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大学语文的感想-finall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大学语文的感想
中华文化是一个浑然大圆,圆心无处不在,圆周无处可寻,而中文乃其半径,中文有多长,半径就有多长,圆就画得多大。
但就合时顺势而言,中文不但是源远流长的文化载体,也是与时并进的高速公路,不但厚载了累积的文化,也能扩大应变的功能。
——余光中时间犹如东流的逝水,匆匆而过,转眼间,已经和大学语文亲密接触快一个学期了。
第一堂课时的情景,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老师的热情,博闻强记的演说,让我深深的爱上了《大学语文》这堂课。
大学语文,我收获颇多,也感慨万千。
大学语文就是一门赏析文学经典的课程,可以陶冶情趣,提升境界,彻悟生命。
她培养了我们对美的感受力,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文学艺术修养。
激发人的精神的丰富性,促进人对世界多样性的想象。
在这个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喧嚣尘上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与心灵越来越粗糙、粗鄙,而文学艺术可以润泽我们的灵魂。
在这里,我们可以瞻仰到壮观的人格之美:屈原的独立不迁、陶潜的冲虚高远、李白的豪迈飘逸、杜甫的忧情热肠;还有僵卧孤村犹思报国的陆放翁,栏杆拍遍泪洒衣襟的辛弃疾……真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滚烫的诗篇是他们人格的显现。
让我们摒弃为一己私利而营
营苟苟的庸碌生活,在大至人生的进退取与,小到日常的饮食起居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并努力使之臻于完美。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生气盎然的“盛唐气象”,还可以遇到命运坎坷却终身歌唱土地与太阳的艾青,以及乡愁浓郁而坚守中国文化传统的余光中……。
坚强乐观是整个中国文学的基调,虽然有些作家个人面临黑暗世事,个人命运多舛,但他们并不悲观颓唐,“入世”则建功立业,“出世”则拥抱自然。
不仅是诗文,在戏曲中也常常洋溢着乐观精神,与西方古代悲剧中主人公在命运面前的无力相比,我国戏曲中的善良人民哪怕死去,也会化仙变神,惩治邪恶,伸张正义。
在这里,我们可以品味优雅。
品味是一种艺术修养,也是一种人生修养。
艺术品味高的人用“诗眼”观察生活,用“诗心”体味生活,待人率真,处世朴拙。
在这人心被铜臭所浸染、社会被虚假充斥之时,不啻是一剂自救的良方。
要自救还可以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净化灵魂。
许多文学作品能够引导人们欣赏和热爱大自然:例如“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壮阔、“平沙茫茫黄入天”的苍茫,“玉鉴琼田三万顷”的澄澈,“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凄清,等等。
诗人们会告诉我们:这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爱它、欣赏它,才不会推残和掠夺它。
而与之相协调,相沟通,才算得上是一个有艺术品味和生活情趣的人。
而且,文学作品里的一些日常生活图景,充满生活智慧,蕴含人生哲理,带有某种生活趣味,淡淡的,却隽永。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吟诵这类诗作,人就不会情趣枯竭,同时能将对偏于实用的真与善的追求转化为美感活动,将求知的艰辛过程赋予艺术趣味。
当然,想在短短的大学语文课内就达到培养美感、陶冶情趣的目的,是不现实的。
然而,这就如同培育花木,只要在它们的根部培上了肥沃的泥土,它们就能渐渐地从中汲取养份,抵抗病虫害,蓬勃生长。
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就如广袤丰腴的土,为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养料。
当我们目睹金钱腐蚀权力,物欲吞没崇高而感到万分困惑时,当我们面对无情的生存竞争,“读书只为稻粱谋”时,让大学语文课带我们走进文学天地,去与人类最优秀的心灵对话。
对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可以用《人间词话》中讲到词作的三种境界来形容: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夜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道,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
初读的时候,认为这段话描述了艺术创作的三种境界,却不解它的神光,经过反复的推敲体味,结合自己的学习大学语文心得,才悟出了作者不仅写出了词作创作的历程领悟,更是对为学奋斗的综述与总括。
在本学期的大学语文学习虽然十分短暂,然而自己学到的东西的确不少,对自己的影响也很大,所以我将继续努力将语文学下去,让自己有更大的发展。
同时也对为这门课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老师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