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第三章第二节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目录1.1.1元素周期表(1)1.1.2元素周期表(2)1.1.3元素周期表(3)1.2.1元素周期律(1)1.2.2元素周期律(2)1.2.3元素周期律(3)2.1.1化学能与热能2.2.1化学能与电能(1)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2.2.2化学能与电能(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2.3.1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1)2.3.2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2)3.1.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1)3.1.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3.2.1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3.2.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2)3.3.1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1)乙醇3.3.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乙酸3.4.1基本营养物质(1)3.4.2基本营养物质(2)4.1.1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 4.1.2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2)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学习目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预备知识】一、原子序数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基础知识】(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②周期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

[思考与交流]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归纳与整理]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石油的炼制 乙烯》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石油的炼制 乙烯》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石油的炼制乙烯》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鲁科版版《化学2》第三章第2节第1课时乙烯【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掌握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乙烯性质的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

而在讲授乙烯的性质时,又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在介绍性质之前,先从乙烯分子结构入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本节课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具有教育价值。

【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和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

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初步学习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前一节课,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为本节课不饱和烃的引入铺垫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乙烯的来源。

认识乙烯的结构特点。

认识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记住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深化学习具体物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反应条件决定产物的思想,领悟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结合加成反应强化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辩证认识。

通过乙烯性质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乙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教学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讨论、对比归纳、微课视频小结。

3.3摩擦力导学案 (2)

3.3摩擦力导学案 (2)

第三章第二节滑动摩擦力导学案【复习目标】1、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滑动摩擦因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2、能运用滑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学习从实验结果总结规律的方法。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摩擦的观察与思考,学习结果表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摩擦力的利与弊的过程中,领略自然界的和谐与奇妙,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提升。

【自主预习】课本结合金榜1号课程回顾:初中所学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VG一、滑动摩擦力1、两个的物体有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2)(3)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与它们的接触面.5、作用点: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知道,人在冰面上滑行比水泥地面上容易,在地板上推动大木箱滑行比推动小木块困难,这些都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关。

现在我们就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猜一猜: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生活中你有这方面的经验支持吗?猜想总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压力、接触面的面积、接触面的材料。

但猜想是否正确,还有待于实验的检验。

实验方法: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控制变量法)下面请同学们分别根据自己的猜想,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来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实验结论: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接触面的材料以及粗糙程度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与滑动摩擦力无关的因素: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速度的大小.(四)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定量关系前面我们讨论分析实验探究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只是定性的关系,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能不能探究定量关系呢?分组实验。

实验用的接触面材料为木块和毛巾(在木板上铺毛巾即可)等。

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①摩擦力只能是阻力吗?②滑动摩擦力与μ和N共同决定,N为正压力(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由平衡方程得到)和物理的运动状态、接触面的大小没有关系;③动摩擦因素μ反映了物体接触面的物理性质,它的数值与相互接触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状态、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必修一化学:第二章第2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导学案

必修一化学:第二章第2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导学案

【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学习目标••••••••••••••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自主学习••••••••••••••一、电离的有关知识1.电离与溶液的电性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即熔融状态)产生了能够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电离过程是不需要通电的,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带电量,电性(即“电荷守恒”),因此溶液不显电性。

2.电离与导电的关系溶质先发生电离,溶液才能够导电;溶液若能够导电,说明溶质发生了电离。

在能导电的溶液里,溶质是以的形式存在的,在不能导电的溶液里,溶质是以的形式存在的。

二、电解质1.电解质:在里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2.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三、电解质的电离1.概念:电解质在中或下离解成的过程。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需同时满足“质量守恒”与“电荷守恒”)酸的电离:如H2SO4===碱的电离:如Ca(OH)2===盐的电离:如NaCl===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如H2SO4、HNO3。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如NaOH、KOH。

(3)盐:电离时能生成和的化合物,如Na2CO3、NaCl。

[思考]NaHSO4溶于水时能电离出H+,NaHSO4属于酸吗?•合作探究••••••••••••••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同点均为化合物不同点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本质区别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自身不能发生电离所含物质类型酸:H2SO4、HCl、HNO3、H3PO4、H2CO3、CH3COOH碱:NaOH、Ca(OH)2、NH3•H2O、Fe(OH)3盐:NaCl、KNO3、NaHSO4、CaCO3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MgO水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CO、P2O5非酸性气态氢化物:NH3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CH4二、酸、碱、盐的溶解性1.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1)酸:无机化合物中,除硅酸(H2SiO3)不溶于水,大多数常见的酸均易溶于水。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2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导学案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推理分析掌握温度、浓度、压强(有气体参加)、催化剂等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能够通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

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馨提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应用。

【自主学习】旧知回顾:(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2)计算公式:v(B)=()c Bt∆∆=()n BV t∆•∆,单位:mol/(L·s)或mol/(L·min),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新知预习: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最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外界条件只起次要作用。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在因素主要有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光、超声波、磁场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3.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通过改变容器体积而使压强变化的情况:压强增大,浓度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相反,亦然。

情景导入: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速率是不相同的,那么同一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又怎样呢?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动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1.讨论: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金属颗粒大小相当)的铁、镁、铝、钠与足量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谁最快?为什么?【答案】相同条件下,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反应速率是镁> 铝>铁。

2.小结: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对客观上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外界条件的改变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酚[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苯酚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掌握苯酚的重要性质及其检验方法。

3.了解醇和酚结构的差别,能举例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酚苯酚1.分子组成与结构2.物理性质(1)纯净的苯酚是□06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易被空气氧化,呈粉红色。

(2)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2 g,当温度高于65 ℃时,能与水□07混溶,苯酚易溶于□08有机溶剂。

(3)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09酒精洗涤。

3.重要的化学性质(1)苯酚的弱酸性现象:①液体浑浊,②液体变澄清,③④液体变浑浊。

对应化学方程式为:(2)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可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3)显色反应遇Fe3+呈□15紫色,可用于□16检验苯酚的存在。

4.苯酚的用途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17酚醛树脂、染料、医药、农药等。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常温下苯酚为粉红色晶体。

()(2)实验时手指上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 ℃以上的热水清洗。

()(3)含有的官能团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乙醇和苯酚都能与Na、NaOH反应。

()(5)苯酚有毒,但其水溶液可用作消毒剂。

()答案(1)×(2)×(3)×(4)×(5)√2.下列物质属于酚类的是()答案 B解析无苯环,属于醇类;属于酚类;属于芳香醇;属于醚,酚类是—OH直接与苯环相连的一类有机物。

3.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金属钠,不能产生氢气的是()A.蒸馏水B.无水乙醇C.煤油D.苯酚溶液答案 C解析钠不与煤油反应,故少量的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4.A、B的结构简式如下:(1)A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IP专享]必修二---乙烯导学案

[VIP专享]必修二---乙烯导学案

不同于烷烃的性质?
推测: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写一写)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色的石油转化成为 等三千多种工业产品,所以又人把石油称为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到下表中: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920.30392.2c=1÷203m=2÷1202.52=3535=42314)c*5232m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50202.2.0285.4850.13*50+5c8*125*12m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5M÷5)0*3*0(31÷3110**5*+*÷414.m2371e=%7)8n08%.=s8.5=77.93cc60.mc*m4*m13,101w9.9o.k24mc-.cem5nm2csp2665m*9..03-4.50c60*5.pc3m85,9cm0.5g.i50mr0l-.p.s85p/6c50bc.0om7m.yp.cs6pc5m+;c0m..m7.ckm; 1+1k+12+1+k2234=1c+m1++4+4+2

乙烯1

乙烯1

石楼中学高一化学必修2导学案编号:020303主备人:苏彦审核人:备课组长:郑云虎教师评价: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班级:小组: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乙烯的结构。

2.掌握乙烯的加成反应。

【学法指导】1 依据学案通读教材66-69页,了解乙烯的结构特点和加成反应。

2.完成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再研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完成思维导图。

【自主预习】一、乙烯根据教材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填表:分子中含有的烃类叫做烯烃,是最简单的烯烃。

1、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结构式为,电子式为,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2、分子构型:乙烯是________形分子,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C=C键与C-H键、C-H与C-H键之间的夹角均约为120°。

3、结构特点: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不稳定。

4、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是一种色、味的,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5、乙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燃烧:乙烯燃烧时,火焰并伴有,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质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能将乙烯。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键或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乙烯与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乙烯与溴水的反应方程式:乙烯与水在加压、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方程式:乙烯分子之间相互加成可以得到聚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乙烯的用途:【合作探究】【问题1】乙烯燃烧时有黑烟产生,而甲烷燃烧时无黑烟产生,其原因是什么?【问题2】如果要制取并收集乙烯,应该采取何种收集方法?【问题3】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或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都可以制成CH3CH2Cl若要制得纯净的CH3CH2Cl,应该选用哪种方法?【我的疑惑】【思维导图】【自测反馈】1.某实验室需要少量的一氯乙烷,下列制取方法中所得产物含量最高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氯气的光照反应 B.乙烯与氯气的加成反应C.乙烯与氢气和氯气混合反应 D.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反应2.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与溴水反应的产物是 ( )3.实验室制取少量的乙烯时,常利用乙醇和浓硫酸快速加热到170℃来制取。

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第1课时乙烯 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第1课时乙烯 含答案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乙烯[学习目标定位] 1.会写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知道乙烯的结构特点,了解烯烃的概念。

2.知道乙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3.知道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会写乙烯与H2、HCl、Cl2、H2O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石蜡油分解产物的实验探究1.按表中实验操作要求,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B中溶液紫红色褪去C中溶液红棕色褪去D处点燃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实验结论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上述实验结果显示,石蜡油(烷烃)分解产物中有不同于烷烃的物质产生,即烯烃。

2.请说明上述实验石蜡油(烷烃)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烯烃可以归纳总结1.不饱和烃与烯烃2.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它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从石油中可以获得大量乙烯,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水平的标志;它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1.下列物质属于不饱和烃的是()A. B.C.CH2===CH—CH3D.C8H18答案 C二乙烯的分子结构按要求填空归纳总结2.关于乙烯分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B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C .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 .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答案 D三 乙烯的化学性质1.乙烯的氧化反应 (1)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2)写出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什么甲烷燃烧没有黑烟,而乙烯燃烧有较浓的黑烟? 答案 C 2H 4+3O 2――→点燃2CO 2+2H 2O ,乙烯燃烧时有较浓的黑烟是因为乙烯分子里含碳量(85.7%)比较大,未完全燃烧,产生碳的小颗粒造成的。

(3)乙烯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可以使生果实尽快成熟,但是用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与果实或花朵放在一起,可以延长果实或花朵的成熟期,达到保鲜的目的。

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三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氧化数的计算方法;3. 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法;4. 能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 氧化数及氧化数计算方法;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法及实例;4.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理解和应用;2. 氧化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法及实例。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生动示范相结合;2. 学生分组讨论与合作实验相结合;3. 视频教学与互动问答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引发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兴趣。

2.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 讲解氧化数及氧化数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氧化数的计算。

4. 演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法及实例,让学生理解平衡反应的重要性。

5. 学生分组讨论,并结合实验,探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6. 总结归纳,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和材料;2. 录播课件及视频教学资源;3. 相关化学应用案例和实例。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和习题;2. 总结氧化数计算方法;3. 搜集生活和工业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案例,并进行分析。

八、教学反思本章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需要结合生活和实际应用进行教学,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共49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学生用书》目录(云溪一中·内部资料)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2)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7)第三节化学键 (12)本章测评 (16)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6)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18)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20)本章测评 (2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22)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26)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31)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34)本章测评 (38)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38)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41)本章测评 (45)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基础认知1.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在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____________将元素按照由小到大顺序排列而制得。

2.按照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在元素周期表中,把_______________的元素,按_____________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周期表的有关知识(一) (填入相关内容)周期表的有关知识(二)(填入相关内容)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4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5.卤族元素的相关知识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比较完成下列变化的方程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钾投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锂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钠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气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导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导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导学案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节: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导学目标:了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研究内容
1. 元素的定义和特征
2. 化合物的定义和特征
3. 混合物的定义和特征
4.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之间的区别
研究要点
- 元素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构成的纯物质,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各组成部分在物理性质上保持原有特征。

研究扩展
通过实例分析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第二节:物质的微粒性
导学目标:认识物质的微粒结构和微观行为
研究内容
1. 物质的微粒结构: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2.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3. 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4. 物质的微观行为:热运动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要点
-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具有质量和体积。

-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共价键相连而形成的微粒,可以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或不同元素的原子。

- 物质的微观行为受热运动和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研究扩展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质微粒的热运动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现象,深化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

*以上内容仅为导学,详情以课堂教学为准。

*。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目录期表 1期表 2期表 3期律(1)期律(2)期律(3)与热能与电能(1)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与电能(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应速率与限度(1)应速率与限度(2)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1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1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2两种常见的有机物(1)乙醇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乙酸养物质(1)养物质(2)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2)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1【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预备知识】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短周期 1 H―He 2 Li―Ne3 Na―Ar 长周期4 K―Kr 5Rb―Xe 6 Cs―Rn 不完全周期7 Fr―112号[归纳与整理]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 B.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2.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A.B.C.D.3.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0族主族副族第族A.B.C.D.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推知该原子的周期序数B.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原子的周期序数,前20号元素中,阳离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原子的周期序数减去1,阴离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原子的周期序数C.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就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D.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还不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5.有 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 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a b;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c>d,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是A.a>b>c>d B.b>a>d>cC.c>b>a>d D.b>a>c>d6.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A、B、C 三元素应分别为A.C、Al、P B.O、P、ClC.N、Si、S D.F、S、Ar7.下列各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8.已知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所示第七周期填满,元素种类为32 :周期序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元素种类数 2 8 818 18 32 32 分析元素周期序数和元素种类数的关系,然后预测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A.18 B.32 C.50 D.64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9.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元素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

第三章 第二节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导学案

第三章 第二节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导学案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教学设计第二节金属材料第一课时铁合金铝和铝合金教学思路问题线活动线任务类型关键能力培养指向核心素养培养意图生活中的眼镜介绍,1.你希望你的眼镜架有什么性能?学生思考并回答。

观察体验证据推理。

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各种证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文献查询)进行推理的能力和意识。

1.眼镜架选什么材料更好?2.合金为什么比纯金属更坚硬?驱动学生思考它们微观结构的差异。

学生结合铁、铝等金属性能思考回答。

观察体验证据推理。

观察微观认知模型。

化学方法和分析能力。

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培养。

从眼镜架材料看人类对材料的认识、改造和使用问题2:你认为哪种材料更适合作为眼镜架?问题1:你希望你的眼镜架有什么性能?问题3:阅读教材,小组讨论选择适宜作眼镜架的材料?问题4:铝合金为何耐腐蚀?能否耐强酸、强碱腐蚀?问题5:了解还有哪些新型合金?问题6:设想未来的眼镜架还可能使用哪些材料?从眼镜架材料看人类对材料的认识、改造和使用第三章第二节金属材料【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中常见合金的认识经验,阅读教材中合金的结构介绍,了解合金的概念,并能联系纯金属和合金的微观结构解释二者性能的差异。

2.以铁合金为例,能从元素组成上对合金进行分类,并认识不同类型金属材料组成、性能与应用的联系,强化结构决定性能、性能决定用途的观念。

3.了解储氢合金、钛合金等新型合金,感受化学科学对创造更多新材料以满足人类生活需要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活动一:自主学习展示1.合金的概念和特性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熔合而成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性的物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

性能硬度硬度一般____________它的纯金属成分熔点熔点一般_______________它的成分金属与纯金属材料相比,合金具有优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合金的形成条件形成条件合金是金属在_________状态时相互混合形成的,熔化时的温度需达到成分金属中熔点_____________的金属的熔点,但又不能高__________成分金属中沸点__________的金属的沸点。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导学案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导学案

化学2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乙酸)导学案绥化市海伦市第六中学编写人:刘贺梅【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认识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化学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学习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学习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利用乙醇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分析乙酸的结构,从而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

【知识链接】:1.乙酸的分子式、结构简式。

2.乙醇的化学性质。

【课前活动】:查阅有关乙酸的资料1.酿醋的历史。

2.酒是陈的香。

3.醋的用途。

【学习过程】:情境导入:醋的历史及醋能否解酒。

一.乙酸物理性质:观察乙酸(颜色、状态、气味)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气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沸点:117.9℃(低,易挥发)熔点:16.6℃当温度低于熔点时乙酸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二.乙酸的组成和结构:(结合乙酸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组成元素: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三.乙酸的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CH3COOH 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写出乙酸分别与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乙酸的酯化反应:2mL乙酸2mL乙酸浓硫酸、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注意事项:浓硫酸的作用:碳酸钠溶液的作用:(1)(2)(3)乙酸与乙醇反应方程式:酯化反应的概念: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液体,有水果香味,沸点77.06o C 。

微溶于水,难溶于饱和无机盐溶液,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酯的用途:总结:乙酸官能团及羧酸性质【知识应用】:1、烧开水的壶和盛放开水的暖瓶,使用一段时间会结上一层水垢(其中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少量醋(最好是醋精),就可以除去水垢,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2、一般食品和饮料,超过保质期就会变质,而粮食酿造的酒却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更醇香?其原因可能是什么?【巩固练习】:请写出乳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CH3 CH(OH)COOH【达标检测】:(A级)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和乙醇有一种能消耗完(B级)2.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A)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B)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浓硫酸可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C级)3.在实验室制得1 mL乙酸乙酯后,沿器壁加入0.5 mL紫色石蕊试液,这时紫色石蕊溶液将存在于饱和Na2CO3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

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硫的转化 第1课时 硫与二氧化硫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硫的转化 第1课时 硫与二氧化硫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2节硫的转化第1课时硫与二氧化硫核心素养发展重点学业要求能针对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探究问题,提出有依据的假设,选取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

1.能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规律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S、SO2的性质及其转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S、SO2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说明S、SO2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

自然界中的硫1.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01海洋、大气、地壳中及动植物体内。

2.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3.硫的物理性质同素异形体俗名颜色状态溶解性熔沸点10正交硫和单斜硫硫黄11黄色或淡黄色12固体13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较14低(1)氧化性硫与铁、铜、钠、汞、氢气等物质反应时表现其15氧化性。

如:Fe +S=====△16FeS 。

(2)还原性硫与氧气等物质反应时表现其还原性。

S +O 2=====点燃17SO 2。

5.硫黄的用途硫黄主要用于制造18硫酸、化肥、火柴及杀虫剂等。

二氧化硫(SO 2)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为01无色、02有刺激性气味的03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液化(沸点为-10 ℃),04易溶于水。

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

2.化学性质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②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还原性:2SO 2+O 2催化剂△2SO 3 SO 2+X 2+2H 2O===09H 2SO 4+2HX(X =Cl 、Br 、I)5SO 2+2MnO -4+2H 2O===105SO 2-4+2Mn 2++4H +SO 2+2Fe 3++2H 2O===11SO 2-4+2Fe 2++4H +氧化性:SO 2的氧化性较弱,只有在存在较强还原剂(如H 2S)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氧化性。

SO 2+2H 2S===123S↓+2H 2O ③漂白性SO 2具有漂白性,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

新的导学案99999

新的导学案99999
(2)结构:由层膜、类囊体和三部分构成。类囊体膜上有进
行必需的和酶。基质中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
酶,还有少量的。
(3)功能:进行作用。
2、合作探究
1.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
叶绿体
简图
分布
结构不同
内膜
基质
成分
功能
2.把初中所学的光合作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线粒体和叶绿体功能角度分析,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是怎样进行能量转化的?
2.细胞器
线粒体——细胞的“动力车间”
(外有层膜,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嵴的周围充
满液态的,在内膜上和基质中有许多的酶,在线粒
体内还含有少量。
(3)功能:是进行和形成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叶绿体——“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1)分布:绿色植物绿色部分。
第一次评阅人:时间:
1、自主预习
㈠引桥知识
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其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走进一个工厂,你会发现里面有许多车间和部门,如毛坯车间、加工车间、包装车间…...,还有为这些车间提供材料运输、能源供应和指挥调度的部门,这些部门按一定的流程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生产任务,常言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细胞虽小,但里面存在各种细胞器。
三、拓展训练
1.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组成B.含多种酶
C.能进行多种化学反应D.含有少量的DNA
2.在细胞中都存在的能量转换器是()
A细胞膜B线粒体、叶绿体C.线粒体D.叶绿体
4、师生总结:
5、雕刻生活:
课外制作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模型(建议使用胡萝卜、南瓜、圆饼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甲烷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乙烯的含碳量高
3.某实验室需要少量的一氯乙烷,下列制取方法中比较好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氯气的光照反应
B.乙烯与氯气的加成反应
C.乙烯与氢气和氯气混合反应
D.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反应
4.(多选)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5.盛溴水的锥形瓶中缓慢地通入乙烯后,质量增加了7 g,则生成的1,2一二溴乙烷的质量是( )
⑵了解苯的重要用途
【基础知识】
1、苯的物理性质:
色、气味液体,密度比水,溶于水,毒,是一种重要溶剂,
沸点:80.1℃易挥发,熔点:5.5℃,若用冷却,可凝结成色体
2、苯分子的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凯库勒式)
3、苯的化学性质:
苯与液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溴苯是一种色状液体,密度比水,溶于水
A、环丙烷B、环丁烷C、乙烯D、丙烷
10.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A.CH3CH3B.CH3CHCl2C.CH3CH2OH D.CH3CH2Br
11.一种气态烷烃和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克,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相同状况下密度的12.5倍,
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总质量增加了8.4克,组成该混合气体的成分可能是()



乙烷(乙烯)
苯(甲苯)
溴苯(溴)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②苯与硝酸的反应:反应方程式:
硝基苯是一种色状液体,有气味,毒,密度比水,溶于水。
⑶苯的加成反应
在镍催化下,与氢气加成:
反应方程式:
【自主探究】
通过实验事实的验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式。提出问题:苯分子结构是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吗?
(1)提出假设:从苯的分子式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一定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褪色。
乙烯与氯化氢反应方程式
乙烯与溴水的反应方程式
乙烯与水在加压、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方程式
4、乙烯的用途:乙烯是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础原料,其产量是,它主要用于制取酒精、橡胶、塑料等,并能作为植物生长剂和水果的剂等。
【自主探究】点燃乙烯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请解释为何有黑烟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证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乙烷和乙烯B.甲烷和丙烯C.甲烷和乙烯D.丙烷和丙烯
12.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上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
13.实验室制取少量的乙烯时,常利用乙醇和浓硫酸快速加热到170℃来制取。
此实验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反应生成SO2、C02、水蒸气和炭黑。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课时)主编:高香苹
【学习目标】
1解苯的结构掌握苯的取代反应
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试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乙烯B.苯C.酒精D.氢氧化钠溶液
10.与乙烯相比较,苯具有的独特的性质是( 0
A.难氧化,易加成,难取代B.难氧化,难加成,易取代
C.易氧化,难加成,易取代D.易氧化,难加成,难取代
11.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苯
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A.①②③④②B.②④②③①
C.④②③①②D.②④①②③
3.只用水和必要的实验仪器就能鉴别的是( )
A.苯和汽油B.苯和四氯化碳C.乙烯和乙烷D.苯和己烷
4.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相间交替的事实是( )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环中碳碳键均相同③邻二甲苯只有一种④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⑤苯的邻位二氯代物只有一种⑥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5.甲烷、乙烯、苯、甲苯四种有机物中具有下列性质的是
(1)不能与溴水反应,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
(2)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纯溴反应,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
(3)见光能跟氯气反应,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
(4)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加水生成酒精的是___________。
【夯实基础训练】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 )
A.甲烷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乙醇的产量D.硫酸的产量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可推测含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通式为CnH2n
C.从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一二溴乙烷可知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发生断裂
【夯实基础训练】
1.苯的结构式可用 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2.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10%NaOH溶液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C.只用NaOH溶液D.用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
8.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溴苯中含有溴单质,可用NaOH溶液洗涤,再经分液而除去
B.制硝基苯时,在浓硫酸中加入浓硝酸后,立即加苯混合,进行振荡
C.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加几滴苯,用力振荡,紫红色褪去
D.在液体苯中通氢气可制得环己烷
9.把下列试剂加入(或通入)溴水中,能与其反应而褪色的是()
A.94 gB.14 gC.47 gD.7 g
6.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与溴水反应的产物是( )
7、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和乙烷分子中的碳碳单键相比较,双键的键能大,键长长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
能力提升测试:
8、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与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以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 )
A.通过足量的NaOH(aq)B.通过足量的溴水
C.在Ni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H2D.通过足量的酸性KMnO4(aq)
9.与丙烯具有相同的含碳量,而与丙烯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④⑥
能力提升测试
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 )
A.甲烷B.乙烷C.苯D.乙烯
7.已知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其紫色褪去,但与溴水不反应,现有己烯(液态、性质类似于乙烯)、苯、甲苯三份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有酸性KMnO4溶液、溴水和NaOH溶液三份试剂,能将三份无色液体鉴别开来的是A.只用酸性KMnO4溶液B.只用溴水
(2)实验验证:①苯不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褪色。②经科学测定,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___________(填“完全相同”或“不相同”);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__________________上。
(3)结论: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中的双键跟烯烃双键________________,苯的性质没有表现出不饱和性,结构稳定,说明苯分子________________(填“同于”或“不同于”)一般的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
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静置,分液
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12.已知甲苯( )苯环上的二氯取代物有六种,则甲苯苯环上的三氯取代物有____种。
13.下表甲栏是要提纯的物质,括号内是混有的杂质,请在乙栏内填写应使用的试剂,在丙栏内填写应使用的操作方法,以完成有关物质的提纯。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主编:高香苹
【学习目标】
①解乙烯的结构
②掌握乙烯的加成反应
【基础知识】
根据教材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填表:
实验
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