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SU Chinese in SEA 20140506 马来西亚 实用外交学 课件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
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
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间,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有很多让普通民众印象深刻的历史事件,其中之一就是第一批中国大使团于1978年首次访问英国、法国、义大利、比利时四国的历史。
从有记录以来,这次出使是历史上第一个有中国代表团出访的国家,对中国向外开放的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使团由当时外交部长赵铁军主持,被称为“赵铁军团”。
团队有外交部、商务部、国家科学院、科学技术部、文化部、卫生部等部门,共一百三十六名,还有记者和翻译人员。
赵铁军团不仅记录了出访四国的展示中国面貌、宣传中国改革开放的外交抗衡,还记录了团队此行的点点滴滴,见证了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
赵铁军团一行四国,写下了一部珍贵的四国日记,记录了他们旅途中的一切见闻。
他们见到的四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现象,都被赵铁军团用充满分寸、抒情的笔触描绘出来,并以其真诚的态度,受到了四国人民的喜爱。
赵铁军团让外国人民认识到中国不同于他们所想象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迎接国际社会,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合作新关系。
他们的行程中,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及中国文明的传统和特色都得到了深刻的展示,尤其是中国的科技成就,得到了来自四国的肯定。
此次出使使得中国与国际接轨,赵铁军团四国日记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精彩瞬间,当时的中国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走出一条迎向发展和未来的道路。
赵铁军团让外国人民认识到中国正在积极
地向世界贡献,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并且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现在,回首当年,赵铁军团的历史旅行日记仍然是珍贵的,这也让当今的年轻一代有机会体会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礼物,成为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春天的一部宝贵文献。
马中化名词解释
马中化名词解释马中化是指在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过程。
这种文化交流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语言、食物、艺术、娱乐、商务等。
马中化旨在促进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并且为两国人民提供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机会。
在语言方面,马中化指的是马来语和汉语之间的交流和混合。
许多马来西亚华人在与马来社会接触的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中国文化和语言习惯。
这导致了许多马来西亚华人使用马来语加入了一些汉语词汇和短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
在食物方面,马中化指的是马来西亚的华人饮食文化与中国菜肴的结合。
中国菜肴如炒饭、炒面和炖菜已经成为了马来西亚人的日常饮食,而一些中国菜肴也逐渐融入了马来西亚的传统美食中,形成了独特的马来西亚中餐文化。
在艺术方面,马中化表现为中国传统艺术和马来西亚本土艺术的相互交融。
中国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艺术在马来西亚有着广泛的影响,同时马来西亚的本土音乐、舞蹈和文学也吸收了一些中国的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娱乐方面,马中化指的是中国电影、电视剧和音乐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和受众。
中国的文化产品在马来西亚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追捧,而马来西亚的一些娱乐项目也吸收了中国的一些元素,为观众提供了多样性的娱乐选择。
在商务方面,马中化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商业交流。
马来西亚成为了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而中国的投资和经济合作也为马来西亚带来了经济发展和增长。
总之,马中化是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过程,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并为两国人民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关于外交与国际关系教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关于外交与国际关系教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文章属性•【缔约国】马来西亚•【条约领域】文化教育•【公布日期】2004.05.28•【条约类别】谅解备忘录•【签订地点】北京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关于外交与国际关系教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以下简称“缔约双方”),希望加强双方在外交与国际关系教育领域的友好合作,认为外交与国际关系教育是经济与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在双方外交官员之间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手段;相信在外交与国际关系教育领域的合作将惠及双方;达成协议如下:第一条目标一、根据本备忘录的规定以及两国现行的法律、国内政策、法规和规定,双方同意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在外交与国际关系教育领域开展合作。
二、合作将主要为两国政府官员提供培训,内容包括对方国家的外交政策、语言、文化、政治和经济体制以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
第二条建立学术联系为推动在外交与国际关系教育领域的知识进步和学术发展,双方同意建立学术联系。
第三条执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学院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执行本备忘录,马来西亚外交与对外关系学院代表马来西亚政府执行本备忘录。
第四条合作范围一、根据两国现行的法律、国内政策、法规和规定,双方应积极鼓励和促进双方及两国的教育机构和其他单位之间建立联系和开展合作。
二、为执行本备忘录下的项目和/或计划,双方或两国的教育机构和其他单位可进一步签署具体协定。
三、本备忘录下的合作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一)通过交换有关各自培训项目、课程、研讨会和其他学术活动的信息,增进中国与马来西亚外交官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二)推动双方外交与国际关系教育机构之间进行教授、讲师、专家和学生的交流,并相互交流互利的课程。
这种交流可先通过外交渠道商定后进行;(三)就国际关系和其他与外交相关专业的学术研究进行交流;(四)就在北京和吉隆坡组织培训项目、课程和研讨会保持磋商;(五)与双方的其他机构合作,相互交换出版物和期刊;(六)加强双方图书馆及文献管理中心之间的联系,以建立相关出版物的文献管理体系;(七)就共同感兴趣的活动交换信息,特别是关于参加国际和地区组织有关会议的情况,以便与同类机构建立合作网络;(八)在其他双方一致同意的领域开展合作。
中马建交50周年,相关文化活动的意义
中马建交50周年,意义非凡。
这一里程碑式的时刻标志着中马关系的深厚历史根基以及双方不懈努力的成果。
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中马两国将开展一系列相关文化活动,以表达对友好关系的珍视和对未来合作的期许。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中马建交50周年相关文化活动的意义。
一、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中马建交50周年相关文化活动将为两国人民提供更多交流与互动的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我国和马来西亚的民众将更深入地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历史和传统。
而了解是友谊的基础,这将有助于增进中马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二、加强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中马建交50周年相关文化活动还将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文化交流,中马两国将有机会共享彼此的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两国在文化领域的合作水平。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马两国的友好关系,在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并进。
三、推动中马人文交流的发展中马建交50周年相关文化活动将为中马人文交流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通过这些活动,两国将有机会加强在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中马人文交流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这将有助于丰富两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共享,为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动力。
四、促进双边合作的深入发展中马建交50周年相关文化活动将为双方在经济、贸易、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铺平道路。
通过这些活动,两国将加强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双边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升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五、展现两国文明古国的魅力与活力中马建交50周年相关文化活动将为两国文明古国的魅力与活力展示提供契机。
通过这些活动,中马两国将有机会向世界展现自己在文化、艺术、传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与活力。
这将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马两国的了解与认识,为两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的尊重与支持。
外交机构及外交官衔名称英译
t
h
e
p
R
C
t
o
t
U
N
t
.
中 国常 驻 联 合 国 日 内 瓦 力 事 处代 表 中 国驻 联 合 国安 理 会 代表 中 国 驻联合 国安 理 会 候 补 代表 中 国出 席 联 合 国 大 会 代表 团 顾 问 外 交 部长
、
p
e r
ma
t
n e n
R
.
e
p
r e s e n
t
a
t
iv
e
o
f
t
he p
n
l
o n
s u
e
mba
id e
一
do
a
r
e x
t
r a o r
di n
r
a r
y
a
n
d p
le
n
ip o
t
e n
t
ia
r
y
常驻 大 使
非常驻 大使 无 任所 大 使 巡 回大 使
r e s
n
t
s
m ba
e n
s s a
do
n
a
o n
r e
id
t
一
a
m ba
一
s s a
do
r
mb
v
a s s a
do
r
a
t
la r g do
r
e
r o
in g ia y
t t
a
m ba
v o
s s a
特使 特 命全 权公 使
公使 公使衔参 赞
中国 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
中阿合作论坛
01 宗旨
03 机制 05 重要文件
目录
02 成员 04 发展历史 06 中方秘书处
目录
07 中方论坛事务大使
09 论坛标志
08 中方秘书长 010 相关内容
2004年1月30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访问了设在埃及开罗的阿拉伯国家联盟(以下简称阿盟)总部,会见了 阿盟秘书长阿姆鲁·穆萨和22个阿盟成员国代表。会见结束后,李肇星外长与穆萨秘书长共同宣布成立“中国— —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China-Arab States Cooperation Forum),并发表了《关于成立“中国——阿拉 伯国家合作论坛”的公报》。
2004年1月30日,主席访问埃及时在开罗会见了阿盟秘书长穆萨和阿盟22个成员国代表,提出建立中阿新型 伙伴关系的四项原则,即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增进政治关系;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密切经贸往来;以相互借鉴为 内容,扩大文化交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当天,李肇星外长与 穆萨在阿盟总部宣布,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决定自即日起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的成 立为中阿双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进行对话与合作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中阿关系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并将巩固和 拓展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内的互利合作,全面提升合作水平。
(2)高官委员会会议:每年召开例会,由中阿双方轮流承办,必要时经双方同意也可随时开会。负责筹备部 长级会议并落实部长级会议的决议和决定,并自2015年起同期举办中阿高官级战略政治对话。
(3)其他机制: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改革发展论坛、中阿企业家大会暨投资研讨会、中阿 能源合作大会、中阿互办艺术节、中阿新闻合作论坛、中阿友好大会、中阿城市论坛、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中阿 妇女论坛、中阿卫生合作论坛、中阿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中阿图书馆与信息领域专家会议和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 合作大会等。以上活动一般每2年轮流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举办1次。
马中化名词解释汇总
马中化名词解释汇总马中化是指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民交流的现象。
下面是对马中化中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汇总:1. 马来西亚(Malaysia),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多民族国家,与中国有着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2. 中国(China),位于东亚的一个大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是马来西亚的重要合作伙伴。
3. 经济合作(Economic Cooperation),指马来西亚与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包括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
4. 政治关系(Political Relations),指马来西亚与中国在政治层面的互动与合作,包括高层交往、外交关系、政策协调等方面。
5. 文化交流(Cultural Exchange),指马来西亚与中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包括语言、艺术、教育、旅游等方面。
6. 人民交往(People-to-People Exchange),指马来西亚与中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包括学术交流、旅游交流、民间友好交往等方面。
7. 一带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是中国提出的一个全球合作倡议,旨在加强亚欧非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人文交流,马来西亚是其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8. 投资合作(Investment Cooperation),指马来西亚与中国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包括两国企业之间的投资、合资项目等方面。
9. 旅游业(Tourism Industry),指马来西亚与中国在旅游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包括两国人民之间的旅游往来、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推广等方面。
10. 教育合作(Educational Cooperation),指马来西亚与中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包括学生交流、学术研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
以上是对马中化中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汇总,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会继续为你解答。
马来西亚留学 北方大学与印度尼西亚多所院校合作
马来西亚留学北方大学与印度尼西亚多所院校合作马来西亚留学北方大学在其国际合作与交流上改写了本校的历史,与印度尼西亚14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备忘。
此次与14所高校签订仪式同时进行,目的在于有效的促进两国之间不仅是教育上的合作,还包括未来其他领域的合作。
UUM校长Prof. Dato’ Dr. Mohamed Mustafa Ishak 说,此次合作意义深远,与其他国家大学合作将会在学术及其他方面提升大学的高素质教育,同时也会利于马来西亚北方大学为成为卓越管理大学的战略发展。
此次与印度尼西亚14所高校签订合作备忘,是北方大学宣传其国际水平教育的一项进展,同时,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可以进一步的宣传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并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有机会认识北方大学,了解北方大学,从而就读于北方大学。
目前,北方大学留学生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学生最多,约800名。
Prof. Dato’ Dr. Mohamed Mustafa Ishak在签约典礼上说到,希望通过此次合作,有越来越多的印度尼西亚学生就读于北方大学,同时也希望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可以通过和众多院校合作,从而成立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分校,以及开设交换生项目以及教师进修项目等。
此项合作在印度尼西亚研究与技术部部长Drs H Suharna Surapranata M T的见证下签订,与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签订合作备忘的14所大学是:Universitas Indonesia Universitas Diponegoro Universitas Padjajaran Universitas Udayana Universitas 11 Maret Universitas Hasanuddin Makasar Universitas Islam Riau. Yogyakarta Universitas Muhammadiyah Universitas Ahmad Dahlan Universitas Sanggabuana Universitas Ibn KaldunUniversitas 17 Agustus Universitas Paramadina Universitas Negeri Jakarta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马来西亚北部的吉打州,大学环境优美,整个校园被热带雨林围绕,是马来西亚半岛最美丽的大学,是为将马来西亚建设成为管理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中心为目的而成立的大学,从而以培育与扩展管理学的教育为主要学科。
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1.菲律宾人喜欢嚼槟榔。
()答案:对2.埃及饮食口感偏重,喜欢辣味。
()答案:对3.新加坡的行政用语是英语。
()答案:对4.素可泰有泰北玫瑰城和美人城之称。
()答案:错5.西班牙人外出要戴耳环,认为没戴耳环的女性,与没穿衣服一样。
()答案:对6.俄罗斯的菜肴烧得比较生。
()答案:错7.欧美人平时穿着随意,整体追求自然、宽松、舒服。
()答案:对8.在沙特阿拉伯,送礼物是个人交往和商务往来中的一种崇高习俗。
()答案:对9.西欧是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世界重要的旅游客源地。
()答案:对10.哈萨克斯坦人的饮食习性和欧洲基本相同。
()答案:对11.新宿区是东京乃至整个日本最著名的繁华商业区。
()答案:对12.以色列人很注重早餐。
()答案:对13.印尼的婆罗浮屠寺可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答案:对14.缅甸人忌讳吃猪肉。
()答案:错15.缅甸以乌鸦为神鸟,禁止捕捉和伤害。
()答案:对16.以色列待人接物讲究分寸,恪守犹太教教规。
()答案:对17.韩国人的饮食以泡菜文化最为特色,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泡菜。
()答案:对18.寺庙是泰国人公认的神圣的地方,穿着必须端庄整洁,绝对不可爬上佛像拍照,或对佛像做出失敬的动作。
()答案:对19.在英国,进入餐厅后,要先站在门口等服务员领位,如果直接走到座位上,会遭到服务员鄙视。
点餐时,服务员将菜单交给客人后便会离开,直到客人合上菜单,才会再过来,如果不合上,那服务员便一直不过来。
()答案:对20.英国人的早餐很丰盛,素有“big breakfast”美称,晚餐对英国人来说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答案:对21.以色列人在饮食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
()答案:对22.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联邦的政治中心,现代俄罗斯总统府及国家杜马所在地,是世界闻名的建筑群,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
中国与外国建交表
/ziliao/2003-08/12/content_1021568_1.htm
中国同外国建交的原则
【字体:大中小】【背景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日期简表(截至2007年12月12
日)
(按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及大洋洲次序排列。
同一洲的国家以其国
名拼音为序)
* 1995年1月16日,中国同摩纳哥正式建立领事关系。
** 1955年1月2日,中国与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后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建交。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宣布成立。
中国驻原南斯拉夫大使馆改为驻南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中国驻原南斯拉夫大使改任驻南联盟共和国大使。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塞黑)。
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6月14日,中国驻塞尔维亚和黑山特命全权大使转任中国驻塞尔维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塞尔维亚和黑山大使馆更名为中国驻塞尔维亚共和国大使馆。
2007年6月7日,中国和哥斯达黎加宣布,两国自6月1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马来西亚华人在推进中国公共外交中的作用与制约因素
①
参 见夏玉清 、 罗致含 : 《 试论 中国对 东南亚的公共外 交》, 《 东南亚纵横 } 2 0 1 1年 第 4期 , 第4 0~ 4 3页; 唐种 : 《 中 国对 东南亚公 共 外交的 问题与建议》 , 《 东南亚南亚研 究) ) 2 0 1 1年第 1期 , 第2 8~ 3 1页。
亚地 区 , 所 以谈 及 “ 软 实力 ” 和对 东 南 亚 国家 开 展 公 共 外交 时 , 相关 研究 自然 离不 开 借助 东 南亚 地 区 的华
侨 华 人 的力 量 开 展 公 共 外 交 。 | 1 j ( - 5 5 ) 然而 , 对 于 后
者 的研 究 , 国内外暂 时没 有 系统分 析 中国公 共外 交 与 东 南亚 各 国 的关 系 。基 于 马 来 西 亚 华 人 的实 力 和 地 位, 对 马来 西亚华 人 在 中国对 马来 西 亚公 共 外交 绩 效 的评 估值 得 关注 。
国关 系长 期 处 于 一 种 “ 蜜 月期 ” 状 态 。 当然 , 两 国客
各个 国家 开展 的公 共 外 交 。对 于 前 者 , 唐种 、 罗玉 清
等东 南亚 研究 学 者 已经 展 开 相关 必 要 性 和路 径 方 法
的研 究 。 由于 海外 华人 在 全球 的分 布 最 集 中于东 南
于 马来西 亚在 东盟 的创 始 国地 位 , 并 考 虑 到该 国华 人
作者简 介 : 林逢春 ( 1 9 8 1 一 ) , 男,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 0 1 1 级 国际关 系专业博士生 , 广 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基金项 目 : 本文 系教 育部 哲 学社 会 科 学研 究 重 大课 题 攻 关项 目“ 华侨 华 人在 国 家软 实 力建 设 中 的作 用研 究 ” ( 项 目批 准 号 :
中马关系
中马关系概况2007年12月28日,中国与马拉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驻马拉维大使馆于2008年1月26日开馆。
同年5月22日中国首任驻马拉维大使林松添向穆塔里卡总统递交国书,2010年8月10日林大使离任回国。
中国新任驻马拉维大使潘和钧于2010年8月27日抵马履新。
马拉维驻华大使馆于2008年3月26日开馆,同年9月19日马首任驻华大使纳蒙德韦向胡锦涛主席递交国书。
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中方访马的有:中国国家主席代表、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2008年1月),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2008年5月),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2008年7月),外交部长杨洁篪(2009年1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2010年5月),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2010年7月),中共中央候补委员、重庆市委副书记张轩(2010年9月)。
马方访华的有:穆塔里卡总统(2008年3月国事访问,2010年4月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妇女儿童发展部长卡奇科(2008年4月),外交部常秘利乌扎(2009年4月),首席大法官蒙罗(2009年6月),国防部长米亚(2009年10月),旅游、野生动物与文化部长卡奇科(2010年5月)。
中马建交为两国开展各领域友好互利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
中国援马各项目进展顺利,议会大厦已于2010年5月竣工并交付马方使用。
卡隆加至奇提帕公路一期13公里已经完工,二期88公里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将于2011年底完工。
国际会议中心暨商务宾馆项目进展顺利。
两国建交后,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方给予马部分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双边贸易额大幅上升。
2009年中国与马拉维贸易额为8200万美元,比建交前增长近一陪,其中中方出口6500万美元,进口1700万美元。
中方主要出口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进口烟草、咖啡等农产品。
两国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青年等领域合作广泛开展。
建交以来,中方共向马方提供98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邀请超过500名马政府官员和各领域专业人士访华或参加各类培训班。
马来西亚对华关系背景分析_以马中建交过程为例
[收稿日期]2011-03-09[作者简介]王虎,博士,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关系历史、现状及趋势”(08JJDGJW255)。
①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告在英联邦内正式独立;1963年9月16日新加坡、沙巴及沙拉越加入,组成马来西亚联邦,国名为马来西亚(Malaysia );新加坡于1965年退出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
为了行文的方便,除直接引文和较固定的术语(如马来西亚共产党、英属马来亚殖民当局等等)外,本文都使用马来西亚这个名称。
马来西亚对华关系背景分析:以马中建交过程为例王虎(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厦门361005)[关键词]马来西亚对华关系;背景分析;层次分析;多元启发理论[摘要]本文以马来西亚和中国建交过程(1949—1974)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元启发理论分析马来西亚对华关系的背景。
本文首先分析了马来西亚独立前(1945—1957)笼罩在英中关系之下的马中关系,并把它作为分析马来西亚独立初期马中冲突关系的生态历史背景;接着分析马来西亚独立之初到20世纪60年代末马中对抗与冲突关系的深刻背景,揭示国际格局与国家安全利益对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决定性影响;然后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马中和解与建交的背景,诠释国际格局的变化、国内形势的发展、关键领导人的个人素养等因素导致一国对外政策的变化;最后对马中关系的曲折发展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总结。
[中图分类号]D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099(2011)04-0068-06Analysis on the Backgrounds of Malaysia's Policy towards China :A Case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ching Diplomatic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NationsWang Hu(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China )Keywords :Malaysia's Relations with China ;Background Analysis ;Level Analysis ;Poliheuristic Theory Abstract :Taking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diplomatic relation between Malaysia and China (1949-1974)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s of Malaysia's policy towards China by means of level analysis and po-liheuristic theory.Firstly ,this paper looks back to the early Malay-China relations dominated by the Britain-China relations ,then ,under th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 proceeds to the confrontation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from the independecy of Malaysia to the 1960s.It also explores the backgrounds under which the two states reached a rapprochement and established normal diplomatic relations from the late 1960s to the early 1970s ,and fi-nally it concludes by giving a rathe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summarization on the zigzag process.学术界对早期马来西亚①与中国关系的探讨多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一是把马中关系放在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关系之中来加以考察。
BFSU MH+MP+ME Lecture 20140429 马来西亚 实用外交学 课件
* Mainly Malays, Indians & Others
MH03
MALAYSIA HISTORY (1) d : “Divide & Rule” Policies 分而治之
Period
1880
1940
British Policy
Melayu (马来由)
Indirect Rule : Keep traditional order & culture :
1957 Independence of Malaya (Tunku as PM) With Federal Constitution (to elaborate later)
1959 1st General Elections (GE 1) : (Alliance won 74 vs 50) 1961 Education Act 1961 1963 (a) Formation of Malaysia
MALAYSIA : HISTORY (2)
1946
British proposed Malayan Union(grant citizenship to all & reduce Sultan’s power) Malays objected . to British ‘Malaya Union’ UMNO (United Malay National Organization)巫統 founded by Dato Onn Jaafar and others
Brutal suppression with many restriction
Post 1945
MH06
Response
Rise of Nationalism 民族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学历互认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定为推动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并促进两国学生的交流,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代表马来西亚政府的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以下简称“一方”或“双方”)意识到建立高等教育学位互认机制的重要性,根据双方曾于2009年11月11日在马来西亚普特拉贾亚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高等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探讨在相互承认学历和学位的可能性的内容,就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达成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如下:第一款协定目的根据本协定的各条款和两国的有效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双方同意本协定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两国互相承认的高等教育颁证机构所颁发给两国学生的高等教育文凭。
第二款定义除非有另外约定,在本协定中:1. “高等教育文凭”指中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承认并授权的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2.“经认证的教学项目”指由中国和马来西亚负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指定机构审核通过的教学项目。
3.“文凭互认”指凡经两国指定机构认证或视同认证后的文凭即可互认。
4.“指定机构”是指中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承认和授权的指定机构。
5. “高等教育颁证机构”是指中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承认和授权的公立或私立的高等教育机构(本国承认高等教育机构内的第三方文凭除外)。
6. “教学项目”指为获得某个文凭而需要学习并完成的课程安排。
7.“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指:中国: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设立并授权颁发文凭的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政府法律规定下批准设立并授权颁发高等教育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
8.“私立高等教育院校”指:根据马来西亚私立大学法案1996[法案555]所设立的院校。
第三款双方的义务为达成第一款所述目标,双方各自的指定机构应:1. 提供各自国家所承认的高等教育文凭相关信息。
2. 根据各自国家的现行法规和实际情况,为对方国家所承认的高等教育文凭信息提供建议。
中马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中马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中马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是指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达成的一项协议,旨在互相承认对方国家的学历和学位。
根据这项协议,中国和马来西亚在学历和学位互认方面做出以下约定:
1. 互相承认学历和学位:双方国家承认对方国家的学历和学位,即中国承认马来西亚授予的学位和学历,马来西亚也承认中国授予的学位和学历。
2. 程序和审核要求:双方国家协商制定学历和学位互认的具体程序和审核要求,确保相互承认的学历和学位符合双方国家教育标准。
3. 专业对应关系:双方国家协商确定学历和学位之间的专业对应关系,确保互相承认的学历和学位能够在就业或继续教育方面得到认可。
4. 资格认证机构合作:双方国家的教育部门或相关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学历和学位互认的资格认证工作,如审核申请材料和核实学历真实性等。
这项协议的签署对于中马两国的学生和教育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在对方国家学习和就业,而且获得的学历和学位可以更容易地被另一方国家认可。
这也有利于促进中马之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领馆 马来西亚驻中国使领馆查阅便览
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领馆马来西亚驻中国使领馆查阅便览无
【期刊名称】《海外求学》
【年(卷),期】2004(000)023
【总页数】1页(P33)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8.9
【相关文献】
1.中国驻意大利使领馆、意大利驻中国使领馆查阅便览 [J], 无
2.中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使领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驻中国使领馆查阅便览 [J], 无
3.中国驻日本使领馆、日本驻中国使领馆查阅便览 [J], 无
4.中国驻乌克兰使领馆乌克兰驻中国使领馆查阅便览 [J], 无
5.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领馆澳大利亚驻中国使领馆查阅便览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姜帆:为中马友谊贡献智慧
姜帆升级之后,原来6个小时路程可以缩短到3个小时,乘坐体验也会更舒适,以后乘客会越来越多。
”得知这个消息,司机特别兴奋,“眼睛里闪着光”,姜帆清楚记得他激动的眼神。
他热情地拉着姜帆进入驾驶室,“在驾驶室拍照更清楚”。
一路上,他给姜帆讲述自己的故事:他的父亲也曾是一名火车司机,毕业之后,他子承父业。
“马来西亚的铁路在英国殖民时期就开始建设,自从马来西亚49将中国产品带入马来西亚千家万户。
“近年来,中马两国双边贸易额一直保持在1000亿美元左右规模,中国已连续11年保持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些成果都是源于马来西亚社会各界对中国产品、中国制造不断提升的信心。
”姜帆说。
姜帆对中国建设领域体会更深。
工程承包行业一直是中马两国经贸合作重点领域,2007年开始,中国港湾就在马来西亚实施了第一个政府间框架合作项目—槟城第二跨海大桥。
这个项目技术质量要求极为严格,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建成后成为东南亚最长的跨海大桥。
2015年,中国港湾开始实施关丹深水港和防波堤项目,成功修复属地承包商的施工缺陷,按期保质完成项目实施。
目前,中交正在实施东海岸铁路项目,该项目是中马两国之间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东西海岸之间主要交通干线,促进铁路沿线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013年初,中国港湾参与关丹深水港防波堤项目投标,该项目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彭亨州关丹市,马中产业园落地在关丹,需要新建关丹港口。
提升港口的物流能力。
马来西亚东海岸地区每年年中和年尾都有两次季风,需要修建长达4.6公里的防波堤抵御风浪。
这个项目建设难度较大,需要在不影响既有港口运营,不影响新建港口建设情况下,从近百公里之外运送石料进行填筑,在风大浪大的环境下,严丝合缝地安装4米长宽,12.5吨重的防波堤护面块体。
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马来西亚政府授标给一家属地公司承建该项目。
承建公司是一家老牌海事工程公司,但是面对这个项目实施难度,最终未能履约,工期快结束时,项目一半都没有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k Km
China South China Sea
南中国海
东南亚联盟 东盟 10 国
4.3k Km
Pacific
Ocean 太平洋
ASEAN CHINA USA EU
Area Sq. Km
Populatio n
Year/s CN & IN
1840
CN Opium War. Colonialism extending tentacles –
Western
Dutch (ID), Br (MY, MM, SG, B),
Imperialism Fr (VN, KH,LA), US(PH); TH ‘neutral’
SEAC10
Diversity To seek Mutual Communality respect & In values, acceptance life styles
Uniformity Conformity to Dominant Culture
Trend
Trend
Chinese in Thailand : Phases of Assimilation (1)
Forced Assm : name change, control on C schools & C immigration
Suppressed C econ activities & closed C schools
SEAC11
Chinese in Thailand : Phases of Assimilation (2)
million
4.50M 630M
9.60M 1,273M
9.63M 278M
10.36M 375M
印度洋 Indian Ocean
Malaysia 0.33M 30M
Comparative Longitudinal China 5 k KM
Latitudinal
distances
(East-West) ASEAN 5.1k KM (North-South)
SEAC07(a)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 Locals in SE Asia During Major Historical Periods (3)
Period III 1975 (B) -1990
III 1991 (C) - now
Definitive Situation
Econ devpt needs C investment – speed-up granting citizenship, etc
Moderate Assm : intensify thru emphasis on national identify
Note : Since ‘45 Thai as main medium in C schools
C entering mainstream slow, surely but still not so smoothly
SEAC08
Adaptation Processes of Migrant Community in ‘Host Country’ (1)
Process
Change / Adaption of Host’s Life style Language Values Name
C-L Relationship
Mutual adaptation thru Hot words, not hot
peaceful but tense process wars. Tense
(except VN & KH –
sometimes incensed
violent)
End of Cold War & rise of China : Evolving consolidation & relative stability, with occasional flare-ups(ID)
disputes & conflicts
– 1950 L(Anti-W), C(Anti-
esp. during & after
W/Jap.)
WWII
III 1950 Turmoil with Cold War Tense & bloody–
(A) -1975 ideological conflicts & with suppression &
Period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 & CN)
Early – Enlightened rule of 2 Kings 1910 Mongkut(Rama IV) &
Chulalong Kon
1911 Eclipse of monarchy, rise of
–
military influence & Thai
2(a)(2) - Period II : Major Events & Issues in China, India (IN) & S.E. Asia
Year/s CN & IN 1937 Sino-Jap War, - 45 WWII
1948 IN ind’pence
War dislodged colonial & feudal powers & gave impetus to nationalism
Period
1944 – 1948
1948 – 1954
1955 – 1973
SEAC12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 & CN)
Policy/Measures on Chinese
Post WWII : Thai Gov’t under pressure from Alliance (incl CN)
Chinese in Thailand : Phases of Assimilation (3)
Period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 & CN) Policy/Measures on Chinese
1973 – 1992
Alternating btwn democracy & autocracy. Diplomatic rel’ship w China in 1975 after MY
Assimilation 同化 (Assm.)
Acculturation 适应(Accl.)
Integration 融合 (Intg.)
Segregation 隔离 (Sgtn.)
✓✓✓ ✓✓✓ ✓✓ ✓✓
✓✓ ✓✓
✓
✓*
✓
✓
✓
X
X
X**
X
X
SEAC09
Note : * May not involve name or religion change ** May know simple common language
L’s nationalist
persecution of C by
movements, erupting into L
wars. (esp. VN)
SEAC05
2(a) (1) - Period II : Major Events & Issues in China, India (IN) & S.E. Asia
1938 nationalism
1938 Under Jap influence,
–
“Thailand for Thais/
1944 Siamese”
Policy/Measures on Chinese
Natural Assm : Much mixing, inter-marriages (same religion)
Period
Definitive Situation C-L Relationship
II 1840 Increasing C migrants, Increasing direct C-
–
changing demography. L contact friction,
WWII Rising nationalism:
Lifting of restrictions – C schools flourished for a short while
‘Military Strong Man’ Era (in TH) & Fear of CN ‘Rise of Red Star’
Suppression : C schools – secondary closed, primary restricted
Split with Pakistan -- religion as factor
1949 1950
New CN (PRC)
VN War I started
“Red Star over Asia” Raged on till 1975
SEAC07
SE Asia in Turmoil : the Bloody 60’s
Religion
✓ X X X
Adaptation Processes of Migrant Community in ‘Host Country’ (3)
The 2 poles & Spectrum in between
隔离 Sgtn
融合 Intg
適應 Ac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