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全要素生产率

合集下载

中外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对比分析

中外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对比分析

模பைடு நூலகம்设定和变量选择
模型设定:采 用DEA模型进 行全要素生产
率测度
变量选择:选 取资本、劳动 力、技术等投 入变量,以及
产出变量
模型参数:设 定产出、投入、 技术效率等参

模型应用:将 模型应用于中 外商业银行进 行全要素生产
率测度
生产率测度结果
外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 平均水平较高,但增长较慢
中外商业银行效率变化对比: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变化较大,外国商业银行效率变化较小
中外商业银行技术进步对效率变化的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技术进步对效率变化有较大影响,外 国商业银行技术进步对效率变化影响较小
中外商业银行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的关系:中国商业银行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外国商业银行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呈负相关关系
考虑和研究
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方法:改进 现有研究方法, 提高研究准确性
比较分析:深入 比较中外商业银 行全要素生产率 的差异和原因
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外商业银 行全要素生产率 的主要因素
政策建议:提出 提高中外商业银 行全要素生产率 的政策建议
对策建议
加强数据收集与分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准确性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加强风险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优化业务流程, 减少不必要的环 节和步骤
提高员工素质和 技能,提升工作 效率和质量
加强风险管理, 降低经营风险
加强外部合作与交流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 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拓展业务领域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争取政策支持,提高市场占有率
加强与高校、科 研机构的合作, 推动产学研结合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城市绿色发展——基于区域创新产出和要素配置效率的视角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城市绿色发展——基于区域创新产出和要素配置效率的视角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城市绿色发展——基于区域创新产出和要素配置效率的视角朱洁西李俊江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如何打破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增长模式,推动城市走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重要议题。

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正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

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由2023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5.5万亿元,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二,展现出数字经济的蓬勃活力和无限潜能。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发挥数字经济在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利用数字经济赋能全社会各领域的绿色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城市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机制和内在要求,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网络化、共享化特性有利于加快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与信息交互的速度,便于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取先进技术,促进技术升级和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时空界限,减少资源错配,实现生产要素的集约化整合与高效利用,进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那么,数字经济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如何阐明数字经济助推城市绿色发展的内在机制并证实区域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所发挥的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和异质性?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为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协同增效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实践带来有价值的启示。

本文旨在探究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相关的文献主要聚焦于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以及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

(一)数字经济的相关研究数字经济的概念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资源、以现代互联网平台为重要信息载体、以数字技术有效应用作为效率提高及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中资银行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中资银行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的技 术 效 率 相 对较 低 , 技 术 效 率 、 技 术 效 率 和规 模 效 率 均 呈现 出持 续 下 降 的 趋 势 , 时 , 术 效 率 的 降低 也 造 成 且 纯 同 技 此 类银 行 生产 率 的 衰退
关 键 词 : 术效 率 ; 技 纯技 术效 率 ; 规模 效 率 ; l us 指 数 Mamq i t 中图 分类 号 : 8 19 F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3 9 3 (0 0 0 — 0 0 0 10 — 0 1 2 1 ) 1 0 1 — 4
21 0 0年第 1期
总 第 2 4期 5
南纰
NO. 2 0 1. 01
HAI NAN NANCE FI
S f 1 .5 e a 2 4 i No
中资银行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高 玮
( 开 大 学经 济 研 究所 , 津 3 0 7 ) 南 天 0 0 1
摘 要 : 文运 用数 据 包络 分析 , 1 3 本 对 9 2年 至 1 3 9 6年 间 7 1家 中资 银 行 的技 术 效 率和 全 要 素 生产 率展 开 了研 究 。


引言
的 角度 做 出解 释 。 上 述 研究 有 助 于 认 识 2 0世 纪 3 0年代 中 资银 行 的经 营概 况 , 是 . 但 目前 还 没 有研 究 考察 过 这 一 时 期 中 资银 行 的技 术 效 率 。银 行 技 术 效 率 指 的 是 银行 在 业 务 活动 中投
结 果发 现 . 同性 质 银 行 的效 率水 平 存在 差异 , 中 , 办银 行 和 官 商 合 办银 行 技 术 效 率的 提 高与 技 术 进 步 共 同促 进 不 其 官 了生产 率 的 增 长 , 而且 随 着政 府 对金 融 业 垄 断程 度 的加 强 , 办银 行 的技 术 效 率呈 现 出持 续的 上 升 趋 势 ; 商 办银 行 官 而

重要知识点-理论学说

重要知识点-理论学说

经济基础知识1、科斯定理(美国):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一书,他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2、瓦尔拉斯均衡状态(法国):或称一般均衡状态,当居民和企业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

3、帕累托改进(意大利):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

4、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5、凯恩斯消费理论(英国):三个假设: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从而产生货向需求。

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投机动机是利率的减函数。

流动性陷井:流动性偏好具有绝对性。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的假设6、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美国):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7、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弗里德曼(美国)自然失业率:定义为经济处于就业状态时的失业率。

弗里德曼(美国):由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存在和变动,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是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长期则是不存在的,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接受了剑桥学派的观点。

货币需求理论。

影响货币需求因素:财富总额、财富构成、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其他因素。

8、索罗余值(美国):即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

9、费雪方程式(美国):P=MV/T,价格总水平=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各类商品交易数量....交易方程式反映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

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1X-2016(10)-0032-04
当前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宏观经济进 入新常态已经成为共识,经济增速放缓不可避免 ; 2015 年 10 月,人民银行宣布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 率浮动上限,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互联网 金融迅猛发展、民营银行和民间金融机构逐步阳光化,分流 了商业银行的存款,拉高了商业银行资金筹集成本,对商业 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在这些新的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 生产率有何变化,哪些因素影响了银行的生产率水平,需要 进一步研究。
表 1 商业银行总体全要素生产率
年度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Malmquist 指数
2009
1.030
1.045
0.998
1.032
1.076
2010
1.040
1.038
1.014
1.025
1.079
2011
0.996
1.097
0.977
1.019
1.093
2012
1.017
1.001
安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 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6 家城市商业银行(南 京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重庆银行、徽商银行、锦州 银行),数据来源于 Wind 咨询数据库和各商业银行年报。
(二)方法简介 Fare(1992)构建了基于 DEA 的 Malmquist 指数用于测 度生产率变化 :
问题探讨
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
■ 宋连方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 青海西宁 810001)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入 了基 于 D E A的 MMm q u i s t 指数模 型 。张健华 ( 2 0 0 3 )利
天 津 银 行 北 京 银 行 上 海 银 行 重 庆 银 行
1 . 0 1 4 1 . O 2 3 1 . 0 1 5 1 . o o O
0 . 9 9 5 1 . 0 2 1 0 . 9 7 6 0 . 9 2 8 0 . 9 9 9
要 素 生产率 。
人M a l m q u i s t 指 数公式 ,采用 D E A F 2 . 1 软件 得到 如下实证
结果 。
2 0 0 8 —2 0 l 2年我国 9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 MMmq u i s t 指数
e f c h t e c h c h p e c h s e c h t e p c h
业 的重要组 成部 分和特 殊群体 。本 文运 用 MM mq u i s t 指数 模型 从动 态的 角度对城 市 商业银行 的全要 素 生产率进 行 了分析 。
经分析发现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普遍上升。 [ 关键词]M a l m q u i s t 指数模型 ;城市商业银行 ;全要素生产率
率最 为关键 的就 在于选 择投入 、产 出指标 。对 城市商 业银
行投 入和 产 出指 标 的选 取 主要 有 3 种 方法 :生 产法 、资产 法和 中介法 。本 文 以资产法 和中介法 来作 为指 标选取 的方 法 。选取 的投入 变量 为 :存款 总额 、利息 支 出 、固定 资 产 净值 、劳 动力 ( 银 行 的员工 人数 ) ;产 出变量 为 :贷 款 总
用M M m q u i s t 生产效 率指 数对 我 国银 行业 近 年来 的效 率变 化情 况进 行 了 分 析… 。王 健 、金 浩 、梁 慧 超 ( 2 0 1 1 ) 通 过M M m q u i s t 指 数模 型 对 2 0 0 4 -2 0 0 9年 1 4家 商 业 银行 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增长模型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增长模型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内生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 养老保险 公共支出 全要素生产率 不变资本增长率 c2r模型 马克思模型 食品工业 预测 面板数据 面板协整模型 非线性预测 非参数成本前沿模型 需求约束 需求模型 需求冲击 集聚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问题对策 门限自回归 门限回归 门限 长期经济增长 长三角都市圈 长三角 错觉模型 银行信贷管理 银行信贷 金融资本 金融资产 金融生态 金融支持 金融抑制 金融学 重庆 配置效率 适用技术 进出口贸易趋同 边限检验 边际效应 边缘经济增长中心 边境区 跨时最优消费理论 资源环境 资本驱动 资本收入税 资本成本 资本存量 资产价格 贸易竞争效应 贸易开放度 贸易依存度: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状态
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量 货币 财政政策 财务资本 贡献率 误差修正模型(ecm) 解释结构模型 规制效果 要素贸易条件 要素贡献 西部民族地区 西部大开发 西部五省 菲德模型 节能降耗 自然资源约束 自然灾害 脉冲响应函数 能源 股市 联立方程模型 联合估计法 耦合能力 耦合模型 耕地保护 羊群行为 绿色gdp 结构熵 结构性变动 结构分析 经验证据 经营者 经济转型 经济指标体系 经济承载力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收敛 经济周期 经济发展 系统动力学 第一产业总产值 空间面板数据 空间计量分析 空间计量 空间自相关模型 空间聚集指数 空间经济计量模型 空间经济学 空间效应 稳定 税收弹性 科技进步贡献率 科学发展观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基于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分析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基于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分析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基于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基于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分析框架进行深入研究。

财政分权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财政分权制度的实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揭示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机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模型,该模型能够综合考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从而更全面地评估经济增长效率。

具体而言,本文将通过收集相关数据,构建非期望产出模型,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财政分权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和评价,明确财政分权制度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构建非期望产出模型,分析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机制,揭示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和潜在问题。

再次,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优化财政分权制度,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化对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效率之间关系的理解,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也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分权制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财政分权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旨在通过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下放部分财政权力,以激发地方经济的增长活力。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财政分权理论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其实践与影响更为显著。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财政分权制度的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早期的研究主要围绕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展开。

一些学者认为,财政分权可以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

例如,Qian和Weingast(1997)提出了“维护市场的联邦主义”理论,认为财政分权通过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减少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

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摘要]全要素生产率是最新测度银行效率的方法,能全面地体现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因素中除了技术进步因素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如规模大小等)所占的比例。

本文以2006—2009年为观测期,得出我国18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提升,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生产有效性的恶化是由技术进步水平落后造成的,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生产有效性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前沿面移动效应。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DEA,Malmquist指数;生产有效性1 选题背景及意义银行效率是银行在业务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银行效率是指银行实现最合理的投入和产出组合的能力。

国内现在实证研究中衡量银行效率的方法很多,最近的研究多聚焦在全要素生产率上,全要素生产率是最新测度银行效率的方法,即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法来计算Malmquist指数和规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的值来反映中国银行业的效率状况和动态变化。

全要素生产率不仅能更好的从追赶效应和前沿面移动效应两方面来分析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绩效,还能全面的体现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提高除了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如规模大小等)所占的比例,对于我国银行业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具有更好的研究意义。

2 Malmquist指数模型介绍Malmquist指数最初由Malmquist(1953)提出,早期的运用集中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领域;Cavesetal.(1982)首先将该指数应用于生产率变化的测算,此后与Charnes et al.(1978)建立的DEA理论相结合用于投入产出方面的分析,尤其在评价某行业生产有效性的动态变化以及某地区的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研究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实证分析中,研究者普遍采用Fare et al.(1994)构建的基于DEA 的Malmquist指数。

从t时期到t+1时期,度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Malmquist指数可以表示为:其中TE为综合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度量的是从t期到t+1期的相对技术效率的变化程度,又称作“追赶效应”。

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001]

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001]

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突出。

但在农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也逐渐显现:资源短缺、环境质量下降、土壤退化等。

我国明确了农业发展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道路,在保障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速度的前提下降低农业生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但在以往研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中,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过程主要关注要素投入带来的农业发展,较少关注环境污染等副产品的产出,未能对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问题进行综合评价。

因此本文尝试在资源要素投入以及环境污染的非期望产出基础上分析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农业效率的客观评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和经济三者的协调发展。

首先,运用Metafrontier-ML模型,构造我国2003-2015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共同前沿面,并将我国31个省市划分为6大群组,在规模报酬可变的前提下测算了各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地区农业效率进步的偏离程度,计算各地区的技术缺口比率(TGR)并分析其变动趋势。

其次,从全域空间自相关的Moran’I指数和Greay’C指数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特征以及各地区空间集聚的差异性。

同时,为进一步探究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特征,本文检验了各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趋向于统一收敛值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以及趋向于各自稳态路径的条件β收敛。

最后,运用空间动态杜宾模型,以地方财政自由度、环境规制、区域产业结构、投资开放度、研发强度、人口状况为控制变量,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并计算模型的空间效益。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从各地区的技术缺口比率TGR值来看,我国整体上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缺口比率平均值为0.602,且这一缺口呈现扩大趋势,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差异越来越明显。

财政分权、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

财政分权、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

收稿日期:2022 09 2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BJY177);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JYE274,21JYC23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22@ZH006)通讯作者简介:李惠芹,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财政制度变迁。

E mail:lhq13970050451@163.com。

财政分权、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李惠芹, 朱德贵(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摘 要:本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使用随机前沿法(SFA)计算了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

在此基础上,运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部分的影响。

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财政支出分权具有抑制效应;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均主要对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从传导机制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是财政分权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机制。

进一步利用PSTR模型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促使财政分权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形成了非线性关系,当产业结构升级达到一定程度时,有利于扩大财政收入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弱化财政支出分权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财政分权;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构升级;随机前沿法;PSTR模型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 0145(2023)03 0082 08doi:10.11847/fj.42.3.82ResearchontheImpactofFiscalDecentralizationonTotalFactorProductivityfromthePerspectiveofIndustrialStructureTransformationLIHui qin,ZHUDe gui(SchoolofFinanceandPublicManagement,HarbinUniversityofCommerce,Harbin150028,China)Abstract:BasedonTLPfunction,thispaperusesSFAtocalculatethetotalfactorproductivityofprovincesinChina.Undertheresult,thispaperusesthepaneldataof30provincesinChinafrom2011to2020tostudytherelationshipbetweenfiscaldecentralizationandtotalfactorproductivity.TheresultsshowthatfiscalrevenuedecentralizationhasapositiveeffectonTFP,whilefiscalexpendituredecentralizationholdsanegativeone;fiscalrevenuedecentralizationandfiscalexpendituredecentralizationbothhaveasignificantimpactontechnologicalprogressrateandscaleefficiency.Besides,industrialstructuretransformationisanimportantmechanismforfiscaldecentralizationtoaffectTFP.UsingthePSTRmodel,itisfoundthatthereisanonlineareffectofindustrialstructuretransformation.Whentheindustrialstruc turetransformationreachesacertaindegree,itwouldexpandthepositiveeffectoffiscalrevenuedecentralizationonTFPandweakenthenegativeeffectoffiscalexpendituredecentralizationonTFP.Keywords:fiscaldecentralization;totalfactorproductivity;industrialstructuretransformation;stochasticfrontieranalysis;PSTRmodel1 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政分权背景下政府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财政分权背景下政府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异而导致促进效果的不同;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其交互项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其技术进步
的促进作用上,这也体现了当下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现实国情。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助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诉求。文章选择中国 2000-2016 年 29 个省(市、自治
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 GMM 方法来探讨财政分权背景下政府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财政分
权、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其交互项都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因地区的发展差
一、文献回顾与评述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 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将 原有以消耗大量物质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高速增长 模式转变为以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 质为依托的集约型高质量增长模式。这与当下我国 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现实国情需要和社会主 要矛盾的转变也遥相呼应。而十九大报告也突出强 调了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提高全要素 生产率,因为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 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成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最 重要抓手,它可以使得经济体系发展更为高质、有效
2019 年 3 月 (第 33 卷第 3 期)
●经济观察
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
Mar.,2019
(Vol.33,No.3)
4/f.171231005
财政分权背景下政府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孙英杰,林 春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银行竞争、金融包容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1867 个县市统计数据

银行竞争、金融包容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1867 个县市统计数据

收稿日期:2019-04-21基金项目: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改项目“金融专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打造的探索与实践(kjxyjg1445)”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薛无瑕(1969-),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会计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银行竞争、金融包容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1867个县(市)统计数据薛无瑕(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温州325006)摘要:银行竞争是否通过金融包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县域金融机构改革创新这一重要的研究背景,运用我国县域农村金融图集提供的金融数据,检验银行竞争通过金融包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

验证结果如下:县域银行竞争的增强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金融包容程度更高的县,银行竞争显著的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在贫困县,这一结论不成立。

稳健性检验结果再次支持了以上的结论。

这表明,在经济发展好的县域,鼓励银行业竞争能通过金融包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效应更明显。

关键词:银行竞争指数(HHI);金融包容(IFI);全要素生产率中图分类号:F8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9)07-0053-10一、引言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整体而言,县域经济发展至今尚未完全破题。

依靠能源、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主要经济增长方式,这种方式使生产率的贡献率相对偏低。

就县域农业经济而言,通过大量投入农业生产资料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仅违背了绿色生产、可持续生产的思想,而且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

想要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就要求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提升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

新一轮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的放宽,加剧了县域银行的竞争。

而银行竞争水平对于现代化农业的融资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财政分权、产业结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5—2019年京津冀13个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政分权、产业结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5—2019年京津冀13个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政分权、产业结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5—2019年京津冀13个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赵向豪;胡蝶
【期刊名称】《财会研究》
【年(卷),期】2022()11
【摘要】文章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出发,选取京津冀地区城市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结果显示,财政分权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其作用机制在于财政自主度的提升促使地方政府合理配置资源,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考察区域异质性发现,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核心圈层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升级不能通过财政分权程度的提升实现,而中间及外围圈层城市群可以从中获益。

进一步通过门槛检验得出财政分权门槛值为0.8286,表明财政分权程度较低的城市可以继续提高分权度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财政分权程度较高的城市不宜继续提高分权度。

【总页数】8页(P4-11)
【作者】赵向豪;胡蝶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7
【相关文献】
1.财政分权、从业人口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实证分析
2.财政分权、政策协同与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群面板数据分析
3.城市蔓延和财政分权对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基于2007-2017年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4.财政分权、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5.城市产业结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东北地区的实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融分权、资本配置效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绿色”还是“污染”?

金融分权、资本配置效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绿色”还是“污染”?

金融分权、资本配置效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绿色”
还是“污染”?
李雅婷
【期刊名称】《华北金融》
【年(卷),期】2023()2
【摘要】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索金融分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金融分权能显著促进辖区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对不同发展偏向的绿色企业与污染企业影响方向迥异,地方政府运用金融资源“两手抓”绿色激励与污染约束。

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分权通过提升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分权对非国有企业特别是绿色企业的促进效应更高。

因此,应完善适度金融分权制度,提高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助力企业乃至经济的绿色转型发展。

【总页数】12页(P1-12)
【作者】李雅婷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
【相关文献】
1.财政分权、企业投资效率与资本配置
2.金融结构创新水平匹配、资源配置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3.绿色信贷政策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吗?
——基于重污染企业金融资源配置的视角4.制造业产融结合、资本配置效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5.绿色信贷政策、金融资源配置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重污染企业的证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第4期财经研究V o l 37N o 42011年4月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 no mics A pr 2011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全要素生产率王定祥,刘 杰,李伶俐(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摘 要:文章以中国财政分权改革为背景,利用1985-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始于1985年的财政分权改革有效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且分权制度下政府主导的国有银行信贷总体上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而1994年进一步分权分税改革后,政府对金融部门干预过度,使银行信贷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

进一步地,本文利用M almquist 指数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以考察银行信贷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内在路径。

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银行信贷主要通过技术进步路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技术效率路径并不显著。

关键词:财政分权;银行信贷;全要素生产率;M almquist 指数法中图分类号:F812 2;F830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9952(2011)04 0069 11收稿日期:2010 12 2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9YJC790223);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2009J J09)作者简介:王定祥(1972-),男,重庆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刘 杰(1987-),男,湖北洪湖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李伶俐(1977-),女,重庆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一、引 言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截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GDP 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虽然众多,但依据经济增长源泉划分,不外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过去30多年来,以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为特征的资本积累与资本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受要素稀缺与资源环境的制约,继续遵循以资本积累与资本形成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

要实现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 外延式 向 内涵式 转变。

鉴于此,学界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全要素生产率给予了广泛关注,取得了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其中,张军和施少华(2003)、颜鹏飞和王兵(2004)、郭!69!财经研究2011年第4期庆旺和贾俊雪(2005)通过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贡献率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高投资带动高增长的过程,∀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

H elpm an和Kr ug man(1985)、Benhanbib和Spiegel(1994)、Film er和Pr itchett(1999)、岳书敬和刘朝明(2006)、王志刚(2006)、郑京海(2008)等则从人力资本、FDI和教育等视角对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

进一步地,在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上,张军和金煜(2005)利用1987#200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国银行信贷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类似的研究还有孙伍琴和朱顺林(2008)、姚耀军(2010)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在经济转型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其中无论是金融体制改革还是财政体制改革,都深刻地影响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作用。

如果忽视了财政金融体制的改革背景,所得到的结论可能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不符,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目前以财政体制改革为背景讨论银行信贷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文献并不多见,陈刚、尹希果和潘杨(2006)在实证考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时发现,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显著降低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张璟和沈坤荣(2008)利用1991#200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他们认为,在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的财政压力以及地区间GDP的竞争,必然会产生对本地国有银行贷款决策的干预动机,从而固化我国目前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现有文献为我们考证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补充或改进之处:其一,财政分权指标普遍选用的是地方财政支出与全国财政支出的比值,这使得各地区财政分权指标的分母相同而产生多重共线性。

其二,在金融发展指标上,陈刚、尹希果和潘杨(2006)以及张璟和沈坤荣(2008)使用地区金融机构存贷和与GDP的比值表示,考虑到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依然很大且存在大量由政府主导的指令性和政策性贷款,因此,该指标含有政府干预因素,这使政府干预与金融发展的交叉项在模型中失去了意义。

张军和金煜(2005)构造非国有部门贷款指标来表示金融深化率,用地方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与银行信贷的交叉项来衡量政府干预下的金融体系,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出低于发达地区,GDP总量亦较小,使用二者的比值难以区分不同地区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程度。

其三,许多学者的研究样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事实上中国的财政分权始于1985年,1994年分税制改革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财政分权体制,所以样本可追溯到1985年。

基于上述缘由,本文不仅将在理论上重新梳理和构建,在实证指标和样本时间段的选择等方面也将作进一步改进。

首先,本文认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项目中包含了中央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所以必须将这部分剔除才能准确!!70王定祥、刘 杰、李伶俐: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全要素生产率衡量财政分权后的地方政府支出行为。

于是,本文使用各省本级人均财政支出与各省本级人均财政支出和中央本级人均财政支出之和的比值来衡量财政分权。

在银行信贷上,本文认为,由政府主导的外生金融机构(国有银行)更容易受地方政府部门的影响,而内生性金融机构(非国有银行)的独立性则更强。

因此,我们用非国有银行贷款与GDP的比值来衡量内生金融发展水平,用国有银行贷款占GDP的比重与财政分权指标的交叉项来衡量财政分权制度下政府对国有银行的影响。

其次,本文将样本区间扩展为1985#2008年,样本量的扩大有助于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

最后,本文利用M alm quist指数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以考察区域金融深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内在路径。

二、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一)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与全要素生产率。

众所周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路径,而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除了受技术水平的制约外,还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其中,财政金融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央实行 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中央政府集中了全部财政收入并为地方政府制定了统一的预算收支。

由于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和责任权限,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等方面难以发挥主导作用。

但1985年起,中国开始实行 分权让利的财政管理体制,拉开了财政分权改革的序幕。

财政分权改革不仅能够改进不同层级政府的激励,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Wein gast,1997),而且赋予地方政府公共产品自主权,推进了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而地方政府在拥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的同时也承担了更大的财政支出责任,地方政府基于地区经济增长所需的资金必然会产生对本区域金融机构的干预动机。

这种干预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运用自身的行政职权引导银行部分信贷资金流入特定的行业部门或直接下达指令性贷款命令。

于是,财政分权带来地方政府对金融部门干预的不断增强,自然会使财政、金融对经济发展中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协同影响。

1994年进一步的财政分权(分税制)改革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比大幅下降,从而强化了地方政府干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配置的动机,以弥补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的困境。

财政分权背景下金融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政府对金融部门的干预和控制逐渐增强。

而金融部门究竟需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学界有不同的争论。

例如, Mckinnon和Shaw(1973)指出,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抑制现象,政府强制规定了存贷款利率的上限,使利率无法反映出市场上信贷资金的供求情况,严重影响了金融体系的价值判断和监管职能,这必然会造成金融部门不良贷款率的攀升和资金配置效率的下降,使得金融与经济之间相互掣肘、相互制约。

然!!71财经研究2011年第4期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Stiglitz和H ermann(1991)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干预问题,提出了 金融约束论,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因素的存在,市场机制难以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政府对金融部门的适当干预能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显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机制这只 看不见的手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提高金融部门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实现帕累托最优。

但市场机制主导信贷资源配置的完全有效性需要建立在严格的假设条件(如借贷双方信息完全对称、诚实守信、完全竞争等)下,而现实中的金融市场并不满足这些条件,因此,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主导信贷资金配置很难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并不可避免地出现 市场失灵,因而在金融发展与金融资源配置中,适度的政府干预仍然是必需的。

综观我国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也不难发现,政府干预金融有其必然性。

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为支持重工业优先发展而建立中国人民银行 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到1985年后国有专业银行的相继组建,再到1990年后国有银行的商业化与股份制改革,无不体现了政府主导金融发展的烙印。

而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财政分权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1994年以来的财政分权改革既带给地方政府更大的支出责任和经济发展责任,也释放出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的依赖和干预。

当地方财政入不敷出时,地方政府转而从地方金融机构融资,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事实上,在经济发展初期,金融内生能力不足也需要政府组建金融机构向经济体注入资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恢复性起飞,而且有利于金融的快速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政府通过外生性金融机构的迅速扩张和推行差别信贷优惠利率,为实体经济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廉价资金,加快了重点产业和落后经济部门的发展,推进了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时,政府通过对存贷款利率的有效控制为金融部门创造了租金效应,也推动了银行部门的快速发展。

(二)政府的金融干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假设地方政府干预下金融部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政府金融干预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另一部分为负面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