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对金融学教课的影响
金融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招生环节
1. 招生计划制定:确定每年招生名额,并根据学校的实力和资源限制进行分配。
2. 招生简章发布:制定并发布招生简章,公布招生政策、报考条件、考试科目等相关信息。
3. 考试组织:组织招生考试,包括综合素质面试和学科功课考试。
4. 考试结果公示:将考试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公示,包括考试成绩和录取名单。
二、培养环节
1. 课程设置:根据金融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制定相关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2. 导师选择:研究生导师由学校和研究生招生工作专门委员会确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研究兴趣选择导师。
3. 学分要求:规定研究生毕业所需学分,并根据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相应的学分认定。
4. 学术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培养科研能力,包括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
5. 实习与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或实践活动,增强实际应用能力,与金融业界建立联系。
三、评价环节
1. 平时表现:通过课程表现、学术研究成果、实习和实践活动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平时表现。
2. 期末考试:安排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金融学理论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位论文: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进行学术研究,评审论文质量,并进行答辩。
四、其他环节
1. 学术交流: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等活动,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2. 学生管理:对研究生进行日常管理,包括学籍管理、奖助学金管理、学风建设等。
3. 资源建设:保障研究生培养所需的教学资源和实验设备等。
以上是金融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整体流程,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描述,方便了解金融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和要求。
丁志杰 校园里的金融“师者”
丁志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中国金融40人(cf40)成员,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是有着多年金融教研经历的专家。
1月25日,在全国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上,他被选举为全国金融青联副主席。
会下,记者见到的丁志杰身材瘦高,留着偏分发型,戴副金丝框架眼镜,声音略带沙哑。
他多次表示,希望能够尽一份力,为金融青联委员走进高校,与高校师生相互交流积极搭桥引线,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金融栋梁之才。
第一角色是教师出生在1969年的丁志杰,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金融教学和科研。
几年前,他出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更是在每年的年终述职报告上按“教学、科研、业余管理者”这三个方面来总结全年工作的得失。
虽身为院长,但丁志杰认为自己的第一角色当是教师。
他说,自己最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而科研却是他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
在丁志杰的观念里,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只有不断进行学术研究,才能跟踪和掌握理论前沿。
“教无定规”,是他多年教学总结出来的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创新,“但是该创新的一定要创新,不该创新的就不要乱创新,更不该为了创新而创新。
”丁志杰说。
教师要能根据自己的专业课程特点,针对不同特点和层次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体。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怎么引领很重要。
”丁志杰告诉记者,为了调动学生应用知识的积极性,他领导的金融学院和中国工商银行、全球最大外汇经纪公司福汇等组织了全国大学生银行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贵金属交易大赛、全国大学生外汇交易大赛等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而对于时下流行的读书无用论,知识无用论,丁志杰更持否定态度:没有无用的知识,只有不会应用知识的人。
他认为知识无用论跟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有关。
当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掌握了知识自然就会应用知识就大错特错。
金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金融学的核心理论:学生应具备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投资与融资决策等方面的理论。
2.熟练掌握金融科研方法:学生应熟悉常用的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学等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独立的金融研究。
3.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学生应能够独立进行金融研究,包括选题、调研、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环节。
4.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学生应积极关注国际金融动态,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的最新进展,具备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
5.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应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将学术成果应用于实际金融问题的解决。
二、培养内容1.专业课程学习:学生需修读一系列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市场、投资学、金融工程、国际金融等方面的核心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
2.学术研究训练:学生需参与科研课题的立项、论文撰写等活动,培养科研能力。
学校将组织学术沙龙、报告会等活动,提供与导师和其他研究生交流的机会,激发学术思维,培养独立科研能力。
3.学术论文写作:学生需撰写学术论文,体现研究成果。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进行调研和数据分析,撰写学术论文,并参与相关学术会议的展示与交流。
4.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将组织金融实践教学活动,如参观金融机构、企业、金融市场等,以加深学生对金融行业的实际操作和经验的理解。
5.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学院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学术交流访问等,提升国际视野和学术影响力。
三、培养方法为了提高金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采取以下培养方法:1.导师制度:学生将由专业导师进行指导和教学。
导师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并定期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
2.小班教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控制班级规模,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
以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2个学术研究案例
32个学术研究案例1. 《大数据在精准营销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精准营销上的应用和效果。
2.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诊断应用,以改善诊断准确性。
3. 《社交媒体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的研究》:分析了社交媒体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4.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研究》:研究了环境污染对人们健康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
5. 《创新领导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探究了创新领导在企业绩效方面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了提升绩效的策略建议。
6. 《教育资源不平等对教育公平的影响研究》:研究了教育资源不平等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并提出了教育政策上的改进建议。
7. 《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研究》:分析了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并提出了传统银行应对挑战的策略。
8. 《社区参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研究》:研究了社区参与对城市规划决策的影响和效果,并提出了建议。
9. 《人权保护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研究》:探讨了人权保护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国际政策建议。
10. 《企业社会责任对利润和声誉的影响研究》: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利润和声誉的影响,并探讨了企业如何平衡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
11. 《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12. 《线上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研究》:研究了线上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和变革,探讨了两者的优势与劣势。
13. 《社交媒体在舆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探索了社交媒体在舆情监测和危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14. 《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责任研究》:研究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分析了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15.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的整合研究》:研究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关的城市管理策略。
《金融学》课程教案
《金融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务操作,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掌握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政策的基本原理;(3)运用金融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金融问题;二、教学内容2.1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1)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2)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3)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与交易机制。
2.2 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1)金融机构的类型与功能;(2)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与运行机制;(3)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
2.3 金融理论(1)经典金融理论;(2)现代金融理论;(3)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2.4 金融政策与金融调控(1)金融政策的类型与目标;(2)金融调控的手段与效果;(3)金融政策的实践与创新。
2.5 金融与经济(1)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金融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3)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务操作。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金融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践。
3.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金融学相关话题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4 实务操作法安排学生进行金融模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4.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依次进行教学。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40%。
5.2 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5.3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推荐使用《金融学》教材,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作者X。
6.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金融学文章、研究报告、金融案例等,以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知识和技能。
金融学专业研究生阶段教学方法优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培养金融精英
金融学专业研究生阶段教学方法优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培养金融精英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当前的金融学研究生教学方法仍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学专业研究生阶段教学方法的优化,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金融精英。
一、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单纯的理论知识并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
只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优化教学方法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金融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优化。
以下是几点建议:1. 实践导向的教学:为了培养金融精英,课程设置应更加注重实践。
可以将金融实习、模拟交易等实践活动纳入研究生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金融市场的操作,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案例研究的引入:在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案例研究,通过分析真实的金融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术研究的培养:研究生阶段,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进行学术研究。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研究平台和指导,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金融领域的前沿问题,并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
4. 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传统的考试方式往往只能测试学生的记忆能力,无法全面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应该探索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实践报告、小组讨论、项目展示等,更加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在优化金融学研究生教学方法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需要得到有效实施。
以下是几点建议:1. 加强学术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学校应与金融机构、企业等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和实习机会。
学生通过与实际工作环境的接触,能更好地了解金融实践,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 导师制度的完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需要得到良好的指导。
国家级一流课程《金融学》建设方案
国家级一流课程《金融学》建设方案一、方案介绍《金融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资金运动和货币制度的学科,对于培养具备金融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金融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建设一门国家级一流课程《金融学》,通过设置优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多元评估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金融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掌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金融实践中运用金融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金融伦理和社会责任感;4.提高学生的金融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他们在金融行业就业或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置1.课程名称:《金融学》;2.课程学分:3学分;3.课程时间安排:每周3学时;4.课程持续时间:16周。
四、教学内容与方式1.教学内容:(1)金融市场与金融产品概述:介绍金融市场的组织和功能,讲解金融产品的种类和特征。
(2)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介绍金融市场的理论基础,包括投资决策、资本结构和股权融资等。
(3)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创新:研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探讨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4)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介绍中央银行的职能和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5)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2.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金融知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
(2)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金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深对金融问题的理解。
(3)课堂互动:利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课外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金融实践活动,如参观金融机构、接触金融从业人员等。
五、教材教辅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
建议使用以下教材:1.主教材:《金融学》(第X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国际金融学》课程教案
《国际金融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国际金融学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3. 学时安排:共计32 学时4. 先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原理5.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运行机制和主要金融工具,掌握国际汇率决定理论、国际资本流动规律和国际金融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论: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功能、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
2. 国际汇率决定理论:汇率与外汇市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
3. 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国际股票市场、国际资本流动的规律与影响。
4. 国际金融市场管理: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监管、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应对。
5. 国际金融政策:国际金融政策协调、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政策、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与调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国际金融案例,使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实际运作。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国际金融学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学术研究:鼓励学生参加国际金融学的学术研究,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案例分析报告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国际金融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40%。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学生阅读《国际金融学》等相关教材。
2. 辅助资料:提供国际金融市场的相关数据、案例和论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 网络资源:推荐学生浏览国际金融学的相关网站,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最新动态。
4. 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国际金融学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座和研讨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六、教学实践1.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2024年黄达《金融学》课件
黄达《金融学》课件黄达《金融学》课件解析与应用一、引言金融学作为一门研究货币、金融资产与市场运作的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黄达教授是我国金融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其所著《金融学》教材在学术界和业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黄达《金融学》课件进行解析,探讨其在我国金融教育中的应用。
二、黄达《金融学》课件特点1.系统性:黄达《金融学》课件涵盖了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市场运作、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完整的金融学知识体系。
2.实践性:课件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3.前瞻性:课件关注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如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体现了金融学研究的时代特征。
4.启发性: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设置问题、案例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三、黄达《金融学》课件在我国金融教育中的应用1.教学内容安排:黄达《金融学》课件为我国金融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
2.教学方法创新:课件中的实例分析、问题讨论等环节,有助于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实践能力培养:课件关注金融市场的实际运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未来在金融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4.学术研究参考:课件涵盖了金融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四、黄达《金融学》课件在实际教学中的注意事项1.结合我国实际:在讲解课件内容时,教师应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理论。
2.注重实践操作: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件中的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思考:课件中的问题讨论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更新教学内容:金融领域发展迅速,教师应关注课件内容的更新,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
431金融学综合课
431金融学综合课(最新版)目录1.金融学综合课简介2.金融学综合课的内容3.金融学综合课的重要性4.金融学综合课的学习方法正文【金融学综合课简介】431 金融学综合课是指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一门课程,主要考察考生对金融学基本理论、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政策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该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考生是否具备金融学基本素养的重要标准。
【金融学综合课的内容】431 金融学综合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学基本理论:包括货币理论、利率理论、投资理论等。
2.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3.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4.金融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等。
【金融学综合课的重要性】金融学综合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考研学生来说,金融学综合课的成绩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考研成绩,进而影响到他们是否能够顺利进入心仪的大学。
2.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金融学综合课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从而更好地开展金融业务。
3.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金融学综合课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金融学研究。
【金融学综合课的学习方法】学习金融学综合课,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系统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课程等方式,系统学习金融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深入理解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3.模拟练习:通过模拟考试,熟悉考试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金融学专业研究生阶段教学方法的提升与改进
金融学专业研究生阶段教学方法的提升与改进在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金融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如何提升和改进教学方法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学生评价等方面,探讨金融学专业研究生阶段教学方法的提升与改进。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金融学专业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应该紧贴时代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同时注重学术研究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考虑以下几点:1.专业核心课程的更新:金融学领域发展迅速,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
因此,优化课程设置是必要的,及时引入最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2.跨学科课程的引入:金融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等。
引入相关跨学科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3.实践课程的加强:金融学专业研究生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课程,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高效的教学手段是提升金融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关键。
在教学手段上,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创新:1.在线教育的运用: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视频等,将研究生课堂延伸到线上。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提供课程资源和学习支持,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
2.案例教学的运用:金融学专业注重实践,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在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中,开展小组项目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
三、学生评价的改进学生评价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改进学生评价方法非常关键。
1.多元评价方式:在金融学专业研究生阶段,不仅仅应该依靠传统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
可以引入学术论文、项目报告、实践经验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水平。
2.课程评价的实时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反馈,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3篇)
第1篇一、引言金融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金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其能够适应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
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是金融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本文将从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背景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我国,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金融行业竞争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在求职过程中更具竞争力。
2. 金融学科的特点:金融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相连。
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 教育体制改革:我国教育体制正在不断深化改革,实践教学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
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有助于提高金融学教育的质量。
三、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求职过程中更具竞争力。
3. 提高金融学教育的质量: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检验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金融学教育的质量。
4. 促进金融学科的发展: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推动金融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促进金融学科的发展。
四、金融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1. 金融市场实习:学生可以在证券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实习,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掌握金融产品的营销和销售技巧。
2. 金融机构实训:学生可以在金融机构进行实训,学习金融业务流程、风险管理、财务分析等知识。
金融学博士专业学习计划
金融学博士专业学习计划作为一名金融学博士生,我将以最高的热情和专注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的道路中。
本专业学习计划旨在帮助我建立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培养严谨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的研究实践能力,以成为一名有影响力、造福社会的金融学者。
一、研究目标和意义1.1 研究目标在金融学领域深入探索经济学理论,并结合实践,进行前沿金融问题的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和解决方案,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揭示金融市场中的规律和变化,预测和应对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为金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繁荣。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在金融学领域,我将主要关注以下方面的研究:- 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探索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深入分析金融创新、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金融市场中的各类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分析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方法,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 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研究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探索投资者保护、公司信息披露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公司价值。
2.2 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深入学习和运用金融学理论,分析金融市场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 实证研究: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收集和分析金融市场的相关数据,验证理论的适用性,获取实证结果。
- 实践研究:参与行业实践和政策制定,了解金融市场的最新动态,积累实践经验,并通过实践中的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提炼问题、分析问题。
三、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3.1 学习计划- 阶段一(第一学年):系统学习金融学基本理论,包括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金融衍生品等方面的知识。
- 阶段二(第二学年):深化专业课程学习,广泛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文献,理解和吸收前沿理论。
- 阶段三(第三学年):开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撰写学术论文,并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教学研究型大学《金融学》精品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教学研究型大学《金融学》精品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摘要:《金融学》是学习并掌握金融学知识的入门课程,作者结合广东省精品课程《金融学》的教学实践和学科发展,对教学研究型大学《金融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我作为广东省精品课程《金融学》建设的参与者,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科发展对《金融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小组之间比赛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金融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评,加深学生对所研究内容的深刻理解摘要:《金融学》是学习并掌握金融学知识的入门课程,作者结合广东省精品课程《金融学》的教学实践和学科发展,对教学研究型大学《金融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学研究型大学《金融学》教学方法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适应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启动的一项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工程,它对于全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而《金融学》是学习并掌握金融学知识的入门课程,也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该门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可初步认识金融领域的基本问题,把握整体金融运作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探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金融问题。
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何打造《金融学》精品课程,以适应新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大问题。
我作为广东省精品课程《金融学》建设的参与者,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科发展对《金融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够合理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金融学》教材很多,但是适合于教学研究型院校的教材非常缺乏。
大多数教材或是为研究型教学所写,理论性过强,数理知识要求高,或是为高职高专所写,理论性要求过低,内容过于简单,操作性过强,因此缺乏针对教学研究型院校状况而编写的教材。
不断探索创新 加强金融专业学科建设
增刊(总第76期)XU B O学科建设在高校的发展中居于龙头战略地位,学科发展的状况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因此,抓住了学科建设就抓住了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根本。
在社会经济结构加速转换,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科建设摘要:学科建设是学院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对金融专业学科建设进行不断探索研究意义巨大。
本文从金融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定位与特色、专业结构调整以及教学、科研与学术队伍建设等几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
关键词:金融学科建设;学术队伍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3154(2006)S 0-0129-03不断探索创新加强金融专业学科建设曾红燕(山东行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的;因此,只有扎扎实实做好科研工作,才有可能明了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并随时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在专业设立之初,课程体系就是广泛采纳了各个高校的成熟意见,并慎重制定的,2005年进行教学评估工作时,又进行了一次调整,2006年根据专生本的实际情况,又对学期分布情况做了进一步的变化。
总的来讲,我们在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制订中主要把握住了点、线、面几个关键问题。
所谓的“点”就是实用价值较大的课程或技能训练。
例如网页设计课程,学生学会后,就可以当做一技之长,在就业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点”是很重要的,是本专业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目前高职生的学习中心是多方位的。
既要学习专业应覆盖的课程,同时还要重点学习部分课程以准备专生本,还要准备考取各类证书。
但是这些不同的要求,对课程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虽然它们不是很矛盾,但在时间上、资源上是互相影响的,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制定中,就要考虑到这些不同的“线”,既要保证实现不同的线,又要避免相互间的干扰和影响。
做为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必须从理论上、原理上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和提高,学习新的知识游刃有余;这个就是“面”,显然“面”的课程不是急功近利的,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金融教研组总结
一、前言金融教研组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培养金融专业人才、推动金融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金融教研组全体成员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金融教研组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教学工作(1)课程建设:本学年,金融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完成了课程建设任务。
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新增了《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科技》等课程,以满足社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
(2)教学研究:金融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教学研讨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本学年,共完成5项校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
(3)教学质量监控:金融教研组严格执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听课、评课等活动,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 科研工作(1)学术交流:金融教研组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拓宽教师视野,提升科研水平。
(2)论文发表:本学年,金融教研组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其中CSSCI期刊3篇。
(3)科研项目:金融教研组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本学年共获得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
3. 学生工作(1)学科竞赛:金融教研组高度重视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金融类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本学年,学生在全国金融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金融知识竞赛等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
(2)就业指导:金融教研组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邀请金融行业专家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社团活动:金融教研组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工作亮点1.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通过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金融教研组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高度认可。
2. 科研成果丰硕:金融教研组教师在学术研究、科研项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3.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金融教研组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金融学教研活动主题(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与研究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适应新时代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提高大学金融学教学质量,推动金融学学科建设,特举办此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创新金融理论与实务,构建新时代大学金融学教研新格局。
二、活动背景1.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对金融学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这要求金融学教学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金融学科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金融学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跨学科性强。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如何整合资源、形成特色,提高金融学科的整体实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 金融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有待加强。
金融学教学与科研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科研能力不足,导致教学与科研脱节。
三、活动目标1. 提高金融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代金融发展的需求。
2. 促进金融学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推动金融学科建设。
3. 探讨创新金融理论与实务,为我国金融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 构建新时代大学金融学教研新格局,提升我国金融学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四、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金融学专家、学者,围绕金融学前沿理论、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如“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等。
2. 教学研讨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提高金融学教学质量,如“金融学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与课程改革”等。
3. 科研成果展示展示金融学教师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包括学术论文、著作、科研项目等,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4. 企业家论坛邀请金融行业企业家、专家,分享金融实务经验,探讨金融产业发展趋势,为金融学教学提供实践指导。
5. 学生论坛组织学生开展金融学学术沙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学所学知识和金融的关系 知乎
中学所学知识和金融的关系知乎
中学所学的知识与金融密切相关。
首先,数学是学习金融所必需的基础。
中学数学知识包括四则运算、代数、几何等,这些知识在金融中经常会用到。
金融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利率、贷款计算、复利等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
其次,中学的经济学和政治知识对于理解金融有着重要作用。
中学经济学课程通常会涉及供求关系、市场经济、货币等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是理解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基础。
中学政治课程也会介绍一些与金融有关的内容,如货币政策、经济体制等。
此外,中学科学课程中的统计学和概率论也与金融密切相关。
统计学可以用于分析金融数据、研究市场趋势等。
概率论则可以帮助评估投资风险和预测市场走势。
而语文和外语课程也对金融学习有所帮助。
语文课程培养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这对于理解金融概念、阅读金融文献非常重要。
外语课程则能帮助学生掌握金融英语词汇和专业术语,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金融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中学所学的知识与金融息息相关。
数学、经济学、政治、统计学等学科都为理解和应用金融知识提供了基础,而语文和外语也为金融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doc】高韵声声谱新曲——金融学专家孔祥教授及其学术研究
高韵声声谱新曲——金融学专家孔祥教授及其学术研究本刊特约记者晋宇学海泛舟.有幸在经济学的殿堂中相识孔样毅教授,先生部高尚的人品,精湛的学问留给我至深的影响.作为我国着名的金融学专家.他的一系列学术成果和思想观点在相识者和不相识者问流传.无远弗届.深夸学人钦敬.孔祥毅教授长期从事金融理论和金融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经挤科学的园地中辛勤耕耘.先生博览群书.他宽广的视野,多维化的研究视角,加之金融经拼理论的深厚遣诣使其对历史,现实的经拼问题具有更探刻的洞寨力,在中央银行学,金融协谓发展理论,晋商学,金融发展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开创牲,前沿性,边缘性的研究.一,奠基中央银行理论爰宏观金融调控研究孔样毅教授在金融理论研究与刨新方面的建树之一是首倡中央银行理论研究新学科.早在80年代韧我国的金融改革刚起步时,他就提出中国应该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并开始构思中央银行学的学科建设问题.1985年l1月,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教育司召开的金融专业教学计划会议上,他力主将<中央银行概论'设为主干课.受到与会专家一致赞成.总行委托他起草教学大纲.1986年5月全国中央银行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太原召开,由于他在这一领域的先锋作用奠定了他在我国中央银行理论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1986年6月.他的专着(中央银行概论)一书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着名金融学前辈盛慕杰老先生高度评收蒋日期2OOl一07—29l54价这本书说:"这是我国第一部系境地专门论述社会主义中央银行的着作.为金融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有价值的精神食粮".全国十几所大学采用这本书作教材.有的高校还旅人来进修此课.宏观金融调控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早在1981年召开的全国货币流通理论研讨会上.孔祥毅先生对当时正在试行的存贷挂钩"政策提出质疑.这一观点已在有关制度中给予肯定并成功地付诸实践.为充分阐述他对中央银行理论的见解.他还撰写了<中央银行的演变及其在我国独立设行的必要性),<论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略论货币流通的正常标志),<控制货币.搞恬资金),<区域经济调控与资金流量信息系统)等论文.不同角度进~步阐释了他的独到见解.孔祥毅教授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面对中央银行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十多年来中央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实践.于2000年1月叉推出了新的(中央银行通论)一书,系统地舟绍了中央银行的理论与实践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的中央银行理论体系.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培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谓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孔祥毅教授对新形势下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问题叉进行丁深入的研究.对宏观调控的发展趋势,金融对经济作用的历史论证,宏观金融调控的理论基础,金融垒球化下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及其传导与效应,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新形势下的金融监管,金融剖新与稳健金融体系及其风险控制等都提出了新的观点.这集中地体现在他将要出叛的新书<宏观金融调控研究)中.二,提出金融协调发展理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对亚洲国家.而且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发展都带来丁严重的负面影响. 孔祥毅教授以其敏锐的目光和探遘的思想,意识到要准确理解金融及其在当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就不能仅靠一时一事的,静态的分析.而要从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中研究金融及其金融学专家孔祥毅教授及其学术研究高韵声声谱新曲与经挤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协调发展问题.在这一思想的指BI下, 先生开始着手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申请并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金融翩度变迁与金融协调研究).他认为.市场经济中由于利益的驱动.金融创新是不可避免的.金融创新带来了金融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金融风险.要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由Ⅱ强金融监管,而金融监管要依据金融制度.盒融翩度的正确性,舍理性又决定于金融理论的科学性.那么,防范金融风险从根本上说是金融理论创新同题.当前的重要问题是金融理论的创新.1998年鲁在中国金融学会组织的北京金融论坛上他发表了(也谈金融可持续发展)演讲.1999年7月又在亚洲太平洋金融协会墨尔车会议上作了(经济泡沫的金融根源)发言.继而应香港大学邀请写了(1883年的金融危机).2OO1年2月1o日(金融时报)发表了先生的长篇论文(金融协调:一十新的理论视角).进一步对金融协谓理论作了全面阐述并提出了应该把金融市场资产价格与商品市场价格一起作为货币政策监控的目标等一系列新观点.三,探讨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建设在长期的金融教学过程中,孔祥毅教授对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探索.20多年来,孔样教先生主编,参编,修订货币银行学教材七本扶之多.1988年.他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委托.与中国人民大学周升业教授一起主编了(中国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在体系上突破了传统框架.在坚持科学性,实用性与时代性的基础上.创立了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几次修订再版.并荣获垒国高校金融类优秀教材二等奖.同时.孔祥毂教授在城市金融理论与业务研究方面也颇有成就.他在199o年主编了以城市金融为研究对象的着作(城市金融),由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杜出版,提出城市金融是国民经济各薛门的联结器;是城市经济态势的显示器和监测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启动器和调节器;城市金融可有效地改变城市社台的空间分布结构.向周围辐射和渗透.改变周围城乡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进而影响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并且提出城市金融组织的多元化及融资结构的多样化决定了城市金融业务的多样化等问题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四,拓竟金融史学的研究领域孔祥毅教授对金融史学的研究开始于1963年初参与山西票号的研究和1975年对阎锡山时期山西省银行的研究.198o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丁他主编的(阎锡山和山西省银行), 199o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参与编写的大型资料书(山西票号里料),四十年如一日,潜心攀登金融史研究的高峰.为金融史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孔教授撰写的金融史论文近40篇从先生的(金融贸易史论)一书中能鲜明地感受到先生治学的严谨和博闻强记及独挣的研究视角他特别注重对史料的理性分托把哩料的分析提升到理性思考的层次大处着墨,由此形成一尊置解既探列叉精到.同时还能够挥弘的视野从垒世经,盒融孛角度进行研究遗一点我们其2O世纪80年叠也蕞q可窥见一斑孔祥毅教授的(山西票号与清政0》.18万字.1984年第3期'中国社会经挤史研究)以首篇的显要位置全文刊载,文章认为山西票号与清政府的勾结是其利益的一致性推动的.山西票号由服务于商品流通而异化为政府金融是其随着清政府的崩溃而早夭的重要原因之一.山西票号与中世纪欧_洲银行业具有同样的历程和属性.该文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着名金融史专家洪葭管老先生评价说:"这精力作写透了一十重大理论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报有见解的."社会给予了极高的褒誉和评价.1998年7月他应香港大学之邀在香港参加商业史国际研讨舍.作了(明清山西货币商人的金融创新)的演讲,提出明清时期票号钱庄的十二项金融创新与意大利金钱商的刨新是基本相同的.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金融时报)全文发表后,新华社'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等于以报道.孔祥毅教授先后参与研究出版了人民银行总行组织的(中国近代金融史),(中国金融史).填补丁我国金融史学研究的空白.他承担的部分不仅在史料上使用了大量一般经济史论着中未曾使用过的挡案资料.而且在票号钱庄,外国在华银行几扶在中国设行高潮及其对中国金融经济影响等重大金融历史问题上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开拓性.他认为中国真帱银元起于清康熙年闻.改变了过去流传的蛤于光绪十三年的看法.中国的转帐结算制度起于清乾隆年阿,不是起于189o年上海钱庄,山西钱庄按兑,克钱,订卯等制度是转帐结算的雏形,中国的中央饭行崩度可以上期刊清乾隆年问的"宝丰社","裕丰杜等等.他主编和参编出版的金融史科书及重要论文.凝结着他多年的心血.棱日车,美国及台湾,香港地区学者广泛收藏.他也因此交了不少海内外朋友.五,倡导晋商学研究孔祥毅教授对晋商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注重对历史的精抻价值分析并系统地研究晋商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启示. 80年代不少人把山西经济落后的原因归于山西人一向保守.他始终不同意这十看法.9O年代韧.他和张正明研究员共同撰写的(山西商人及其历史启示)1.8万字的长文见诸报端后.迅即弓『起省内政界及垒国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当时的省委书记王茂林同志为此文写了1ooo多宇的批示.推荐给全省处级以上干部学习.他曾多次在课堂上对他的学生说"山西商^在山西.山西商^研究的专家在日本,这是山西人的羞愧.更是山西财经学院的耻辱."他以赤诚的民族紧迫感投凡晋商研究.承担了全国高技古籍整理委员会的课题(山西商人研究).他的6万多宇论文(近代史上的山西商人)多角度地论述了晋商的发生,发展,舞台,商路,经营,管理,行会,丰肯神,文化,衰落,教训及对当代山西人的启示他积极倡导建立山西商人博物馆和山西票号博物馆,发展山西人文旅游,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如今"晋商这朵曾在黄土地上盛开过而后叉凋谢的奇葩正在重新绽开生命的花营,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晋商理论研究的成果.2OO1年9月由中央编译局和河北大学等单位召开的全国多元糊股份理论研讨台t,孔祥教教授的论文(中目早期人力股的实践对当代企业改革的理论与现实意殳)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他提出人力资本股在中国已有400年的历史丁不是美155国舶来品,人力资本股和实物资本股并重的理论在不否定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理论的前提下.比较好地解决了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扳分化;共同富裕的问题.对企业产权削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孔教授最先倡导晋商学研究他认为晋商问题不仅仅是山西商业历史.它涵盖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历史经济地理学,建筑学,艺术,民俗学,族谱等等辊多方面.认为这应当成为一仃纵合性的学科.任何新领域的开辟和新学科的形成都需要极高的学术勇气和艰苦的劳动,在孔先生的带动下.晋商研究必将对三哥社会文化的传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六,正本清源合作经济孔样毅教授在系统地钻研歇文,列宁的合作思想及世界合作流旅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外合作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认为合作经济不同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经济合作.它在形成基础, 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经营与分配方式等方面具有质的差别.并对我国合作经济异化为"二国营"和恢复三性提出质疑.他对合作社的所有制基础,多样化组织形式进行了探讨.发出了为合作牡正本清源,实现合作经济制度创新的呐喊他多次承担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农业银行总行的研究课题.先后撰写了'试论信用合作杜改革的理论基础),'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反思),'关于信用合作社管理体镧改革的探讨>,'中国合经济理论与组织体系研究)等论文,参与了'信用合作大辞典>的编写.他在'合作社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问题)中提出合作社双轨发展和混合生长的建议,因为见解独到被多家刊物转载.现在正进行着'中国合作经济理论创新研究).七,关注山西区域经济的研究1993年.孔先生在当时分管宏观经济工作的省领导的支持156下.组织力量,推出了区域经济专着(--晋经济论衡>,着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卫兴华教授读后.以'省情研究的佳作,干部学习的精本>为题.发表了书评.他说:垒书理论联系实际,纵向与横向分析结合,论述了山西省缎区域-济的发展及其战略"..该书最显着的特点是打破了一般经济理论的常规定式.创造性地写入了许多以往经济着作中没有大篇章专论过的阿题.如对历史上的山西商人,晋商精神,山西票号的研究.对民国时期山西独裁统治者阎锡山的经济岳j和实践所作的较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制约山西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对山西省内经济区域和中心的划分,对省内历次制订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流通兴晋,市场突破"的"全新战略构想.以期寻求发展山西的新道路".是山西第一部富有理论性的纵合性的区域经济专着,像这样全面系统地综合性区域经济着作.目前在国内尚为数不多.其为山西广大干部,经济工作者和青年学生了解省情,认识省情提供了学习的精本,同时也为山西各级领导指导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傲据.他标志着山西的区域经济研究已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999年7月'山西经济日报>记者采诸了孔祥毅教授.先生以'山西不能再等特>为题对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历史反思,发展弱势及战略的重新定位.进一步阐述了"流通立省,科教兴省的基本观点.建议重视从流通领域寻找谓整经济结构的突破口,依靠教育和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谭整生产关系,规范经济秩序, 加快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孔祥毅教授在其近40年的教学,行政工作中,学术斐然,事功亦堪嘉.衷心地祝躁孔教授有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问世,高莉声声谱新曲,与后者有同前行.(责任编辑:x校对:R)。
金融学毕业课题方向
金融学毕业课题方向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金融学毕业课题方向选择的重要性1.1 指导学生选择职业方向金融学本身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向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如金融市场研究方向,可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从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有力的支撑;金融工程研究方向,有助于学生从事金融工程师、金融产品开发师等职业。
1.2 提升学术水平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课题方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该领域的学术造诣,还能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深入研究一个具体的课题,学生可以在相关领域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
1.3 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课题方向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地适应学术研究的节奏和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未来深入探索该领域或者扩展到其他相关领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2.1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金融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其涵盖了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各种金融交易场所。
在金融市场的研究中,学生可以选取某个具体金融市场,通过分析市场结构、价格变动规律等,探讨市场有效性、价格发现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中的主体之一,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
学生在研究金融机构时可以选取某一个具体类型的金融机构,通过研究其经营模式、风险管理机制、盈利模式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探讨该类型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2.4 金融企业管理3.1 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金融学毕业课题方向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模型的探讨和分析,可以深入理解金融学领域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基础,为研究实证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案例研究是金融学毕业课题方向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对某一个具体的金融事件、机构或产品进行深入剖析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和金融企业的管理实践,为金融实践提供借鉴和警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研究对金融学教课的影响一、金融学专业教学现状及存有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明确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但需要全面掌握经济金融知识,还要能够熟练实行市场运作。
所以,如何协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实践水平,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是金融学教学担负的主要任务。
现阶段,国内高校的教学通常能够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研究水平、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走入岗位后,所学知识无处可用,业绩不理想,创新意识不强,无法满足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
近年来,为适合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大量需求,开设金融专业的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并实行专业细分,实际上很多细分出来的新专业都是出于包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与传统的金融学并没有显著差异。
不过,专业过度细分反而打破了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简单的细化与分割,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变窄,一些专业基础理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有涉及,却都讲的不透。
金融学学科内涵与外延的划定及学科体系的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偏重宏观经济理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核心课程,对数理分析、计算机技术应用重视不够,比如像经济数学、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等能够辅助学生进阶的课程并未广泛开设;而公司理财、证券投资、财务分析、金融工程、基金管理、资产定价等与时代发展联系紧密的课程也未能实现知识与应用的互动。
此外,金融学教学对国内外金融发展的动态追踪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教材陈旧、内容良莠不齐的问题依然存有。
近年来,金融体系一直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新问题的出现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比如,国际上新兴资本市场的崛起、金融危机的爆发、跨国并购、资产证券化等问题,以及国内的资本市场发展、汇率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影子银行等问题,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如果在教学中不能跟随社会发展即时更新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跟不上时代变化,如此的教学效果必然是不达标的。
(三)教学方法单调,对研究水平的培养重视不足很多高校在教授金融专业课程时,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在这种培养方法下,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为应对考试而强行记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学生学术研究水平的培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布置课程论文,由学生个人完成或者以小组形式完成。
撰写课程论文确实是锻炼学生研究水平的有效方法,但实际效果却参差不齐,难免流于形式。
在学生独立撰写论文时,如果缺乏指导,且不存有严格的外部监督,学生可能会在网络上直接抄袭他人已有观点,这不但起不到促动作用,反而滋长了不诚信的学术之风。
而在以小组形式展开学术研究时,往往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单纯的分工再拼凑也严重损害了研究的完整性。
在教学改革中,高校也在积极尝试新型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验模拟等,不过从长期禁锢的思维向发散创新的思维转变仍需要多年的教学摸索,相对应的配套措施也需逐步完善。
(四)教师队伍素质仍需提升作为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与引导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国内金融学博士培养的跟进与海归博士的引进为高校的教学队伍补充了一大批高学历人才,较大幅度地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
不过,高校教师队伍在学术研究、工作经历、教学经验等方面还存有着结构性问题,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分工与协调也存有脱节。
针对教师个人来说,不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还会对其教学任务与研究任务的分配造成负面影响。
二、学术研究在金融学教学中的作用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学术研究水平的培养,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一)学术研究能够协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多种水平主要表现在:1.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实际使用水平。
学术研究活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成为主角,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空间展示自己,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主动性。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分析现实问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大大缩小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2.锻炼学生思维,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既要留心观察经济社会运行,发现问题,又要大量地阅读与思考,从实例中归纳分析出一般性结论,检验已有理论的准确性。
通过对金融市场已经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实行分析、讨论,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3.通过交流与讨论,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沟通水平。
国外课堂常采用的小组讨论方式,近年来也备受国内老师追捧。
教师能够让学生自由结合成讨论小组,根据班级的规模,每组可由4~8人组成。
挑选经济热点展开讨论,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进一步的探讨、辩论。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参与问题的各个环节,教师能够通过适时引导、简单评论来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分析。
这既能够促动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同时学生的表达水平与沟通水平也得到提升。
(二)注重学术研究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在引导学生实行学术研究时,教师需要注重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收集、更新、整理数据及案例,这就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了高要求。
要想讲好金融学的课程,与同学形成良好互动,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而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业务的实际操作,同时还要密切注重国内外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和理论研究前沿。
另外,在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素材也可用于编写教学案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配合、相互促动。
可见,提升学术研究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重视学术活动的展开,不但能使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研究水平。
三、在金融学教学中推动学术研究的途径为了推动金融学专业研究型教学的展开,一方面,要转变教学观点,纠正师生“重应试轻学术”的观点,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深入展开学术思想的讨论与学习;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完善硬件设施的现代化建设,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抓住课堂互动、课外实践和评价反馈几个主要环节,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进程。
(一)试验研究型课堂教学与传统的单向传授课堂不同,所谓研究型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研究理论形成过程为主的教学方式。
金融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与现实联系紧密,很多理论都能够通过观察总结得出,或者放入现实社会实行验证。
老师能够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理论知识的产生,还原经济学家们的思维活动,并鼓励学生质疑反思已有理论,发表独立见解。
研究型的教学课堂有很多种实现方式,比如案例探讨,头脑风暴,问题情境,正反方辩论,小组讨论等,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适用条件,能够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实行选择。
教师们通过掌握新型教育理念,就能够不拘于已有模式,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特点,自主设计教学方案,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展开研究型教学试验,提升教学质量。
(二)完善金融学学术研究方法在传统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定性分析往往占主导地位,定量分析比重则十分有限。
如果没有精确的数量分析,质的规范性就难以把握;但无视定性分析,单纯定量研究也会失去经济学意义。
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结论,更好地揭示资金运作的内在规律。
现代金融学的量化特征日益显现。
定量分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理论模型化,即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某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另一种是实证研究定量化,即使用统计数据来验证理论的适用范围与准确性。
近年来,西方国家的金融领域研究多数都是通过使用数学工具来研究。
国内的量化分析仍处在起步阶段,能够在借鉴国外成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实行研发,但同时也要防止过度强调数量分析而忽视了经济含义。
(三)推动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进程网络通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极大地影响着教学模式,使得高等教育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对于金融学专业教学来说,能够在教学中使用先进技术手段,如实验室教学、市场模拟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累市场运作经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信息化不但是对新技术与新资源的有效利用,最根本的是教学理念的变革。
在信息化环境下,现代通讯手段实现了信息与知识的瞬时传递,彻底改变了信息获取、知识传递的路径,使得老师和学生能够即时获得市场动态。
当代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不但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具备挖掘、使用、传播信息的意识和水平,能够使用科学方法从复杂的金融市场捕捉有效信息。
(四)鼓励研究型自主学习与创新为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能够适当降低课内学时的比重,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水平与质量。
比如,通过建立自主学习网络系统平台,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参考书目和文献资料,撰写读书笔记、文献综述或研究报告,开设“专题贴吧”实行开放式讨论也大有裨益。
同时,提供网络交流、答疑、批改作业的功能,能够增强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
研究型教学的终极目标能够说就是为了挖掘学生研究潜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学生参与学术型研究和创新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能够通过展开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组织学术研讨会、夏令营,以及为学生提供助研、助教岗位等方式,使学生直接参与到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来,学习数据处理方法与实验分析技术,掌握科学的研究范式,培养初步研究水平。
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寻找研究兴趣,组建研究团队,参与国家科研计划申报及社会企业项目招标,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资金支持。
学术研究对金融学教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