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中考化学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曲线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坐标曲线(真题精讲课件)(共76张PPT)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坐标曲线(真题精讲课件)(共76张PPT)
确的是( C )
A.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B.欲除去A溶液中少量的B物质,常采用
蒸发结晶的方法 C.t1℃时,将80 g 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
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70 g D.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图1
图2
考向2 溶解度大小的比较(图2)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丙__>__乙__>__甲_。 (2)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乙____。 (3)t3 ℃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少的是_____丙___。 考向3 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图2) (1)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增__大___(填“增大”或“减小”,下同)。 (2)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减__小___。 (3)甲、乙两物质中,___乙_____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例8.(2019·襄阳)曼曼用盛有150 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 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若将②升温至t2 ℃,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解题归纳】溶解度曲线考查点突破:
1.溶解度大小的比较: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明确温度。在同一温度下,位于上方的溶 解度大,如t2℃时,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2.溶解度曲线交点含义:表示此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如t1℃时,A和C相交于P 点,表示此温度下A和C的溶解度相等,且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1)曲线呈上升趋势( 如A),说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 曲线基本平稳(如B),说明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3)曲线呈下降趋势(如C),说明溶 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湖南省2017中考化学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曲线专题集训20170421314.

湖南省2017中考化学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曲线专题集训20170421314.

专题一坐标曲线1. (2021绥化)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参加稀硫酸至|过量 ,以下图象对应关系成立的是( )2. (2021宜昌)以下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A. 向硫酸铜溶液中参加铁粉B.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参加二氧化锰C. 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参加氧化钙D. 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参加硝酸钾3. (2021南充改编)以下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外表含有氧化铝的铝片滴加稀硫酸B. 在一定温度下 ,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参加硝酸钾固体C. 敞口放置的浓盐酸D. 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4. (2021株洲石峰区月考)以下图像与对应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参加锌粒B. 向pH=1的溶液中加水C. 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D. 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5. (2021烟台改编)以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向盛有局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B. 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参加pH=2的稀盐酸至|过量C. 相同质量的镁、锌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响D. 某温度时 ,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参加少量氧化钙 ,再恢复到原温度6. (2021原创)以下各图像描述的实验现象与对应的实验操作不相符合的是( )A. 向稀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参加纯碱B. 室温时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参加少量镁条C. 向一定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参加稀盐酸 ,生成气体的质量D. 将一杯20 ℃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 ℃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7. (2021德阳)以下图像能正确反响其对应关系的是( )A. 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 电解水C. 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参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D. 向一定量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8. (2021河北)如下图的四个图像 ,分别对应四种过程 ,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①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B. ②一氧化碳复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C. ③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D. ④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响9. (2021包头)下表中 ,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表达相符的是( )A B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参加固体NaCl参加足量的ZnO和Zn(OH)2C D向Na2CO3溶液中参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10. (2021常德)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 ,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响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AB段的化学反响是:Al2O3+6HCl = = = 2AlCl3+3H2OB. A点盐酸浓度最|低C点盐酸浓度最|大C. 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D. 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11. (2021陕西)室温时 ,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参加Ba(OH)2溶液 ,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下图(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 .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 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 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蓝C. 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D. 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OH-、2-4SO、H+12. (2021曲靖)以下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 ,其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表示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参加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②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③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参加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溶液的pH变化A. 上述图像只有2个正确B. 上述图像只有3个正确C. 上述图像全部正确D. 假设将图②中的纵坐标改为固体总质量 ,该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应的变化趋势13. (2021湘西)不知甲、乙谁是盐酸、谁是氢氧化钾溶液 .如图表示向甲中参加乙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 .(1)从曲线变化分析 ,甲是________ .(2)该中和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响时无明显现象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出的方案是:借助溶液的pH变化来证明二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响 .同学们将两溶液混合时的pH变化情况绘制成了图像 ,如以下图所示 .(1)图1所示实验是将_______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上图中 ,当参加溶液的质量为m g时 ,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_________ .(3)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小组同学发现该过程中还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于是就记录下两溶液混合时的温度变化情况 ,并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 ,酸碱溶液反响的过程中伴随有________(选填 "放热〞或 "吸热〞)的现象 .15. (2021郴州节选)(1)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响 ,反响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响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请答复以下问题:①假设A、B为Mg、Zn中的一种 ,那么A是________ ,反响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剩余 ,那么剩余金属为________ .②假设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的一种 ,反响结束后 ,那么它们消耗的酸________(填 "A多〞、 "B多〞或 "相等〞) .B反响至|a点时 ,所得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cc答案及解析1. B 【解析】当铁粉消耗完后 ,继续参加稀硫酸 ,所消耗铁粉的质量将不再增加 ,A不成立;铁与稀硫酸反响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随着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增加 ,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的质量由零开始逐渐增多 ,直到铁粉消耗完不再变化 ,B成立、C不成立;反响停止后 ,随着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增加 ,溶液的质量持续增多 ,D不成立 .应选B .2. D 【解析】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响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反响中铁、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56∶64 ,反响后溶液质量减少 ,A错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随着反响进行 ,过氧化氢质量逐渐减少 ,溶液质量也会逐渐减少 ,B错误;氧化钙与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钙 ,消耗了溶剂水 ,且该反响放热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溶液温度升高 ,会有固体析出 ,溶液质量减少 ,C错误;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参加硝酸钾 ,硝酸钾继续溶解 ,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直到饱和 ,溶液质量不变 ,D正确 .3. B 【解析】稀硫酸刚开始与氧化铝反响 ,无氢气产生 ,当氧化铝消耗完后才开始和铝反响产生氢气 ,A正确;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零 ,所以B中曲线的起点不应从O点开始 ,B错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敞口放置时 ,由于氯化氢挥发 ,溶液的质量变小 ,C正确;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首|先发生的是硫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响 ,即开始不会产生沉淀 ,当硫酸反响完后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反响生成沉淀 ,反响完全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 ,D正确 .4. D 【解析】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参加锌粒 ,随着反响时间的延长 ,产生氢气质量会逐渐增大 ,直至|反响停止 ,A错误;pH=1的溶液显酸性 ,逐渐加水 ,酸性减弱 ,pH增大 ,但溶液仍为酸性溶液 ,pH始终小于7 ,B错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刚开始加热时没有到达氯酸钾的分解温度 ,反响未开始 ,固体质量不变 ,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固体质量逐渐减少 ,直至|反响停止但仍有固体剩余 ,所以固体质量不会减少到零 ,C错误;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反响一开始即有沉淀产生 ,且随着参加氢氧化钠的质量增多 ,生成沉淀质量增多 ,到CuSO4反响完全时 ,沉淀质量不再增加 ,D正确 .5. A 【解析】局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物质 ,参加稀硫酸时 ,稀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响 ,溶液的质量增加 ,增加的质量即为参加稀硫酸的质量;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响后 ,稀硫酸开始与碳酸钠反响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溶液的质量仍然增加 ,增加的质量为参加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差;当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完全反响后 ,继续滴加硫酸 ,增加的质量为参加稀硫酸的质量 ,A正确;最|后滴加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所得溶液的pH应该大于或等于2 ,不会小于2 ,B错误;相同质量的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响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不相同 ,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 ,C错误;某温度下 ,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参加少量氧化钙 ,氧化钙能与溶液中的溶剂水反响 ,且放出热量 ,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所以反响开始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减小;随着反响的结束 ,温度逐渐降低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增大 ,但是会小于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错误 .6. D 【解析】向稀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参加纯碱 ,纯碱先与稀盐酸反响 ,所以pH会慢慢变大 ,直至|稀盐酸完全反响时 ,pH等于7 ,继续参加的纯碱再与CaCl2反响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 ,溶液呈中性 ,pH等于7 ,CaCl2完全反响 ,继续参加纯碱 ,溶液pH慢慢增大 ,A正确;镁与稀盐酸反响放出热量 ,反响过程溶液温度升高 ,反响结束后 ,不再放出热量 ,溶液温度会降低 ,与反响开始时的温度一致 ,B正确;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参加稀盐酸 ,稀盐酸先与NaOH反响 ,无气体生成 ,氢氧化钠反响完后 ,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响生成CO2 ,反响结束后 ,气体质量不再变化 ,C正确 .D项分析如下:7. C 【解析】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参加催化剂 ,反响速率加快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不会改变 ,A错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B错误;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参加碳酸钠溶液 ,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响 ,此时没有沉淀 ,待盐酸完全反响 ,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响 ,生成沉淀 ,当氯化钡反响完 ,沉淀不再增加 ,C正确;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响生成沉淀 ,反响开始前沉淀质量为0 ,反响过程中沉淀质量逐渐增加 ,直到氯化镁反响完 ,沉淀不再增加 ,D错误 .8. A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长久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但不会减小至|零 ,A错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响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生成铁的质量逐渐增加 ,直至|反响停止 ,B正确;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响中的催化剂 ,故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响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随着反响时间的延长 ,锰元素的质量不变 ,C正确;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接触更充分 ,反响速率更快 ,等质量的粉末状和块状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响 ,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 ,D正确 .9. D 【解析】A ×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 ,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不为零 ,曲线的起点不正确B ×氧化锌中锌元素质量分数大于氢氧化锌中锌元素质量分数 ,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与盐酸反响后 ,锌元素都完全转化为氯化锌 ,根据锌元素守恒 ,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与稀盐酸反响 ,氧化锌反响产生氯化锌的质量更大 ,由于充分反响后 ,氯化锌中氯元素质量全部来自盐酸 ,所以参加反响的盐酸的质量相等时 ,最|终生成氯化锌的质量相等C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其pH大于7 ,曲线的起点不正确D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响生成硫酸钠和水 ,反响中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98∶80 ,所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 ,氢氧化钠过量 ,硫酸完全反响10. B 【解析】由图可知 ,AB段容器内的压强没有明显变化 ,BC段容器内压强显著增大 ,CD 段容器内压强又很快减小 ,DE段容器内压强根本不变;AB段对应的反响是氧化铝与盐酸反响 ,A正确;BC段对应的是铝与盐酸反响 ,由于铝与盐酸反响有气体产生且放热 ,压强变大 ,CD段铝与盐酸反响已停止 ,由于温度降低 ,压强变小 ,DE段表示容器内温度已恒定 ,所以A点盐酸浓度最|大 ,C点盐酸浓度已达最|小 ,B不正确 ,C、D正确 .11. C 【教你读题】首|先读懂图中横纵坐标的意义 ,横坐标是参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 ,纵坐标是在硫酸中参加氢氧化钡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其次明确该反响的实质是H2SO4+Ba(OH)2 = = = BaSO4↓+2H2O ,该反响因为有硫酸钡和水生成 ,所以溶质质量在减小;再次明确坐标曲线上各点的意义:a点表示溶液的溶质是硫酸 ,b点表示硫酸尚未反响完 ,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 ,c点表示硫酸被氢氧化钡完全中和 ,溶质质量为0 ,d点表示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钡 .【解析】a点的溶质仅有一种H2SO4 ,A错误;b点表示溶液中硫酸还未被反响完 ,此时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B错误;c点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液体是水 ,固体是沉淀硫酸钡 ,水的pH=7 ,C正确;d点表示溶液中的溶质仅有氢氧化钡一种 ,溶液中较多的离子是Ba2+、OH- ,D错误 .12. B 【解析】铁、锌都能与稀硫酸反响生成氢气 ,反响中铁、氢气质量比为56∶2 ,锌、氢气质量比为65∶2 ,在等质量的铁、锌中参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响后 ,金属全部反响 ,铁反响生成的氢气质量更多,①正确;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刚开始加热时没有到达氯酸钾分解的温度 ,反响未开始 ,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不变 ,一段时间后 ,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固体总质量逐渐减小 ,但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直到氯酸钾全局部解 ,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 ,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也保持不变,②正确;氢氧化钠溶液首|先与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钠和水 ,该过程中溶质总质量逐渐增加 ,待硫酸消耗完后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响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其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的质量比为80∶98 ,该过程中溶质质量逐渐减小 ,当硫酸铜溶液消耗完后 ,继续参加氢氧化钠溶液 ,溶质质量继续增加,③正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溶液pH>7 ,加水稀释的过程中 ,溶液碱性减弱 ,pH减小 ,但不会等于或小于7 ,④错误;B正确、A、C错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反响过程中固体质量逐渐减少 ,直至|反响停止 ,D错误 .13. (1)盐酸 (2)HCl+KOH = = = KCl+H2O (3)此时氢氧化钾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响【解析】稀盐酸的pH小于7 ,氢氧化钾是碱 ,其溶液pH大于7 .由图中pH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 ,甲中参加乙 ,pH由小于7 逐渐增大 ,一直到大于7 ,因此甲是稀盐酸 ,参加的乙是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响生成氯化钾和水;c点pH=7 ,此时氢氧化钾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 ,溶液呈中性 .14. (1)氢氧化钠溶液 (2)Na2SO4和H2SO4 (3)放热15. ①Mg Mg ②相等 CaCl2、HCl【解析】①镁的活动性比锌强 ,与酸反响速率快 ,所以A是镁 ,24份质量的镁会与73份质量的HCl反响 ,65份质量的锌会与73份质量的HCl反响 ,所以反响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剩余 ,那么剩余金属为镁;②粉末状物质和盐酸的接触面积大 ,反响速率快 ,所以A是碳酸钠粉末 ,B是碳酸钙块状固体 ,由题中图像可知二者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 ,生成相等质量的二氧化碳消耗的酸的质量相等 ,B反响至|a点时 ,碳酸钙和盐酸没有完全反响 ,所得溶液的溶质为CaCl2和HCl .。

2017年中考化学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讲义)

2017年中考化学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讲义)

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识图、读图及用图表示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是近几年中考化学考查的主要能力之一,对这种能力的考查通常借助坐标图像题来完成。

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题目所描述的化学情景;二是看懂图像所描述的化学意义。

首先要搞清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然后分析相关变化过程,对图像涉及的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再判断各量之间的曲线变化关系与图像是否符合。

重点要抓住关键的三点(起点、折点、终点)、曲线的变化趋势及横、纵坐标的比例关系。

注: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坐标图像题分析详见P59。

类型一质量变化图像1.物质溶解时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变化曲线(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像酸、碱、盐溶液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一般优先于该酸与盐的反应。

如:①向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HCl时,NaOH先和HCl发生中和反应,等NaOH 被反应完后,Na2CO3才能和HCl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气体的坐标曲线如图像⑤所示。

②向一定量的NaOH和Ba(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因此能马上产生沉淀,当硝酸钡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生成沉淀的坐标曲线如图像③所示。

③向稀盐酸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NaOH先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NaOH才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生成沉淀的坐标曲线如图像⑤所示。

同理,若溶液中有酸时,酸要完全反应后,才会出现CaCO3、BaCO3、Cu(OH)2等沉淀;但是若反应物中分别含有Ba2+和SO2-4(或Ag+和Cl-),则反应物一开始混合即有沉淀产生。

(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从反应曲线判断是酸加入碱还是碱加入酸:首先要根据图像起点pH的大小来判断起始溶液的酸碱性,然后根据曲线的走势和pH的变化确定加入溶液的酸碱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气质量比为65∶2,在等质量的铁、锌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金属全部
反应,铁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更多,①正确;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固体混合物,刚开始加热时没有达到氯酸钾分解的温度,反应未开始,二氧化锰 质量分数不变,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固体总质量逐渐减小,但其
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到氯酸
D. 往一定量的NaOH和B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时
间延长,固体剩余物的质量逐渐减少,其中所含锰元素质量不变,因此锰元素的质
量分数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直至反应停止,A错误;最初的硝酸钾不饱和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为零, B 错误;向盐酸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前其溶液呈酸性, pH小于7,随着氢氧化钠不断加入,溶液的pH逐渐增大,C正确;稀硫酸同时与氢 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钠、硫酸钡和水,所以加入稀硫酸立 即有沉淀生成,D错误。
钾全部分解,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也保持不变,②正确;
氢氧化钠溶液首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过程中溶质总质量逐渐增加, 待硫酸消耗完后,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其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的质量比为80∶98,该过程中溶质质量逐渐减小,当硫 酸铜溶液消耗完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继续增加,③正确;氢氧 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pH>7,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但 不会等于或小于7,④错误;B正确、A、C错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 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逐渐减少,直至反应停止,D 错误。
Ba2+、OH-均只发生一个化学反应,所以不存在先后顺序,生成沉淀和酸碱中和 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反应开始,两个反应同时发生。
(3)加入催改变 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影响生成物的 质量(2016衡阳22B)
图像
【知识拓展】催化剂的质量变化
原理分析
【答案】A
2. (2016河北)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①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 B. ②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
2. (2016河北)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
C. ③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 D. ④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体中是否含该元素),当元素不存在于生 成的气体中时,剩余固体中该元素的质量 不变,剩余固体质量减小,故该元素的质 量分数逐渐变大(起点不为原点),当反应
结束时,不再变化,如加热一定质量的氯
酸钾和二氧化锰时,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变 化(2016郴州19A)
类型三
物质溶解、稀释、蒸发时相关量的变化曲线
1.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溶解
原理分析
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比是氢气 (V)∶氧气(V)=2∶1 (2016衡阳22C) 生成气体的质量比是氢气(m)∶氧气 (m)=1∶8 (2015年2考,2013娄底 18A)
图像
例1 (2016郴州改编)下图是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
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像正确的是(
)
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恒温下,往一定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 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 A √ 的硫酸钠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当氢氧化钠被反应 完全,硫酸钠的质量不再变化 根据锌和氢气的质量比可知,向溶液中加入的锌 的质量大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故锌与硫酸反应 B × 溶液的质量会逐渐增加,当硫酸完全反应后,溶 液质量不再变化 电解水过程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C × 质量比为1∶8 D × 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过程中作催化剂,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Ca(OH)2,所以反应开始时 生成的 Ca(OH)2溶解在水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均增大, 当溶液恰好饱和时,溶质和溶液的质量达到最大,继续 加入CaO,当CaO把溶液中的水分恰好消耗完时,溶液变
成Ca(OH)2固体,溶质和溶液的质量都为零,如图所示。
(2015衡阳18D)
类型四 金属与酸的反应 类型五 电解水的相关曲线
2. 酸碱中和反应
原理分析 酸入碱:
图像
开始时溶液呈碱性,pH>7,随着
酸的加入,pH逐渐减小,当酸碱 刚好完全反应时,pH=7,溶液 呈中性;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 液的pH<7,溶液呈酸性(2015衡
阳18B)
原理分析 碱入酸: 开始时溶液呈酸性,pH<7,随着碱的加入, pH逐渐增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 =7,溶液呈中性;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 液的pH >7,溶液呈碱性(2015郴州18A、 2013 湘潭20A)
举例2:将盐酸加入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
②碳酸盐和混合溶液的反应: 优先与H+发生反应 CO2 举例:将碳酸钠加入到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先:Na2CO3+2HCl 后:Na2CO3+CaCl2 2NaCl+H2O+CO2↑ CaCO3↓+2NaCl
4
3
【特别提醒】将稀硫酸加入到NaOH和Ba(NO3)2的混合溶液中,由于H+、 SO2 、
原理分析
图像
在非密闭容器中的反应:有气体参与
而没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后剩余 物质的总质量增大(增加的为参与反应 的气体质量) 在非密闭容器中的反应:没有气体参 与而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后物质 的总质量减小(减小的为生成气体的质 量)(2014郴州18B)
原理分析
图像
首先判断该元素会不会减少(即生成的气
【答案】A
【变式练习】 1. (2016烟台改编)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盛有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至 过量 B. 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pH=2的 稀盐酸至过量
C. 相同质量的镁、锌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 盐酸反应 D.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 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
原理分析
图像
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 的质量不断增大,恰好完 全反应时,生成物的质量 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 的质量将不再改变(2015益 阳14D、2014娄底18 CD)
(2)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反应且存在优先反应 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反应时 立即产生,起点为原点,随
着反应的进行,第一个反应
的生成物的质量逐渐增大, 达到最大值时第一个反应结 束(如图1); 第二个反应在第一个反应结束时开始,时间起点不为原点, 随着第二个反应的进行,第二个反应的生成物的质量逐渐增 大,达到最大值时第二个反应结束(如图2)。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久露置在空气中溶质
质量分数减小,但不会减小至零, A 错误;一氧化碳与氧
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生成铁的质量 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停止,B正确;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 液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故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锰
图像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起到改变反 应速率的作用,其质量在化学反应 前后不发生变化
3. 反应后剩余物质(元素)的质量变化
原理分析 没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剩 余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 量相等;在密闭容器内有气体参
图像
与或生成的反应,剩余物质的总
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也相等 (2013娄底18B)
图像
3. 溶液的稀释
原理分析 稀释溶液时,随着溶剂的加入,溶质 的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断增大,溶 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趋近于零,但 不会等于零
图像
4. 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溶质、溶液的质量变化
原理分析 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溶剂减少, 有溶质析出,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均 减小,当溶液完全被蒸干时,溶质 和溶液的质量均为零
图像
5. 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
原理分析 由于温度没变,所以溶解度不变, 且溶液一直是饱和状态,根据饱和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可知,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定值(2015郴 州17C)
图像
【拓展延伸】氧化钙溶解时溶质质量(或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CaO加入到水中
后,CaO+H2O
【知识拓展】优先反应原则: ①H+优先与OH-发生反应(或OH-优先与H+发生反应) 举例1:将NaOH溶液加入到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
先:2NaOH+H2SO4
后:2NaOH+CuSO4 先:NaOH+HCl 后:Na2CO3+2HCl
Na2SO4+2H2O
Na2SO4+Cu(OH)2↓ NaCl+H2O 2NaCl+H2O+CO2↑
元素的质量不变, C 正确;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接触更
充分,反应速率更快,等质量的粉末状和块状碳酸钙分别 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
质量相等,D正确。
【答案】A
3. (2016曲靖)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正确的是( ①表示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②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专题一
坐标曲线
类型一
pH变化曲线
1. 溶液稀释
原理分析
图像
酸的稀释: 开始时,溶液的pH<7,随着水的加入, 酸性不断减弱(pH不断增大),但溶液始 终为酸性,pH不会大于或等于7,只会 无限接近7(2015年4考) 碱的稀释: 开始时,溶液的pH>7,随着水的加入, 碱性不断减弱(pH不断减小),但溶液始 终为碱性,pH不会小于或等于7,只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