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部编版八上第22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重点字词及全文翻译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重点字词及全文翻译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重点字词及全文翻译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方圆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2、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北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且:将近而:表修饰,不译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之:主谓之间,不译塞:阻塞迂:曲折,绕远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远,4、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室:家而:表顺承谋:商量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毕:尽、全指: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杂然:纷纷地许:赞同就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5、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献疑:提出疑问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如……何:把……怎么样且:况且焉:哪里置:放置、安放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6、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众人纷纷说:“把它(那些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北边去。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荷:肩负、扛者:……的叩:敲、打箕畚:用箕畚装土石于:到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8、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孀妻:寡妇始:才、刚龀:换牙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才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更替节:季节反:同“返”,往返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1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叟:老年男子而:表修饰,不译止:制止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11、“甚矣,汝之不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及注释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曲折绕远,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孀妻有个遗腹子,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愚公移山》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愚公移山》

者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 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 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 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虚静、 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唐玄宗 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 人”。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 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 潜心著述20篇,约十万多字。现 在流传有的《列子》一书,其中 《愚公移山》、《杞人忧天》、 《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 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 喻户晓,广为流传。
朗读停顿、字音参考:
太行háng 、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本 在/冀jì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qiě /九十,面 山而居。惩chéng /山北之塞sè,出 入之迂yū也,聚室/而谋曰:“吾与 汝rǔ /毕力平险,指通豫yù南,达于 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 疑曰:“以君之力,曾zēng不能损/ 魁Kuí父fǔ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
6.依据以上分析总结概括愚公与智叟是怎样的人?
愚公
不畏艰难、目光长远、用发展的 观点看待事物;持之以恒、雄心 壮志、意志坚定——大智若愚
对 比
智叟
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事 物——假智真愚
7、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人们往往借助 想象以征服自然。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 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 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 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 望,可以让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鼓舞。神 灵的出现使结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加 突出了愚公精神的惊天地、泣鬼神。
凭 着 是 一 身 肝 胆
面 对 着 王 屋 与 太 行
任 凭 那 脚 板 把 木 屐 磨 穿
任 凭 那 扁 担 把 脊 背 压 弯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阻塞。

4、【迂】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6、【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

8、【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直。

9、【汉阴】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11、【献疑】提出疑问。

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14、【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

【焉】,哪里。

【置】,放置、安放。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诸】,相当于“之于”。

16、【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荷】,肩负、扛。

17、【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叩】,敲、打。

18、【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

19、【霜妻】寡妇。

20、【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1、【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始】,才、刚。

【龀】,换牙。

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

【易】,更替。

【节】,季节。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

23、【叟】老人。

24、【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朗了!【甚】,严重。

【惠】,同“慧”,聪明。

25、【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26、【毛】指草木。

27、【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28、【长息】长叹。

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30、【不若】不如、比不上。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阻塞。

4、【迂】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6、【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

8、【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直。

9、【汉阴】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11、【献疑】提出疑问。

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14、【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

【焉】,哪里。

【置】,放置、安放。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诸】,相当于“之于”。

16、【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荷】,肩负、扛。

17、【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叩】,敲、打。

18、【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

19、【霜妻】寡妇。

20、【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1、【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始】,才、刚。

【龀】,换牙。

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

【易】,更替。

【节】,季节。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

23、【叟】老人。

24、【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朗了!【甚】,严重。

【惠】,同“慧”,聪明。

25、【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26、【毛】指草木。

27、【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28、【长息】长叹。

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愚公移山》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在亳州的东北,高耸入云。

它们的北面,是茫茫的燕山;它们的南面,是波光粼粼的淀山湖。

太行山上住着一个老翁,名叫愚公。

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

每当他出门外,远远望去,总是望见它们俩对他笑,对他嘲笑。

愚公心里很不服气:“你们是有多高啊,竟敢对我嘲笑?!我今天就让你们消失!”他决定移山,他哪怕用尽自己的一生也要把这两座山搬走。

每天,愚公拿起铁锤、凿子,挖土运石,一直干到精疲力竭,天黑了,才回家。

第二天又要起早贪黑地干。

在他身旁有一位邻居,看着他这般不放弃,就劝解他:“这两座山太大了,你这样下去年年月月,天长日久,也移不走。

”愚公却毫不动摇地回答:“我不在这里盼它们消失,我在这里工作,我有信心把这两座山搬到海的那边去。

”愚公的邻居或许是看到了他的决心,或许是在他的坚持中感染了勇气。

于是,愚公的两个邻居,也拿起工具,帮助愚公一起修路,一起挖山。

时间像水一样流淌着,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愚公和他的邻居,经过长久不懈的努力,终于挖平了齐齐两座大山。

比起起初庞大的模样,它们变得瘦了一些,但的确消失了!天空变得更加广阔;风儿变得更加柔和;日子变得更加美好。

愚公对自己的信念骄傲地说:“我可以挖开一座山,你也可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的内涵和教育意义;2.明确“坚持不懈”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毅力和信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思维和理解,如:你们听说过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吗?你们最近有没有遇到坚持不懈“移山”的事情?2.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基本情节和寓意。

从故事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故事所体现出来的道理: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目标远大等。

3. 学生交流(25分钟)学生可以就故事的情节和寓意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体会,以及身边的例子。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2、【惩】3、【塞】4、【迂】5、【聚室而谋】【室】,6、【汝】7、【毕力平险】【毕】,8、【指通豫南】【指】,9、【汉阴】【阴】,10、【杂然相许】【杂然】,【许】,11、【献疑】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13、【如太行、王屋何】【如……何】,14、【且需置土石】【且】,【焉】,【置】,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诸】,16、【荷担者三夫】【荷】,17、【叩石垦壤】【叩】,18、【箕奋】19、【霜妻】20、【遗男】21、【始龀】【始】,【龀】,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节】,【反】,【焉】,23、【叟】24、【甚矣,汝之不惠】【甚】,【惠】,25、【残年余力】26、【毛】27、【其】28、【长息】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30、【不若】31、【弱】32、【虽】33、【穷匮】34、【苦】35、【亡以应】36、【惧其不已】【已】,37、【感其诚】38、【一厝朔东】【厝】,【朔东】,39、【陇断】【陇】,【断】,二、重点句子翻译: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翻译: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翻译: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翻译:4、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翻译: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翻译: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7、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翻译:8、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翻译: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翻译:1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翻译:1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晏子仆御》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分析愚公形象,感悟故事寓意。

1.3掌握生字词和文言文句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2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理解课文。

2.3开展小组讨论,分享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3.2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寓意。

1.2分析愚公形象,学习愚公精神。

2.教学难点:1.1掌握文言文句式,提高阅读能力。

1.2理解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愚公移山》的背景。

1.2学生分享对《愚公移山》的了解。

2.熟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简要讲解课文大意。

3.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分析愚公形象4.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愚公的形象特点。

4.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愚公的看法。

5.感悟故事寓意5.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寓意。

5.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6.学习文言文句式6.1教师讲解文言文句式特点。

6.2学生练习翻译文言文句子。

7.小组讨论7.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7.2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共识。

8.2学生完成作业:写一篇关于《愚公移山》的感悟文章。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难点详细补充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寓意: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愚公移山的故事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寓言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其实,这个故事背后蕴含着很深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探讨。

”1.2分析愚公形象,学习愚公精神:教师提问:“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教学难点:1.1掌握文言文句式,提高阅读能力:教师举例:“比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句话,它的现代汉语意思是……”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句式,尝试翻译。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选择、简答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选择、简答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选择题】【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阻塞。

4、【迂】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6、【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

8、【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直。

9、【汉阴】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11、【献疑】提出疑问。

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14、【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

【焉】,哪里。

【置】,放置、安放。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诸】,相当于“之于”。

16、【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荷】,肩负、扛。

17、【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叩】,敲、打。

18、【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

19、【霜妻】寡妇。

20、【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1、【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始】,才、刚。

【龀】,换牙。

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

【易】,更替。

【节】,季节。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

23、【叟】老人。

24、【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朗了!【甚】,严重。

【惠】,同“慧”,聪明。

25、【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26、【毛】指草木。

27、【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28、【长息】长叹。

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阻塞。

4、【迂】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6、【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

8、【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直。

9、【汉阴】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11、【献疑】提出疑问。

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14、【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

【焉】,哪里。

【置】,放置、安放。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诸】,相当于“之于”。

16、【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荷】,肩负、扛。

17、【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叩】,敲、打。

18、【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

19、【霜妻】寡妇。

20、【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1、【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始】,才、刚。

【龀】,换牙。

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

【易】,更替。

【节】,季节。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

23、【叟】老人。

24、【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朗了!【甚】,严重。

【惠】,同“慧”,聪明。

25、【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26、【毛】指草木。

27、【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28、【长息】长叹。

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30、【不若】不如、比不上。

31、【弱】幼儿,小孩。

32、【虽】即使。

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课下注释(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课下注释(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课下注释(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选自《列子·汤问》(《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2、【太行、王屋】山名。

太行山在山西与河北之间。

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

4、【冀州】古地名,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黄河以北、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5、【河阳】古地名,今河南孟州西。

6、【且】将近。

7、【惩】苦于。

8、【塞】阻塞。

9、【迂】曲折,绕远。

10、【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11、【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12、【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

13、【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直。

豫,豫州,古地名,今河南黄河以南一带。

14、【汉阴】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5、【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16、【献疑】提出疑问。

17、【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8、【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19、【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

【焉】,哪里。

【置】,放置、安放。

20、【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诸】,相当于“之于”。

【隐土】,古地名。

21、【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荷】,肩负、扛。

22、【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叩】,敲、打。

23、【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

24、【京城】复姓。

25、【霜妻】寡妇。

26、【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7、【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始】,才、刚。

【龀】,换牙。

28、【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

【易】,更替。

【节】,季节。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阻塞。

4、【迂】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6、【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

8、【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直。

9、【汉阴】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11、【献疑】提出疑问。

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14、【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

【焉】,哪里。

【置】,放置、安放。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诸】,相当于“之于”。

16、【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荷】,肩负、扛。

17、【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叩】,敲、打。

18、【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

19、【霜妻】寡妇。

20、【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1、【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始】,才、刚。

【龀】,换牙。

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

【易】,更替。

【节】,季节。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

23、【叟】老人。

24、【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朗了!【甚】,严重。

【惠】,同“慧”,聪明。

25、【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26、【毛】指草木。

27、【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28、【长息】长叹。

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 复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 复习要点

22 愚公移山复习要点一、重点字词方:指面积。

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

高万仞(rèn):形容极高。

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背面叫做阳。

且:将近。

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

塞:阻塞。

迂:曲折,绕远。

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汝:你们。

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

指,直。

汉阴:汗水南岸。

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

杂然,纷纷。

许,赞同。

献疑:提出疑问。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

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可译为“连……都……”。

损,削减。

丘,土堆。

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且,况且。

焉,疑问代词,哪里。

置,安放。

投诸渤海之尾: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

诸,相当于“之于”。

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荷,扛。

叩:敲,凿。

箕畚(jīběn):簸箕。

这里是用簸箕装土石的意思。

京城:姓。

孀妻:寡妇。

遗男:遗孤,孤儿。

始龀(chèn):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龀,换牙。

易:交换。

节:季节。

反:通“返”,往返。

叟:老头。

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倒装“汝之不惠甚矣”,先说“甚矣”,有强调的意味。

甚,太,非常。

惠,通“慧”,聪明。

残:残余的,剩下的。

毛:指地面上生长的植物。

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长息:长叹。

固:顽固、固执。

彻:通。

焉:用在句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呢。

穷匮:穷尽。

加增:增加(高度)。

何苦:即“苦何”,愁什么。

文言文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苦,愁。

亡:通“无”,没有。

操蛇之神:拿着蛇的神,指神话中的山神。

操,持。

不已:不停止。

之:代词,指代愚公挖山这件事。

感其诚:被动句,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负:背。

厝(cuò):通“措”,放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22课《愚公移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22课《愚公移山》

田子为相田子①为相,三年归休②,得金百镒③奉其母。

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④,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⑤。

为人子不可不孝也,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⑥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⑦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曰:“宜尔子孙绳绳⑧兮。

”(选自《韩诗外传》)【注】①田子:指齐国田稷子。

②归休:休假回家。

③镒(yì):古代重量单位。

一镒合二十两。

④至诚:做到十分诚实。

⑤馆:房舍,这里指“家”。

⑥造朝:上朝。

⑦说:为……而高兴。

⑧绳绳:小心谨慎。

【考点必练】在田子和田母身上各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延伸阅读2成侯邹忌为齐相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①。

公孙闬②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③,战而不死,曲挠④而诛。

”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⑥,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⑦于王前。

田忌遂走。

(选自《战国策》)【注】①说:通“悦”,感情和睦。

②闬(hàn):公孙闬,齐国人,邹忌的门客。

③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④曲挠: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⑤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为大事:这里指谋反夺权的事。

⑦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考点必练】从文中来看,邹忌的人品有哪些缺陷?《田子为相》田子:知错能改,诚实孝顺。

田母:深明大义、教子有方。

译文田子担任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把得到的很多金子献给他的母亲。

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的俸禄。

”母亲说:“当宰相三年,难道不吃饭?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

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

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

当儿子的不能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及知识点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4、让学生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

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2、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

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简介《列子》及作者1、《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

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授新1、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掌握下列实词:仞冀箕畚孀龀匮亡厝雍陇2、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3、重点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4、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移山》文言现象、翻译、简答、阅读习题

《愚公移山》文言现象、翻译、简答、阅读习题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假字,“反”同“返”,返回。

②甚矣,汝之不惠.:通假字,“惠”同“慧”,聪明。

③河.阳之北:古今异义,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④汉之阴.:古今异义,古义: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

⑤本在河阳.之北:古今异义,古义: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

⑥投诸.渤海之尾:古今异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⑦曾.不若孀妻弱子:古今异义,古义:竟,却。

⑧指.通豫南:古今异义,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⑨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今异义,古义:乃,并今义:曾经。

⑩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古今异义,荷:古义:扛,负荷,今义:荷花。

⑪惧其不已.:古今异义,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⑫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今异义,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⑬北山愚公长息.曰:古今异义,古义:叹息;今义:休息。

⑭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古今异义,古义:即使。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⑮何苦..而不平:古今异义,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

今义:不值得做。

⑯吾与汝毕力平险.: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⑰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阻止,使……停下。

⑲面.山而居: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着。

⑳惩.山北之塞:词类活用,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㉑聚.室而谋曰: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集。

2、一词多义:且:①年且.九十:副词,将要,快要。

②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①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②有子存焉.:表肯定的词气助词,呢。

其:①其.妻献疑曰:代词,他。

②其.如土石何: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以:①以.君之力:介词,凭借。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连词,来。

之:①河阳之北: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代词,这样。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教案及知识点一、教学目标1.理解《愚公移山》的寓意和道理。

2.学会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获取文章的信息。

3.熟悉《愚公移山》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地理知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愚公移山》的情节和故事线。

2.理解《愚公移山》的寓意和主题。

3.了解《愚公移山》所涉及的文化和地理知识。

三、教学难点1.分析《愚公移山》背后的哲学意义。

2.探讨《愚公移山》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询问学生对《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了解程度,让学生先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

2. 给出问题(10分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这背后有什么含义?2.愚公的坚持让我们想到了什么?3.故事中提到的《蟠桃园》、《西岳华山》是什么,有什么文化和地理知识含义?通过讲述故事和讨论问题,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寓意,并加深对文化和地理知识的了解。

3. 分组讨论(20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自行讨论一个问题:1.故事中的愚公对我们有哪些启示?2.故事中的山是实际的山吗?有什么特殊含义?每个小组要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答案和观点,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4. 总结归纳(10分钟)根据讨论的结果,整理出故事《愚公移山》所表达的寓意,以及心灵鸡汤式的启示,如“努力并不一定能够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失败”,“尽管不能改变外在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心”,等等。

5. 作业(5分钟)布置以下作业:1.写一篇总结《愚公移山》的随笔(500字以上)。

2.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蟠桃园》和《西岳华山》的文化知识,并写一篇短文介绍。

五、学习评价方法1.课堂参与度评分。

2.作业评分。

六、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学生们对《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情节、寓意、文化和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并与同伴交流和互动,从而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2、【惩】3、【塞】4、【迂】5、【聚室而谋】【室】,6、【汝】7、【毕力平险】【毕】,8、【指通豫南】【指】,9、【汉阴】【阴】,10、【杂然相许】【杂然】,【许】,11、【献疑】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13、【如太行、王屋何】【如……何】,14、【且需置土石】【且】,【焉】,【置】,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诸】,16、【荷担者三夫】【荷】,17、【叩石垦壤】【叩】,18、【箕奋】19、【霜妻】20、【遗男】21、【始龀】【始】,【龀】,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节】,【反】,【焉】,23、【叟】24、【甚矣,汝之不惠】【甚】,【惠】,25、【残年余力】26、【毛】27、【其】28、【长息】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30、【不若】31、【弱】32、【虽】33、【穷匮】34、【苦】35、【亡以应】36、【惧其不已】【已】,37、【感其诚】38、【一厝朔东】【厝】,【朔东】,39、【陇断】【陇】,【断】,二、重点句子翻译: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翻译: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翻译: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翻译:4、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翻译: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翻译: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7、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翻译:8、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翻译: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翻译:10、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翻译:1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翻译:三、理解性默写:1.《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2.《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的目标的句子是:3.《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大家拥护的句子是:4.《愚公移山》中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5.《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的信心的句子是:6.《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的结果的句子是:四、课外文言文阅读:《晏子仆御》晏子为齐相,出。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阻塞。

4、【迂】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6、【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

8、【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直。

9、【汉阴】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11、【献疑】提出疑问。

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14、【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

【焉】,哪里。

【置】,放置、安放。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诸】,相当于“之于”。

16、【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荷】,肩负、扛。

17、【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叩】,敲、打。

18、【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

19、【霜妻】寡妇。

20、【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1、【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始】,才、刚。

【龀】,换牙。

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

【易】,更替。

【节】,季节。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

23、【叟】老人。

24、【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朗了!【甚】,严重。

【惠】,同“慧”,聪明。

25、【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阻塞。

4、【迂】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6、【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

8、【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直。

9、【汉阴】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11、【献疑】提出疑问。

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14、【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

【焉】,哪里。

【置】,放置、安放。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诸】,相当于“之于”。

16、【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荷】,肩负、扛。

17、【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叩】,敲、打。

18、【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

19、【霜妻】寡妇。

20、【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1、【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始】,才、刚。

【龀】,换牙。

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

【易】,更替。

【节】,季节。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

23、【叟】老人。

24、【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朗了!【甚】,严重。

【惠】,同“慧”,聪明。

25、【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26、【毛】指草木。

27、【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28、【长息】长叹。

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30、【不若】不如、比不上。

31、【弱】幼儿,小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重点注释默写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
班级:姓名:
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且】
2、【惩】
3、【塞】
4、【迂】
5、【聚室而谋】【室】,
6、【汝】
7、【毕力平险】
【毕】,
8、【指通豫南】【指】,
9、【汉阴】【阴】,
10、【杂然相许】【杂然】,【许】,
11、【献疑】
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
13、【如太行、王屋何】【如……何】,
14、【且需置土石】
【且】,【焉】,
【置】,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诸】,
16、【荷担者三夫】【荷】,
17、【叩石垦壤】【叩】,
18、【箕奋】
19、【霜妻】
20、【遗男】
21、【始龀】【始】,
【龀】,
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节】,【反】,【焉】,
23、【叟】
24、【甚矣,汝之不惠】
【甚】,【惠】,
25、【残年余力】
26、【毛】
27、【其】
28、【长息】
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彻】,
30、【不若】
31、【弱】
32、【虽】
33、【穷匮】34、【苦】
35、【亡以应】
36、【惧其不已】
【已】,
37、【感其诚】
38、【一厝朔东】
【厝】,【朔东】,
39、【陇断】
【陇】,【断】,
参考答案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阻塞。

4、【迂】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

6、【汝】你,你们。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

8、【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

【指】,直。

9、【汉阴】汉水南岸。

【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

【杂然】,纷纷地。

【许】,赞同。

11、【献疑】提出疑问。

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14、【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

【焉】,哪里。

【置】,放置、安放。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

【诸】,相当于“之于”。

16、【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

【荷】,肩负、扛。

17、【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叩】,敲、打。

18、【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

19、【霜妻】寡妇。

20、【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1、【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始】,才、刚。

【龀】,换牙。

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

【易】,更替。

【节】,季节。

【反】,同返”,往返。

【焉】,语气词。

23、【叟】老人。

24、【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朗了!【甚】,严重。

【惠】,同“慧”,聪明。

25、【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26、【毛】指草木。

27、【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28、【长息】长叹。

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30、【不若】不如、比不上。

31、【弱】幼儿,小孩。

32、【虽】即使。

33、【穷匮】穷尽。

34、【苦】愁苦。

这里指担心。

35、【亡以应】没有话来回答。

36、【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已】,停止。

37、【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38、【一厝朔东】一座放在朔方东部。

【厝】,放置、安放。

【朔东】,朔方东部,今山西北部一带。

39、【陇断】山冈阻隔。

【陇】,高地。

【断】,隔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