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利用实物和模型,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学生能体会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有可能不同。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物体的特征。
但是,学生的观察往往缺乏目的性和方法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观察。
同时,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容易受到自身经验和思维定势的影响,需要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学生能用语言描述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和几何图形,体会观察到的形状有可能不同。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发现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有可能不同。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探究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和分享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用于让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一些图片,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体会观察到的形状有可能不同。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学生的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例如,教师可以拿一个正方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说出观察到的形状。
第三单元《线段、直线、射线》(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线段、直线、射线》(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线段、直线、射线概念及图形特征。
能力目标:能够在直线上任意取两点,然后用线段连接成一条线段,能够按照给定规律,画出与之对应的线段、直线、射线。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积极参与互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及区别,线段的延长线。
难点: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和特点。
【教学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直尺、保鲜膜、针线、卡纸、备课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导入主题,介绍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猜想。
T: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呢?它们可以线条勾勒出美丽的图形,你们能猜出来吗?S: 直线、射线、线段。
T: 很好,我们就是要学习这三个概念及其图形特征。
请看下面这张图,你们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图形吗?2. 呈现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T: 这是一个园,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直线、射线、线段在园的形状中的不同表现。
二、概念解释1. 引导学生拿出纸与笔,说说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区别。
T:出示三张JPG或PPT图片,本课程中的直线、线段、射线,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发言,看他们能不能说明白。
2. 用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实物或图片,分别进行解释。
T: 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请问,这条直线是线段、直线还是射线?(写板书)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在直线上只能画线段,但是从一端点出发,却可以一直画下去,画出一条无限延长的直线,这就是直线和射线的区别。
三、练习相应概念1. 具体操作:将两张卡纸分别分割成若干长度不同线段,然后将这些线段放到一起,让学生按照尺寸和长度将它们从左到右依次排好。
2. 实物操作演示:老师示范,童生反复模仿演示。
3.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T: 请思考,如果线段向左延长,变长,又叫什么呢?四、归纳整理1. 引导学生复述线段、射线、直线三个概念,区别和特点。
2. 整理答案,确定板书:线段:首尾相接的两点之间的连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1以内的分数,认识分数1的概念。
2.掌握分数1的写法。
3.通过一些生活实例,理解1以内的真分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掌握分数1的概念。
2. 理解真分数的概念。
难点: 1. 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
2. 确保学生对分数1的写法准确。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准备好的教辅材料。
2.学生练习册和纸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的巧克力,并说这是一个完整的巧克力,让学生们想象如何把这个巧克力平均分成两份。
2. 引入介绍分数1的概念,让学生通过上述实例,理解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的概念。
3. 讲解教师讲解1以内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分数1的写法。
4. 练习让学生通过书上的练习,固定分数1的写法和认识。
第二课时1. 复习第二课时开始先进行上节课知识的复习,巩固分数1的概念。
2. 实例引入给学生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们判断这些图片中是否表示了分数1。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组讨论一些真分数的实例,分享给全班。
4. 再讲解通过学生的讨论,加深对真分数的理解。
第三课时1. 教学游戏设计一个分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分数1和真分数的认识。
2. 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总结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全面复习。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主要围绕分数1和真分数展开,通过生活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在教学中注重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未来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知识。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掌握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的方法。
2. 理解角的分类,特别是直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
1. 量角和画角时对度数的准确把握。
2. 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如周角与平角、直角的关系等。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一)角的度量(3课时)1. 第一课时: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和量角器。
- 教学目标。
- 让学生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符号“°”。
- 认识量角器的构造,知道量角器的中心、刻度线和刻度。
- 教学过程。
- 导入。
- 展示不同大小的角的实物或图片,如打开的折扇、剪刀张开的角度等,提问学生如何比较这些角的大小。
- 新授。
- 讲解角的度量单位“度”的定义,将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 拿出量角器,向学生介绍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刻度。
- 让学生观察量角器上的刻度,找出直角对应的刻度(90°)。
- 练习。
- 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指出30°、60°、120°等角的刻度位置。
- 总结。
- 回顾角的度量单位和量角器的基本构造。
2. 第二课时:用量角器量角。
- 教学目标。
- 使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 能正确地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 教学过程。
- 导入。
-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量角器的构造。
- 新授。
- 教师示范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 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注意是内圈0刻度线还是外圈0刻度线)。
- 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 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些简单的角(如锐角、直角等),教师巡视指导。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分析+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分析+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方法,并在课后进行巩固。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对于新的计算方法他们会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由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学生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意义。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课件。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如果要买3个价格为256元的玩具,我们需要计算总价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意义。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例如,教师可以讲解256乘以3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第2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利用多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对物体的多角度观察还比较困难,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
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多角度观察物体,提高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和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提高观察能力。
2.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和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2.准备一些图片,展示物体从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然后提问:“你们平时是如何观察物体的?从哪个角度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多角度观察物体。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物体,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说出观察到的形状。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并画出观察到的形状。
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形状。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如:“如果你站在物体的不同位置,你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为什么?”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意义。
数学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数学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涉及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运算规律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与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在形式上有所不同,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适应这种变化。
此外,学生可能对小数的概念还不是十分清晰,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写小数,会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小数计算器等。
2.学具:学生计算器、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商品的价格,激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卡片展示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进行解决,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小数加减法运算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5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5篇四班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篇1)一、说教材本课时内容是在同学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熟悉了小数的特征,并把握了小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让同学在经受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简洁的生活实际状况来猎取学问,从而提高同学对数学的学习爱好。
二、说学情分析同学在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数大小,一般不脱离现实情景和详细的量来抽象地比较数大小的,且仅限于整数。
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化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同学慢慢脱离详细内容采纳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
本课中支配了一个“购买学习用品”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阅历比较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这样使同学的学习热忱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力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教学目标:1、学问技能目标:使同学能结合详细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沟通等活动,培育同学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沟通意识;培育同学有挨次地思索、争论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目标:让同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同学探究数学的爱好,猎取胜利的喜悦。
三、说教法学法情境教学,在例题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同学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同学投入到学习当中。
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经通过观看、比较和沟通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难点: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老师提问供应话题:你喜爱运动吗?最喜爱的项目什么?运动有什么好处呢?同学沟通活动,老师加以鼓舞评价。
2.小结:运动有益于健康,运动中,还藏着许多数学问题。
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知1.情境呈现,主题图(运动会上跳远竞赛的成果单)。
并出示如下信息:发现-队的成果分别是5.87米、5.85米、5.95米和6.30米.依据它们的跳远成果你能给它们排出名次吗?要使同学明确名次与米数大小有关.让同学实行小组合作的的方式,自己找出答案.汇报沟通.同学能想出2-3种解决方法.第1种把米化成分米, 5.85米是585厘米,5.87米是587厘米.305.95 5.875.85 总结比较方法:两个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假如整数部分相同,就从非常位开头依次比较小数部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操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运用。
–灵活应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教学环境:整洁、安静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口算练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和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为本节课的主题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1.引入新知识:介绍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两个定律的作用及意义。
2.示范运算:在小黑板上演示几个简单的运算例题,引导学生熟悉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方法。
3.练习巩固:让学生自主完成几道练习题,检验他们对于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掌握程度。
三、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经验和方法。
•学生展示:请一些学生到黑板前展示自己解题的思路,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解题技巧。
四、作业布置•布置当堂作业:让学生完成本节课留给的作业,巩固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时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学生在运用定律解决问题时还有些犹豫。
下节课我将通过更多的实例练习和生活应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条定律的应用方法。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积的变化规律》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和总结,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应用和拓展,以及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解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除法和加减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和总结,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供学生探究和操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积的变化规律。
例如,展示两组数相乘的结果,让学生观察积的变化情况。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尝试找出积的变化规律。
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解决。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练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练习,巩固第三单元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第三单元所学知识点的回顾与整理。
2. 针对第三单元的典型题目进行练习。
3. 分析学生在第三单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第三单元知识点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在第三单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第三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如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等。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典型题目练习:选取第三单元的典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4. 合作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练习中的难题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作业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第三单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巩固了第三单元所学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备课教学教案三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在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备课教学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第1 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17——P18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出示教材第17 页情境图。
师: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师生交流后,课件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你看,这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2、获取信息。
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3、师小结信息,引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探索发现第一环节探索加法交换律1、课件继续出示: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共骑了多少千米?”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出示: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你能用等号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40+56=56+40 你还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学生独自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写出的等式,互相检验写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2、观察写出的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全班交流。
从这些算式可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 =☆ +△;可以用文字来表示:甲数十乙数=乙数十甲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3个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3个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包括通过观察物体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但是,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物体,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如:面、棱、顶点等。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观察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快速准确地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有多少名观众》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有多少名观众》北师大版在上一课时,我们学习了如何用乘法计算相同加数的和。
这节课,我们要用乘法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有多少名观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解如何用乘法计算和估算观众人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用乘法计算和估算观众人数的方法,并且能够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乘法计算和估算观众人数的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观众人数的计算和估算过程,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投影仪,以及一些与观众人数相关的图片和数据。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体育比赛或活动的图片,让学生们想象自己当时在现场,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负责统计观众人数的工作人员,你会如何计算观众人数?”让学生们思考和讨论。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用乘法来计算观众人数。
例如,如果一场比赛有10个观众席,每个观众席可以坐4个人,那么观众人数就是10乘以4,等于40人。
我会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例子来理解乘法的意义。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比如计算一个体育馆或者电影院观众人数。
我会给学生们一些数据,让他们用乘法来计算观众人数,并且进行估算。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注意数据的单位和大小,以及如何进行估算。
我会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且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乘法计算的步骤和一些关键的词汇,比如“观众人数”、“乘法”、“估算”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假设你参加了一个学校的运动会,你知道每个项目有4个参赛者,一共有30个项目。
请计算一共有多少名参赛者。
答案:30乘以4等于120。
所以,一共有120名参赛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能够用乘法来计算和估算观众人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三篇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练习册1号2号2,3,4题,3号4号1,2题
家庭作业:学习与评价
作业反馈
课后反思:
2. 五千零六十万写作( ),它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是( )位。
二、比大小。
492400883 492883440
493004883 492883440
【达标检】
教材44页、45页1、2、3题。
【拓展训练】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3980000000 504000000
258000000 207950000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十、万、百、千万、亿
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多位数的读法写法
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近似数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练习册综合训练练习(2)2号,3号,4号1,2,3题。1号1,2,4题
家庭作业:学习与评价(第三单元第六课时)
作业反馈
课后反思:
课题
整理与复习二
课时
第七课时
2.周角:当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后与另一条边重合时,这时的角就是周角。
3.1周角=2平角=4直角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巩固提升】
一、填空。
1.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注意( )与( )的重合,( )与( )的重合。
2.∠1与∠2的和是126°,∠1=71°,∠2=( )。
二、判断。
学习难点:大数的改写以及比较方法。
落 实 目 标
自主调整
【温故知新】
1.体会大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比较、改写。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提高空间想象力。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但部分学生在观察物体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物体位置的判断、对物体形状的认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逐步提高观察物体和空间思维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提高空间想象力。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掌握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物体位置和形状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玩具、书籍等,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用品进行教学演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的能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如制作物体模型,观察和分析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6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6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好PPT或教案内容。
2.板书:准备好板书内容。
3.教学辅助工具:计算器、教学游戏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
2.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
第二步:讲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1.讲解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2.讲解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第三步:练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完成。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第四步:拓展延伸1.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2.组织小组竞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步:总结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重要性。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解题技巧。
五、课堂作业1.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2.鼓励学生课后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1.思考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提升教学质量。
2.思考学生学习情况,针对性调整下节课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应用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技巧和思维能力。
同时,注重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意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含单元备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含单元备课)教学目标- 认识整数的含义和概念- 理解整数的正负之分- 掌握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进行简单的整数运算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具:数轴、整数卡片等- 备课内容:浏览整数的相关知识点、运算规则,准备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案例分析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张数轴展示整数的正负之分,引发学生对整数的兴趣。
2. 引入:通过实际场景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整数的存在和应用。
例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
3. 概念解释:简单明了地解释整数的定义和含义,并通过实物数轴让学生直观感受整数的表示方法。
4. 表示法:教授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画出一些简单整数的表示。
5. 比大小:通过数轴和实例,让学生掌握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6. 整数运算:教授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规则和运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整数运算练。
7. 反思总结:让学生对整堂课进行反思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 整数的定义和含义- 整数的表示方法及比较大小-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扩展- 引导学生应用整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给学生一些拓展性的整数运算练,提高他们对整数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评估-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对整数概念的理解和表示方法的掌握程度- 练测试:通过小练或作业,检验学生对整数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 总结反思:听取学生对整堂课的总结和回顾的答辩教学反馈- 对学生在课堂互动、练测试和总结反思中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记录学生的研究情况,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教学扩展- 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兴趣,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拓展性的教学内容,如整数乘除法等。
备注此份教案为一份参考教案,根据教师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和修改。
教案中的实例和练习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增加或改动。
(教案)第三单元 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掌握由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的概念,能够正确理解组合体中单个正方体的数量合计公式。
2.能够正确比较不同组合体单个正方体的数量大小。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观察由不同数量的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并从组成这些组合体的正方体数量大小入手,培养学生以细致入微的观察、逐层递推的逻辑推理、明确直觉预测的数学思维方式。
2.培养学生对物体的形态、颜色、大小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发现在不同的组合体中,虽然正方体的数量不同,但是它们却可能构成了相似的形状,以此加深他们对于空间结构的理解。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课题,让学生自由组合本单元的课题是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
首先,让学生自由地使用课桌上的相同数量的三厘米小正方体组成不同的组合体,鼓励他们尝试创造出不同的结构。
第二步观察不同数量的组合体分发不同数量的小正方体,比如两个小正方体、三个小正方体、四个小正方体、五个小正方体等,并要求学生能够仔细观察这些不同数量的小正方体,发现它们是如何被摆放在一起的,不同数量的组合体之间有何异同。
第三步询问学生摆放方式随后老师可以随意将这些小正方体摆放在课桌上,然后询问学生这是什么样子的组合体?听取他们的回答,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仔细查看所有的小正方体,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规律。
第四步分析组合体结构在询问学生的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逐一分析组合体的结构。
例如,一共有五个小正方体,它们分别位于哪个位置?为什么这个小正方体要放在这里,而不是那里?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和逻辑推理来回答。
第五步归纳公式从学生的回答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出一个公式,来说明任意数量的小正方体能组成什么样子的组合体。
例如:一个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立方体,两个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长方体或者“八”字形,三个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人字形”或者三角锥形……最后,让学生通过查看不同数量的组合体,发现这些组合体之间的相似之处,并将其总结成一个统一的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波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线(出示几种线,如电线、电视天线、跳绳的绳子等)。
这些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弯曲的。
2.教师演示:两手拿着一根线,两手靠近线就是弯曲的,两手把线拉紧,线就是直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线有关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1.认识线段。
(1)投影出示教材第38页上面的两幅图,像这样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2)把两幅图分别去掉两端的手和弓,改为两点,这就是线段。
为了表述方便,两点处分别标上“A”、“B”,这就是线段AB。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A点和B点之间的长度,所以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2.认识直线。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课件显示)提问:直线有端点吗?能量出长度吗?(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直线除了用“直线AB”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3.认识射线。
把线段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出示教材第38页下面的三幅图片,说明手电筒、探照灯、焰火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提问:射线有端点吗?有几个?能量出长度吗?用字母怎样表示?(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可以用射线AB表示)4.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归纳。
名称区别联系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都是直直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5.认识角。
(1)我们认识过角,下面的图形都是角。
(2)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点?一个点,两条射线。
归纳: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3)怎样表示一个角呢?角通常用符号“∠”表示。
(注意与小于号“<”区别)记作:∠1 记作:∠2读作:角1 读作:角2(4)运用上面的知识,画一个角,并写上各部分的名称,标上字母,用角的符号表示出角,读一读。
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39页上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一说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独立辨一辨,并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2.教材第39页下面的“做一做”。
数一数有几个角。
小组或同桌之间互相数,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3.教材“练习七”第1题。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画?再动手画一画。
指名汇报:你发现了什么?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荔波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一、创设情境1.让学生分别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角,再在同桌中相互观察,谁的角大,谁的角小?教师:你是怎样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的?2.课件演示采用重合比较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3.教师:尽管我们能通过观察比较或重合比较的方法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到底大多少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会量角。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1.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
出示教材第40页制作量角器的原理介绍,并出示量角器。
(1)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运用课件逐一向学生介绍:中心、外刻度、内刻度、外刻度0°刻度线,内刻度0°刻度线和角的计量单位“度”以及度的符号。
(板书:1°)(2)分别在量角器上找一找外刻度的45°、85°、165°的刻度线和内刻度的30°、60°、150°的刻度线。
2.教学例1。
讨论:怎样用量角器量出前面看到的∠1的度数呢?(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演示测量角的步骤和方法:第一步:点重合,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线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第三步:读准数,看角的另一边落到量角器的哪一个刻度线上,这个刻度所对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照样子量出教材第40页中∠1和∠2的度数。
学生动手量一量,看准刻度,记在旁边。
怎样看刻度,你有什么好办法?(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边向右,就认里圈的刻度数;相反就认外圈的刻度数)3.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1)观察下面两个角,哪个角的边画得长一些?(2)猜想一下哪个角大一些。
(3)动手量一量,验证一下你的猜想,你发现了什么?(4)在教材上把左边一个角的两条边延长,再量一量,看看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结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越大,角越大。
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图中的量角器上分别找到相应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注意刻度是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点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2.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3题。
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教师指名汇报各个角的度数,集体订正,要求测量不准确的同学重新测量一次。
3.教材“练习七”第2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并分别记下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4.教材“练习七”第3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5.教材“练习七”第4题。
(1)量出图中4个角的度数,并记下来。
(2)∠1与∠3有什么关系?∠2与∠4呢?(3)你能发现什么?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学到哪些新的知识和本领?测量角的大小时应注意什么?荔波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三课时角的分类一、创设情境1.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组织学生在作业本上量一量,标明每个角的度数,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2.角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决定的,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如果将角按大小进行分类,上面的这些角应怎样分类。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哪些角可以分为一类?4.角有大有小,为了将它们加以区别,我们将角进行分类。
(板书课题:角的分类)二、自主探究1.认识直角。
(1)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
(板书:90°的角叫做直角)(2)说说身边哪些角是直角。
2.认识锐角和钝角。
(1)课件演示。
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2)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3.认识平角。
(1)课件显示一个锐角,一条边旋转,观察角的变化。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由此可见,角也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当旋转到一边与不动的另一边拉平时,问:这是不是一个角?是多少度?(2)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1平角=180°。
演示折扇成一个平角,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一个平角。
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1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4.认识周角。
(1)用上面的方法认识周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周角=360°。
(2)演示折扇成一个周角,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一个周角。
5.讨论:一条直线是平角,这种说法对吗?一条射线是周角,这种说法对吗?6.教学例2。
(1)出示例2。
(2)小组内合作完成,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并说明这样解答的理由。
教师归纳并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周角=2平角=4直角三、实践应用1.指一指:一幅三角尺中,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2.拼一拼:用一幅三角尺分别拼出直角、锐角、钝角和平角。
3.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方框里。
30° 105° 155° 45° 90°180° 75° 175° 89° 24°锐角直角钝角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荔波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一、自主预习1.复习。
(1)小于直角的是( )角。
(2)平角除以2是( )角。
(3)平角大于( )角、( )角、( )角。
(4)( )角大于直角小于平角。
(5)5种角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 )<( )<(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二、自主探究教学例3。
出示例3。
1.怎样画一个60°的角?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相互发表意见,并动手试一试。
指名说一说画角的方法、步骤。
2.用课件演示画角的方法和步骤,师生共同归纳:板书:(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一点,再画一条射线。
(4)让学生试着画出60°的角。
想一想:量角器上两处都标了60°,这个点应点在哪里呢?为什么?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并相互交流。
使学生明确:如果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那条边向右就在内圈60°刻度处点上点;如果是向左,就在外圈60°刻度处点上点。
3.画一个100°的角。
指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独立画一画,然后集体订正。
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43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这些角,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比一比谁画得好。
2.教材“练习七”第5题。
先量一量∠1和∠2有多大,把角的度数写在角上,再用量角器画出与∠1和∠2同样大的角。
画完后,同桌互相验证,看谁画得标准。
3.教材“练习七”第6题。
小组内议一议,再说一说这些角用三角尺怎样画的。
教师归纳,再让学生独立拼一拼、画一画,然后用量角器检验。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