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的复习教学设计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 篇1 一、复习内容: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比例的有关知识,能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知识间的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网。
难点: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复习过程: (一)回忆知识点 师:昨天,老师让你们对比例这一单元进行了整理。
现在请拿出你整理出来的内容跟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看看对整理出来的内容能不能再完善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很认真地进行了交流。
在比例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意义、基本性质、用比例解决问题、正、反比例(板书) 师:同学们的整理能力真不错。
(二)复习比例的意义 师:原来,在比例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了这么多的内容。
比例跟我们上个学期学的比一样吗?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师:什么叫做比呢? 师:比例又是怎样的?(课件出示:比和比例的意义) 师:还有什么不同吗?(基本性质不同) 师:比的基本性质怎么说的?这可是我们上个学期学习的内容,还记得这么清楚,真不错。
再说一下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 师:形式上也有不同,比a:b,比例a:b=c:d (三)复习比例尺 师:看来,比和比例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
这里有一个1:40000000,请你判断一下,他叫什么? 生:比。
师: 1:40000000在地图当中你知道又叫什么吗? 生:比例尺。
师:什么叫比例尺? 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板书) 师:在这幅地图上,如果告诉你们,从浙江到风景如画的四川实际距离是2400千米,你会求出什么? 生:图上距离。
师:在这幅地图中,测得浙江到北京的距离是3.5厘米,你又会求出什么? 生:实际距离。
师:拿出我们刚才发的练习纸,写在反面。
(表格出示) 图上距离 3.5厘米。
比与比例教案5篇
比与比例教案5篇比与比例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熟悉比例,知道比例的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和把握比例的根本性质,会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观看、比拟,培育学生分析、比拟、抽象和概括的力量,经受熟悉比例和比例的根本性质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关于国旗的学问,培育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和应用意义,会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同学们,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每当周一升国旗时,我们心中布满了对祖国的喜爱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喜爱国旗就是喜爱祖国,国旗对我们这么重要,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一些国旗的学问呢?你对国旗的大小有哪些了解?学生思索答复(挖掘学生生活阅历)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明同学们平常仔细观看,是个有心人。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活动一:探究比例的意义1.你了解到哪些关于国旗大小的学问?学生沟通,给学生充分的沟通时机。
2.你们认真观看,结合我们上节课学的比的相关学问,估量一下每种规格国旗长和宽或者宽和长之间是否存在什么规律?(1)猜想预设:生1、长和宽的比值相等;生2、宽和长的比值相等,(2)小组验证每个小组任选两种规格国旗,验证一下每种国旗长和宽之间存在的规律。
(3)展现沟通小组验证结果,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得出结论。
预设:每种国旗的长和宽的比都是3:2,他们的比值相等。
每种国旗的宽和长的比是2:3,他们的比值相等。
教师小结:240:160与144:96的比值相等我们可以把比值相等的式子写成 240:160=144:96 或 240/160=144/96我们把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括号中的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你能说出一个比例吗?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比例的?怎么推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试一试,推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比和比例复习教案
课题:比和比例复习渑池县第五小学:刘金龙教学内容:比和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及正、反比例的判断。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能够正确求比值和化简比。
(2)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地判断正、反比例关系。
(3)会利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对比和比例的知识进行整理。
教学难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谁能用比的知识说说咱们班男女同学的人数情况?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
板书:比和比例复习二、知识回顾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了比和比例的哪些基本知识?三、复习整理(一)复习比和比例的和基本性质1、填表2、小练习(1)判断①任意两个数(0除外)都能组成比。
()②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
()③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说一说你的判断方法。
①6:3和8:5 ②0.2:2.5和4:5(3)解比例:2.5:15=10:x x: =8:(二)复习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三)复习求比值和化简比(四)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1,概念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若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若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2、判断下面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①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②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
()③如果y=5x, y和x。
()④人的体重和身高。
()⑤长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四、自主检测练习测评,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随机批改。
要求:你觉得哪道题有一定的困难,请作上记号,然后大家一起讨论。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教学反思:通过复习,学生对比和比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解决比和比例的有关生活应用。
比、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的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比、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的整理和复习數學教案設計一、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例、比例尺和比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2. 比例的概念3. 比例尺的概念4. 实际应用:如何使用比例、比例尺和比解决问题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10分钟)-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比、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讲授新课(25分钟)(1)比的概念:- 介绍什么是比,以及比的表示方法。
- 举例说明如何求两个数量的比,并强调“比”的前项和后项不能为0。
(2)比例的概念:- 介绍什么是比例,以及比例的表示方法。
- 举例说明如何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并解释比例的意义。
(3)比例尺的概念:- 介绍什么是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 举例说明如何用比例尺画图,以及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3. 巩固练习(10分钟)- 出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此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总结归纳(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例、比例尺和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5分钟)-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独立完成。
四、教学反思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五、教学评价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复习课程——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本次复习课的内容主要涉及教材中关于比和比例的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应用、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应用以及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和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例的应用和比例尺的理解。
教学重点:比的换算和比例的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例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问题。
2. 知识回顾:简要回顾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比和比例的应用方法。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相应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和比例的经验。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应用、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应用、比例尺以及相关例题。
七、作业设计(1) 一桶水有18升,倾斜后流入另一个容器中,流入的量是原来的3/4,求另一个容器的容量。
(2) 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后,因故障停车修理了20分钟,之后继续行驶,最终在5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求汽车修理处的距离。
2. 答案:(1) 另一个容器的容量为12升。
(2) 汽车修理处的距离为150公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发现部分学生在比例尺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此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比和比例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比和比例复习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的复习》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科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主题:数与代数----比和比例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比和比例、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教材分析“比和比例”这部分内容的编写意图主要是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以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
比例尺及其应用,在后面的“空间与图形”中进行复习。
但本班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所以我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这部分知识放在第二课时进行。
毕业班的复习课注重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有关的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
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点拨和补充。
3、学情分析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知识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因为是整理复习课,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同,体会数学知识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思考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
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学会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
会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准确判断两种量能否成比例。
比与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
比与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引言:比与比例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教学中,对于比与比例的学习需要进行系统的总复习,以巩固学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套针对比与比例的总复习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与比例的概念及其特点;2. 掌握比与比例的运算方法;3. 能够运用比与比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熟悉比与比例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b. 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示例题目;c. 清楚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和学习背景。
2. 学生准备:a. 复习比与比例的基本概念;b. 准备相关教材和笔记。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复习概念讲解:a. 使用示例题目引入比与比例的概念;b. 教师简要讲解比与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c. 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比与比例的应用场景。
2. 运算方法复习:a.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比与比例的常见运算方法;b. 学生自主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运算题目;c. 学生互相交流并解答疑惑。
3. 实际问题应用:a.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b. 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应用比与比例的知识进行练习;c. 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 综合训练:a. 教师准备一些较难的综合训练题目,包括多个步骤和不同形式的比与比例运算;b.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综合训练题目;c. 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5. 总结与评价: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b.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c. 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a.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b.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包括习题的正确性和解题过程的合理性。
2. 学生自评:a. 学生自觉完成课堂任务的能力;b.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否存在不足之处;c. 学生总结自己对比与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
比与比例复习课教案
比与比例复习课教案教案标题:比与比例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学生对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教材、练习题、实际问题示例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教学步骤:引入:1.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发学生思考,复习比与比例的基本概念。
例如:“你们能给我举一个比的例子吗?”、“比例是什么意思?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等。
概念复习:2.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复习比和比例的定义和运算方法。
重点强调比例的两个重要性质:比例恒等和比例可逆。
教师可以使用白板或黑板进行示范演算,确保学生理解。
练习巩固:3.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或个人完成。
练习题可以包括比的计算、比例的求解、比例的应用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教材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题目。
实际问题解决:4.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和比例概念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用了30分钟,而小红用了45分钟,他们两个人骑车上学的速度比是多少?”、“某商店打折,原价100元的商品现在打8折,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解题方法。
总结:5.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比和比例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6. 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比和比例的计算和应用。
作业可以包括教材上的习题或额外的练习题。
拓展活动(可选):7.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拓展活动,如小组竞赛、数学游戏等,以增加学生对比与比例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1. 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和内容是否清晰明确?2. 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具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 教案中的练习和问题是否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4. 教案中的评价方式是否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5. 教案中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安排,保证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上是一个简单的教案示例,具体的教案撰写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比与比例的复习》(教案)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比与比例的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我将复习第三单元的比与比例相关知识,包括比的意义、比例的性质和运用。
教材的章节包括:1. 比的意义和比号;2. 比例的性质,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计算方法;3. 比例的运用,包括比例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和比号;2. 学生能够掌握比例的性质和运用;3.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例的性质和比例的运用;2. 教学重点:比例的性质和比例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兴趣;2. 讲解:讲解比例的性质和运用,举例说明;3. 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六、板书设计:1. 比的意义和比号;2. 比例的性质;3. 比例的运用。
七、作业设计:答案:10:12;2. 题目2:某商品的原价是120元,商家进行了两次折扣,第一次打八折,第二次打九折,最终售价是多少元?答案:100.8元;3. 题目3: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1.5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答案:90千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运用比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内容中,我认为比例的性质和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是因为比例的性质涉及到比例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计算方法,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较为抽象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
同时,比例的运用则需要学生将所学的比例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案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案教案主题: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理解比和比例的定义;2.能够根据所给的图形或情境,计算相应的比和比例;3.能够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复习比和比例的定义;2.比的应用:根据所给的情境绘制比例尺,比较物体的大小;3.比例的应用:根据所给的图形计算相应的比例尺;4.求解实际问题:根据所给的情境,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Step 1: 复习比和比例的定义(10分钟)-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或下对应的定义,复习比和比例的定义。
-比:比较两个或多个数的大小关系,用冒号(:)表示。
-比例:表示两个或多个数的等比关系,用两个冒号(::)或一个等号(=)表示。
-举例说明:比如2:5表示2和5的比是2比5,2::5或2=5表示2和5成比例。
Step 2: 比的应用(20分钟)-给学生出示一个示意图,让学生根据图形的大小关系,画出相应的比例尺。
-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比例尺的应用,如地图、建筑图纸等。
Step 3: 比例的应用(30分钟)-给学生一个图形,让学生计算相应的比例尺。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需要计算比例尺,如地图、城市规划等。
Step 4: 求解实际问题(30分钟)-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和比例的关系,如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根据比例关系计算数量等。
Step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比和比例的概念进行总结和复习。
-拓展比例的应用,如图形的相似、利润的分配等。
教学资源:1.展示比和比例的定义的PPT或白板;2.给学生的练习题。
教学评估:1.在步骤2和步骤4中观察学生对图形和情境的理解和计算能力;2.在步骤5中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讨论,检查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复习了比和比例的定义,并能够在图形和情境中应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进行计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优秀教案(10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优秀教案(10篇)学校六班级数学《比和比例》优秀教案篇1【教学内容】比和比例〔1〕。
【教学目标】1.使同学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化简比和求比值,会解比例。
2.经受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培育同学归纳整理、敏捷运用学问的力量。
【重点难点】理解比和比例、求比值及化简比等学问。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老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学问?同学逐一说出一些学问后,老师揭示课题。
【归纳整理】1.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出示表格,通过提问进行填空。
引导提问: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
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什么叫做比例?举例说明。
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1〕组织同学议一议,并互相沟通。
〔2〕指名同学汇报,汇报时留意举例说明,并进行集体评议。
〔3〕同学汇报后,老师板书表格。
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指名同学回答。
练习:解比例:一人板演,其余做在草稿本上。
2.复习比、分数、除法的关系。
提问: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出示表格: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组织同学仔细填写表格,并议一议,互相沟通。
用投影仪汇报同学的完成状况,并进行集体评议。
老师依据同学的沟通板书:老师举例:5∶6==〔〕÷(〕由一名同学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
3.复习求比值和化简比。
出示习题:化简下面各比并求比值。
请四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做完后集体订正,请同学们说一说求比值与化简比的方法。
出示表格。
化简比与求比值的不同之处〔1〕组织同学思索,仔细填写表格。
〔2〕同学相互议一议,相互沟通。
〔3〕指名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老师板书:4.复习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尺?指名回答后,老师板书:=比例尺(2)说出下面各比例尺的详细意义。
①比例尺1:3000000表示②比例尺20:1表示③比例尺表示组织同学先想一想,同桌互相沟通。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比和比例的相关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概念、比的计算、比例的概念、比例的计算以及比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何正确找出相关项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商品的打折后价格,引出比和比例的概念。
2. 知识回顾:回顾教材中关于比和比例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比的概念、比的计算、比例的概念、比例的计算以及比和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典型的例题,讲解比和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已知两个数的比为3:4,求这两个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和解说他们完成的练习题,鼓励其他学生提出疑问或不同解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清晰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两个数的比为4:5,求这两个数。
答案:第一个数是8,第二个数是10。
2. 题目:一家电器店进行打折促销,原价为2400元的电视机打8折后售价是多少?答案:2400 0.8 = 192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的确定在本次复习中,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点。
难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如何正确找出相关项并进行计算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找相关项的方法,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和掌握这一技能。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人教版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中,“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是对全册中有关比和比例知识的回顾与总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比的意义、比的性质、求比值、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尺、正反比例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比和比例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和比例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比例尺、正反比例的判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实例讲解、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判断正反比例;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尺的意义、正反比例的判断;2.难点:比例尺的应用、正反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知识点和实例;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际物品,如尺子、地图等,用于讲解比例尺和正反比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家到学校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引入比和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如比的意义、比的性质、求比值、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等。
比和比例的复习 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的复习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进一步区别比和比例。
2、加深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的同时,能够正确进行判断正反比例。
3、通过复习能掌握理解比例的方法,练习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提高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点: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学习难点:正确进行判断正、反比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有关的比例应用题。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述:这一单元我们学习比和比例,这部分的内容在小学数学中占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这节课把这部分知识进行综合复习,这一单元的知识有5个小节,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块。
(板书):1、比和比例。
2、正比例和反比例。
3、比例应用题。
(二)复习比和比例师问: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三)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2、判断方法。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1) ()2、判别下列各式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1)每本书的单价×本数 = 总价一定成()(2) 8x = y x和y成()。
(3)速度×时间 = 路程成()一定(四)复习用比例解应用题。
1.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5小时,运行14周要用多少小时?想:问题中有哪三种量?成什么比例?列式解答并校对。
师小结: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步骤:(1)找出题中的三种量,看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另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2)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并解答。
(3)检查验算,写上答句。
(五)基本题练习:1.判断题(1)对的打√,错的打×。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
()(2)如果a : b= c : d 那么ad=bc ( )(3)如果ab+5=12,那么a与 b成反比例()(4)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减两个内项的积,差是0。
()2、判断题(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1)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2)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3)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
比和比例总复习 (教案 )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及基本运用方法。
2.能够自如地进行比和比例的运算。
3.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提高求解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
2.进行各种形式的比和比例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比和比例的认识及应用能力。
2.如何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求解该问题。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2.小组合作探讨,同桌互相讨论。
五、教学过程:1.引入假如你有一个花瓶,你发现里面的花瓶里的水太多了,你就倒掉了一半。
这时候你会想到什么?——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2.比和比例的概念请同学们告诉我,比是什么?(学生回答)举一个例子:小明比小红高一些,用什么来表示?(学生回答)那比例是什么意思?请同桌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3.比和比例的基本运算(1)比的表示小明的身高是小红的1.2倍,用比表示是多少?(学生回答)如果小明的身高是小红的1.4倍呢?用比表示呢?(学生自己动手计算)。
(2)比的化简小明的身高是小红的4:5,能否化简为更简单的比例?怎么做呢?(学生回答)(3)比例的意义小红有40个苹果,小明的苹果是小红的2倍,那么小明有多少个苹果?(学生自己动手计算)(4)比例的同分量比较小张的身高是160cm,小李的身高是170cm,两人身高的比例为多少?(学生回答)(5)比例的求解小明的成绩是小红的60%,如果小红的成绩是70分,那么小明的成绩是多少?(学生自己动手计算)(6)多个量之间的比例11个工人需要7天完成一项工作,那么22个工人需要几天才能完成呢?(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六、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概念及基本运用,掌握了比的表示、比的化简、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同分量比较和比例的求解等重要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多做题目,以此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
七、拓展练习1.若a∶b=c∶d,且a+c=40,b+d=60,则a、b、c、d分别为多少?解析:由已知条件得到:b/a=d/c,且a+c=40,b+d=60将d/c表示为(b/a),代入(b+d)得到:b(1/a+1/c)=60 ----(1)将c表示为(40-a),代入(d/c)得到:d/b=(40-a)/ad/b=((40-a)/a)同时代入式(1)得到:d=((40-a)b)/a代入(b+d=60)中得到:b+(40-a)b/a=60整理化简得到:b=(40a)/(2a)b=20代入(b+d=60)中得到:d=40-a代入(b/a=d/c)中得到:c=(ada)/b=(a(40-a))/20所以结果为:a=16,b=20,c=24,d=24。
比和比例的复习教案
比和比例的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写出比,并求出比的值。
2.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写出比例,并求出比例的值。
3. 培养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和性质。
2. 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3. 求比值和比例值的方法。
4. 比和比例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概念,求比值和比例值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比例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概念及性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和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比和比例解决问题。
2. 讲解比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练习求比的值。
3. 讲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练习求比例的值。
4.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比和比例在实际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6.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评价学生在比和比例概念、性质以及应用方面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其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设计:1. 选择一道与比和比例相关的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知识。
《比和比例》数学教案
《比和比例》数学教案《比和比例》数学教案(精选10篇)《比和比例》数学教案篇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谈话揭题1.谈话。
师:我们学过了关于比的哪些知识?(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知识网络)预设生1:比的意义。
生2: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生3:比的基本性质。
生4:求比值和化简比。
生5:比例尺。
生6:按比分配。
2.揭题。
同学们说得很全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有关比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和比例(一)]⊙回顾与整理1.比的意义。
(1)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规定的?①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②“∶”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比和分数、除法有怎样的关系?预设生1: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比值相当于商。
生2: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生3: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1)求比值的方法。
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2)化简比的方法。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3)求比值与化简比的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汇报:预设生1:方法不同,求比值是根据比值的意义,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生2: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最简比。
4.按比分配。
(1)按比分配的意义。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叫做按比分配。
(2)按比分配的方法。
首先求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分别求出总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比和比例的复习课教案
《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设计课题:比和比例课型:复习课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63—65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法:情境导入法、引导法学法:小组合作、同桌交流、自主探究、归纳法、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口算大比拼。
师:经过一个多月的口算训练,相信,同学们的口算能力一定提高了许多,现在咱们进行口算大比拼,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出示小黑板:1÷0。
125= 2.5×4= 0。
92= 3。
4÷0.17= 1-0.14 =3/5×10/3= 15÷5/8= 8-3/5= 1/4+2/5= (1)指名个别提问。
(2)集体订正。
师:看来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确实有很大地提高,那么相信,今天这节课大家也能上出精彩,上出自信的,大家有这个信心吗?二、创设情景,导入复习: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数字宝宝2和3,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1)学生自由回答.(2)选择有价值的板书:2:3 2/3 和2÷3(3)师:数字宝宝6和9也想加入进来,你们能用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式子吗?(生说出2:3=6:9)导入: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和比、比例这两个老朋友叙叙旧。
板书课题:比和比例的复习三、回顾整理,建构网络:(一)比和比例联系与区别.1、自主交流。
(1)咱们都知道2:3是一个比的形式,那么究竟什么叫做比呢?我们还学了比的哪些知识呢?(2)学生自由回答。
(3)你能举例说出一个比例式吗?我们都学习了比例的哪些知识呢?(4)指名回答。
2、小组合作交流。
(1)共同看我们所举的比和比例的例子,你能从中发现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吧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比和比例复习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的复习六数组杨晓慧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89-90页“比和比例”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理清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孔子说:温故而知新,今天我们来复习比和比例(板书课题: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齐读本节课的复习目标二、合作交流,整理知识:1、回忆知识,小组活动,梳理知识。
师:课前我们对比和比例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整理,现在各组把你整理的结果展示给大家1、要求: a、4人小组合作,共同回忆比和比例的知识;b、尽可能地有条理地分类进行整理;c、把整理的结果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2、汇报交流。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各显神通、尽展才能把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了初步整理,方法都不错,为了更具体的完善这部分内容,接下来我们要举行一场比赛活动,大家有信心吗?三、系统整合展开活动师:为了在这次活动中赛出水平、赛出成绩,每位同学都要做好充分准备,下面老师宣布:六(13)班比赛活动现在开始。
课件出示比赛规则:活动主题: 比和比例比赛规则:(1)各组组长抽签决定本组要展示的主题。
(2)3分钟后开始答题,答对一题得1分,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及时做好完善、补充。
讨论交流后开始汇报教师小结:从表格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出比和比例的区别。
我们可以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师:比和除法、分数有哪些联系?a:b=a÷b= a/b (b不等于0)3、思考(1)比和比例的关系(2)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关系求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除法,化简比则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而化简比是一个比,它的前后项是最大公约数为1的两个整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和比例的复习教学设计
苏霞
教学内容:小数十二册第79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
2.会判断成正、反比例的两个量,并能正确应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
的数学问题。
3.掌握比与分率相互转化的方法,会按比例进行分配。
教学重点: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比与分率转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教学过程:
1.复习概念。
什么是比?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怎样化简比?
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怎样解比例?
怎样判断成正反比例的两个量?
什么是求比值、化简比?怎样求比值?化简比?举例:8:1/4 5/18:7/12
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及区别。
比与分率的转化,男生人数与女生的比为5:4,可以转化成什么?
2.教学例1:根据统计表完成以下问题。
把表中对应的点描在方格纸上,再顺次连起来。
生独立完成,汇报大巴车行驶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关系,说明其图像是一条直线。
根据图像估计大巴车到达菏泽市的时间。
生:行驶200千米需要4小时,行驶219千米需要4小时多一些,9+4=13(时),所以到达的时间是13时多。
小结: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相对应的点在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上。
3.教学例2:配制800千克饮料,需要玉米、大麦、豆粕各多少千克?
生自主完成练习,同桌交流方法。
4.作业:课堂活动2。
5.全课总结:有什么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