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 第一章复习学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教案(高一年新课程)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教案(高一年新课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要求。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电脑的认识,了解他们的水平、基础。
3.举例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新特点。
4.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的一些特征。
5.与学生一起体验信息交流。
二、教材内容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1节,从内容上讲,包括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
前者是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
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开篇章节,不能停留在概念的讲解和理论分析上,而是要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着手,体会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从而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方法与策略1.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社会与信息特征;2.开放地授课,根据教材又不局限教材,在概念、原则方面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师:从今天开始,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先简单介绍一下课程情况。
我们本学期用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共一册,是必修课程,共用36课时来完成。
我们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从我们的日常事务工作的需求出发,按照事务完成的流程引领同学们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并把动手实践的广阔空间留给同学们,让大家在探索、应用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原则与技术。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的不同,我们现在先进行以下几个讨论。
第二环节:大家谈经历。
师:进入本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习、运用电脑的经历,同时也锻炼一下大家的口才和勇气。
大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先思考片刻。
(板书)(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觉得玩游戏感觉如何?是否影响到你的其他课的学习了?(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师:谁自告奋勇,请举手示意!如果不举手,我可就随机邀请了啊!女生a: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玩电脑,我在家用宽带上网,不爱玩游戏,偶尔上网聊聊天。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教案高中信息技术复习教案篇一: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教案信息会考复习课——第一册第1、2课时总第1、2课时执教时间:课题:信息技术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第一章知识要点,强化练习巩固。
教学重点:详见以下考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理论上机连上)教学过程:学生活动:练习,上机测试教师活动:讲解、点评、单独辅导教学过程:【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考点解析】1 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
2 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
能够根据具体的信息,能判断出其体现了信息的哪个或哪些特征。
3信息技术的历史。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①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③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⑤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要求理解每次信息技术革命。
4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向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大众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①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技术支持: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②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③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5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
【学生练习】信息技术模拟练习第一套(上机)【教师讲解】练习要点知识附第一套练习答案:【考点】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和特征【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一、二节【考点解析】1 信息加工含义及目的(P40)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断、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使收到的信息满足我们的需要。
信息加工的目的:发掘信息价值,方便用户的使用。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教案第一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教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基本概念一、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自动、快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1.电子管阶段(1946-1955)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晶体管阶段(1955-1964)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64-1971)4.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71-现在)三、计算机的分类1.按性能分类: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2.按使用方法分类: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网络计算机3.按职务分类:工作站(两种意义),服务器,主机四、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天气预报、地震分析、导弹拦截等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数据库、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3.计算机控制(实时控制)飞行控制、加工控制、VCD播放控制等 4.辅助工程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教学(CAI)、辅助测试(CAT)等 5.嵌入式应用6.人工智能(AI)第二节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一、硬件和软件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实际物理装置集合软件为了运行、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和文挡的总称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简单了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1、CPU 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功能是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运行存储器中的程序。
2、存储器存储数据和程序,相当于计算机中的记忆细胞。
3、I/O设备计算机和外界进行交互的设备。
4、总线CPU和内存及I/O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信号线。
(1)数据线CPU与内存和I/O设备间传输数据(2)地址线用来确定存储单元的地址(3)控制线用来控制外设的动作,比如读、写和时钟信号等第三节计算机软件基础一、操作系统定义:是自动管理计算机中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一组大型程序1.目的:(1)使系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增强计算机处理能力(2)为用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分类:(1)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如:DOS(2)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如:WINDOWS(3)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如: UNIX、LINUX(4)网络操作系统如:Netware, Windows NT ,LINUX 3.三大功能:(1)硬件管理CPU管理、存储器管理、I/O设备管理(2)软件资源管理程序和数据管理(3)组织协调计算机运行控制用户的作业排序及运行、作业及外设等的调度、主机与外设的并行操作等等二、程序设计和语言定义把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目的程序的软件1.翻译方式编译、解释。
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教案
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教案一、第一章:信息处理1.1 复习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3)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1.2 教学目标:(1)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输入、编辑、格式化文本等。
(2) 掌握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格式化表格等。
(3) 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设计演示文稿等。
1.3 教学方法:(1) 通过案例演示和操作练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通过案例演示和操作练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3) 通过案例演示和操作练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第二章:网络应用2.1 复习内容:(1) 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 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3)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2.2 教学目标:(1) 掌握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打开网页、收藏网页、设置主页等。
(2) 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发送邮件、接收邮件、管理邮件等。
(3) 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如关键词搜索、高级搜索、使用分类导航等。
2.3 教学方法:(1)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三、第三章:数据管理3.1 复习内容:(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2) 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3) 数据库查询的基本操作3.2 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2) 掌握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如创建表、编辑表、删除表等。
(3) 掌握数据库查询的基本操作,如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等。
3.3 教学方法:(1) 通过案例演示和操作练习,让学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掌握基本操作。
(2) 通过案例演示和操作练习,让学生掌握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
高二信息技术(必修)第一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包含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3、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二、学习重难点:1、信息的一般特征。
2、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发展趋势。
三、复习提纲:四、考试要点:1、人类生存的三大基本条件:物质、能量和信息2、信息技术不等同于计算机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
3、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虚拟实验);语音技术(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智能代理技术(电子商务、office助手、专家系统)4、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
(这意味着同等价位的微处理器的速度会变得越来越快,同等速度的微处理器会变得越来越便宜;被誉为“IT业第一定律”)5、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⑴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①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地球村,不同国家、民族间的交流与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对科技进步的影响(促进科技进步,加快产业变革,新能源开发、生物工程、新兴学科、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对个人的影响(给人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改变了工作和生活方式,新兴行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促使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⑵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黑客、计算机病毒、网络陷阱等)④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症、网络孤独症;电脑症如颈椎、视力、鼠标手等生理疾病五、典型题解析1、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定义,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例题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A.知识、经济、能源 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 D.物质、材料、通信例题2: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传递性② 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⑤真伪性⑥载体依附性及可处理性。
2019年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学案.doc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研究目标:
-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掌握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 熟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研究内容:
1. 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作用
2. 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 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
3.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本知识
-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
-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应用
研究方法:
-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并做好笔记
- 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 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计算机操作实践等
课堂活动安排: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教师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并结合实例讲解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3.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并就其中的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
4.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操作实践,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总结与展示:学生小结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课后作业:
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整理笔记。
2. 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信息技术的最新应用案例,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3. 完成教材配套练题,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资料:
- 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全册教材。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全套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性,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信息的定义、特性,信息技术的种类和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讲授、历史资料分析、预测未来。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2.1 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主机的结构,外设的种类。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讲解、小组讨论。
2.2 计算机软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认识常见的计算机软件类型。
教学内容:软件的定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分类,软件的获取和安装。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第三章:操作系统3.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常见的操作系统。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作用、功能,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3.2 窗口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学会窗口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文件管理、应用程序的使用。
教学内容:窗口操作系统的启动、退出,桌面环境的使用,文件和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小组练习。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基础4.1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应用,认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拓扑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教学目标:学会使用互联网,掌握浏览网页、搜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使用方法,浏览器的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小组练习。
信息技术复习教案
信息技术复习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计算机概述复习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1.2 操作系统简介复习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了解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2.1 计算机网络概述复习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了解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协议。
2.2 Internet基础复习Internet的概念、发展历史和组成。
了解Internet的基本服务和应用。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3.1 文字处理基本操作复习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学会编辑、排版和打印文档。
3.2 高级文字处理技巧复习表格、图表、图片等高级元素的使用。
学会使用快捷键和模板。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4.1 电子表格基本操作复习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学会创建、编辑和格式化表格。
4.2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复习数据排序、筛选和公式计算。
学会使用图表和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分析。
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5.1 演示文稿基本操作复习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学会创建、编辑和播放演示文稿。
5.2 设计与展示技巧复习幻灯片的设计原则和素材使用。
学会动画和过渡效果的设置。
第六章:数据库基础6.1 数据库概述复习数据库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6.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复习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
学会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查询和管理。
第七章:多媒体应用7.1 多媒体概述复习多媒体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组成部分。
7.2 多媒体制作与处理复习多媒体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学会编辑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第八章:计算机编程基础8.1 编程语言概述复习编程语言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了解常见的编程语言及其应用场景。
8.2 编程基本概念与语法复习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等编程基本概念。
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代码。
第九章:信息安全与伦理9.1 信息安全概述复习信息安全的概念、目标和威胁因素。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案(教科版必修)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案内容标准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学习要求1.信息及信息的特征·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能结合典型事例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2.信息技术及其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描述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
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关知识点(一) 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2、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普遍性、不完全性、无限性、传递性、可压缩性(对信息特征相关事例的分析此为重点和难点)3、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字节( Byte ) 1Byte=8bit(二) 信息技术与社会1、信息技术的定义: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又称为“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的相关技术2、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语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创造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3、神奇的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VR)、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中国的超级计算机例: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如,电子宠物等语音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到文字的转换)和语音合成(文字到语音的转换) 智能代理技术:Office小助手、搜索引擎中的“蜘蛛”程序4、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标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部分复习
4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标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因特网 是基于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al/Internet Protocal))
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规范 :
保护个人隐私的主要方法: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对 敏感的数据发送要加密、及时清除在网络上交流信息的记录、 在网络上谨防泄露个人资料等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的“五要”、“五不”
大丰市南阳中学 信息组
13
大丰市南阳中学 信息组
4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主题二:信息获取
大丰市南阳中学 信息组
相关知识点: 一、信息的获取过程 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直接获取信息(相对而言,获得的信息最可靠):如,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会 劳动、参与科学实验;参观活动 间接获取信息,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 电子读物
大丰市南阳中学 信息组
9
信息集成 :
㈠、基于页面的工具 Frontpage Dreamweaver ㈡、基于图标的工具 Authorware 方正奥思 ㈢、基于时间的工具 Flash Director
大丰市南阳中学 信息组
10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主题四:信息资源管理
常用信息资源管理 :
大丰市南阳中学 信息组
7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主题三:信息加工与表达
图像信息的加工 :
图像分为点阵图(也称为位图)和向量图(也称为矢量图),二者比较: ①点阵图像变大后不清晰,而矢量图像变大后仍很清晰
高二信息技术复习课教案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高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教案李金荣复习内容:word文档编辑复习重点:用WORD打开文档。
首先对WORD的一些基本功能进行必要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并归纳这些操作方法。
1、演示WORD的文档编辑的基本操作2、字体设置:基本上在编辑栏中可完成操作,包括字体字号颜色,大小、颜色、对齐方式,倾钭加粗加下划线等底纹“淡蓝色”3、段落设置:行距,(左缩进,右缩进,首行缩进,悬挂缩进) 四种缩进,分栏,首字下沉。
4、段落操作:拆分段落,删除段落,合并段落,交换两段落操作5、页面设置:纸型、页边距,装顶边6、查找替换的操作、首字下沉。
插入页码。
页眉与页脚。
7、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和图片、设置大小,环绕方式,图片位置设置等8、页面设置:纸型、页边距。
9、文档的显示比例。
11、制表。
12、绘制图形。
复习方法:教师重点讲解、示范,主要是学生独立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发现学生操作中易发生错误的地方并及时提醒与纠正。
通过大量、全面的练习,让学生达到通过考试的熟练程度。
复习时间:2课时复习材料:1、自编word文档编辑题目(用于教师重点讲解)。
2、09单机练习中WORD操作专题复习,每课练习4个大题学生练习情况反馈:记录学生练习成绩,通过分析学生练习成绩,判断哪些知识与操作要加强,从而在下节课中重点强调、反复练习。
通过做WORD练习(一)WORD 练习(二),看学生成绩记录情况,可以不用再做太多,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复习内容:excel电子表格复习重点:1、表格中的字体、字号、颜色设置。
2、合并单元格、并单元格格式设置:(对齐方式、数字类型、边框设置)。
3、行高与列宽的设置。
4、计算(用公式计算、用函数计算、快速查看)。
5、条件格式的操作。
6、数据排序与数据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
7、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柱状图、折线图、饼图)表达。
8、用excel打开txt文档将txt文档导入到excel工作薄中进行编辑。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案(教科版必修)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要求。
2.了解班级特点与学生的水平基础。
3.举例与学生一切讨论信息时代的新特点。
4.与学生一起讨论体验信息的一些特征及感受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5.与学生一起体验信息交流。
二、教材分析及处理:《信息与信息技术》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内容,相对其他章节具有一定独立性。
是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总结和提升。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要概括信息特征,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最近的两次信息技术革命,学生是有体会的,可以请同学们自己畅谈,面对遥远陌生的信息技术我们以游戏的方式来获得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阅读结合自身实际体会,不难理解;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即使作为本节课重点也不一定收效很大,重在渗透于我们平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
三、学生分析对于学习课程增多、学习任务加大的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很是向往,一方面网络教室相对轻松宽松的环境,一方面学生的兴趣,对于兼学习娱乐多方面功能一体的计算机,学生还是相当的钟爱的。
加上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制力、自我定位能力增强,有极强的独立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聊天摸底3’师:在开始本节课之前我想先和同学们聊聊,因为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课,有的学生喜欢静静地听,思索,有的喜欢有选择地听,自己多看书,有的喜欢自己摸索。
我不知道我们班属于哪种情况?老师希望能够根据同学们的学习风格来设计接下来的课程学习。
师:大家在这之前接触过电脑吗?一般都在哪里上网?有网友吗?平常应用电脑最多的是用来干什么?除了这以外,在你的一生中大家来规划一下,你觉得自己将来会频繁用电脑来干哪些事?哪些是对你来说非常愉快且非常有意义的事?生:……师:好,大家都谈的非常不错,尤其大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希望大家都能够利用电脑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不会用电脑来处理庞大的信息看来是不行的。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整理教案
➢ 电子数据交换 ➢ 电子商务
在线服务
➢ 远程教育 ➢ 校园网 ➢ 金融服务与管理
讨论:
结合日常生活、学习体验,谈谈你对计算机网 络的看法。计算机网络有哪些特点?它有什么 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观点出发,人们把计算 机网络定义为“以计算机之间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 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并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 统”。
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 Server、Linux、Unix)
网络软件协议软件(如TCP / IP、IPX / SPX)
应用软件(如IE、数据库应用系统等)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网络的覆盖区域网络可分为: 1.局域网(LAN) 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小到一个办公室,大到 一个校园、厂区、工业园区,最大不超过 10km。 2.城域网(MAN)
城域网的覆盖范围就是城市区域, 最大不超过100km。
3.广域网(WAN) 广域网一般跨度超过100km,可以跨城市
跨区域,甚至跨国家。
因特网的示意图
1.2 不同的链接策略
一、根据需求选择网络
在对等网中,所有计算机都处于更加平等的地 位,一台计算机既可以向其他计算机提供相应 的文件和打印共享服务,又可以作为客户机去 访问其他计算机提供的共享资源。
地面站之间的直视线路 微波传送塔
地球
三、网络中的链接设备
1.中继器 2集线器 3.交换机 4.路由器
集线器
集线器(HUB)上每一个端口可以链接一台计 算机,局域网中的计算机通过它来交换信息。 它通常被用做局域网的链接设备,作为局域网 的中心链接点。
集线器是一种共享传输介质的设备,所有传到 集线的数据均被广播到所有端口。选用集线器 作为连接设备是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比较经济 的方案。
高二信息技术基础复习学案关键词信...
高二信息技术基础复习学案关键词: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社会(1) 课程标准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意识 ,认识网络规范和有关道德伦理的基本内涵,抵制不良信息。
知识梳理:1、信息的含义(课本第2、3页)2.信息的作用(课本第3、4、5页)3.信息的特征(课本第5、6页)4.信息编码信息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可以用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通常人们把用来表示信息符号的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①二进制代码的特征计算机采用二进制代码可以方便地存储、处理和传送信息,二进制计数系统的特点是:A.有两个基本数码:0,1,B.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C.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②字符编码(课本第32页)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字符编码是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该编码使用7位二进制,可以提供128个编码位置,计算机存储器在存放ASCII码时,占用一个字节8位二进制其中最左边的位用“0”填充。
例如:字母“t”的ASCII码为116,也就是1110100B 在计算机中存储为01110100③汉字编码(课本第32页)汉字与西文字符一样,也是一种字符,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为进行信息交换,各汉字使用地区都制订了一系列汉字字符集标准。
如果超出了输入法所支持的字符集,就不能录入计算机。
如果没有相应字体的支持,则显示为黑框、方框或空白。
如果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不支持该字符集,则显示为问号一个或两个。
在网页上亦存在同样的情况。
⑤多媒体信息编码A.声音数字化(课本第34页)基本方法是“采样”和“量化”,通过“采样”、“量化”可以实现声音模拟量的数字化。
数字化声音的质量取决于采样频率和量化分级的细密程度,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但它的数据量会越大。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第一章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设计1.2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标准】●了解信息技术在科研协同创新中的应用。
●了解信息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听说过对撞机、超级天眼、神舟十一号和嫦娥四号等,但是不明白这些国之重器与信息技术有什么关系,所以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结合各种事实材料进行指导,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科研协同创新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在科研协同创新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教学方法】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及图片、视频、网络等学习资源,创设相应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通过项目学习活动,在分组协作、合作探究中开展学习。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2认识信息社会【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阅读教科书和教师讲解,了解信息社会的由来以及信息社会的内涵与概念。
●通过材料分析、参与体验、案例分享,理解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思考、分析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感受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和影响。
【学情分析】经过上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信息技术及应用有了较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对社会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感受深刻,对“信息社会”的内涵有所了解,但对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则基本没有基础。
此外,学生对“智能化教学大楼”项目已经有了较深入的思考,对教室、教师准备室、楼道等具备的功能、所需的信息技术设施、设施的安装位置及作用等进行了初步规划与设计,但方案大都不够完善,需要在本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
【教学重难点】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本节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材料阅读、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二节教案(高一年新课程)
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二节教案(高一年新程)一、设计意图1.信息技术迅速开展和不断更新,引发了社会各个范畴的深刻变化,信息文化成了群众参与和关注的社会要素,信息素养成了衡量每个人综合本质的重要局部。
2.对应标〔四〕信息技术与社会〔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开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提升对信息技术影响及其价值的认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
?二、内容分析教学方针分析:了解信息技术,感触感染由于信息技术的开展应用从而引发本身身边的变化和影响,同时通过寻本溯源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激发对信息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向往。
教材内容分析:1.信息技术的开展历程,主要讨论信息技术开展的五个阶段及各阶段的重要符号;2.针对信息技术的三风雅面的开展,分别举例说明;3.信息技术的开展展望,举例说明。
三、学生情况分析1.高一新生,对信息技术有必然的了解;2.具备了必然计算机操作能力,会上网。
四、教学资源分析1教师廉价的,程网站;2提供必要的网络资源。
五、策略设计1.教学方式设计:问题导入,教师启发;自主探究,分组讨论。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导入信息技术是开展的,信息技术的开展历程提问:信息技术的开展过程中有哪些重大发现?〔启发学生回忆〕探究信息技术开展的三个主要方面:●信息技术的采集技术不断开展●信息技术的传递技术不断开展●信息技术的处理技术不断开展〔分组网络探究,学生知识的迁移〕探讨计算机技术的开展:从微电子技术的开展,从应用规模上的开展,引导学生回忆探讨计算机的开展。
讲解信息技术展望:●虚拟现实技术●信息技术的开展带来的问题练习思考并选择写设计主题敷陈,让学生从知识进展创新认知。
3.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和学生上机操作放置等。
多媒体网络机房、廉价、教学程网上提供的学案;学生事先分好小组,便于小组内探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网络程资源进展自主学习,学生探究时教师注意巡回指导。
六、教学实录环节内容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察学生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导入信息技术是开展的讲述:信息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一局部,从产生到现在,不断开展到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水平,并将永远不断向前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复习学案[复习目标]
1.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熟练判断。
2.熟知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3.了解信息技术的影响和迎来的挑战。
[知识梳理]
【达标训练】一、选择题
1.小江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称他被中央电视台‘非常6+1’节目组抽为幸运用户,获得去现场参加节目的机会,但要他先汇款500元到一指定帐号,作为参加节目的服装费用。
下列对此类信息的评价及处理恰当的是()
A、信息可信度高,可以直接将钱汇到指定帐号
B、信息可信度低,可通过中央电视台官方渠道核实或举报
C、信息可信度高,与短信发送者核实后再汇款
D、信息可信度较低,但机会难得,先汇钱过去试试运气
2.小明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称他的手机号在一次抽奖活动中了一等奖,奖品为价值8999元的高档联想笔记本一台,要求小明在两天之内,向一指定账号汇款300元,以办理奖品邮寄手续,你认为这条信息属于()
A、低可信度信息
B、高可信度信息
C、有效信息
D、高准确度信息
3.在网络上交流信息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目的是为了信息表达的()
A、通俗化
B、自由化
C、数字化
D、规范化
4.以下不属于信息的是()。
A.一张班级课程表
B.一段学校介绍影片
C.一张VCD光盘
D.一份招生广告
5.生物的遗传基因具有信息的()特征
A.真伪性
B.共享性
C.传递性
D.时效性
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C.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有价值性
D.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
7.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8.我们常说的“IT”是()的简称
A.信息技术B.因特网C.输入设备D.手写板
9.信息技术就是人们获取、()、处理以及开发和利用信息的所有技术。
A.统计、分析B.输入、加工C.存储、传递D.输入、输出
10.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A.火的使用B.指南针的使用C.印刷技术的应用D.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11.具有普遍性、共享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等特征。
A.信息技术 B.信息 C.信息素养 D.电脑
12.信息无处不在,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A.一台收音机 B.计算机
C.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 D.一本书
13.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_________。
A.载体依附性 B。
时效性 C。
共享性 D。
必要性
14. 关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信息可以被人们交流、存储或使用 B :信息不可以被交流与传递 C :信息需要通过载体才能传播 D :信息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15、李梅同学在做一份调研报告时,上网查找了一些资料,这是( ) 过程。
A .信息的存储 B .信息的获取 C .信息的传递 D .信息的处理 16、下列不属于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
A .听音乐 B .谈话 C .看书 D .思考
17、什么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处理?( ) A .感测技术 B .微电子技术 C .计算机技术 D .通信技术 18、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 A.购买正版的计算机软件就可以复制使用了 B.侵权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C.计算机软件是一种商品,受到法律保护
D.使用盗版软件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侵权行为
19、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
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
这说明信息具有( )特征。
A 、可传递性
B 、时效性
C 、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 、价值性
20、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 )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处理性 D.具有实效性
二、判断题
1. 信息是通过载体表现出来的,我们听到的声音包含信息,看到的图像包含信息,读到的文字包含信息。
2. 信息可以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所以说信息可以离开载体。
3、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4. 算筹、算盘、计算器、计算机,都是计算工具。
5.计算机是一台电子机器设备,可以根据一组指令或“程序”执行任务,或进行计算。
6、通常认为人类经历的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指的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拓展应用】分析题
(一)禽流感病毒(H7N9)悄然来袭,人们时刻在关注疫情的发展,下图为截止到4.15日的疫情图,
根据图示内容回答问题。
(拖动滚动条可浏览全图) 1、北京最早何时确诊有(H7N9)病毒?
2、确诊人员中年龄最大地区? 年龄最小的地区?
3、死亡总人数为多少? 病危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