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基础重点

合集下载

政治学基础

政治学基础

政治学基础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政治名词:1.政治P92.氏族、胞族P11简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P62.政治的定义的三个基本点P93.氏族社会公共权力和机关的特点P11第二章政治学名词:1.政治学P18;2.简答:1.政治学定义的三个基本点P182.政治学原理就其内容来看的三个特征P223.政治学原理对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学学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P22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P285.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P336.辩证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P347.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途径P34第二篇政治关系第一章利益与政治名词:1.利益P47;2.利益关系P53;3.共同利益P54;4.利益矛盾P58;5.横向利益矛盾、纵向利益矛盾;简答:1.利益关系与政治权力、政治权利的关系P442.利益定义的构成因素P473.利益的内在矛盾P494.共同利益的基本特征P545.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P616.政治权力的基本功能P627.政治权利的基本功能——实现共同利益,解决矛盾获得的资格P628.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P62第二章政治权力1.简答:1.政治权力的本质P672.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P673.政治权力的特性P714.政治权力的类型P755.不同类型政治权力的关系P806.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P847.政治权力的作用P88第三章政治权利名词:1.权利P94;2.政治权利P96;简答:1.对政治权利定义的理解P962.政治权利的特性P973.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权利的特点P103——P1074.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P1075.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P1096.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P111第三篇政治行为第一章政治统治名词:1.政治统治P118;2.政治统治的方式P129;简答:1.政治权力制约关系不等于政治权力关系P1162.政治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驱使政治权力主体发生政治统治行为P1173.对政治统治定义的理解P1184.政治统治的特点P1195.政治统治的基础P1236.政治权力强大取决于的因素P1237.社会基础决定的因素P1248.政治权力主体承担和履行社会公共职能的意义P1259.心理基础的关键;政治认同和合法性取决因素P12510.政治认同的三个指向P12611.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P12612.马克思关于政治统治类型的划分的理解P12713.政治统治的方式P12914.政治统治的作用P132第二章政治管理1. 政治管理P136;2.自然经济P152;3.市场经济P154;简答:1.对政治管理定义的理解(内含与政治统治的比较)P1362.政治管理的特征P1373.政治管理的职能(实现社会共同利益、协调和规制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P1404.政治管理的类型P1485.政治管理的方式(政治行为方式、管理行为方式)P1526.自然经济形成的政治管理方式的特点P1537.市场经济形成的政治管理方式的特点P1558.从管理行为方式分析政治管理的不同方式及特点P1569.政治规划与政治决策的特点P15710.政治管理的作用P16111.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在作用上的比较P163第三章政治参与名词:1.政治参与P166;简答:1.政治参与定义的基本特点P1662.政治参与的类型(自动、动员、消极)含义、特点及评价P1683.马克思划分政治参与(比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政治参与)P1694.政治参与的方式P1715.政治投票和政治选举的异同P1716.解析公民个人既能管理社会政治事务,又不能直接或者充分管理社会政治事务P1757.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P1758.政治社会学对于政治参与的心理因素研究主要有三点结论P1779.政治学研究将政治参与动机归纳为六个方面P17710.政治参与的政治作用P17911.政治参与的社会作用P18012.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P18213.如何促进政治参与的发展P183第四篇政治体系第一章国家名词:1.政治体系P184;2.国家P192;3.国家政权组织形式P197;4.国体P197;5.君主政体P198;6.共和政体P198;7.国家结构形式P201;8.单一制P201;9.复合制(联邦制、邦联制)P201;10.君合国、政合国P202;11.国家机构P203;12.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P203;13.民主集中制P204;14.国家元首P205;简答:1.对国家定义的理解P1902.国家作为暴力机器不同于氏族社会武装组织P1913.法西斯国家特点P1954.福利国家发展趋势P1965.政体与国体关系P1976.国家机构的特征P2037.国家机构设置原则考虑因素及三种类型P2038.分权制衡原则是资产阶级设立不同的国家机构为自己阶级利益服务的原则P2049.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形式、产生方式及职权P205第二章政党名词:1.政党P209;2.政党制度P216;3.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P217;4.两党制P217;5.多党制P219;6.一党制P220;7.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P221;简答:1.政党具有的基本特征P2102.政党是阶级的组织,可是,并非有阶级就有政党存在P2103.区分政党阶级的标准P2124.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方式及特点P2125.无产阶级政党的特点P2136.政党的作用P2147.无产阶级政党集合和发展政治力量的基本方式P2148.政党影响和领导政治生活的方式在获得政权前后的区别P2159.政党制度形成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P21610.政党制度的特点P21711.比较英美两国的两党制(异同)P21812.资本主义两党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P21813.多党制形成原因及类型P21914.多党制国家政治具有的基本特点P21915.法西斯主义与当代民族主义国家P22016.无产阶级处于领导地位有以下因素决定P22117.无产阶级领导制及特点P22118.无产阶级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及特点P22219.我国政党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影响P223第三章政治社团名词:1.政治社团P224;2.压力集团P230;简答:1.政治社团不同于利益、压力、院外集团P2242.政治社团的形成是社会政治关系的要求也是政治参与行为的组织和制度体现P2253.政治社团的特征P2264.政治社团与社会团体和政党的区别P2275.政治社团的技术分类P2286.压力集团的产生原因、特点、及评价P2307.社会主义政治社团产生原因和性质作用P2308.资与社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P2349.政治社团的功能P23710.政治社团对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影响(资、社)P238第五篇政治文化第一章政治心理名词:1.政治心理P244;2.社会环境P248;3.物质环境P248;3.政治心理的物质环境P248;4.政治心理的思想文化环境P251;5.政治心里的客观基础、主观基础P248/252;6、气质P252;7.个体心理背景P253;8、政治认知(政治知觉、政治印象、政治认知判断)P253;9、政治情感P254;10、政治动机P254;11、政治态度P255;12个体政治心理P256;13政治领袖P256;14群体政治心理P257;15阶级政治心理P258;16.民族政治心理P259;17.集团政治心理P259;简答:1.对政治心理定义的理解P2452.政治心理的特点P2463.社会环境是政治心理的特点P2484.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发达程度决定人们心理活动的内容和发展水平P2495.物质环境作用政治心理的途径P2496.社会关系和利益对政治心理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P2507.政治制度作用政治心理的表现P2518.政治态度的特点P2559.群体政治心理的特点P25810.阶级政治心理体现的三个水平层次P25811.阶级政治心理特点P25812.民族政治心理的基本特征P25913.民族政治心理的基本内容P25914.集团政治心理的特点P25915.政治心理的作用P25916.政治心理对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P261第二章政治思想名词:1.政治思想P263;2.事实判断(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P271;3.政治现实的因果分析P272;4.政治现实的价值判断P272;5.单一性、专门性、综合性政治理论P273;6.政治哲学P274;7.政治科学P275;简答:1.对政治思想定义的理解P2632.政治思想的特性P2643.政治思想的内容结构(人、人所赖以存在的现实政治体系、政治发展的研究)P2684.马克思政治思想对人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P2695.政治思想的思维结构(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因果分析、价值判断)P2716.政治思想的理论层次结构(单一性、专门性、综合性政治理论)及基本特点P2737.政治哲学的特点及主题P2758.政治科学符合的标准P2759.中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表明P27710.政治思想的作用P278第三章政治社会化名词:1.政治社会化P281;简答:1.政治社会化的特点P2812.政治社会化的媒介P2843.政治社会化影响因素P2864.政治社会化类型P2895.政治社会化作用P293第六篇政治发展第一章政治革命名词:1.政治革命P300;2.政治革命战略P308;3.政治革命策略P308;4.政治妥协P309;5.暴力革命P310;6.非暴力革命P311;简答:1.马克思对政治革命定义的观点P2982.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分析政治革命的含义P2993.政治革命的特征P3014.比较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P3035.比较政治革命与政治密谋和政治恐怖活动P3036.农民革命自发性的表现P3057.农民是一个阶级又不是一个阶级P3068.评价农民革命P3069.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及评价P30610.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P30711.政治革命的战略与策略的异同P30812.制定正确政治革命战略和策略的要求P30913.为什么在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政治革命都采用暴力方式P31014.暴力革命方式P31115.非暴力革命的方式和条件P31216.比较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异:含义、形式、条件;同一性)P31317.政治革命的作用P313第二章政治改革名词:1.政治改革P316;2。

政治学基础知识点清单

政治学基础知识点清单

政治学基础知识点清单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过程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学科,是理解和分析政治行为和政治体系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一份政治学基础知识点清单,帮助您系统地了解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一、国家与政府1.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2. 政府的定义和职能3. 政府形式和制度的分类4.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概念5. 国家的起源和发展二、政治体系与政治行为1. 政治体系的概念和要素2. 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关系3. 政府权力和社会权力的互动关系4. 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的类型5. 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参与的关系三、政治理论与思想1. 传统政治理论: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2. 现代政治理论:民主主义、多元主义、社会正义3. 政治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亚里士多德、洛克、孟德斯鸠、马克思4. 概念性政治理论:权力、正义、自由、平等四、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1. 国际体系与国际关系理论2. 主权、领土和国际法的概念3. 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4. 全球化与跨国治理的挑战5. 国际冲突与国际安全的问题五、政府决策与公共政策1. 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过程2. 利益集团和政策制定的影响3. 公共政策领域的典型问题:经济、环境、教育4. 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效力5. 政策评估和政策变革的重要性六、选举与政治代表1. 选举制度与选举类型2. 政治党派和政党竞争3. 选民投票行为和选举结果的解读4. 政治代表的职责和责任5. 公民参与与政治权利的实现七、公民社会与民主发展1. 公民社会和社会组织的概念2. 公民社会发展与民主化的关系3. 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的平衡4. 公民社会参与与社会变革5. 公民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以上所列知识点是政治学的基础要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您将能够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政治学知识框架。

当然,政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仍然有许多深入和复杂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希望这份基础知识点清单能够为您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指导和参考。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复习(荐).doc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复习(荐).doc

13.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木内容有哪些?16.什么是政治统治?其本质是什么?17.政治统治合法化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取得政治统治的合法化?什么是政治管理?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是怎样的?19.现代政治管理的行为方式有哪些?20.西方学者关于政治参与的观点有哪些?你如何评价这些观点?21.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22.什么是政治体系?其构成有哪些纟H•成部分?2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如何揭示国家本质的?24.国家的结构形式包括哪些内容?国体与政体Z 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5.国家机构设置的原则有哪些?26.现代政党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27.什么是政党制度?如何认识资木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28.资木主义国家的压力集团是什么样的组织?29 •政治社团的功能及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有哪此?30.什么是政治文化?其构成有哪些方血?31.什么是政治心理?其构成要素有哪些?32.什么是政治思想?它有何特点?33.政治思想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4.什么是政治社会化?它有何作用?35.政治发展的本质内容和根木动力是什么?36.何谓政治革命?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7.政治改革目标的确定与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基木原则?38.如何选择、运用政治改革的方式?39•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基本观点有哪些?40.为什么说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我国政治学的历史任务?3.政治哲学复兴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哪几种政治学说以及如何评价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其他政治学的区分(或问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出现是政治学的变革)政治关系■2.政治结构3.利益集团的关系4.政党5.民族6.民族关系■ • ■冋答1.列宁的阶级关系与特定生产关系的四种状态2.利益集团的形成基础和特征3.利益集团与阶级的区别4.利益集团与政党的区别5.政治官员之间的关系,政治官员与政治家与公民的关系6.不同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7.政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理解三.思考题4.国际关系的木质是什么,一般存在哪些形式5.各种社会存在的政治关系有哪些特点政治权利■名词1.政治权利2.政治权利的制约3.国家权利二冋答1.政治权利的特征2.政治权利的类型2 34 5 6 7国家权利的特征 4.国家权利的产生及其基础5.国家权利的途径、作用、功能、结果6.政治权利的分配方式有哪些7.资本主义分权制衡模式都有那些典型类型 三. 笔记思考题1.怎样理解政治权利的含义、木质2.政治权利的特征3.获取政治权利的途径有那些4.政治权利有哪些类型5.政治权利的作用原则6.政治权力的职能7.政治权力的分配有哪些形式 政治体系 ■ 名词1. 国家2.国体3.政体2. 国家职能5.二. 回答1.氏族组织的特点2.有关对国家理解的不同观点3.国家职能的范围4.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5.国家消一匸的条件、途径、历史必然性6.屮西封建制国家的比较7.如何理解福利国家8.西方宏观政治学领域流行的国家分类9.政体与国体的关系10.马克思关许政体划分的标准11.人类发展历史上都出现过哪些政体12.国家机构的马克思主义划分原则13.社会主义国家的司法活动的依据和原则 课堂思考 国家的木质如何看待国家职能的转变 国家消亡的途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那儿种政权形式比较屮西封建制国家 国家权利的特点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政治彳亍为名词1. 政治行为2. 政治冲突3.政治革命4.政治起义5.政治暴乱6.马克思从阶级角度分析的政治统治类型。

政治学基础主要考点

政治学基础主要考点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 P28(1)科学性 (2)阶级性(3)革命性(4)实践性(5)发展性2.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根本政治权利 P109⑴自由权: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和通信自由。

⑵民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⑶监督权和罢免权。

监督权是公民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罢免权指公民按照法定程序对于不合格的人民代表有罢免的权利。

⑷诉愿权: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和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控告权和要求赔偿权。

3.政治统治的方式 P129(政治统治的方式:是政治权力主体建构、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的方式,也是政治权力主体实施政治统治的方式。

政治统治方式是政治权力作用在政治统治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它是政治权力主体围绕着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权威与服从关系这一特定任务而形成的特定活动方式。

主要有:强治方式、法治方式、绩治方式、理治方式、德治方式、心治方式。

)⑴强治方式:政治权力主体以强力直接实现统治的方式。

⑵法治方式:政治权力主体依照特定法律规则或者制度规则进行政治统治的方式。

⑶绩治方式:政治权力主体以承担社会职能和实现公共利益的绩效进行政治统治的方式。

⑷理治方式:以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进行政治统治的方式。

⑸德治方式:通过社会道德和伦理建构、维护政治统治的方式。

⑹心治方式:通过对于社会成员政治认同心理的培养和强化进行政治统治的方式。

4.社会主义政治统治的基础 P123Ppt:统治者在斗争中藉以取胜的暴力权威。

国家在行使社会职能时所拥有的权威。

国家权力得到社会成员服从的可能性,也就是国家权威的社会心理基础。

书上:⑴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

政治权力的存在和作用,是政治权力关系存在和维系的基础和标志,也是政治统治行为得到实施的基本凭藉,因此,政治权力对于政治统治具有前提性意义。

⑵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

社会基础取决于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关系状况。

为形成和巩固政治统治,政治权力主体需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社会成员队伍,建立于相关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利益甚至联盟,以扩展和加强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详细版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详细版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政治第一节政治的涵义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1.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

从道德和价值出发解释政治,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取向,指出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显示了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目的的把握,并且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道德衡量标准。

但其从哲学思辨出发而不是从社会显示出发分析政治,仅仅从应然的层次和角度解释政治,不能现实的反映社会政治生活。

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从实然的层次上对政治的解释,但他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因而不能解释政治活动中价值和道德的作用,也没有正确解释政治生活的社会目的和追求。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把握了政治的公众性和管理性特征。

但这一政治观并没有深刻说明政治的公众性的本质含义,同时忽略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但他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有片面性。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这种政治观典型地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

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的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的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其确定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同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

阶级社会中,政治内容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在消灭了剥削阶级以后,政治内容则主要成为人民内部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关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

政治学基础

政治学基础

政治学基础一、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内容。

政治是与阶级联系在一起的特定的社会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与国家联系的特殊公共权力现象,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政治有特定的发展规律,政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2.政治学原理的基本特性。

抽象性:政治学原理不是对于政治现象和具体形态的一般简单描绘和陈述,而是对于政治及其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的理论论述,是“科学的抽象”。

一般性:政治学原理是对于一切同类政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且是力图阐明一切特点和规律的共相。

所以,政治学原理的一般性主要体现为其理论内容的普遍性。

基础性:政治学原理是政治学训练的理论起点,同时,政治学原理的变化,既是政治学科体系和各分支学科变化的结果,又为其提供了理论前提。

3.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主要途径。

历史分析方法。

不仅要把政治现象和政治事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范围和背景中去加以考察和研究,还要求从历史的因果联系中去把握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经济分析方法。

它把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从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中把握政治现象。

阶级分析方法。

运用阶级学说说明政治现象,在分析阶级社会中阶级力量的构成状况、各阶级的基本特性、政治要求和主张等的基础上,把握社会政治的走向和规律。

利益分析方法。

从利益角度分析人们结成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的动因和现实体现,分析政治的内容和特性,分析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社会阶级、社会群体、社会集团乃至个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

4.利益的构成因素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

需要是利益的主观基础,利益是需要的社会形态。

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

利益是人们企图借助于生产来满足的需要,是需要和实现需要的手段的统一,是人们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标尺。

利益反映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任何利益的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学基础知识

政治学基础知识

政治学基础知识1.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家的国体、政体及其相互关系:(1)国家的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容。

(2)国家的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用来组织自己政权机关的形式。

(3)国家的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国家政权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辩证统一的。

国家的国体决定着政体。

国体是政体的本质归宿,国家的政体反映着国体。

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实现其阶级利益和意志,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国家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一国的历史、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政体。

因此,在相同性质的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不同的国家也会采取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当代国家政体类型:(略)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这是我国的国家阶级性质的体现,是我国的国体。

它表明,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

(1)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2)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表现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4)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是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内部实行高度的民主,因此,这种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

另一方面,是对于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3.民主和专政的关系。

(1)民主和专政,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在国体方面的具体体现。

民主,是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专政,则是依靠国家政权的暴力对于被统治阶级实行的政治统治。

(2)民主和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

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的。

政治学基础考试重点

政治学基础考试重点

政治学基础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政治: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力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利益: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3.政治权力: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或原则,在政治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和支配能力。

4.政治权利: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5.政治参与: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的组成、运行、决策以及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6.政治统治: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与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对全社会所进行的强力支配和控制。

7.政治管理:国家权力为了维护某种政治秩序和实现某种政治目标,按一定原则和方式对社会政治生活进行自觉的、有计划的管辖和控制。

8.国家机构:统治阶级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完成国家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

9.政体: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什么形式去组织其实现阶级统治和管理权力的国家机关,主要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

10.议会君主制:君主是国家元首,政府在形式上对议会负责,君主的行动受到议会严格的约束,君主图有虚名,而无实权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1.议会共和制: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总统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内阁由议会中拥有多数议席的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管理形式。

12.总统共和制: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又作为政府首脑,领导和组织政府,政府不向议会负责,而向总统负责的国家管理形式。

13.半总统制总统既作为国家元首又掌握一定的行政大权,组织领导政府,而政府又必须接受议会监督,向议会负责的国家管理形式。

14.单一制:将国土按地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域,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成人专升本政治必背考点2023

成人专升本政治必背考点2023

成人专升本政治必背考点2023一、政治学理论基础1.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特征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其特征是以政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理性为研究方法,以政治改革为研究导向。

2.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政治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模型分析法。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等内容。

4.政治学的理论体系政治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阶级斗争理论、理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等内容。

二、国家与政治制度1.国家的基本概念与属性国家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具有领土、人民和主权等属性。

2.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运行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法院和司法机关。

3.我国国家的根本制度我国国家的根本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制度、社会主义法制等内容。

4.我国国家的政治体制我国国家的政治体制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党的领导等。

5.现行政府组织法的理解和适用现行政府组织法主要包括组织法、地方政府组织法以及党政机关的职责和权限等。

三、政治思想理论1.的发展的发展主要包括我国化、融合我国实际等内容。

2.思想的理论体系思想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我国化、思想的指导、思想的实践等内容。

3.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等。

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

结语:通过对成人专升本政治必背考点2023的深度和广度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国家与政治制度以及政治思想理论等内容。

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我们要深刻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特征,掌握政治学的理论体系,了解我国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政治体制,以及思想、理论等内容。

我们还要关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不断加强对政治学的学习与研究,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绝对重点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绝对重点

1、政治: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利益:是指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3、政治权力:是指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利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利客体的制约力量。

4、政治权利: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5、政治管理:本质是政治权力主体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不同利益矛盾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

6、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7、国家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8、政治心理: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人质、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

9 政治发展:是指在利益和利益关系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政治权力和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和权利关系、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相互关系的变化发展。

10政治统治:是政治权力主体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既有权力制约关系,进而有效实现其利益和要求。

11利益群体:是指在经济利益上地位相近的人构成的群体,或者说,是在社会利益体系上,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利害与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

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途径:历史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利益分析方法。

3.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政治权力的特性。

政治学基础知识要点

政治学基础知识要点

政治学基础知识要点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关注政府、权力、国家和公共事务等领域。

本文旨在介绍政治学的基础知识要点,以帮助读者对政治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政治学的定义与目的政治学是研究权力分配和利益协调的社会科学。

它的目的是理解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本质,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政治学主要关注政治权力的行使、政府组织和政府决策等方面的问题。

二、政治体制与政府形式1. 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指国家政治组织的基本形式和制度安排。

常见的政治体制包括民主制度、专制制度、君主制度和议会制度等。

2. 政府形式:政府形式指政府组织的形态,包括总统制、议会制、内阁制等。

这些形式决定了政府权力的行使方式和程序。

三、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与政府是政治学中的重要概念。

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具有有限的领土和主权。

政府则是国家的管理机构,负责行使国家的权力。

四、政治参与与选举1. 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公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的行为。

它可以通过选举、示威、抗议和民意调查等形式表达。

2. 选举:选举是公民通过投票选举代表或领导人的过程。

选举是民主政治的核心机制,能够体现公民的意愿和政治选择。

五、政党与利益集团1. 政党:政党是代表特定政治利益的组织,通过竞选和组织活动来争取政权。

政党在政治体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代表民众利益、组织选民和参与政府决策。

2. 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为追求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团体。

它们通过游说、示威和集体行动等方式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

六、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1. 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个体从社会学习政治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包括家庭、学校、媒体和社会团体等。

2. 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形成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和信仰,对公民参与政治和政府运作产生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存在差异。

七、政治理论与思潮政治理论是指为解释和理解政治现象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政治学基础考试重点

政治学基础考试重点

政治学基础考试重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政治学基础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政治: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力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利益: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3.政治权力: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或原则,在政治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和支配能力。

4.政治权利: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5.政治参与: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的组成、运行、决策以及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6.政治统治: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与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对全社会所进行的强力支配和控制。

7.政治管理:国家权力为了维护某种政治秩序和实现某种政治目标,按一定原则和方式对社会政治生活进行自觉的、有计划的管辖和控制。

8.国家机构:统治阶级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完成国家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

9.政体: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什么形式去组织其实现阶级统治和管理权力的国家机关,主要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

10.议会君主制:君主是国家元首,政府在形式上对议会负责,君主的行动受到议会严格的约束,君主图有虚名,而无实权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1.议会共和制: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总统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内阁由议会中拥有多数议席的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管理形式。

12.总统共和制: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又作为政府首脑,领导和组织政府,政府不向议会负责,而向总统负责的国家管理形式。

13.半总统制总统既作为国家元首又掌握一定的行政大权,组织领导政府,而政府又必须接受议会监督,向议会负责的国家管理形式。

政治学基础知识

政治学基础知识

政治学基础知识政治学是一门广泛涉及社会、国家、政治组织和权力运作等方面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政治事件、政治行为、政治思想、政府机构、公共政策等,其涵盖广度之大,深度之深令人望而生畏。

因此,掌握政治学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关键的政治学基础知识。

一、政治学的定义政治学定义的最基础概念是政治。

政治是指为达到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规范和组织人们行为的活动。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它的研究重点包括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理论等。

此外,政治和法律、经济、社会学等学科互为相关。

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二、政治权力的概念政治权力是在某些领域内,组织者可以改变控制者行为的能力,在控制者身上产生某些需要改变或不需要改变的效应。

即政治权力是对他人行动的控制权。

政治权力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法律、武装和其他形式的影响力。

掌握政治权力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政府如何运作和社会如何形成。

三、政治体系的类型政治体系包括权威官方、政治机构及其制度、政府及其政策,涵盖国家、地方政府和政治组织等方面。

根据政治体系的运作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专制、民主、集权和联邦四种类型。

专制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控制政府和社会资源的形式,民主指的是最大程度上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的政治制度,集权和联邦是国家统一政权的两个方法。

四、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是人们对国家、社会和政治组织的看法。

它反映了不同群体的政治倾向和理念,包括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保守主义、浪漫主义、全球主义等。

政治意识形态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政治实践的看法,而且也影响着政治实践本身。

五、政府机构的作用政府机构是负责制定和执行政府政策的机构,包括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等。

政府机构的作用在于促进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

不同的政府机构间有相互制衡和监督的作用,以维护社会的平衡和公正。

六、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决策机构制定和执行的政策。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知识点大纲总结及考研真题详解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知识点大纲总结及考研真题详解

政治学基础是政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涉及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介绍了现代政治体系的组成和发展规律等内容。

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第4版作为国内政治学领域的经典教材,综合了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和思想成果,涵盖了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下面是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的知识点大纲总结:第一章: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1 政治学研究的对象1.2 政治学研究的方法1.3 政治学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政治学的基本概念2.1 政治、政治学和政治体系2.2 国家和政府2.3 政治权力和政治文化2.4 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2.5 政治变革和政治发展第三章:政治学的基本理论3.1 政治学的理论取向和流派3.2 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学3.3 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3.4 政治参与和政治社会化第四章:现代政治体系的组成4.1 国家和政府4.2 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4.3 政治形式和政治内容4.4 政治权力和政治文化第五章:现代政治体系的发展规律5.1 政治制度的发展5.2 政治文化的变迁5.3 政治变革的动力5.4 政治变革的发展趋势此外,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第4版还涵盖了政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前沿议题,如现代化、全球化、政治经济学、公民社会、政治跨国化和政治民族主义等。

该书不仅对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对广大对政治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深入的理解。

此外,如果你正在为政治学考研而烦恼,可以结合该教材的知识点和内容,增加自己的基础和深度。

下面是一些政治学考研真题的详解:1.《政治学原理》第一章所讨论的政治学研究对象主要是什么?答:《政治学原理》第一章讨论的政治学研究对象主要是政治。

2.现代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什么?宪政体制与专制体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答:现代政治制度的本质是指政治权力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包括国家政府和政治制度等方面。

宪政体制和专制体制的本质区别在于宪政体制强调政治权力的制约和平衡,而专制体制则强调个人统治和绝对控制。

政治学概论基础(复习)

政治学概论基础(复习)

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孙中山政治学概论基础政治学是一门研究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1.权力:权力是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制度化(相对稳定、规范的)的支配性(不对等的)社会关系(第一个特征). 一般以暴力或者说武力作为后盾.(强制性)2.权威:权威就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心理和道德上的服从和认可),也可以说是极具公众影响力的威望。

比如君主的政治权威、宗教权威.(自由性)“权力的运用需要权威的支撑”3.暴力:暴力是一种激烈而强制性的力量。

暴力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施行暴力者总是要将他人压制在物的状态或者彻底消灭。

暴力往往要依赖于身体、技术、设备、武器等,工具的先进与否决定了暴力的效果。

(暴力是权力的后盾)“权力是为了形成和维护秩序,而暴力是为了打破秩序。

”4.权力的个性论(动机)与资源论(能力)(怎样的人能得到权力?)资源论为主,资源论提及的主要几种资源:人格、财富、组织、武力、象征、知识。

拥有以上资源的人才最可能拥有权力。

5.政治权力:与政治现象有关的权力。

它与一般权力相比,它有三个特性:公共性,广泛性以及政治权力是唯一的垄断了暴力的合法使用的权力。

(唯一可以合法的使用暴力)6.政治权力的构成:意识形态(意义、规范和礼仪习俗)权力、军事权力、法律(立法和司法)权利、行政(组织管理国家事务)权力。

TIPS 三权分立:立法,司法,行政三权7.政权的三大主义:精英主义(寡头统治铁律)、大众主义(主权在民)、多元主义(权力应该掌握在哪些人手里?)大众主义:大众主义认为在民主国家中,尽管实行代议民主制,但权力本质上属于人民,不属于少数统治者,多数人一定要对少数人加以控制,一旦政治权力被少数人垄断,“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但是大众主义也存在弊端:第一是社会中的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在消减,多数人都有搭便车的心理而不会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再其次是大众主义倡导的多数原则,容易导致多数暴政,引起政局不稳。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背诵版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背诵版

政治学基础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政治1、政治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05年/非马克思的政治观,07年/比较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08年)答:A、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1)政治是一种对于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理想主义的政治观(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现实主义政治观(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6)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等。

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概括出:(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在阶级社会: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消灭了剥削阶级后:主要是人民内部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C、政治的定义。

(1)确定政治的内涵的三个必要条件:①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②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③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2)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3)定义的三个基本点:①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通过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从而力图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特征。

②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

③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

一方面它是特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关系。

政治学基础提要

政治学基础提要

《政治学基础》学习复习提要一、基本知识1.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一门科学;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应当围绕社会公共权力的理论和实践展开。

2.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都力图找到一种可以实现正义、达到至善的理想的城邦制度。

3.民主共和制是与平等、自由的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君主制是与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

4.在中国封建社会,以皇权主义、宗法观念和等级秩序等构成的封建政治文化维护了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5.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6.我国最早记载政治活动的典籍之一是《尚书》。

7.历史上第一国家类型是奴隶制国家。

8.政府机构的基本特征有阶级性、权威性、整体性。

9.健全的行政体制一般具有的特点是:系统性、有序性、稳定性、法制性。

10.阿尔蒙德把政治文化分为三类:地区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臣属型政治文化。

11.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12.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是:和平与发展。

13.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后通过的《人权宣言》,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4.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法制原则、人民参加管理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现代化管理原则。

15.政治决策的主要特征是:阶级性、权威性。

16.政治参与的方式有:政党活动、公民选举、公民复决、游行示威、与政府接触。

17.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三权分立。

18.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19.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20.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通过议会制度、政党制度、普选制度三大支柱支撑起来的。

21.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西方国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代:国家建设时期、民主化时期、福利化时期。

22.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

23.政治学研究的内容大致有:政治理论、公共政策、比较政治、国际政治。

高一政治必修一学科要点汇编

高一政治必修一学科要点汇编

高一政治必修一学科要点汇编一、政治学科简介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旨在帮助人们理解政治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在高一政治必修一学科中,主要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二、国家与政权1.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政治组织。

- 国家的主要特征包括领土、人民和主权。

2. 政权的概念和形式:- 政权是指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组织或个人。

- 政权的形式包括专制政权、民主政权和威权政权。

三、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1.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分类:- 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组织和运行的基本制度安排。

- 政治制度可以分为集中制和分权制。

2.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政治文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形成的关于政治的共同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 政治文化的特征包括稳定性、持久性和传承性。

四、民主与专制1. 民主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主是指人民通过公民参与和平等竞争实现政治权力的制度和价值观。

- 民主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由、法治和民主集中制。

2. 专制的概念和特点:- 专制是指政权集中在个人或少数人手中,限制人民的权力和自由。

- 专制的特点包括权力集中、政治压制和人权侵犯。

五、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化1. 政治参与的概念和形式:-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决策和政治活动中的行为和表达。

- 政治参与的形式包括选举投票、政治抗议和政治咨询等。

2. 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和途径:-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和内化政治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包括教育、家庭和媒体等。

六、政治与经济发展1.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 政治稳定和良好的政治环境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政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政治可以通过制定政策、管理资源和推动改革等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 政治的不稳定和腐败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以上是高一政治必修一学科的要点汇编,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重点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重点
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宗教会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发生极其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政教合一的局面�宗 教在维护剥削阶级统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与政治逐渐分离。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已不再支配社会政治生活。
4�政治与道德。两者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政治对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道德对政治也有积极作用。 第二章 政治学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 第一篇 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 政 治 第一节 政治的涵义 一、若� 1.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 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3�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4�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政治应该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一定义有三基本点�其一�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一切社会公共权力形成的�其二�强调一切借助 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其三�指出了政治的全部本质内容。一方面它是一定经济基础之 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方面。 第二节 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 一、政治的起源和发展 政治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 在原始氏族社会中�存在着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四级组织。在这四组织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共同的利益。为了维 护和协调氏族社会活动�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及其机关应运而生。氏族组织内的权力带着道德强制性�在特定情况下也具有暴力强制 性。原始社会中的这种政治�被称为氏族民主制。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和政治统治是这些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特征�同时社会公共权力也有协 调和管理的另一面。 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阶级利益对立的基础�但社会利益差别仍然存在。社会政治以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的协调和 公共利益的维护及实现为主要特征�但社会公共权力仍然有统治的性质。 到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消灭�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不复存在� 人类再回到无政治社会。 二、政治的社会地位 政治的社会地位�是在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政治是由社会经济决定的�是社会经济的集中反映。另一方面�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反 作用�它保护着特定的阶级和政治力量�进而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政治是法律的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法律对于政治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1.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政治定义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其一,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通过社会公共权力形成的,力图概括一切政治现象的特征;其二,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其三,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

政治的社会地位政治的社会地位,是在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一方面,政治是由社会经济决定的,是社会经济的集中反映。

另一方面,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保护着特定的阶级和政治力量,进而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政治是法律的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

另一方面,法律对于政治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

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宗教会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发生极其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政教合一的局面,宗教在维护剥削阶级统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与政治逐渐分离。

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已不再支配社会政治生活。

4.政治与道德。

两者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

政治对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道德对政治也有积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1.科学性。

其一,它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出发,尤其是从人们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出发来考察政治现象,这就使它能够客观,现实地揭示政治的本质;其二,它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政治分析的根本指导方法,从政治的内在矛盾和矛盾运动入手,揭示了政治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从而实现了政治认识的深刻性2.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从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分析深入到对阶级的分析,并由此发展开对政治现象的分析,从而构成了其理论体系。

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力量,公开宣称自己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3.革命性。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本质上是批判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并不满足于解释政治现象,而是着眼于改造社会政治4.实践性。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政治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社会政治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认识社会政治和改造社会政治的理论武器。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实践性还体现在它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利益的构成因素包括:第一,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的需要;第二,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第三,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利益的内在矛盾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2.利益形成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

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矛。

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共同利益首先是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共同利益的基础是个人利益,或构成某一群体的各子群体利益。

利益矛盾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他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的一面。

利益矛盾包含两个方向的矛盾:一方面,横向利益矛盾,同一层次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纵向利益矛盾,发生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利益的内在矛盾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特性。

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

政治权力的本质: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A.能力素质,智力和体力的总和。

B.身份资格。

C.理论与策略。

D.政治组织。

政治权力的特性:1.主体利益性,从政治权力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基础看,政治权力的主体利益性首先是特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公共性的体现。

2.强制约束性,政治权力即强制约束力,因此,强制约束性是一切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

3.专属排他性,政治权力的专属排他性,是由共同利益的单一性决定的,而共同利益的这种单一性,使得实现共同利益的政治权力必然是唯一的,唯一意味着专属,专属意味着排他。

4.扩张延展性为了维护支配地位及其效用的维护和强化的要求,会驱使政治权力主体尽可能积聚力量,扩展自己的权力地位,增强自己的权力能力,从而构成了政治权力的扩张延展性。

5.多重职能性政治权力的基本职能是实现共同利益和协调规范利益矛盾。

由于这些职能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表现为多方面的任务和要求,所以,政治权力具有多重职能性。

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1.政治权力作用具有特定的目标指向,2.政治权力作用具有特定的效益,3.政治权力具有双刃剑的效用,4.政治权力作用影响巨大而深远,5.政治权力作用的后果常常呈现多方面力量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

政治权力的作用:1)从政治关系来看,首先,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籍,政治权力主体成员为了实现自己利益而凝结成为特定的强制性力量,通过这种力量他们一方面维护自己利益赖以形成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而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

另一方面,他们获得特定的社会资源,来直接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其次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政治权力是社会成员获得法定政治权利的政治前提,政治权力又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2)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政治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

首先,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的;其次,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再次,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最后,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他从一个方面显示着社会政治发展的规律和水平。

3)从社会生活来看,首先,政治权力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且分配共同利益,规定着社会成员的利益边界和实现规则,从而与每个社会成员有着切身联系,并且在利益意义上和层次上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其次,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反作用,一是通过对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保护和破坏来间接实现,二是通过政治权力直接组织或破坏社会生产直接实现;再次,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影响力;最后,政治权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政治权利就是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利内容是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形式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定资格,行为上表现为政治权利法定范围内的自主性。

政治权利的特性:具有主体的相对个体性具有法定规范性具有权利主体的自主性具有权利义务统一性具有自由价值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1)自由权。

包括人身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自由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参政权的集中体现(3)监督权和罢免权。

前者是公民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后者是公民按照法定程序对于不合格的人民代表有罢免权利。

(4)诉愿权。

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和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控告权和要求赔偿权。

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1.有利于维护、实现、发展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

政治权利是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因此,它总是体现着这种权力主体的意志和要求,在阶级社会中,它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因而最大限度地为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提供政治可能。

政治权利又是政治权利主体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和实现共同利益的资格,因此,政治权利又为社会成员主张和实现共同利益提供了政治可能。

2.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

由于政治权利具有规范性的特点,它以法定的形式规定着政治权力执掌者和社会政治成员政治活动准则,因而有利于保障政治生活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意志有序地进行。

由于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具有政治公平和正义的象征或实际意义,因此可以化解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矛盾,保证社会政治稳定。

而政治权利是主张和实现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在其实施过程中,可以平衡共同利益和不同利益,消除利益矛盾。

3.有利于社会成员政治积极性的发挥。

政治权利一方面分配着社会成员的法定政治自由,另一方面分配着社会共同利益。

为了主张自己认定的公共利益和谋求享有这些利益,政治权利的拥有者必然要在权利的法定范围之内进行积极的政治活动,因此,政治权利的确定会为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活动提供有效的空间和积极的条件。

4.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政治权利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意味着社会政治权利的政治义务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政治向着制度化、法治化、责任化的方向发展。

政治权利的规定和实现,还意味着社会成员实现其利益的可能。

而社会成员谋求实现其利益的行动,则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政治统治的定义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政治统治行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必须建构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建构这种关系的基本途径在于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关系,这一行为就是政治统治行为。

政治统治的特点:作为控制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行为,政治统治具有如下特点:1.政治统治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为出发点。

一方面,政治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决定了政治权力的主体地位是政治权力制约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先决条件。

另一方面,政治权力制约关系中的同一性,表明政治权力主体地位,只有在对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的联系中才能得到实现,2.政治统治以构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为基本内容。

政治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使得政治权力主体必须把自己的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威,而政治权力制约关系的同一性,则要求政治权力使得其他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选择服从行为,通过这种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的建构,解决政治权力对于社会制约关系中的内在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