用
6)体会“犹”字的含义,让学生充分
认识劳动者的艰辛,伟大,于今天农民的生活作对比,认识社会制度的弊端。
“犹饿死”揭露了什么?凝聚了什么?
(7)诗中的设问没有回答,大家想象一下,农民的劳动成果哪里去了呢?
一、审题入手,设疑激趣。
1、板书“幸福”,什么是幸福?你有过幸福的感受吗?
2、板书“在哪里”,幸福在哪里?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保加利亚埃林·彼林的童话故事,找寻其中的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分别找出写三个牧童童年及十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聚经历的相应段落。
说说理由。
抓住外貌描写体会出她
的美好心灵
自由仿写
交流评价
听,为下节课学习做好铺





幸福在哪里
十年前清理井泉
幸福在哪劳动
课后反思
(手写)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劳动》,第二课《幸福在哪里》
课 题
幸福在哪里
课时
第(2 )课 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感悟文章的中心。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
2、读议交流中,明确“幸福”的含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幸福。
生汇报,师简单指导,抓住了解诗人,借助注解,结合课外资料等方法。)
运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自己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如果有困难可以问同
教师活动
师适时巡视,点拨
4、师指名说诗的大意。
5、疏通诗意后追问:
①诗开头的“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诗的意境以及书中插图理解句子含义。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劳动》第一课《古诗二首》
课 题
《秋浦歌》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资料,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入情入境地背诵诗歌。
2、反复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火热劳动场面,体会劳动的快乐,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在对比中领悟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们的劳动虽然不伟大,,但是它带来多大的好处呀!
6、三个牧童找到了幸福,你找到幸福了吗?你的幸福在哪里?
三、拓展交流,情感延伸。
1、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呢?
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
解。
3、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谈感受。
四、复述故事
五、教师小结:
五、当堂训练:
1、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桌或老师
学生根据自己理解汇报诗意
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
诗人的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联想到工人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
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②从“照”和“乱”这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赧郎”指什么?让你联想到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劳动者的实际生活去联想
④他们唱的什么歌?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
⑤小结: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相辉映,明与暗、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
3、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幸福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幸福”的含义,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明白“幸福”的含义,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一、回顾前文,学习下文。
从上节课的学习中你了解到什么?
二、目标出示,明确要求。
一、赛诗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秋浦歌》,聪明的你,运用我们之前学习的古诗方法来学习第二首古诗《悯农》,今天想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材料简单介绍李绅介绍李白。
3、我们以前学过李绅的《悯农》(一)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手李绅的诗《悯农》
二、目标出示,明确要求:
学生听老师导言,激起学习兴趣
李绅是唐代著名诗人,作品广为流传。
生背诵李绅的《悯农》(一)谈感受。
明确学习目的
明确自学要求,按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再组内交流
运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自己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如果有困难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学生根据自己理解汇报诗意
古今对比,进一步体会当时劳动人民的疾苦
学生总结:概写农民的劳动
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劳动》,第二课《幸福在哪里》
课 题
幸福在哪里
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目标
1、初步阅读课文,学习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叙述的条理。
2、初步感受是什么是幸福。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清顺序,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幸福”的含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手写)
师:在生活中,不一定做多么伟大的事情,只要你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你就会感到幸福。幸福在哪里?
六、当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问答题。
牧童理解了,幸福就在有
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分角色朗读
先理解句子意思,再交流
自由谈
合作表演
自由谈
交流
小组分述故事。
指名复述故事
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幸福在哪里
十年前清理井泉
1、师:李白一生也写了大量诗歌,但有一首却是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极为珍贵的,这就是《秋浦歌》。(出示《秋浦歌》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2、指导理解诗意。
师:我们学古诗仅仅知道诗的读音还是不够的(板书:知音),还要理解古诗的意思。(板书:明意)如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你们以前用过什么好办法?
第一个青年他是一个医生,他认为给别人治病他
就会感到幸福。
能结合你身边的事例谈一谈,医生是怎样治病救
人的吗?
第一个青年认为什么是幸福?
小组谈另两人怎样得到幸福
小组讨论
理解、明白的意思。三个
②结合三个孩子的经历理解
4、分角色朗读此部分,感受三个青年
的幸福经历。
5、出示句子,读一读,想想还可以怎样表达这句话的意思。
作者通过对比,通过前后对比来反映社会问题
学生认真听老师小结,进一步对诗歌整体的感知。
自由读→齐读→闭眼读,
想象: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齐读这首诗歌,再背诵。说说从中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比较两诗异同
自己小结谈收获
明确作业,按要求认真完成




悯农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三、目标出示,明确要求。
还从哪看出来?
四、仿写
智慧女儿是这么说的,你会怎么对
童说呢?请仿照说一句话。
五、姑娘为什么会代表森林、小鸟、动物等去感谢这三个牧童?我们下节课一起到10年后看看,这个小井
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自由谈
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顺。
读词语
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通过劳动实践,
找到了幸福。
默读找出相应段落
小组内交流
四、自学指导三:
感情朗诵诗歌,品味诗歌感情
5、指导朗读,想象诗中营造的意境。板书“想象”。
6、播放课件(旧时冶炼工人炼铁时的场面),齐读这首诗歌,再背诵。并说说从中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三、交流、朗读
师激情:看到矿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他不禁高声吟出——《秋浦歌》生齐读。
1、四、布置恳谈会的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劳动的艰辛,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一、解题激疑,揭示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