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辨孟”思想

合集下载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一、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苏轼青年时代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提出过许多改革政治的有益建议,但是他和当时新党与旧党在政见上都有所不合,因此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晚年还被贬到岭南的惠州和海南的琼州。

然而不幸的遭遇也使他有机会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人民,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专心致志于文学创作,穷而后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由于政治上的挫折也使他对释老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与解脱,故而在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上,受庄学和禅学的影响颇深。

二、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1.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苏轼认为无论文学还是艺术创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作者对所要表现的事物是否认识得很清楚很正确,二是对已经认识了的事物如何运用艺术方式充分地把它表现出来。

他要求文学家、艺术家不但要“知”之深,还要善于“能”,认为这是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前提。

2.论艺术构思中的“虚静”、“物化”苏轼认为在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要使创作对象(“物”)“了然于心”。

从文学家、艺术家的主体方面说,必须要进入“虚静”、“物化”的精神境界。

这样,才有可能排除各种与创作无关的主观或客观因素之干扰,对“物”作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充分地掌握它的内在特点和规律。

3.论艺术想像和形象捕捉苏轼认为不论是诗还是画,审美意象的构成都要经过一个“妙想”的过程。

“妙想”,即是指艺术想象,因为它不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而是和外界的各种生动景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感性的、形象的思维活动。

4.论形象塑造的“随物赋形”和生动“传神”(1)文学创作离不开对外在的人和事的描写,而现实中的人和事是纷繁复杂而又多姿多态的,苏轼认为对艺术形象描绘和刻画的总的原则是:“随物赋形”,“尽物之态”。

(2)苏轼强调“随物赋形”的目的,是要求艺术形象的刻画应以合乎自然造化为最高标准。

苏轼认为要得自然真态的关键在努力做到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并茂。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苏轼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既屡受打击又名满天下。

进退出处、贵贱穷皆无滞于心,成就的辉煌业绩,与他自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本文就苏轼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构成苏轼思想的主要有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坎坷的一生和创作中,都对其起到了指导作用。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

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

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

在苏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这一点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汉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典故表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到边疆抗敌、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

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苛政猛于虎”,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均见《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决壅蔽》)。

除了诗词以外,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倡导现实主义文风,苏轼主张诗文要有为而作,文章要有内在的思想,反对没有现实内容的只讲究形式的空洞诗文。

儒家积极用世精神成为苏轼思想的一部分,并一度影响着苏词的创作。

苏轼在不断流放过程中,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

1101年苏轼从岭南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

论苏轼音乐美学思想的思辨性-2019年文档资料

论苏轼音乐美学思想的思辨性-2019年文档资料

论苏轼音乐美学思想的思辨性鲍桑葵《美学史》写道:“许多读者也许会抱怨本书几乎完全没有直接提到东方艺术,不论是古代世界的东方艺术也好,是近代中国和日本的东方艺术也好。

因为就我所知这种审美意识还没有达到上升为思辨理论的地步。

”①。

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如老子、韩非、朱熹等,他们的思想理论是不乏思辨性的。

在音乐美学方面, 中国古代也有许多不乏思辨性的论著出现,如先秦时期的《乐记》②、魏晋时期的《声无哀乐论》、明代的《山琴况》等。

在北宋时期也有不少文人音乐家有关于音乐美学方面的言论,而苏轼可以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他以文学创作为载体,表述了自己深刻、复杂的哲学思想。

关于名实,他有:“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名,则其实不长”③的辩证思想;关于相对,他有:“凡物自其浊者视之,则清者为清;自其实者视之,则虚者为虚”④的名句;关于事理,他有:“桥之所以为安于舟者,以有桥而言也。

水潦大至,桥必解而舟不至于必败”⑤ 的见解。

这样的诗句、文辞可以说是举不胜举。

这些辩证的哲学思想反映到音乐上,形成了苏轼丰富、独到又不失思辨性的美学观点。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论述苏轼音乐美学思想中的思辨性。

、关于主客观关系苏轼强调主客观相统一的重要性。

他的琴诗《题沈君琴》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本诗的宗旨同佛教经典《楞严经》“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

”一句应是相同的。

《楞严经》中的这种说法本是形容一切众生想求自身的圆满,还需要师家的点拨,这两方面的因缘相结合才能幡然醒悟、启发妙用。

从此可以看出,苏轼显然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

在《题沈君琴》中,他先是附和了“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的思想,但是随即又提出只有手指而无乐器这样的媒介也是不能欣赏到乐声的。

他强调要听到优美的琴声,琴与弹琴人缺一不可。

宋代孟子升格运动境域下之苏轼论孟子

宋代孟子升格运动境域下之苏轼论孟子

解》 宋神宗时期 , 。 王安石“ 新学” 大为兴盛 , 王安石 父子及其 门人、 弟子等都 曾著过相关著作 。 经过王
《 孟子》 之成书 , 当今通行说法 , 据 是孟子及其 弟子共 同编定的 , 而其主要作者是孟子本人 。 在北 宋之前,孟子》 《 向来与《 苟子》 一样 , 归人“ 子书” 类在 社会上流传 , 汉 书 ・ 如《 艺文志》 《 、 隋书 ・ 经籍 志》 、 《 旧唐书 ・ 经籍志》 《 、新唐书 ・ 艺文志》 均把 《 孟子》 列入子部。到宋代 ,孟子 》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 《
要, 孟子其人其书历史地位的变化 , 周予同先生称 之 为 “ 子 升格 运 动 ”]。中 国思 想文 化史 上 较通 孟 【8 19 2 行的观点认为 , 子没后 , 孔 儒分为八 , 中最重要 其 的两支 是子 夏 一 子学 派 和 曾参 一 子学 派 。 夏一 苟 孟 子 苟子学派讲文献之学,而曾参一 孟子学派讲义理之
日: 难言也 , 可言其似。 道之似则声也 , 性之似则闻 也。 有声 而后 有 闻邪 ? 闻而后 有声 邪 ? 二者果 有 是

乎 ? 二乎 ? I 道 ”偏 重 于生成 意义 ” “ ” 果 ” “ 而 性
由他所集大成的 “ 浙东之学”来上承孔门儒学之 “ 道统” 而不是孟子 、朱学” 陆学” 第 四类人代 “ 或“ 。 表性人物就是苏轼 。苏轼“ 疑孟” “ 、非孟”与前面 ,
以廓清迷 障而追认其本来面 目。但我们如果不仅
仅萦 于 变法 的政 治社 会 背景 ,而 加 以另 一种 新 的 评判 标准 , 以其 “ 即 疑孟 ”“ 孟 ” 、非 的根 本原 因为 准
统” 之别 , 亦是“ 汉学” 宋学” 与“ 之别 。孟子其人其 书“ 谈心性 ” 之思想学说的特点 , 适应 了时代 的需 要, “ 是 孟子 升格运 动之所 以兴 起 的关 键所 在”1。 [1 29 1 在北宋孟子的升格运动 中,首先是柳开和孙 爽推崇孟子 , 孙爽著有《 孟子音义》 二卷 。随后 , 二 程“ 洛学 ”张载 “ 、 关学 ” 王安石 “ 和 新学 ” 以“ 都 尊

苏轼思想的总结

苏轼思想的总结

苏轼思想的总结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中国北宋文人、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思想涉及文学、政治、哲学等领域,深受后世学者的赞赏和研究。

以下是对苏轼思想的总结:首先,苏轼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由。

他主张纵观天地,不为权势、利益所累,注重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主张自由、独立的生活态度。

他认为人生应当追求真理,释放自己的天性,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满足。

他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拘一格,在诗、词、文等各个领域都有创新和突破,展示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的力量。

其次,苏轼重视人文主义和人情味。

他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他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腻、感人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类痛苦、喜悦和情感的关怀。

他的作品以质朴、真挚的情感而著称,深受读者的喜爱。

再次,苏轼持乐观主义态度。

他坚信人类的理想社会是可能实现的,相信人类有改变社会的力量。

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抱怨,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期待和希望。

他提倡人们积极面对困境,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通过文字和行动来改变不公正的现实,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此外,苏轼推崇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

他追求自然的美和自由,崇尚自然的真、善、美。

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内心情感和思想,诗、词、画作品多有自然的元素和风景。

他的作品注重个体审美享受,并通过审美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最后,苏轼还关注社会的公正和道义。

他在政治上积极参与改革,主张贤能治国,反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

他在他的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中,表达了对民众利益的关心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吁。

他主张个体的自由、尊严和天赋平等的观念,对社会的不公正和残酷有强烈的批判。

总之,苏轼思想的核心是追求人的自由和尊严,强调人文关怀和人性的美好,同时还关注社会的公正和道义。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和政治活动,展示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力量,对社会的不满和抱怨更多的是对理想社会的期待和希望。

苏轼的文学思想

苏轼的文学思想

苏轼的文学思想墨痕澹处,卧观云岭——浅析苏轼的文学思想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和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实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轼素喜蜀学,曾自述云:“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

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祭龙井辩才文》)可见其思想实则儒释道浑融,中庸至和。

故其行事著文,皆通脱而旷达,虽值党争剧烈,仕途坎坷,然其自由精神不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清幽疏旷而不失执著,正是一个大写的真人!而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苏轼具有着有别于一般文人骚客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和自然天成的文学思想,。

那么,下面便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微,以期略窥其妙旨。

一、道艺相合,辞以达意。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知”和“能”、“道”和“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他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和“艺”的结合,即:“有道有艺。

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心”、“手”关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和手者乎?”他的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入的,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

在这一基础上,苏轼又提出了著名的“辞达”观点。

孔子曾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和“辞,而已矣”,这是着眼于宣传效果而要求文辞通达。

苏轼则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对其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和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这里提出,辞的表达是意,作者做到“辞达”,首先是摆脱任何偏见的束缚,使作品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在万千世界变化无定的物象中,表现事物的本质。

苏轼的文学思想

苏轼的文学思想

墨痕澹处,卧观云岭——浅析苏轼的文学思想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实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轼素喜蜀学,曾自述云:“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

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祭龙井辩才文》)可见其思想实则儒释道浑融,中庸至和。

故其行事著文,皆通脱而旷达,虽值党争剧烈,仕途坎坷,然其自由精神不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清幽疏旷而不失执著,正是一个大写的真人!而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苏轼具有着有别于一般文人骚客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和自然天成的文学思想,。

那么,下面便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微,以期略窥其妙旨。

一、道艺相合,辞以达意。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知”与“能”、“道”与“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他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与“艺”的结合,即:“有道有艺。

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心”、“手”关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他的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入的,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

在这一基础上,苏轼又提出了著名的“辞达”观点。

孔子曾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和“辞,而已矣”,这是着眼于宣传效果而要求文辞通达。

苏轼则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对其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这里提出,辞的表达是意,作者做到“辞达”,首先是摆脱任何偏见的束缚,使作品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在万千世界变化无定的物象中,表现事物的本质。

苏轼人性论辨证

苏轼人性论辨证

苏轼人性论辨证杨立华提要:苏轼的人性论思想一直被简单地划入到性恶论的范畴。

而正因为这一简单化的归类,使其人性论的曲折和丰富的具体展开,被彻底地遮蔽了。

历史性地再现苏轼人性论的深刻内涵,是本文的根本宗旨。

由此也可概现关于人性的思考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所达到的高度。

关键词:辨孟真存性善苏轼(1036-1101)对于人性论的思考在中国哲学史上虽未能产生像张载和二程那样的广泛影响,但其独到的理致,实有进一步深入掘发的必要。

在一般的思想史论述中,苏轼的人性论思想往往被简单地归入性恶论的范畴。

1这样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归类,使得苏轼关于人性的那些丰富深刻的道说,被从根本上扭曲和漠视了。

本文将通过对苏轼人性思想在不同阶段的曲折展开的呈显,重现他在相关问题上的种种洞见所达到的哲学高度。

一、辨孟与斥荀在总结历史上的人性论争时,苏轼指出:昔三子之争,起于孟子。

孟子曰:“人之性善”。

是以荀子曰:“人之性恶”。

而扬子又曰:“人之性,善恶混”。

孟子既已据善,是故荀子不得不出于恶。

人之性有善恶而已,二子既已据之,是以扬子亦不得不出于善恶混也。

为论不求其精,而务以为异于人,则纷纷之说,未可以知其所止。

2孟子立性善之说以后,荀子、扬雄之流欲立新说,则不得不以异于孟子为务。

故立论纷然,而不知归止。

在苏轼看来,荀、扬求异之论,与孟子不善于立论有关:“子思之书,皆圣人之微言笃论,孟子得之而不善用之,……故夫二子之为异论者,皆孟子之过也。

”3与子思相比,孟子之不善为论昭然可见:子思论圣人之道出于天下之所能行。

而孟子论天下之人皆可以行圣人之道。

此无以异者。

而子思取必于圣人之道,孟子取必于天下之人。

故夫后世之异议皆出于孟子。

而子思之论,天下同是而莫或非焉。

然后知子思之善为论也。

4子思是用天下之人的所知所能来约束圣人之道的内容,圣人之道必寓于愚夫愚妇的生活之中;而孟子则是用圣人之道来约束天下之人,以为天下之人都可以行圣人之道,只是没有真正的实行而已。

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文

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文

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文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文篇1苏轼的词创作是从他中年出任杭州通判时开始的,他最早的作品《浪淘沙·咋日出东城》和《南歌子·海上乘槎侣》,前者写春天之景,语言平易流畅,意境虽无过人之处,倒也清新可爱;后者写钱塘江潮,苏轼词的豪迈气概和诙谐风格微有端倪。

统观全局,苏轼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政治、情爱、农村三类作品。

苏轼是满怀热情投入到政治生活中的,但是不幸的家庭经历、多蹇的仕途命运、严酷的权力争斗使他蒙受了一次次打击。

在作品中,有对理想的热情,有落魄的郁愤,有逆境中的不甘沉沦,真实细致地反映了苏轼复杂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

苏轼还是"性情中人",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大都写得真切感人。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说:"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私情耳。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① 彭乘:《墨客挥犀》。

② 见原词序。

③ 陆游:《老学庵笔记》。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密州任上,距苏轼元配夫人王弗去世正好十年。

词的起片开门见山,直抒感慨,丝毫不用铺垫和渲染,将思念和盘托出,有不吐不快之势。

生死殊途,南北相隔;仕途的失意,人生的苦闷,满腑凄凉无处倾诉。

接下来退一步讲"纵使相逢应不识,"因为自己早已不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了。

下片写梦中相见,结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思想理论与艺术特征浅析

苏轼的思想理论与艺术特征浅析

苏轼文的思想理论与艺术特征浅析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

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

苏轼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在诗词文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又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

“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这样苏轼。

在苏轼的文中,他较多的推崇韩愈和欧阳修,他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又认为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记事似司马迁“,苏轼的文学思想就是文道并重。

他的文章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

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文章并不仅仅是载到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所谓文者,能达是也。

”而这些技巧,决不是随心所欲地发挥奇思异想就能有的,而是严格遵循艺术科学的自身规律(“理”),在艺术实践中经过艰苦磨练才能得到的。

苏轼在谈文论艺是屡次提到“随物赋形”,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什么样子,就该给它写成什么样子,不同事物就该写出它们种种不同的样子。

另一方面,苏轼心目中的道不尽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

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该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世间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法度。

因此,他极力提倡“自然论”的文艺观,提倡“无意为文”,反对搜索枯肠,要为作文而作文。

他不但要求艺术创作要自然而发,还要求创作要自然而成。

他曾在《<南行前集>叙》中写道:“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

关于苏轼的辩论题目

关于苏轼的辩论题目

关于苏轼的辩论题目
1. 苏轼的文学成就,你可以探讨苏轼在文学方面的贡献和成就,包括他的诗词创作、散文写作以及对文学理论的贡献等。

你可以分
析他的作品特点、风格和影响,并评价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苏轼的政治生涯,你可以讨论苏轼在政治方面的经历和影响。

他曾担任过官职,但也多次因言辞激烈而遭到贬谪。

你可以分析他
的政治观点、政策主张以及他与其他政治家的关系,探讨他对政治
局势的影响和贡献。

3. 苏轼的思想观点,你可以研究苏轼的思想观点,包括他的哲
学思考、人生观、价值观等。

苏轼的思想涉及到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4. 苏轼与其他文化名人的关系,你可以对比苏轼与其他文化名
人的关系,例如与他的兄弟苏辙、与他的朋友黄庭坚等。

探讨他们
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对彼此的影响。

5. 苏轼的人格魅力与争议,你可以讨论苏轼的人格魅力以及他
在历史上引起的争议。

苏轼个性豪放、直率,他的言行常常引发争
议。

你可以分析他的争议观点、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形象塑造。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辩论题目,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当然,苏轼是一个非常广泛而深入的话题,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一步细化和扩展这些题目。

希望这些思路能够帮助你展开关于苏轼的辩论。

谈《辨骚篇》的“四同四异”

谈《辨骚篇》的“四同四异”

谈《辨骚篇》的“四同四异”《辨骚篇》是中国古代文学名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辩题文,以文辞犀利、论证精巧而闻名。

苏轼在文中提出了“四同四异”的理论,来辨析《离骚》与《远游篇》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苏轼在《辨骚篇》中指出了《离骚》与《远游篇》在主题和形式上的相同之处,称之为“四同”。

他认为两篇文章都以追求自由和超脱为主题,都涉及了对身世的悲叹和思考,都以描绘周围景物为手法,都运用了雄浑激昂的辞藻和瑰丽的修辞手法。

这四个相同之处使得两篇文章在主题和形式上相通,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

苏轼也指出了《离骚》与《远游篇》在意境和思想内涵方面的不同之处,称之为“四异”。

他认为,《离骚》以诗人自身的动情和愤懑为主线,揭示人生的困惑和迷茫;而《远游篇》则以宏大的思想和对社会的批判来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悲痛。

《离骚》运用了丰富的典故、象征和修辞手法,富有奇思妙想和诗意;而《远游篇》则以辩论和启示的形式展开,更加注重思辨和哲学性的思考。

这四个不同之处使得两篇文章在意境和思想内涵上有所差异,展示了不同的艺术境界和审美追求。

通过对《辨骚篇》中的“四同四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于文学形式和意义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他通过比较和对比来揭示两篇文章在不同维度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此来探讨文学创作的本质和文学作品的多样性。

这种辨析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能够启发我们对于文学创作的思考和探索。

《辨骚篇》的“四同四异”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分析和比较文学作品的思考方式。

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个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表达效果不仅仅取决于主题和形式的“相同”,更与意境和思想内涵的“不同”密切相关。

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深入研究,才能够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领会到作品背后的深意和价值。

论苏轼的“辨孟”思想

论苏轼的“辨孟”思想

论苏轼的“辨孟”思想
胡金旺
【期刊名称】《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苏轼"为《论语说》,与孟子辨者八",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的思想。

一是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主张恪守一定的规范界限,给礼信等五常的规范严格划界。

在心性论上,由于对儒释道思想都予以广泛吸纳,因此,苏轼反对孟子的性善论。

在政治上,苏轼受到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因而不认可权,反对个人主观随意的变通。

情本论是苏轼反对权变思想的根源。

苏轼的"辨孟"思想也是孟子升格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页数】6页(P30-34,44)
【作者】胡金旺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宜宾6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4
【相关文献】
1.西湖三堤与三朝“西湖长”——浅析白居易、苏轼、杨孟瑛对西湖保护的历史功绩 [J], 陈培新;;
2.苏轼创作思想的现代梳辨 [J], 陈小妹;龚举善
3.苏轼辨孟考 [J], 安文研
4.论王安石与苏轼孟学思想之差异 [J], 胡金旺
5.苏轼的“虚”“静”“明”观——论庄子的“心斋”思想对苏轼后期思想的影响[J], 周小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轼创作思想的现代梳辨

苏轼创作思想的现代梳辨

苏轼创作思想的现代梳辨
陈小妹;龚举善
【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08)002
【摘要】人们早已普遍认识到苏轼的文学创作给后世寂寞的文人所带来的长时间欣喜,然而,学术界却并未像我们认识苏轼的文学成就一样去正确估价其丰富而深刻的创作思想,他所提供的原创性文艺理论资源也未得到有效利用.这种状况,无论对于苏轼本人抑或对于后世读者,都是不公正的.从现代写作学的角度观察,不难发现,苏轼在其一系列诗词文章特别是与友人的往来书信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艺创作思想.主要包括作家修养论、创作目的论、艺术构思论、文本和谐论、作品风格论.【总页数】5页(P6-10)
【作者】陈小妹;龚举善
【作者单位】郧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丹江口,442700;郧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北,丹江口,442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I207.22
【相关文献】
1.论苏轼的“辨孟”思想 [J], 胡金旺
2.苏轼词的几个问题的辨析--兼论苏轼的创作思想 [J], 苏培安
3.论苏轼作品中乐观旷达思想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影响和作用——以苏轼词作为例
[J], 包诗雨
4.论苏轼作品中乐观旷达思想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影响和作用——以苏轼词作为例[J], 包诗雨
5.苏轼绘画创作感应理论、本源思想及其当代教育价值 [J], 郝文杰;陈晓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苏轼的“辨孟”思想-精选资料

论苏轼的“辨孟”思想-精选资料

论苏轼的“辨孟”思想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苏轼( 1037—1101)对孟子思想既有赞同,又有争辩。

其与孟子的辩论,并不是从否认孟子的角度出发,而是认为,与深得孔子之堂奥的孟子进行分辩,可以直达孔子。

可见苏轼是将孟子当做上达圣人的阶梯,他是在对孟子推崇的前提下与之进行辩论的。

苏轼说:“吾为《论语说》,与孟子辨者八。

吾非好辨也,以孟子为近于孔子也。

世道衰微,老庄杨墨子之徒,皆同出于孔子,而乖离之极,至于胡越。

今与老庄杨墨辨,虽胜之,去孔子尚远也。

故必与孟子辨,辨而胜,则达于孔子矣。

”[1] 苏轼这种辨孟思想在学者金生杨的《论苏轼的孟学思想》[2] (以下简称金生杨文)中阐述得较为全面。

由于题目所限,本文仅就辨孟的内容进行讨论,对辨孟产生的背景、缘由及其影响还有待深入挖掘。

、苏轼“辨孟”{1} 思想概述由于金生杨文对苏轼的孟学思想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对苏轼尊孟内容从略。

笔者只就苏轼辨孟的有关内容作更深入的讨论,以便看清苏轼辨孟的实质及其在宋学中的作用与影响。

苏轼“为《论语说》,与孟子辨者八”,表面上涉及到八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的思想。

第一,反对孟子的性善论,第二,苏轼主张恪守一定的规范界限,给礼信等五常的规范严格划界。

在不同范畴的区分上主张是非分明,容混淆,不认可权的合法性,因此反对个人随意的变通。

以下对苏轼辨孟思想的八条进行分析,而对其具体内容不再做详细的引述。

辨者一,关于“久假而不归,安之其非有”的问题[3] 。

苏轼对此条批驳道:“假之与性,其本亦异矣,岂论其归与不归哉?使孔子视之,有终日而决,不待三月也,何不知之有?”[4] 金生杨在该辨结束的时候说:“如此说来,苏轼的辩难是误会中的误会,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了。

”[5] 但实际上在该文中,朱熹所说的诸儒对孟子的误解还是没有交代清楚。

朱熹的意思如果我们参看他的《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话则豁然明白起来,他说:言窃其名以终身,而不自知其非真有。

高僧辩才与苏东坡

高僧辩才与苏东坡

高僧辩才与苏东坡高僧辩才与苏东坡辩才(1011—1091年),北宋佛教天台宗高僧,俗姓徐,名无象,法名元净,於潜县(今临安於潜镇)人。

其家乐善好施,世以助人为乐事。

相传,他出生时,有位外乡客路过,指着他家的房子说:这里有佳气郁郁上腾,当生奇男子。

刚生下来时,他的左肩上有肉隆起,状若袈裟绦,八十一天后才消失。

他的伯祖父认为这是大德妙相,说:此乃宿世沙门,慎勿夺其所愿,让他终生事佛吧,八十一大概是他的命数啊!果然如他所言,后来辩才享年正好是八十一岁。

出家为僧。

十岁时,父母亲就把徐无象送到西菩山明智寺出家为僧,师从同县僧人法雨禅师。

西菩山位于於潜镇西十八里的更楼村徐家仙人山麓,东西两侧,峰峦如屏,山涧流水淙淙,山坡桃李成林,风景清幽,当年被秦湛誉为“居者忘出,游者忘归”的风景佳胜之地。

据记载,唐朝天佑年间(904年),僧人道志云游到此,发现山上有一道白光冲天而起,隐隐约约中,看见观音菩萨正踏莲而来。

道志和尚猛然大悟,发心建寺。

他持钵化缘,在邑人支持下,在山间平地上建造了一座茅庐,苦心修持,终得正果。

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名明智寺,而山称西菩山。

游方问法。

辩才天资聪颖,好学精进,博学强记,见识日进。

每次见到讲堂,他就说:我愿登堂说法度人。

十六岁时落发,受具足戒。

十八岁那年,他决心游方问法,就离开西菩寺,来到杭州上天竺寺,师从慈云法师,学习天台教义。

他日夜勤勉,数年下来,深得慈云真传,学行并进,在慈云门下脱颖而出,成为高足。

慈云圆寂后,又师从明智韶师,学《摩诃止观》,感悟道:今天我终于知道,色声香味,都具有第一义谛。

说完,涕泪如雨。

从此以后,凡遇物人事,都能圆融无碍。

名闻东南。

在名师指点下,辩才造诣日精,道行更高,乃行化东南,名震吴越。

二十五岁时,宋神宗闻其德行,特恩赐紫衣袈裟,并赐法号“辩才”。

此后,他代韶师讲法长达十五年之久。

为了让游魂野鬼也能来听法,他常在夜晚开设讲习,说法度之。

他说:鬼神没有威德,大多怕人,如白天说法,就不能来,如在夜深人静,或许能听。

论苏轼文艺理论中的辩证思想

论苏轼文艺理论中的辩证思想

论苏轼文艺理论中的辩证思想
刘伟鹏
【期刊名称】《戏剧丛刊》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综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史,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个发现:著名的文学家往往就是最优秀的文学理论家。

这是因为,它们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他们一旦用总结性的文字写了下来,就会给人以坚实的指导意义。

北宋时期的文学大家苏轼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大部头的专门的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但是他在众多的书信、笔记、序跋、杂著以至谈话录中保存下来了许许多多具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刘伟鹏
【作者单位】山东师大文学院02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苏轼与张耒——兼论张来的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 [J], 杨胜宽
2.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论苏轼"平淡"诗风与老庄道家辩证思想 [J], 刘春霞
3.苏轼文艺理论批评和创作思想的核心 [J], 郑荣基
4.观物·审物·随物:苏轼"物"论及其文艺理论 [J], 曾诗蕾;范明华
5.建构“中国气派”的文艺理论——2017年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会暨“文艺理论的创新与中国气派”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J], 李珍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赤壁赋》中苏子论辩策略的分析

《前赤壁赋》中苏子论辩策略的分析

苏子真的说服了客人吗?—《前赤壁赋》中苏子论辩策略的分析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担任挂名的团练副使。

经过了这次几乎遭遇死神的危机,苏轼的精神处于极大的苦闷中,对于宇宙人生,对于生命也有了新的思索。

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前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充满了浓郁人生哲思,又兼具诗情画意的美文。

文章用主客对答的方式,展现了苏轼思想中对于宇宙人生和生命长短两种认识的斗争。

文章的结尾,客人在主人的一番解说之下,思想豁然开朗,精神振作起来,显示了苏轼思想中积极乐观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观的一面。

这几乎已成了人们对这篇文章的共识。

不过,问题是否就到此为止了?还能不能透过文章的表层挖掘出更多的信息?我觉得还是有文章可做的。

苏子(文中人物,并不完全等同作者)是如何说服客人的,客人有没有被苏子说服,苏子的论辩策略是什么,就是一连串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苏子有没有说服客人,先要看客人的问题是什么。

文中写道,在一个月白风清之夜,主客二人泛舟江面,客人从赤壁旧地联想到当年叱咤风云的曹操,想到像他这样的大英雄尚且不能违拗自然规律,更不用说芸芸众生了。

面对着亘古长存的浩荡江水和皎皎明月,他不禁为人生的短促而悲哀。

严格说来,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客人对此并不怀疑。

客人的问题在于,人的愿望对于这残酷的现实只能徒唤无奈,由此引起的痛苦无法解脱,这就使问题带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现在我们再来看,苏子是用什么方法来解脱客人苦闷的。

既然无法改变事实,那就让我们改变看法吧。

我以为,这就是苏子用来消解客人痛苦的基本方略。

我们且看苏子是怎样说的:苏子曰:“客亦知乎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这一段话里有两点特别要注意。

一是看问题的角度变化了,用的是相对论的方法。

客人是从我的角度观察世界,角度是单一的、不变的,因此看出来的结果也是固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
非真有 熹与苏轼都认 为“ 朱 假之 与性 ” 就不 能拥有真 仁义 , 但是他 们对 “ 知其 非有 ” 出 了不 同 的理 解 , 恶 作 为“ 谁都 知道他们 不会真有 ” 意思恰好 完全相 反 。基 , 会真 的拥有性 的观点 出发 . 轼对孟 子会拥有 真性提 苏
[ 稿 日期 ] 02 0— 4 收 2 1— 2 1 [ 金项 目] 文为 21 基 本 00年 度 四 川 省教 育 厅 社 会 科 学科 研 基 地 项 目 “ 苏轼 与 王安 石 哲 学 思 想 比 较研 究” 项 目编 号 (
1 ZX0 7 部 分成 果 。 0 0)
同. 因此 即使不 归 . 五霸也不 能得到真 正的仁义 。 而朱 熹 以为 . 之 以性就 是窃 其名 。 自然 我们 就知 道其 假 则
北 宋 著 名 思想 家 、 学 家 苏轼 ( 0 7 1 1 对 文 1 3 —10 ) 孟子 思想 既有赞 同 。 又有争 辩 。其 与孟 子 的辩 论 . 并 不是从 否认 孟子 的角 度 出发 . 而是认 为 . 与深 得孔 子 之 堂奥 的孟 子进 行分辩 . 以直达 孔子 。 见苏轼 是 可 可 将 孟 子 当做 上 达圣人 的阶梯 .他是 在对 孟子 推崇 的 前 提下与 之进行 辩论 的 。 苏轼说 :吾 为《 语说 》 与 “ 论 , 孟子 辨者八 吾 非好 辨也 , 以孟 子为 近于孔 子也 世 道 衰微 . 老庄 杨 墨子 之 徒 , 皆同 出于 孔 子 , 而乖 离 之 极, 至于胡 越 。 与老庄 杨墨辨 , 胜之 , 今 虽 去孔子 尚远 这种 辨孟思 想在 学者 金生 杨 的《 苏轼 的孟学 思 想》 论 ( 以下简 称金 生 杨 文 ) 阐述得 较为 全 面 。 由于 题 中 的背 景 、 由及其 影 响还有待 深入 挖掘 。 缘 苏 轼“ 辨孟” 思 想概述 ①
论, 一是主 张恪 守一定 的规 范界 限, 礼信等五 常 的规 范严格划 界 。 给 在心 性论 上 。 由于对 儒释道 思想都 予 以广
泛 吸纳 , 因此 , 苏轼 反 对孟子 的性 善论 。 在政 治上 , 苏轼 受到 王安 石变 法的影 响 , 因而不认 可权 . 对个人 主观 反
随 意的变通 。情 本论 是苏轼 反对权 变 思想 的根源 。苏轼 的“ 辨孟” 思想也 是孟 子升格 运 动 中的一个 重要 环节 [ 关键 词 】 苏轼 ; 孟子 ; 辨孟 ; 性论 ; 变 思想 心 权 [ 图分类号 ] B 4 中 24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7 — 6 92 1 )1 0 3 — 5 6 1 6 3 (0 20 — 0 0 0
NO .2 2 .1 01 To a .7 tlNo 7
论苏轼 的“ 辨孟" 思想
胡 金 旺
( 宜宾 学院马 克思主 义 学院 , 四川 宜宾 6 4 0 ) 4 0 0
[ 摘 要 ]苏轼 “ 论 语 说》 与孟 子 辨者八 ” 可 以 - 为两个 主要 方面 的 思想 。 一是 反对 孟 子 的 性善 为《 , , 纳 3
苏轼 “ 论 语说 》 与孟 子辨 者八 ” 表 面上 涉及 为《 。 ,
到八 个方 面 的内容 .实 际上 可 以归纳 为两 个 主要 方 面 的思想 。 一 , 第 反对孟 子 的性善论 , 二 . 轼主 张 第 苏 恪守 一定 的规 范界 限 .给礼 信等 五 常的规 范严 格划 界 。在不 同范 畴 的区分 上 主张是 非分 明 . 不容 混淆 . 不认 可权 的合 法性 . 因此 反对个பைடு நூலகம்人 随意 的变通 。 以下 对 苏轼辨 孟思 想 的八条 进行 分析 .而对其 具 体 内容 不 再做详 细 的引述
[ 者简 介 ] 作 胡金  ̄ (92 ) 男 , 学博 士 , 宾 学 院马 克 思 主 义 学 院讲 师 。 17 - , 哲 宜
①这里的“ 辨孟 ” 用法来 自余允文的《 尊孟续辨 - 苏子辨孟 》 四库全书本。 ,
21 0 2年 第 1 期
胡金旺: 论苏轼 的“ 辨孟 ” 思想
也, 何不 知之有 ?” ] 生杨在该 辨结束 的时候 说 :如 [ 金 “
错 的问题 了。” ] 际上在该文 中 , _ 5 但实 朱熹所说 的诸儒 对孟 子的误解还是 没有交代 清楚 熹 的意思如果我 朱 们参 看他 的《 四书章句集注》 中的话则 豁然 明 白起来 , 他说 :言窃其名 以终 身 ,而 不 自知其 非真有 。或 日 : “ ‘ 盖叹世 人莫觉其伪 者 。’ 亦通 。旧说 . 久假不 归 , 即为
辨 者 一 . 于 “ 假 而 不 归 . 之 其 非 有 ” 问 关 久 安 的
论其归 与不归哉 ? 使孔 子视之 , 有终 日而决 , 待三月 不
。 “ 其本亦 异矣 , 岂 也 故 必与 孟子辨 , 而胜 . 辨 则达 于孔子 矣 。” ] 轼 题 [ 苏轼对此条批 驳道 :假 之与性 , [ 苏
21 0 2年第 1 期 总第 7 7期
北 京 化 工 大 学 学 报( 会 科 学版 ) 社
Ju a B in nvr t o hmi l eh o g o r l e i U i sy f e c cn l y n jg e i C aT o (oi cecs d i ) Sc Sine io l a E tn
目所 限 . 文仅 就辨 孟 的 内容 进行讨 论 . 本 对辨 孟产 生 此说 来 . 苏轼 的辩难 是误 会 中的误 会 . 不存 在谁 对谁


由 于金 生 杨 文 对 苏 轼 的孟 学 思 想 有 详 细 的 介
则误矣 。 ” ] 以为假 之 以性 , 性之 本就不 [ 6 苏轼 则 绍 . 里对 苏轼 尊孟 内容从 略 。 这 笔者 只就 苏轼辨孟 的 真有 , 有关 内容 作更 深入 的讨 论 .以便 看清 苏轼 辨孟 的实 质 及其在 宋学 中 的作 用与影 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